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盆景
① 栽种腊梅最好是用哪种土质
腊梅别名然黄梅、黄梅花。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腊梅;柴油心腊梅;狗绳腊梅。腊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腊梅又称黄梅花、雪里花、蜡木、蜡花、巴豆花。属于腊梅科腊梅属植物,为落叶灌木,高2~4米。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芽有多数
覆瓦状的鳞片。叶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先叶开放,芳香,直径约2.5厘米。花被多片,蜡质,半透明;花托椭圆形,长约4厘米,果时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每果一枚种子。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腊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于腊梅其独特的个性,是冬季观花的最佳树种,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净化空气的首选树种之一。同时,由于蜡梅根系发达,生长适随性及根部萌蘖力强,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它可作为丛生花灌木为街道绿化所用,也可以培育成小乔木作为行道树种,既可在公园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园、梅圃等大型景观,也可以在视野宽阔的草坪板块中点缀、孤植形成小品。它不仅可以在庭园中露地栽植,显得自然洒脱,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获得巧夺天工的意境,还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腊梅除了其观赏价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肴或点心的历史。以花卉入馔,多出于保健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何国珍编著的《花卉入肴菜谱》就列有蜡梅豆腐汤、蜡梅玻璃鸡片等花馔品种。其花还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风干后加入茶叶,可制成腊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数朵,冲入开水代茶,有浓郁香气,并有缓解咳喘之效。花还可做菜配料,如在烧鱼、虾仁、豆腐时或做汤时放入,味美气香。
② 腊梅花什么时候开
腊梅花在11月中旬开放,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内圆形、容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
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蜡梅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它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
(2)姚氏盆景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
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
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③ 长兴的姚家桥在什么地方
长兴岛是宝山的一座美丽岛屿,它三面临江,一面临海,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环境。远离外界的污染源,生态系统完善,大气清新度维持在一级水平。全岛面积76.32平方公里,被誉为绿色的翡翠,镶嵌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长兴岛前卫农场位于长兴岛中部,占地451.67公顷,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之一。
园内的假山、长廊、盆景园、蒙古村、跑马场、海螺馆、迎宾馆各具特色,颇为诱人。园门东侧有情趣盎然的盆景园圃,西侧为构思巧妙的柑橘文化长廊。每当春末夏初,喷香扑鼻的洁白橘花遍散绿叶之间;深秋季节,金黄色的果实垂挂树枝之上。
长兴岛是有名的“柑橘之乡”,游客既可享受芦荡泛舟、橘园赏橘和采橘的独特乐趣,又能在滩涂上拾贝壳、寻螃蟹,或去江边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美景。垂珠园位于长兴岛先丰村,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色,园内果园占地1000亩,大多为柑橘,是秋季赏橘、采橘的绝好去处。
桔园处于长兴岛中部,是前卫农场万亩桔园中的一片精品园地,占地200余亩。桔园种有柑、橘、橙、柚四大类60多个品种的一万多株果树,堪称国内柑橘品种之大全,故有“长江第一园”之称。桔园设有品种园、自采园、生产园、丹桔大观、桔文化走廊、观桔亭、蒙古村、海螺馆、盆景园、跑马场等景点和设施。每当春末夏初,喷香扑鼻的白色橘花如雪片似地遍撒在绿叶之间,仿如阳光下的“雪林”;深秋季节,皆为金黄色柑橘硕果所簇拥,树枝随风沙沙摆动,非常具有诱惑感,看着就有压抑不住的采摘冲动。
许多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和越冬地,在这一地区及附近的东海滩涂和长江滩涂已记录到115种水禽。包括15种鹭(主要夏候鸟),2种天鹅,5种雁和20种鸭(主要是冬候鸟)。长江口及其附近的滩涂是迁徒 鹬极其重要的驿站,尤其在春天。已记录到54种,包括大多数东亚珍稀或地方种类,如长嘴鹬、红胸鹬、红腰杓鹬,小青脚鹬、孤沙锥、半蹼鹬、细嘴滨鹬和勺嘴鹬。5种鸥在此越冬,包括珍稀的黑嘴鸥。
长兴岛是三岛中距市区最近的一个,仅需半小时航程。长兴岛素有“橘乡”、“净岛”、“长寿岛”之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长兴岛的旅游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景点主要有上海橘园、蒙古村跑马场、垂珠园、上海特技城、先丰度假村、石沙野生动物园、绿岛芦荡迷宫、星岛度假乡村俱乐部等,每到深秋季节,岛上举办的上海柑橘节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划,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划入崇明县。实行上述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上海发展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三岛”(崇明、长兴、横沙)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三岛”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
长兴乡设有 24 个行政村, 260 个村民小组。其中,渔业村 1 个。总人口 3.6万 人(不包括前卫农场)。岛内有凤凰镇、潘石镇、圆沙镇,其中凤凰镇为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岛的中部。长兴岛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装备岛”。
