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种绿植
❶ 哪些绿植外形长的相似
撞脸时代来袭!绿植也未能幸免,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绿植,无论是新手级绿植党,还是骨灰级绿植党,有时都傻傻分不清这些外形相似的绿植们!值得一提的是,看上去相似的绿植,种养方式却大不同,所以认清它们的“本质”,是件必要的事。
夏威夷椰子与散尾葵
夏威夷椰子和散尾葵都有着羽毛般的大叶子,要想区别二者差异,还得从细节入手。
看茎干:夏威夷椰子的茎干呈现竹节状,而散尾葵的茎干无竹节。
看叶面:夏威夷椰子叶面较小,叶片多呈直立状态,一眼望去就给人一种硬朗挺拔的感觉。和夏威夷椰子的叶面相比,散尾葵叶片较大,叶片呈平舒状,给人一种闲散飘逸的感觉。
藿香与薄荷
藿香和薄荷都属唇形科植物,两者不但外形相似,而且都能散发提神醒脑的清香味。
看叶面:藿香的叶面要比薄荷大一些,除此之外,藿香的叶子基部呈心形,薄荷的叶子基部呈楔形。
看花朵:藿香的花朵大多长在侧枝顶部,且紧簇密集。而薄荷的花朵长在茎干与叶子相接地方。
大叶绿萝与心叶藤
大叶绿萝和心叶藤都是常见的一种绿植,如果对绿植没有太多了解的话,很容易脸盲哦!
看颜色:大叶绿萝叶片呈翠绿色,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叶面上通常伴有不规则的纯黄色斑块。
心叶藤叶片呈墨绿色,和大叶绿萝相比,它的枝叶微微下垂。
看叶形:大叶绿萝的叶片呈卵形,叶子尖而长,且由内而外伸展。
心叶藤的叶片呈心形,叶端比较尖,叶片宽而肥厚
垂丝海棠、西府海棠和贴梗海棠
从株形上看:垂丝海棠树冠比较开张,西府海棠株形紧凑一些,贴梗海棠贴在地面生长。从花色上看垂丝海棠颜色稍艳丽带红晕,西府海棠颜色略暗淡一些,贴梗海棠花色最艳丽,红的耀眼。
芍药――牡丹
牡丹和芍药很难认么?并不是。芍药(上图)为草本植物,叶狭窄,是椭圆形的,叶子正反面都是深绿色,根茎较软。
牡丹的叶片长得比较宽,叶子的形状如同鸭掌,叶正面是绿色,叶缘略带着一点黄色,根茎硬挺。
玫瑰――月季
野生玫瑰大部份是单瓣的五片花瓣,只有很少数是复瓣花,就是多过20片以上的花瓣。大多数一年只开一次花,少部份会在秋季再开一次花。
月季则是通过不同品种玫瑰和蔷薇科植物的杂交培育出来后代,经过繁杂的混种杂交,现在的月季不仅花朵、色艳,而且有着少刺、花大、耐寒等特点(优胜略汰)。
白网纹草――冷水花
白网纹草的叶子和冷水花初一看是挺像的,仔细看可以发现上图的白网纹草叶脉如同网格分布,而下图冷水花的叶脉是绿色的,带着白色的斑块。
绿萝――黄金葛
绿萝和黄金葛实际上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都是天南星科的绿植,从上下图可以看出,上图绿萝叶子是墨绿色的,叶子看着厚实,实际上比较柔软。
上图为黄金葛,叶子比较碧绿,而不是绿萝的墨绿,叶子上有着最明显的金黄色斑纹,所以才叫黄金葛。
绿宝――幸福树
绿宝就是海南菜豆树,叶子清新翠绿,有着亮泽和娇小的模样。
幸福树就是菜豆树了,可以说和绿宝只是不同品种而已,看起来株型比较壮实,叶子一串串的。
佛珠――情人泪
佛珠和情人泪都可以叫“珍珠吊兰”,它们的模样很容易辨认,佛珠(上图)是圆滚滚的,而情人泪(下图)则是泪滴状的。
这样看是不是感觉非常容易辨认?
