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多样盆景

多样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8-16 15:21:23

① 常见优良盆景树种有哪些

1.华山松

又称五针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高35米。树冠广圆锥形,小枝无毛,幼树皮灰绿色,老则裂成方块固着树上,针叶5枚一束,长8~15厘米,叶细软,边缘有细锯齿。原生华北、西北、西南山地,海拔1000~3000米处有纯林,陕西华山极为习见。喜光,但幼苗、幼树需一定的庇荫,随着树龄增大,对光的要求增强。喜温暖、凉爽、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及干燥。能耐-31℃的低温。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在干热地区,要求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才能良好地生长,抗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华山松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是著名的盆景树种。地植生长迅速,高大雄伟,亦是优良的庭园树种,可作庭荫树、园景树应用,1895年传至法国。栽培变种:台湾果松(var.mastersiana),与华山松相似,但幼树皮灰褐色、平滑,老树皮灰黑色、开裂成不规则鳞片状剥落。产台湾中部以北,在气候温和凉爽、相对湿度较大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带形成混交林。也是著名的盆景树种。

2.日本五针松

常绿乔木,树高10~30米。树冠圆锥形,树皮灰黑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1年生小枝黄褐色,有毛,冬芽卵形褐色。针叶5枚一束,叶较短,通常3.5~5.5厘米,我国长江流域及青岛各地广泛引种栽培。温带树种,喜生山腹干燥之地,能耐阴,忌湿畏热。引入我国后因长期嫁接的结果,其性状、适应性亦有所改变,尤以高生长受到限制,形成灌木状小乔木。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碱性土外都可适应,而以微酸性黄壤最为合适。日本五针松干枝苍劲,翠叶葱茏,偃盖如画,诚集松类气、骨、色、神之大成,为园林中珍贵树种,多作重点配置点缀。最宜与山石配置成景,或配以牡丹、杜鹃,或以梅为侣,以红枫为伴。在建筑物主要门庭,纪念性建筑物前对植,苍劲古朴,茂趣盎然。经艺术加工,悬崖伸探,石峰挺秀,为树桩盆景之珍品。栽培变种:①短叶五针松(var.brevifolia),叶长仅五针松的1/2。②黄叶五针松(var.variegata),叶全部黄色或生黄斑。③旋叶五针松(var.tortrosa),叶螺旋状弯曲。④白头五针松(var.albo-terminata),叶先端黄白色。

3.刺柏

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树高达12米。树冠狭圆锥形,小枝下垂,树皮灰褐色。叶全刺形,长2~3厘米。产于台湾、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高山区。喜光,耐寒性强。刺柏小枝下垂,体形秀丽,为优良的盆景用树,园林栽培多作园景树观赏。

4.罗汉松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树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浅纵裂,成薄片脱落。枝开展,叶条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7~10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产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拔1000米以下。日本亦有分布。较耐阴,为半阴性树种,喜生于温暖湿润处。喜排水良好而湿润之沙壤土,在海边也能生长良好。耐寒性较强,但在华北只能盆栽。为著名的传统盆景树种,地植多作园景树用。抗虫害能力较强,但有叶斑病。变种有:①短叶罗汉松(var.maki),小乔木或灌木,枝向上伸展,叶短而密生,长2.5厘米,宽3~7毫米,先端钝圆。原产日本,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至华南、西南有栽培。②短小叶罗汉松(var.maki f.condensutus),叶特短小,江苏、浙江见有栽培。③狭叶罗汉松(var.angustifolius),灌木或小乔木,叶长5~9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窄或长尖头。产于四川、云南、江西等省,长江流域及以南均有栽培。④柱冠罗汉松(var.chingii),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圆柱形,叶小,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1~4毫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产浙江南部,作园景树栽培。罗汉松树形优美,绿叶清香。绿色种子之下有比它大10倍的红色种托,好似许多披着红色袈裟正在打坐的罗汉。满树上紫红点点,颇富奇趣。为优良的传统盆景树种,亦为优雅的园景树,配置方式多样。罗汉松耐修剪及海岸环境。故特宜用在海岸边作美化及防风高篱等用;而短小叶罗汉松,叶小、枝密,供一般绿篱用颇为美观。据报道,鹿不食其叶,故又可作动物园兽舍绿化用。矮化及斑叶品种,更适盆栽观赏,盆景树应用。

5.微型紫杉

紫杉科,紫杉属。东北红豆杉的栽培品种,株高15厘米以下。产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南长白山地区,耐阴,抗寒性强,适生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棕色森林土,原始林内天然更新良好,寿命长,国外有千年古树。枝叶繁茂,不易枯疏,且生长缓慢,是极好的岩石区地被及盆景材料。修剪后可较长时期保持一定形状,故又适于几何形状的整形式修剪。同种的另一栽培品种矮丛紫杉(cv.Nana),也是极好的盆景树种。

6.榔榆

榆科,榆属。落叶或半常绿乔木,树高达25米。树皮灰色、红褐色或黄褐色,平滑,老则呈圆片状剥落。小枝灰褐色。叶革质,较厚,窄椭圆形,基部楔形,不对称,单锯齿。秋季开花,簇生叶腋,花期8~9月。产长江流域以南,东至台湾,南至广东。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及石灰岩山地,以南方生长较好。深根性,萌芽力强,耐烟尘,对抗性强。榔榆树冠卵圆形,干柯枝曲,树皮斑驳,适合制作桩景。地植为著名的行道树种。

