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叶性

盆景叶性

发布时间: 2022-08-22 13:22:57

盆景的叶片太大不好看,如何让叶片变小具体如何操作会对树体有损伤吗







㈡ 盆景树上有很多小虫,该怎样防治

树木盆景的常见病虫病害及其防治
树木盆景的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前者是由生物性病原如真菌、病毒等引起, 初次侵染发病后能传染再次发病;后者由非生物病原即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有害毒物等引起,发病后不传染,一旦不良的环境条件改善后,就不再发病。树木盆景的常见害虫及其防治为害树木盆景的害虫有四大类即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蛀食性害虫及食根性害虫。1、食叶性害虫幼虫口器均为咀嚼式,咬食叶片造成叶子洞孔、缺刻甚至全部食光,仅留下叶脉。常见种类有:刺蛾类、衰蛾类、尺蛾类、叶甲类等。此类害虫大多以幼虫为害,如鳞翅目的蛾类、蝶类;只有少数种类幼虫、成虫均为害树木如叶甲、金龟甲等。多数种类食性杂、危害重。防治方法以人工捕杀和药剂喷杀为主,在害虫数量不多或幼虫群集为害时可直接捕杀。常用的杀虫剂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和微生物制剂为好,此类药剂高效低毒,对环境污染小,如菊乐合酯、除虫菊酯、苏云金杆、白僵、“BT”等。喷药时期以幼虫初孵为害初期为宜。2、刺吸性害虫若虫、成虫均为刺吸式口器。为害叶片及其他幼嫩组织,造成茎叶褪绿、萎缩、卷曲、畸形、虫瘿等, 还会传播病毒病及引发煤污病。常见种类有蚜虫类、蚧壳虫类、网蝽类、粉虱类、螨类等。此类害虫具有种类多、个体小、繁殖快、虫口密度高、危害重、防治难等特点。在防治上要勤检查,时刻了解虫口密度,及时喷药。对一般种类在植物萌芽前喷1—2次3—5度的石硫合剂,可铲除越冬的虫卵;萌芽后每10天左右检查一次,当达一定虫量(虫叶达5%以上,每叶5头虫以上)及时用药。如杀灭菊酯2000—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蚧壳虫是昆虫中最奇特的一个种类。其雌雄异型,种类多,形态及生活史各异。为害树木的均为雌虫,多数种类固定于叶片或枝干上刺吸为害。雌成虫体表大多分泌有一层厚厚的蜡质,药剂很难穿透,故对杀虫剂的抵抗能力很强,目前尚无理想高效的药剂。所以药剂防治蚧壳虫一般要选择在若虫孵化期, 未形成蜡壳前才能奏效。蚧壳虫的孵化期一般多较长(20—45天左右),故喷药要连续多次,一般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3—6次。药剂应选用内吸性强的如氧化乐果。浓度800—1000倍。除药剂防治外,还可以采用人工刷除、修剪虫叶、虫枝等防治方法。3、蛀食性害虫多以幼虫为害,口器咀嚼式。幼虫钻蛀到植物体内为害,形成各种形式的“虫道”,使枝干受损,易折断、枯死。常见种类有:天牛类、吉丁虫类、木蠹蛾类、松梢螟类等。防治方法:见到初羽化成虫加以捕杀;发现树皮松动并有褐色树液流出,可用小刀挑开树皮,剌杀初孵幼虫;幼虫进入木质部后,可用钢丝钩钩杀,或将80%敌敌畏乳剂5—10倍液用针筒注入虫道内,或将浸有敌敌畏原液的药棉塞入虫道深处,并用湿泥封闭虫道口。4、食根性害虫害虫口器多咀嚼式,专咬食树根,在盆土中为害,主要种类有蛴螬、白蚁等。为害严重时可结合翻盆防治,一般情况下,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浇根部即可杀灭。

转载资料,只供参考!

盆栽花卉叶子发黄发蔫脱落是怎么回事

栽花卉叶子发黄发萎脱落通常是低温、浇水过湿、盆土板硬引起起的症状。
入冬后盆栽花卉怕冷,容易在低温下出现冻害,受冻后的盆栽会出现叶片发黄发萎枯死掉落的问题,可移入室内向阳处以防冻害,把冻害较严重的叶片剪除可防疾病的发生。
浇水过湿也容易引起叶片发黄下垂掉落,平时浇水不宜过湿,保持干后浇水,不干不湿才不易出现叶片发黄掉落,当出现盆土积水时可适当的松盆土有利积水排出减少积水的危害。
长期未松盆土导致水分无法被盆土吸湿,盆土较干根系无法吸收盆中的水分引起叶片失水发黄掉落,松盆土有利浇后的水分被盆土吸湿,有利根系吸收水分减少叶片发黄掉叶。

㈣ 优秀盆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中国盆景艺术追求致雅脱俗,形神兼备。非常注重意境美,形态美。那么一盆好的盆景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探讨一下一盆优秀的盆景必须具备的条件以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您能留言探讨

