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龙爪形状
徽派盆景多取材于梅,通称徽梅,盛于明代,流传至今,造型多扭弯蟠曲,呈游龙状,极具特色,所以梅花龙桩盆景又称为游龙梅。梅花龙桩盆景分为龙头、龙身、龙爪和龙尾四部分。
(1)龙头培养 龙头培养是梅树反复压条繁殖所得。清明前后,将梅幼树或老桩基部萌蘖枝进行压条繁殖。翌春剪离母体,移栽他处。母树经折枝和修剪刺激,当年可在基部再次萌发强壮的萌蘖枝。在桩头上选其中最强壮者作为龙身(作未来梅之主干),其余萌蘖枝仍进行压条。由于多次反复压条、修剪之故,母树基部就形成膨大而奇形的桩头,这就是龙头。
(2)龙身造型 将选好的龙身(即主干,高约1.5~2米)作左右S形弯曲(游龙弯),每弯之间用棕丝缚扎连接固定。相邻两弯之间的宽度一般为15~24厘米,下部稍宽,上部稍窄。弯的多少视梅干长短和需要而定。如梅干不够长,可在第一年做好的龙身顶部选一饱满芽,并在芽上进行短截,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长出较强徒长枝,第二年将此枝继续作S形弯,以达所需高度。这徒长枝的弯平面可与下部龙身弯平面错开一小角度,即“掉弯”。为使龙身保持一定形状,可于弯平面中部直立一支柱,并将龙身的上、中、下部用棕丝绑于支柱上固定。
(3)龙爪枝造型 第一年一般施二弯一剪(下部可作三弯)。弯仍用游龙弯,但此弯可作成横出水平面或横出竖平面。作弯时也用棕丝连接固定。第二弯(或第三弯)作成后,将过长的前端截短,目的是促使剪口下几个芽萌发成枝。第二年再将这些枝留4~7厘米短截,其上再萌发小枝,第三年如法短截,便形成相对密的短枝群,即龙爪。以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疏剪和短截,以维持龙爪枝群的相对稳定。龙爪枝的设置是两侧对称,而且下部长、上部短,整个形式大致为等腰梯形。
(4)龙尾蓄枝 当进行龙身造型时,游龙弯弯到最后一弯时,剪去主干顶梢,便成半弯。剪口下几个芽萌发成小主枝。第二年对这些枝都留4~7厘米进行短截。强度的修剪又刺激其上萌发小枝,第三年照此再短截,顶部就形成由许多短枝组成的较宽广的枝群,这就是龙尾。龙尾造型要求宽广,另外整个枝群要成一高桩馒头形。
游龙梅制作完成后,以后就进入养桩保形阶段。养桩时间越长,其观赏价值越高。
❷ 芦荟和龙爪的区别是什么
1、科属不同
芦荟为单子叶植物纲、阿福花科(又称日光兰科、独尾草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油葱、洋芦荟、翠叶芦荟、美国芦荟等。
龙爪学名原产于南非,叶汁极苦。耐干旱,不耐水湿,土壤过湿容易烂根,生长速度一般,冬季较耐寒冷。
2、使用不同
龙爪需要生长两年以上,老叶药效好。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也可用在美容上。
芦荟(即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 ,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
3、生长环境不同
龙爪适宜长在高温热、高湿度的环境,土壤则可采用易排水或沙质培土,一般采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培育幼苗。其育苗温度以20-28℃为佳,最高不要超过30℃,最低不可在12℃以下。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 20 — 30 ℃,夜间最佳温度为 14 — 17 ℃。低于 10 ℃基本停止生长,低于 0 ℃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❸ 龙爪和芦荟的区别
一、茎部不同
龙爪又叫做木立芦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部比较的短,但是它因为处在生长的阶段,所以茎部的长度难以确切得知。
❹ 龙爪和芦荟有什么区别
龙爪是芦荟属的一种,它们都是属于百合科,长相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也都很有价值,因此,不少朋友都将它们弄混了。其实区别它们的方法很简单,主要看叶和花。龙爪的叶呈爪形,比较狭长,无斑点,而芦荟的要稍宽;龙爪的花呈伞形,而芦荟的除了伞形外还有穗状等其他的形状。
龙爪和芦荟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
1、龙爪
它又叫做木立芦荟,属于百合科,茎比较短,叶是肉质的,形状像莲座,叶是比较尖锐的,边缘长刺,花朵有伞形的还有总状的。
它含有很多种类的营养,比如说维生素,矿物质等,还有粘多糖,这个是有治病的作用的物质。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帮助坏死的细胞排出,帮助受伤的地方愈合,它还能帮助大肠蠕动。
根茎里面含有一种可以降压的物质,里面的柠檬酸钙可以强心。它的醇浸液可以帮助我们抑制结核杆菌,还有抗肿瘤的物质。它味苦,是寒性,可以清除体中的废物。
1
2、芦荟
它也是属于百合科,是多浆肉叶的植株,起源于非洲,一般是没有茎的,叶也像莲座。有一些品种的叶比较尖,还有刺。花一般是黄色或者红色,花和叶都非常的好看。
它的汁可以制成护肤品和药,叶中有200多种物质,有不同的功用,可以消炎,还有一些成分可以当做泻药,甚至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所以如果要食用的话,要先去掉外皮。它可以通便,还可以缓解头痛。它虽然品种很多,但是能够吃和入药的品种只有几个。
2
二、区分方法
1、叶像爪的就是龙爪,它的叶外有褐色偏紫的膜,叶是狭长形,颜色为深绿。
2、龙爪的叶的断面是大V的形状,叶上没有斑点,芦荟的叶比它要宽些。
3、龙爪的花一般是伞形,长5-7朵花,十分的红艳。芦荟的花有很多形状,比如说伞形,穗状等。
❺ 怎么辨别芦荟和龙爪
如果它的叶子是像爪子一样的,那就是木立芦荟。木立芦荟,又称小木芦荟,英文名为(cande labra aloe)(分枝芦荟)和torch aloe(火炬芦荟)。木立芦荟因此而得名。木立芦荟具有很强的耐寒性,木立芦荟可以从基部或茎上形成分枝。木立芦荟叶断面呈V形,叶面无斑点,叶缘齿刻明显,单叶较小。这种芦荟药用价值较高,美容效果一般,而且叶片中的凝胶含量较少。