具体还有好多,我就不一一类举了
❷ 什么植物可以与金叶玉簪混种
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❸ 私家园林一般的植物配置又哪些
小巧精细的植物,如南洋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龟背竹之类的,尽量选择本地植物,搭配名贵植物
❹ 过量人工植树会对生态有不利的影响吗
人工造林forest plantation 人工造林即通过人为方式在技术上要求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植树造林活动。人工造林只有把握住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及时抚育间伐、防虫治病等生产环节,才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常作为人工造林的同义语。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造林作业包括采种、育苗、栽植(或播种)及幼林抚育等,所形成的森林称人工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其优点是:森林成熟期缩短;立木分布均匀,有利于土地、光能的充分利用;可选择目的树种,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根据树种特性和营林目的形成单层或复层森林结构,便于集约经营,保持较高的森林生产率;经营管理方便,易于机械化作业。
人工林的主要特点:
1所用的种子、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经过人为选择和培育,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种质,有较强的适应性。
2树木个体密度适宜,在林地上分布均匀,避免了种内竞争的消耗。
3可以用较少的树木个体数量形成森林,群体结构合理。
4生长整齐的树木个体有利于林木提前郁闭,并且郁闭后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少
6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调控人工林,以提高其生产力。在无林地上,采用人工的方法利用苗木种子或营养器官(如枝、茎秆、根等)进行造林。而在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采用人工种植方法恢复森林时,则称为人工更新。人工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中国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
❺ 冬季北方室内适合种什么开花绿植
一到冬天气温会变得非常干燥,特别是北方。如果长期待在室内则会感到非常不舒服。有人说可以开加湿器,但这种方法既花费金钱又很不环保。在这里,小编推荐几个冬季可以养在室内的绿植,绿植不仅能够起到净化空气,也能为室内增加一定的湿度。
1、白掌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白鹤芋开花时十分美丽,不开花时亦是优良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是新一代的室内盆栽花卉。可以过滤室内废气,对氨气、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的清洁功效。还可以用作切花。
它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忌强烈阳光直射。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为10℃以上。一般放浴室内,阳光好的话可置于室外晒晒太阳。
2、水仙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冬天总要去购买几个水仙球回家养,到了春节期间就能开花,给节日增添不少喜庆的氛围呢。
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予充足的光照。因为植物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 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反之,则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为最宜,pH在5-7.5时均宜生长。开花期要想花大艳丽,考虑追施沃叶氨基酸水溶肥。
还可以跟洋水仙一起混种,清新雅致,别具一格。
❻ 什么花或绿色植物适合在家里养好活的
第一种:伞竹