7.瓜子黄杨

黄杨科,黄杨属。常绿小乔木,常呈灌木状,树高达7米。树皮淡灰褐色,浅纵裂,小枝具4棱。产于华北、华东及华中。浅根性,较耐阴,喜生于石灰岩山地、溪边,生长慢,在深厚肥沃中性土上生长良好。耐修剪,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强,并能净化空气。黄杨枝条柔韧,叶厚光亮,翠绿可爱,盆景树造型效果极佳。绿篱栽植通常作为花径背景篱或境界篱。小乔木栽植可作为园景树应用,如与山石相配,尤觉协调。

8.鸡爪槭

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树高达10余米。树皮平滑,枝条青灰色,小枝常呈棕红色。单叶互生,掌状7裂、间或5~9裂,长宽近相等;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有不整齐锐齿。秋日红叶如锦,甚为美观。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缘。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土或中性土。叶色、叶形都非常优美,引人注目,盆景树应用,别具风韵。孤植或丛植于屋角、池畔、溪边、假山旁,景观效果奇佳。为应用广泛的优良园景树。①主要变种:小鸡爪槭(var.thunbergii),叶较小,径约4厘米,7裂几至基部,裂片狭窄,边缘具锐重锯齿,果翅短小。②红枫(var.atropurpureum),叶7~9深裂,终年呈紫红色,观赏价值极高。③羽毛枫(var.dissectum),又称细叶鸡爪,叶裂片细窄如羽毛状,叶形奇特,甚为美观。

9.六月雪

茜草科,六月雪属。常绿或半常绿矮小灌木,多分枝。嫩枝有微毛,叶对生或簇生,长椭圆形。花单生或数朵簇生,白色或淡粉紫色,有单瓣、重瓣两种,重瓣者非常洁白;花冠漏斗状,花冠筒长约为萼的2倍,花期6~7月。产我国东南部和中部各省区。喜阴湿,多生于林下、灌丛中、溪边。喜温暖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以淡薄肥料为宜。本种树形纤巧,枝叶浓郁,夏日开小白花,繁密异常,玲珑素雅,为制作树桩盆景的优良树种。亦可用作境界篱或观花篱。

10.海棠

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树高可达8米。小枝红褐色,幼时疏生柔毛,老枝紫褐色。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基部广楔形至圆形,缘紧贴细锯齿。伞形花序,有花4~6朵,蕾期甚为红艳,开放后呈淡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果近球形,黄色,基部不凹陷,果味苦。花期4~5月,果熟期9月。原产我国,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盆景树种,华北、华东尤为习见。喜光,耐寒,耐干旱,忌水湿,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亦为著名的园景树种。常见栽培变种:①重瓣粉海棠(var.riversii),叶较宽而大;花重瓣,较大,粉红色,为北京庭院常见之观赏佳品。②重瓣白海棠(var.schelle),花白色,重瓣。春花秋实,美丽可爱,为盆景树中之佳品。作园景树应用多植于门庭、点缀亭廓,草地、林缘也相适宜。同属种:①西府海棠(M.micromalus),落叶小乔木,为山荆子(M.baccata)与海棠花的杂交种,叶质硬实,表面有光泽,果红色,萼洼、梗洼均下陷,叶甜酸。栽培适应性广。②垂丝海棠(M.halliana),小乔木,树冠疏散,枝开展。叶卵形,叶柄及中脉常带紫红色。花鲜玫瑰红色,花梗细而下垂,紫色。果紫色。产我国华东、西南地区,耐寒性不强。变种有重瓣垂丝海棠(var.parkmanii)和白花垂丝海棠(var.spontanaea)。

11.石榴

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5~7米,冠常不整齐。小枝有角棱,端常成刺状。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有光泽,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簇生。花朱红色,花萼钟形,紫红色,质厚。浆果近球形,古铜黄色或古铜红色,具宿存花萼。花期5~6(7)月,果期9~10月。原产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我国汉代引入,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均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石灰质土壤,有一定的耐干旱瘠薄能力。萌蘖力强,易分株。对有毒气体抗性强。石榴为花果俱美的著名盆景树种。作园景树应用,适于配置阶前、庭中及墙隅、门旁、窗前、亭台之侧或山坡、水际,季相丰富,景观鲜亮。主要变种有:①白石榴(var.ablescens),花白色,单瓣。②黄石榴(var.flavescens),花黄色。③玛瑙石榴(var.legrellei),花红色,有黄白色条纹,重瓣。④重瓣白石榴(var.multiplex),花白色,重瓣。⑤重瓣红石榴(var.pleniflora),花红色,重瓣。⑥月季石榴(var.nana),植株矮小,枝条细密而上升,叶、花皆小,重瓣或单瓣,花期长,故又称“四季石榴”。

12.老鸦柿

柿树科,柿树属。落叶灌木,树高2~3米。树皮褐色,有枝刺,幼枝有柔毛。叶纸质,卵状菱形至菱状倒卵形。花单生叶腋,白色;花萼4裂,裂片矩圆形。果卵圆形,径约2厘米,有长柔毛,先端尖。橙黄色,宿存萼片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期4月,果期10月。产于福建、江苏、浙江。喜光,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易整形。老鸦柿枝丫交错,果实满枝,是秋冬观果佳品。盆景树应用,野趣盎然。园景树栽植,多置于庭园角隅、亭台阶前、岩坡山间及树丛边缘,在小径边沿、曲桥尽头、溪涧之侧、池边石嵌之上点缀,尤具特色。同属种:①乌柿(D.cathayensis),半常绿灌木,枝直立,叶亚革质,狭长,暗绿色,宿存萼片较阔。②瓶兰花(D.armata),半常绿或常绿灌木,高2~4米。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白色,芳香。果同老鸦柿,宿存萼片略宽。本种耐阴,可植于林下作地被树种,也常作盆景树应用。

