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室内盆景模型

室内盆景模型

发布时间: 2023-03-01 10:10:51

① 谁知道树木盆景怎么制作!

树木盆景是选用观赏树木的幼树或老树桩,经过培养、艺术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致的盆钵中制成的。它的制作艺术,最要紧的是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姿态美、风韵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葱郁苍劲,梅桩的古雅幽芳,榆枫的质朴苍古,绿竹的潇洒秀丽,雀梅、黄杨的枝朗叶等。树木盆景的栽培、制作与管理,是一项既富有艺术性,又富有科学性的细致工作。一盆造型优美、耐人欣赏的好盆景,是经过艺师巧匠美学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构成的,还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它生长茂盛和姿态优美。树木盆景的制作管理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种选择、树胚培养、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养护管理等。养护管理又包括:放置场所、浇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换土、病虫害防治等。

1.树种的选择

适宜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者为佳。同时,要求具有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

我国树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五溪苏灵著《盆景偶录》中记载树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八学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七贤:黄山松、璎珞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南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树木盆景选用的树种,有许多还是我们现在制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断引种发掘,适宜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种之多,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松柏类:日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锦松、柳杉、水杉、水松、桧柏、偃柏、金叶桧、翠柏、铺地柏、绒柏、线柏、璎珞柏、刺柏、罗汉松、紫杉等。

杂木类:榔榆、黄杨、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树、福建茶、柽柳、小叶女贞等。叶木类:三角枫、红枫、银杏、构骨冬青、凤尾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苏铁等。

花木类:山茶、茶梅、金雀、贴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鹃、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类: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弹子、胡颓子、紫金牛、老鸦柿、柿、枸杞、珊瑚樱等。藤本类:凌霄、常春藤、络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树桩的采掘与培育

树木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繁殖育苗和采掘树桩。前者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树苗,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匀称,但费时较长;后者从山野挖取多年的树桩,因材处理,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时间,常常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缺点是受到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之间的粗细比例不易匀称。此外,有些珍贵树种如五针松、枷椤木、红枫等,在山野采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树苗。

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在许多园艺书籍中均有介绍,本书不再赘述。这里将树桩采挖与培育方法作一介绍。

采挖树桩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否则难于成活,更难于成品,既浪费时间、人力,又浪费了自然资源。

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关于树种的选择,前面已有介绍。至于树龄,以年久桩老者为贵,但也须长势旺盛。树桩的形态,不要一味追求怪异、象形(象形并不是盆景艺术的选择标准),而以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特点为佳,特别应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树桩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于成活和便于加工,又适于上盆和陈设。有些树桩虽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要可以加工弥补,仍然可以取用。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化冻,树木尚未萌发之前为宜。深秋、初冬采掘也可,但冬季养护较麻烦,尤其在北方,须进温室养护。至于寒冬腊月,由于土层冻结,采掘困难,且易伤根,故不太适宜。采掘树桩的时间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的习性来决定,对于不耐寒的树种,宜在3~4月份间采掘,以免遭受冻害。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侧根和须根。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适当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干并短截,其余全部剪去。萌发力弱的常绿树种,如松柏类等,不可将枝叶剪光。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称做"养胚"。有些盆景爱好者,急于求成,将刚采掘的树桩栽进较浅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悬根露爪,试图一气呵成盆景,结果多难于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谓欲速则不达。

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并用少许稻草盖在树桩上,以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冬季要围以草帘,防止寒冻。平时要注意水分补充,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造成烂根现象。在天气干燥时,最好常往叶面上喷水。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以免消耗养分。还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则会影响新芽的抽生或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一般保留日后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备用芽),其余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长出无用的枝干。待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3.树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选用松树为材料,就宜于表现其主根的苍劲与挺拔,枝叶平整展开呈云片状;柏树就宜于表现其主干古拙奇特,枝叶呈团簇状;梅花造型则宜疏枝横斜;迎春则宜垂枝拱曲;……这是从树种的自然特性来考虑的。此外,还要从树桩的固有形状来考虑,如有些树桩的主干挺直,可顺其自然,作成直干式;有些树桩主干自然弯曲,适于作成曲干式或悬崖式;有些树桩主干枯秃,则宜于作成枯峰式的……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一般对于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枫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用攀扎法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树木生长快,适于攀扎造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适于攀扎造型。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造型方法迥然有别,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苏派则用"粗扎细剪"造型法;徽派则采用"之形弯曲"造型法;川派则采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们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常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 丝 12号 12号 16号 18号 20号 22号 24号