绿油油,高挑的枝干上叶片向外生长,活生生就是一把水池中的小绿伞。伞竹春天生长能力极其强,可以冒出很多新芽,因此也比较好分植,可以用作桌面养殖,可用水养,也可泥土种植,可以说非常棒的。泥土种植管水够就好,不要缺水。
这里俺也是用来做为鱼缸的生物过滤,净化水质,以及装饰作用,可以说效果满满。
第二种:青苔
青苔可以说是非常喜水的了,基本长年湿润的墙角路边都能看到,一旦水分充足就能生长的非常蓬勃,也容易长得到处都是,往水池水道边上放一点,没有泥土也能长成一大片。同样,只要湿度合适,青苔可以在泥土,或者水边生长。非常容易种植。也用做生态鸟笼水道边作为一点简单吸收杂质过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俺完善的原生态鸟笼,目前小鸟生出了三个宝宝,都出窝了,每天都到水里洗澡,飞来飞去的,详细在其他文章跟视频,关系点赞留言关注,一起交流经验。
第三种:铜钱草
铜钱草可以说是过滤之王了,生长迅猛,有土有泥就能成活,这里也是用作原生养鱼池的一个上层过滤配置,也装饰了流水盘,让其不那么单调枯燥,多点生动性趣味。铜钱草,只要你偶尔养里面添加些肥料,给足光照,一下就能生得满满一大盆,不停分开种植,可以种满整个阳台。古法生态养鱼的文章视频同样也有,欢迎查阅。
第四种:菖蒲
菖蒲初次认识是其根部用于端午节,跟雄黄药酒调制溶液,屋门前后喷洒,可防蛇。同样菖蒲也是非常适合水养,其净化水质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很好的抗污染。叶片像春兰,细长外伸,具备独特提神香气,用于净化改善水质,种在鱼缸鱼池种,种在假山一隅,也是起到了很好的点缀效果,具备很好的观赏价值。
❼ 意大利都有哪些种植物~
这篇文章有讲一些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园林的种植设计,其中有提到一些他的园林植物
在中世纪强大的神本精神影响下,意大利中世纪的庭园,主要是实用菜园和修道院或妇女在家宅旁的药草园,人们一般是根据实用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当中世纪晚期的哲学观以及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文化观念上引起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和接纳被解放开来,“科学观察和人文主义的审美观助长了人们对自然的兴趣以及对自然景观之美的喜爱之情”。文艺复兴早期,如何使基督教信仰和以人为本的古典主题以一种调和的方式存在成为艺术家们的重要主题,并持续自此以后的300年。“花园几乎全然成为古典诸神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英雄人物之所爱。”〔1〕植物在其时当然也被重新认识----被命名、描述、分类,在人的生活中受到尊敬。“对艺术和自然的关系的观念必然转化到园艺实践中----植物们被选择,安排,巧妙处理或考虑在花园中怎样使人与自然界发生作用。”。〔2〕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而然对庭园植物进行了选择,逐渐摆脱过去的植物学情趣,开始出于对植物个性美的兴趣对植物进行栽培,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它们,并运用种种园艺设计来安排它们在花园中的布局,以使园子的植坛一年四季都令人愉悦。这是文艺复兴时期造园的最为重要的植栽思想。
贯穿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植物,可分为三大类:1、乔木,在植林或丛林中;2、果树,在庭园或果园中;3、灌木和花,在小片范围使用。在不同地区,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至晚期之间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还未可确知,按照自然界中植物的基本区分法在花园中加以分类却仍然保持为这三类。修道士里奇奥(Agostino del Riccio)写于1595年的农业论文里,有范围很广的非常专业的植物名录,展现了当时相当可观的园艺知识。里奇奥的理想花园也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是花的园子,第二个是果树园,第三个是bosco。当然,植物的种植取决于气候和种植地点或暖或凉,或高或低,或干或湿的特性。大部分文艺复兴早期的花园都共有一些通常是地中海地区的品种。冬青和橡树因其叶子长绿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子通常的和作为基础的植物。气候温暖的地方有棕榈,栗树则种于寒冷地区。除了杉树、榆树、枫树和月桂树这些经常性植物,还有典型的地中海伞松、scotch pine,和那些在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古代文学中无所不在并享有美誉的常绿树品种,它们往往有60多英尺高,能带来硕大的凉荫,它们在园内各处被丛植或单植。