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生情
⑴ 求盆景美学原理及规律
中国盆景美学
--------------------------------------------------------------------------------
来源:cn-flower 时间:003-10-24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重,十分讲究含蓄美,朦胧美,意境深远。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讲究层次和景深,以达到“有限变无限,有界变无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人入胜,令人遐思”、“不尽之意,回味无穷”。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要使作口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的运用艺术辨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质,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
“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源泉,使作品真实地更高更好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中,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是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创作优美盆景作品,要做好“主次分清”,应该采取各种对比和烘托的手法,使主体突出,意境上,应该追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终而达到“虚实相生”。
为了创作优美作品,盆景的布局不可全部塞满,须根据表现力度的需要,作出一定的空白处理,以虚代实,使观者有自由想象的天地。
盆景中的景物安排,要做到“疏密得当”,即有疏有密,疏密相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节奏上,可通过高低,起伏,疏密,开合等规律的变化,表现一种“韵律”,以传达人的心理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优美的盆景作品,对盆景的态势要求十分严格,最忌四平八稳,须注意取势导向;即有意识地布置出动势,以达到“动静相衬”,使作品显得生动而有气势。
盆景中景物的形体或色彩,应有轻有重,同时要形成不对称的均衡,这就是“轻重相衡”。
盆景中景物的比例安排,要做取相互“顾盼呼应”,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优美的盆景造型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既不可一味粗放,也不可过于纤细,而应该有粗有细,“粗中见细”,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对比鲜明,形神兼备。
“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愈小”。盆景中的景物不可全部遗露在外,而应“露中有藏”,以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从而有利于意境的再创造。
盆景艺术,既不能太平凡,也不能太奇特。太平凡没有趣味,太奇特又失却自然。做到“平中见奇”,方为上乘。
盆景的造型,不可一味求刚,也不可一味求柔,应该使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达到“刚柔互济”。
巧与拙是辩证的关系。在盆景艺术中,巧固然中一种美,其实拙也是一种美,二者缺一不可,故应做到“巧拙互用”。
自然界枯荣并存。在盆景中,也常常通过“枯荣对比”象征生命与死亡的抗争,并从中显示生命的活力。
盆景要在小小的盆中表现出很大的境界,必须采用透视法则,做到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中国盆景除了采用定点透视(即视点固定)以外,还有一种规律的散点透视(即视点可按一定规律移动),可以表现出极大范围的景观。尤其是山水盆景更是如此。
盆景中各种景物的体量,尺度,应处理得“比例恰当”。这样既能合乎自然情理,又可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使用品达到小中见大,由近求远。
盆景中的“色彩处理品”,主要体现在选材和配置上,中国盆景崇尚色彩简炼,含蓄,古朴,素雅。
优秀的盆景作品,应该“情景交融”。即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应该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学造诣,使观者能触景生情,从有限的景物中产生无限的联想。
http://202.192.163.48/2003114211/webpage/penjing.htm
中国盆景艺术网 http://www.bonsaiart-cn.com/
中国花卉盆景http://www.flowers-china.net/
⑵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盆栽的寓意有很多,寓意爱情的盆栽植物经常被我们用来送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寓意呵护一生的爱非常的适合送给爱人,下面分享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1
1、心叶球兰
心叶球兰又称腊兰、腊花、腊泉花,肉质茎,叶厚多肉,状如心形。所又被有心人称为“爱心叶”“情人球兰”。肥厚的叶子就像是一片片“心”,非常奇特,也可以放在室内观赏,栽培方法也比较多样,可以水培也可以无土栽培。
由于其独特的造型,所以被很多情侣用于表达心意互赠的礼品,心叶球兰的话语也是非常的甜蜜,叫将爱传递开来。用于恋人羞涩的告白最合适不过了。
