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宣城宣石盆景

宣城宣石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8-01 05:05:32

『壹』 徽派盆景的艺术境界

在盆景创作中,种种盆景艺术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创作出理想的盆景艺术品。一个成功的盆景作品,必须具有美的生境、美的画境和美的意境。总之,是有的之景,托景言志,借景言情。 (一)美的生境生境美是盆景创作必须达到的第一境界。生境美即自然美、生活美;应含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亦即天然图画是也。生境是画境、意境的源泉和前提,这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的反映。为了达到使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盆景的体量、形式、色彩、布局、风格等,只能使自然美增色,而不能压抑和破坏自然美。
l.形质之美主要为植物材料的根、干、枝、叶、花、果的形质美和山石材料的纹理、断面、结构等形质美。如黄山松的主干被累累鳞甲,古趣盎然;珍珠黄杨的细叶圆润如玉,红绿相间;拘杞的鲜果喷红吐朱,胜似玛瑙珠串;杜鹃的花冠如翩翩彩蝶,在枝头寻芳弄香、追嬉闹春;木的根蔸枯态嶙峋、浑如铁铸。石材如砂积石的细密孔穴和芦管结构、斧劈石的直纹竖理、龟纹石的天然皴皱、宣石润白的石质等也非常雅观。
2.色彩之美色彩之美具有感情效果。这是因为色彩的刺激,能使人产生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从而影响人的感情和情绪。它主要指植物根、干、枝、叶、花、果和山石材料的色彩和光泽。植物如翠竹碧玉般绿秆、红枫燃霞般赤叶、梅花冰肌玉肤般英华、火棘红精赤足般圆果等;山石材料如砚石墨玉般光泽、宣石白玉般肤色、萤石翡翠般绿色等。
3.动声之美主要表现 在植物材料上,如风吹草动,疏声薄影;松树则林涛阵阵,颇有高山旷林野趣。表现 在山水盆景上,则有瀑布飞溅、云雾缭绕。
4.变化之美植物材料,在春天表现为新芽吐绿,一片生机;夏天则叶色鲜浓、花香袭人,给人以日新月异之感;金秋则丹枫似火、银桂飘香、榴果压枝,犹有收获之喜;冬天则梅花傲雪绽放,更具刚毅不屈的精神,催人振奋,叫人上进。表现 在山光水色上则春山秀丽、夏山浓郁、秋山萧疏、冬山枯寂等等。
5.整体之美植物、山石材料,在各自具备的个体美的基础上,将各部分的形态和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山石、植物经艺术加工后进行组景,因此较之于单个或单个之一部分,则表现出更集中、更完善之美,这就是整体美。整体美除了自然美之外,更主要的是生活美。 龙桩盆景主要用梅花,也有用碧桃、罗汉松树种素材进行造型。整体形象犹如一条游龙,有龙头(罗汉松不作龙头)、龙身、龙爪和龙尾。
龙头的培养:龙头培养与压条繁殖有关。清明前后,将梅幼树或老桩基部萌蘖枝进行压条繁殖。翌春剪离母树,移栽他处。母树经压条时修剪刺激,当年便在基部再发生几个强壮的萌蘖枝。次春又可继续压条,由于多年反复压条作业,母树基部就形成膨大而畸形的桩头,有时白蚁侵入桩头,咬食木质,到一定时间清除白蚁后则成为舍利桩头,更显苍古。当龙头培养几年后,可在龙头上萌发的萌蘖枝中选择一强壮而较长的萌枝作龙身造型。