落叶乔木种类也多,大多也是本地品种,在黄金时代(1434-1492年)的古代文本记载中,杨梅树、草莓树这些有着黑色叶子、白色下垂的花朵和生动的红球果实的小型树种很受喜爱。其它常用的树种还有落叶松、撑柳、茱萸、山毛榉和岑树等。各种科属的多种类果树被文艺复兴园林所种植,最普遍的是石榴,还有苹果和橙子。甜橙十六世纪中叶才来到意大利,同时常种的还有柠檬、佛手柑、温柏,桃树、梨树、李树、樱桃树和山楂树。佛手柑很普遍,无花果树的许多品种都受到极大尊重,而像杏、榛子、胡桃、阿月浑子树则显得普通。不同形状、大小、肌理的常绿植物为文艺复兴园林带来一年四季笼罩而下的绿荫,但它不仅仅完全是绿园子,树的色彩和花的色彩一样被有所考虑。为促进园艺的复杂艺术,里奇奥提供了一份开花期分别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植物名录。为能在园子里更长时间地欣赏到颜色,果树园里果实的色彩也被加以精心考虑。花园随季节变换发生变化,人们便考虑交叉安排常绿、落叶,早开花或晚开花植物。在暖和的月份,绿色背景往往被丰富多样的花丛和开花灌木标点符号一般地点缀。〔3〕
阿尔伯蒂(1404-1472)在1452年完成的《论建筑》中,提出“花园里要种植稀有的树木和医生们珍重的树木”。他提到的大致有石榴、山茱萸、玫瑰、桂、柏、杜松、桃金娘、黄杨、橡树、李树以及葡萄之类的攀缘植物。最“不可缺少的是缠满长春藤的笔柏”。〔4〕 异国风情的植物,十五、十六世纪都数量很多。美第奇的喀累吉奥别墅就有许多珍稀昂贵的品种,其中有黑檀木,因它黑色的木质备受赞赏,同样有特色的有角树、土耳其橡、软橡等。有一个声明出现在十五世纪末一个叫Giovanni Pontano写的论文中:花园必须包含有异国珍稀的品种。因为“一个节俭的寻求利益的一家之父必然不同于那种卓越的人。”十六世纪的著作中不断有对这种观点的回应。他们盛赞那些印度来的芬芳、可人的珍贵小树。对一个设计花费很大的花园只充满平常植物,里奇奥也在他的书中表示出轻视。因此,富有的权贵们以及园艺行家,很多都遵从这个建议以使他们的花园显得特别。十五世纪末,菩提树已经来到佛罗伦萨很多年。夹竹桃、杜鹃直至十六世纪后期才改变了被长时知道却运用很少的情况,可能因为它的花朵的毒性,虽然发现它“尤其在花满枝头时令人愉悦欢欣。”〔5〕
人文主义运动鼓励科学探索,注重人的智慧在自然和实践知识中寻找精神真理。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1304-1374年〕在自家附近的沃克尤利兹建造的花园里,就收集珍奇植物,对不同的地理、季节、气候和大气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品种进行试验。〔6〕 在文艺复兴早期,嫁接变得比较普遍,“尤其在果树之间”,其他的不常见的接合也有所尝试,比如把樱桃嫁接到月桂树上。“实验种植,像嫁接,同样使一个园子和园主品格倍增。”〔7〕 在园子里种植一些实验品种,也成为一种装饰做法。
可以说,文艺复兴早期的花园宛如植物园,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都被收集在园中,分类展示,经过艺术的处理,也或通过艺术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与竞争,自然的美和多样性也被带进了花园。小而闭合的邻近宫殿的被称为私园、密园,这类园子的特点是闭合性和私密性远胜于种植和设计。悬空花园也是如此,其中的植物选择会有所不同,但仍是从同样的目录中选取,并仍处理成规则形状,围合有明确的边界。不过,“植物命名的标准化始于文艺复兴很久以后的1735年,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的意大利名字跟现代的叫法并不一定对应。”〔8〕
如何处理三种类型植物的关系是所有园艺设计的出发点,即使那些复杂的园子。一个小的花园可能仅仅以种植灌木为主,只有少量的其它两类树。十五世纪花园设计由植床和不同高度的台地构成。虽有几层台地,花园构图却讲究严整:基本部分绝大多数是对称的几何形,由于地形复杂,常出现不对称的情况,植坛、道路的图案化却仍生出一丝不苟的效果。由于植物分类为三种,“花园设计的第一步是把整个园子分成三个区域,然后按照自然中能找到的模式选取植物同种种植。”〔8〕比如玛丹别墅的图纸上,有可分类的建筑元素来包涵三类植物,一个单独的露台给一种植物:巨大的上层露台是给杉树和栗子树的,中间窄的那个给桔子树,低处的那个有着方形植床,标名为“花园”,毫无疑问是安排于灌木和花的。三个露台上的种植,依照自然的模式,即经常地杉树和栗树是在最高方位,虽然也并非总是如此。植物的布置在形式、大小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其实也并无明确的规定,排除位置和设计师或资助人的奇思异想,基本元素会被扩展、对比和安排成富有创造性的种类。在锡耶钠不知名的建筑师洛伦佐.多纳蒂一份未出版图纸上,显示了一个小乡村休隐地设计:花园被分为许多大块,每一块由三棵树见方显示,草地灌木之上是果树为当时普遍做法,在主要建筑物