心叶球兰喜欢阳光,但是不可被阳光直接照射,,所以养在室内,最好是摆放在离南窗不远处,可保持叶色翠绿光亮,开花良好。夏季需要移至遮荫处,防止强光直射,否则叶色易变黄。若长期将其放在光线不足处,则叶色变淡,花少而不艳。土壤可用园土、腐叶土、砂按2:2:1的比例混合,排水需良好。
2、爱之蔓
爱之蔓又名心蔓、吊金钱、蜡花,成串的心形叶片,常被当做 爱情的象征,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爱之蔓除了有可爱的心形叶外,又因其茎细长似一条条的项链垂吊的心形对生叶,所以又叫它“心心相印”,台湾人则叫它“爱之蔓”。
爱之蔓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喜欢散射光,不喜肥,尤其是忌施高磷钾肥,在其根部有硕大的块茎,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是一种非常耐旱的植物,最好可将它吊在窗边,不仅可使它有通风的环境,也要欣赏它绿灰色的叶片自然下垂,随风舞动;可选择底下有水盘的吊盆,以保持它的湿度。
3、百万心
萝蘑科,眼树莲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可以用在园林设计中。百万心非常好养活,不需要太多管理的特性,它不仅仅是可以当小品盆栽栽种,也可以运用在花艺设计上,如果挑选一些特殊的盆器再加上一点巧妙的心思就可以呈现不同的风貌,将其送给恋人也是别出心裁,也可以让其攀爬在庭院的墙壁或者是树干上起美化作用。
百万心喜欢湿润半阴环境,但是也不能长期过湿,特别是雨季,否则会导致根系及枝条腐烂或者是长势衰弱,生长温度最好为20℃~30℃左右。需要的肥量也不大,每个月施加一次比较稀薄的液肥就可以了。
4、满天星
满天星代表着思念,暗恋和浪漫,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送满天星。当有人送你一捧满天星意味着我在思念你,你是清纯的,给我一个梦境,我是真心喜欢你的,拥有你我很喜悦,这是我想给你的浪漫。我们一起守望爱情、让我关怀你吧、我不希望我是你的配角、你是我的真爱以及你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满天星耐旱,喜冷凉气候,忌 炎热多雨,怕积水涝害。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 ℃以上或 10℃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全年均能开花,但由于耐暑性弱,平地夏季高温,必须在温室中栽培。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2
1、文竹
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文竹代表高雅,适合放在书房,但其实,文竹更有另一个涵义哟,如果你收到心爱的他送你一盆文竹,你要知道,文竹所代表的涵义是:呵护一生的爱哟。
2、郁金香
郁金香有盆栽,也有鲜切花,它所表示的是:爱的告白,520其实是非常适合送上这样一盆花,像喜欢的人告白哟!
3、栀子花
栀子花除了香喷喷,正如它洁白的颜色一样,所表达的是最纯洁的爱,一生的守候,而栀子花是5月最应季的盆栽鲜花之一哟,它的香味也深受花友们喜欢,所以,在情人节,送上一盆栀子花也是不错的。
4、金银花
没错,可以入药的金银花,它代表着最诚实、最真挚的爱,虽说它相比于其他灿烂的花来讲,似乎要普通一些,可它的涵义一点也不普通,若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收到一盆金银花,千万要懂得它所代表的寓意。
5、心叶球兰
它有一个名字叫“爱心叶”,也叫“情人球兰”外形乖巧若“心”状,同样非常适合情侣之间的赠送,而它的花语是非常甜蜜的,叫将爱传递开来,最适合恋人之间的羞涩告白了。
表达爱意的植物盆栽3
1、适合送给暗恋人的盆栽:玫瑰(浓烈的爱)
要说送给暗恋的人那种花儿最合适,那一定是非玫瑰莫属了。玫瑰就是最能代表爱情的花卉,送上一盆玫瑰花给心中恋慕的女神或是男神,这样他就能知道你心里对他的感情。红玫瑰是最火热的爱慕之情,粉玫瑰是倾慕,温柔以及坚定的爱,是最适合的颜色。
2、雏菊(暗恋你)
小小的'雏菊盆栽却是最能代表着暗恋对方的花种了,要是你不知道什么盆栽适合送给暗恋的人,那么就养护一盆繁茂的雏菊盆栽送给心上人吧!传说中森林中的精灵,维利吉斯和恋人在森林里面玩得高兴的时候触怒了森林之神,于是她被变成了雏菊,所以雏菊是不能告白的隐忍的爱,是最适合送给暗恋的人了。
3、玛格烈菊(暗恋)
玛格烈菊是一种很清新的小白菊花,淡薄的花瓣围着花心形成小小的太阳形状,就像是单薄的少女正在等待恋慕的人,这种花朵的花语就是暗恋,那如羞涩的清纯少女一样的模样用来表达心中隐藏的恋慕真的十分适合。
4、向日葵(沉默的爱)
很多花友都觉得灿烂明亮的向日葵的花语肯定非常热烈,但是实际上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是一种默默的爱恋之情。向日葵因为花朵会随太阳转动方向随之转动而得名,不就像永远默默地关注暗恋对象一样,送一盆向日葵给暗恋的人是非常适合的。
5、白色风信子(不敢表露的爱)
白色风信子的花语是不敢表露的爱,收到别人送的白色风信子的人真的是很幸福,因为有人已经将你悄悄地放在心上。他们不求回报,只期望能够远远地看上你一眼就行,真的是情到深处,却不强求的豁达心情啊。
6、鸢尾花(爱的使者)
鸢尾花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花朵,虽然有一种柔美娇媚的气质,但是依旧掩盖不了痴痴爱恋之情。鸢尾花是爱的使者,是一种想念你的心。鸢尾花香气浓郁,看似游戏人间,却是掩盖住对心上人浓烈的恋慕之情。
7、柠檬草(开不了口的爱)
幽香的柠檬草代表着你的心中那开不了口的恋慕之情,这种青草芳香浓郁,自有一股清香的柠檬的气味。柠檬草的花朵远没有青青的绿草好看,所以总是被人们遗忘,但是即使这样,它还是在默默地关注你,默默地暗恋你。
8、蓝色妖姬(暗恋你,却又开不了口)
妖艳的蓝色妖姬的花语其实很温柔、很隐忍,送人一盆蓝色妖姬的意思就是:我暗恋你,但是我又开不了口。这种表达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感情十分汹涌,十分适合暗恋的人表白,意思是我每天想的都是你,你是不是也会想起我呢?
