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大别山盆景

大别山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1-22 02:22:05

㈠ 大别山,兼论王圆箓道士

文/余长城

0

中国的文学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个高峰,中间又夹一唐宋散文。究其发展,多半原因是由受众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名利决定的。青史留名、人以文存、名岂文章著,本身就是一种名利,故有陶渊明等人的归隐而诗传天下、李白的以诗傲物、柳永的借口奉旨填词等等,不一而足。独《老子》传说是由关令尹强求而作,然紫气东来何其虚妄。

说唐诗不如宋词普及、宋词不如元曲普及、元曲不如明清小说普及。宋词比唐诗普及的原因,因为唱词比唱诗来得容易,亦有使诗歌回归于歌,伴以乐器弹奏;元曲普及市井,依靠杂剧和戏曲,在唱曲和音乐伴奏的同时,亦有舞台表演,这又使人类的肢体动作如舞蹈、舞枪弄棒及翻筋斗等有了切入,爱众除耳濡外又多了目染;明清小说普及到村庄,使人类回复了最古老的爱听传说、故事的天性,其中传播方式,有依靠说大鼓书的专业艺人,也有借助于小说改编为剧本,更依靠万千民众口口相传、自我润色。人类交往的天性,最初就是依靠语言表达——在数百万的前就出现了,其次是依靠动作如舞蹈等——在有图腾的时候就出现了“百兽率舞”,再其次就有了音乐。观察动物可以证明,一定是语言早于舞蹈——有只会叫不会舞的动物存在,舞蹈又早于利用工具而发明的音乐,音乐又早于发明文字后的歌唱。

文字发明后,文学也就出现了。中国文学的源起虽有诗歌、小说和散文,但长期以诗歌为宗。六经的教育排序,《诗》在《书》前,《易》还在《乐》后,其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经虽然散佚,但乐的传承从未终止,同样舞蹈也从未终止,音乐、舞蹈、绘画、雕刻都是人类的天性,此亦为艺术。

白话文之后,学堂普及之后,人类文学创作的难易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小说、散文、诗歌,受众的接受能力由低到高也依次为小说、散文、诗歌。作为日常消遣,即使对于我这样写了三十年诗的人来说,也是最喜欢读读小说,其次是散文,现在反而几乎不读诗了。

从前执迷于写诗的几十年中,是极其看不起散文的,甚至看不起散文诗,以至名噪多年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都没有阅读,更遑论徐霞客的游记及三毛一类人的游记了——虽然我是个热爱旅游的人。近两年来读过《古文观止》《瓦尔登湖》之后,我第一个想要阅读的散文书自然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了。

余秋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从读第一篇《道士塔》之后就喜欢上他了。一连读了敦煌四篇,并将《道士塔》读了两遍。读余秋雨之前,可能我最想去而未去过的地方是西藏,现在看来竟有可能是甘肃了。

甘肃省的地图,看起来有些看古人常用的如意,主要包括历史上的河西、陇西这两块地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般认为指的是以黄河经常改道引喻世道变迁,历史上只有黄河曾称为河或大河,并产生出河西、河东、河南、河北、河内(河套)、河朔这些具有固定意义的区域地名;长江只产生出江南、江东、江西这三处固定地域名称,没有江北,且江西也不正儿八经地在大江之西。河东也称山西,对应的是山东,恰好与河南、河北构成的中心区域便是中原,中原之崇山名曰中岳。

中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中间地带、黄河沿岸,上古的历史是从这里为中心划分东南西北及制造历法的,只是到了秦一统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就移到了秦岭-淮河一线。刚好,淮河就位于黄河与长江之中间,历史上黄河曾夺淮河干流,淮河曾注入长江。

1

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有一座山脉名叫大别山,其界岭曰江淮分水岭。在淮河上游,其实大别山才是真正的南北气候分界线。河南省与湖北省的分界线,基本上是以江淮分水岭划分的。江淮分水岭北,是河南的光州、信阳州;江淮分水岭南,是湖北省的黄州、随州。

余秋雨《道士塔》中所记的道士王圆箓,即出生于黄州麻城县,麻城县在大别山脚下。清代的光黄古道,最中间一段路就是过光山县城翻过江淮分水岭到麻城县城,在江淮岭南坡有黄土关,在光山县城与江淮岭中间有长潭驿站,在麻城县城与江淮岭中间有王家楼驿站。因长潭保驿站而兴起的新集后成为新县县城,新集亦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或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共苏区首府。在黄土关所在的位置,有一个建制村名叫分水岭村,取江淮分水岭之意。我曾顺着这条古道登上江淮分水岭,看到过两省之间的界碑,那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如今,居住在江淮分水岭南坡的麻城县居民,看病、购物常到新县人民医院、新县商场,比去麻城县城更近。

清初,光州人多由江西鄱阳湖瓦屑坝及南昌筷子巷经由黄土关这条光黄古道迁来——因为李自成、张献忠曾“九屠光州”之故。故此,麻城县人也有许多是由江西省等外省迁来的。我想,道士王圆箓或许也不是祖籍麻城之人,否则他怎么不回到麻城呢?大别山区是个天然的躲避乱世的所在地,这里的气候、山地极利于人类生存;商城县古称殷城县,我猜测极可能就是殷商遗民迁过来而得名的。且大别山区颇多道观,清代江淮分水岭北今新县境内至少就有白云观、金兰观两所道观,麻城县内也有五脑山帝王庙道观且距离荆州三清观也不远。王圆箓选择敦煌莫高窟时,年龄已经接近五十岁了,正是叶落归根之时,虽然道士可能怀四海为家之心,但毕竟那里是个苦寒黄沙之地且是个佛教道场。

说王圆箓没有文化的人也许错了,做道士至少要粗通文墨的。王圆箓敢于给慈禧老佛爷写信,即使那信是出于口授而由人代笔,想必也是有一定见识的,一位五十多岁的人一定是有所见识的。王圆箓这名字,极有可能是由王元录改写而成,由改写名字而可知这又是一番见识了。

河西,敦煌,阳关,鸣沙山,莫高窟;西风,北风,风霜,风雪,风沙。世人都爱清风,而不爱风雨、风雪、风尘、风沙。在不清的风中,风雪尤苦于风雨,风沙尤苦于风尘。怎么在大别山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王圆箓到了老年就选择了那么一个艰苦之地了却余生呢?历史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就像老子西出函关,圣人与平民之间对于天命的归属原本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2