2.大连长兴岛
长兴岛
大连长兴岛是中国第五大岛,也是长江口以北第一大岛。她四面环海,东与大陆一桥相连,是中国海岛中最佳的小岛。 长兴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是镶嵌在渤海东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长兴岛位于中国辽东半岛中西部,大连瓦房店市西侧,四面环渤海,仅一桥与陆地相连。 长兴岛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 10 ℃,平均风速 4.5 米 / 秒,无霜期 180 天左右,年降雨量 600 毫米左右,日照率 60% ,相对湿度 67.5% ,年均雾日 18.3 天(能见度≤ 1000 米)。 长兴岛濒临渤海,具备发展海洋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特殊地理位置。东与大陆仅一桥相连,距岸 358 米,东距沈大高速公路关屯出入口 29.6 公里,南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120 公里 , 北距省会沈阳312.6公里,西与秦皇岛、北戴河隔海相望,距韩国仁川港 339 海里,日本长崎港 646 海里。
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大连渤海一侧岸线中段,陆域面积252.5平方公里,环岛岸线91.6公里,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海上西距秦皇岛港84海里、天津港170海里,南距大连港85海里,北距营口港101海里;陆上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市中心130公里,毗邻沈大高速公路及哈大铁路。长兴岛水深湾阔,腹地宽广,拥有渤海湾最优良的建港条件,其中可用于临港产业发展的岸线40公里,离岸400米即可达到20米等深线,离岸1公里即可达到30米等深线,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最佳出海口。2002年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长兴岛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6月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规划和建设长兴岛,使其成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和临港产业基地,逐步建成辽宁发展沿海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区域;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大连市将长兴岛规划为大连正在建设的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组合港,承接国外临港产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产业的转移,打造东北新型产业基地和经济增长区域。
2005年6月24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开发长兴岛;2005年8月,大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作为大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长兴岛开发拉开了序幕。在前后短短4个多月时间内,长兴岛人用“阳光动迁”创造了“长兴岛速度”。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徐长元介绍说,按照开发总体规划,长兴岛将先期开发50平方公里,建成装备制造业工业区等。在这片区域内有居民2360户,涉及动迁7751人。“阳光动迁”是长兴岛动迁的原则,动迁方案初稿形成后,有关部门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到了每个动迁群众手中,并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多次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此举温暖了动迁居民的心,也得到了居民们的大力支持,从而顺利完成了大规模的居民动迁。为解决先期动迁居民的居住问题,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按照城市居住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由政府先期垫资2.7亿元,开工建设30万平方米、122栋住宅楼的新港小区。动迁居民在购房时享受价格优惠,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购房还予以适当补助。如今,第一批动迁居民已顺利住了新楼。
据介绍,长兴岛的开发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基础先行,局部启动”的思路,将长兴岛规划为大型组合港区、临港工业区、城市及旅游区,中间以山丘和绿化区实现自然隔离。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入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同步进行,建设以港口为基础,以工业为带动的综合性港城。在长兴岛的开发建设中,港口开发是先导。先期确定的5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域,就是为了满足港口开发的需求。根据长兴岛港口岸线的基本条件和未来需求,整个港区将从葫芦山湾东部起,向北延伸至长兴岛北侧,总岸线长度为40公里。港区发展近期以临港工业功能、装卸储运功能和工业物流功能为主,逐步扩大商业港的中转运输功能;远期接续大连港直至21世纪中叶的港口发展重任,最终成为工业港与商业港相结合、商工贸并举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深水港区。为确保临港工业区对码头的需要,规划一期工程在八岔沟区域建设5个5—7万吨级的多功能泊位,年通过能力800万吨;二期工程根据深水岸线资源及产业发展需要,将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近期将重点建设葫芦山湾港口的防波堤和深水航道等公用基础设施。今天,两个7万吨级和1个5万吨级多功能泊位组成的公共港区正式开工建设。
“长兴岛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利用一部分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外,大部分要通过招商引资解决。但我们在选择项目时有一个‘铁’的原则——从有利于发挥临港优势和形成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招商选资而非单纯的招商引资。”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衣庆涛说。据了解,大连市在对长兴岛进行产业定位和布局时,充分考虑到了长兴岛自身优势和外在环境,充分发挥其临港和区位优势,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以承接欧盟、日韩、国内特别是东北产业转移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及配套、精品钢材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为主,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为特色的化工产业链为辅,以仓储物流出口加工为补充的大型临港产业集中区。在产业选择上,将重点引进和发展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企业群,大型电力设施、重大化工石化设备企业群,船舶等交通装备制造及其原材料精品钢材企业群,形成精品钢材——装备制造产业链;并有选择地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链,配套发展仓储物流出口加工业,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临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