② 盆景该如何造型

树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选用松树为材料,就宜于表现其主根的苍劲与挺拔,枝叶平整展开呈云片状;柏树就宜于表现其主干古拙奇特,枝叶呈团簇状;梅花造型则宜疏枝横斜;迎春则宜垂枝拱曲;……这是从树种的自然特性来考虑的。此外,还要从树桩的固有形状来考虑,如有些树桩的主干挺直,可顺其自然,作成直干式;有些树桩主干自然弯曲,适于作成曲干式或悬崖式;有些树桩主干枯秃,则宜于作成枯峰式的……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一般对于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榔榆、 雀 梅、福建茶、三角枫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树木生长快,适于修剪造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适于攀扎造型。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别,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苏派则用“粗扎细剪”造型法;徽派则采用“之形弯曲”造型法;川派则采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们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常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
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丝 12号 14号 16号 18号 20号 22号 24号
枝干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径
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如要将枝干向右扭旋下弯,金属丝则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注意边扭旋边弯曲,才能使金属丝紧贴树皮,同时枝干也不易断裂。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对石榴、红枫等一些皮薄易受损伤的树种,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干,然后再攀扎金属丝。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复的金属丝缠绕时,须注意缠绕方向的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棕丝攀扎法:是我国盆景传统造型方法。它的优点是:棕丝与枝干颜色调和,加工后即可供欣赏,并且不易损伤树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难度较大。一般先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将棕绳的中段缚住需弯曲的树干下端(或打个套结),将两头相互绞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干上端,打一活结,再将枝干徐徐弯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紧棕绳打成死结,即完成一个弯曲。一般弯曲不宜过分,否则易失却自然形态。棕丝攀扎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力点,要根据造型的需要,选择下棕与打结的位置。 棕丝攀扎的顺序:开始时,先扎主干,后扎枝叶;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每扎一个部分时,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在扎主干时,应从基部到顶部。 各地盆景老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棕丝攀扎方法,称作棕法。这种棕法因地区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棕丝将树木枝干扎成所需要的形态。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则后,可根据造型需要灵活处理。 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无论采用金属丝或棕丝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后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时拆除,就会因为枝条长粗,而使金属丝或棕丝陷入皮层,影响树木生长及美观。但对于生长较慢的树种及较粗的枝干,则时间可稍延长一年半载。

各树种的攀扎时间:要注意适时攀扎,则枝条柔软,弯103曲容易,攀扎后,发育生长良好。如不适时攀扎,则枝条易于折断,发育生长也受影响。冬、春攀扎的树种有:刺柏、玉兰、木绣球、蝴蝶树、蜡梅、梅花、桃、樱、麦李、榆叶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树、黄荆等。蜡梅以下树种,在未成型前,在夏季还应攀扎一次刚木质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树种有:罗汉松、华山松、金弹子、胡颓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树种有:贴梗海棠、火棘、雀梅、黄杨等。有些树种如桃叶卫矛、迎春、枸杞等,随时均可攀扎。山茶、杜鹃等观花树种,均宜在开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过枝干的修剪,去除多余部分,保留其精华,以使树形美观,这是树木盆景造型的一种主要手段。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变树形的功能。修剪时,对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对生枝等进行调整,即剪掉。对于留下枝条,则养分集中,长得粗壮,当培养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进行强度修剪,使之短缩,生出第二节枝;待第二节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节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小枝,一长一短,经多年的修剪后,枝干短缩、粗壮,苍劲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伤等措施。摘即摘心与摘叶,生长时期将新梢顶端去掉称摘心。摘心可促进腋芽生长,多长分枝,抑制高生长,有利盆景造型美观。摘叶可促使萌发新叶,如榆树在生长期摘去老叶,会使新叶变小,变得秀气,有利观赏;枫槭、石榴摘去老叶,萌发新叶呈红色,鲜艳悦目。截是将当年生枝条进行短截,短截后则中短枝增多,母中国盆景制作技艺枝增粗,所谓枝疏则截,截则枝密,有利于枝片造型。回缩是将多年生枝条截短,为岭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有利于老树更新复壮。采掘野生树桩,在养胚过程中,常常运用回缩截干的办法,既是树桩矮化措施,又是老桩更新复壮手段。疏是指疏剪,将过密枝条从基部剪去部分,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留下枝条旺盛生长。伤是对树木枝干进行刻伤、环剥、拧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观花、观果盆景常采取这种方法,促使开花结果。 修剪时期要适时适树,一般落叶树种可四季修剪,但以落叶后萌芽前修剪为宜。松柏类由于剪后容易流树脂,宜于冬季修剪;生长快、萌发性强的树种如柽柳、榆树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观花类树种,当年生新枝条开花的海棠、苹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发前修剪;一年生枝上开花的树种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开花后修剪。 (3)雕凿法:为了显示树木苍古,有时可用凿子或锋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对树干进行雕凿,成自然凹凸变化,还可剥去部分树皮,甚至将树干劈去一半(如梅桩劈干式造型),使树木呈现自然枯朽的苍老姿态。但雕凿时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凿痕迹。该法多用于松柏类及体量较大的老树桩。 (4)提根法:树桩盆景讲究悬根露爪、盘根错节,这也是盆景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将树木先种在深盆中,以后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时还可将根部进行盘曲艺术处理,使其更显得苍古奇特,古朴野趣。但提根时要掌握适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过多,以免影响树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榆树、锦鸡儿等树种的根系细长而柔软,提根时,可将长根蟠曲成古雅之状,但根系的盘曲要有条理和美感,不能乱缠胡绕,失却自然,反而影响效果。 自然界的树木形态千变万化,作为盆景为其缩影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树木的造型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定下来。但是必须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画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树木自然形态。但仅仅符合自然也还不够,还必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这同绘画的道理一样,要达到一定艺术境界,必须在平时多观察自然各种树木,积累感性认识,特别对一些盆景常用树木的典型姿态要善于掌握,如松树、柏树、柳树、梅花及常见杂树等的自然形态特征。同时要多观察山水画中的树木画法,从中学习技巧。此外,要从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来提高艺术素养。