龙身造型:先在桩基部旁立一竹竿或木杆,下部插入土内,作为造型支柱。然后将选奸的梅主干(应有2~3米高)作左右S形弯曲(游龙弯),每弯之间
用棕榈叶条扎缚固定,二弯的中间位置也用棕榈叶条将梅干扎缚在支柱上固定,同时在将梅干作S形弯曲时就注意使梅干间隔穿插在枝柱两侧。相邻两弯的宽度视龙身高度而定,一般15~25厘米,下部稍宽,上部稍窄。弯的多少视梅枝长短和需要而定。如需龙身更高而选的梅于不够长,则可在第一年做好的龙身顶部选一饱满芽,并在芽的上方短截,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该芽长出较强的延长干,第二年继续作S弯,以达到所需的高度,这延长干所作的弯的平面一般应与上年弯的平面一致,也可错开一小角度,如错角则为掉弯。和控制花枝多少。
龙身主干在开始放龙爪枝时,龙爪枝一般较细弱,横伸不出去时可用细竹竿横扎在龙身主干上以便支撑龙爪枝。
龙爪枝的设置是两侧对称,而且下部的外伸较长,上部较短,个造型大致为等腰梯形。
龙尾蓄枝:当进行龙身造型时,将龙身主干顶梢攀直,并用棕叶条扎缚枉支柱上,同时将干梢短截,剪口下几个芽萌发成小主枝,次年将这些枝留4~7厘米进行短截。强度修剪刺激其上再萌发一些枝条,第三年将这些枝留10—15厘米修剪,顶部就形成由许多侧枝组成的比较广的枝群,这就是龙尾。
至此,梅花龙桩盆景造型作业基本告一段落,以后就进入养桩阶段。养桩阶段是一漫长的过程。需十余年或几十年的功夫。一定要达到桩头、主粗壮、皮皴色老时才有观赏价值。在养桩阶段主要的工作址修剪调整姿态,施肥加速生长,复盆促进发根和枝干老苍。修剪
一般在春季花后进行。修剪对调整树势和桩景姿态很有作用。操作时除剪去枯枝、纤弱枝外,对过密枝应疏剪,对强枝应轻剪,较弱枝应重剪。在上下树势方面,应该是上部树势稍强于下部,这样整体树势容易平衡。如果下部树势过强,上部势必衰弱,中、上部枝就容易枯此。出现这种情况,对下部众多的萌蘖枝要么进行压条,要么剪去。梅化施肥在歙县卖花渔村一般在秋末冬初施以猪粪,也可施复合肥(早春)。发芽时最好再施一些人粪尿肥。所谓复盆是指在梅花地栽的情况下根长得很长,小侧根却少,这不但影响以后起桩上盆,而且树势也容易减弱。因此每隔三四年将梅树掘起,修剪一下根系,再换个地方栽下去,这就是复盆。经过复盆,根盘小了,但吸收根增多了,树势在复盆当年可能有些减弱,但很快可以恢复并转强。正式上盆时也容易服盆。
梅花龙桩有低桩、中桩、高桩之分。低桩高度在1米左右,中桩在1米以上,高桩在2米以上。在旧时,龙桩一般都成对制作和出售,每对造型、高低要一致,严格时梅花品种也相同。 三台式盆景的素构‘主要有梅花、圆柏、罗汉松等。现以罗汉松为例谈造型的方法。
罗汉松为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叶条状披针形,有长叶和短叶之分。罗汉松枝干在幼时较柔软,老时则硬。罗汉松造型操作应在秋冬和春中四月以前进行。发芽后,枝干含水分较多,弯曲时容易折断。
三台式盆景主干弯曲二弯半,其枝片为三台。中间为顶台,位置最高,二侧各一台,位置稍低且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造型呈一等腰:角形。每台片的形状基本上为低馒头形、圆头形(顶台)或椭圆形(侧台)。具体操作如下:
用80~150厘米左右高的树苗,粗度在1~3厘米直径斜栽于地(或盆内),为防止在主干弯曲的树干折断,需要主干的一侧(近地一侧)用一根劈得很薄的三层竹篾或一根10号铁丝靠贴于主干(铁丝头插入树干基部土内),然后用麻皮(或塑料包装软带)将竹篾(或铁丝)连同树干缠扎在一起,从基部一直到顶部。然后进行树干弯曲(用游龙弯)。具体做法是先用左手抓住树干基部,使它不能移动,右手把捌千从向右斜卧的一侧慢慢地推弯到相反的方向,使成弓形,立即用麻绳(也可用棕叶条、塑料包装软带——下同)一‘头系在捌干基部,一头系到树干弓弯的上端着力点处,使弓弯固定。第二弯距第一弯大约30厘米,用左手抓住第二弯起点处(第一弯着力点前),使其不能移动,再用右手慢慢地将树头向第一弯的方向攀回,也成弓形,立即用麻绳一头系在第一弯结束处的弯背上,一头系到第二弯结束端的着力点处,以固定弓弯。最后半弯是在眶第二弯15—10厘米处,用左手抓住弯的起点处,右手慢慢地将树干向第二弯的方向推,但此弯不要过大,使树头缓缓斜向上伸即可。也用麻绳如法固定起来。此弯完成后,将上面半弯的树干(梢部)留10—15厘米后剪去顶部(如树干此处有侧枝应尽量保留,仅剪去枝梢)。在第一弯和第二弯的外侧放一主枝向外伸出,并进行水平面S形弯曲或竖平面S形弯,一般弯1弯半。应注意的是第一横出主枝应稍上托些,第二主枝横出时应稍下压些,使两台台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短剪这二主枝的枝梢,并剪去主干上多余的小枝,这样三台式造型基本告一段落。最后用一竹竿穿插在主干二弯之间,并插入树干基部土中,作为支柱,防止因主干细小而变形。开春以后,三
台的口十腋内可发出新侧枝。翌春对这些新枝再留2—3厘米进行短剪或当年夏天就开始进行摘心,促发小枝。这样每台枝片不几年就可形成整齐美观和丰满的台片。
三台式盆景虽不需培养龙头,但也应经10年左右的养桩过程,同时也需“复盆”,目的使主干有一定粗度、弯曲处自然生动,枝干呈现老态。台片经调整、修剪后形成紧凑、丰满、整齐、大小适宜的优美造型。这样再上盆,稍露主要侧根,观赏价值就可提高了。
三台式盆景可以进行改造和变化。例如下面两侧的台片如果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一高一低或者二台片中一台向外伸长些,则三台就不是等腰三角形而是不等边三角形了,于是就产生了动势。又如将树横栽于签筒盆中,并使三台式中第一弯台作顶台,第二台片向斜下伸长作延伸台片,而将原顶台作中台片,则成为悬崖式。再如将三台式中除去最下面一台,则成为旗形树冠,也有较强的动势。如果在三台式主干上多留几个主枝,并做成大小不同的台片,这就成了曲干多台自然式盆景所以三台式盆景是规则式盆景向自然式盆景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款式。这在徽派盆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台式盆景一般为中小型,大型很少(圆柏三台式盆景有大型的),可置于几案上欣赏,也可放在阳台上,厅堂内欣赏。它体现出“小中见大”这一盆景主要特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特点是主干用螺旋弯,即徽州花农所说的磨盘弯蟠扎,而出枝也都在弯的外侧,枝片虽有前有后,但基本上是左右出枝。一般中小型盆景,主干只2~3弯,邻近弯之间的水平间距15—20厘米或更小。扭旋式常用于梅花、罗汉松、圆柏、紫薇、小n十栀子花等树种的主干造型。
扭旋式主干造型的具体做法是:先在桩苗一侧立一牢固支柱(插入土中),将桩苗基部向支柱方向攀弯,靠在支柱下端,立即用棕榈叶条(或麻皮——下同)将桩苗扎缚在支柱上,使其不能移动,再将桩苗上段斜上绕支柱半圈,又靠在支柱上(即在第一扎点支柱反侧上端),又用棕榈叶条将桩苗扎缚支柱上,使其不能移动。还将桩苗上段斜向上绕支柱半圈,又靠在支柱上(即在第一扎点处支柱同侧上方),还用棕榈叶条将桩苗扎缚在支柱上,如此而上,直到根据造型需要几弯,扎儿弯,过长之桩苗上殴剪去,促发顶枝。这样扭旋式主干造型便告一段落。