枝干直径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 A5毫米

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如要将枝干向右扭旋下弯,金属丝则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注意边扭旋边弯曲,才能使金属丝紧贴树皮,同时枝干也不易断裂。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对石榴、红枫等一些皮薄易受损伤的树种,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干,然后再攀扎金属丝。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复的金属丝缠绕时,须注意缠绕方向的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棕丝攀扎法:是我国盆景传统造型方法。它的优点是:棕丝与枝干颜色调和,加工后即可供欣赏,并且不易损伤树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难度较大。一般先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将棕绳的中段缚住需弯曲的树干下端(或打个套结),将两头相互绞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干上端,打一活结,再将枝干徐徐弯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紧棕绳打成死结,即完成一个弯曲。一般弯曲不宜过分,否则易失却自然形态。棕丝攀扎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力点,要根据造型的需要,选择下棕与打结的位置。

棕丝攀扎的顺序:开始时,先扎主干,后扎枝叶;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每扎一个部分时,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在扎主干时,应从基部到顶部。

各地盆景老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棕丝攀扎方法,称作棕法。这种棕法因地区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棕丝将树木枝干扎成所需要的形态。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则后,可根据造型需要灵活处理。

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② 数字人C4D建模课堂之十四:三种方式制作盆花(2)

      引言:C4D自带的毛发系统不仅可以生成毛发,还可以用其模块功能建模。如制作花卉和树木等植物,因为毛发系统有动力学特性,所以还可以用之制作生长、随风摆动等动画。

课程内容:

1、主要是用毛发系统制作上图花草,初步了解毛发系统。

2、如何利用相机景深,制作有趣的的图片。

LESSION 1:用毛发建模型

1、建一个圆盘,分段不用太多。

2、选择面模式,选中中间的部分,设置选集。

3、添加毛发,在毛发---引导线---链接--把"面选择集"拖进去。

(背景知识:毛发不能凭空产生,必须生长在多边形物体或选择集上,用链接来关联。用引导线来控制毛发的形态)设置长度为100(你自己定),分段数越多,引导线越软,越容易弯曲,反之,则越硬,随之控制的毛发也是如此。发根可以选择在什么地方生出引导线,控制引导线的位置和密度)

4、引导线有指导毛发生长作用,实际上他渲染不出来。发毛选项--数量决定真实渲染的条数;分段,决定生成的毛发的段数,就是细节,越大,细节越多(比如弯曲、散落等越明显)

5、生成选项,控制毛发生成什么样子。类型---我们选择平面(还可以是柱体等,还可以是别的多边形物体,功能强大)。

勾掉“渲染毛发”选项。(因为我们要用自己的纹理贴图,屏蔽毛发自己的颜色等属性)

6、现在生成的平面看不出来,因为平面太小。平面的大小和形态是由“毛发材质”决定的(记住)。

7、动力学选项,勾上启用和碰撞,使生成的毛发有动力学属性(比如,受重力影响等)

8、双击毛发材质(毛发材质控制毛发的长短粗细和形态)因为我们不需要毛发材质的颜色和高光,我们有别的材质贴图。

9、所以,不选择。则选择粗细,如下:

10、把90F输入200F 回车,改变帧的长度,并拉出播放轨。

11、现在看毛发的面片已经变粗,点击播放键,毛发的动力学特性使之在重力下弯曲。如果弯曲太大,请调整减小“引导线分”--段数。

12、所以,不选择。则选择粗细,如下:

13、选择材质球,把上一讲的叶子材质付给“毛发”,效果出来了。

14、现在再打开毛发材质,用之改变毛发形态。设置如下

15、植物的无序效果表现不错吧。在“生成”---排列---对象。(生成的平面方向控制)

