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盆栽用土
『壹』 梨树的生长对土壤有哪些要求
梨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砂土、壤土、黏土都可以栽培,但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给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我国著名的优质梨产地,大都是冲积沙地,或保水、保肥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山地,或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
梨喜中性偏酸的土壤,pH在5.8~8.5之间生长良好。土壤中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等有害盐类,可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迫使细胞液反渗透,造成质壁分离,严重的可致梨树凋萎枯死。跟其他果树相比,梨树比较耐盐碱,当含盐量达到0.14%~0.2%时,仍可正常生长,但超过0.3%时,即受害。
不同的砧木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不相同,砂梨和豆梨要求偏酸,杜梨可偏碱,且杜梨比砂梨和豆梨耐盐力都强。多数研究表明,最适宜梨树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此外,梨树的正常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各种不同的矿质元素,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大中量元素与铁、锌、硼、锰、铜等微量元素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关系。
总之,只有当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稳定而协调时,梨树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结果。
『贰』 梨要怎么种才会长得又大又甜
梨树是蔷薇科果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梨比较耐寒、耐旱、耐涝和耐盐碱。梨树的根系发达,喜欢在温暖的地方生长。种植梨树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尤以沙壤土为宜。
梨树特别耐涝,可以在积水中耐受 9 天。梨树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但是休眠期却需要一定的低温。在梨树的种植过程中,许多果农会发现自己种出来的梨又小又酸,这是因为种植的环境不对,梨树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才会产出高品质的梨,所以我们在准备种植梨树前应该选择适宜的环境进行种植。下面给大家介绍种植梨树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6、合理的进行施肥,梨树每年都需要施肥,以保证树的健康成长。未生产的幼树主要施用钾肥和氮肥,当梨树开始结果,则需要施氮、磷、钾肥等多种肥料。
『叁』 栽种梨树时,该如何提高栽培成活率呢
这时很多农家都想借着开春种梨树。众所周知,梨树比很多果树开花早。因为梨树的花蕾形成的早,在新梢停止生长,芽鳞分化一个月后开始分化。
花蕾经过冬季休眠后,当天平均气温达到0以上,花蕾内的花器官开始缓慢生长,气温进一步升高,花蕾的生长速度加快。特别是在温暖的南方,花蕾开得更早。花蕾从开花期、露旗、花序分离器、露冠期、花草期到圣火期需要约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再种梨树合适吗?该怎么管理?
大家都说:“秋天种下老师的根,春天先发芽。如果早点种2,3月,结果就会提前一年。”早种不仅会影响寄生存活率,还会影响梨树的早期结果。我们经常被告知:“桃子3杏4倍5年,核桃柿子6 ~ 7年,枣当年可以卖钱,要吃白果数十年。”事实上,要想种梨树,赶上管理措施,梨树不一定要5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种植管理措施,梨树就会确定方向,找到生枝,让梨树早点进入高产期。除了正确的选择种植时期外,还要在种植密度、种植措施、种植后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处理,才能更好地实现早期果实高产的目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地形情况等进行规划。
『肆』 怎样种植梨树
问题也太大了吧,建议网络搜索——梨树丰产栽培技术,看正规论文较为可靠。
1梨树的栽培
1.1梨园建立
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为了早期高产,最好采取计划密植,目前推广的株行距为2m×3m或2.5m×4m。
1.2种植技术
1.2.1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砂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先放入30~40cm左右的稻草、枝条或绿肥枝、杆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kg或鸡粪20kg,并加钙镁磷肥1~2kg(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
1.2.2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促进新根发生,嫁接处薄膜需解除,以免影响主杆生长。
1.2.3种植时嫁接口需露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
