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枷椤盆景

枷椤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8-19 08:52:02

❶ 家里阳台上种花养草一般要准备哪些东西,注意哪些问题

阳台上养花与地面庭院种花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要养花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光照 影响阳台光照的是阳光的朝向。阳台上种植哪些花木为好,要根据阳台的朝向,以及本地的气候条件,花卉品种的习性来决定。朝南阳台,光照强,植物吸热多,蒸腾也大,宜栽喜阳耐旱花卉。如多肉植物的仙人掌、仙人球、宝石花等,还有如矮牵牛、旱金莲、半枝莲、夜来香、月季、石榴、六月雪、一串红、铁树等。朝北阳台包括走廊,因得不到直射阳光,不宜种植喜阳花卉,只能种喜阴及中性花卉,如四季海棠、文竹、吊竹梅、鸭跖草、龟背竹、吊兰、常青藤等。

2、水及温度 阳台由于通风条件好,空气常干燥,所以浇水是关键,要注意勤浇水并向叶面和地面喷水。花盆宜大,因盛土多,蓄水多,不易干,或把花盆装入一浅水盆中,水可因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供应花卉需要。也可在盆花四周放一盆水。使其自然蒸发,改善局部小气候。阳台上摆设的盆花,要注意,稍密集一些,因较多盆花一齐蒸发水分可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3、温度 阳台一般是水泥的地面和墙壁,当阳光照射时,由于水泥的反射,温度升高,特别是朝西的阳台,下午日偏时,阳台上充满阳光,温度明显升高,这种辐射对生长不利,因此可在阳台上洒水,当水分蒸发时可带去一部分热量。

4、风吹 风是流动空气,植物生长需要这种环境,然而过强的风对植物往往造成伤害。风太大时,可适当加装防风板。

5、其它 如选购花木时,要注意阳台的容量,植株的大小与阳台的方向、颜色等做好搭配。

盆栽需要施肥吗

1.根据季节施肥 春夏季是花卉生长的旺期,这期间植株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养分,故应施用以氮肥为主的“三元素”肥料,使根系发达健壮,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枝条生长,以利开花结果。夏季过后,若继续施用氮肥,则不利植株发育,影响开花结果;而且,过多地施用氮肥还易招致病、虫为害,或使茎叶软弱,花色不艳,故在植物进入生殖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前,应停止施用氮肥。秋季植株生长缓慢,需肥量减少,为了提高其抗寒越冬能力,可施少量磷、钾肥料。磷、钾肥除有益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外,还可促使植株强健,花色鲜艳。冬季花卉进入休眠期,不要施肥,但冬季入室的部分盆花还可以继续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可施少量的肥料,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2.根据植株长势施肥 健壮植株生理活动旺盛,生长快,吸收能力强,需养分多,宜勤施氮肥。病弱株生长慢,新陈代谢不旺,吸收能力差,需肥少,可少施或不施肥。花卉也有“虚不受补”的问题,若土壤中养分浓度高,易造成反渗透,引起植株灼根死亡。
3.根据花卉生长期施肥 ①花卉蓓蕾期施肥。花卉在蓓蕾期需要大量养分,需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以促进花芽分化,多着花蕾多开花。但花开时不宜施肥,以免过早诱发新枝,迫使花朵早谢,缩短花期。②果实膨大期施肥。结果花木坐果后需大量养分,但在果实未坐稳时,不要施肥,以免造成大量落果。待果实坐稳后,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应施磷、钾肥,这不仅能使果实迅速长大,且有利于果柄粗壮,不易坠落。
4.根据花卉种类施肥杜鹃、桅子等切忌施用碱性肥料。②每年需重剪的花卉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利萌发新枝条。③以观叶为主的花卉,可偏重于施用氮肥。④对菊花、大丽菊等大型花的花卉,在花期需要施适量的完全肥料,促使全面开花,开出形美色艳的花朵。⑤观果为主的花卉,在开花期适当控制肥水,壮果期施足完全肥料,以利结出累累硕果。⑥香花类花卉进入开花期,应施适量磷、钾肥,以利于花香浓郁。
5.注意事项①换盆土后不能立即施肥,盆栽花卉在盆中生长时间一长,土壤中养分会消耗殆尽需要及时更换盆土,增加底肥,以利开花结果。而换盆后的新栽植株根系多有损伤,吸收肥水能力弱,故不能施肥,以免肥液刺激伤口,引起烂根,影响成活率。②掌握盆土适宜干湿度。施肥要掌握好时机和盆土干湿度,盆土稍干时施肥,肥液才会直接渗入土中,被根系吸收;如盆土过于干燥,在土与盆壁间出现缝隙时施肥,肥液会从缝隙间流失。而若在盆土太潮湿时施肥又易引起植株烂根死亡。③辅以根外施肥。在气候、盆土条件不适宜施肥或施肥作用小的时候,可采取根外追肥的手段。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根外追肥,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❸ 图解盆景制作与养护的目录