16、发现叶子形态不好看。再打开毛发材质,调整粗细---曲线如下:

17、设置好之后,点击毛发对象,按C转化为多边形,在材质栏中删除毛发材质。

18、删除毛发的载体--圆盘,只保留“毛发”模型。

20、建立花盆。这次我们用上节课一样的方法,建一个方花盆,建一个矩形 平面XZ。

21、复制矩形,调整他们的大小和位置。选择放样--封顶---去掉封顶。

22、建一个分段数的平面,在正视图上调整位置,按C,转化多边形。

23、选择面膜是,选择超出花盆的部分,删除。

24、我们采用另一种办法,调整这个“土”的起伏。用“置换”变形器,在着色选项---纹理--添加燥波--并“放大燥波”

25、把上节课所建的”无缝环境”粘贴过来,天空、背景、地面包括材质。打开渲染设置,设置全局光照,勾掉选项中得默认灯光,渲染与上节课一样。

26、渲染之前,CTRL+I,看看模型的点数和面数,比上节课手工做的模型多。

27、渲染如下。

LESSON2 利用摄像机景深渲染

1、把打组的花草,按ctrl 向下拖动复制出两个。

2、转到正视图,调整他们的位置和角度。

3、转回透视图,调整一个好位置。(这是用系统默认的摄像机看到的)

4、建一个摄像机,在底下---焦点对象。把前边的“花草”拖进去,使摄像机的焦点在这个花草上。

5、关闭摄像机右侧控制,从侧视图看看,焦点在第一个花草。

6、在渲染选项中---效果---景深,初步设置如下:

7、在摄像机属性---细节--勾上景深映射---背景模糊。(我们需要从第一个花草(焦点)后面的模糊)

8、渲染,效果如下。(如果,后边的模糊效果不好,在第6步,加大模糊程度和背景模糊的数值,直到你感觉不错位置(这不是数学,一定需要具体的数据,都是相对的,效果为主。背记参数是初学者的毛病。)

这个图,比上节课渲染的图要漂亮多了吧,有纵深的感觉吧。如果制作片子,则不用摄像机景深。渲染出深度贴图(黑白灰)调入AE,通过效果可以调整出动态景深,(从前到后任意动态清晰,那会更有趣)。

问题:如果毛发生成的叶子相互交叉,可以在第11步,选择菜单“模拟”--毛发工具,对引导线进行修剪和梳理。

③ 盆景造型怎么制作 悬崖盆景制作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④ 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怎么制作假山喷泉 广东假山制作

以假山喷泉制作为例:

(1)建造水池:

喷水池一般要大于射流的高度,即成45°角,以防水溅。就是这样,风大时还是会有水珠飘散。因此水池周围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别是室外空旷的地方要注意。如果水质洁净,也可理解为一种趣味参与性。

池底和池壁的颜色,过去常用浅色,白、浅蓝等,以显水清。现在有用深色,甚至全黑的设计。选用深色,喷泉宜用泡沫型喷头,对比之下,更为分明。同样道理,不喷射也要有某项对比色如雕塑、花钵等,以免过于沉闷。 复杂的喷水池,池内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种状况,喷射时并不为人注意,停喷时就会反映出来,如果水池维修断水,冬季放空,顿杀风景。因此有的喷水池在池中散铺卵石,但此对清洁打扫不利。必要时可于水面下铺放一层卡普隆、玻璃板,只留出灯光和喷嘴地位,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实在无法解决,就做旱喷泉。

池壁池底宜易于清洁。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最好有一点向外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边,一是可以防风吹灰尘杂物和雨水倒灌,二是减少喷射的波涌。

土建池体设计

一般常见的景观水池深度均为0.6~0.8m,这样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并且池底为一整体的平面,也便于池内管路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维护。