我是确实以出生于大别山区而引以为幸的,如今想来难以为傲。在我看来,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西部的秦岭伏牛山都不如南部的大别山宜居。历史上,大别山从没阻隔过南北交通,豫南信阳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有几处都有湖北屈家岭文化的地层内涵。大别山十三道重要关隘,主要修筑于南北朝及南宋时期,其主要目的是军事用途。今新县境内的八座古代关隘遗址,有四座是属于这十三道雄关之一的。光黄古道,从隋唐到明清共走出五条道路。

前天得知,新县、光山县之间又要修一座大型水库名叫袁湾水库了,截断的是淮河支流潢河的枝流吴陈河、晏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潢河及其枝流上已经有了两座大型水库——香山湖水库和泼陂河水库。在整个信阳市地区也即淮河上游,发源于大别山的淮河支流共有六条。几乎每一条淮河支流上都修建了水库,曾经的义阳三关之一也是大别山十三道雄关之一的九里关,就淹没在石山口水库中。

义阳三关是大别山西北段最有名的三座雄关,其中的冥阨关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天下九塞之一,隋唐以后武胜关(古称直辕关)超越平靖关(古称冥阨关)成为南北交通咽喉,今京广铁路、国道107线通过武胜关。这样算来,大别山十三道雄关就有七座在信阳市域内,另六座在湖北、安徽省境内。

隔断或连接大别山与秦岭伏牛山的是桐柏山,而桐柏山最高峰太白顶正是淮河的发源地。河南省境内的长江流域,几乎都在南阳市内的伏牛山西南,再西南是汉水,是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三条线之中线,就是把丹江口水库的水调往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因为河南省境内的黄河已成为高出地表的悬河,所以自洛阳终南山至中岳嵩山一带的秦岭余脉,其山川之水向东南不得己注入淮河。但是从大别山流出的水自古就是向北注入淮河、向南注入长江。

不屈的南宋,因为始终扼守住了大别山而以整个淮河为界,最终没有让金国向南前进半步。而南朝齐、梁,始终与北魏争夺大别山区,到南朝陈国时几乎丢失了整个大别山区,所以南朝也就灭亡了,北周之后的隋朝统一了。

理论上说,大别山十三道雄关确实在阻止南北统一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至南、北的军队时常不得不绕开270公里长的大别山——吴王阖闾率伍子胥、孙武当初也是绕过大别山伐楚,西部通过随枣走廊,东部过了霍山、张八岭是连在一起的两大平原。这样一座山横亘在南北地带上,古有雄关,蒙古铁骑也难直下。在现代战争史上,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中共取得战略主动。日寇侵华时,因为豫南楚北屏障信阳城已失,武汉保卫战随即瓦解,1938年10月12日信阳沦陷,10月25日武汉沦陷。

曾经显赫的大别山雄关,在飞机大炮的年代早已不值一提,因此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曾经雄伟屹立上千年的雄关,现在几乎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了。

3

我出生的山村位于大别山的浅山区,全村最高的山海拔只有两百多米,全乡最高的山海拔425米——那里被我们称为深山区,而全县最高的山海拔1011米。潢河流出新县处,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地方,那里只有海拔60米。

低海拔的小山,在清代人口激增时,许多都被开垦成坡地了,因此我们村可种植农作物的坡地面积是水稻田的三倍。在很小的时候,我曾错误地想当然地认为,光山县之所以称为光山县,是因为光山县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小山之故。新县是从光山县析出来的;1932年建县时,光山县将南部五个里共十七个保的山区划给了新县,约占原光山县面积的44%。于是,光山县几乎就接近平原了。

光山县,西周时期为弦国,一说是赤狄部落隗姓被迁至此而建国,一说为嬴姓之国,无从考证。弦国极小,子爵之国封五十里,即使扩张,也必不能统治到蛮荒的深山区。但是殷商的一小部分遗民,想必就逃到这片深山区了,这就是现在的商城县境内。楚国这个在南部山区发展起来的国家,很快就要来统治这片山林了,整个大别山在春秋初期沦为楚国领土。被楚国占领的还有英国、六国,这两个分别在汉江平原边上和淮河平原边上建立的小国。

从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人类缓慢地侵占着山林,缓慢地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耕地,建立起山寨、山村,终于完全地统治山林了——森林不再原始。在平均海拔只有五六百米的大别山区,慢慢地填满了村庄,人畜丰满了整个山区。到我出生的年代,仍可看到深山区遗留的石寨墙,村庄都搬到更平坦的地方了。

京九铁路穿过新县孟良山隧道,与孟良山相邻的是焦赞岭。我四五岁的时候,跟随父亲走过焦赞岭“十八里盘”——十八里的盘山小路,见到过跳跃山涧的梅花鹿。上高中时重走十八里盘,发现竟有三个极小的村庄,稻谷场有人牵牛在打稻谷,那么深的深山区也有稻田。

过新县境内的五条光黄古道,想必促进了人口向山区的迁居。华南虎在大别山区灭绝之后,金钱豹和狼是不太令人畏惧的,金钱豹很难战胜一头水牛。我很小的时候,听大姑说一头金钱豹被牛顶死了,牛也累死了——保持一个雕塑的姿势。豹子终是怕人,我们村庄的一位农民——和我父亲年纪差不多——年轻时曾被豹子掏过一掌,因为穿着棉袄也就几乎未曾受伤。走夜路被狼尾随的故事常有人说,但很少被狼攻击,据说狼很怕火,甚至怕烟头发出的火光。

我很小的时候,村里许多老人有铳,只能用来打野鸡野兔了。有一个年轻人的枪法很准,每天都能打几只野兔。在山区,养狗是必要的,狗不怕独狼,但是到了冬天狗多死于豹子之口。平时,深山中有许多野生的黄羊——弥猴桃故称羊桃,也有野猪、鹿麂之类,想必豹子可以黄羊或野猪为食。到了山林毁坏到一定程度,豹子和狼也几乎灭绝了。

毁林最厉害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用了不到十年。如今,全县幸存一万余棵古木,主要是位于村庄旁边的,山林中幸存的极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山林中所剩极少的白果树也被人偷卖到江苏、浙江等地,一棵树卖几万元,我们县有一棵古桂花树据说被以五十万元的高价卖到了武汉。土地流转,许多深山也被流转了,被一纸合同以二十五年这样漫长的时间承租了,那些承租山林的人,将幸存下来的古树又搜刮一空,幸运者还能搜到灵芝。死亡殆尽的是山林古松、古枫,那些可做栋梁、寿木的树种,早在八十年代已然绝灭。那些在八十年代打死护林员的事,打死偷树贼的事,都已经是旧闻了。我们湾前山冈上五棵不成材的被水牛蹭得破皮露肉的千年古松,也在那个时代被人伐走了,从此真的变成光秃秃的山冈了,失去了永恒的一道风景。