9、紫色丁香花(心动的感觉)
紫色丁香花通常会形容初恋的对象,是一种怦然心动,小鹿乱撞的感觉,是最纯粹的爱恋之心。所以紫色丁香花也是十分适合暗恋的人的心情,用它来表白也是真的能够打动人心。
10、石莲花(永不凋谢的爱)
石莲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的爱,它是一种多肉植物,因为莲座状的造型看起来非常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它这朵盛开的莲花一年四季永不变形,年年如此,不正像永不凋谢的爱情吗!是一种表白和爱的誓言最适合的花种。
⑶ 赞美欣赏懂得盆景的人
中国是世界的诗词王国,历代的诗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以凝炼的语言,传神的文字,十分生动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风情韵致,还有不少是吟咏盆景艺术。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品赏山水盆景后发自内心赞美的咏叹。“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达。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荫否?人生七十稀。”这首诗是白居易自栽松树盆景几十年,对松树盆景蔚然成林,葱茏突兀,富有强盛生命力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诗人、画家如苏东坡、陆游不仅亲自制作盆景,且往往触景生情,诗兴勃发,对入画的盆景加以吟咏,留下许多名句:“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苏东坡《取弹子石养石》)“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丘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天功日衰稿。”(陆游《菖蒲》)。这些诗篇不仅表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还对山水盆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赞美。
元代强调盆景的“小中见大”,也要求画理入盆的意趣。谢宗可《蟠梅》诗:“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香宛转来;蛟蛰冻云冰骨瘦。龙眠夜月玉鳞开。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只为东君甘自屈,不教枉点百花魁。”
清时,观花盆景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在宫廷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在《咏御制盆景榴花》中写道:“小树枝头一点红,嫣然六月杂荷风; 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银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衬托,榴花的娇艳欲滴写的十分传神。
同是用《小重山》词格描写盆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符在《小重山》词:“红架方瓷花镂边,绿松则半尺,数株攒,断云根取石如拳。沉泥上,点缀郭熙山,移近小阑杆,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雨冥飞泉,添香霭,借与玉炉烟。”龚翔在其《小重山》中也写道:“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霜长为冼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两首《小重山》词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触景生情和浮想联翩的感觉。
现代著名作家和园艺大师周瘦鹃先生不但著作等身,也不辞风雨寒暑,在富有诗情画意的盆景丛中,侍弄花草盆景,他曾写过一首七绝诗来说景言志:“不事公卿不辱身,悠然物外葆天真。长年甘作花奴隶,先为梅花忙一春。”
⑷ 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顾名思义,即有盆有景,一瓯盆容纳一抹景色,由小窥大,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去过古典园林的人一定留意过屋舍内外错落有致的各种雅致盆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细或粗,和园林建筑有机融合,使得整个环境生机盎然。盆景可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素材,在小小的盆中构造出了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泥土为大地、山石为依托、青苔为陪衬、还有或干枯或坚挺的虬枝,仿佛是把整个森林缩小到咫尺之内,目光所及,皆是心灵的清幽。
