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盆景园
1. 哪个朋友知道晴隆.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和黔西南州东北角,东西宽33多公里,面积1327多平方公里。320国道横穿县境中部,县城海拔1522.7米,东与关岭县隔江相望,北与水城、六枝特区划江为界,南连兴仁,西接普安,距省城贵阳237多公里,距州府兴义166公里。全县辖6乡8镇、185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130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9万公顷,其中田4627多公顷。1、位于贵州西部晴隆县的24道拐,历经风雨。。。现公路取直,基本上已经废弃,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让游客们去想象昔日的辉煌2、还有县城二中背后有块石头,上面刻有“欲飞”二字,还有在西街,县医院旁边有一道古城门。还可以看看光照电站。3、南龙布依古寨
鲁布格深谷湖
贞丰“马二元帅府”
鲤鱼湖
南明之都 荷香之城——安龙
西南植物园
阳光盆景园
泥凼石林
兴义盘江奇石生态园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奇香园
2. 贵州兴仁县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等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 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兴仁县辖16个乡镇、286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布、依、苗、回、彝、仡佬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3%,农村人口占人口的94%,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地理气候
概况
兴仁县气候属暖温冬干型,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为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
兴仁县
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一般情况下,春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天气很不稳定,常出现大风和倒春寒。夏季受东南面海洋湿空气环流影响,南风多、湿度大、雨水较多,但热量强度低。当西太平洋高压西伸和海洋台风在两广登陆时,会给县境带来降水。秋季持续时间短、降温快,北方冷空气较强时,南下形成秋风。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常产生秋绵雨。冬季受西北和北方冷空气环流南下控制,多北风,较冷的干燥大陆性气团湿度低、降水少,常出现“干冬”现象。冷气团南下路径长,达县境已趋于变性,影响不严重,但也有降雪、冰冻等现象。天气波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倒春寒、暴雨、秋风、大风等。
气温
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5.2℃。7月最热,平均气温22.1℃。元月最冷,平均气温6.1℃。极端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7.8℃。全年大于lO℃的日数243天,大于10℃的年积温4588℃。
东北部的梭江、波秧河、麻沙河、岔普河等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16℃以上,6至8月平均温度高于22℃, 其中7月份在24℃以上。
西部断头山、大丫口至马古地山脉等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脊地带年均气温在14℃以下。其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4-15℃之间。巴铃、城关、屯脚等地年均气温在15—16℃左右。
气压
1954年1月1日起,气象站开始测定气压。1954至1985年间,其气压值在844.3毫巴至878.9毫巴之间变化,常年平均值为861.3毫巴,极高值为878.9毫巴,出现于1961年1月16日;极低值为844.3毫巴,出现在1981年5月9日。
湿度
1947年1月1日始测定空气湿度。1947至1985年,年均相对湿度为80%。最小值为2%,出现于1954年4月29日、1955年2月9日和1969年2月14日。历年月均相对湿度最小在3月,最大在8月。
日照
1954年1月1日始测定日照时数。 1954至1985年,年均日照实数是1564.7小时,占大阳可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35%。日照最少年(1954年))为1268.4小时,最多年(1978年)为1889.6小时。县年均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03.00千卡。各乡所在地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7至103千卡之间。总辐射量最高值在县城,每平方厘米103千卡。
降水
1942年11月5日始测定降水量,至1985年底止,降水总量为56555.8毫米,年均降水1315.3毫米。年均降水日数190天,年均降水日数的降水量为6.9毫米。年均降水总量最多是1965年(1887.6毫米);最少为1960年(960.4
卫星地图——兴仁县
毫米)。 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25毫米的日数561天,年均13天;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日数164天,年均4天;大于或等于100毫米的13天。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7.6毫米,发生于1971年9月14日。历年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达28天,降水量为247.8毫米,时间是1971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29天,时间是1949年。