1.3改土施肥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要想果树增产、丰产、优质,必须从改良土壤着手。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80cm,宽50cm左右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
施入基肥标准,一般是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2.25kg磷肥,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
除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肥,一般要求施3次追肥,第一次花后肥,时间是4月中下旬,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二次果实膨大肥,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第三次采后肥,时间8月下旬~9月中旬,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根外追肥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常用浓度尿素0.3%~0.5%(高温0.2%~0.3%),过磷酸钙0.5%,硫酸钾0.3%~1%,磷酸二氢钾0.2%~0.3%,此外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与农药混用)。
1.4配备授粉树
梨为异花授粉树种,多数品种白花不结实,所以必须在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最少也需3∶1或4∶1,才能达到丰产稳产。
1.5三疏技术
1.5.1疏花芽: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的花芽。冬季疏花芽,应按比例,原则上是花芽∶叶芽=1∶1,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一半,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生产实际中,骨干枝以每17~20cm距离留一个花芽的密度为宜。注意,只疏花芽,保留叶芽。
1.5.2疏花蕾: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可在开花前,疏花蕾进行补救,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左右保留一个花蕾。疏蕾原则: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密留疏,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下留上,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疏除副花蕾,决定疏除多少,还需随时了解气象预报。
1.5.3疏果:应根据品种、树势、花期、气候而定。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旺树应迟疏或少疏。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反之宜迟疏。原则:每个果实应具备25~30张叶片,正常年份1个果台可留1个果,果形中等大的品种1个果台可留1~2个果。
1.6整形修剪
梨树的整形,根据品种的不同,立地条件的不同,主要利于结果可采取多种树形,一般有疏散分层形,多主干开心形,多主枝圆头形等。
对梨幼树的修剪应少疏枝,多放枝,对初结果树要注意培养结果枝组,主侧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逐年缩短。梨树大量结果后,骨干枝易下垂,应抬高延长枝角度,如内膛过密,需将过密的辅养枝疏除或短截,如挂果过多,枝条下垂,可采用在树冠中间竖竹杆,把下垂枝均匀地向四周吊起来。
2病虫害防治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展春季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病虫害发生,改善梨果的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当前,梨树主要病虫害有:梨大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梨木虱、蝽象、潜叶壁虱、黑星病等。防治时间和防治措施分别是:
2.1早春至花芽膨大前
方法:清洁果园和刮树皮。在树下铺塑料布,然后将主干和大枝上的翘皮、粗皮刮下,但不可伤及新生的表皮。对枝丫处的粗纵皮要细刮。将刮下的树皮及幼虫、虫卵等集中深埋或烧毁。打落树上枯叶和残留干果、并将树下枯枝落叶清理出果园销毁,最后全树喷3~5度石硫合剂1次。开花前半月,灌水1次。
2.2花芽膨大至开花前
全树喷800倍氧化乐果与1500倍敌杀死混合药液一次,喷雾要均匀,喷至树枝如小雨淋湿。
开花前至树盘内撒施土壤菌虫丹100g,施药后浅搂一遍,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掺匀。
2.3花期
始花期,全树喷1000倍主效氯氰菊酯一次,预防金龟子危害梨花(无人工授粉条件的果园不能喷这次农药)。
盛花期,全树全花喷0.3%硼砂和0.3%尿素及0.5%白砂糖混合液,可有效促进花朵坐果率。
2.4落花后
落花10~15d后,全树喷800倍多菌灵与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药液2次,间隔7d。主要预防黑星病,霉心及金龟子、蝽象等。如加喷1500倍吡虫啉,可兼治潜叶壁虱、木虱、和蚜虫。如有天幕毛虫和舞毒蛾,因药液中有菊脂类药,亦有预防作用。
2.5梨树周围忌栽树种
2.5.1忌栽柏树。柏树和梨树不能同地共处,因为梨树的主要病害梨锈病(赤星病)危害梨树的新梢、叶柄、叶片、果柄和幼果,导致果枝萎缩、果实变形、腐烂和落果;而柏树,尤其是龙柏和桧柏,则是梨锈病菌的越冬场所。到了春暖季节,越冬病菌会随风吹回到梨树上继续繁衍和危害梨树。
2.5.2忌栽松树。因为松树的孢子在春、夏季随风飘到果园会严重危害果树,尤其是梨树受害最严重。松孢子可导致梨树叶、果发生黄斑和刺毛丛生,并使果实变畸形,严重降低座果率,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栽有梨树的果园周围忌栽各种松树。
