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撇口盆
『壹』 爱木愚解盆景口诀02--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口诀: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爱木愚解:
这个最早也是源于书画,其实盆景和书画是想通的,都讲究布局。中国书画讲究虚实相生相依,盆景也是一样。书法讲究聚散,国画留白是水平,盆景中疏枝也是功底。给树枝留空位,盆景就有呼吸空间,自然也就活了。枝密也是必须的,有枝叶才有分量,这个不用多说。 所以盆景要舍得减,特别是生桩,初期要重剪,养枝养叶。只有剪到位,后期才能更快的养枝。否则等养个一两年才发现留长了,时间就是白费。枝干的疏密是从生桩就定了基调的。
书画同源,我们看看名帖《丧乱帖》的布局:
《丧乱帖》的空间处理: 疏处可走马 密处不透风
从《丧乱帖》的单字处理看,其空间分割有着强烈的对比,应该说,在右军诸小帖中,做的最突出的。密处极密,疏处极疏,用“疏处走马,密不透风”来形容,再同恰当不过了。密处通过笔画的位置的紧密和加重造成,疏处则位置远离和笔画变轻形成,下面找出一些字分析一下。
“羲”字,把上面和左面的笔画堆挤在一起,右下角只剩下一个撇画,显得极为宽绰;
“顿”右面的“页”下面的横和撇挤在一起,空出其余空间;
“首”下面中间的两个小横紧密结合,区域空间显得很疏朗。
“丧”字上面两个口化为点,与下面的横结合在一起,非常紧密,下面则处理的空旷。
类似这样的处理很多,下面列出一些字例,观者可以试着感受一下:
拥挤者在何处?
空旷者在何处?
这样去体会,还是很清晰的。
再有,拥挤处、空旷处,不是固定的,找不到他的处理习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间,随意而为,如同武林高手,没有固定招数,有法亦无法,令人叹服!
『贰』 盆字的偏旁是什么
“盆”字的偏旁是皿;拼音:pén 。
『叁』 盆组词,用盆字怎么组词
一、组词:缸盆、炭盆、盆汤、收盆、洋盆、盆塘、喜盆、香盆、花盆、虿盆。
二、读音:回pén
三、基本字答义:
1、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
2、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
(3)盆景撇口盆扩展阅读
一、笔画顺序:撇、捺、横折钩、撇、竖、横折、竖、竖、横。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香盆
读音:[ xiāng pén ]
释义:焚香之盆。旧时百姓顶此盆焚香迎劳王师。
2、虿盆
读音:[ chài pén ]
释义:传说商纣时的一种酷刑,置毒蛇、毒虫于坑,放入罪人,任蛇虫咬噬;引申为痛苦的环境。
3、盆汤
读音:[ pén tāng ]
释义:也叫盆堂、盆塘。澡堂中设有澡盆的部分。与“池汤”相区别。
4、收盆
读音:[ shōu pén ]
释义:谓店铺清理残值,关闭歇业。
5、洋盆
读音:[ yáng pén ]
释义:深度在3000—6000米之间的海底盆地,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也叫海盆。
『肆』 爱木愚解盆景口诀01--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口诀: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爱木愚解 :这个和“片云”算是杨派盆景两大特色。依据中国画 “ 枝无寸直”的画理, 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有“ 三弯”( 简称一寸三弯)。盆景可以算微缩的自然,也决定了盆景不适合留长枝。这样才能枝短节多,丰满有型。所以盆景想速成是不现实的,即便是速成了,也缺少时间的韵味。
扬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十分发达,加之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所谓“一扬二益’冲的“扬”即指此地。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文人荟萃,商贾云集,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审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传统,白居易的一曲《忆江南),让人们吟唱了一千多年,成为人们梦里留连忘返的“天堂”。在这么一个地域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盆景艺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尤其是在全国各流派中独树一帜的“云片”造型,更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仿佛进入了《忆江南》梦幻般的瑰丽世界,韵味无穷。扬派一代宗师万觐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但在国内各大型盆景展览评比中一再夺魁,而且饮誉海外,在世界盆坛引起震动,其作品远销英国、日本、德国、丹麦、荷兰等国。