在新县的最高山黄毛尖被安装了发电大风车之后,这座山也倒霉了。原来,这座山上有许多百年老杜鹃黄灌木,因为修了盘山公路,老杜鹃被人挖走,做了盆景出售,或种在门前、院中。甚至在十几年前,大别山上的兰草花也快绝迹了,有些人专门雇人上山挖兰草花,运到市里或省城中出售,其最昂贵者可卖到每丛几十万元。

4

工业化的发展真的是山林不幸。我上高中的时期,只有县城边有一座大理石场,产量很低,家庭中极罕见的大理石桌只有一块大理石板,桌腿还都是铁制的。如今,家家户户的厨房都要大理石装修,地板、墙壁也要贴大理石砖,现代化的大理石厂产量惊人,一整座山成为一个工业区。

八十年代,木工用上电锯之后,无论多粗的树干到了电锯之下就是一块块板——如同肉片一般,搬运也轻松,汽车运输也方便。现在的便携式电锯更是可以站在地下就能锯去大树的树枝,放倒大树也更加方便。如果要连根挖走,也可以有挖掘机开到山上。

我们今天到大别山的一些所谓的名山旅游,在一些古建筑、古寺旁仍能见到一些古木,古木尤其多的是在一些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或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之村前村后,但很少能在山林中见到老树,枯藤倒是多了。景区吸引人的,常是一些在山林中撒播的樱花、养护起来的竹林以及天然的石头、洞穴、瀑布、小溪,较大的小溪或开发有橡皮艇漂流。在一些山谷中,也常见一些不成材的古枫杨树,似乎总显得单调了些。

但是,我们到山林中去看什么呢?这些还不够吗?况且,还有山上的风、山上的雾、山中的鸟鸣以及山与月或山与旭日、夕阳融在一起的美景,这些还不够吗?是的,我总觉得并不足够,只因为我曾经得见过的那旷古的森林尾巴都没有了,那古朴到无路可寻、林密到空旷无人的理想的山没有了,绿水或许还是绿水,青山或许还是青山,但它们已经是童山了,不再是苍山了。

曾经有一大片极广阔的森林,后来成为稀树草原,再后来成为无树平原,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养育了无数代人的平原,历史悠久的只有五千年。也曾经有一大片极广阔的森林,后来变成了戈壁,再后来就变成了荒漠,荒漠中偶有绿洲,一如消逝的楼兰古国。也许余秋雨看到的敦煌并不像千年前的敦煌,那时也许没有这么多的风沙,沙尘暴也没有现在恐怖。据说鸣沙山每年都在向月牙泉逼近,无论怎么拯救,月牙泉终将消失,这已经不是数百年来月牙泉慢慢萎缩的问题了。

趁有生之年去看一看月牙泉吧。也许,一百多年前王圆箓所在的敦煌,比现在的敦煌略显美好,或许这才是他留在敦煌而不回到故乡大别山的真正原因。况且,一个在某一个地方呆得久了,也就习惯了,就像许多人拥有第二故乡,许多人漂洋海外。

对一个人来说,无牵无挂才是知天命的最高境界。若王圆箓真的是诚心遁入道教这个空门,世俗、佛教于他已经是另一个空门了,那么,世俗与佛教融合的壁画、经卷、画册与他又有何关系呢?在这样一个佛教圣地,为什么没有一位僧人像王圆箓一样住下来呢?僧人都去了哪里?

2021.12.5夜

㈡ 大别山区什么植物最适合做盆景安微

我觉得杜鹃,黄杨不错啊

㈢ 北方怎样养黄山松盆景

黄山松是喜光树种,在全光照下侧枝轮生整齐,针叶刚直,深绿有光泽。故宜置于阳光充足,较湿润通风的环境中,盛夏高温时,可适当遮荫。冬季可置于室外,小型盆景最好连盆埋进向阳背风的地里,仅露枝干在外。如搬进室内越冬,则要注意通风,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影响春后生长。
简单介绍下黄山松的资料:

黄山松盆景(学名: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生长于安徽黄山高峰之上者,由于环境的影响,姿态万千,如玉屏楼前的"迎客松"、"送客松";北海的"麒麟松"、"黑虎松";天海的"卧龙松"等,自然形态极美,均为黄山松造型的范例。黄山松为我国亚热带东部山中适生针叶树,广泛分布于安徽黄山、大别山海拔600~1800米;浙江天目山、雁荡山海拔800~1500米;福建武夷山、戴云山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海拔800~2400米以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黄山松极喜光,适生于凉润、空气湿度较大的高山气候,垂直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孤峰山脊上生长,则枝干低矮、弯曲,姿态奇特古雅,叶细而短,最适于制作盆景。