全县降水量的分布是由西向东北逐渐减少。多雨区在断头山、大丫口至马古地山脉一带;典母、高武、潘家庄、龙场一线以西和雨樟区;城关、皇脚区西部边沿,年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县内多雨中心在下山、王家寨一带和孔白、鲁础营、雨樟、交乐一带,年均降水量在1500至1540毫米之间;少雨区在大山,年均降水量在1180至1250毫米之间;其它地区均在1250至1400毫米之间。
风能
兴仁县——竹荪
1942年11月5日始观测风。1952年以前风力以级别计算,资料遗失不全。1952年9月始以秒米计算风力大小。1953到1985年,年均风速为每秒1.9米。最多风向是东风和静风。10分种平均最大风速是每秒19米,为西南偏西风,发生于1967年5月24日。1966年始使用达因风向风速器测定瞬间风速。截至1985年底止,瞬间最大风速值是每秒38.2米(12级),发生于1984年9月16日。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兴仁是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独特的气候不仅
兴仁县
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兴仁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金、锑、汞、铊、硫磺、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煤的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是国家地质储量机构认定的“兴仁煤田”;黄金探明氧化矿可采储量6.25吨,原生矿远景储量超过100吨;铊储量约1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水能理论储量9.7万千瓦。
兴仁是一块富饶的宝地,物产资源极其丰富,有着广阔物产开发前景。
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兴仁县
兴仁县山珍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山珍及图案商标经评审,被认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贵州省著名商标的评审认定单位为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兴仁县山珍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自1993年创建并生产山珍牌竹荪、鸡棕酱油以来,产品质量稳定,成为黔西南富有市场竞争力的重点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州内外。企业及产品先后获得省政府评定颁发的科技新产品二等奖、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评定颁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龙头企业等荣誉。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兴仁县境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秦汉时属夜郎国。唐贞观八年(634年),设盘水县治,属盘州;唐天宝至南宋属于矢部、于矢万户府。元朝时属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筑兴仁所城;永乐
兴仁县
元年(1404年)属普安安抚司,隶四川布政司;万历三十年(1602年),裁兴仁城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普安县治于今县城,属安顺府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迁县治于今普安县城;乾隆十九年(1754年)设巡检于今县城,称新城;嘉庆三年(1798年)设新城县丞于今县城,与普安分地而治,属兴义府辖;宣统三年(1911年),宣告脱离普安县,暂设新城县。民国元年(1912年)复设新城县丞,10月,又废新城县丞,拨普安、安南、安龙、兴义部分插花地设新城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改新城县为新县,7月,定名兴仁县,设县公署,属黔西道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县城;二十七年移驻安顺;二十八年复驻县城。1949年12月19日兴仁专署和平起义,县境解放。 建国后,1950至1952年属兴仁专区辖,1953至1956年属兴义专区辖,1956至1965年属安顺专区辖。1958年12月贞丰与兴仁合并,称兴仁县,县治设县城,1961年7月恢复两县原建制。1965至1981年9月复属兴义专区辖。1982年5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兴仁属其管辖。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1998年以来,兴仁县抓住南昆铁路通车和顶兴路建设的良好机遇,按照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兴仁县县城总
兴仁县