盆景或可以称为盆栽,但“盆景”二字更能概括其内涵,其源于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摹仿自然山水景色。所以真正的盆景不是随意地栽种植物,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模拟,内在地给观赏者一种令心灵安宁的震撼力。中国哲学一贯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灵动的生命流动是自然最大的内在法则。古人修习绘画,也要遵循“观天地造化”的传统,“造化”即自然,领悟自然便是领悟生命。故而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咫尺盆景,你眼观之,便是天地观之,心胸自然随之开阔,宋代人便通过“观天地气象”来提升心性。
盆景的取材和设计要以造化为法则,如何设置最好呢?明代文人吕初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见解:“盆景清芬,庭中雅趣……萦烟笑日,烂若朱霞。吸露酣风,飘如红雨。四序含芬,荐馥一时,尽态极妍。最宜老干婆娑,疏花掩映,绿苔错缀,怪石玲珑。更苍萝碧草,袅娜蒙茸,竹栏疏篱,窈窕委宛。闲时浇灌,兴到品题。生韵生情,襟怀不恶。”盆景虽小,自然境界却大,设置在生活环境中,跟随四季变化,受尽自然洗礼,闲时浇灌把玩,真是纳造化于眼前。为什么推崇“老干”、“怪石”的取材,又为何青睐“疏花”、“绿苔”的陪衬呢?此时大家是否想到了古典绘画中也是一贯喜爱“枯树”、“寒鸦”的意象呢?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思想的“古拙”,古典文人画中尤爱“古拙”。
老子的《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拙”不是笨不是丑,是指事物原本初始的真实。对艺术而言,过多的外在修饰会遮蔽内在境界,所以“古拙文风”、“古拙画风”成了历代文人的追求,可谓“剥尽皮毛真实在”。在“老干”、“枯石”的极致荒凉语境中置入生机,这不正是造化的伟力吗?通俗的讲便是“老树发新芽”,触动人心。另外与中国艺术密切相关的禅宗思想也在盆景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影响,无论从设计者还是观赏者的角度而言,便是不断追求咫尺之内直觉体悟生命的本真,顿悟心源,从而达到精神的大自在。所以古松、古柏、古梅、古榕等便是制作盆景的上好选择,加之疏花、青苔这些生命力萌发意象的点缀,古老与新生的循环以及生命本来面目的彰显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明代计成认为最佳的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盆景艺术亦是如此。现今不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里都会布置盆栽,大多是绿萝之类的易活花木,虽说养眼、吸辐射、净化空气,但少了心性的创造。情人节送玫瑰花、母亲节送康乃馨,断根花木如昙花一现,满足当下,却少了自然真正的韵味。古典盆景艺术讲求写意、讲求境界,就像宋代郭熙认为最佳的山水画能令人“可游可居”,典雅的盆景也能令人目光所及之处安放身心,正如李渔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古代文人多好寄情于山水,舒展身心,既然现实生活不能实现依山傍水,那就置盆景于桌前、窗前、园中吧,眼目之所及,便皆是高山流水。
怎么样,盆景虽小,却隐藏着大世界,真可谓一盆一景一世界!有机会再去古典园林,不妨在拍照的闲暇多多品味一下错落的盆景吧。更有机会的,在自己室内布置几许,不仅令环境清幽,更能愉悦身心,雅致之极也!
⑸ 盆景的创作意图有哪些要求
盆景创作的意图,即盆景的主题思想,就是想表现什么、如何去表现,盆专景作品成功与否,与其立意的优属劣,有直接的关系。立意庸俗,当然创作不出造型新颖、具有诗情画意的盆景来。它不是盆景的具体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学作品的思想性那样明显,它是内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赏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联想,才能体味其中之美妙。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启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并根据这一动机进行立意,然后选材进行创作。另一种情况是“见树生情”,或叫“见物生意”。即树木的造型结合在一起时,构思就完成了,意图也就产生了。前者可谓“因意选材”,后者则是“因材立意”。规则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选材”,而自然式造型则大多是“因材立意”。