长兴岛开发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东北腹地经济振兴的新平台。目前,一幅时间跨度达15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不远的将来,新兴的港口与产业集群将在这里崛起。徐长元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尽早实现开发区域的“九通一平”;同时,要加大招商力度,及早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税收关联大的临港工业项目,从总体上实现“超常规、快速度、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④ 腊梅象征什么
花语抄
花语一
高风亮节、袭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气、独立创新。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
花语二
慈爱之心,高尚的心灵。
富于慈爱,腊梅花金黄似蜡,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比梅花开得还早。真是轻黄缀雪,冻莓含霜,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腊梅开于寒冬,若能从花店买来几枝,插入花瓶中,供于书案上,其清香弥漫室内,会使人感到幽香彻骨,心旷神怡。或送给慈祥的长者,寓意更深远。
花语三
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坚贞、高洁。
腊梅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名句。《姚氏残语》又称腊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代表意义
腊梅象征着人生的坚忍、顽强、富有牺牲、能耐得寂寞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生的辉煌与成功。
⑤ 腊梅的知识
春季如何剪枝
⑥ 这是什么花
这是什么花,从图片上看到的是腊梅花,花蕾少,都是开足了腊梅花,花很漂亮很香,没有看到树花香就闻到了,也可以种在大一点花盆中,叫盆景。花收起来晒干,可以治咳嗽,气吹等疾病,作为中药来治疗支气管炎毛病,看到人见人爱,弄几支树枝插在花瓶中放点水,二个星期里不坏,放出香味整个屋子都香的。
⑦ 到底是腊梅还是蜡梅
1.蜡梅又名金梅、腊梅、黄梅花等,由于腊梅的花色常为黄色,故此命名。蜡梅非常独特的是它在冬季开花,斗寒傲霜,有着激励向上的精神,所以非常受人欢迎,自古对于蜡梅赞赏的诗词文章就非常多。
⑧ 腊梅一年的生长
腊梅
拉丁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
别名∶黄梅花、雪里花、木、蜡花、巴豆花
科属∶蜡梅科蜡梅属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 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蜡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腊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 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4米单叶对生,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
覆瓦状的鳞片。叶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先叶开放,芳香,直径约2.5厘米。花被多片,蜡质,半透明;花托椭圆形,长约4厘米,果时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每果一枚种子。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生物学特性
蜡梅又称蜡梅、蜡木,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树干丛生,黄褐色。单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有硬毛,表面绿色而粗糙,具叶柄。花单生于枝条两侧,冬季落叶后开花,花蜡黄色,具芳香,稍有光泽,似蜡质。
蜡梅为我国特产花木,变种和品种较多,如素心蜡梅、馨口蜡梅、红心蜡梅、小花蜡梅等。花被为纯黄色或深黄色,而内轮花被则具深红紫条纹或红浓紫条纹等。
性喜阳光,稍耐荫,较耐寒,耐旱,怕风,要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忌湿涝。
特色与用途
蜡梅花色美丽,香气馥郁,冬季开花,花期达3个月之久,常用作布置庭园,成丛或成片栽植,或作盆景材料和室内插花。
⑨ 腊梅的资料
蜡梅(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是蜡梅科蜡梅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美洲、日本、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山东、江苏、安徽、云南、河南、湖北、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区,生长于海拔300米至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林中。
(蜡梅的“蜡”,很多人都一直以为是“腊”。这是因为蜡梅大多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这种误用也逐步被人们认可,所以变成了“腊梅”。其实蜡梅以前一直是虫字旁,古代文献上都有记载。而且蜡梅和梅花并不是一回事,蜡梅大多是冬天开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开。蜡梅这种花的花骨朵的质感就像蜡烛的蜡。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蜡梅还是采用了之前的用法。) 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 腊梅果
蜡梅 x (L.) Link 英文名:Wintersweet 科名:蜡梅科Calycanthaceae 别名:黄金茶、黄梅、黄梅花、金梅、腊梅、蜡花、蜡梅花、腊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香木。 释名:时珍说,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名。腊梅,落叶丛生灌木,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
