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蛇腾盆景

蛇腾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8-28 08:36:34

『壹』 龙岩龙崆洞介绍

龙崆洞也叫龙硿洞,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龙崆洞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龙硿洞风景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距龙岩市区48公里,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它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贰』 家里养盆景蓉树好不好

榕树盆景养护管理 榕树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的造型景观,因此维护其生命生长的延续就成了维护管理的必然目的。必须在日常维护中对其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榕树盆景,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榕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以南各地区,主要商品产地福建漳州,喜酸性土,属非耐寒性植物,在北部地区,一般冬天还要进入温室维护管理。 榕树盆景养护——浇水 浇水是榕树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措施之一。榕树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植株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多少还要视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 榕树盆景用士: 要求不高。培育土要求肥.松,透,如牛粪.木肖.煤炭渣,既保湿,又透气,肥分又够。 怎样才能使榕树盆景多长一些气根: 在水份.湿度和气温有保证的春夏之交的条件下:1.树杆扎一条铁线上端就可长出气根 2.树根.树身割破皮也能长气根且长出太多使人烦 . 榕树的根与枝叶生长成正比,长势越快越好根就越来越多。3.管理上,土质既要松又要含有机质,平时水.肥要保证就行. 榕树盆景掉叶,长黄叶,枝干干枯,怎么办? 1.脱水 2。根部腐烂 3.见干见湿润 4.清除烂根。换土。并注意保温保湿。 榕树盆景是喜欢太阳还是阴天? 阳性 榕树盆景的防虫 “榕灰白蚕蛾”<1>90%敌百虫*800倍液。2<2>25%速灭菊脂*3000倍液等喷洒防治。 吹绵蚧---40%氧化乐果倍液杀. 怎么样使榕树盆景长得快 要使榕树长得快一是高温高湿,二是通风透气,三是土壤问题。2.第二部分是造型.雕刻.剪枝.绑扎问题。

『叁』 有关成都武侯祠野史的问题我都需要!

注册设为首页帮助首页|博客群|公社|专栏|论坛|图片|商城|汽车|博客联播|随机访问|订阅 用户名 注 册
密 码 忘记密码
保存密码
芒果心路 复制
http://mango0422.bokee.com/

首页个人资料日志图片视频(测)好友博客群走走武侯祠 抵蓉第二天 下午 分类:芒果手迹 走走武侯祠 抵蓉第二天

成都的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已经有1780余年的历史,来成都不去武侯祠简直是旅行的遗憾,我自然不能抱憾此行了,虽然我不是研究三国的学者,但自小受长辈的影响对三国的故事很感兴趣的。

Ekin和我抵达武侯祠已经快是下午3点了。门票上写的这里的参观关门时间是六点钟,就算我们有翻墙出去的冲动,估计很难实现,一是因为不会翻墙,二是Ekin的电瓶车还在大门旁边寄存呢,人家说只能寄存到六点钟,过时应该不管了吧!(因为这个城市有非机动车的人比较多,自然在公园和百货大楼附近就有管理车辆的工作人员了,呵呵,各行各业也是因为环境的影响应运而生了吧!在重庆基本是看不到的,想象一下,在山城重庆没有大马力的车很难前行吧!)

我们本来准备按照“武侯祠导游图”上推荐的3小时线路前行的,正巧遇到旅游团的导游在讲解,于是就乐呵呵地在旁边听别人的讲解一些典故了。

成都武侯祠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详考。从诗人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推断,祠堂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成了,而且为繁茂的柏树所掩映。唐代的资料还说明,武侯祠与刘备墓和刘备庙毗邻 。

明代初年,武侯祠被并入刘备庙。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清代康煦十一年(1672年)重建。重建时,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

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进大门不远处就看见了天下闻名的唐碑,据说祠内有文物以唐碑最为珍贵。唐碑耸立在大门至二门之间,高367厘米,宽95厘米,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立,裴度撰文,柳公绰(好像是柳公权的哥哥,喜欢书法朋友大概知道“颜筋柳骨”的说法吧,充分说明柳家书法在那时的造诣已是不一般了)的书法。(颜真卿书法)此碑因文章、书法妙绝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在明代即被誉为:“三绝碑”。 现在我和Ekin看见的唐碑最下面的一部分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人的刻字,唐碑后来遭侵蚀了,明显对比可知原刻者的篆刻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看他的篆刻作品可知他刻的字就如柳公绰的书法有深浅的区别,后人刻的修补的部分就是各个笔画的深浅都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

进入三国陈列馆,里面的陈列物多是介绍三国的军事人物和军事故事的,当然也有《三国演义》中火烧藤甲兵里那刀枪不入的“藤甲”,还有“木牛”“流马”等,还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山路实景模型……

“刘备殿高大宏敞,正中供高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另有东西偏殿供奉着大将关羽、张飞等人。殿侧两廊各有问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坐像14尊,东廊的文臣以庞统居首,西廊的武将是赵云领先。

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代相风度

刘备墓史称‘惠陵’封土高12米,有一道道地180米长的砖墙环护。史载,刘备于己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后,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在这几处地方最多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着这些古人,还有就是感叹后代塑像工匠的佳作。

这里还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1尊,像高1.7~3米不等,均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这些都是文物啊,不知工作人员怎样保存这些文物的,好想知道哦!