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处,问好米用标公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底、撇、靠、挥、拌、乎、套、吊、连、缝入云片要求距离相等,剪扎平正,片与片之间严禁重复或平行,观之层次清楚,生动自然。云片大小,观树桩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内每根枝条都弯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弯”。现在采用“寸结寸弯鸡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个结,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比传统的“一寸三弯”简易多了。与云片相适应的树桩主干,大多皤扎成螺旋弯曲状,势若游龙,变幻莫测,气韵生动,舒卷自如,惯称“游龙弯”。云片放在弯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葱翠欲滴,与主干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显示出苍古与清秀。
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以“游龙弯”为主要标帜;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现在也称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为单独一派,不过,按传统划分,属于扬派),则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
“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画,酷爱盆景,“两弯半”经他不断完善在盆景艺坛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制作狮式有5个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二者表现古雅,后三者妙在传神。须要大而圆,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的韵味。主干的最佳效果是:一级。二驼。三抬头。四回项。寓弯于直,须根相应,状如坐狮,回首顾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杨派“云片”那么严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弯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弯的左右各一片特别重要,能够体现狮子的动态,上下两片相对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狮式盆景还有另一种布局,盆中植大、小树桩各一,构成“母子树”,经过分别造型表现“太师少保”之类的主题。
“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形式,制作必须从树木幼小时开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奇特别致,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
扬派的山万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伍』 盆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pén
部首:皿,四角码:80102,仓颉:csht
86五笔:wvlf,98五笔:wvlf,郑码:OYLK
统一码:76C6,总笔画数内:9,笔顺:容345325221
释义:
1、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花盆儿。脸盆。澡盆。
2、形状略像盆的东西:骨盆。盆地。
3、姓。
(5)盆景撇口盆扩展阅读
一、盆的笔画
二、盆组词
盆景、翻盆盆栽、沙盆、盆花、便盆、缸盆、盆子、银盆、浴盆、面盆、盆汤、糁盆、倾盆、水盆、临盆、牢盆、斗盆、澡盆、收盆、炭盆、脚盆,部分词语解释:
1、盆栽:[pén zāi]
在花盆里栽种:盆栽花卉。盆栽葡萄。
2、缸盆:[gāng pén]
缸瓦制成的盆。
3、倾盆:[qīng pén]
形容雨极大:大雨倾盆。
4、盆景:[pén jǐng]
一种供观赏的陈设品。在盆里栽种花、草、木本植物,配上水、石,布置成为缩小的山水风景。
5、浴盆:[yù pén]
澡盆(不包括新式的大澡盆)。
『陆』 盆字的偏旁是什么
一、盆的部首:皿
二、拼音:pén
三、释义:
1、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花~儿。脸~。澡~。
2、形状略像盆的东西:骨~。~地。
3、姓。
四、笔画:撇、捺、横折钩、撇、竖、横折、竖、竖、横
盆的相关组词:
1、倾盆[qīng pén]
形容雨极大:大雨~。
2、面盆[miàn pén]
洗脸用的盆。
3、盆子[pén zi]
盆。
4、盆浴[pén yù]
在澡盆里洗澡。
5、炭盆[tàn pén]
烧木炭的火盆。
『柒』 盆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撇、捺、横折钩、撇、竖、横折、竖、竖、横
笔画--9、部首--八、结构--上下、繁体--盆、五笔--WVLF、五行--土、拼音--pén
释义:1.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2.形状略像盆的东西。3.姓。
7、盆子[pén zi] [口]∶口大底小,较浅的盛器。
8、覆盆子[fù pén zǐ] 有刺落叶灌木。叶互生,掌状。
9、盆汤[pén tāng] 澡堂中设有澡盆的部分。也说“盆塘”。
10、盆浴[pén yù] 一种洗澡方式,在澡盆中放入水,人泡在水里擦洗。
11、盆栽[pén zāi] ①(动)在花盆里栽培。②(名)指盆里栽种的花木:阳台摆着~。
12、盆景[pén jǐng] 盆中栽着小巧的花草,并配着小树小山,如真风景一样的陈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