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古桩盆景
❶ 川派盆景的基本介绍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青藏高原,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富饶地区之一,素有“天府之国”称号,高原海拔较高,山岭重叠,尖峰深壑,耸人云霄。还有风景秀丽的峨嵋,山势巍峨,峰峦挺秀。这些风景资源和植物等材料,都是川派盆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川派盆景艺术的繁荣起着很大的作用。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最后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即规律类和自然类。两种主要类型的特点为:对称美、平衡美、韵律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活泼而有序,庄重而灵动。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是对大自然的艺术概括与艺术加工。基本技法为自然树的顺势加工和10种身法及3式、5型。
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锺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成都是中国历史名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中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都建城于春秋时代,自秦汉至现在一直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国的蜀汉和五代时的 前蜀和后蜀,均在此建立都城。成都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之乡,历代诗人无不为巴山蜀水所哺育,无不为巴山蜀水纵情讴歌。历代 画家无不以四川名山胜迹为题材。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都在此 留下了传世佳作。成都又是一个著名的“花乡”,青羊宫花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不少川西农户,都有种花植草,蟠扎盆景的习惯。还有花草“赛市”之风气,在成都郊区,世代相传,以 蟠扎桩头盆景为生的“盆景世家”,就有60多户。现在成都一带 还保存了许多百年以上的珍贵古桩盆景。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为中国西 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城市被群山 环绕.市内岗岭起伏,依山而建,道路、房舍参差排列,层层错落极富诗情画意。重庆盆景艺术开始是受成都的影响,但后来发展很快,在川派盆景艺术中自成一体,与成都盆景形成两种地方风格。
此外四川多名山大川,除峨嵋外还有号称“青城天下幽”的 青城山和长江三峡等。山势雄、秀、奇、险,山中还多古木、奇石。这些都是盆景造型的范本。
川派盆景的代表树种有金弹子(瓶兰花)、六月雪、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梅花、紫薇、罗汉松、银杏、偃柏等,其他还有虎刺、黄桷树、紫荆、山茶、桂花等,竹类品种繁多,有绵竹、邛竹、风尾竹、观音竹、琴丝竹和佛肚竹等。
❷ 紫薇古桩的介绍
紫薇古桩可以制作大型桩景,是盆景爱好者和园林美化的佳品。紫薇古桩干光滑,多树瘤、空洞,外形古朴苍劲。枯木之上依然绿叶鲜嫩繁花似锦,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❸ 雀梅花的茎多长合适
雀梅,是制作杂木类树桩盆景的优良树种,在一般情况下,使用雀梅制作盆景,是根茎越粗越好。
如果雀梅树桩的根茎粗大,而又古老奇特、桩头虬曲,更适合制作成雀梅古桩精品盆景。
雀梅大桩,可以制作成大型雀梅盆景;雀梅中小桩,可以制作成雀梅中小型盆景;而雀梅的微型根桩,可以制作成雀梅微型盆景。雀梅的大型古桩较为少见,如果是较有型的大型雀梅老桩,更是非常难得,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有幸遇到适宜制作成精品大型古桩盆景的雀梅大型老桩,要好好珍惜、并细心养护管理和加工造型。
雀梅盆景,在同样有造型的情况下,是树桩根茎越粗大越难制作和养护,树桩根茎越粗大越有观赏价值、雀梅树桩根茎越大越有创造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样也就越有经济价值
❹ 关于赞美古桩盆景的诗句
淘宝网: 盛世鑫毅植物园 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杨等盆景版,价格合理,权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❺ 怎样出售金弹子古桩大型盆景
网上可以发布消息呀
❻ 广东有什么树种适合做成盆景
人们除了喜欢在家中养一些漂亮的花卉以外,也有更多的朋友开始爱好盆景。在养盆景初期更多的是野外挖掘一些有自然造型的树桩,后期再经过养桩和技艺加工,逐渐制作成优美的盆景。那么在野外都有哪些树种适合做成盆景来观赏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制作盆景常用的野生树材。