③ 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盆景选择以及保养

导语:现在大家都喜欢在房间里放置一些盆景,盘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假山盆景,就是广受大家喜欢的一种盆景,假山盆景,就是在盆景中制作出一座假山,和一些树木,看起来非常的美观大方,而且制作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对于假山盆景来说,选择和保养是一样重要的,如果保养不好的话,对喷金的使用寿命也是有很大影响。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假山盆景的制作方法以及选购和保养的方法。

盆景选择

在小型假山盆景制作中,首先要选好盆,盆景很讲究盆和架的衬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盘、大理石盘、钟乳石“云盘”、水磨石盘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的白色硬质塑料浅盘和白水泥磨石盘出售,价格便宜,也可选用。至于陈设盆的几架,可就地取材,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几架。

盆景设计在小型假山盆景制作前,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类盆景,哪一种盆景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就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的大小比例协调。

盆景制作方法

1、胶接山体: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

2、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山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3、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

盆景保养

1、假山盆景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

2、假山盆景内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细嫩,由于土壤贮水少,经不起强阳光下曝晒,只能见适当的阳光。同时,曝晒会使盆景上的摆件失色、剥落、断裂,使整个盆景失去观赏价值。因此,平时要加强遮荫,尤其是盛夏必须在荫棚下养护,否则会导致花木生长不良、萎缩、土表的苔藓干枯。

3、假山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雨冲刷,浇水时也不要太猛,否则会冲去盆泥,影响植株生长。假山盆景给水时,最好用喷水或浸水方法,这样既利于植株、花草、苔藓生长,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尘,以保持整个山石清新苍翠,生机盎然。

结束语:通过小编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假山盆景的制作方法以及保养和选购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假山盆景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装饰品,在盆景中制造一个假山,看起来非常的大气。大家在购买假山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保养,因为保养和选择对于假山盆景的质量和观赏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小编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到假山盆景的制作方法,以及选购和保养的方法。

④ 树桩盆景的类型有哪些

中国树桩盆景造型,多式多样。根据所用树木材料种类不同,可分为:松柏版类、杂木类、花果类、稀权有盆景植物类、藤蔓类
主要有:松柏类:罗汉松、金钱松、五针松、刺柏、古柏
其它类:梅花、六月雪、银杏。贴梗海棠、垂丝海棠、金弹子。 黄荆、石榴、
榕树、黄杨、迎春、对节白腊、柳树、柳杉、榆、杜鹃。

⑤ 在农村有哪些可以制作盆景的野生植物

早在50年以前,我国遍地是农村。如果再放到盆景出现的早期,明清的时候,农村才是我国的主流。并且,大部分的盆景老桩,他们的原生地也都是在野外。所以呀,对于选择制作盆景的植物来说,农村才是最适合的战场。可以形容说,所有的盆景树种,在农村都是能够找到的,存在的。然而,有区别的是,地理环境的不一样,它会存在不一样的老桩。

那么,比较常见的都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种。

3、果木类

所谓果木盆景,就是能够挂果的一类树种。制作成盆景不但可以赏型、品意境,还能看花、观果。这类树种,本来就是在农村培养的。像我们常见的山楂、果树、桃树、枣树、火棘、枸杞、桑葚等等。凭借它们可以结果的特性,配合本身多数耐贫瘠,好养易活的本领。都可以制作成精美的果木盆景。弄这么一盆放在家中,不但可以赏景,修身养性。还能够做成自家的阳台果园,在闲暇之余,陶冶心情。到丰收之时,收获的也不只是美景,还有他的果实。

以上的三类树种,都是生长在农村野外,并且并不特别罕见的盆景树种。喜欢的朋友,可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选择就好。要提醒注意的是,不太会养护的朋友一开始最好选择当地本有的树种。那样,不会过多的改变它原本的生长环境,温度、气候等各种关系它生命的因素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但是会要养活一些,也能给自己减少不少的工作

⑥ 自然型盆景主要有哪些形态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其造型可概括为以下形式。

直干式:树干直立,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此式能表现出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参天的树姿神韵。我国岭南盆景的大树型和浙派盆景的风格形式多属此种。