体规划修编》,依托老城区建设城东新区。目前,城东新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显示出新城的雏形,城东新区主骨架工程“六路一小区一市场”(即:振兴路、文化路、市府南北路、黄金路、市府东路、美食一条街等六条道路和桃园住宅小区,工业品贸易批发市场已经建成),供水、供电、通讯、喷泉、雕塑、路灯、绿化美化等设施一并一次性配套建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其中振兴大道为黔西南州一流的大道,全长1650米,宽40米,6车道,电力、供水、通讯等管网全部地下埋设,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喷泉和雕塑,并配置绿化和气派的华灯,振兴大道两侧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正在筹建或建设中,一个崭新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城正在崛起。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 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地形起伏较[4]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兴仁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贵州实施西线旅游战略的黄金通道和黔西南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奇特的地貌,形成了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人文、自然风景名胜资
兴仁县
源。 在自然风景名胜资源方面,由于兴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属低纬度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表现为“谷地干热、高山凉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县境内山川秀丽,风景怡人。以放马坪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绵延119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资源,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有巍峨绵延的“百里青龙”、广袤辽阔的放马坪草场;有奇、绝、秀、幽的高原玉带“麻沙河”,雄、险、奇、峻绝天下的“清水河景区”;还有鲤鱼湖的风情万种,真武山的空灵俊秀,大野场的古朴神秘以及那神奇梦幻般的溶岩洞群风光等,让人叹为大自然之“观止”。它们集原始古朴、浓郁深厚、惊险秀丽、幽深奇峻为一体,但又各具特色,各显奇异,引人入胜。
放马坪草场景区
位于兴仁南面,距县城24公里,风光旖旎,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贵州高原上少有的高原台地,素有"高原塞外"之称。放马坪总面积28490亩,其中天然草场21000亩,天然林7490亩。放马坪草场目前已养有上千只羊、牛,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透露着无尽的生命与活力,让人领略诗的意境、画的绚烂。 东湖生态观光旅游园景区:位于兴仁县城东郊,在省道214线与顶兴公路之间,距城东新区振兴大道1公里。东湖湖区由4个大小湖泊组成,呈七星状,总积水面积3平方公里,总蓄水量80万立方,平均水深4米,深水区达12米。湖水四季清澈,水量均衡。湖区四周青山环抱,林木葱郁,山水相映成趣。
鲤鱼湖景区
位于兴仁县屯脚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景区主体大坝系蓄水工程,集雨面积10.07平方公里。湖面面积为777亩,总库容408万立方米。湖中鱼类繁多,莲藻丰茂,湖水湛蓝深邃,湖区丘陵缓平,松杉挺拔,林深叶茂,葱茏苍郁,四周群山环抱,山环水、水映山可谓尽得山水之妙,使湖区静谧而恬淡。若荡舟湖上,湖光山色让人沉醉。
真武山公园
位于县城西南隅。据《兴仁县志》记载,真武山又名翠屏山,民国时期就是县城八景之一,有"红叶耸翠"之称。1997年兴仁县委、县政府为健全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重建真武山公园列上议事
兴仁县
日程。1999年完成了真武楼、登山石阶、公园门厅、游泳池、獐戏水池、叠泉、壁泉、盆景园、荷枫水榭、榕荫小憩、百鸟园、金蟾护井、大雄宝殿等,使一座玲珑奇巧、生趣盎然的仿古园林在黔西南大地上俏然兀立,独领风骚。三家寨道堂:地外县境内"百里青龙"至"马堡树峡谷"景区的必经道上,坐落在林木葱郁、环境清幽的三家寨回族村寨之中,是统领十二万伊斯兰教徒的圣地。
媾庄严、肃穆的古典建筑群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省内外观光人士和海外游客,许多人曾为之题诗题词,有中国科学院杨冠雄教授题的"黔西南一胜境"和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九三学社顾问冯沛题的"道传三家寨、国爱一中华"等。
人文景观
在人文景观资源方面,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光辉灿烂,韵味隽永的文化遗产。我县是少
兴仁县
数民族聚居地,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有记录我国古代先民们在新、旧石器时代的活动,又为我们探究古夜朗文化提供宝贵线索的交乐汉墓群;有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我们研究伊斯兰教的传入,发展及变迁提供依据的三家寨道堂;还有金碧辉煌的佛教圣地——大雄宝殿;明代遗址马乃兵营和安逸土司,古建奇观东岳庙、陈氏庄园、省级文保单位寿福寺等都显示了兴仁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3. 贵州省植物园的植物园各展区简介
目前贵州植物园仍处在建园阶段。规划总面积为210公顷(重点建设面积88公顷),按其功能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树木园、植物展览区、药用植物区、果树资源区五个展览区。各区简况如下:
一、 森林植被区
森林植被区面积122公顷,为植物园的背景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由马尾松林、华山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藤刺灌丛坡、草灌丛坡和沼泽地组成。是以含有落叶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段性植被和次生山地针叶林为主。植物种类有1000种左右,为研究本园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演化提供了条件。