2.5.3忌栽刺槐。一是刺槐极易招引蝽象(臭屁虫)危害桃、李、梨、苹果等果树。蝽象吸收果树嫩枝、叶柄、叶片、花和果实中的汁液维持生命,常导致叶片干枯凋落,果实变形,不能食用;二是刺槐分泌出的鞣酸类物质对多种果树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尤其以梨、苹果受抑制较为严重,可导致果树大幅度减产或根本不结果;三是刺槐上的落叶性炭疽病菌也能感染梨、苹果等果树,造成大量落叶。
2.5.4忌栽泡桐。因为许多果树无论是幼苗、幼树或成年果树,均易患紫纹羽病,果树患病后,导致叶片黄化、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而泡桐则是紫纹羽病菌的越冬场所。
3结果期管理
3.1促进梨树提早结果
运用修剪技术促进梨树提早结果的原则,是先促后缓,促缓结合;先促后缓,就是根据1、2年幼龄梨树,萌芽率普遍较高,但成枝力普遍偏低的特点,对幼龄梨树多短截一些枝条,先增加全树的总枝量。以后再根据情况,有的轻剪,有的缓放。准备培养为骨干枝的枝条,可适当轻剪,而对其余的枝条,则要尽可能多留一些,经缓放后,促其分生中、短枝,增加全树的枝叶量,这是幼龄梨树提早开花结果的物质基础。据河北省果树研究所调查,在4年生鸭梨幼树上缓放长枝,当年的成花比例,可达60%以上;中枝缓放以后,有些品种,如莱阳茌梨、栖霞大香水梨和鸭梨等,可由顶芽继续抽生与母枝长势相似的中枝,下部的侧芽,则可发生较多的短枝;另有一些品种,如莱阳香水梨和部分日本梨品种,顶芽枝和下部的侧芽枝,都可成为短枝。这些短枝,都有利于形成花芽。所以,缓放初结果的树和长势较旺的树上的长枝或中枝,有明显的促进花芽形成和提早结果的作用。但是,如果对长、中枝条,连续数年缓放不剪,往往会出现枝条紊乱、枝组细长和结果部位外移等不良现象,所以,长枝缓放一二年后,要及时采取短截或缩剪等方法加以调整。还应注意利用辅养枝和控制顶端优势。幼龄梨树上强时,可将中干拉倒当作主枝,再利用下面萌发的弱枝,作为中干延长枝,或者重截中干延长枝,剪口下留弱芽,重新抽生弱枝后,作为新的中干延长枝,在采用上述措施,控制顶端优势的同时,对辅养枝可采取开张角度等办法,促其成花结果。只要有生长空间,就要多保留一些辅养枝,用于长树、开花和结果。但对这些缓放的辅养枝,要采取压低角度、多留果和疏剪侧生小枝等措施,控制其过快增粗,以免影响树形和骨干枝的生长。
3.2采用套袋技术
根据观察,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区别较大,特别是绿色果面有果锈的品种套袋效果更加显著。套袋后的果实颜色发黄、光洁度好,没有果锈、无明显果点。果实套袋不仅可使果皮少锈无腐,色斑缩少,光亮洁净,而且还能减少病虫危害,增加经济效益。套袋时间以盛花后30~40d(果实横径20mm以内,果点尚未发生或很少发生)为宜,套袋前要细致周密的喷一次杀菌杀虫剂。
4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一环。黄皮梨应掌握果皮由暗褐色变为牵黄褐色,青皮梨果皮由暗绿转为浅绿或浅黄色,肉质由粗、硬变细、脆,由酸转为甜味,种子由白转为浅褐色,可作为开始采收的标准。采收要做到分期分批,先采大果,待7~10d小果,会逐渐增大,再行采收。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切勿硬拉、硬折,失去商品性,同时要做好保叶、保枝工作。
另外,果实的贮藏性与采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翠冠梨延迟采收则果肉发绵,并易发生黑皮病,贮藏性差;早熟品种贮藏性差,中熟品种贮藏性相对好于早熟品种。
『伍』 如何种植梨树
楼主是要栽培梨树还是杨树?
秋月梨树的栽培方法:
一、选苗
建园较大的开资项目是苗木,买到好苗木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仔细甄别选购好的梨树苗至关重要,要选用培育1年以上的生壮苗,苗木规格达到“双五”以上(直径12.5px以上,高度0.5m以上),结合部愈合良好,茎皮无干缩皱皮、无伤,无病虫害。较为稳妥的办法是选择到正规有执照、有专业苗圃的单位选购。
二、定植
果树定植有两个时期。一是春季定植。大多在三月上旬开始至四月上旬结束。这个时期定植有一个缺点,就是缓苗期长,发芽晚。春季定植时,不可过深,以根颈与地面持平即可。定植后,要及时灌水,稍干后喷除草剂(以施田补为最佳)并覆盖地膜。苗木定植后,要覆湿土,以防止水分散失。二是秋季定植。大多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上旬(北方以封冻为临界期),这个时期栽植优点是第二年发芽早,生长旺,缓苗期短。秋栽苗木的主意事项主要是防干和防冻,定植前苗木用清水浸泡1~2天,并缠膜(缠膜可以保持水分,可以明显提高苗木定植成活率),定植后要及时灌水,过7~10天后灌一次,封冻前再加一次。
梨苗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有条件可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5m,行距为4-6m,每亩需苗30-80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7-8m。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效栽培的目的,前期生产可进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一般行株距为1.5m×1m、2m×1.5m或3m×2m等。行株距确定后要作标记,并依此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的大小为80立方厘米(即长、宽、深各为2000px),定植沟的大小为2000px深、2000px宽。挖定植穴或定植沟的作用是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长。
