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通草花盆景

通草花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7-22 23:58:49

① 通草花的制作历史

通草花采用的通草片材料,是将通草的内茎趁湿时取出,截成段,理直晒干,切成纸片状,纹理细软洁白,有可塑性。经民间艺人艺术加工而成的通草花,质地柔和,色调秀雅 .可与真花媲美。扬州通草花,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清乾隆时辕门桥象生肆中均有制作。民国时已衰落,品种单调,仅限于头戴花。有凤仙花、双藤莲、春桃、杨柳、七菊、杂耍之类。1953年,通草花艺人钱宏才首创了通草菊花盆景(附图57),开拓了通草花生产新领域。1956年成立制花工艺合作社后,通草盆景品种有了发展,有牡丹、杜鹃、梅花、腊梅、月季、凌霄、天竹、兰花、山茶、绣球、迎春、枫树等数十种,并开始出口。通草盆景成为人们喜用的室内装饰陈列品。1958年4月,由倪俊生、杨致祥、钱宏才设计制作的绒、绢、通草三结合的产品《和平颂》,被选送原苏联莫斯科展出。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钱宏才等设计创作的菊花、杜鹃、天竹、凌霄、腊梅、茶花、牡丹、黄杨等10盆通草盆景被选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1966年,开始生产通草挂屏。《江山如此多娇》通草挂屏于北京中苏友好大厦展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通草花停止生产。1972年得到恢复。1972, 1978年扬州制花厂生产的《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梅兰松菊》等大型通草挂屏、地屏,先后在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展出。1979年,钱宏才、戴春富为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江苏工艺展览厅设计制作了两件大型通草紫藤花架,获得了广泛赞誉。香港(大公报)记者宛儿、《澳门日报》记者李叶龙为此作了专题报道。《中国经济导报》、《南洋商报》刊登了介绍文章和照片。1980年起,因通草盆景出口运输体积大,挂屏玻璃易碎,生产能力低等多种原因而逐步停产。

② 扬州民间艺术

民间音乐类

★高邮民歌:“一只鸭子一张嘴哪,两只那个眼睛两条腿啊……”在高邮绿阴野港、黄云陇亩形成的质朴的民歌艺术,采用“一领众和”,以及“对白”、“间白”的独特形式。许多影视作品以其为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乐。

★邵伯秧号子:“大米饭好吃秧难栽,拔根芦柴花,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邵伯秧号子历时千年,传唱不息。其“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衍生了大合唱演唱的基本形式。

★古琴艺术:亦称瑶琴,是我国古老乐器之一。扬州的广陵派古琴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

★邵伯锣鼓小牌子:锣鼓小牌子是丝竹乐、锣鼓、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多支曲牌联缀而成的套头曲,是里下河牌子曲中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

民间舞蹈类

★跳娘娘:即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

传统戏剧类

★扬州杖头木偶:中国戏剧表演形式中最具有个性、最具有魅力的艺术种类,表演夸张而富有美感,演绎万千气象。

曲艺类

★扬州弹词:扬州地方剧种,始于明末,兴于清初。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只是更注重字正腔圆,且表演幅度更小,重在面部表情。

民间美术类

★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髹漆技术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江都漆画艺术具有“润、雅、彩、美”的艺术特征。

★扬州刺绣:扬州刺绣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仿古绣和写意绣代表了当今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和艺术水准,以众多的精品名扬于世。

★扬州灯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制作考究,色彩绚丽。琉璃灯、纸灯、宫灯、走马灯等均为扬州民间彩灯技艺经典。

传统手工技艺

★江都金银饰品传统工艺: 传承了我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传承了坩埚熔炼技法、錾花技艺和扬州铜镜的砑光工艺。具有高起点、高难度、高智慧的工艺特征,代表作《金龙烟斗》等。

★扬派盆景: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

★扬州绒花制作:绒花也称宫花、喜花,是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早在唐代进入宫廷,千百年来作为南方绒花的杰出代表。

★通草花制作:通草,即中药材通草片。扬州通草花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做叶子、传干子、栽盆、装镜框、整理等多道工序制成,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富春茶点制作:富春茶社的传统名点三丁包被评为名特食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被誉为“扬州双绝”。

民俗类

★扬州“三把刀”:即扬州厨刀(饮食)、修脚刀(沐浴)、理发刀(美发)。扬州“三把刀”是一个整体,是扬州饮食文化、沐浴文化和美发文化的总和。是2500年形成的扬州铭牌。