㈣ 我国古代盆景有哪几个重大历史飞跃

从我国盆景历史流派试探中州盆景风格 正阳县彭桥乡乡长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景发展的历史和各流派成长的过程,探讨并提出以诗、画为辅助手段,充分表现情和意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历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应具有古雅风格。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力争表现秀、壮、险、叠、广的山势磅礴、平原广阔、神韵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原地理风貌特点;在制作树桩盆景时,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柽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黄荆、女贞、雀梅等,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她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爱盆景的人愈来愈多。于是,这一古老珍玩,又焕发出青春。同时,盆景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各地盆景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自1979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五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随之,全国很多地区也相继举办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览。盛况空前,通过展览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们认识到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盆景热。我国盆景作为东方艺术珍品,近年来曾多次到国外展览,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赞赏,并多次获奖、为国争誉。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依历史习俗来分。世人称为“苏、杭、沪、宁、徽、榕、穗、扬”八大家。综观我国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扬派:发源地扬州。常用树种有松、柏、桧、榆、黄扬。历史上扬派的盆松以“狮式盆景”最为著名。造型特点为“云片”。叶叶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蓝天中朵朵“云片”。艺术风格上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即苏南派,常用树种有雀梅、枫、梅、石榴、黄荆、六月雪等。造型特点为圆片,典型造型特点为三托六台一顶,传统技法为粗扎细剪,以剪为主,以扎为辅。艺术风格上老干虬枝,清秀古雅。
川派:发源于四川成都。常用树种有瓶兰花、贴梗海棠、六月雪、罗汉松、银杏、梅、垂丝海棠、紫薇、扑地柏、金弹子等。典型造型为“三台五出”。这是一种对云雾多、日照少、树木徒长自然风貌的艺术再现,造型特点为悬根露爪、虬曲多姿、苍古雄奇。
岭南派:常用树种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横枝、满天星等。由于岭南地处华南,树体高大,这就决定了其造型特点为大树型,传统技术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其艺术风格飘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树种为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胡颓子等,造型特点不拘一格,自然式为主。微型盆景传统技法是金属丝缚扎,逐年细剪。在艺术风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畅,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发展到今天,都是充分发挥了当地特色的结果。各流派盆景艺术虽风格各异,但都强调意(境)、形(态)、精(神)三要素。在创作方法上都强调艺术夸张和强烈对比,构成虚实、动静、肥瘦、疏密、显隐等多种艺术变化,应物象形,形神兼备。虽一拳之谷,而能蕴千岩之秀,这就为我们创立中州盆景风格提供了构思基础。
从盆景艺术的纵向发展和各流派的横向发展看,都很着重表现诗情画意。正象一位盆景专家所说的那样:“盆景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摆设,它也可以成为给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艺术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远,格调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诗情立意,取画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诗与画的结晶,既饱含诗情,又极富画意。而针对“诗情画意”而言,“诗”、“画”只是辅助手段,是为充分表现“情”和“意”服务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风格的还是“情”和“意”。因此,创立中州盆景风格,应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色上。
(一)历史特色:中州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与之相伴随,中州盆景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从历史特色上讲,中州盆景应具有古老文雅的艺术风格,在制作盆景时应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全省面积的56%为平原、河谷、盆地,26%为山地,其余18%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制作山水盆景时,应突出河南山川平原并举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隽秀的山峦,又要有无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联想到中州独特的地理风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湿热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据这一自然特色,可制作一种独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现出中州大地上常见的那种旱地、水面、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观,自然气息浓厚,表现内容丰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观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壮、险、叠、广。
秀:南部的鸡公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上有报晓峰,灵山寺等名胜,山下武胜关为古代中原南出湖广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疗养用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壮:中部的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中岳,其山势峻拔,雄伟壮观,山麓处多名胜古迹,有我国最早道教庙宇之一——中岳庙,宋代八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外闻名的佛教古刹、中华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少林寺。
险: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单面山形态,多悬崖峭壁,十分险要。
叠:南部大别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绵延数百里,山峦重叠,气势磅礴。
广:中州大地位于华北平原,广阔无垠,一泻千里。此处,山区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阳盆地、林县盆地和沁阳盆地等。构成一幅宽广美丽的画面。
(三)资源特色:河南属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集亚热带植物和暖温带植物于中州之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样,以资源特色而论就构成了中州盆景丰富多彩的风格。例如:中州沙区平原的柽柳(三春柳)柔软多娇,俏丽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叶山楂)冠形优美,叶小枝密,分层排布,花果并茂;在山顶或绝壁上常有老干虬枝,沉静古雅的松、柏、榆、槐;由于风蚀或雨水冲刷,形成了悬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树桩;更有一些飘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苍劲挺拔的高大乔木;至于自然流畅、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屡见不鲜。
“取山川来掌上,携天地入壶中”。将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则数尺、小则寸余的盆盎内,概括、凝炼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创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品,以此作为中州盆景的风格,岂不美哉!
辽阔之中原,丰富之资源,使中州盆景极为丰富多采,加之勤劳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使得盆景这一“高等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相信经过继续加工提炼,盆景的制作将日臻完美,并逐渐形成中州盆景的独特风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

㈤ 黄山松盆景粗干拿弯破干对树有影响吗

(一)植物学知识
属松科,松属。
常绿乔木,树皮深灰褐色而略带红色,裂成鳞状厚块片,冬芽深红褐色。叶2针一束,略粗硬,鲜绿色,长5~13厘米,叶鞘宿存。球果卵形,几无梗,可宿存树上数年。干形常弯曲,侧枝平展,冠偃如盖。生长于安徽黄山高峰之上者,由于环境的影响,姿态万千,如玉屏楼前的“迎客松”
、“送客松”
;北海的“麒麟松”
、“黑虎松”
;天海的“卧龙松”等,自然形态极美,均为黄山松造型的范例。
黄山松为我国亚热带东部山中适生针叶树,广泛分布于安徽黄山、大别山海拔600~1800米;浙江天目山、雁荡山海拔800~1500米;福建武夷山、戴云山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海拔800~2400米以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黄山松极喜光,适生于凉润、空气湿度较大的高山气候,垂直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孤峰山脊上生长,则枝干低矮、弯曲,姿态奇特古雅,叶细而短,最适于制作盆景。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黄山松多用种子育苗繁殖,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0~85%。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球果呈黄褐色时,从树冠茂密的健壮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球果,进行脱籽处理。日晒约10天后种鳞开裂,去翅除杂,装袋冬藏。“春分”前后播种,苗圃地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为好。
喷洒五氯硝基苯75%或高锰酸钾液进行土壤消毒。
播前先将种子用水淋湿后用钙镁磷肥拌种。
1公斤种子约拌0.5公斤钙镁磷肥。播后用细土覆盖约2厘米,再用草遮盖,一个月后开始陆续发芽出土。
6月份可施一次稀薄腐熟人尿,施后用清水淋洗苗叶,再用0.5%波尔多液喷洒防病。
7~8月为幼苗生长旺盛期,9月下旬停止生长,当年苗木可达20~25厘米左右。
盆栽可选用2~3年生粗壮棵矮的树苗,再进行加工造型。
山野采掘:黄山松天然更新容易,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地的岩石隙缝,岗脊及坡地上都可飞子下种。在山野选取生长粗壮矮小的黄山松野生苗,以枝干蟠虬,针叶短而密者为好,便于以后上盆造型。
采掘后要及时下地培育,栽前将全部针叶剪短一半,以减少蒸发。宜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较瘠薄处栽培。
控制水分和养分,炎夏季节要用芦帘适用遮荫,做到晚揭早盖,并每天喷水1~2次,保持表土湿润。地栽培育2年后,即成良好的盆景素材。