第一章 盆景简介
第一节 起源与现状
第二节 盆景的主要流派
一、岭南派盆景风格与特点
二、海派回盆景的风答格与特点
三、苏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
四、扬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
五、川派盆景的特点与风格
第三节 盆景树种
一、五针松
二、黑松
三、金钱松
四、真柏
五、罗汉松
六、枷椤木

❹ 红豆杉盆景制作

红豆杉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主干直立生长。红豆杉因其株形优美,叶色浓绿,用于制作盆景,效果也很好。在原产地它可长到20米高,但盆栽一般控制在1至3米,甚至更矮,根、枝、干的表皮均为红褐色。它大枝轮生而平展,分层清晰,侧生小枝羽状,密集而下垂。叶锥形,4棱,绿色,呈螺旋状互生。 红豆杉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可在春季剪取向上生长的健壮充实的枝条,先放在流水中冲洗去伤口流出的树脂,然后插于洁净无污染的粗沙或蛭石中,深度为枝条的三分之一,插后浇透水,放在半阴处养护。经常喷水保湿,约40天左右可生根,90天左右分苗移栽。此外,也可用播种法繁殖或在生长季节用高空压条法繁殖。 红豆杉可加工制作成斜干式、直干式、曲干式、双干式、卧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但不太适合制作悬崖式和临水式盆景,树冠多采用潇洒的自然式,也可利用其小枝自然下垂的特点,制作成垂枝式盆景。制作时应剪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条,有时其主干直而无姿,可截去,另外培养形态较好的侧枝作主干,以使其曲折有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红豆杉枝条柔软,若有些枝、干形态不佳或位置不合适,可用金属丝进行蟠扎或牵拉,小枝的造型则以修剪为主。红豆杉的根部古朴多姿,可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以提高盆景的艺术价值。 红豆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春夏秋三季为其生长季节,可放在室外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处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并在空气干燥时向植株喷水,以使叶色清新;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使叶色浓绿,可喷施叶面宝等叶面肥。冬季放在避风向阳处越冬,若遇寒流可移至室内,也可在冷室内越冬,控制浇水,保持盆土0℃以上不结冰即可。红豆杉顶端优势较强,当植株长到一定的高度后,可将顶部截去,以控制植株高度;对于侧枝也要疏剪,以使其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合乎造型要求,但对于轮生枝则要有选择地保留,以突出品种特色,保持其特有风貌。每1至2年的春季翻盆一次,盆土宜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❺ 谁知道树木盆景怎么制作!

树木盆景是选用观赏树木的幼树或老树桩,经过培养、艺术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致的盆钵中制成的。它的制作艺术,最要紧的是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姿态美、风韵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葱郁苍劲,梅桩的古雅幽芳,榆枫的质朴苍古,绿竹的潇洒秀丽,雀梅、黄杨的枝朗叶等。树木盆景的栽培、制作与管理,是一项既富有艺术性,又富有科学性的细致工作。一盆造型优美、耐人欣赏的好盆景,是经过艺师巧匠美学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构成的,还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它生长茂盛和姿态优美。树木盆景的制作管理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种选择、树胚培养、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养护管理等。养护管理又包括:放置场所、浇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换土、病虫害防治等。

1.树种的选择

适宜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者为佳。同时,要求具有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

我国树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五溪苏灵著《盆景偶录》中记载树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八学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七贤:黄山松、璎珞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南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树木盆景选用的树种,有许多还是我们现在制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断引种发掘,适宜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种之多,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松柏类:日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锦松、柳杉、水杉、水松、桧柏、偃柏、金叶桧、翠柏、铺地柏、绒柏、线柏、璎珞柏、刺柏、罗汉松、紫杉等。

杂木类:榔榆、黄杨、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树、福建茶、柽柳、小叶女贞等。叶木类:三角枫、红枫、银杏、构骨冬青、凤尾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苏铁等。

花木类:山茶、茶梅、金雀、贴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鹃、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类: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弹子、胡颓子、紫金牛、老鸦柿、柿、枸杞、珊瑚樱等。藤本类:凌霄、常春藤、络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树桩的采掘与培育

树木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繁殖育苗和采掘树桩。前者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树苗,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匀称,但费时较长;后者从山野挖取多年的树桩,因材处理,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时间,常常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缺点是受到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之间的粗细比例不易匀称。此外,有些珍贵树种如五针松、枷椤木、红枫等,在山野采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树苗。