腊梅图片集(19张)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纸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腊质,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熟。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都有栽培。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腊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腊,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腊梅的花经加工是名贵药材,有解毒生津之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 腊梅-雪满枝头
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清初陈淏之《花镜》载:“蜡梅俗作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相近,色似蜜腊,且腊月开,故有是名。树不甚大而枝丛。叶如桃,阔而厚,有磬口、荷花、狗英三种。惟圆瓣深黄,形似白梅,虽盛开如半含者名磬口,最为世珍。若瓶供一枝,香可盈室。狗英亦香,而形色不及。近似圆瓣者,皆如荷花而微有尖;仅象狗英者,皆由用狗英接换故也。若以子出不经接过者,花小而香淡,其品最下。实如垂铃。夏熟。采取试水,沉者种之多生。产荆襄者,为上。今南浙亦盛,其本亦过枝,不宜接换。”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土植
腊梅
腊梅常用嫁接、扦插、压条或分株法繁殖。经嫁接法应用较多。 1.嫁接选2~3年生的狗蝇腊梅为砧木,用靠接或切接法嫁接,通常多采用靠接法。早春3月,把砧木与接穗的树皮削开,相互靠拢接合缚紧,接合部用塑料条缠好,使其愈合成活。成活后当年冬季就可与母株分栽。扦插以夏季嫩枝为好,插穗用50毫克/公斤生根粉浸泡6小时后,插在遮荫的塑料薄膜棚内,约20~30天即可生根移植。 3.分株是取基部带有多个须根的苗,分株后剪去上部枝条,施以稀薄液肥,上部盖帘遮荫。春秋季还可用压条繁殖。腊梅较耐寒,只要不低于-15℃就能露地安然越冬,但花期不得低于-10℃。腊梅怕风,风大会因相互摩擦而叶片造成锈斑。腊梅耐旱,但夏季酷热不可缺水,以免叶片形成枯干发白的块斑,影响花芽形成,浇水以半墒为宜。腊梅必须在花谢后及时修剪。腊梅喜肥,每月可挖15~18厘米深环状沟施薄肥一次,不可施农肥,以免入秋后“贪青”。秋季落叶前增施追肥,磷、钾、氮的比例为2:1:0.5较宜。腊梅为深根性树种,须用深盆栽植。2~3年盆一次,去掉土团上的表土,使其根颈逐渐露出盆土面,悬根露爪,分外别致。 不适合种植在过于温暖的地区,因为花开对气温的要求是0℃~ -10℃的气温持续至少5天。
盆栽
盆栽蜡梅主要掌握好剪、肥、水、虫四个措施。 腊梅
1.适期修剪:蜡梅发枝力强,素有 腊梅
“蜡梅不缺枝”的谚语,通过适期修剪使其萌发更多的强壮花枝条,使其多开花。—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待新枝每长到2对至3对叶片之后,就要进行摘心,促使萌发短壮花枝,使株形匀称优美。修剪多在3月至6月进行,7月以后停止修剪。如果不适期修剪,就会抽出许多徒长枝,消耗养分,以致花芽分化不多,影响开花。 2.适时施肥:蜡梅属喜肥花卉,适时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盆栽蜡梅, 因盆土有限,土壤要选择合腐殖质高、疏松通气沙质营养土壤。春季施两次展叶肥,6月底至入伏前每10天左右施1次复合肥。伏天又是花芽分化期。也是新根生长旺盛期,再施1次至2次磷钾肥,此时施肥宜薄宜稀,否则容易烧根。秋凉后施—次干肥,每盆施40克至60克腐熟的枯饼粉,更好地充实花芽生长,入冬前后再施1次至2次有机液肥,供开花时所需要养分。蜡悔施肥以磷、钾为主,氮肥少施,磷、钾、氮大体比例是2:1:0.5。这样施肥蜡梅开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浓。 3.适量浇水:蜡梅特性是耐旱怕涝,如水分过高,土壤过于潮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蜡梅应保持土壤偏干为宜,平时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三伏天”高温季节要多浇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长,使花芽正常发育。花前或开花期尤其要注意必须适量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容易落蕾落花,但水分过少开得也不整齐。4.防治病虫和病毒:蜡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防治方法上要采取预防为主,将花盆放在采光通风好的环境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上述害虫,可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园林用途:腊梅花开于寒月早春,花黄如腊,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一般以孤植、对植、丛植、群植配置于园林与建筑物的入口处两侧和厅前、亭周、窗前屋后、墙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处,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我国传统上喜欢配植南天竹,冬天时红果、黄花、绿叶交相辉映,可谓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
药用、食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其果实古称土巴豆,有毒,可以做泻药,不可误食。 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 腊梅-成熟的果实
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 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100克粳米洗净入锅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醒脑明目。适用于肝胃气痛、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是开胃散郁常用之品。 久咳: 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 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 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 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腊梅花中挥发油的价值
编辑本段其他用途
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 腊梅
、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但是,果实,枝叶有毒,误食可引起强烈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