(三)上盆过程
选盆:黄山松姿态潇洒优雅,苍古狂逸,自然多变,故一般宜选用形状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通常以浅盆为主。盆的形状依树形而定,如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等宜选长方形或椭圆形盆;曲干式可选海棠形或马槽盆;悬崖式可用深千筒盆或中深四方形或圆形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矾石、大理石等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选用釉陶盆。
用土:黄山松适宜酸性沙质壤土,pH值在4.5~5.5之间,中性土或微酸性土也生长良好。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叶土,掺拌30~40%的沙土为培养土。
栽种:黄山松的栽种以3~4月最为适宜,秋后栽种亦可。
移栽时需带宿土泥球,以利于尽快服盆成活。栽前应先检查有无伤根、烂根和过长主根,如有必须剪除,在伤口上涂以蜡或油漆,以免松脂溢出。松类忌湿,故盆底须填上碎瓦片或木炭,上覆一层粗砂,深千筒盆可填至13高度,以利透B气排水。浅盆则用塑料纱网垫在盆孔上。栽种时,要用干燥土,将根部的土充分填塞,摇动盆钵,用竹签揿实,铺上青
苔,浇一次透水,放置半阴处,约10天后,再逐渐移至阳光充足处,但不能一下移到强光下曝晒。

(四)整姿技术
加工:黄山松的整姿造型以攀扎为主,修剪为辅。攀扎以棕丝或金属丝均可。而以金属丝最为方便,容易掌握,但须注意定型后及时拆除,以免发生“陷丝”现象,造成枝条损伤。黄山松一般结合上盆进行整枝加工,
按照今后树形的需要,除去徒生枝、交叉枝、并行枝及多余的枝条,依造型需要先攀扎主干,再适当吊扎枝干,只须简单加工,不必过于细琐繁杂,待以后再逐年整形加工。
山野挖取的黄山松树桩,经地栽养胚1~2年后即可上盆加工。也可露地培养,每年进行一次造型加工,第二年挖起切断主根,重新下地,再调整造型姿态,促使多发侧根,待数年后上盆即可成型观赏。
黄山松的整枝修剪宜在冬末春初进行,此时为休眠期。
攀扎造型在生长期进行为好,此时树液流动,枝条柔软,便于拿弯绑扎。
树形:黄山松盆景形态自然多变,苍健俊逸,具有典型松树之特征。可制成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
其造型要求可参照黑松的造型,不一定要剪扎成片,只需通过摘心方法,即每年春季将新萌嫩芽摘去12,便可控制B枝叶生长。

(五)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黄山松是喜光树种,在全光照下侧枝轮生整齐,针叶刚直,深绿有光泽。故宜置于阳光充足,较湿润通风的环境中,盛夏高温时,可适当遮荫。
冬季可置于室外,小型盆景最好连盆埋进向阳背风的地里,仅露枝干在外。如搬进室内越冬,则要注意通风,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影响春后生长。
浇水:黄山松喜燥恶湿,盆土宜略干,浇水不可过多,须干透再浇。针叶可经常喷雾水,利于生长。春、夏生长旺季适当扣水,使针叶短小,增加美感。
施肥:黄山松不甚喜肥,过多浇肥易伤根。每年春末夏初生长旺季可用田螺、蛤蜊、河蚌等贝壳打碎煎煮1小时,冷却后,对水使用。如要改善土壤酸碱度,可施以矾肥水。秋后冬前再施一次经过发酵的饼屑即可。
修剪:黄山松的修剪以摘芽为主,每年3~4月间在新芽尚未抽生针叶时进行,一般将顶芽摘去12左右。摘芽多少B可依据树形和今后造型需要决定。如枝条不需要增长,可将顶芽全部摘去,枝条薄弱需增长处则可少摘或不摘。
此外,对影响造型美观之枝叶,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剪枝后的伤口如遇松脂外溢,可用蜡或油漆封口。
翻盆:黄山松翻盆宜隔3~5年进行一次,时期以2~3月间为宜。
如在温室内进行,可提前至1月进行。
秋后亦可,但
不如春季为好。翻盆时要保留13的宿土,整理根系,剪去B烂根、枯根和影响上盆的长根,再按上盆的技术要求进行栽种。也可同时修剪枝叶。
病虫害防治:黄山松的病害主要有松栎锈病、松针锈病、叶枯病等;虫害有松梢螟、松黑叶蜂、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
松栎锈病和松针锈病可用65%可湿性福美铁或福美锌的300倍液喷洒防治;叶枯病可用1∶1∶100~200(硫酸铜:生石灰:水)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松梢螟及黑叶蜂等虫害可用50%杀螟乳油或用50%马拉松乳剂,浓度都为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㈥ 大别山山里红什么时候落叶

秋季落叶。
山里红盆景的采挖,一般是选择在秋季落叶以后,最佳的时间是在春季萌芽前。那时,它萌发力强,根系生长强健,就算是不带土球,直接裸根上盆也能很容易恢复。其余的时间则不建议,成活率较为偏低,若是采挖的季节,还带有叶片,那么,短期的出现一些状况就很正常了,毕竟,在其根系重伤未愈之前,叶片多少也会受些损伤。