主干扭旋式造型还可以先将主干作S形游龙弯,再将由S形弯曲而形成的竖平面作顺时针或反时针水平旋转,旋转角度90—180度,这样S形各弯都得变形,单一的平面也被打破,从而形成扭旋式造型,然后将各弯主干扎缚在支柱上固定(也需在主干较细时用此法)。
主干弯好之后,将主干顶梢留适当长度后短剪,并在主干各弯的外侧放出主枝。注意上下主枝不要重叠,而且前面主枝(观赏面)应向左或右侧斜出。主枝选定后,主干上其他枝条可剪去。主枝为水平横出或向下作弧弯再伸出,然后作水平或上下S形弯,弯可作1—3弯(一般下部主枝2~3弯, I:部主枝1—2弯)。弯后短截过长枝段,促使剪口以下萌发较强且多个侧枝,侧枝纤摘心或冬春短剪后又发多个小侧枝,如此反复儿年,则成小枝群,即为台片。罗汉松和圆柏的台片不但司‘采取摘心和修剪的力、法来扩展和加密,而且可用细铁丝将侧枝缠绕后弯曲枝条来摆布,使小枝均匀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台片提早形成。已经形成的台片,为了保持姿态,每年应经常摘心和冬春修剪。 徽州花农历史上把上述按一定款式蟠扎、培养成型的树桩盆景如游龙、三台式等视为正款,而将未能按一定规则蟠扎、培养成的树桩盆景列为杂桩,也叫野款。所谓杂桩,是因桩景形式多样,又不同于正款桩,所以称杂。所谓野款,就是仿照山野自然树木形态的款式,也就是自然式树桩盆景。杂桩可以是因失去蟠扎时机而不能蟠扎正款的家育家养树桩,如梅桩、柏桩、罗汉松等进行树冠造型而成,也有到山野选取有欣赏价值的野桩进行树冠造型而成。如榆桩、三角枫桩、紫藤桩、紫薇、黄山松等,还有一些灌木如天竺、虎刺、木绣球、雀舌花(小叶栀子)、杜鹃、贴梗海棠、腊梅等。
杂桩主干一般不进行蟠扎(一些灌木如杜鹃、贴梗海棠等也进行蟠扎)或进行主干高位蟠扎,对主枝、侧枝常进行蟠扎或修剪造型。造型一般是做台片,也有经修剪形成自然:l《枝(如梅花),主枝位置,姿势、高低,台片的形状、大小和多少一般因树造型,因型而定。因此桩景的优劣全凭作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造型技能。杂桩款式多种多样,有单台、双台、多台、 自然树冠;有直干、斜干、曲干、悬崖曲干;有一本多干(南天竹)、丛林(虎刺),不一而足。其具体制作仅能举几例说明。
卖花渔村花农在上世纪70年代或以前所作的杂桩(野款)盆景,反映了传统杂桩的制作方法和面貌,不难看出,这就是徽派传统自然式盆景。它和现代自然式盆景相比,不大注意各种对比关
系,而且台片也很粗放,有野味而缺乏韵味。它与以前文人自娱式盆景相比,也缺乏画意。但它毕竟是徽派现代自然式盆景的先驱之一。其实现代徽派自然式盆景就是在传统杂桩、传统三台式和传统文人自娱式盆景的基础上再借鉴国内其他盆景派别的一些技法发展起来的。 微派传统水石盆景主要素材有砂积石、太湖石和石灰石等盆大都用黟县青石凿成,多为深盆,有长方形、圆形等。
山石大都挑选形状奇特的自然石入盆,有的虽经人为加工,但不留痕迹。有单峰、双峰;有峰、峦、丘、麓、谷之状。有的也凿有洞穴、山石上种植虎耳草、菖蒲、藓、蕨之类。石置石盆中,盆面大部为山石所占,水面很小。有的山石下部凿有洞穴,水漫洞中,有极小游鱼出没。景物虽小,但是山青水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贰』 这是什么石头