③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剧
扬州评话
扬州清曲
民间美术
扬州剪纸
扬州玉雕
传统手工技艺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音乐
高邮民歌
古琴艺术(广陵琴派)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传统戏剧
木偶戏(杖头木偶戏)
曲艺
扬州弹词
传统手工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音乐
邵伯秧号子
民间舞蹈
傩舞(跳娘娘)
民间美术
江都漆画
平绣(扬州刺绣)
灯彩(扬州灯彩)
传统手工技艺
绒花制作技艺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
民俗
扬州“三把刀”

④ 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位八旬老人会做,会传承下去吗

每一个朝代女子都会有不同的装扮,在发饰上面也会有所不同。像唐代有步摇,宋代有金钗,制作它们的工艺也大有不同。像在清朝时期达到巅峰的就是点翠工艺了,点翠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汉朝的时候它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工艺能够让金银饰物更加的美观。而且只要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是能够使用很久的。

十年混乱的时候一度被叫停,后来恢复之后也没有回到之前的状态。到了现代,学习通草花制作技术的人更是少了,钱宏才、戴春富两位是其中精通的,但无奈的是没有接手的人。人们不愿意学习其实还是因为工艺过程太过复杂,操作的难度比较高,学习过程也会很长时间。现在,钱宏才已经去世,而戴春富也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将来,通草花的路如何也没有人知道,或许它会面临失传。