⑹ 优秀盆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中国盆景艺术追求致雅脱俗,形神兼备。非常注重意境美,形态美。那么一盆好的盆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探讨一下一盆优秀的盆景必须具备的条件以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您能留言探讨
首先是根盘
根盘是盆景鉴赏过程中的首要要素。可以说在整个树木盆景创作上的必须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根盘的有没有美感,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盆景中所指的美好根盘,就是隆基以下的地面根部,朝向四面八方延伸,时而弯曲、时而隐入土中、紧伏于地面,以保持盆树不产生任何动摇。常常所说的“四面根盘”便即是最美好的根盘。

⑺ 请教松树类盆景的生长习性,在北方地区的养护要点
松树是阳性植物,性喜光照,光照不足会使针叶变得细长而软,平时应将盆景置于通风透光处。松既喜水又耐旱,既喜肥又耐瘠薄。但大肥大水则会疯长失形。光照不足会易生白霉病,是一种细菌性害,不及时治疗,枝叶会逐渐变黄枯死。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溶液喷洒二至三次可治愈。
松树盆景翻盆换土不宜过勤,否则会刺激新生针叶变长。养桩长桩另论。翻盆只需将四周和最底部的根剪除部分。减5分1左右的盆土略回填些新土盆植就行了。熟手可用次高压水冲土小心别伤根全换盆土。但切记十万小心操作。[注意在雨季操作宜]
造形制作。由于松类树种的再生萌发力较弱,不能用杂树方法造作。更不能用力过猛、强拉硬扭。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分段分时操作。
逼芽一年最多可四次剪枝逼芽。从二月至九月约每两月会爆一轮芽。相对壮树而论。弱枝需养壮。可重点把弱枝向阳置盆[正南方向]且多叶面和侧根喷施肥。树的特性有哪面根养哪面枝。最保险方法是破坏枝的顶端优势来逼芽。就是用针多次刺枝顶生长点达到破坏生长点效果来逼芽。
一、制作(以山东松柏为例)
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五岳之首泰山上,有对松山和后石坞千姿百态的古松;在徂徕山的中军账古庙中有几百年的古松;在泰安贷庙有人称“古柏凌寒”的汉柏;在灵岩寺、曲阜孔林更有许多老干虬枝历尽仓桑的古柏。在这些地方,迎客松偃郁如盖,姊妹松巍峨苍劲,枯顶松老气横秋,还有一本多干的边理论,逆风向阳偏性的“旗松”,而崖顶山巅的松林郁郁葱葱,雄伟刚直。
造型时根据上述人文景观的特点并结合山东山地松柏粗壮矮化特色,将老干粗枝蔬剪以压低树干,缩小树冠;然后采取粗扎细整的方法,因势利导,使树冠顺其自然形、层次之间相接交错。每一个大的层次之间又有小的变化,既有整体感,又不零乱,存天然成形之妙,并且充分利用矮化野桩资源,用黑松树桩采用靠接和高枝腹接法、芽接法等嫁接手段换冠成五针松。利用丰富的侧柏树桩资源采用靠接法换冠成龙柏、翠柏等柏类树木盆景,形成独有的山东松柏盆景风格。
在原在技法的基础上还吸取外地的长处,用金属丝绑扎整形法,根据枝条的粗细选用相应粗细的金属丝,将不当角度位置的枝条缠绕扭曲、吊扎,以符合整形的需要。
在整形前要反复审其树势,视干的曲直、主枝的位置而因势利导,要立意在先,可由下至上依次整形。层次间的垂直面不可重叠太多,以利生长透光,不然天长地久,被遮光部分会自然枯死一发不可收拾。
自然山野名刹寺中的松柏一般过了壮龄期,即停止向高处生长。枝条的横向生长量增加,枝条密生延伸长度,由于重量及雨雪的原因枝下垂,枝条上的小枝横生。故在整形时,立枝和枝条应保持在水平或下垂的角度,角度的大小视其需要而定,枝条可有横向的弯曲。结顶部枝条如能下垂则更显苍老。由于造型的原因不排除下枝与上扬枝并存,但要符合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规律。
上下枝的长度一般下长上短,从欣赏的正面来看前枝短后枝长,主干、主枝要显露出来。主干最下面的主枝比例要协调。
用金属丝和吊扎法不易拿弯的主干和粗枝,可用经多年试验成功的手指对插法来弯曲。如是大粗枝,可用刀将需要弯曲的部位上方深切至直径的一半深度,长度视需要而定。这样切数条,并将间隔一条的头上横向切断,另一端则反之。如用力弯之,则横向断头会翘起,如同两手斜对插一样。等主枝或干固定好以后,就可将翘起部分嵌入槽内并用胶布缠住,这样等二三年以后就可愈合好。
柏类造型由于叶片与松不同,故层次不宜太清楚。柏的木质耐腐朽,可创作枯枝,枯干的形状,枯干可用剥皮法,枯枝可用活枝整型,定型后剥皮。柏类盆景多用侧柏树种,但侧柏的枝叶粗乱,一般造型单调,成型后给人以零乱的感觉,影响观赏价值,这是它的缺点。侧柏枝干苍老多变,大枝易造型,这是侧柏的长处。在侧柏盆景创作中,如能扬长避短、返朴归真,采用曲阜、灵岩寺的古柏天然形态为蓝木,突出主干苍老。在培养主枝分枝上,采用散片式造型,使干枝比例协调,虬曲多变,减少凌乱细枝及叶片量,就可克服叶片粗乱之弊,提高侧柏的欣赏价值。
山野挖桩要选取地表根粗壮、分布均匀、树干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和变化,枝条的粗度,尤其是主枝粗度与主干粗度要协调。