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在许多园艺书籍中均有介绍,本书不再赘述。这里将树桩采挖与培育方法作一介绍。

采挖树桩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否则难于成活,更难于成品,既浪费时间、人力,又浪费了自然资源。

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关于树种的选择,前面已有介绍。至于树龄,以年久桩老者为贵,但也须长势旺盛。树桩的形态,不要一味追求怪异、象形(象形并不是盆景艺术的选择标准),而以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特点为佳,特别应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树桩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于成活和便于加工,又适于上盆和陈设。有些树桩虽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要可以加工弥补,仍然可以取用。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化冻,树木尚未萌发之前为宜。深秋、初冬采掘也可,但冬季养护较麻烦,尤其在北方,须进温室养护。至于寒冬腊月,由于土层冻结,采掘困难,且易伤根,故不太适宜。采掘树桩的时间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的习性来决定,对于不耐寒的树种,宜在3~4月份间采掘,以免遭受冻害。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侧根和须根。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适当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干并短截,其余全部剪去。萌发力弱的常绿树种,如松柏类等,不可将枝叶剪光。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称做"养胚"。有些盆景爱好者,急于求成,将刚采掘的树桩栽进较浅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悬根露爪,试图一气呵成盆景,结果多难于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谓欲速则不达。

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并用少许稻草盖在树桩上,以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冬季要围以草帘,防止寒冻。平时要注意水分补充,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造成烂根现象。在天气干燥时,最好常往叶面上喷水。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以免消耗养分。还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则会影响新芽的抽生或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一般保留日后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备用芽),其余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长出无用的枝干。待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3.树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选用松树为材料,就宜于表现其主根的苍劲与挺拔,枝叶平整展开呈云片状;柏树就宜于表现其主干古拙奇特,枝叶呈团簇状;梅花造型则宜疏枝横斜;迎春则宜垂枝拱曲;……这是从树种的自然特性来考虑的。此外,还要从树桩的固有形状来考虑,如有些树桩的主干挺直,可顺其自然,作成直干式;有些树桩主干自然弯曲,适于作成曲干式或悬崖式;有些树桩主干枯秃,则宜于作成枯峰式的……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一般对于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枫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用攀扎法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树木生长快,适于攀扎造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适于攀扎造型。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造型方法迥然有别,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苏派则用"粗扎细剪"造型法;徽派则采用"之形弯曲"造型法;川派则采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们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常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 丝 12号 12号 16号 18号 20号 22号 24号

枝干直径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 A5毫米

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如要将枝干向右扭旋下弯,金属丝则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注意边扭旋边弯曲,才能使金属丝紧贴树皮,同时枝干也不易断裂。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对石榴、红枫等一些皮薄易受损伤的树种,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干,然后再攀扎金属丝。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复的金属丝缠绕时,须注意缠绕方向的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棕丝攀扎法:是我国盆景传统造型方法。它的优点是:棕丝与枝干颜色调和,加工后即可供欣赏,并且不易损伤树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难度较大。一般先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将棕绳的中段缚住需弯曲的树干下端(或打个套结),将两头相互绞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干上端,打一活结,再将枝干徐徐弯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紧棕绳打成死结,即完成一个弯曲。一般弯曲不宜过分,否则易失却自然形态。棕丝攀扎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力点,要根据造型的需要,选择下棕与打结的位置。

棕丝攀扎的顺序:开始时,先扎主干,后扎枝叶;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每扎一个部分时,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在扎主干时,应从基部到顶部。

各地盆景老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棕丝攀扎方法,称作棕法。这种棕法因地区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棕丝将树木枝干扎成所需要的形态。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则后,可根据造型需要灵活处理。

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❻ 那些植物可以做成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专者尤佳属。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 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常见的盆景树种有:五针松、黑松、金钱松、真柏、罗汉松、枷椤木、银杏、榔榆、石榴、紫薇、火棘、南天竹、梅花、鸡爪槭、枸骨、紫藤、榕树、九里香、瓜子黄杨、金银花、雀梅、六月雪、榆树、侧柏、刺柏、黄杨、朴树、杜鹃、三角枫、柞木、白蜡、老鸦柿、地瓜榕(人参榕)、三角梅、龟甲冬青、雀舌黄杨、岩四手、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等等。

❼ 福州旅游简述

鼓山、西湖、青芝山、闽江、鳝溪、石竹山、方广岩、雪峰山、龙王头、下沙海滨浴场、三十六脚湖等著名风景区30多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华林寺、涌泉寺、开元寺、西禅寺。乌山闽王祠、林则徐祠、昭忠祠、崇福祠等。