在山地、沙滩应挖定植穴,一般情况下长、宽和深度各为80~2500px。平原肥沃地块不需挖定植穴,只需把地整成一定宽度的畦子,在畦子中央拉好线,再按一定的株距用铁锨挖一小穴即可,一般只需挖2~3铁锨,栽好后放水浇透。这就是近几年新兴起的“浅栽树”。因为,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在20~1500px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20~1000px处。定植时,要把握好苗木的“根颈”位置,不要把根颈埋在土内,根颈与地面齐平即可。根颈是梨树地上部与底下部的交界处,是营养物质上下输导的关键部位。根颈在春季最早解除休眠,在冬季最早进入休眠,是果树整个树体对气温感觉最敏感的器官。如果在定植时,将根颈埋入土中,果树将失去对气温的感觉或感觉迟钝,影响果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结果。
三、定植后的管理
1. 定干,定植后应及时定干,若采用纺锤形可在80~2500px处定干;若采用小冠形,可在60~1750px处定干。定干后,秋栽苗应在剪口涂抹油漆等。春栽苗应在合理的位置选留3~4个芽进行刻芽,并及时绑缚,以免被风吹折。病虫危害较重的地块应在定干后及时套上塑料袋,以防止虫子危害定干后保留的芽子。
2. 追肥灌水,春栽定植当年,对幼树要在5月上旬追施一遍速效性肥料,每666.7m2可以用尿素或磷酸二铵25~50kg,追肥后立即浇水,并划锄覆膜。7月底止8月上旬用带尖的木棍,在距树干30~1000px的地方,打3~4个深达250px的洞,每个洞内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25kg,施肥后用泥土把洞口封住,并灌满水。
3. 抹芽,4月下旬,苗木发芽后及时将多余的芽抹除;6~9月份,每隔20天左右,检查一下芽的萌发情况,多余的芽再发再抹;并检查新梢的生长情况,在保证枝叶量的情况下,对多余的新梢要及时疏除。
4. 病虫防治,对毛虫、潜叶蛾、蚜虫、螨类等常见害虫要及时防治,使用的药物以菊酯类、灭幼脲、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为主。病害尤其注意对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的防治,药物的选用以戊唑醇、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为主。
参考资料:http://www.jinfengguoshu.com/html/870519339.html
『陆』 梨树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梨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壤、黏土都可栽培,但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我国著名梨区大都是冲积沙地,或保水良好的山地,或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但渤海湾地区、江南地区普遍易缺磷,黄土高原、华北地区易缺铁、锌、钙,西南高原、华中地区易缺硼。梨喜中性偏酸的土壤,但pH5.8~8.5均可生长良好。不同砧木对土壤的适应力不同,沙梨、豆梨要求偏酸,杜梨可偏碱。梨亦较耐盐,但在含盐0.3%时即受害。杜梨比沙梨、豆梨耐盐力强。
『柒』 盆栽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
盆栽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
1、温度
盆栽梨树的抗寒性较强,可耐-20~-30℃的低温回。在华北地区冬季稍加保答护即可安全越冬。盆树的开花温度需在10℃以上,14℃时开花较快,24℃时花粉管伸长最快,花期遇4~5℃的低温时,花粉管即受冻害,早春盆栽梨开花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应注意防止低温和晚霜的危害。
2、水分盆栽梨的需水量较其他果树为多,但品种之间也有差别,如砂梨系统的需水量最大,秋子梨系统最耐旱,而白梨、西洋梨居中。盆栽生产时应视不同品种的需水量差别灵活掌握浇水数量。一般以保持盆土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3、盆土
盆栽梨对盆土要求不严格,但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和通透性强的培养土为宜。盆树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pH在5、5~8、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以中性土壤最为适宜。梨树对盆土的含盐量适应范围较大,在日常养护时,不易造成肥害。
4、光照盆栽梨属于喜光树种,光照不足,枝条生长不充实,花芽分化不良,除影响当年的果实大小、果实色泽和品质外,翌年的生长结果也受连带影响。因此,在进行盆栽梨树的养护过程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捌』 梨适应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梨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无论沙土、壤土和黏土都可栽培。但由于梨树的生理耐旱性较弱,故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最为适宜。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金山区的土壤比较黏重,以上三地梨树栽培管理要注意排水;崇明、嘉定、浦东等地以沙土为主,注意适时灌水,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梨对土壤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pH在5~8.5的土壤均可栽培,砂梨以土壤pH不超过8为宜。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金山区梨园土壤pH低于7,而崇明县大多梨园土壤pH在8左右,有的超过8.5,生长受一定影响,叶片黄化现象较普遍。梨树耐盐碱能力较强,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2%时生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