二、树木园
树木园20公顷(含秀湖水面区0.6公顷)。划分为裸子植物、木兰科、槭树科、珍稀濒危植物、其他被子植物、竹亚科和苗圃七个小区。已种植近600种植物,其中以松属( Pinus)、柏属(Juniperus)、蔷薇属(Rosa)、木兰属(Magnolia)、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等种类较丰富。其中有月季园0.4公顷,栽培园艺品种近400个;木兰园0.7公顷,收集木兰科植物45种。
三、植物展览区
植物展览区面积20公顷(含水面0.5公顷),位于园的中心地段,是我园科普游览的主要场所。包括五个小区;
(一) 观赏植物区:4公顷,已建成展览温室一座(500平方米),初步建成占地1.5公顷的椭圆形草坪和围绕草坪的杜鹃园、木兰茶园、梅园、樱花海棠园、紫薇碧桃园、观果观叶雷锋等,已种植各类植物近300种,计划引种800种。
(二) 水生温生植物区:0。8公顷,计划种植水生植物10余种。
( 三) 盆景园:1公顷,建有温室一座(220平方米)。已有盆景300盆,盆景桩头400个及其他植物50种,计划制作盆景3000件以上。
(四) 珍稀濒危植物区:6.3公顷,已种植珙桐、秃杉、水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30种,其他植物20种。计划引进珍稀濒危植物100种。
( 五) 岩生植物区:8公顷,作为石灰岩山地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室,现有植物以马尾松、华山松、光皮桦等疏林灌丛为主。计划引种30-50种。
四、药用植物区
药用植物区面积10公顷。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建有温室两座(450平方米)。已种植药用及其他植物近1000种。划分为四个小区:
(一) 标本园:5.3公顷,已种植药用植物近700种,计划栽培1300种。
(二) 药用植物群落试验区:占地0.3公顷,以现有的梓木、楝树为上木,逐步引入杜仲、黄柏等药用乔木,林下以百合科、天南星科、药用蕨类等荫生、湿生植物相配置。
(三) 贵重药用植物区:0.4顷,栽培省内外各种贵重药物及民族药物,如人参、天麻、西洋参、杜仲等。
(四) 引种试验区:0.25公顷,用作引种观察实验,为标本园提供成苗。
(五)果树资源区:占地约2.7公顷,已建成繁殖实验温室一座(200平方米),小塘0.4公顷。种植种果树100余种(含品种),其中刺梨、猕猴桃等野生果树的栽培面积都是省内较大的。
4. 盆景园的主体环境
盆景的室内陈设,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要掌握“雅”和“势”两字要结合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小型的或微型的盆景,适用于要求宁静清雅的地方。而在窗台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可摆设悬崖式盆景。而在门口陈设的盆景要求增加气势,一般要求较为大型的,还要有底座作衬托,如入口处摆一盆迎客型以示迎宾则很有风度。大堂之中陈设一盆苍劲雄伟的大树型或古榕型,则显得庄严肃穆、气象万千,品种可选细叶榕,水横枝、九里香等,两旁则宜放斜树型,墙角可放悬崖型。在走廊中宜放些山石盆景以增秀色.
5. 山东哪座公园,因园内有环翠楼而得名,在东广场还有座雕像
山东又一公园走红:因院内有环翠楼而得名,在东广场还有座雕像
如今旅游业可以说是国内大热项目,各地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也可以说是非常用心,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景观,这些景观从而吸引游客赶来这里看风景。山东自然也是不会落伍的,它本身就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它的映衬下,齐鲁大地更是越来越美丽。
除了这些景观,那就是这里还有健身区,能够看到许多当地居民在这里健身。另外,这座如此观赏性颇高的景区,它居然是免费的,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所以,这座公园,不仅当地人爱来,就连游客也会慕名来这里赏景。朋友,对于环翠楼你有听过吗?
地址: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
耗资5.75亿,山东建了一座公园,占地达53.8公顷,包含两大部分
6. 信阳市最大的盆景园在那
湖东大道西段贤山村贤山北路。信阳盆景园
7. 黄果树瀑布旅游攻略
1、早上6:00到7:00免费接,早上7:00发车经贵黄公路10:00分到达黄果树景区,游览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水帘洞、犀牛潭等景点。
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镇宁县境内,白水河之上,高达74米,宽81米,气势磅礴,素来以“中国第一大瀑布”名扬海内外,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ー。
2、路观滑石哨村、古榕王、螺丝滩汛期瀑布;
螺丝滩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1公里处,由两支水流组成:左支较高,右支平缓。它的瀑面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长的,总长达350米,总宽120米,形成一雄一秀的奇瀑。
3、前往绿色喀斯特景区天星桥,看天然盆景园、美女榕、水上石林、银练坠潭瀑布(赠送天星索道);陡坡塘瀑布等;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
(7)普安盆景园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景点内的游览车是免费乘坐的,当然前提是买了票。游览结束后可以乘坐游览车回到相应景点的出租车或大巴乘坐点,然后返回景区。
2、景区出口的菜馆是可以去的,虽然价钱稍微高一些,但是可以吃到较为正常的菜。如果选择住在售票中心的小镇上。强烈建议不要到路边的餐馆就餐,特别在不是旺季的时候。
3、现金,零钱 。 信用卡,换洗的衣物,带个小药包以防万一。毛巾之类最好是用自己的。将所有的物品准备齐全,放在最适合的位置,比如钥匙包,身份证等,要放到比较容易拿的地方。
8. 盆景园的功能诉求