❼ 如何制作月季古桩盆景
、采桩:每年春季到山坡、沟渠边采挖桩型奇特、收尖自然的野蔷薇桩。桩采回后,根干尽量截到位,用素沙土渗少许锯末栽植,盆栽地栽均可,整桩套塑料袋,待新芽长出3-5cm后,选择阴雨天揭去塑料袋,随后每天早晚给杆、叶喷水,确保存活。8月份可开始施肥,每半月一次,以饼肥水为佳。枝条过渡自然的,第二年春进行修剪,加强管理,等当年新枝长到一定粗度,就可以开始嫁接了。个别需要蓄干的可继续放养。
2、嫁接:月季盆景嫁接采取芽接为好,特点是操作简单,嫁接时间长,5到9月都可进行芽接,成活率高,对嫁接不活的可以原部位重复嫁接。可视个人爱好,选择嫁接的月季花色、品种。但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认为微型月季具有植株矮小、花朵小巧玲珑、花量大、花期长的特点,是嫁接的首选,可选择花型相近的微型月季品种进行嫁接。
月季嫁接不难,但想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必须掌握三个环节:
一是选芽:接芽必须取自健壮枝条,且要等到即将开始萌芽时为最佳,最好是将花朵剪掉后施肥,放养一周,待芽开始萌动时取芽嫁接。
二是取芽:普通月季采取剥皮取芽法。微型月季枝条细,按传统的方法取芽不易,应先将取芽枝条剪成近2cm长,分别从芽的背面中段向两端斜削,然后从芽的下端剥开皮层,漫漫将皮层剥离木质部,千万要保护好芽片内的维管束。芽取下后,根据砧木切口的高度,平切芽片的两端,轻轻放入砧木切口,并紧贴砧木木质部,用塑料条包扎严密,露出芽眼。
三是保湿:嫁接、包扎完成后,有条件的可将嫁接后的月季盆景放入塑料大棚养护,也可采取单枝套塑料袋的办法,这样直接放置在自然环境下养护也无妨,7-10天就可解去塑料套袋,松绑,视成活情况进行补接。
3、日常管护:刚刚嫁接的月季盆景,为加速其成型,最好不要让它开花。当枝条长到一定粗度及时短剪,以促发壮实新枝。其修剪采取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壮枝后剪,短剪,促弱抑强。为促其开花整齐,易开花枝后翦。月季盆景生长季节,应充分接受阳光。因其花期长,需多施肥,每年早春必须翻盆并施足有机肥,生长期每10天追施一次饼肥水,特别是花期过后,应及时施肥。月季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可用20%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每周喷雾一次,特别是立秋后要注意喷药;虫害主要有蚜虫,用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
❽ 盆景古桩从哪里来
盆景树桩基本上都是从山上采挖的,尤其是大型盆景或者老桩,用的都是山上野生的材料。
❾ 秋天野外树桩盆景什么时间挖
下山树桩不宜秋季挖掘,但可以根据它的主干和根盘生长方向就地裁剪矮化造型,然后待到大寒到立春这一个月内再挖掘栽种。桂林盆景协会理事——小甘
❿ 古桩金弹子盆景好养吗
其实古桩金弹子盆景并不是很难养的,金弹子作为观果盆景树种受到各地盆景爱好者的钟爱。金弹子受到广泛爱慕不单是因其叶小油绿光亮、花香果好皮黑,更是因为易栽种、耐性强,尤其是寿命长能传世。金弹子生长缓慢,成型以后易于保持树形比例,不乱型,造型培育期需水分肥料充足,长势才快。造型培育期水肥充足长势强健叶片会过大,定型进入观赏期,控制水分可缩小树叶,而全树摘叶能促发小叶,翻盆时疏剪根系更能塑造小叶。
修剪有几个关键时间,一是春季发芽前,此时剪后易在枝上萌发新芽。二是夏季剪去春季生长过长枝条,保持较好的比例,剪后其观赏期长,并能使秋芽回缩枝形紧凑。三是入秋待枝增粗剪后孕育春芽,秋剪注意保留结果小枝,以利雌株结果。抓住二个修剪的关键时间,可使树型枝式紧凑完美。而冷地型金弹子每年主要是发春芽,必须在中秋前缩剪,才易孕育新芽过冬而旺发春芽。
金弹子雌雄异株,品种多样,雌雄参半。雄株不结果,但有发育良好的个体能产生少数复性花序,在雄花中开出1朵雌花,结出果实,通常果小而少,缺少观赏性。
金弹子木质坚硬,生长势强的树干皮层损伤木质暴露于阳光空气中后,能够在表层发黑变硬碳化不朽。这种现象为其它树种所少见,金弹子这种特性可在树干雕琢造型中加以利用。
金弹子耐贫痔,肥料充足叶质厚色深绿有光泽,肥过多叶片会卷曲起皱,起皱的程度可显示出用肥状况。金弹子耐旱性强吸收蒸发水分多,失水后叶片无力叶色发暗失去光泽,严重缺水时叶片聋拉下垂。观察发现后及时浇水可恢复生机,严重的叶片脱落但可再发新芽,叶片不脱落者是脱水死亡症状。
金弹子品种间变化大,同是雌性结果,但性能强弱、果实大小、形状、挂果期均有差异。果实形状有扁平、正圆、椭圆、梨形、圆角四方形。而叶形变化也有细微和明显区别,有罕见的披针形,柳叶,圆叶,卵形叶,倒卵形,每形还有大叶与小叶的变化。川渝黔三地所产金弹子尤以重庆周边品种形态变化大,叶小易栽易萌易控易结果为好。
金弹子盆景爱好者应注意以下实践问题:
1.春季发芽前控制水分,保持偏干状态,以免树叶过大枝芽伸长。控水过程可不控肥,更有利树桩生长。
2.春季发芽前剪去全树老叶,新发之叶更小更美。
3.熟桩必须加强修剪,保持树形比例。
4.不陈设时放在室外,应多见阳光,干湿交替炼根,以增加养分蓄积,维持树势,利于结果,长盛不衰。
5.忘了浇水出现叶色变暗,树叶下垂的情况,及时浇水。如有大量落叶不会死亡,不掉叶者更可能死亡。
6.金弹子根长耐瘩,翻盆时间可延缓。
7.耐水湿不耐大肥,一般每月浇一次有机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