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红薯防虫
❶ 这是盆栽红薯,叶子被虫子吃成这样子,请问是什么虫害有什么办法防治谢谢!
你好,红薯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病毒病、叶斑病、 疮痂病、红薯瘟、红薯蔓割病、红薯 软腐病等。
病害防治方法
首先是采用脱毒苗、对种苗消毒;其次是根据不同的病害进行药剂防治。
对于生理性病害的控制和防治:由于土壤缺素、生理性缺素、环境不良等因素(过干、过湿、日烧、高温、低温),引起缺素症、日灼、老化、弱小、萎蔫等多种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选用抗性品种或不敏感的品种;选用生长势强的健壮品种;适当浇水,使地表、植株保持干燥;保持适当的密度;种植地块保持轮作可减免发生。
对于非侵染性病害,用 硫磺和铜制剂防治。对于细菌性病害,如软腐,适当浇水同时浇水,使地表、植株保持干燥。真菌病害,如 霜霉病、 锈病及其它土传病害,采取覆膜和滴灌措施,保持环境干燥,可以防治。
病毒性病害,通过防治蚜虫来防治。
主要虫害
茎螟、 天蛾、 卷叶螟、 叶甲、小蟓甲、 金针虫、 金龟子、 蝼蛄、 地老虎、 斜纹夜蛾、 蚜虫和 白粉虱等。
轮作。水田实行水旱轮作,早茬种水稻秋种红薯或晚茬种水稻冬种红薯;或春夏季种水生蔬菜秋冬季种红薯。
采用组培脱毒育苗方式。
灯光杀虫。每20000平方米安装一盏频振式诱虫灯。
小象甲、地老虎、蝼蛄、 金针虫、叶甲等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定植后每隔15d喷施1次500倍益生菌液;定植后2~3个月淋施1次白僵菌或烟叶(烟茎)水;各次淋药时间要错开15d;每667平方米放小象甲性诱素诱捕器15~20个。
茎螟防治。种植后20d喷1次印楝素或鱼藤酮防治红薯茎螟,隔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❷ 红薯怎么种没有虫眼老农有哪些效果好的办法
之所以说烟地里种红薯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双增产的目的,其原因是烤烟具有“前重后轻”的喜肥特性,在其生长过程中,前期需要大量的肥料,而后期一旦肥料过足,烟叶地里不光是种红薯少虫眼,种其他农作物也很少生虫而且生长茂盛,我们这每年都有很多烤烟种植户,烤坏了的和采到最后没法烤的淘汰烟叶也不浪费,收回家晒干粉碎存起来。
❸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地瓜为什么会生虫,怎么种植才不会生虫
没有发酵腐熟配置营养土,施入土壤病虫害较多,动物粪便里、农作物秸秆、下脚料里含有病菌、虫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会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爆发病虫害疫情。
总结:种花土里生虫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导致生成的原因也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土壤没有处理好,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是在土壤中生存或者越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换盆儿,就是换土。如果还没有开始上盆的话,就在上盆前对土壤进行消杀。
❹ 红薯盆栽土养怎么种 红薯盆栽的种植技巧
1、准备薯块:种植红薯之前需要准备薯块。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新鲜的薯块,是有发芽迹象的薯块。
2、如何催芽:如果薯块的芽不够明显,最好先催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薯块放到凉爽湿润的环境下。
3、土培红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红薯埋的过深,埋的过深不利于红薯出芽。
4、浇水:注意腐烂的薯块是需要将烂的部分切掉的。不然不会长出嫩芽哟。
5、光照:薯块对于光照不像土豆需求那么大,但是仍然需要有散射光。
6、土壤最好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注意薯块有腐烂部分一定要先切除烂的部分,再进行杀菌处理最后晾干才可以种植。
❺ 种植红薯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虫眼
翻地的时候做好杀毒。可以在基肥里喷农药或者混药。使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时,必须充分分解,否则有机肥中的细菌会在土壤中扩散,造成害虫。种红薯的时候,不要在一块地里重复种红薯。这是因为在一块地里种红薯时,地里会有很多蛴螬和蛴螬卵。一旦种上红薯,这些蛋又会孵化出来,咬红薯。种植花生也是如此。春天种红薯的话,需要经常换块地,这样在种其他作物喷药的时候就可以杀死土壤里的蛴螬和蛴螬。
❻ 红薯怎么种没有虫眼
在农村,一般早晨都会用炉子煮或蒸饭时放入红薯,相比甜心红薯,反而喜欢江西本地的饱含淀粉的白薯,粉糯可口,还可制成薯粉和粉条。吃红薯会挑个头适中、好看,最怕有虫眼,不仅卖相不好,要是吃到了就更难受。那么,红薯怎么种没有虫眼?