㈦ 适合安徽种植的名贵树木有哪些

1、黑松盆景

黑松盆景是用黑松为制作松类盆景,常与梅花、翠竹配植,组成岁寒三友盆景。如附以山石,则成松石盆景。黑松盆景一般用在家里的一些地方当装饰。

㈧ 大别山五针松种植几年才结果

品种不一,结果也不一。一般在三年以后。
常见五针松有华山、华南、海南、偃松、日本松等。其区别为: 叶子偃松锯齿不明显,其它均有细齿。海南五针松叶子最长,达十至十八厘米;华山松和华南五针松最粗,径达一至一点五毫米;而日本五针松和偃松径都不及一毫米。 解剖特征华山松和海南五针松树脂管三个,背面两个边生、腹面一个中生;日本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树脂管二至三个,背面两个边生,腹面一个中生或缺;偃松树脂管二个边生。 嫩枝、幼芽华山松和海南五针松小枝无毛,日本五针松和偃松小枝上有密毛,华南五针松小枝无毛或极少有疏毛;冬芽除日本五针松外,其它均微被树脂,华山松的一年生枝条绿色或灰绿色,微被白粉,冬芽近圆柱形、褐色;华南五针松的一年生枝条淡褐色,冬芽茶褐色;海南五针松的一年生枝条较细,淡褐色,稀被白粉,冬芽柱状圆锥形或卵圆形,红褐色;偃松的一年生枝条褐色;冬芽圆锥状卵形,红褐色。 种子华山松种子倒卵圆形,长一至一点五厘米,黄褐色,暗褐色或黑色,无翅或两侧后顶端具棱脊;华南五针松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长八至十二毫米。海南五针松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零点八至一点五厘米,栗褐色,种翅较短,长二至四毫米,日本五针松种子不规则卵圆形,长八至十毫米,具结合而生的翅,翅长六至八毫米,偃松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微扁,长七至十毫米,暗褐色,无翅
下面材料仅供参考:
养护要点
适度光照:五针松属中性植物,在阳光充足或较荫蔽处都能生长,但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养护,针叶生长翠绿而健壮;在光照不足和炎热场所,针叶生长瘦弱,易枯黄。每天最好给予五针松5-6 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但在盛夏炎热的中午,为防止针叶日晒过分而引起焦叶,可采取遮阴等措施,其他时间可任其充分接受阳光。
控制浇水:五针松盆景的浇水要注意适度,花谚云“干松湿柏”,说明五针松宜干。夏季气温高,盆土易干,一般早晚各浇水一次,而早晨一次必须浇足,傍晚则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而定。在阵雨时,需要及时加盖遮雨,以免土壤中的养分流失。
定期施肥:施肥是养好五针松>的关键,可与浇水结合进行。7月至 8月天气炎热,宜施以10%的稀薄肥水,每半月施1次。另外,要注意施肥后应将五针松遮阴,不可让阳光暴晒。
不宜整形:对已造型的五针松盆景,为了保持其固有的造型姿态,需每年进行整形修剪。但五针松的修剪应在其冬季休眠期进行,切不可在盛夏季节修剪,否则伤口会大量流出松脂,影响五针松的生长。
盆景管理
适度光照五针松属中性植物,在阳光充足或较荫蔽处都能生长,但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养护,针叶生长翠绿而健壮;在光照不足和炎热场所,针叶生长瘦弱,易枯黄。每天最好给予五针松5至6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但在盛夏炎热的中午,为防止针叶日晒过分而引起焦叶,可采取遮阴等措施,其他时间可任其充分接受阳光。
控制浇水五针松盆景的浇水要注意适度,花谚云“干松湿柏”,说明五针松宜干。夏季气温高,盆土易干,一般早晚各浇水一次,而早晨一次必须浇足,傍晚则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而定。在阵雨时,需要及时加盖遮雨,以免土壤中的养分流失。
定期施肥施肥是养好五针松的关键,可与浇水结合进行。七月至八月天气炎热,宜施以百分之十的稀薄肥水,每半月施1次。另外,要注意施肥后应将五针松遮阴,不可让阳光暴晒。
不宜整形对已造型的五针松盆景,为了保持其固有的造型姿态,需每年进行整形修剪。但五针松的修剪应在其冬季休眠期进行,切不可在盛夏季节修剪,否则伤口会大量流出松脂,影响五针松的生长。
注意事项
针叶清新翠绿,不缺针,无黄萎色斑者;
针叶短,束生紧凑美观;
砧木粗壮,长势良好,显得古朴,易形成桩景;
接穗要短,分枝要多,接点要矮,有利于造型,易培养成矮盖奇特的树形,同时注意接口要牢,根须要紧,宿土要多而不散坨。
盆栽五针松培养土,要求排水透气性好,含有丰富腐植质的酸性砂质土。PH值以5左右为好。南方常用黑山泥,北方多用草炭土加腐叶土与纯净河沙配制。
五针松喜干燥通风,耐寒,畏酷暑,忌过湿过阴;喜酸土,耐磨薄,忌重肥。五针松每年有两次生长期,两次休眠期,生长--休眠--生长--休眠,周而复始地进行。一般2月中下旬开始萌发,8月停止生长。
五针松浇水要适宜,以天然水为好,盆土要干湿适当。高温时节润而不涝,低温时节潮而不燥。风干时节常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些水,保持环境清洁湿润,植株枝叶清新。一般2-5月生长旺盛阶段,需水逐渐增多。6-8月生长逐渐停止。天气变化大,需水量变化也大。9-11月第二次生长期,天凉爽,盆土需水减少。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的休眠期,气温低,需水量减。俗语有"干松湿柏"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春季一日一浇,夏季一日二浇,秋季一日一浇,冬季数日一浇。
五针松施肥要适当。因松树耐瘠薄,要求"用肥不多,营养要全,以氮、磷、钾为主。"一年之内只需施肥两次:春肥在发芽前(2一8月)每隔7一10天连用二次;秋肥适当加浓,为促多发叶芽,少发花芽,一般在8一10月间进行。总之五针松用肥掌握"薄肥少施"的原则,晴天肥淡些,雨后肥浓些;新盆肥少些,老盆肥多些;生长旺盛肥多些,生长衰弱肥少些,病株不用。"盆土太干,施肥伤根;盆土太湿,肥料流失。"一般久雨初晴不宜立即用肥,久晴不雨,则先浇水,隔2-8天再用肥。
五针松的换盆,目的是整理根系,维护植株健康生长。换盆一般四五年进行一次,换盆时间在2一3月和9-10月。翻盆时注意保留一部分白膜,无白膜的可将一些带白膜的盆土掺入。换盆时适当修去一些老根,一般不修剪植株。盆底排水孔要用碎瓦片覆盖,再放上一些较粗石块,以利排水。
栽培技术