鼓山的景点很多,有名称的就达160多个。这些景点基本上是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传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题,是康熙手书。此寺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明代曾两次毁于火,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年间又几次扩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和明、清两代的建筑物。游览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后再去寻幽探胜。东路有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白猿峡、水云亭、听水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赏古人题刻的,就走东路。鼓山的题,多集中的灵源洞、喝水岩一带,几无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罗多,最著名的是达摩洞十八景(俗称十八洞)。

西禅寺坐落于福州市西郊怡山凤尾村。怡山是一座小山坡,因形如飞凤落坡,又名凤山。原为南朝梁炼丹士王霸所居。唐咸通八年(867),观察使李景温延请长安大禅师来此地建寺,两年后改名请禅寺,不久又改名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改名长庆寺,后遭战乱破坏。宋天圣年间(1023-1032)复建,景佑五年(1038)敕号"怡山长庆禅寺"。旧时福州东南西北郊均有禅寺,此寺在西郊,故俗称"西禅寺"。

寺庙占地约100亩,有三道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客堂、祖堂、斋堂、念佛堂、方丈室、禅堂、明远阁、钟鼓楼、伽蓝殿等大小殿堂四十多座,大部分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微妙禅师在海外募金重建,其规模在清末居福州五大禅寺之首。寺内有玉佛阁、明远阁、懒安祖师塔、内真身铭等建筑。垣内寄园,花木似锦,周围有古荔三百株,因荔枝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不一,"怡山啖荔"传为佳话韵事,也留下很多名人字画。

玉佛阁在西禅寺内,供奉两尊玉佛。阁为两层建筑。底层供奉释迦牟尼玉佛像,高2.8米,重8吨;第二层卧佛像,长3.7米,重10吨。这一坐一卧两玉佛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两尊玉佛。阁两旁有联曰:"一宇澄清,闽峤新开楼阁好;佛光普照,禅窗依旧荔枝红。"由苏渊雷、虞愚、林宪民等题。阁掩映在荔枝丛中,颇为壮观。

明远阁在寄园内,为清顺治七年(1650)创建。荔枝红时,文人名士,争相邀约,会聚此间品荔,啖荔和咏荔,素称风雅。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年(1877)重建,双层翘檐,中为厅堂,旁为客房。

寺内懒安祖师塔真身铭,是1952年建在椤枷山的懒安祖师塔毁时迁居入的。懒安和尚名大安,唐代福州长溪人,初入福清县黄檗山学戒律,后往江西洪洲百丈山参拜百丈禅师怀海,深造《禅门规式》,再居沩山,因号大沩。唐咸通八年(867)观察使李景温请来此兴建佛寺,为开山祖师,僧众达三千余人,鼎盛一时。中和三年(883)坐化于方丈室,世寿九十一。今塔内真身铭已建碑亭。此外,寺中文物古迹甚多。除梁代王升天之"冲虚观"、"白龟吐泉"遗址外,还有本寺开山祖师懒安禅师塔内真身铭石碑、唐七星井,弘一大师放生池碑,雪庵禅师朱地金字百寿屏,康熙御笔之《药师经》,佚名僧人剌血缮写的《法华经》、《楞严经》等。西禅寺在历史上还派出僧人任新加坡双村寺、马来西亚槟城双庆寺、越南南普陀寺等地主持,这些国外的寺庙火亦十分兴旺。

温泉公园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休闲公园,它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设计的,于1996年底开始兴建,1997年初建成开放。公园占地约10公顷。以玻璃金字塔为中心,分为北半部和南半部两大部分。
北半部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桂花园区、榕芳游憩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风情区、水景观赏区、绿荫休闲区。南部仿效天然湖光山色:有山、湖、岛,树木繁茂,鸟语花香。

由正门进入,正前方是金字塔,它是温泉公园的中心建筑物,是由钢网架构成的玻璃建筑物,它的基台是一个直径为70米的圆形,底边是40米宽的正方形,塔高28米。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埃及古金字塔,比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还大还高。金字塔内部是一个多功能大厅。穿过金字塔,东端是一座可以容纳几百人的露天音乐广场,在广场的两边是不同植物组成的图案,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音乐广场是举办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公园建成三年多的时间里,这里曾举办了30多场大型庆典、纪念活动以及多种文艺演出、音乐会等。每年春节,公园都举办大型郁金香花展。从荷兰直接进口的郁金香球头,约30万株,春节期间,五颜六色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公园几乎成了郁金香的海洋。