第四,生物、物理措施。可选用球孢白僵菌、印楝素、鱼藤酮等生物农药,易分解无残留,缺点是用于防治时见效慢,适合用于预防;可根据地老虎、金龟子具有趋黑光灯的特性,可在地里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
考虑到地下害虫种类多、发生时间不一等因素,防治难度较大,靠一种方法可能收效甚微,建议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尽量先选无公害或者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不会污染红薯,吃起来很健康。
❼ 红薯防虫用什么农药
红薯无毒,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作物及零食,红薯同时又是工业加工的良好原材料之一。红薯营养丰富又无毒,也是地下害虫,青睐的食物之一,地下害虫不但造成红薯的品质下降,还会造成减产减收。被害虫打了隧道的红薯地下块茎,不仅商品价值变低下,而且更加不耐储存,在红薯的储存期间,腐烂病病菌常常由害虫造成的伤口等入侵,导致储存失败,如何防治红薯的地下害虫,显得尤为重要。
4,诱杀成虫,一般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在每年的4月初,进入到交配繁殖的时期,成虫纷纷由地下出土,利用成虫具有的趋光性,采用悬挂黑光灯的方法诱杀成虫,可减少成虫的产卵,降低总的虫口数量,有利于红薯在生长期间的防治工作。
还可以利用鳞翅目害虫比如金龟子,小地老虎等的成虫对糖醋液有很大的诱惑力,采用糖醋液制成诱杀剂,是一种简单,防治鳞翅目成虫较好的方法。可按照糖一份,酒一份,醋4份,水16份额比例进行配置糖醋液,可在害虫羽化期,将糖醋液分盛在多个广口的容器中,每亩红薯田地,可放6~8个有糖醋液的容器,糖醋液散发的气味,会诱杀很多鳞翅目的害虫,只要做好定期清理诱杀的害虫即可,这种方法更安全无公害,可有效减少害虫的虫口数量。
❽ 红薯的种植技术
红薯原名番薯,又名红芋、甘薯、蕃薯、地瓜等。如何种植红薯?红薯的种植方法有哪些?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红薯的种植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红薯的生长习性
春薯生长期为160-200天,夏薯约为110-120天,根据红薯在大田的生长特点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大体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1、前期(从栽秧到封盆)。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该期茎叶生长较慢,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
2、中期(封盆到茎叶生长巅峰)。春薯约历时50天,夏薯约30天。该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3、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春薯在8月下旬以后,夏薯在9月上旬以后。该期是块根膨大的主要时期。
二、红薯的生长环境
1、温度。红薯喜温怕冷,栽秧时5-10厘米、地温在10℃左右不发根,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
气温25-28℃时茎叶生长快,30℃以上时茎叶生长更快,但薯块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茎叶生长慢,20℃以下时茎叶生长也快,15℃时停止生长,10℃以下持续时间过长会遇霜冻,茎叶枯死。
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20-25℃的地温最适宜于块根膨大,低于20℃或高于30℃时膨大较慢,低于18℃有的品种停止膨大,低于10℃易受冷害,在-2℃时块根受冻。块根膨大期间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
2、光照。红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叶色较浓,叶龄较长,茎蔓粗壮,茎的输导组织发达,产量较高。如果光照不足,则叶色发黄,落叶多,叶龄短,茎蔓细长,输导组织不发达,同化形成的有机营养向块根输送少,产量低。
每天受光时间长对茎叶生长有利,茎蔓变长,分枝数增多。每天受光12.5-13小时较适于块根膨大。每天受光8-9小时对现蕾开花有利,但不适于块根膨大。
3、水分。红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增产。红薯怕淹,特别是在结薯后受淹对产量影响很大。土壤干湿不定造成块根内外生长速度不均衡,常出现裂皮现象。总之,红薯既怕涝,又怕旱,群众说:“干长柴根,湿长须根,不干不湿长块根。”要获得红薯高产,应根据具体条件适时适量灌水,及时彻底排涝,旱地要加强中耕保墒。
4、养分。红薯吸肥能力强,耐瘠薄,但要高产必须施足肥料。除氮、磷、钾外,硫、铁、镁、钙等也有重要作用。在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要求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据分析,每1000斤红薯中含氮3.5斤,磷1.75斤,钾5.6斤。因此,增施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磷肥有显著增产作用。