五针松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盆栽时若碱性过重针叶会发黄脱落,所以盆土以天然山泥土为好。盆土配制比例,腐叶土3份、园土5份、堆肥1份、沙土1份混合为营养土。一般每2年至3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宜在2月至3月或9月至10月进行。
五针松是阳性树种,春秋冬三季都应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针叶短而健壮,叶色碧绿,反之,则针叶瘦弱,容易枯黄。但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前后要避免烈日高温,以免造成针叶枯焦。春秋两季是五针松生长季节,要经常保持盆土的湿润,促使枝叶生长,夏季五针松生长缓慢已进入休眠期,但水分蒸发量大,每天清晨浇一次水,傍晚还要向叶面喷一次水。到了冬季控制浇水,维持它最低温度即可。等五针松成型之后,施肥不能过量,否则容易伤根。
五针松盆栽应选干燥通风的环境,过湿过阴皆对其生长不利。浇水要得当,一般春秋季一日一次,夏季一日二次,冬季几日一次,同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以天然水浇更好,若采用自来水可用缸存留几天后浇也行。
五针松对肥力要求不高,施肥不宜过多和过浓,施肥过多,会使枝梢徒长,针叶变长,妨碍观赏价值。一般只是春秋生长期间进行两次施肥,春季在发芽前或浓叶后各施一次有机液肥(饼肥水),秋天施肥可适当施浓些,以促进健壮生长。在10月以后停止施肥。
(1)浇水过勤,或每年6月雨水较多,盆土经常过湿,加上排水不良和盆内积水,引起土中缺氧,造成烂根,使针叶变黄。
(2)在炎热的夏天,水分蒸发快而又浇水不足,会造成针叶枯焦。如烈日曝晒,盆土过干,五针松也会出现顶梢针叶尖端发焦,如果继续缺水;植株最后会枯死。
(3)五针松久放室内,光照、空气不足,违反了五针松宜在室外接受光照的习性,或者突然移到室外遇到曝晒,也会同样出现上述情况。为避免五针松叶发生枯黄现象,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挽救措施。
五针松盆景潇洒苍劲,叶色深绿,姿态翠丽清雅,极富诗情画意,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它喜阳光、温暖和高燥环境,稍耐阴,但怕低洼,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因此培养好五针松,需要做好用土、浇、施肥、光照等各项工作。
场地
五针松翻盆浇透水后,要先置于蔽荫处养植10天,然后移至半阴半阳处养植一周,再放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小气候湿润处养护。它怕烈日曝晒,尤其上细盆的五针松盆景,因盆土较少,更怕烈日,夏季应置于半阴半阳处。在天气干燥以及高温时,每天早、晚应在五针松盆景附近的地面洒水1~2次,以保持小气候的湿度。在北方秋末初冬,将五针松盆景移入无烟室内(因五针松比一般盆花更忌烟害),室温在5℃左右为好,如室温过高,会影响冬季休眠,对翌年生长不利。五针松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砂质土,一般常用腐叶土与黄泥土(或黑山泥)和砂质土拌和,比例为6:3:1。盆土不可呈碱性,否则不利 生长,五针松会发黄脱落。
换盆
五针松初上盆时,宜用素烧泥盆,因其通气性好,易于成活。待伏盆后,再换形式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盆栽土隔3-4年应换一次,换土时间应在2月末到4月初或9月至10月中旬为宜。换盆时要适当剪去一些老根,并浇透水。
浇水
五针松喜湿润环境,但怕水涝,盆土保持湿润即可。4~5月是五针松新芽萌发及生长旺盛季节,要适当控水,因水大可使新枝陡长,针叶伸长。夏季温度高,浇水要在10点以前或16点以后进行;冬季气温低,需水量减少,要少浇水,盆土湿润即可不浇,浇水应在一天气温最高的中午前后进行。五针松最怕渍水伤根,因此浇水要适量,不能浇多,要经常喷叶面水,土壤湿度宜保持在15%一30%之间,用天然水最好。一般春、秋季,日浇1次,夏季一日2次,冬季几日浇1次。同时还应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
施肥
五针松宜用薄肥少施的方法,施以充分腐熟的饼肥为宜。成熟植株施肥宜在春、秋两季进行。春肥在发芽前2—3个月,每隔10天施一次,浓度约15%,以促进发芽、长枝。7—8月天气炎热,宜施10%的稀肥水,约半个月1次,施时应在早晚进行。9月份是五针松增粗生长最快阶段,故秋肥可适当浓些(用肥浓度可提高到20%左右),以促进多发腋芽,少发花芽,同时有足够的养料供给茎枝生长。IO月底以后需停止施肥。此外,施肥还要看天气情况,如久雨初晴不宜立即施肥;久晴不雨则要先浇水,过2—3天后再施肥。
光照
五针松属强阳性植物,平时花盆应放在干燥通风、阳光充足处养护,过湿过阴皆对其生长不利。农行盆栽1-2年的五针松幼苗,除在夏季炎热的中午要适当遮荫防止针叶日晒过分而引起焦叶外,其他时间都应该放置在室外露天,任其充分接受阳光。这样,五针松盆景枝叶密茂、浓绿,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在尽量保持五针松自然的生长环境,保障通风好、光照足、水肥追施均匀,这样才能养好一盆优秀的盆景。
整形
五针松盆景经过——年的生长,某些枝条会长得过长、过密或位置不当,所以每年都要整形。整形的时间以在11月至次年3月为好,因在这段时间五针松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慢,修剪后松脂外溢少。整形一般用蟠扎和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对过长的枝条,一是剪短,二是用金属丝蟠扎成不规则的“S”形,使枝条变短。对过密和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一定要剪除。有的初学者,感到一年才长几个枝条,剪除可惜,舍不得剪掉,其实该剪不剪,反受其累,枝条过密,杂乱无章,会严重影响盆景的造型和意境。
摘芽是保持五针松盆景树形美的一项重要整形措施。每年春季五针松发芽时,为了使枝条长度变短、枝叶疏密得当,除控制肥水外,还要及时摘除造型不需要的芽,留下的芽也应视其长度摘去1/2—2/3。摘芽时间不能太早,要待叶芽和花芽分辨清楚时再摘。花芽的下部有一串花蕾,花落之后形成一段无叶长枝,这种芽最好摘除,但如造型需要,也可保留。