这是宣石。



因产于安徽省宣城市辖区的宁国市而得名“宣石”,又称"宁国宣石"。宣石质地细致坚硬、性脆,摩氏硬度6~7度;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色白如玉为主。稍带锈黄色;多呈结晶状,稍有光泽,石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皱纹细致多变;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又间以杂色,貌如积雪覆于石上;最适宜作表现雪景的假山、也可做盆景的配石。古时宣石多用于制作园林山景或于山水盆景,少量作为清供观赏,由于储藏量低,故而也成为“小众”赏石和“高端”赏石的代表。

『叁』 盆景用什么石头装饰比较好

盆景用什么石头装饰比较好?

制作山石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分松石和硬石两大类。松石又称上水石,这种石料,质地疏松,利于吸水,可以栽树种草,加工方便。硬石石料坚硬,天然纹理美观,形态奇特,不吸水,不能点种植物,雕琢加工也较困难。我国各地石料资源种类繁多,可就地取材,创作出具有地方风格的山石盆景。沙积石又称吸水石,色灰褐、微黄或红棕色,是泥沙与碳酸凝聚而成的表生沙岩。质地疏松,加工造型容易,但易于破损。由于吸水性强,可生长草木和苔藓,是山石盆景和附石盆景的常用材料。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等地。

英德石又称英石,是石灰石自然风化长期侵蚀形成。颜色多为灰黑色,间有白色和浅绿色。石质坚硬,纹理细腻,以多孔、皱透、体态嶙峋为佳;不吸水,栽种铺苔困难。英石形态自然,用来制作盆景,既可表现崇山峻岭,又可作庭园池塘驳岸。产于广东英德。

钟乳石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头,多为白色,表层与空气接触后氧化成浅黄褐色;线条一般较圆润,洞穴较少;石质坚硬,但锯 截尚方便,选用时要注意选用其天然形态;不吸水,不能栽种植物,适于塑造山水,有时也用来装配雪景,效果甚好。产于浙江、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还有安徽的灵壁石、宣城石,华南地区的蜡石,江苏太湖的千层石,各地均有分布的树化石、铜矿石,台湾的乌来石,湖南、广东的菊花石等等,都可以制作山石盆景,只要精心选择,就能够创作出高水平的盆景。

『肆』 宣石的宣石品种

初出土时呈铁锈色,日久逐渐转为洁白色,俗称“马牙宣”最佳可以用来做奇石收藏。
其中有类灯草细条状、密集簇生。称“灯草宣”
块状小颗粒组成、无杂质地。称“米粒宣”
其次有一般材料黑白相间、白色区域洁白如玉石,黑白分化明间。称“水墨宣”用来表达山水盆景的瀑布或雪山最佳。
其完整大块者,现今基本少有。古时候由于其其光滑圆润,石隙线条独特,远视意态类狮; 石中多石英,迎光闪闪发亮,背光耀眼,特别于堆叠冬景雪山。《园冶》中列举诸石,云“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玉山也”,而碎小者尤适于制作浅盆景。宣石堆砌的假山,
最著名的莫过于扬州园中的冬景假山。这座假山系出自康熙年间山画派巨擘石涛和尚之手(石涛于明末清初在宣城广教寺寓居多年,遍游宣城山川风光对宣石极为赏识),厅南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时仍育雪意,故建此叠山.
当代园林专家陈从周说四季假山概括了画家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以及"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 他用宣石堆叠的冬景雪,游者伫立山下,有一种寒风凛冽,积雪未消的感觉。由此,宣石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叠石作品的优质材料。

『伍』 宣石的介绍

简称“宣石” 又称宣城石,主要产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宁国一带山区。该石质地细致坚硬、性脆,硬度约摩氏6~7度;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色白如玉为主。稍带锈黄色;多呈结晶状,稍有光泽,石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皱纹细致多变;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又间以杂色,貌如积雪覆于石上;最适宜作表现雪景的假山、也可做盆景的配石。古时宣石多用于制作园林山景或于山水盆景,少量作为清供观赏,现产出无几。