首先是根盘

根盘是盆景鉴赏过程中的首要要素。可以说在整个树木盆景创作上的必须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根盘的有没有美感,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盆景中所指的美好根盘,就是隆基以下的地面根部,朝向四面八方延伸,时而弯曲、时而隐入土中、紧伏于地面,以保持盆树不产生任何动摇。常常所说的“四面根盘”便即是最美好的根盘。

其次是隆基

就正常的生长情况,树干朝树顶方向的延伸,与树根部的交界处,除少数例外,大体应是自然的隆基。具体是根盘起约三寸长度的粗干。用来制作盆景的树木,原本就是生长在山林、河溪旁,风吹雨打,树干多少会产生弯曲,尤其是早悬崖绝壁处生长的树木,其树干弯曲的程度有时幅度极大,但隆基部却不受外力影响。一般盆树的树干都是直立的,有时为了树型需要,改变隆基的弯曲度时,以应有适当的度,没有明显与自然不相符的感觉为好,因为隆基与根盘一样,是展现盆景的美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是树干

如将盆景比拟成一个人,那么树干就是盆景的身体,是塑造树型的基本条件。自然正常的大树,树干越接进根不越粗,越向树顶就越细,这种由粗而细自然形状的圆干,是最理想的。树干究竟是粗大较美还是细小较雅观,则要以个人的欣赏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不过,树干该粗该细应取决于整体树型的结构,必须与根盘、隆基、树枝、树叶等取得协调。不论树干的粗细,只要能跟整体的树姿搭配调和,自然就可以发挥出平衡美感。一般而言,树干的粗细应与所表现树木年龄相调和,如此才能展现出盆景的深浅美感。

第四为树枝

树枝与树干一样,也是盆景树型的构成要件之一。树枝最大的作用是能提供盆树的形态美,同时还具备弥补树干缺点的作用。良好的树枝,必须粗细恰当、生长情况正常(指树势强劲)当树干长出第一枝之后。随着成长依序每隔一段距离长出第二枝、第三枝......同时在这些枝上又分别长出许多小枝,主枝与小枝互相搭配,才能剪造出完美无缺的树型。

第五树皮性质

树皮就如人的皮肤一样,有很多种纵裂剥离的粗皮性、龟甲形状的龟甲性呈岩石般重叠的岩石性......单独的看这些树皮并无美感可言,但与树干、根盘及整体树姿相衬托,就可展现迷人的的古朴、苍劲气氛。

第六叶性

盆景的叶子形状、性质、大小等,总称为叶性,树叶对盆景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一棵盆树往往会因树叶性之良否产生不同的观感,尤其是杂木类的落叶树,当春天来临之际,树枝上便开始冒出新芽,然后开叶,到了秋天树叶逐渐变黄,最后落掉,从树叶的四季变化,能让人清楚体会到四季的转移,从中并感受到自然风采的绮丽。

第七点缀

常用的有奇石,苔藓跟一些小配件去配合布置,这样能显示出这盆盆景的雅致跟意境,使作品提升好几个档次

㈤ 盆景的叶片干瘪,整体有点萎蔫时怎么回事如何救治

㈥ 盆栽植物叶子变黄了,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盆栽植物产生叶片变黄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的,有的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多数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对的。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必须细心观察,分析其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

一、水黄。长期浇水,盆土积水久湿,造成土壤缺氧,使部分根系腐烂、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表现在嫩叶暗黄无光泽,新梢顶心萎缩,枝茎细小黄绿。发生此种情况应进行松土,控制浇水,停止施肥,重者可脱盆,置阴处吹干土球后再上盆。
二、旱黄。长期没浇水,或浇水偏少,出现叶片发黄或棕端、棕边,老叶自下而上的枯黄脱落。但新叶一般生长正常,此种现象发生时应补充水分,使土壤不再缺乏水分。

三、肥黄。 由于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尤其是偏施氮肥而引起的叶黄,表现为新叶肥厚而富有光泽,但叶面凹凸不舒展,老叶逐渐变黄而脱落。此时应停止施肥并适当增加浇水量以冲淡养分,盆花肥水不足或棵大盆小,盆内根系衰老或过密,也会使花卉植株的叶片变薄,变黄,此时应换盆换土,通常在雨水到立夏时进行。
四、缺肥黄。盆花长期只浇水不浇肥,或多年不换盆,根须结成一团,植株得不到肥分,使

叶发黄,除及时换盆外,平时应薄肥勤施。

五、灼黄。喜阴湿的盆花,如吊兰、万年青、玉簪等,如经强烈阳光直射,叶片也有棕端,棕边的现象,此种现象发生,将盆置阴处即可。

六、碱黄。 盆栽喜酸性的花卉,如山茶花、米兰、含笑、杜鹃、茉莉等,常因土壤趋碱性反应而引起失绿黄化。表现在始于枝梢新叶的脉间,而叶脉,尤其是主脉仍保持绿色,黄绿相间现象十分明显。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脉逐渐失绿,继而全叶发白,叶缘焦枯,叶片凋落,严重时则枝梢枯顶,以至整株死亡,对于这种“黄化”现象,可采用施酸性肥料或酸性物质加以改良,或也可常施矾肥水。 可使用矾肥水或0.2%-0.5% 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施,既可使叶子由黄变青。