(Casino)的两侧,基层是香甜气味的灌木,上面的方形块被标示为左侧种长青植物,右侧种胡桃或月桂〔9〕。而有时,出于观赏需要也会在某一景点栽上某一种植物以形成所谓柑桔园,橄榄园,柠檬园等。
一旦植物选好了,下一步就是围合全园并给各部分定界,通过种植来给园子一个构架,创造一个建筑学的草木骨架。文艺复兴的园子,由围墙环绕,有些相当高,但经常覆以植物,或由高篱环绕,有时还有一道沟。篱笆,从5.5英尺到7.5英尺高,可由灌木、多刺的矮树、果树,或其它更多野生山茱萸、石榴和月桂树等混种而成。相似的高篱可能围合住花园各部分。然而这些绿色高墙仅用作定界和划分大的区域,每区域中间的绿篱,并非同样的功用。它们比较低是为了尽可能地组合不同植物为一体。花园墙常用爬藤类或棚架支撑的树来建出一个自然的建筑。长春藤和葡萄树经常抵爬在这天然的墙上,或者还混合着茉莉、忍冬、石榴。整个花园因此被绿植围合,基本单位区域也由植物界定,植物决定了道路----像阿尔伯蒂解说的那样。横直交错的道路全部由植物连接和覆盖。以至于基本单元被划成几何单元。他们认为,灌木或者树,在路边强调这种规则的图案,表达出当代观点,即这种范式继承于自然界,而不仅仅附加在它之上。在植床的每一角,又有插着果树、矮花树和其他小植物的轻便篮子和花瓶加以提示和妆点,连接着园内的步道。〔10〕
对于植栽的构图布局,建筑师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中论述不多但意思明确,他在理想庭园设想中有如下几点涉及:“在方形庭园中以直线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将这些小区造成草坪地,用长方形密生团状的剪枝造型黄杨、夹竹桃及月桂树等围植在它们的边缘”;“树木不论是一行还是三行均须种成直线形”;“在园路尽端,将月桂树、西洋杉、杜松编织造成古雅的凉亭;沿园路而造的平顶绿廊支承在爬满藤蔓的圆石柱上,为园路洒下一片绿荫”;“在花坛中用黄杨树种植拼写出主人的名字”;“每隔一定距离就将树篱修剪成壁龛形式,其内安放雕塑品,下置大理石坐凳”;“在中央园路的相交处建造造型月桂树的祈祷堂”;“祈祷堂附近设迷园,旁边建造缠绕着大马士革草、玫瑰藤蔓的拱形绿廊。”〔11〕这里提到的植物编造出的凉亭、绿廊、壁龛,这类绿色建筑,在古罗马时候就有,彼特鲁斯.德.克累森蒂斯在大约完成于1305年的《农事便览》中对它也有所提倡,“在最合宜的地方,应当用树木搭成房子、帐篷或者亭子的样子”,在贵族和国王的花园里,要有“一幢用树木形成的宫殿,既有厅堂也有塔楼,在干热的天气里,老爷和夫人可以进去避暑”。〔12〕阿尔伯蒂显然希望在文艺复兴时期将此发扬光大。文艺复兴时期,绿廊或藤架以各种形式覆在两条主要交错的花园道路上。另外,像罗马先人那样,柱子支撑横梁以使爬藤植物生长,通常用木格架。〔13〕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园林,往往有丛林,虽然种植很规则,但树形完全自然,成林高大茂密俨如天生。“美第奇别墅,丛林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几何式花园,艾斯塔别墅则几乎整个是丛林。而且,意大利的别墅园林面积一般不大,园林之外,常常是山坡上浓密的天然林,它们形成了园林的背景。”〔14〕园林里零星留存的那些虬劲老树,与丛林遥相呼应。“密林-----在古代常与仙境相联系,也与柏拉图研究院、亚里士多德讲学的学园相联系,而文艺复兴时期密林以丛林的形式复活了……丛林是自然的领地,是地球上的天堂,有自然慷慨给予的浆果和滋润的橡树果。丛林的自然景致和浓浓绿荫形成了一种荒野和神秘的气氛,与规则式花园形成对比。”〔15〕 在规则式花园中,黄杨作为易剪枝造型的植物当然备受青睐。修剪树木的艺术在古罗马时期就备受推崇,叫做“绿色雕刻”。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植物,和图案化的植坛和道路一样,被看作建筑向花园、自然的过渡与渗透。离园林主建筑越远,图案的几何性越弱,变得越柔和,越向自然接近,直到丛林、园外的农业景观、自然山林。结合石作、喷泉、流水、雕塑的处理,整个园林的组织是一种费尽心思的安排,究其一切,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非常重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设计一座花园,最重要的就是推敲这二者的关系。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最根本基础的感觉,在于植物选用和排放秩序的惯例。到了十六世纪,花园设计与十五世纪台地园的最显著区别是,花园“由小块的被小路划分出来的各种形状的植床组成。”〔16〕 花园植栽的一些基本观念,如主要采用长青植物品种、植物依循定线种植的特色,直到十六世纪末都没有改变,虽然它们得到广泛和显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