只有在为体现亲水特点的浅蝶形池体设计时,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0.6~0.8m的水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同样,在儿童戏水池设计中,一般采用的深度为0.3~0.6m左右,一旦幼儿落入景观池中的将是十分危险的。我们认为较为适宜的水深以0.2~0.4m为宜。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当水质浊度略高的,给人的感觉仍然清澈见底。池壁顶面应可供游人坐下休息,池壁顶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于地面为宜。若水面水位较低,便会有如临深潭的感觉。从亲水的角度出发,较为合适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顶面为0.2m较为合理。潜水泵坑或水泵吸水口则只需局部加深以满足吸水条件,泵坑表面可设置篦子,即可遮蔽设备又可作为格栅以阻止大颗粒杂质吸入。从美观的角度出发,池表面应尽量减少外露的管道设备,尤其是垂直设置的溢流管口,它会在水面上升时产生很大的排水吸气声。

(2)建造假山:

假山喷泉根据假山的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真石假山喷泉和塑石假山喷泉,一般情况下,真石假山喷泉主要用于制作室内、庭院、花园等地的小型假山喷泉。而塑石假山喷泉主要用于制作广场、景区、公园等地的大型假山喷泉。以下是两种假山的简单制作步骤:

1、真石假山制作:

(1)选择石材:建造假山不必过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讲究瘦、漏、透,这样选石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应改变原有的看法,树立新的选石观念,按奇、怪、丑的标准选山石。

(2)山石布局: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3)石料加工:石材天然未经加工的占多数,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

(4)假山粘接:现代掇山,广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

2、塑石假山制作:

(1)制作骨架:制作塑石假山骨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砖或建筑废渣造型,根据模型,砌筑出假山形状即可,称为砖骨架。

(2)铺设钢网:砖基架可设或者不设钢丝网,一般形体大者都必须设钢丝网。钢丝网要选易于挂泥的材料。

(3)打底抹面:这是假山造型成型的最后和最终要得环节骨架完成后,对于骨架,常采用M7.5混合沙浆打底

(4)假山上色:石色材料,石色水泥浆进行面层抹平,抹光装饰成型。

三、安装喷泉:

1、选择喷泉喷头: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各种喷头的特性。一般水膜喷头的抗风性较差,不宜在室外有风的场合使用;而射吸式喷头如雪松或涌泉对水位变化较为敏感,使用时不但要注意水位变化,还要在池体设计上有相应的抑制波浪的措施。如设置较长的溢流堰或水下挡浪墙。但是,也有利于波浪共振这一水力现象建成脉动喷泉的,由规律的波浪涌动使水流喷射有规律地跳跃、高低变化。

目前也有许多高技术喷泉设备,也可以用于水艺景观中。光亮泉和跳泉的射流非常光滑稳定,外观如同玻璃棒一样,可以准确落在受水孔中;跳泉可以计算机控制下,生成可变化长度的水射流;跳球喷泉可以喷出大小可控的光滑水球。它们都极具趣味性,令人过目难忘。大型音乐假山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型音乐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动机械及控制部件,也是种类繁多,可供广泛选择。

2、安装水泵:

(1)泵的出口连接采用硬管连接形式;

(2)小型潜水电泵随机电缆长度一般不够,有的喷泉工程上泵的连接电缆长度需200 m以上:

(3)为实现喷泉造型的多样性、变幻性,小型潜水电泵并联安装的方式常见;

(4)小型潜水电泵安装完成后,除检修外,一般常年潜在水下。

从运行特点看:

(1)在程控运行方式下,泵的运行过程为:启动一运行一停机一启动。在喷泉系统运行期间,泵每分钟启动数次,处于频繁启动状态;

(2)在音控运行方式下,泵的任一时刻的转速由当时的音乐频率决定,电机变载荷运行。普通泵在程控和音控运行方式下,电机的平均电流通常高于额定电流。

3、水位控制

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泉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若放在室外,应对水位平衡井进行伪装,如外形做成大树根或假石山等,北方地区还应充分考虑防冻问题。溢流管路应设置在水位平衡井中,由于平衡井一般加顶盖,也可屏蔽溢流和补水噪音。

4、水质控制

景观水质首先要求清澈无色无异味。水景观如果没有良好的水质作保证,就谈不上美感。为此,在夏季日照正常的地区,一般7~15天需换水清理一次。其原因一是尘土飘落导致浊度升高,更重要的是因为藻类滋生使浊度与色度影响观感,以至达到感官难以接受的程度。