『陆』 宣城石有哪些特点

宣城石特点:又称宣石、马牙宣。色白如玉,稍带光泽,石质极坚硬,多呈结晶状,石表面棱角非常明显,皱纹细致多变,线条硬直。主要产安徽宣城、宁国一带。适宜于表现盆中雪景,别有情趣。

太湖石:别名湖石,是石灰岩在淡水中长期受湖水冲刷、溶蚀而成。有灰白、浅灰、灰黑等色,以纯白色为最佳。石料质地坚硬,稍有脆性,一般利用天然形态,不作雕凿。石头线条柔曲圆浑,石面皱纹起伏回转,还有许多奇态异形的洞穴,洞窝层层相套,玲珑剔透。太湖石多为大型石头,能作盆景的都是小块,产出较少。太湖石主产江苏太湖、安徽巢湖及其其它石灰岩地区,以洞庭西山所产最佳。

『柒』 风景石的种类

1)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永不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

步入寻常百姓家
千百年来,赏石、藏石仅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有闲阶级的独霸娱乐。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赏石、藏石已经成为群众性的日常文化活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个可喜的社会变化。

2)房山石:
房山石属花岗石,具有坚固、耐风化的特点。此石质白中透青,青中含白,犹如雪花落在树叶一般。乃不可多得的天造地设之雕刻佳品。
房山石是在北京皇家园林中大量运用的园林景观石,由于地理位置和石头自身特点,房山石在北方皇家园林中大量运用,它自身雄浑、厚重、敦实的特性与北方皇家园林庄重、造型雄浑、规模体量大相结合,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推向高潮。

3)英石:
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宋代的《云林石谱》就有相关记载,并被列为宋代皇家贡品。它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列为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英德英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英石,是产在英德市的一种风化石。主要用于风景园艺,假山等。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以黑者为贵。英石也是传统文房供石的主要代表品种;英石正背面明显,正面多洼孔、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而背面较平滑。英石质坚而脆,叩之有共鸣声,历来为收藏者所喜爱。

4)灵璧石:
灵璧石,隶属于玉石类的变质岩,为隐晶岩石灰岩,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组成,因含金属矿物或有机质而色漆黑或带有花纹。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磬云山,灵璧奇石形成于8亿多年前。
灵璧石天下奇。灵璧石独具神韵,闻名遐迩,领骚神州,古往今来有无数石痴为之倾倒,它的天工造化之功,在古今中外赏石界产生强烈影响。灵璧石瘦者铁骨铮铮,透者跌宕,漏者遒逦,皱者江河行也,丑者藏美丑而不丑。灵璧石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形态大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神美貌丽。

5)黄石:

黄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之一,与太湖石齐名,为中生代红、黄色砂、泥岩层岩石的一种统称,材质较硬,小块石料常因自然岩石风化冲刷而崩落后沿节理面分解而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各面轮廓分明并显露锋芒。名贵的有孔雀石、方解石、鱼眼石、菊花石;普通的有石灰石、大理石、铁矿石、硅灰石。

6)青石:
青石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海湖盆地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约占岩石圈的15%),是碳酸盐岩中最重要的组成岩石。三角度3.7-3.8,吸水率 ≤0.75%,弯曲强度≥10.0MPa,光泽度60左右,密度2800千克/m3。

7)宣石:
简称“宣石” 又称宣城石,主要产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宁国一带山区。该石质地细致坚硬、性脆,硬度约摩氏6~7度;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色白如玉为主。稍带锈黄色;多呈结晶状,稍有光泽,石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皱纹细致多变;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又间以杂色,貌如积雪覆于石上;最适宜作表现雪景的假山、也可做盆景的配石。古时宣石多用于制作园林山景或于山水盆景,少量作为清供观赏,现产出无几。

8)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镇一带,是南京、仪征著名的特产。中国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巅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雨花石的欣赏,追求的是“意境”,所谓景外之景,图外之画,弦外之音,无论诗情、画意、神采、文韵都包涵在意境之中,这就要求收藏者要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一般提到雨花石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为雨花石就是产自雨花台一带,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误解。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她主要产自扬子江畔、风光旖旎的南京六合和扬州仪征。雨花石以“花”为名,花而冠雨、美丽迷人。