5、土壤。以土层深厚,含有机质丰富,疏松、通气、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与沙性土为好。土质粘重时,块根皮色不好,粗糙,薯形不整齐,产量低,不耐贮藏。但沙壤土和沙性土一般肥力较低,保水力差,应通过施肥等措施逐步培肥地力,方能获得高产。红薯较耐酸碱,适应PH值范围约为4.5-8.5,但以5.2-6.7为宜。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不宜栽种红薯。
三、红薯的栽培技术
1、育苗方法
红薯需在移栽种植前2个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开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采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每年进行选种育苗提纯复壮。要在无病毒病和疮痂病病区,且品种一致的田块选种,选择薯形长、匀、无棱沟、直、皮光滑、无病虫斑和伤痕的中型种薯做种,种植前用1.0%硫酸铜液或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5~10min ,也可用 Bt、白僵菌等有机生产允许的生物菌剂浸泡种薯2h,最好采用纱网大棚无虫条件繁殖脱毒苗。
苗床基肥要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沤制有机肥500~1000kg、矿质钾镁肥50kg。下种前用石硫合剂或石灰对苗床进行消毒或闷棚消毒。
2、苗期管理
红薯育苗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肥,肥料用经有机认证的或经有机认证机构许可使用的生物有机肥(NPK养分总含量≥6%,有机质含量≥40%),育苗期追肥总量每667平方米一般为250kg。第1次“红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当苗高10~13cm时,可进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烧苗现象。
培土可分2~3次进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进行第1次培土,隔7d进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松细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匀撒入苗床中。培土可与施液态肥料结合进行,做到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以利早发、多发新根。
下种后每隔15d喷施1次Bt等有机生产许可的生物菌剂和300倍茶麸水,撒1次草木灰;并在苗床周围或育苗棚外放性激素诱捕器。
苗床管理还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晚上要盖草帘,保持床温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要做好保温工作。
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出苗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发白时要及时浇水,湿润床土和浇洒稀肥水,以促进薯苗生长;苗床过湿时,及时揭膜通风。
3、肥水管理
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 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红薯施肥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N∶P∶K=5:6:20 。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红薯有机种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学肥料,以基肥施用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结合整地起垄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后,结合补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作为提苗肥。第2次在红薯结薯期,即春、秋植种后60d左右,冬植种后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钾肥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制有机肥(或巴内达碧卡菌肥5公斤)500kg、草木灰250kg或矿物钾镁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开垄两边,或用小锄在垄腰部开小沟,然后把肥料与益生菌拌匀进行条施,施后应进行1次浇水,以促其尽快发挥其肥效。同时施肥后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培土。
红薯在定植时浇了定苗水后,在栽插后30~40d,开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时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可采取沟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过垄高1/2。整体来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湿润为宜。若遇雨天应及时排涝,以防积水造成薯苗徒长,出现只长柴根不结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