当水中总磷浓度超过0.015mg/l,氮浓度超过0.3mg/l,藻类便会大量繁殖,从而成为水质恶化的首要原因。抑制藻类有效的方法一般是向水中投加硫酸铜,但效果并不显著。就问题的根本解决,仍是如何去除N和P。笔者认为,以优质杂排水为水源,在经过比较完善的中水处理之后,应再增加处理流程,以降低水中N、P浓度,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⑤ 用自培苗做盆景,如何能解决桩头小,成型慢的缺憾具体如何操作






⑥ 3dmax植物盆栽怎么做

3dmax植物盆栽的制作方法:

1、打开3Dmax软件,打开一个我们制作好的花瓶模型文件;

2、点击【创建】-【几何体】-【标准基本体】-【AEC扩展】-【植物】,弹出3D植物选项栏。选择植物选项栏中的盆栽植物,在作图区域将植物绘制出来;

⑦ 数字人C4D建模课堂之十四:三种方式制作盆花(1)

课程内容:

1、多边形建模方式建立静帧植物模型。

2、学习如何制作无缝渐变背景

3、学习无灯光,用HDRI贴图真实照明的全局光渲染

导言:这节课开始制作的植物静帧模型。目标是中近景,尽量控制面数归属于低模范围,应用于室内设计和虚拟环境中,以便渲染快速。

上节谈过,植物的特点:有机,即有规律,上图植物,叶子形状一样的,纹理一样有共性。我们制作的时候,只制作一个叶子模型,按照生长规律进行克隆;无序,长短不同,弯曲长度不同,(颜色不同),在制作时,利用随机效果器进行扰乱。

LESSON1:建立模型

1、建立一个面片,设置如下(大致和我一致即可)

2、选择中间的点,延Y负方向移动,形成叶子凹槽。

3、为这个平面加个“锥化”变形器,注意Y方向。

4、在平面按右键,选择菜单---当前状态转化对象。在新生成的多边形上,选择叶子顶部,选择三个点,按M~Q焊接为一点。

5、给这个叶子材质,颜色和凹凸两张贴图。

6、选择“模型”按T,对平面叶子缩放拉长。

7、为这个叶子添加 “扭曲”变形器,注意Y 和Z的方向,如下图。用这个设置为模板生成几种弯曲的不同叶子。

8、调整强度参数,使叶子弯曲。用鼠标按右键选择菜单---当前状态转化对象,生成叶子1。

9、按L键,调整物体坐标点,按P,选择自动捕捉,用鼠标点一下根部的点,坐标自动移过去后,再按L关闭坐标移动。

10、重复第8步,生成4中不同弯曲的叶子,命名如下图。隐藏叶子模板。(你应该明白C4D为什么有“当前状态转化对象”命令了吧,多么贴心的命令)

11、添加克隆,把4种叶子放到克隆底下,克隆设为“放射”,半径为0或10,平面为XZ,数量为50左右。

12、选择克隆的变换。调整旋转.P角度=53左右,使叶子立起来。但是,发现同类叶子各自一圈,这违反“无序”规律。

13、在克隆--对象--克隆把迭代换成--随机,(这个选项对克隆一个物体没用,克隆两个以上有用)使叶子变得无序。

14、 调整种子数,选择你喜欢的样子。植物建完。

15、下面建花草的土。 建一个圆盘面,设置如下

16、按C ,转化多边形,选择点模式,按M~C,选择笔刷,调整笔刷大小,在圆盘面上,上下调整,使之起伏。

17、建立材质,在纹理和凹凸添加图贴图。并付给圆盘。

18、改名为“土”。花土完成,隐藏“土”

19、下面建个花盆,建立一个圆线,XZ平面。

20、为这个圆环添加放样。

21、按住CTRL点击圆环,并向上和向下拖动复制,点击每个圆环,调整其大小和位置,生成花盆。

22、 点击放样,改名为“花盆”,选择“封顶”选项,去掉上下封顶。

23、打开隐藏的花土,按T,调整花土大小,使之适合。

24、为花盆设立一个材质,如下。

25、选中其他几项,ALT+G打组,命名为“花草”,形成好习惯。

26、转换正视图,按L,把花草坐标调整到花盆底部。(形成好习惯)