穿过小路看到的是玫瑰园,园内玫瑰月季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让人们赏心悦目。古铁树园区有苏铁、凤尾铁、美洲铁、泰国铁等30多株铁树,其中最大的千年铁树王高达5米以上;茶花园区种植名贵茶花,其中3棵茶王乃省内外所罕见;桂花园区以高大桂花为中心形成圆型配置,别具一格;竹园区里种下了金镶玉竹、凤尾竹等13个品种,高雅、清悠,别有一番情趣。进入西大门,迎面是花卉簇拥的大型喷水池,这一个圆形喷泉,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摩洛哥皇宫前喷泉,喷泉给温泉公园幽静的环境增添几分动感,而且喷泉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以改善空气的质量。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打上灯光,晶莹剔透的喷泉顿时变得绚丽多彩,给温泉公园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穿过小桥,是由炮仗花组成的绿墙,因花似炮仗而得名,每当春季开花时节,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的点缀在绿墙上,就像一串串鞭炮,仿佛一颗火星似炸成一片,给花园增添许多喜庆色彩。公园的南部仿效天然湖光山色,向游人展示一派大自然的风光,有山、有水、有岛,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独具匠心的人工小瀑布,它隐含着温泉公园的来历,在小瀑布的上方有块石碑,介绍了福州温泉的概况。

榕芳园里种植20多种植物,包括黄榕、金丝榕、琴叶榕、花叶榕等并配以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榕树造型,展示"榕城"的特色。

珍稀树木园区引进银杏、秃杉、油杉、红豆杉、冷杉、雪松、金针松、香港四照花、细柄阿丁枫、槭树等珍稀树木,寓科学性于游憩之中;草坪铺至湖边,湖水几乎与岸边等高,尽可能隐去人工驳岸的斧凿痕迹,使之更趋天然。湖中睡莲随波荡漾,红鲤逐浪嬉游。

白鸽广场的白鸽是从上海引进的广场鸽。在蓝天、白云下,绿叶红花中,成百上千只白鸽飞翔其间。人们给围绕在身边的白鸽喂食,人与白鸽十分亲切接近。

位于闽江下游长乐市航城镇的石龙山峭壁之下,距福州市区30公里。它是一条从山麓一直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形如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故被称为“金刚腿”,十分形象。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海水分界线上,这条“腿”两侧的水有咸淡之。 金刚腿附近江面宽达450米,水深50米,每秒能通过2万多立方米水量,是上游台江地段的10余倍,但历来大水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脚踝,故有“大水淹不过金刚腿之说”,它因而被人们视为洪水峰高水位和闽江航行的天然标志。 据说,金刚腿原有两条,另一条在北岸,与现存这条隔江相望。古时福州万寿桥有座桥墩塌了,投了许多石料都被湍急的江水冲走,想了许多方法都建不起来。后来一位高僧认为此处水流湍急,寻常石块当然无从存身,只有将具有神力的金刚腿凿来沉入江底,方能镇住江水。后来人们将那条金刚腿凿下来投入江中后,桥墩果然很容易就修复了。此事载于《长乐县志》。 现在存留的这条金刚腿上方有我国著名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四字石刻。金刚腿和闽江口的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同列为“闽江七景”。
位于闽侯县尚干镇,距福州35公里,脉延永泰、福清、长乐三县、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5个主峰巍然耸立,势如五虎雄踞。凭眺福州,与双门前(今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附近)的三狮对峙,俗称“三狮朝五虎”。由福州市东望,端方如几,故又名“方山”。 五虎山壁立千仞,谷口深隘,四峡如门,形势险要。元末陈友定曾遣兵在此驻守,至今寨门遗址犹存。隘谷以内平畴数顷,岩洞幽深,溪流屈曲,水声潺潺,附近有灵壁岩、鲤鱼石等胜景。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山上自古产有柑桔,味甜美,被称为神果。还有荔枝名种“满林香”,明徐勃《荔枝谱》记载:“皮微黄,味甘,其香位(佳)于众品。”可惜此品种今已无存,据唐朝《国央补》,及陆羽《茶经》载:远在唐朝、方山就以盛产露芽茶著称,为全国贡品名茶十四品目之一,明朝以后,由于福州茶业逐渐衰落,方山茶园随之荒废。80年代以来,茶园重新垦复,种有新茶三、四百亩。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唯一的中国4A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林公园"。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集科研与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面积859.33公顷。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呈长方形,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园南八一水库最低海拔仅47米。经营面积860公顷。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搜集、展览福建树种为主,引进南方的木棉树,北方的钻天杨,热带的南洋杉,亚热带的樟树,温带的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融园林艺术于一体,碧水青山、瀑布奇石、古榕碑刻,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构成了森林公园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园内有多种受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换回5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数量很少的"林中巨人"--望天树。据说望天树可以长到70多米,人站在树下望不到树顶。还有1960年才发现的"茶族皇后"--金茶花和世界最古的活化石、人称古森林遗迹的桫椤。以及世界著名的巨树之一,人称"万木之王"的秃杉。园内受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植物也有多种,如银杏、连香树、普陀鹅耳枥、杜仲、柏乐树、夏腊梅、长瓣短柱茶、云南山茶、槿棕、海南粗榧、荔枝等。园内硕果仅存的澳洲栗豆,也在这里舒枝展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竹类观赏园是目前我国园内收集品种最为丰富的竹类品种园。竹子品种多达226种,种类比位于我国浙江安吉的联合国世界竹类研究中心还多出50余种。这里还有世界五大风景树种的日本金松、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海岸红杉和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树。尤其是那株被誉为中美"友谊使者"的海岸红杉,它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时送给我国已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友谊树的第二代。此外还植有世界四大街道树种--悬铃木、榆树、七叶树、椴树和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其中仅山茶花就有74个品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鹤望兰、日本的樱花等,也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景点关键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距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乡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崐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崐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区散布着崐由火山岩构成的峰、岩、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浑朴,有崐西溪瀑布、乌龙戏珠、大帽山、文笔峰、宝塔峰、三仙洞等景点。游客一般从三、四重溪开始游览。 四重溪又称风光岩,附近的皇冠峰肃穆挺拔,峰下有一高8米的崐独峰斜立,象探身招呼客人的侍者,人称“侍者峰”。 五重溪又称黄坑口,主要景点有石人、石马、石风帆等。石风帆崐是在干流河道中残留的一块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鸳鸯洞、流纹岩、三层岩等景点。 八重溪的龙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崐水深10余米,潭中山峰倒影,风景秀美。知音瀑布是当地大小12个瀑崐布的代表,瀑高40多米,宽10多米,丰水时甚为壮观。 八重溪与九重溪间为宽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过渡。十三重溪崐以下人迹罕至。 景区东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灵山,海拔786.3米。晴日登顶,可一览十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宝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崐倾缸瀑布、天柱瀑布等也各有特色。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节河、成群的野生弥猴为该景区的崐三大特色。