斜干式: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树姿舒展,疏影横斜,飘逸潇洒,颇具画意。所用树材,有来自山野老桩,也有以老树加工制作而成。一般桩景多采用斜干式。

卧干式:树干横卧于盆面,如卧龙之势,树冠枝条则昂然向上,生机勃勃,树姿苍老古雅,有似风倒之木,富于野趣。配盆多用长方形盆,可配山石加以陪衬,以求均衡美观。

曲干式:树干弯曲向上,犹如游龙。常见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枝叶层次分明,树势分布有序。川派、徽派、扬派、苏派盆景常用此种形式。

悬崖式:树干弯曲下垂于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悬崖,模仿野外悬崖峭壁苍松深海之势,呈现顽强刚劲的性格。用盆多取高筒式,适于几案陈设,因树冠悬垂程度不同而分为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小悬崖:冠顶悬垂程度不超过用盆高度之一半者;二是中悬崖:冠顶下垂不超过盆底部为中悬崖;三大悬崖:冠顶下垂至盆底以下为大悬崖。

枯干式:树干呈枯木状,树皮斑剥,多有孔洞,木质部裸露在外,尚有部分韧皮部上下相连,冠部发出青枝绿叶,枯木逢春,返老还童又不失古雅情趣。日本常用人工造成枯干式。

劈干式:主干劈成两半,或劈去一边,使树干呈枯皮状态,然后让这一劈干长出新枝叶,再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古拙、奇特。

附石式:这种形式还是以突出树桩为主,山石为配景(有时也以山石为主),树根附在石头上长,再沿石缝深入土层,或整个根部生长在石洞中,好像山石上生长的老树有“龙爪抓石”之势,古雅如画。树桩主干有直干、斜干、曲干、枯干等多种形式。如附在一块枯木上生长,称之为木附式或叫贴木式。

单干式:每盆只种树一株,一个主干。主侧枝分布均匀,构图简洁,挺秀庄重,这是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是直干。斜干、曲干等形式。

双子式:树二株或树一株,干为二,而造型可以多样化,分主次、高低、正斜,生动幽雅,富于画意。

三干式:树一株(或三株),干为三。要有主次之分,忌雷同,应做不等边三角形构图,有高有低,有直有斜,使其具活泼古雅之趣。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连根式:连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丛林,根部裸露相连,这种形式多选用植株根部易萌发不定芽的树种,如福建茶、火棘等。另有两种根枝相连的“过桥式”、“提篮式”。

垂枝式:利用某些树种或品种枝条下垂的生长习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态。常用树种有迎春、柽柳、垂枝梅、垂枝碧桃、龙爪槐等。

枯梢式:模拟自然界老树枯枝或受雷击的现象,树木显得老态龙钟,奇特古雅。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⑦ 小型盆栽植物有哪些

现将几种价格低廉,极易成活的小盆栽与亲说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1仙人掌
2文竹
3豆瓣绿俗称碧玉
4仙客来
5长寿花
6发财树
7网格草
8芦荟
9绿萝
10观音莲

⑧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是什么

1、岭南派盆景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

2、川派盆景

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其树木盆景,以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

3、苏派盆景

以树木盆景为主,古雅质朴,老而弥健,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苏派盆景摆脱传统的造型手法,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

4、扬派盆景

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经历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

5、海派盆景

以造型形式比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而闻名于世。其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于式、斜干式、曲千式、临水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还有多于式、双干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

⑨ 盆景创造主要有哪几种路径这些途径分别在么时候使用什

什么叫盆景?盆景有什么特点?

盆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义,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但盆景又不等同于山水画,它以自然物本身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韵和生命的特征,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种活着的艺术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景艺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可以说是微观造园。

第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树种和盆景类型的不断增加、盆景的地方风格的不断涌现等。

第四,盆景艺术的个性: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的“个人风格”。追求个性,推动了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第五,盆景艺术上的自然性: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虽然盆景是一种艺术,离不开人的创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别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2

盆景可分为哪几类?

中国盆景主要分为两大类: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3

我国树木盆景有哪几种流派?

盆景的艺术流派,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创作方法及艺术风格相近的创作者所形成的艺术派别,通过作品显示出其本身的特征,而与其它流派相区别。我国树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素有南北派系之分。目前,我国盆景界所公认的盆景流派,主要是指树木盆景的流派,总共有八大流派。其中除了岭南派属于南方派系外,其它流派都属于北方派系。

第一,扬派:扬派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严整壮观。

第二,苏派: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秀古雅。

第三,川派:川派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虬曲多姿。

第四,岭南派:岭南派是以我国的岭南地区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苍劲自然。

第五,徽派:徽派是以安徽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古朴奇特。

第六,海派:海派是以其中心产地——上海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明快流畅。

第七,通派:通派是以南通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庄严雄伟。

第八,浙派:浙派是以浙江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刚柔相济。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4

盆景如何陈设?

