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编织造型

盆景编织造型

发布时间: 2022-09-01 03:04:55

⑴ 桧柏可以盆景造型吗 桧柏盆景怎么制作养

这是桧柏的盆景造型,大多都是骗人的。很多销售者都是用杆径编织形成盆景,就是没有根。过几天就枯萎干燥死亡了。你看看有没有根? 还有用龙柏、侧柏等做成的,基本都不好活,原因就是没有根。

杜鹃花盆景造型蟠扎造型怎么加工

杜鹃的来蟠扎宜在春季萌源芽前或初夏秋季生长期枝条处于半木质化时进行幼苗一般从3~4年即可开始加工,逐年进行,先粗后细前两年以扎为主,通常将主干主枝适当蟠扎杜鹃枝条木质化后较脆,蟠扎时易断裂,为防日后蟠扎时断裂,长势较好的可在枝头没有完全木质化之前将枝头按造型的要求扎弯,待枝头增粗后再修剪主干粗硬时,弯曲难度大,操作时要借助粗硬的铁丝加以辅助,将铁丝均匀绕过需要弯曲的部位再顺势利导侧枝和小枝的弯曲较为容易,将铁丝一端固定在与主干交叉处,然后向侧枝缠绕,用手弯曲至理想角度不反弹为止

⑶ 怎么给盆景做造型 盆景制作方法图解

淘宝网:盛世鑫毅植物园,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杨等盆景,价格合理,内多精心栽培。土植容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⑷ 如何制作园林植物造型盆景

首先选择需要的植物材料并栽植成活,然后根据需要或你的艺术构思,通过修剪、拧枝、别枝、嫁接等措施进行培育。

⑸ 盆景有哪些造型

树桩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干式分为单干、双干、多干等形式。单干式主干只有一个,树干挺拔直立而不弯曲,枝叶层次分明;双干式主干有两个,一树双干或把同种两树植于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应,长短不等,配合自然;多干式主干有三个以上,一木多干式或同一种树多株植于一盆,姿态高低参差不齐,前后错开,显示出古老庄重或形似林海。

(2)悬崖式俗称“倒挂式”,主干下垂如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倒挂树木。

(3)合栽式数株同种或异种树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谓之合栽式。其数量以单数为宜。如将“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现“岁寒三友”。

(4)斜干式主干向一侧斜弯曲,力求自然,枝条分布均匀,具有诗情画意。

(5)卧干式树干横卧并布满盆面,但枝叶向上生长。

(6)曲干式主干左右盘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层次分明,形似蟠龙;或是主干虽然上升,而将主枝蟠曲层叠如云。此种造型应用较广。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树木常生于石隙岩旁,天长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将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状。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头,经过加工后,把松柏类的根引入石头的洞孔中,盘根错节,年久融合为一体,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树。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树木屹立于山石之上。

⑹ 怎样给树桩盆景造型

盆景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青年朋友喜爱盆景艺术,想亲手制作盆景。下面谈谈如何给树桩盆景造型。

1.要有树桩盆景造型的整体构思设计。诗文写作要求的“意在笔先”,这同样适用于盆景的创作。由于桩头材料、种类、特性不同,形象各异,制作者要“因材制宜、扬长避短”地进行总体构想,在脑海中绘出蓝图,或在纸上画出设计构图。总体设计,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明确主题。如:要表现刚健,桩头主干必须粗犷壮实,枝繁叶茂;表现险峻,则可采用“悬崖式”造型,使桩头枝干居高曲折而下;表现野趣,应着重刻划桩头主干的腐洞斑痕、枝杈的短曲。

(2)分清主次。局部要服从整体,并突出作品主调,重点渲染;局部基调,作酝酿烘托之用,使作品既富于层次变化,又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

(3)取舍适度。盆景桩头具有持续生长的特点,制作者要心中有数,根据其整体形势决定根、枝、干、叶的高低、前后、左右的取舍,使之合乎“缩龙成寸”“以小见大”的造型规则。

(4)创新立意。要在前人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创作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2.要将刚直的桩头枝干合理地按创作意图弯扭成各种形态,使其富于三维空间的变化。常用的弯曲方法有:棕扎法(用粗细不同的棕绳,对桩头干枝进行绑扎,迫使其弯曲成型)、金属线扎法(以粗细不同的铜、铝、铅、铁等丝线,利用其坚韧性和可塑性,对桩头干枝进行缠绕,迫使其弯曲成型)、曲木助弯法、穿透助弯法、锯齿助弯法、切割弯法和刻槽法等。