涌泉寺西有狮子峰,形如狮子,沿狮子峰西下行数里,即到达摩洞。洞内有一尊2米左右的达摩面壁坐像;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的18景,这就是鼓山十八景: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全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蜓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这18洞景经过风化瓦解、岁月淘洗现在有的景点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点仍然惟妙惟肖,连同那美妙的神话传说,让游客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镇虎岩相传清朝时,方圆数十里的鼓山,常有几只大虎,经常下山残害生灵,山下百姓,追赶大虎。每追到此处,大虎都奇迹般地消失,大家认为这巨岩下可能是个虎穴,于是请来了涌泉寺的法师来此诵经降虎,在镇虎岩边刻上“南无增福寿佛”,用佛法来镇虎,还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个伏虎祠,从此鼓山再无虎患。 仙人巨迹一块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罗汉台"三个大字特别醒目。相传罗汉化身的灵峤禅师,曾在此与八仙中的蓝采和会面,请他传授医道。蓝采和将自己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灵峤禅师后,化成一阵清风飘走了,却在罗汉台上留下了三个巨大的脚印,称为"仙人巨迹"。罗汉台上往南这3块巨岩,形状如三艘船,荡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驾壑传说凼酪籼�税讼擅嵌怨纳降慕樯芎螅�鬃怨饬俟纳剑�脖徽饫锏拿谰懊宰×恕U媸恰胺绻庥琶勒獍愫茫�趿畲群讲谎诹”观世音在饱览了鼓山的胜景之后,返回南海。转眼间,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又将来临,观音向王母提议放在鼓山举行,王母喜极。于是,观音拨了3艘船,满载各路神仙,驾着祥云,飞向鼓山。后来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慈航驾壑”由此而来的。 佛窟在罗汉台上方的“佛窟”,为清代鼓山涌泉寺主持道霈(1614~1702年)所题的摩崖题刻,道霈大师曾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著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有120卷,分装48册,木刻雕版达二千多块。1928年弘一法师来福建时,曾将它印了几十套分别赠送给日本的各个寺院,日本人民称道鼓山是“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在左边这一块岩壁上,刻着55个佛名,连同罗汉台下断壁上刻着的33个佛名成为88个佛号,这些均为道霈法师的手迹。此处有一窟清泉如镜,终年不涸不溢,洁净不染。 玉石云梯玉石云梯是新近开辟的一个景点,要扶着铁链护栏杆,从陡峭的巨岩上开凿的一级级台阶登阶而上。虽然只有128级台阶,但是云梯的陡峭程度使人更富有刺激感,而且有惊无险。登上云梯,眼前视野宽阔,身边时有云雾缭绕,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榕城新貌尽收眼底,近看脚下林海碧波,松涛阵阵,不远处索道缆车象一条银色的珍珠项链,绕在莲花峰上。向上望去,悬崖上有一题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是清代魏杰所题,他把万壑山水的壮丽气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达摩面壁达摩洞宽,约15米,深约8米,高约4米。洞内左壁刻有“面壁”两个大字,达摩塑像高2米左右,是用龙眼木雕刻的。洞内有台灶,相传灵峤禅师初入山时曾在这里煮食,洞内有泉一眼,甘寒可饮,常年不涸。千佛梵宫、千佛庵千佛庵,也叫福圣庵,原名叫无净居。此庵三面靠山,面临乌龙江和白龙江,为比丘尼修行之地,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香火旺盛,来往习经修行的比丘尼成千上万。庵内佛像逐渐增多,以至达到上千佛像,十分壮观,故更名为千佛庵,也称为“千佛梵宫”。 八仙岩洞八仙岩洞的传说始于元代,相传铁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后,度汉钟离,汉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子和曹国舅,而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则是分别得道后共成八仙,经蓝采和的大力推荐,八仙们曾来到这里欢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刘海台和金蟾洞,分别在石道的左右两边,右下方的金赡洞洞顶岩形如蟾蜍行将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犹如蟾腹,伏在坡旁草丛中,跃跃欲出。 蟠桃满岛金蟾洞东南向,有数块巨大的岩石,错落而成,就好象几个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围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这里叫蟠桃林,旁边还有一岩石洞,上刻有“曼倩岩”3个字。传说:当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忠实的看守官。但他终究挡不住仙桃的诱惑,在离任时斗胆偷了几个蟠桃,溜下人间,来到鼓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种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后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经过多年的经心栽培,这里到处布满了仙桃。后来,这事被天兵知道后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亲临鼓山,要把曼倩带回天庭问罪,曼倩宁死不回。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这里的蟠桃都点化成石。 古鹤巢云法华岩洞,它由两个互通的岩洞组成,洞内刻有清代魏杰的题词:“且憩”。洞前的这一块小平地,相传过去常有白鹤盘旋,停栖,故名“古鹤巢云”。 福寿全图法华岩洞右边的亭子,叫法华亭。据传,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农田、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天然勾勒出福寿全图,点划不误,令人叫绝。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已经看不到这幅“福寿全图”了。 伏虎驮经伏虎洞顶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缩爪,远看如一只被降服归依之虎,背上驮着一块平石,如驮着佛法经书,故取名“伏虎驮经”。伏虎祠祀奉伏虎禅师,并将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为伏虎禅师的诞日,在此前后三日都举行祭祀活动,纪念伏虎禅师诞辰。 岩壑俱飞莲花岩有巨岩如独木冲天,摩崖题刻"岩壑俱飞"四个大字,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景色。 铠甲壑岩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规则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将军铠甲上的鳞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称"卸甲岩"。 玉笋成林站在“卸甲岩”上,向东仰望,可见到对面云雾环绕,玉笋峰上露出了许多大小尖峰。岩石耸列,犹如雨后春笋,出土成竹,这是这里最为特别的景观,古人誉为"玉笋成林"之景。