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盆景的陈设:

第一,不同类别盆景的陈设:树木盆景以放在视平线上为好,可以欣赏树景全貌和透视层次感。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宜放在略低于视平线处,可以欣赏到山水深远全景,以及山的脚坡、水面和布置的配件。

山水和水旱盆景都有明显的正背面,所以宜靠近墙壁放置,树木盆景的正背面不太明显,陈设的位置可以自由一些。

第二,不同形式盆景的陈设:悬崖式的树木盆景宜放置视平线以上的落地高几架上,以符合在自然界的真实观感;露根式的树木盆景宜放在视平线稍下的台座上,可以欣赏其根部的优美姿态。

平远式的山水盆景可放置在较低的台几上,以欣赏其水面的开阔、山景的深远;高远式的山水盆景则可放置在略高的地方,以突出其山峰的雄伟。

第三,不同体积盆景的陈设:一般中小盆景宜放在不太大的空间里,让欣赏者可以看到盆景的全貌;特大的盆景须放置在较大空间里,既可远看,又可近赏,位置宜稍低些;微型盆景适宜放在室内案头、几座上。

第四,室内和室外的陈设:多数盆景植物喜阳光。在室内由于光线不足,所以要选择耐荫能力强、在弱光下能正常生长的盆景。如果把喜光的盆景放在室内,绝对不要放久,只能作为临时性短时间摆放。喜阳光的盆景适宜摆放在室外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5

树桩盆景植物如何进行繁殖?

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繁殖育苗,另一个是采掘树桩。繁殖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出来后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均匀,特别象播种繁殖,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苗。但是用繁殖育苗法来制作树桩盆景,需要的时间比直接采掘树桩要长得多。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扦插繁殖和空中压条繁殖。

第一,扦插繁殖:在扦插繁殖时应从较老的大树上选择那些表皮粗糙和天然扭曲的粗枝作为插条,把它们当作树桩盆景的主干来进行培育,从而缩短成形所需要的时间。

在扦插常绿树种时,采下的老枝上应带有小侧枝和叶片,把它们浅浅地斜插在沙床上,放在荫处保持90%以上的空气湿度。阔叶树插穗可用600ppm的萘乙酸溶液速沾处理,然后再进行扦插,以促进生根。

第二,空中压条繁殖:在一棵较大的老树上,当我们发现了一段符合树桩要求的侧枝时,如果该树种扦插不容易生根,就可以用空中压条的方法。首先要在高压部分做一圈较宽的环状剥皮,宽度不应小于2厘米,然后把木质部上残存的嫩皮刮干净,再用湿泥土、泥炭或青苔把环剥处包成一个圆球,外面再用塑料薄膜包住,上下都用绳绑紧。以后要经常保持包内湿润,如果干了,可以解开上部绑口进行浇水。等到透过薄膜看到根已长出来时,就可以把它剪下来,解去薄膜,保持泥团再上盆。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6

可作树木盆景的树种有哪一些?

适宜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的为佳。同时,要求具有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

我国树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清代嘉庆年间一本叫《盆景偶录》的书中就把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由于不断引种发掘,目前我国用来制作树木盆景材料的树种已有一、二百种之多,通常可以把它们分为下面几大类:

第一类,松柏类:如日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锦松、水杉、水松、松柏、金叶柏、翠柏、铺地柏、绒柏、线柏、刺柏、罗汉松等等。

第二类,杂木类:如榔榆、黄杨、雀梅、赤楠、继?木、九里香、朴树、福建茶、小叶女贞等等。

第三类,叶木类:如三角枫、红枫、银杏、枸骨冬青、凤尾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苏铁等等。

第四类,花木类:如山茶、茶梅、金雀、贴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丝海棠、迎春、桂花、杜鹃、六月雪等等。

第五类,果木类:如火棘、果石榴、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弹子、紫金牛、柿、枸杞等等。

第六类,藤本类:如常春藤、凌霄、络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等。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7

树桩盆景怎样采掘与培育?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树木尚未萌发之前这段时间进行。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些侧根和须根。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在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这个过程叫做“养胚”。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平时要注意浇水,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烂根。在干燥期最好经常往叶面上喷水。

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及枯枝、病枝等。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等到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8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后一年即可进行加工造型。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桩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果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的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具体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例如一般对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福建茶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南方地区湿度高,树木生长快,适于修剪造型;北方则相反,适于攀扎造型。用攀扎法加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差别很大,例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等等。所以我们在造型加工盆景时,要在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9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选盆?

造型优美的树木,只有配上大小适中,深浅恰当,款式相配,色彩协调,质地相宜的盆钵,才能成为完美的盆景艺术品。下面主要从大小及深浅这两个方面来作介绍。

在选择盆钵时,首先要注意大小适中。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盆大盛土多,就会蓄水过多,轻则引起树木徒长,影响造型,重则造成烂根;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易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树木生长。一般来说,矮壮型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必须小于树冠范围,盆长必须大于树干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现一定的空间环境。此外,用浅盆时,盆口面宁大勿小;用深盆时,则宁小勿大。

用盆的深浅对于盆景造型影响很大,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用盆过深,会使盆中树木显得低矮,同时不利于喜干植物的生长;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较粗高的树木有不稳定感,并且难以栽种,不利于喜湿及花果类树木的生长。一般来说,合栽式宜用最浅的盆;直干式宜用较浅的盆;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宜用深度适中的盆;悬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悬崖式有时反而用中深盆,以对比显示下垂枝的长度。此外,对于规则型的树木盆景,习惯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树木盆景,特别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则不可深。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0

树桩怎样进行选土和栽种?