9)鹅卵石:
鹅卵石,是开采黄砂的附产品,因为状似鹅卵而得名。鹅卵石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石材,取自经历过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在数万年沧桑演变过程中,它们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被砾石碰撞磨擦失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又和泥沙一道被深埋在地下沉默了千百万年。

10)黄蜡石:
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
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湿、润、密、透、凝、腻六德。黄蜡石有以下特点。一是石质相当好,特别是冻蜡,透剔晶莹。在乌兰浩特市归流河发现的珍稀黄蜡石无论是从视觉,手感都给人一种愉悦感。“石不能言最可人”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解,有一种清雅之气,让人怜,让人惜。是大自然的杰作,无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可遇而不可求,堪称石中绝品。二是形状奇特多样,像动物、像人、像网络、像花簇,真是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配上合适的架座,再摆设于厅堂或几案之上,满室生辉,真是人见人爱。三是稀有性,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黄蜡石是稀有资源,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在黄蜡石市场,一块拳头大小的极品黄蜡石售价三千多元。

11)木化石:
木化石是最少上亿年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硅化木或树化玉。硅化木是上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因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或树化玉。
树化石是地质学所称硅化木中的极品,它诞生于距今2亿多年的中生代时期,因突发的剧烈的地质变化,将树木深埋地下,经过极为苛刻的地址条件形成,是天下稀有亿万年前遗世孤品。木化石集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它是集木、石、玉为一体的宝石佳品。

『捌』 这些石头有收藏价值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赏石文化作为一种时尚也一样迅猛发展起来,人们对奇石、观赏石和工艺石的收藏热情日益高涨。但许多人在选择奇石、观赏石和工艺石的收藏上举棋不定,不知收藏哪一类石头为好,也不知道如何区别它们的价值。对石头收藏爱好者来讲,奇石、观赏石、工艺石都具有收藏价值。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爱好的石头群体。

首先,赏石文化是一种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赏石的过程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过程,人们在发现原始自然的石头或岩石后,通过大脑思维活动对石头的形、色、质、纹、韵等元素进行再认识,寻找和发现石头与人文文化的共同点和结合点。现代赏石文化的基础和元素为:形、色、质、纹、韵五大要素,这五大元又是赏石文化价值的要素。

石头收藏是以石头和岩石为基础,但不同的石头其概念和价值的体现有着根本的区别。

1、奇石。它与工艺石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一方面既是经过大自然磨励而天然形成的,石头的形态、材质、色泽、纹理等元素独特而自然,且不可缺一,又无人为雕琢或打磨的痕迹;另一方面,它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或收藏价值。奇石的价值则重点体现在石头的五大要素上。形、色、质、纹、韵,天然而而兼备,更重要的是“韵味”无穷,文化内涵丰厚。

2、观赏石。顾名思义,它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石头,既包含了奇石,又包含了工艺石。在日常赏石活动中出现的经抛光、开片、去底等方式改变石头形态后的石头藏品,是为了突出石头的“纹”,增强石头的“韵味”,拓展石头的文化内涵,提高石头的观赏价值。如:雨花石、草花石、大理石等。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石头的质、色、形、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氛围。

3、工艺石。它是通过人工和物理的方法将原始自然的石头和岩石打磨成某一状态的物品;或在石头上人工雕刻、描绘成某一图案;或粘接组合成某一主题的作品等,形成可观赏或收藏的石头商品。这种通过人工或物理作用,将石头变成一种具观赏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石头称之为工艺石。如:石雕、石刻、石画等。工艺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石质自身和雕刻、绘画工艺上或作品的构思与巧妙上。

综上所述,人们在赏石过程中,通过对石头认识的意识升华和提炼,只要将具有独特形态、色质、图案、纹理和“韵味”具为一体的石头作为收藏品都是可行的,只要你对藏品有了充分的认识,了解了其价值的所在,便可结合自身的爱好,选择情有独钟的石头作为收藏品。