七、湿热黄。 一些不耐高温、高湿的盆花,因盛夏通风不良,遮阴不当而引起的黄叶,如吊钟海棠在夏季有此现象。所以高温高湿也容易引起叶子变黄,这种叶子变黄只要注意通风降温,而且盆土也不能过湿即可预防。如倒挂金钟,杜鹃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有此现象,要注意通风和降温,而盆土不能过温。

八、阴黄,也叫白化黄。喜欢阳光的花卉,常因室内光照不足,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致使枝叶枯黄或呈现出白化 ,此时应将盆钵移至室外通风照光。对于半阴性花卉,诸如文竹,在强光下也会使叶片发黄,所以要避免夏季在高温强光下照射,应移入室内或搭建阴棚存放。

九、低温黄。在寒冷的冬季,如室内温度低,有些怕冷的花卉,如白兰,广东万年青,一品红,叶子也会变黄,脱落。此外,受病虫危害的花卉也能引起黄叶而脱落。如植株下部有少
数叶片变黄脱落,那属正常现象。

栀子花(盆景)的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环境发生了改变出现栀子花的叶片发黄的问题。

当栀子花从一个适应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由于温度和湿度发生改变,导致栀子花出现不适的症状,主要是根系变化较大,从而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减少,当气温较高时,叶片的水分蒸发不减而根系的吸收水分减少,这样出现叶片蒸发水分大于根系的吸收水分量,导致叶片暂时性失水失养出现叶片发软下垂发黄,此时的栀子花不易晒太阳,可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有利它的光合作用减少徒长黄叶的症状,有利它的恢复,当它适应新的环境时就能恢复正常生长。此间浇水不易过湿,过湿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死亡,保持盆土干后浇水有利栀子花的生长繁殖。当栀子花适应后可往盆边按量埋入含氮钾较高的复合肥及矿物质添加剂来补充盆中养分之缺。

㈧ 室内盆景树木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

盆景树木在栽培过程中,常出现叶片发黄现象,多数是由于管理不善和场所条件限制造成的。室内空气不通畅,光照不足,叶面灰尘厚积,水肥土管理失调,空气污染,均是引起叶片发黄落叶的主要原因。
(1) 水分过多.浇水太勤、太多,盆土长期处于木饱和状态,使土壤缺氧,根部变黑、腐烂,根毛少,新梢萎缩,嫩叶变成淡黄色.应排掉积水,控制浇水,及时松土,盆景移放到逋风的地方,使盆上能够蒸发水分,有干燥感时再浇水。如果叶片发黄萎蔫,应及时翻盆,剪去烂根,换上新土,使盆土能见干见湿,促进新根生长。
(2) 缺水少水。长期没有浇透水,盆土中底部缺水严重,会使叶片由枝干的下部开始发黄,逐渐向上蔓延并产生落叶,余下顶端1〜2片叶,新抽叶片变小。应及时浇足浇透水,或者将整盆植株浸泡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排尽多余的水分,保持盆景湿润。
(3) 缺肥。长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盆内根系过密,须根衰老,使叶片发黄,应及时追施稀薄的液肥,或采取翻盆换上的方法,增加基肥。
(4) 缺少光照,在室内陈放太久的盆景,树木叶片因缺少光照容易变黄。应定期把盆景搬移室外接受阳光。盆景陈设时可置于窗台口或灯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同时要加强通风、透气,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5) 刚翻盆的盆景。刚翻过盆的盆景,由于树木根与土壤接触不良,吸水减弱,不够供给叶片蒸发需要的水分时,会出现叶片发黄,甚至落叶现象。翻盆时要结合修剪,剪除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作用。
(6) 自然发黄。有些树种萌发新叶时,老叶就会出现变黄而脱落,如榕树怯新叶时,老叶就会发黄脱落,这是新陈代谢的结果。还有的是季节性发黄落叶,如落叶树种的冬天落叶。对于这些正常现象,可不作任何处理

㈨ 盆景植物选择要求有哪些

我国盆景植物抄资源十分丰富,在被袭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据有关科研单位统计,有3000多种可用于盆景制作,尚有待于开发利用。植物是用于盆景制作的主要材料之一,然而不是任何植物都可以适用于盆景材料,盆景植物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植物形态特征要符合盆景造型要求

通常所选用的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尤以乔木居多,也有藤蔓类灌木及少数草本植物和竹类。所选用的植物要求树干易弯曲造型;树皮斑驳、爆裂或鱼鳞片状;枝干节间短;叶小,不宜过大,叶形变化奇特,叶色随季相变化;花、果要鲜艳、饱满、润泽,形态不宜过大,要奇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要适合盆景栽培

所选用的植物一般是慢生树种,并且有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适应性强,抗旱、寒、涝等不良环境,以及少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等特点,故各地常选用乡土树种或园艺栽培品种。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