一般树桩盆景植物喜好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的沙质壤土。对于酸碱度来说,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要求酸性的有杜鹃、 ji木等;要求中性或钙质土的有榔榆、朴树等;能耐碱性的有怪柳、枸杞等。能用于构成盆景用土的基质有腐叶土、腐殖土、稻田土、山泥、塘泥、河沙等等。不同地方所用的配方并不一样,例如广东就常直接利用塘泥作为盆土。

在选好盆、准备好盆土准备栽种时,用碎瓦片或铁丝网或塑料丝网先填塞盆底的排水孔。浅盆多用丝网,较深盆可用碎瓦片。树木的位置确定后,就可将培养土放入盆内。如盆土有粗细之分,则先将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细粒土壅根填实。培土时一边放入,一边用竹杆将土与根贴实,但不要将土压得太紧,只要没有大的空隙即可,这样有利于透气透水。土放到接近盆口处,稍留一点水口,以利于浇水。如是浅盆,则可不留水口,有时还要堆土栽种。树木栽种的深浅,也要根据造型的需要,一般将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树木栽种好后,即可浇水。新栽的土较松,最好用细喷壶喷水。第一次浇水,务必浇透。水浇好后,放置于无风半荫处,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后,便生新根,这时才能按正常进行管理。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B0602011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浇水和施肥?

浇水是树木盆景的一项主要管理工作。生长在盆钵中的树木,因盆土有限,很易干燥,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缺水而枯死;但是浇水过多也不行,会引起徒长,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树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烂根死亡。所以盆景浇水一定要适量,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另外,浇水还要根据树种、季节、土壤质地等来加以考虑,如喜水的的树种要多浇;高温期早晚可各浇一次水,冬季可数天浇一次水;沙质土比粘质土更要经常浇水。盆土的干湿情况可根据树叶的生长情况(树叶萎蔫则缺水)、叩盆的声音、盆土表面的颜色以及开裂与否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盆土的养分有限,为了供应盆景树木生长的必需养分,应注意补充适当的肥料。一般树木盆景生长缓慢,不需施肥太多,否则会导致徒长,影响树姿的美观。施肥时要掌握适时、适当和适量的原则,例如观叶树种宜多施些氮肥,观花和观果树种宜多施些磷肥;在春夏秋生长季节可施肥,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刚上盆的树木,新根还没有长出,不能施肥;液肥不能过浓,一定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否则会产生肥害;有机肥、饼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够应用,否则会在盆土中发酵产生高温而烧伤烧死根系;作为追肥的液肥水不要洒在叶片上;晴天施肥好,雨天和梅雨季节不宜施肥。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02012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修剪?

盆景树木不断在生长,如果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会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艺术价值。所以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剪,长枝短剪,密枝疏剪,松类树种在芽刚萌发时摘心摘芽控制新枝生长,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摘心:为了抑制盆景树木长高,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树木的枝梢嫩头。

第二,摘芽:在盆景树木的干基或干上生长出不定芽时,应当随时把它们摘去,以免芽长成叉枝,影响树形美观。特别是象榆树、雀梅、迎春、六月雪等树种,容易产生不定芽,更要注意摘芽。

第三,摘叶:对于观叶树木盆景,它的观赏期往往是新叶萌发期,如槭树、石榴等新叶为红色,通过摘叶处理,可以使树木一年几次发生新叶,从而延长观赏时间和效果。榔榆、银杏等树木盆景,也可以通过摘叶法,欣赏它们的鲜嫩新叶。

第四,修枝:树木盆景常常长出许多新枝条,为了保持树木的造型美观,必须经常进行修枝。修枝方式应当根据树形来决定,如果是云片状造型,就把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枝条,都应该及时剪去。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3

树桩盆景怎样翻盆换土?

盆景树木在盆中生长一定时间后,根会密布盆底,使得水分难以渗透排出,盆土养分也被利用完毕,从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要进行翻盆换土。翻盆换土的间隔期和次数可以根据下列几个方面来决定:

第一,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换土一次,中盆景2—3年一次,大盆景3—5年一次。如果是老树桩盆景,可多隔几年才翻盆换土一次。

第二,生长旺盛而且喜肥的树种,翻盆次数要多些,间隔年限要短些,而生长缓慢、需肥较少的树种则相反,象松柏类老桩盆景就不宜多翻盆。

第三,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树种要勤翻盆换土。

翻盆换土可以通过根部的生长情况来决定:当盆土不干和不湿时,把盆倒翻过来,用手拍打盆底,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检查土块板结情况以及根系分布情况,如果土块板结、根系密布土块底面,就说明必须翻盆换土。

翻盆换土时需结合进行修根,例如对于根系密布土块底面的,要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一些老桩盆景,可以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在重新种植时,可适当让根部提高一些以增加观赏价值;松柏类树种伸长的细根,可适当剪去根端部分;黄杨、竹类等须根发达,应剪去根端全部。

翻盆换土的时间以休眠期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进行,如果保留原土较多,则可随时进行。翻盆换土时可以用原盆或者换稍大一点的盆,具体要根据树木大小来决定。换土时的土壤必须适宜该树种的生长要求。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4

树桩盆景放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树桩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风透气外,必须考虑到光线的问题。每一树种对光线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喜光类和耐荫类。因此要根据对光的要求来决定盆景是摆放在阳光下还是在有遮荫的地方。例如对于喜光类,如果把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庭园或天井中,则树木生长健壮,叶色翠绿,花繁果茂,尽显盆景的观赏性;反过来如果把它们放在树丛浓荫下或庭隅廊下,因为阳光空气都不充分,也没有雨露的滋润,树木往往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容易脱落,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而对于耐荫类,例如罗汉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阳光下直射,就会使叶片尖端和边缘枯焦,甚至整片叶枯焦脱落。

盆景树木对光的要求可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第一,针叶的松类树种,大多为喜光类;而叶片呈扁片或鳞形的一些柏类树种以及竹柏、罗汉松等,都是耐荫类。

第二,常绿阔叶树种如黄杨、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荫类;而落叶阔叶树种如梅、紫薇、石榴等,多为喜光类。

第三,叶质较厚或革质的阔叶树,多为耐荫类;叶质薄而较大的阔叶树,多为喜光类。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为耐荫类;原生长在旷野或阳坡地的树种如 ji木、雀梅等,多为喜光类。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5

山水盆景如何选石和选盆?