另外一种叫库拉索芦荟,是芦荟鲜叶中最适宜直接美容的芦荟,它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还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的作用,不仅能小皱纹、眼袋、皮肤松弛,还能保持皮肤湿润、娇嫩,同时,还可以治疗皮肤炎症,对青春痘、粉刺、雀斑、痤疮以及烫伤、刀伤、虫咬亦有很好的疗效。对头发也同样有效,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预防脱发。
生长良好的库拉索芦荟叶片肥厚多肉,翠绿色,叶子表现有蜡质的白色粉层,叶缘有尖齿。在幼苗期,叶面有白色斑纹,成株以后叶表的白色斑纹渐渐消失。叶片长成后约长50-80厘米,单项重量大,可达500-1000克。叶莲座着生,颈短缩。但是,经过多次采收片后,叶片着生部位会上升,下面开成茎段,倒伏于地,对地上叶片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经过多年采收后的芦荟,需要及时播种,以期获得稳定、优质、高效的鲜叶产量。翠叶芦荟早春开花,花黄色,不结籽,靠吸芽和侧枝分株进行繁殖。翠叶芦荟主要产于南美洲,市场上称之为“美国芦荟”。这种芦荟叶肉的胶汁特别丰富,适于用来提取原汁。
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又名龙爪花、山乌毒,俗称蟑螂花、老鸦蒜,雅名曼珠沙华、彼岸花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长江流域。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形态习性 红花石蒜有鳞茎,广椭圆形。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
❻ 龙爪和芦荟的区别,龙爪和芦荟的区别知识
主要区别是,产地和品种不同、形状特征不同、花序不同,具体如下:
一、产地和品种不同
1、龙爪
龙爪学名是木立芦荟,是芦荟属中分布第三广的物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部的特有种,在南非、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有分布。
2、芦荟
芦荟又名库拉索芦荟,主产于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库拉索、阿律巴及博内尔小岛,是百合科芦荟属植物的库拉索芦荟种。
二、形状特征不同
1、龙爪
叶子像爪子,鳞茎近球形,外被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
三、花序不同
1、龙爪
花序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
2、芦荟
花序为伞形、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❼ 龙爪有几种
龙爪又称芦荟。芦荟品种很多,已纷类定名的有500种以上。
但目前已知有药用价值的仅十几种。品种不同,药效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异。主要的药用芦荟品种如下:
1、木芦荟,又叫木剑芦荟、直立芦荟、本芦荟、鹿角芦荟、乔木状芦荟等,日本称为木立芦荟。
木芦荟原产地为东南非洲,叶汁极苦。药典中未载入,日本认为木芦荟是最好的药芦荟品种。在日本进行商品化生产用木芦荟加工成芦荟干粉,可医治各种疾病。木芦荟还可应用到食品中。
木芦荟的主要特点是,植株直立成乔木状,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原产地株高可这6米以上,在温室中也可长到2米左右,但单叶比较小,叶肉也较薄,适宜于加工利用。当然不同的栽培品种其形态上有很大变化。
一般12月开出红色的圆锥形总状花序,但一般果实不成熟。但其主干基部可不断长出侧枝,可用于分株繁殖。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老叶药效好。内含抗癌成分,能治疗糖尿病等,被日本认为是最好的药用品种。
2、库拉索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洋芦荟。也叫美国芦荟、芦荟蕃拉、翠叶芦荟、真芦荟。
库拉索芦荟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群岛和巴巴多斯岛,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巴巴多斯芦荟。我国称之为翠叶芦荟,日本叫"芦荟蕃拉”。其叶汁经干燥获得的生药叫“老芦荟”
为红色膏体,呈不透明的红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称“肝色芦荟”,载入药典中。 库拉索荟多年生本植物,茎较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
每片重可达0.5~1.5kg,单株重可达10~ 20公斤,肥厚多汁;呈狭披针形,长15~ 36cm、宽2 ~ 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
花茎单生或稍分枝,高60 ~ 90cm;总状花序疏散;小花长约2.5cm,黄色或有赤色斑点;管状小花6裂;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 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三角形蒴果,室背开裂。花期2~3月。
三年以上老叶药效成分高。叶肉粘胶物质占总叶重的65%~75%,是药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种。因叶肉成分中有一种腥味,口感略差。
3、皂草芦荟,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