3.为使树桩盆景造型符合创作意图,须对选用的桩头作适当的剪裁和雕饰。剪裁是为了控制其生长速度,促使其多分枝,使桩头在养分有限的盆钵中正常生长,生机蓬勃。裁剪顺序是从主干到枝叶,从大到小,从内到外。树桩盆景造型的雕饰是为了表现其古老病残的形象,以显示其历尽沧桑、时光久远的“老者风范”。树桩盆景的造型还要考虑其露根、嫁接、叶芽修整等方面。

⑺ 盆景造型怎么制作 悬崖盆景制作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⑻ 盆景:如何给盆景定造型

攀扎法:即来通过棕丝、自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
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丝 12号 14号 16号 18号 20号 22号 24号
枝干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径

⑼ 盆景该如何造型

树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选用松树为材料,就宜于表现其主根的苍劲与挺拔,枝叶平整展开呈云片状;柏树就宜于表现其主干古拙奇特,枝叶呈团簇状;梅花造型则宜疏枝横斜;迎春则宜垂枝拱曲;……这是从树种的自然特性来考虑的。此外,还要从树桩的固有形状来考虑,如有些树桩的主干挺直,可顺其自然,作成直干式;有些树桩主干自然弯曲,适于作成曲干式或悬崖式;有些树桩主干枯秃,则宜于作成枯峰式的……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一般对于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榔榆、 雀 梅、福建茶、三角枫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树木生长快,适于修剪造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适于攀扎造型。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别,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苏派则用“粗扎细剪”造型法;徽派则采用“之形弯曲”造型法;川派则采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们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常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
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丝 12号 14号 16号 18号 20号 22号 24号
枝干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径
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如要将枝干向右扭旋下弯,金属丝则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注意边扭旋边弯曲,才能使金属丝紧贴树皮,同时枝干也不易断裂。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对石榴、红枫等一些皮薄易受损伤的树种,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干,然后再攀扎金属丝。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复的金属丝缠绕时,须注意缠绕方向的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棕丝攀扎法:是我国盆景传统造型方法。它的优点是:棕丝与枝干颜色调和,加工后即可供欣赏,并且不易损伤树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难度较大。一般先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将棕绳的中段缚住需弯曲的树干下端(或打个套结),将两头相互绞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干上端,打一活结,再将枝干徐徐弯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紧棕绳打成死结,即完成一个弯曲。一般弯曲不宜过分,否则易失却自然形态。棕丝攀扎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力点,要根据造型的需要,选择下棕与打结的位置。 棕丝攀扎的顺序:开始时,先扎主干,后扎枝叶;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每扎一个部分时,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在扎主干时,应从基部到顶部。 各地盆景老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棕丝攀扎方法,称作棕法。这种棕法因地区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棕丝将树木枝干扎成所需要的形态。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则后,可根据造型需要灵活处理。 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无论采用金属丝或棕丝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后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时拆除,就会因为枝条长粗,而使金属丝或棕丝陷入皮层,影响树木生长及美观。但对于生长较慢的树种及较粗的枝干,则时间可稍延长一年半载。