『玖』 一个文艺范的山石盆景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一步:先有想法

做一个山石盆景,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要做出什么样的一个盆景,就像画一幅画一样,你要先知道要画什么,然后才能画出来,所以先有一个想法把他画成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是设计,这是第一步,当然如果一开始无从下手和,可以参好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改动。

第二步:选择材料

有了核心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根据这个想法,开始选材了,选材包含:石、盆、架等,比如,如果你想做个黄山、华山,就可以先坚硬一些的猛石,想做雪景可以用白色的宣石或海母石等等,至于选盆,通常会选择浅水盆、可以有大理石盆或者釉盆,如查你想搭大的山石盆,可以用水泥盆。

第三步:布局设计

有了想法,有了材料,接下来就是围绕自己的想法,把大形搭出来,然后慢慢调整材料的位置,到底这块石料是横用、还是直用还是斜用呢?哪个角度是你最好看呢?这一步很重要,做得好,后期加工后才能实现你最初的想法,通常来说,你至少要保证三个面可以观赏的。

第四步:加工

摆好大型后,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然后胶合,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加工方式。

(1)锯截:无论硬石、软石,底部都要锯平,可以把石头放入水中,这样就能立马得到水平线,截的时候要想好,看哪里地得最合适你的作品的。

(2)雕琢:能利用石料天然的造型当然最好,但现实经常不如人意,所以我们要对石料进行雕琢,加工前先用水浸泡,这样好操作,然后注意下重手前要先试探,避免碎裂浪费,然后到坡脚比较细致的地方,要从下往目,防止断裂。

(3)胶合:把截平、雕琢好的石料用水泥粘合在一起,方便后续布置,要注意的是,胶合的时候要注意石料的纹理、石质是否相同,要不就会显得很假,还有就是软石只能左右两面胶合,然后还要为以后种植留空隙。

(4)种植点缀:山因水活,树使山生。所以要让山石盆景完整,会选取矮小树木、草本植物和苔藓对山石盆景进行点缀。:

.

第五步:最后调整

常会发现加工好的山石或种植好的植物有不尽合要求之处,必须再作加工甚或调换。有时还会发现原来构思的布局设计不够完美,所以说是最后调整,但实际是在过程中慢慢调整,最后在做一次审查和微调。

每六步:题名

经过自己的设计、努力做出来一个自己满意的山石盆景,当然要给他配一个好听的景名啦。根据作品的主题、题材,意境等方面来题名。总之盆景的题名不可俗、粗、直。

『拾』 山水盆景有哪些硬石类材料

山水盆景的硬石类:以硬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截取、拼配、胶合等手段,保持石材版自然神貌,并预留栽权植穴种树木、竹草、青苔,或点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的艺术品。

常用的石材有广东英德的英德石,安徽灵璧产的灵璧石,浙江、江苏太湖产的太湖石,山东崂山产的崂山石,江苏武进产的斧劈石,江苏太湖产的千层石,江苏徐州、四川重庆等地产的龟纹石,辽宁、新疆等地产的松花石,浙江产的石笋石,安徽宣城产的宣石,全国各地锰矿产的锰石,川西河道或古河订中产的沙片石等。

硬石石材繁多,虽难以雕琢加工,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

热点内容
云南茶花八大名品 发布:2025-07-21 05:22:11 浏览:136
梅花镶钻 发布:2025-07-21 05:17:56 浏览:665
竹叶盆景 发布:2025-07-21 05:17:52 浏览:901
食人花语大全 发布:2025-07-21 05:13:43 浏览:400
七片叶子一朵花能 发布:2025-07-21 05:13:01 浏览:788
蝴蝶兰花剑怎么固定 发布:2025-07-21 04:58:17 浏览:99
武汉插花培训费用 发布:2025-07-21 04:51:56 浏览:927
玫瑰与花盆 发布:2025-07-21 04:51:14 浏览:977
牡丹小型张邮票价格 发布:2025-07-21 04:50:37 浏览:70
福州绿植招标 发布:2025-07-21 04:43:32 浏览: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