为了给游人以系统的盆景知识和便于展出,盆景园展区规划可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① 按盆景分类布置:将景区划分为桩景区、山水盆景区、大型盆景区、小型盆景区等。
② 专业布置形式:根据当地盆景风格优势,都可以按专类布置,以突出当地盆景的特色。如单独布置小菊盆景区、果树盆景区、微型盆景区、木化石盆景区等。
③ 按流派风格布置:如苏派区、扬派区、川派区、岭南派区、海派区、浙派区、徽派区、通派区、福建风格区、中州风格区等。
④ 混合式布置:展区不大,可采用混合式布置。陈列展览区,以室外展览为主结合室内陈设,再考虑到艺术效果的同时,还得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水、光、热、气等。
9. 宁波奉化溪口滕头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宁波奉化溪口滕头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一、盆景园
盆景园建于1980年,占地7300平方米,隶属滕头园林公司。园内现有10000多盆盆景,30多个品种,精品盆景占800多盆,集观赏与销售为一体。盆景利用奇异形状的树根,经人工再种植、嫁接和剪裁而成各种情趣和意境的风景。很多盆景的树桩都有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了。为了满足盆景爱好者的需求,盆景园特地制作了一些小盆景:银杏、五针松、红枫等,携带方便,大家可以在这里选购。
二、 田园阁
此廊桥是广西侗族建筑物的代表——风雨桥。这个桥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是木头铆起来的。风雨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整座廊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是3排12个木柱形,用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80根粗大、笔直的木柱进行悬、托、架等建筑支梁体系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可供游客休息,桥的顶部采用桦铆连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分叉四个翘角,再用10层飞檐层层覆盖。
三、 棋王林
整片树林都是国家级的棋王们栽种的,在树林中间还有块刻着“力挽狂澜”的石碑,上面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滕头村的真实故事。在“滕头杯”中国象棋赛上,一名吉林选手和一名广东选手在比赛。当时手执红棋的吉林选手气势很盛,杀得对方溃不成军。在这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广东选手十分冷静,下了一着好棋,转败为胜,力挽狂澜,最终赢得了胜利。现在棋局就摆在大家面前,对象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前看看究竟下哪个棋才能反败为胜。
四、 十二生肖桥
桥的两侧护栏上有12个生肖雕塑,形神生动,美化了桥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十二生肖桥在所有桥梁中是老大哥的位置,滕头村这儿的婴儿满月当日过十桥,第一座要过的就是这十二生肖桥。
五、 宁波滕头案例馆
全球唯一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乡村。
滕头,总是不断创造新的奇迹,2008年以“城市化与生态”实践——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路径,在28个国家80个城市和地区的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乡村进驻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宁波滕头案例馆已经搬迁至滕头,该馆是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设计,展馆有着浓郁的乡村风情,三面墙体由60多万块旧瓦和古砖构筑而成,是从宁波乡村散落的旧砖瓦收集而来。
六、 滕头外婆溪
外婆溪景观区位于景区北缘,滨河带总长近3公里,两岸种植了花海景观带,展现了滨水生态景观,还开展了摇橹船体验活动,游客可乘坐摇橹船慢悠慢悠地穿行在烟雾弥漫的外婆溪上,在外婆溪中,鸬鹚在不停地抓鱼,游客在用夹网。河里的鸭子、鹅悠闲悠闲地游着,间或也有几只飞鸟擦水飞过……好一派“看得见远山、摸得着碧水、记得住乡愁滋味”的梦幻乡村景象啊!
水上滕头隆重推出:“桨声灯影、烟雨汀江、石窗听戏、古渡放灯、水上婚礼、鸬鹚捕鱼、扳网抠鱼、徒手抓鱼、野鸭群飞、白鸽迎宾、坐马车,骑单车、外婆小吃”等“寻梦外婆溪”系列主题活动。
七、 明清奉帮石窗馆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石窗就是古典建筑的眼睛,在滕头石窗馆,组合108只眼睛,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可想而知的。石窗起源于先秦,明清以来,对于宅院建筑的高要求高标准和浙东地区盛产特有的青石、红石、梅雨石的优势,造就一批造诣较高的石坊,培养了大批手工艺人,特别是在奉化周边一带的石刻艺人,以技艺精湛闻名,成为后业志称的“奉帮石匠”,他们创造的大量精美作品,今天可以从滕头明清奉帮石窗艺术馆中找到。石窗的图案注重意境表达,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双龙戏珠、凤穿牡丹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为常见的蝙蝠、梅花鹿、寿星和喜鹊的图案,则寓意了人们对传统福、禄、寿、禧的追求。滕头的石窗有草书福字窗、变体双喜窗、福在眼前梅花窗、独笔虎、福禄寿、万字窗等。
10. 盆景园的分区功能
盆景园按功能来分,可分为:①门庭区(出入口.接待室或学术交流室);②展览陈列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地方盆景.微型盆景.石供等);③生产.科研区(育苗养胚地.引种驯化.制作室);④养护区(温室和其他养护设施).如何分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