各树种的攀扎时间:要注意适时攀扎,则枝条柔软,弯103曲容易,攀扎后,发育生长良好。如不适时攀扎,则枝条易于折断,发育生长也受影响。冬、春攀扎的树种有:刺柏、玉兰、木绣球、蝴蝶树、蜡梅、梅花、桃、樱、麦李、榆叶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树、黄荆等。蜡梅以下树种,在未成型前,在夏季还应攀扎一次刚木质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树种有:罗汉松、华山松、金弹子、胡颓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树种有:贴梗海棠、火棘、雀梅、黄杨等。有些树种如桃叶卫矛、迎春、枸杞等,随时均可攀扎。山茶、杜鹃等观花树种,均宜在开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过枝干的修剪,去除多余部分,保留其精华,以使树形美观,这是树木盆景造型的一种主要手段。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变树形的功能。修剪时,对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对生枝等进行调整,即剪掉。对于留下枝条,则养分集中,长得粗壮,当培养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进行强度修剪,使之短缩,生出第二节枝;待第二节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节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小枝,一长一短,经多年的修剪后,枝干短缩、粗壮,苍劲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伤等措施。摘即摘心与摘叶,生长时期将新梢顶端去掉称摘心。摘心可促进腋芽生长,多长分枝,抑制高生长,有利盆景造型美观。摘叶可促使萌发新叶,如榆树在生长期摘去老叶,会使新叶变小,变得秀气,有利观赏;枫槭、石榴摘去老叶,萌发新叶呈红色,鲜艳悦目。截是将当年生枝条进行短截,短截后则中短枝增多,母中国盆景制作技艺枝增粗,所谓枝疏则截,截则枝密,有利于枝片造型。回缩是将多年生枝条截短,为岭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有利于老树更新复壮。采掘野生树桩,在养胚过程中,常常运用回缩截干的办法,既是树桩矮化措施,又是老桩更新复壮手段。疏是指疏剪,将过密枝条从基部剪去部分,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留下枝条旺盛生长。伤是对树木枝干进行刻伤、环剥、拧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观花、观果盆景常采取这种方法,促使开花结果。 修剪时期要适时适树,一般落叶树种可四季修剪,但以落叶后萌芽前修剪为宜。松柏类由于剪后容易流树脂,宜于冬季修剪;生长快、萌发性强的树种如柽柳、榆树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观花类树种,当年生新枝条开花的海棠、苹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发前修剪;一年生枝上开花的树种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开花后修剪。 (3)雕凿法:为了显示树木苍古,有时可用凿子或锋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对树干进行雕凿,成自然凹凸变化,还可剥去部分树皮,甚至将树干劈去一半(如梅桩劈干式造型),使树木呈现自然枯朽的苍老姿态。但雕凿时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凿痕迹。该法多用于松柏类及体量较大的老树桩。 (4)提根法:树桩盆景讲究悬根露爪、盘根错节,这也是盆景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将树木先种在深盆中,以后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时还可将根部进行盘曲艺术处理,使其更显得苍古奇特,古朴野趣。但提根时要掌握适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过多,以免影响树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榆树、锦鸡儿等树种的根系细长而柔软,提根时,可将长根蟠曲成古雅之状,但根系的盘曲要有条理和美感,不能乱缠胡绕,失却自然,反而影响效果。 自然界的树木形态千变万化,作为盆景为其缩影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树木的造型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定下来。但是必须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画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树木自然形态。但仅仅符合自然也还不够,还必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这同绘画的道理一样,要达到一定艺术境界,必须在平时多观察自然各种树木,积累感性认识,特别对一些盆景常用树木的典型姿态要善于掌握,如松树、柏树、柳树、梅花及常见杂树等的自然形态特征。同时要多观察山水画中的树木画法,从中学习技巧。此外,要从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来提高艺术素养。

⑽ 盆景造型有几种行派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孤或丛林神貌的艺术品。
树木盆景依观赏的不同,分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三类。
观叶类 以观赏植物叶的形态、色彩和四季变化,以及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观叶类树木盆景为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的主体类型。如:扬派盆景的松、柏、榆、杨盆景等;苏派分景的桧柏、真柏、雀梅、榆、三角枫盆景等;川派盆景的罗汉松、银杏盆景等;岭南派盆景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盆景等;海派盆景的五针松、黑松、;罗汉松、真柏盆景等;通派盆景的罗汉松、五针松、黄杨盆景等;浙派盆景的五针松、桧柏盆景等。
观花类 以观赏植物花的形态、色彩和花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的树木盆景。
观花类树木盆景,徽派盆景以游龙梅盆景,川派盆景以贴梗盆景、六月雪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花类为主体类型,但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花类树木盆景。如:扬州的疙瘩梅盆景、提篮梅盆景、碧桃盆景、迎春盆景等;苏州的劈梅盆景、蜡梅盆景、紫薇盆景、迎春盆景等;南通的六月雪盆景、杜鹃盆景等。
观果类 以观赏植物果的形态、色彩和果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
观果类树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弹子盆景,徐州果树盆景以苹果、梨、山楂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果类为主体类型,但同样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果类树木盆景。“扬州的香椽盆景等;苏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颓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贵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华的佛手盆景等;广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 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等。
2 、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象形盆景已不多见。开封龙亭公园应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艺与植物造型相结合,将地栽圆柏剪彩扎成龙凤、塔亭以及熊猫、唐老鸭、火车、直升飞机等造型,组成龙亭植物造型园,别开生面。
3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规格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长度衡量。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别似同树木盆景、山水盆景。

热点内容
微型丛林盆景 发布:2025-07-02 03:21:34 浏览:950
雪球海棠盆栽 发布:2025-07-02 03:14:57 浏览:310
赏最美樱花 发布:2025-07-02 03:14:16 浏览:273
幽谷雪兰花 发布:2025-07-02 03:12:40 浏览:885
白粥西兰花 发布:2025-07-02 03:07:53 浏览:883
百合干烧法 发布:2025-07-02 03:07:43 浏览:674
荷花如果 发布:2025-07-02 03:07:12 浏览:869
秋空樱花网 发布:2025-07-02 03:05:29 浏览:572
梦到种植绿植 发布:2025-07-02 03:05:23 浏览:287
烟台牡丹花 发布:2025-07-02 02:50:36 浏览: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