⑤ 跪求一篇关于扬州旅游资源特色的论文

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扬州万花会4月18日在它的发源地得以恢复举办。首届扬州万花会由中国花卉协会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市园林局承办,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花木协会协办,为期1个月。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刘向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向东在致辞中说,扬州1万花会以花文化为主题,以古典历史名园为载体,充分挖掘和表现地方特色,多方位展示花卉与园林、花卉与民风民俗、花卉与宗教文化等内涵,进一步拓展了花文化传播发展的思路,对弘扬文化、引导消费、繁荣市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万花会的举办将对推动花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主题展示是万花会的重点 万花会活动主要由揭幕仪式、主题展示、游园活动3部分组成。主题展示又分为花卉展示、花文化展示、万花神韵国际花卉展和花卉学术研讨会等4部分内容。主题展是万花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地点在瘦西湖景区万花园内。于2007年复建的万花园投资近2亿元,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00余亩,主要依托瘦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花文化为主题,以古典历史名园为线索,着重恢复完善瘦西湖“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白塔晴云”等景区,具有花事、博览、观奇、体验、智趣、休闲、教育、生态、娱乐、审美十大功能。新建的万花园既与瘦西湖公园融为一体、互相补充,又彰显个性、体现特色,不仅在面积上扩大了瘦西湖公园,更在文化内涵、历史延续、传承创新等多方面丰富了瘦西湖公园。 花卉展营造“万花的世界” 花卉展示是体现万花会特点,吸引游客参观的因素之一。本届万花会花卉总用量达到260多个品种、200多万株。几万株郁金香被栽种在万花园内的主要游览线上,1万余株月季、20余万盆包括美女樱、四季海棠在内的时令草花被制作成花溪、花坛、花门、花廊等花卉景观和春夏秋冬四季花境。此外,还专门引进了毛地黄、耧斗菜、花叶长春蔓、银叶菊、虎耳草、虞美人、彩星花、贝母、醉蝶花、紫御谷、桂竹香、桔梗、薰衣草等花卉新优品种近60种10万多株。万花园内呈现出处处以花为题、步步花香流动的一片“万花的世界”。 花文化展让人们直观了解花卉与文化的关系 万花会花文化展示选址非常到位。展示地设在万花园餐饮别墅内,一派竹篱茅舍、农家小院风情,大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之境。花文化展示主要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分区对花卉保健、花卉美容养生、花卉与食品、精品花卉菜肴与饮品、花香疗法等进行了系统展示。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周武忠介绍,本来设想聘请知名厨师现场表演制作花卉食品,让观众亲自品尝花卉美食,亲身感受花卉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但由于场地限制,厨房设备有限,最后只好作罢。 花卉与工艺美术历来密不可分。扬州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与花卉紧密相关的精美工艺品,如通草花、绒花,历史悠久,作品逼真,工艺大师用制作通草花技术制作的平时难得一见的工艺琼花惟妙惟肖。花文化展中展出的由扬州著名工艺大师制作的琼花、菊花、盆景等几十盆通草花及绒花,造型别致,色彩缤纷,几乎可以假乱真。此外,还展出了以花卉为图案的著名的扬州漆器,以及近40幅以扬州梅花、琼花、紫藤、荷花、菊花等为图案的高品质国画作品。 万花神韵国际花艺展将花文化传达给观众 除通过图文展示将花文化传达给观众外,花艺现场表演、互动是将花文化传达给观众的最好形式。美的作品就应有与之相配的地方进行展示,本次花艺表演展示就选择在万花园中最美的一处建筑“石壁流淙”内进行。展馆分为中国馆、韩国馆、日本馆、花艺表演馆,其中中国馆又分为大陆馆、香港馆、台湾馆。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北京、江苏等省市的31位著名插花花艺大师制作了上百个精美的插花艺艺作品,并布置在各个展馆内供观众品评欣赏。花艺表演馆主要用于花艺师现场制作花艺作品、向观众普及花艺知识。参加表演的花艺大师们都非常重视此次比赛,日本、韩国的花艺师在表演中都穿上了在本国也只有在重大活动或节日中才穿的民族服装。日本花艺师身穿和服,在茶道表演和舒缓悠扬的民歌声中插制出了一件件具有东方特色的花艺作品。韩国花艺师在表演过程中,韩国济州岛市市长正好来到表演大厅观看,花艺师表演完成后,与市长及其他一些花艺师一起合影留念,场面温馨感人。台湾花艺师在表演过程中,一旁的讲解师对其作品进行了现场解说。讲解师绘声绘色的演讲,让观众对每个花艺作品理解得更为深刻。花艺表演结束后,花艺大师们载歌载舞,场面热烈。 花文化学术研讨会从理论层面探讨花文化 花卉展示、花文化展示、花艺作品等展示可最直观地将花文化传达给观众,花文化学术研讨则从理论层面来探讨花文化的内涵。在同期举办的“2008中国扬州国际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亚太地区插花艺术联合会会长尚纪平、台湾省中华人文花道协会会长王国忠以及日本花道小原流家元一级教授荻古靖、韩国国际花文化交流协会花艺术联合会会长朴善良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马特(Maarten Jongsma)等专家分别就“荠菜花与上巳节”、“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发展”、“插花与日本人的生活”等主题作了精彩演讲。内容涉及花卉与节事的联系,日本、韩国花文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荷兰花文化如何与旅游业结合等内容,充分体现了“花卉·艺术·生活”这一主题。同时,专家们还围绕“如何办好万花会”进行了讨论。 游园活动加强与游客互动 为突出万花会的互动性,主办方特别准备了多项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在万花园内有6部长6米、宽2.8米的豪华花车,专做巡游表演之用。这6部花车分别以万花仙子、琼花、芍药、欢乐万花园、福娃迎奥运、诗画瘦西湖为主题。其中以琼花为主题制作的花车灵感来源于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典故,而以芍药为主题的花车灵感则源于“四相簪花”的典故。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年间韩琦镇守淮南时,后花园中有一株芍药忽然开了4支花,韩琦请王琏、王安石、陈升之前往观赏,并剪下4支花4人各簪一支。后来这4人都相继官至宰相,“四相簪花”的典故由此而来,芍药也被称为“花相”。 万花园内还安排了10名有亲和力的演员穿着奥运福娃、花仙子等卡通服在园内巡游,成为万花园内一景,游客纷纷与之拍照留念。此外,游客还可以观看室外演出的大型木偶剧《琼花仙子》,欣赏扬州弹词、扬州清曲等具地方特色的表演节目,参与花谜竞猜、击鼓传花、抛花球等活动。万花园中,处处荡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据了解,在双休日,约有6万名游客前往赏花,在平时每天的游客量也达到1.5万人次。 周武忠告诉记者,首届万花会是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首次与地方合作的一种尝试,意欲将花文化与地方旅游业结合起来,没想到如此成功。所以今后不能仅就花文化论花文化,而应将其与其它产业结合起来,效益就会倍增。当然,没有产业基础就没有花文化发展根基,花文化只有与产业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⑥ 昔日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八旬老翁会做,会失传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百花齐放,特别是一些民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工艺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扬州旅游期间,我们在当地一个叫486的非遗文化聚集园区就看到很多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民间艺术仅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通草花便是其中之一。

通草花被誉为工艺花中的“阳春白雪”,需要制作者悉心揣摩,求准求精,才能做出形神兼备、活色生香的精品。坐下来稍许尝试一番,复杂技艺需要非常专注,而且坐就是一天,很多人一天下来就会觉得腰酸背疼,没有定力和耐心,是一定做不好。想到这里,我不禁再次对眼前这位坚持这项技艺半个世纪的老人深感敬佩。

