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痛点
㈠ 树桩盆景的品评标准
盆景复品评标准一
要有自然神韵,制长势良好。植物要枝壮、叶茂、花好、果硕,给人勃勃生机;山石要顺乎纹理加工,保持天然美态,令人心旷神怡;而不是树呈病态,精神萎靡,石现伤痕,生雕硬琢。
盆景品评标准二
要有整体美感,艺术造型好。要能把握“第一印象”,扣人心弦,“一见钟情”,又能逐步深入细部,经久耐看;而不是忽视整体,舍本逐末,罗列、堆砌,主次不分。
盆景品评标准三
要能引人入胜,加工技艺好。要求造型生动,布局合理,技巧精美,设置得体,令人流连忘返;而不是造型僵化,加工粗糙,构置失调,令人乏味。
盆景品评标准四
要能情景交融,写意效果好。要主题突出,题名确切,寓意深刻,画境优美,意境深长。能耐人寻味,发人情思,给人美的享受,激发人创造美的热忱;而不是形不达意,景不寓情,名实不符,物我两分。
若能帮到你,请采纳。
㈡ 白蜡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白蜡树一般是要掌握好的,再浇水的时候要注意点,不干的时候不能浇,浇的话就要浇透了,平时只要保持盆土有一点湿润就行,但是在夏天的时候一定是要适当的多浇一点水。一般浇水的时间最好选在早晨或者上午,还有平时浇水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晚上浇。
在生长的时间要给它施加一点薄肥料,但是要勤施一点,这样子可以方便树体更好的吸收,有效的防止了肥料浪费,一般都是五天到七天施加一次。一般施肥的时间最好在晴天下午盆土比较干的时候进行,还可以施加之后进行浇水冲叶子。等到成型的时候可以基本上不用施加肥料。
白蜡盆景养护注意事项
适时抹芽:每年对节白蜡树有春秋两次生长旺季。春天,万物复苏,也是对节白蜡萌发新芽最多的时候。这时对长在不需要部位的新芽要及时抹去。对节白蜡树经过盛夏季节的短暂休眠后,在每年的八月中下旬会迎来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次的新芽虽不及春季多,但也要及时抹去。
减少盆土:对节白蜡树成型后,要将深盆换成浅盆,尽量减少盆中的土壤。同时在配土时,要适当多加些煤渣,土和煤渣比例可各占一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蜡盆景
㈢ 盆景里的土为什么很少这么少的土对盆景有影响吗能养的活盆景吗
直接进入正题:
盆景为什么用很少的盆土?
1、便于提根,营造悬根露爪的效果
树桩盆景中,根系的制作是很重要的,尽可能地让根系露出来,通过制作,让根系悬根露爪,抓地有力。而较少的盆土,就可以让更多的根系露出来了,效果也更加的明显。老话也有讲,盆景无根如插木,可见根系的营造在盆景中的重要作用了。
㈣ 谈谈对盆景的认识。
摘: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1972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如图),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著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裏”、“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著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
世界盆景盆栽史考究
源出我国,盛於日本,播於世界 。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於随唐时发展进步具体的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遗来的朝唐使节带回国,经过日本的爱好家改良後,广传国际间流行普及世界。
㈤ 如何让盆景的根系发达,枝叶茂盛
盆景的健康主要是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如何让盆景根系发达,枝繁叶茂?下面分为两个问题来解答。两个问题一起回答,篇幅较长。
三,肥料的补充,
生长期间,使用“氮为主,磷钾为辅”的原理,给盆景植物施肥,氮肥的供给主要施用农家肥,沤熟的动物粪便水,或者是沤熟的豆饼肥,都是很好的偏“氮”有机肥。氮肥促进枝叶生长。
“磷钾类”复合肥,主要促进根系生长,根系发达,才能促使养份水分的疏松,枝繁叶茂。在花土的四周,挖上几个小孔,每个小孔放置几个小的复合肥,盖上土。
四,修剪;
在植物的各个生长的阶段,春季摸芽,夏取舍强弱枝,忌枝。春季时将树桩的不定芽,取舍抹除。夏季在新芽新枝条形成以后,做强弱对比,取舍强弱枝。冬季时结合盆景的各种忌枝,做修剪。修剪,摸芽,取舍强弱,是为了减少养份消耗,让健康的枝条得到更好的营养。
㈥ 养的盆景老是不死不活,什么原因如何把盆景养出好状态要注意哪些方面
㈦ 盆景的资料或图片
图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5%E8%BE%B0&z=0
盆景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
中国盆景主要分为五大流派和两大类: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㈧ 盆景的前景如何
前景看好,个人认为从形式上向两头发展,即大型盆景和微形盆景.从用材来看偏向果蔬盆景和花卉盆景.
㈨ 关于盆景方面的知识
盆景入门知识:
一、盆景的含义
盆景是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它区别于一般的盘栽,是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努力,形成了许多盆景艺术流派和精湛的传统技艺,被人们赞美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些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不可缺少的珍贵财富,是我国盆景艺术乃至世界盆景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盆景是自然风光的缩影,它以“小中见大”取胜。造园是将大自然中的万水千山缩小在小小的庭院之内;而盆景则是将自然景物进一步浓缩,置于小小的盆钵之中。较小的盆景可托在手掌心内,更小的盆景则立于手指尖上。树木盆景,“缩龙成寸”,其景象是“咫尺盆域,耸立巨株”。山水盆景,“缩地千里”,其景色是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盆景常常以景抒怀,许多盆景作者都会将作品配以主题,表现其深远的意境。
若于厅堂、书斋、静室之内,选适当盆景,立于明窗净几之上,闲暇之时,不出室门,就可领略一番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仿佛进入“千峰百嶂、回溪断崖、烟云变幻”画境之中;或以一“千年古木”立于眼前,那精湛的技艺,定会使你神往,引发各种美好的想象,从中获取莫大乐趣,怡情养性,有益健康。
二、盆景的组成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在“景”之中,植物材料是主体,无生命材料为辅,配景最次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生命的材料才能给盆景带来活力,带来生命,带来生机勃勃的画面。因此自古以来,盆景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植物材料方面。即使山水盆景,也要尽可能多的布置植物,因为盆景是反映大自然的优美景物的艺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不是荒山秃岭。总之植物材料给盆景带来生气,最能反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和作者丰富的、健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