27、按CTRL+I,看看面数和点数,还可以。

LESSION 2:建无缝渐变环境

1、首先建个地面。把花草坐标归0,花草模型就紧贴于平面上了。

2、设置一个材质,关闭高光,在颜色--纹理--添加渐变设置如下:

3、给地面,发现有问题。这是因为地面是个无限的平面,程序贴图不可能无限大,只能重复贴上。

4、点击地面材质,把投射改为"前沿"(前沿的意思是材质按照窗口方向平贴到物体上,这里的物体是地面)

5、在添加一个背景,把这个材质也给他,投射方式不用改。在地面添加一个合成标签,并把“合成背景”和“HDR贴图合成背景”勾上。

6、在添加一个天空,给他贴上一个HDRI贴图。

这张HDRI(C4DR15以下)创建---加载材质预置--PRIME--MATERRIALS--HDRI--HDRI001材质

LESSION 3 用HDRI贴图为光源,全局光渲染场景(不用灯光)

1、上图天空材质的HDRI贴图贴在了发光通道上。天空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环境,HDRI贴图即提供反射环境,又能发光照亮场景。(实际上,在真实的自然世界中,没有单一纯粹的光照射物体,都是周围五颜六色的物体反射发出的光照到主物体上。所以,在C4D环境中,用贴在发光通道上的HDRI贴图充当光源,利用全局光(在封闭中能更好地一次二次反弹)渲染物体,能够非常真实。

打开渲染设置,效果---全局光照---启用二次反弹算法为----光线映射。

2、 在天空加入合成标签,设置如下,把相机可见勾掉,这样,HDRI贴图就不会在场景中出现。

3、在渲染设置中---选项---勾掉场景默认灯光。这样,整个场景就会用HDRI贴图充当光源(因为它贴在发光通道中)

C4D渲染速度与计算机CPU的主频和线程有关,越高则越快。所以,全局渲染速度会因机器配置不同而不同,如果是笔记本会很慢,但耐心等待之后,效果却很好。

地面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四角压黑,主题突出,有点景深效果,而且过度非常自然。工艺品都可以用这种办法,当然你可以用灯光进行三点布光。

当然,你可以更换叶子贴图和花盆的贴图(增加颜色和凹凸贴图)改变风格,试着尝试。

在网上没有找到合适的窗户照片,只能按照比例对花盆进行裁切。在这里只是说明C4D输出带通道的图片,在PS中可以合成新的图片。

啰嗦几句:模型建完之后,删除天空、地面等环境,只保留模型和材质,要建立归档,保存好,长久积累,建立自己的模型库。如果用在C4D室内模型中,直接合并该文件即可。如果应用于虚拟引擎中(UNITY3D支持C4D文件)把克隆和放样全部按C,塌陷转变多边形再倒入引擎中。选择导出3DS或FBX,OBJ共其他三维软件使用。

---------------------------------------

提供所用贴图(在图片上按右键,图片另存,练习之用)

草的纹理

草的凹凸贴图

土的贴图

土的凹凸贴图。

---------------------------------

建这样的模型还有很多方法,用XFROG 插件非常简单。下次我们谈谈用毛发制作这样的模型。

热点内容
菊花多少钱一朵 发布:2025-05-16 00:17:56 浏览:204
花语受伤 发布:2025-05-16 00:17:08 浏览:403
钩毛线盆栽教程 发布:2025-05-16 00:12:36 浏览:764
魂魄妖梦百合 发布:2025-05-16 00:11:10 浏览:509
七夕降临 发布:2025-05-16 00:10:25 浏览:354
情人节朋友圈发结婚证怎么弄的 发布:2025-05-16 00:07:27 浏览:758
室内盆栽樱桃 发布:2025-05-15 23:59:30 浏览:419
茶花大海伦 发布:2025-05-15 23:55:08 浏览:639
手绘茶花女 发布:2025-05-15 23:53:23 浏览:567
七夕欧洲z 发布:2025-05-15 23:51:43 浏览: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