皂草芦荟的叶汁如肥皂水-样,十分滑腻;叶片薄,其上花纹和斑点极多。皂草芦荟也未被载入药典,但被证明外用治疗风湿症效果很好,新鲜叶汁也有一定护肤作用。 皂草芦荟的形态特点是,茎高30cm左右,叶比木芦荟大。
耐寒性较强,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用于繁殖新植株用。皂质芦荟有许多变种,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用于观赏,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较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皂质芦荟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正背面生长有不规则的白黄色斑纹,从幼苗到成株斑纹不褪。
几乎无茎,叶从生。春开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数芦荟不同之处是叶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所以无苦味,无通便效果。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叶肉碱性强,内服易引起“烧心”,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4、上农大叶芦荟
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选出的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叶片 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绿,最大叶片长可达85厘米,宽可达12厘米,叶肉肥厚洁白姐无苦味。
在盆栽条件下分蘖能力极弱,主茎不分枝。它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保护地集约化、产业化芦荟生产适宜的优良变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生长速度快,也适宜家庭栽培。
我国云南元I地区和海南岛种植的元I芦荟和海南大叶芦荟,也被认为是年引入的库拉索芦荟的变种。
这三种与库拉索原种的区别主要是:叶色青绿或黄绿,白粉不明显,叶斜展疏散。叶面易生凹凸的病斑病块、抗病性差。但速生,皮薄,叶肉粘胶提取率高。
5、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又名油葱,蔑草、龙蔑草、龙角、鸵。
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因所含蒽类物质较少,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已载入我国药典,其叶汁干燥品为不规则团块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黑绿色。
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有-定面积栽培,东南亚诸国都有种植,主要是海外华人较多地区。
其特点是,茎较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叶面有白色斑纹,叶肉质肥厚,狭披针形,长10~ 20cm、厚5 ~ 8mm,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抱茎。
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 ~ 90cm;为总状花序,疏散型;花梗长约2.5cm,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二位,花柱线形。蒴果呈三角形,长约8mm。花期7~8月。分蘖能力极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我国民间有此变种普遍栽培。
(7)盆栽龙爪形状扩展阅读:
龙爪的好处:
将龙爪叶去皮,捣烂,拌蜂蜜,每日2匙,可治:气管炎,哮喘。
对芦荟的药物研究证明,它作为药物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通便利肠 芦荟能促进动物的大肠蠕动,而对小肠影响不大,因此证实了芦荟的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大肠,而起作用的化合物是芦荟细胞内所含的蒽醌衍生物。
②强心降压 芦荟茎中的提取物有降压作用,提取的柠檬酸钙是强心剂。
③促进免疫 芦荟有免疫刺激能力,它可刺激白细胞DNA的快速合成,还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快速增生,既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又可促进坏死细胞脱落,对创伤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④拮抗肿瘤芦荟含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如用芦荟提取物浸出液让肿瘤患者服用,可抑制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芦荟中的芦荟素A是一个高分子糖蛋白,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主要抗致纤维肉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
⑤抗菌消炎 试验表明,芦荟有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须发癣菌等菌类的活性,而其醇浸液对人体结核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