㈨ 我国古代盆景有哪几个重大历史飞跃

从我国盆景历史流派试探中州盆景风格正阳县彭桥乡乡长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景发展的历史和各流派成长的过程,探讨并提出以诗、画为辅助手段,充分表现情和意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历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应具有古雅风格。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力争表现秀、壮、险、叠、广的山势磅礴、平原广阔、神韵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原地理风貌特点;在制作树桩盆景时,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柽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黄荆、女贞、雀梅等,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她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爱盆景的人愈来愈多。于是,这一古老珍玩,又焕发出青春。同时,盆景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各地盆景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自1979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五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随之,全国很多地区也相继举办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览。盛况空前,通过展览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们认识到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盆景热。我国盆景作为东方艺术珍品,近年来曾多次到国外展览,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赞赏,并多次获奖、为国争誉。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依历史习俗来分。世人称为“苏、杭、沪、宁、徽、榕、穗、扬”八大家。综观我国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扬派:发源地扬州。常用树种有松、柏、桧、榆、黄扬。历史上扬派的盆松以“狮式盆景”最为著名。造型特点为“云片”。叶叶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蓝天中朵朵“云片”。艺术风格上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即苏南派,常用树种有雀梅、枫、梅、石榴、黄荆、六月雪等。造型特点为圆片,典型造型特点为三托六台一顶,传统技法为粗扎细剪,以剪为主,以扎为辅。艺术风格上老干虬枝,清秀古雅。
川派:发源于四川成都。常用树种有瓶兰花、贴梗海棠、六月雪、罗汉松、银杏、梅、垂丝海棠、紫薇、扑地柏、金弹子等。典型造型为“三台五出”。这是一种对云雾多、日照少、树木徒长自然风貌的艺术再现,造型特点为悬根露爪、虬曲多姿、苍古雄奇。
岭南派:常用树种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横枝、满天星等。由于岭南地处华南,树体高大,这就决定了其造型特点为大树型,传统技术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其艺术风格飘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树种为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胡颓子等,造型特点不拘一格,自然式为主。微型盆景传统技法是金属丝缚扎,逐年细剪。在艺术风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畅,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发展到今天,都是充分发挥了当地特色的结果。各流派盆景艺术虽风格各异,但都强调意(境)、形(态)、精(神)三要素。在创作方法上都强调艺术夸张和强烈对比,构成虚实、动静、肥瘦、疏密、显隐等多种艺术变化,应物象形,形神兼备。虽一拳之谷,而能蕴千岩之秀,这就为我们创立中州盆景风格提供了构思基础。
从盆景艺术的纵向发展和各流派的横向发展看,都很着重表现诗情画意。正象一位盆景专家所说的那样:“盆景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摆设,它也可以成为给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艺术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远,格调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诗情立意,取画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诗与画的结晶,既饱含诗情,又极富画意。而针对“诗情画意”而言,“诗”、“画”只是辅助手段,是为充分表现“情”和“意”服务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风格的还是“情”和“意”。因此,创立中州盆景风格,应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色上。
(一)历史特色:中州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与之相伴随,中州盆景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从历史特色上讲,中州盆景应具有古老文雅的艺术风格,在制作盆景时应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全省面积的56%为平原、河谷、盆地,26%为山地,其余18%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制作山水盆景时,应突出河南山川平原并举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隽秀的山峦,又要有无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联想到中州独特的地理风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湿热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据这一自然特色,可制作一种独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现出中州大地上常见的那种旱地、水面、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观,自然气息浓厚,表现内容丰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观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壮、险、叠、广。
秀:南部的鸡公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上有报晓峰,灵山寺等名胜,山下武胜关为古代中原南出湖广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疗养用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壮:中部的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中岳,其山势峻拔,雄伟壮观,山麓处多名胜古迹,有我国最早道教庙宇之一——中岳庙,宋代八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外闻名的佛教古刹、中华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少林寺。
险: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单面山形态,多悬崖峭壁,十分险要。
叠:南部大别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绵延数百里,山峦重叠,气势磅礴。
广:中州大地位于华北平原,广阔无垠,一泻千里。此处,山区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阳盆地、林县盆地和沁阳盆地等。构成一幅宽广美丽的画面。
(三)资源特色:河南属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集亚热带植物和暖温带植物于中州之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样,以资源特色而论就构成了中州盆景丰富多彩的风格。例如:中州沙区平原的柽柳(三春柳)柔软多娇,俏丽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叶山楂)冠形优美,叶小枝密,分层排布,花果并茂;在山顶或绝壁上常有老干虬枝,沉静古雅的松、柏、榆、槐;由于风蚀或雨水冲刷,形成了悬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树桩;更有一些飘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苍劲挺拔的高大乔木;至于自然流畅、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屡见不鲜。
“取山川来掌上,携天地入壶中”。将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则数尺、小则寸余的盆盎内,概括、凝炼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创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品,以此作为中州盆景的风格,岂不美哉!
辽阔之中原,丰富之资源,使中州盆景极为丰富多采,加之勤劳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使得盆景这一“高等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相信经过继续加工提炼,盆景的制作将日臻完美,并逐渐形成中州盆景的独特风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

㈩ 大别山秋色可以看哪些景点

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秋天的大别山格外美丽,天堂寨、白马峰、龙剑锋都是著名景点。

天堂寨

天堂寨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可以看云雾缭绕的群山,烟雾缥缈仿佛人间仙境。

天堂寨的山峰、岩石雕凿成奇形怪状、各种造型的盆景园,妙趣横生。独特的花岗石及花岗片麻岩,使其风化成群山环抱,山峰林立的地貌特征,从而形成了天堂寨森林公园特有的山岳风景。

白马峰

海拔1480米的白马峰主体由马鞍、马背和马尾构成。四面是千米绝壁。山上石岩裸露,山梁由南向北,雄奇险峻。梁上有著名景点“马尾晴雪”、“马鞍夕照”,是天堂寨森林公园的主要胜景。

白马大峡谷

大峡谷位于海拔1600米的白马峰山脚下,全长约6公里,是淮河的主要源头之一。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沿着峡谷走一路流水潺潺,浅潭深潭错落有致,都是碧水透底,阳光照耀下,波光磷磷愈发碧绿透砌。

龙剑峰

龙剑峰秀丽多姿,龙脊绵延,脊上异石奇松,造型各异。著名景点还有“雷劈石”、“龟松同寿”等多处。

天堂寨有大小108道瀑布,上山途中,末见瀑布,便已听瀑声,再往上爬就能见到树丛中白哗哗的水从天而降,非常震惊。

天堂寨最美的时间就是秋天,秋天的天堂寨,满山都是红叶,透过秋叶看,瀑布也被染成了鲜艳的红色。

交通方式:

自驾:从武汉三环上武英高速到天堂寨风景区出口下高速,然后沿旅游公路可以直接上天堂寨风景区。

乘车: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站每天14:00有直达天堂寨的旅游专线车。汉口新华路客运站是流水发车,到了罗田汽车东站,再转车去九资河镇。罗田的游客到东门车站坐车直接到景区(包括圣人堂),到景区车票为16元。

?

?大别山秋色可以看哪些景点

热点内容
茶花素英文 发布:2025-05-23 19:12:42 浏览:136
盆栽的发展前景 发布:2025-05-23 19:06:20 浏览:930
毛线钩梅花 发布:2025-05-23 19:04:50 浏览:342
梅花糕是哪里的特产 发布:2025-05-23 19:04:50 浏览:422
吃了坏的百合 发布:2025-05-23 19:04:48 浏览:716
牡丹江司达 发布:2025-05-23 18:58:17 浏览:582
七夕恋歌 发布:2025-05-23 18:34:44 浏览:510
荷花有的有的有的还 发布:2025-05-23 17:55:16 浏览:193
兰花盆有蚂蚁 发布:2025-05-23 17:53:07 浏览:561
胡蝶兰花图片 发布:2025-05-23 17:53:03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