挖取野桩,不可散根移植,栽植时最好用原山土。栽好后置通风向阳处,勤喷叶面水,盆土表面欠干时再浇水,松树的新桩当年切勿施肥。
二、松柏类盆景管理。
1、浇水:松性喜阳光高燥,不耐水湿,宜见干而浇,多喷叶面水。柏类浇水可粗放一些。
2、施肥:松类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类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3、摘芽:在生长旺盛的情况下摘芽,摘叶可使枝短叶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于年内生出新芽来。黑松,在春季摘芽后,当年又可生出多个新芽来,翌年生长枝短叶密。
侧柏应置通风向阳处,庭院培养的侧柏不可置向阳的墙根太近,以免遭红蜘蛛危害
⑻ 岭南盆景风格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岭南盆景以树桩为主,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岭南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四季如春,适宜植物生长。历史上广州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思想较为开放,文化兼容并蓄。天时地理人文历史等原因,使岭南盆景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又具有岭南清新明快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岭南盆景与其他流派盆景在内涵和追求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诗情画意,形神兼备;艺术手法都是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造型和枝法都是借鉴国画的笔法和画理。但在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法等方面,岭南盆景与其他流派盆景又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具体来讲,岭南盆景的技艺特色和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树造型,注重细节
如果说,其他流派盆景注重远树造型,从大处着眼,表现古朴端庄,雍容凝重,那岭南盆景则以近树造型为主,注重细节,表现野趣自然,外秀内遒。这种近树造型,主要体现在枝法上的精雕细刻。岭南盆景的枝法多种多样,有鹿角枝、鸡爪枝、蟹爪枝、跌枝、垂枝、风吹枝、自然枝、回头枝、风车枝、旋枝等等。根据不同的造型和主题运用不同的枝法,达到不同的效果。
2、蓄枝截干,浑然天成
在制作技法上,其他流派盆景以缚扎为主,而岭南盆景则以剪截为主,亦即以蓄枝截干作为主要的制作技法。这是形成岭南盆景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所谓蓄枝截干,就是根据树胚和造型的需要,对树干进行裁剪,对枝条进行蓄养和截短,让其顶端萌发新枝,待长到大小合适再进行裁截,如此反复,使树干矮化柔顺,枝条曲折有力,劲如屈铁。这种独特技法,使岭南盆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雄浑刚劲,野趣自然,是岭南盆景深厚功力的体现。
3、法一形万,型式多变
岭南盆景在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这一艺术法则下,广集博采大自然的奇树异木,古木新枝,又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其型式千姿百态。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创造了单干式、双干式、一头多干式、悬崖式、水影式、附石式、卧盆式、水旱景式、丛林式;以及直树型、大树型、飘斜型、古榕型、木棉型、古松型等等型式。体现了岭南盆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4、章法严谨,美在协调
岭南盆景的近树造型,不但要求整体优美协调,而且对每一个组成环节如根、干、枝、梢、叶都有一套严谨章法。根要舒张,盘曲有力。不同树型对根也有不同要求,如大树型配盘根,飘斜型配偏根,木棉型配板根,悬崖、水影型配爪根等;干布纹节,躯体嶙峋,结顶自然;枝托粗劲,四岐区分,争让得法,轻重有序;梢分前后,偃仰得宜,密而不实,疏而不散;叶贵细小,疏密相宜,前不掩后,交相辉映。树的整体脉络相通,顾盼传情。还讲究树、盆、几架的协调配合。
5、四季情趣,动感传真
这是岭南盆景最富于表现力的突出之处。它通过修剪和摘叶技巧,鲜明表现出四季不同的景象。春季抽芽,新红点点;夏季浓郁,翠盖如云;秋季金凤,黄叶飘零;冬季寒天,枝秃梢露。四季时趣,赏心悦目,触景生情,令人神往。通过意境的创造,赋情于树,托树言志,使之景在盆内,而神溢盆外。体现了岭南盆景的形神兼备,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