小道:“金刚腿一线。有很多山水村落可看。尤其是那里的有座盘龙山。新建旅游景区。”

❽ 花木盆景的制作过程

树桩盆景,就是以花木为主。树桩的优劣,不在所取树种是否名 贵,也不在所用材料体积大小,而在于其天然形态是否有造就之可能,在于 创作者的造型所蕴含的意境和情趣。树桩盆景是山野老桩的缩影,首当师法 自然。虬枝横空、势若游龙、树干扭旋的古柏;大枝旁逸、悬崖倒挂、枝叶 如云的劲松;柔枝纷披、花果艳丽、俊逸飘雅的天竹,都是制作桩景的极好 范本。

要制作一盆精美的桩景,关键是选好树桩。最理想的树桩是形态丰满、 枝挺叶绿、须根尚未脱水的植株。

树桩就其形态而言,有直干式、悬崖式、垂枝式、合栽式、 伏卧式、桔梢式、自由式等。不论长短、粗细、曲直、老嫩、明暗、疏密、 厚薄,均宜自然洒脱。在引栽树桩之前,需选好花盆,其原则是能与树桩能相得益彰。

浅口盆能显示林木的高大;深口筒盆可衬托悬崖老桩;持重古朴的紫砂盆宜于承持 苍古人画的松柏;雍容典雅的釉盆则能辉映艳丽的花果树桩。总之,桩景的 用盆,也是欣赏的一部分,无论造型、线条、色彩、大小都应恰到好处,富 有艺术特点。