如今,全国通草花技艺的传承人仅剩下戴春富和钱宏仁两位八旬老翁,他们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免费收徒,到老年大学授课,来找他学习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走了来,来了走,根本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前几年有一位90后的小姑娘跟着学了四年,去年还是离开了。

⑦ 扬州特色手工艺品有哪些

扬州玉雕、扬州刺绣、扬州剪纸、扬州绒花(面临失传)

⑧ 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后所佩戴的通草绒花是天然的花草吗

通草

“通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水、通乳的药效。而除了药用价值之外,聪明的古人还常用通草来制作一些别的东西,比如用来赏玩的通草画或用作头饰的通草花。

通草松软有弹性,容易折断或扭曲,剖开后断面显银白色光泽,中央有空心或半透明薄膜。古人通常是将通草的内茎趁湿时取出,截成段,理直晒干,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纹理细软洁白,材质极佳,具有可塑性。

中国古代采用通草花的历史很悠久,据史料记载:“晋惠帝正月,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意思是大正月的,天气寒冷百花未开,晋惠帝司马衷命令宫人剪通草花,染成五色装点内宫。

通草花既能做为内宫饰品,兰心惠质的女孩子们将之做为头饰似乎也说得通。最妙的是,和珍珠翠玉这些贵重物品比起来,通草花价格不高,低门小户也用得起,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到了现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品。

⑨ 昔日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八旬老翁会做,会失传吗

昔日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八旬老翁会做,很有可能会失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百花齐放,特别是一些民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工艺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扬州旅游期间,我们在当地一个叫486的非遗文化聚集园区就看到很多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民间艺术仅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通草花便是其中之一。

古代扬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城乡仕女均喜装饰,以戴花为美。宋人王观《芍药谱》云:“扬人无贵贱皆戴花。”民间节日和寺庙里也常以各种工艺花为装饰。因此,扬州制花业在民间植根尤深,发展迅猛,成为全国工艺花的制作中心和集散地之一。

即使是看似普通的通草花的叶子,制作起来也并不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手劲力度大小非常关键,也十分难以把握,需要非常耐心和细心,太小的力,花瓣不容易成形,力度太大,通草片就会辗碎。为了让花叶具有天然叶子脉络分明的特点,传统的扬州通草花叶子都是在砖头上雕出片片树叶,再用通草进行压制,按照道理说,每一种花都要配套不同的叶子专用砖头。为了这些叶子,他们可没少下功夫,在路上走着就把叶子和花都记在心上,回去再用刻刀一笔笔刻印在砖头上,如刻印章一样。最多的时候,家里积攒了上百个砖头叶子样子,无一重复。

如今,全国通草花技艺的传承人仅剩下戴春富和钱宏仁两位八旬老翁,他们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免费收徒,到老年大学授课,来找他学习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走了来,来了走,根本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前几年有一位90后的小姑娘跟着学了四年,去年还是离开了。

⑩ 扬州都能欣赏那些特色

你好,如下:
扬剧
扬州评话
扬州清曲
民间美术
扬州剪纸
扬州玉雕
传统手工技艺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音乐
高邮民歌
古琴艺术(广陵琴派)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传统戏剧
木偶戏(杖头木偶戏)
曲艺
扬州弹词
传统手工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音乐
邵伯秧号子
民间舞蹈
傩舞(跳娘娘)
民间美术
江都漆画
平绣(扬州刺绣)
灯彩(扬州灯彩)
传统手工技艺
绒花制作技艺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
民俗
扬州“三把刀”

热点内容
樱花笑染柒 发布:2025-07-28 11:04:58 浏览:871
荷花全开香烟 发布:2025-07-28 10:53:43 浏览:285
南京七夕灯 发布:2025-07-28 10:48:08 浏览:138
简单的梅花鹿怎么画 发布:2025-07-28 10:45:47 浏览:802
浙江的山茶花 发布:2025-07-28 10:38:34 浏览:2
梅花开朵朵 发布:2025-07-28 10:38:22 浏览:600
绿植通知表 发布:2025-07-28 10:32:36 浏览:478
花卉金蛋蛋 发布:2025-07-28 10:28:18 浏览:91
短信情人节快乐 发布:2025-07-28 10:12:38 浏览:187
99朵玫瑰尺寸是多大 发布:2025-07-28 10:12:33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