武侯祠的另一镇祠之宝就是“攻心联”。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撰写这副攻心联可谓用心良苦。全联三十个字,按今天的流行语言,其“关键词”一是“攻心”,二是“审势”。一个诸葛亮,在蜀中乃至云南,正史、野史故事之多随手可拾。然赵藩的高明在于他选用了诸葛亮平息招抚西南各土著部族时七擒孟获的故事。结论是:会用兵的人首先应该是个“攻心”的谋略家。但诸葛亮又非一味宽大,而是“威之以法”。他令行禁止,说到做到,大大地震慑了地方豪强势力,再不敢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对百姓亦如是。也是以“攻心”为主,教育多数,严惩个别。对自己的错误他也能主动承担责任。这最集中体现在中国老百姓都熟知的失街亭的故事:他一边挥泪斩了马谡,同时又提升了有功的王平,还勇于承担了作为主帅应负的责任。正是因为诸葛亮这种宽严结合在今天叫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使得蜀中在他当政时期政局稳定,他才因此得以多次顺利出征而后院不起火,无“反侧”。 攻心联之所以成为到今天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传诵的名联,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这就是它的内涵所具有的那种永久的哲学魅力。即事物两极的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宽”与“严”、“攻心”与“好战”同属两个极端,就看你如何审时度势,使矛盾着的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而不是激化。就这一点而言,有其普通的规律性。今天仍可普遍地适用于军事、外交、教育、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大到国际邦交,小到自我修养,与人相处,整个一部公共关系学,皆可适用。这绝非说“攻心联”教人学的是怎样练就“三寸不烂之舌”去“攻心”。请注意三十个字当中还有一个“战”字,一个“严”字。它写出了事物的另一面。如何定夺?这就需要审时度势,宽时对敌可以七擒七纵,严时也可杀你皇亲国戚。

有“宽”有“严”,但攻心联总体思想仍是主张“和为贵”。仍是兵不刃血。仍是化干戈为玉帛。仍是说服、教育、劝诫、谈判、沟通。赵藩以史为鉴认为,这一切才是化解矛盾的最佳选择!最终化敌为友,变矛盾为统一这有何不好?看看今天全球大多数国家所实行的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采用和谈为主的国际关系准则不都是在“攻心”么?它让全球避免了多少次战争的危机!攻心联之所以不朽正是它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内涵。
第三样镇祠之宝就是在一大殿顶的一根上万年的乌木正梁,这可是千里外运来的“乌木”。这乌木可是只有四川才有的, 这奇妙的乌木,埋在河川里,历经六千到三万年所成就的,介于植物与煤矿之间的物质。不会腐朽,黑黝黝的,据说贵重不亚于黄金(当然是有年龄要求的,就象古董的价值也是年代久的好)。上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金字,在房梁上熠熠生辉。

碑碣石刻是武侯祠的一大景观,约有400余块,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属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可称得上是“三绝”碑。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卧龙岗,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所谓“三绝”,一为文章绝,出师表为千载名篇;二为书法绝,岳飞的书法可谓苍劲峭拔,龙飞蛇腾,尤见忠武之气流于笔端;三为刻工绝,宛如手书。三者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岳飞的身影,还听到陆游在呤《示儿》,许多在那些年代不得志的名人一一涌上心头,好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呈现。

“戏楼”开戏的时间是晚上8点,我可是对川剧没什么兴趣,应该是对戏剧没什么兴趣,说我不注重中国文化也好,反正就是没兴趣!我就不去挡着爱好者的视线了。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以前那些戏迷看戏的兴奋,就象现代的一部好电影一样惹人喜欢。

Ekin和我在“桃园”留下第一张也是唯一的合影,遥想当年三兄弟结义时的虔诚心情,思索现在Ekin对我的帮助,真有结义的味道,可惜我们不是在结义。身后有刘关张的石像,刘备的白色石像,关羽的红色石像,张飞的黑色石像,这个红色石头和黑色石头应该不是染色的,自然界本来就有许多天然的颜色。黑色的是玄武岩吗?

一路聊天一路看各处的风景,里面的各处景观都走得差不多了,什么结义楼、三义庙、秋波亭、春熙亭、盆景园、听鹂馆等等等等。在这其中居然看见城市中很难见到的鸟儿,Ekin不禁感叹已有多年没看见鸟儿了,我很惊奇的问了一句:“公园里的老人家不是很喜欢提鸟笼子吗?”Ekin:“我们看鸟一般是去鸟市看的,很难看见自由自在的在林中飞行的小鸟了,这些鸟应该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放养的,哪会有鸟能穿越城市的高楼来这里落脚呢?”,如果一个人旅行很难体会这种聊天的乐趣吧!

我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关门了,随后还去逛了出名的“锦里古街”,芒果会在下一篇文章里讲述在锦里的故事!呵呵!


诸葛亮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他任蜀国丞相,业绩斐然,死后受后追思,不少地方陆续修建起祭祀他的祠庙----武侯祠。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肆』 盆景八大派指那八大派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苏派盆景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扬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川派盆景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岭南派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1] 。

其它风格
编辑
中州风格:以果树盆景为特色
北京风格:以小菊盆景为特色
湖北风格:以“风吹式”盆景为特色
湖南风格:以大悬崖式为特色
八桂风格:大树型
福建风格:榕树盆景和配石悬崖式

热点内容
春天兰花种类 发布:2025-07-04 18:23:58 浏览:209
盆景贬义词 发布:2025-07-04 18:13:08 浏览:967
玫瑰糠疹反复发作 发布:2025-07-04 17:58:46 浏览:745
梅花掌法 发布:2025-07-04 17:58:02 浏览:993
玫瑰金色的包 发布:2025-07-04 17:49:02 浏览:112
盆景2极支 发布:2025-07-04 17:48:49 浏览:41
卡路里七夕 发布:2025-07-04 17:48:04 浏览:742
老夫妻如何过情人节 发布:2025-07-04 17:46:33 浏览:975
弹弹堂玫瑰花 发布:2025-07-04 17:36:39 浏览:576
剪花朵插花 发布:2025-07-04 17:27:12 浏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