山水盆景选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意选材”,也就是按题选石,即根据创作主题意图选择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意选材,可以掌握创作的主动,有利于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意境。但有时不一定能选到完全适合的材料,这就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做到雕凿不露人工痕迹,宛如天成。

另一种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创作,即根据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素来决定创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对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发挥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现的意境内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水盆景一般采用无洞眼的水底盆,便于贮水,用来表现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都很浅,除能表现出山峰的高耸雄伟和山麓坡脚的曲折起伏外,还便于安置船、桥、亭、榭等配件,可不必再用其它支撑物,这样既美观、方便,又接近真实。至于浅盆贮水少,山石易干掉,只要注意经常喷水即可。

水底盆以汉白玉、大理石等材料凿成的最好,其次是釉陶盆,一般不用紫砂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也可采用水泥盆。水底盆的形状,一般以长方形或椭圆形最为常见和适用,偶有用正方形、圆形、船形、海棠形、六角形等式样。水底盆通常用的色彩有白色、淡蓝、淡绿、淡黄等浅色,要根据盆景的表现内容和山石的颜色来进行选用。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6

山水盆景怎样进行布局?

布局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关键性的一步,山水盆景造型有无意境,表现什么主题,全赖构思布局。布局主要是属于艺术构思问题,它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的。

布局开始,要把各组成部分集中起来,根据表现主题和创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虑,包括布局的形式、植物的栽种、配件的安置等等问题。这里主要谈谈主峰的位置和配石的安排问题。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为突出显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确定。主峰位置通常放在盆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为宜,可略为偏前或偏后。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或边缘。

主峰确定后便可安排配石。配石与主峰在风格上要统一,但形状、大小又必须有所变化。配石只是起着衬托主峰的作用,本身不可突出。盆景中所有的山峰都要避免等高或形状雷同的现象,也不可顺次安排,而应高低起伏、参差不齐。整个布局要做到疏密得当,虚实相间,不可均匀安排,也不可处处填满。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构图方面,有三种处理形式。第一种是高远式:高远式的主峰高耸险峻,配峰低矮,以衬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二种是深远式:深远式多以一峰为主,群峰夹峙,从近景透视远景,在前后峰的关系上,宜前实后虚,显得山峦重叠,层次丰富,忽隐忽显,深不可测,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种是平远式:平远式多为低矮平缓的山峦,延绵不断,无明显山峰奇石,排列错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方式水面辽阔,在低平曲折的山峦掩衬下,显得地阔天广。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时,要着意山脚的处理,特别是水岸线的处理,宜曲折多变,有隐有现,切忌平直无奇。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7

山水盆景怎样进行管理?

尽管山水盆景以山石为主,但由于山石上点缀了植物,因此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一样也要进行管理,而且由于山水盆景的山石上栽植植物用土一般较少,更需要精心管理。山水盆景的管理方法与树木盆景基本相同,但是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喷水:平时除了在盆中贮满清水外,还必须经常对整个山石进行喷水,尤其是用吸水不良的硬质材料制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喷水养护,稍有疏忽,就造成植物枯萎。对于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质石料制成的盆景,可适当减少喷水次数。

第二,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仅土少,而且不便换土,因此植物很容易缺乏养分,必须经常进行施肥,才能使植物生长良好。肥料选用稀薄的液肥,便于浇施。也可以把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将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三,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一般土少、根浅,不宜暴晒,夏天必须进行遮荫或者放置在半荫处。其它季节应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观赏的地方。

除以上几点外,山水盆景还要注意盆中的清洁,盆中的水经常进行更换,并将盆内清洗干净,以增强观赏效果。在搬动盆景时要注意小心轻放,特别要防止损坏山石的基脚部分。

⑩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分别是什么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分别是:

1、海派


以广州为代表,代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满天星。艺术风格:师法自然,或效仿岭南画派的笔法,将自然界参天大树的风姿神韵,用“缩龙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经过千百次锐意裁剪,把优美的自然景物“浓缩”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于自然。

热点内容
盆栽小白菜 发布:2025-07-10 01:13:17 浏览:8
城西海棠 发布:2025-07-10 01:10:37 浏览:977
画玫瑰花的简笔画步骤 发布:2025-07-10 00:45:54 浏览:462
樱花酒的度数 发布:2025-07-10 00:45:49 浏览:455
茶花分芽 发布:2025-07-10 00:37:54 浏览:25
情人节一般送多少玫瑰 发布:2025-07-10 00:37:15 浏览:526
插花电影 发布:2025-07-10 00:37:02 浏览:516
小叶鼠李盆景吧 发布:2025-07-10 00:31:35 浏览:464
一朵瓜剪辑 发布:2025-07-10 00:28:07 浏览:324
博兰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发布:2025-07-10 00:26:33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