桩景所需的老桩,一般可到花木市场购买,如需较高质量的,则要到荒山野岭挖掘。挖掘老桩宜在冬、春和梅雨季节,这时挖出的老桩易成活。挖 掘时要注意保护须根,多带须根,截去主根。然后强修枝叶,使其骨架“轻 装”,仅剩极少细枝小叶(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桩、盆形态互相适应)。

当树桩在盆里活立起来,须经常在枝干树叶上喷水,还要适当遮荫。这时, 如树桩萌发的嫩芽,有些位置不当,要毫不心疼地剥去。夏日应多见阳光, 秋天进行修剪、整枝造型。树桩的造型,因追求的风格不同,方法各异。大致有蓄枝截干法、棕丝扎片法、铅丝缠形法等。

铅丝缠形法简便易学,易为初学者掌握。整形时, 将枝干弯成所需形态,缠形处垫上麻片,用粗细适宜的铅丝,使形态固定。 铅丝要紧贴麻片、树皮缠绕,不要使树皮受到损伤。要使桩枝疏密相间。有 些桩枝木质较硬,可在弯曲处下端开槽,使之弯曲自然。经这样捆扎一、二 年后,树桩即可成形。以后逐年再进行细剪、整枝、摘叶、掐芽,还可采用 切根、盘根上提的技艺,抑制其生长,保持优美姿态。

最后在树桩下,还可点缀一些山石,以弥补树桩造型的不足。可选用斧 劈石、太湖石、钟乳石、英德石或寻常造型美观的石头。布置山石最好采用 奇数,忌杂乱无章,要与树桩、盆钵相配,或远或近,以自己喜爱为准。石 缝处还可填附细土,布植青苔,使整个树桩盆景既增生气,又添野趣,虽出 自人工,却宛如天成。

❾ 树庄怎样载培

树桩的采掘与培育
树木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繁殖育苗和采掘树桩。前者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树苗,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匀称,但费时较长;后者从山野挖取多年的树桩,因材处理,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时间,常常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缺点是受到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之间的粗细比例不易匀称。此外,有些珍贵树种如五针松、枷椤木、红枫等,在山野采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树苗。
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在许多园艺书籍中均有介绍,本书不再赘述。这里将树桩采挖与培育方法作一介绍。
采挖树桩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否则难于成活,更难于成品,既浪费时间、人力,又浪费了自然资源。
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关于树种的选择,前面已有介绍。至于树龄,以年久桩老者为贵,但也须长势旺盛。树桩的形态,不要一味追求怪异、象形(象形并不是盆景艺术的选择标准),而以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特点为佳,特别应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树桩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于成活和便于加工,又适于上盆和陈设。有些树桩虽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要可以加工弥补,仍然可以取用。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化冻,树木尚未萌发之前为宜。深秋、初冬采掘也可,但冬季养护较麻烦,尤其在北方,须进温室养护。至于寒冬腊月,由于土层冻结,采掘困难,且易伤根,故不太适宜。采掘树桩的时间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的习性来决定,对于不耐寒的树种,宜在3~4月份间采掘,以免遭受冻害。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侧根和须根。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适当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干并短截,其余全部剪去。萌发力弱的常绿树种,如松柏类等,不可将枝叶剪光。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称做"养胚"。有些盆景爱好者,急于求成,将刚采掘的树桩栽进较浅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悬根露爪,试图一气呵成盆景,结果多难于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谓欲速则不达。
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并用少许稻草盖在树桩上,以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冬季要围以草帘,防止寒冻。平时要注意水分补充,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造成烂根现象。在天气干燥时,最好常往叶面上喷水。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以免消耗养分。还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则会影响新芽的抽生或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一般保留日后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备用芽),其余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长出无用的枝干。待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热点内容
面团插花 发布:2025-07-09 03:00:57 浏览:759
海棠盆景种植技术 发布:2025-07-09 02:59:42 浏览:75
宁海百合小区 发布:2025-07-09 02:56:00 浏览:156
樱花草调子 发布:2025-07-09 02:55:21 浏览:521
园林花艺造景 发布:2025-07-09 02:54:40 浏览:918
简约森系插花 发布:2025-07-09 02:41:34 浏览:149
相亲对象情人节送礼物 发布:2025-07-09 02:40:01 浏览:511
调皮送花语 发布:2025-07-09 02:40:01 浏览:327
插花员花材 发布:2025-07-09 02:36:31 浏览:39
vn情人节有特效 发布:2025-07-09 02:28:09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