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枞阳县盆景

枞阳县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7-11 16:32:07

Ⅰ 安庆好玩吗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喜欢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作为我的家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安庆,当然也是出门旅游的不错选择地。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经过编辑整理发上来的,送给还未了解这座旅游城市的朋友,和即将打算旅游的朋友。让您来到安庆旅游,不费精力,只需认真欣赏本帖,就可了解安庆市区以及安庆管辖县市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
同样本帖还将送给和我一样成长在这座城市的你们!

(欢迎转载,By-HYT·一瞬间的黑白)

---------------------------------------------------------------------------------------------------------

安庆简介: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游在安庆: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文化广场)
菱湖风景区位于安庆市城市中心,总占地面积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
菱湖风景区范围为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以及菱湖公园、西湖景区安庆城市景观干道湖心中路纵贯整个景区。
菱湖风景区目前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2007年,“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图为“菱湖牌坊”)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
菱湖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环菱湖而建,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
世人只知道杭州有西湖,却不知安庆有“小西湖”!朱榕基总理视察安庆时曾说:你们这里的菱湖可以称的上小西湖!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邓石如碑馆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怀宁(今安徽安庆)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
邓石如碑馆座落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始建于1983年。碑馆内有邓石如像和《自题诗》石刻以及他晚年书法的精英石刻。他的艺术,成为后人师承楷模,并推他为“清代第一、”“当朝精品”、“书坛巨匠”。他的艺术作品蜚声中外,名震古今,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视为珍宝。

菱湖风景区、莲湖公园
安庆莲湖公园位于菱湖风景区东南部,因莲湖而得名,旧称春光苑,始建于1985年。公园内有京剧程长庚塑像和“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塑像,东南角设有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内部陈列将军外交家黄镇生平事迹。

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
皖江公园位于莲湖和东湖之间,总用地面积34.68公顷,原称市民公园,于2007年5月1日建成,同年11月初,市ZF批准市民公园、市民广场更名为皖江公园、皖江广场。该公园在功能上划分为娱乐观景区、商业文化区、黄梅戏艺术园区和生态景观区四个大区。商业文化区是皖江公园的核心区域、功能性较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也是建成后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中心建有A、B两号楼,总面积2.34万平方米,作商业、展览等用途。作为皖江公园园景的重要一环,皖江广场平面为椭圆形,总面积2.61公顷,广场建有大型喷泉,四周竖有12根浮雕立柱,柱上雕刻安庆新十二景。小菱湖景观区占地80亩,和贯穿公园的绿化带一起构成了特有的生态景观区,小菱湖沿岸有阳光沙滩、观景平台、木栈桥等景点。

菱湖风景区、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菱湖风景区北岸,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沿湖岸的水面上建有木质亲水平台,平台南侧设有水景表演系统,喷泉水幕总长380米,宽约100米,最大喷高128米,喷头近3000个,水下彩灯5000盏。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设之。

迎江寺、振风塔
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边上的迎江寺内,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美誉。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建于明代,有400多年的历史。

外滩公园
古城安庆是长江岸边的一颗明珠,而安庆外滩公园则是这颗明珠中最绚丽的其中一颗。

安庆江堤文化墙

以浮雕语言反映人文历史的江堤文化墙,位于沿江中路与宜城路交界处、城市防洪墙内侧,自西向东由三大主题、四大板块花岗岩浮雕和秀石碑文组成。内容有《宜城防洪工程大事记》、《黄干筑城记》碑文及反映安庆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的画面等。

皖江文化园

安庆市沿江东路的皖江文化园为国内首家集文化、艺术、历史于一体的专业博览园,同时也成为反映皖江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戏曲成就的大观园。

占地近10亩的皖江文化园由根雕艺术馆、中华绝艺馆、盆景馆、安庆名人石雕馆、安庆名家书画馆、手工艺术表演馆、旅游博览馆、茶艺馆、地方土菜馆、文化艺术交流馆组成。另外文化园内还开辟了一条拥有118个铺位的“皖风街”,专门为安徽的百年老字号、艺术家、收藏家、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品提供展示、交流、发展的平台,可与黄山屯溪老街相媲美。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第35座变天堑为通途的桥梁,上距九江大桥164公里,下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96公里。大桥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大桥全长5985.66米,主桥长1040米,为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安庆四方城古城墙

安庆市四方城古城墙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安庆西门四方城,它是清朝同治元年曾国藩驻安庆时修筑的。解放后,这里成了游人参观的场所。由于年久失修,古城墙于2002年6月在一次暴雨中倒塌。2003年,安庆市在对四方城进行老城改造过程中,采取了政策扶持的办法,使开发企业投入200多万元重建了古城墙。

安徽大学红楼

安徽大学红楼,坐落在安庆市菱湖南路安庆师范学院校内。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由民国安徽省ZF在省立安徽大学校址内投资兴建,1935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红陶瓦坡顶,由红砖砌成,故名“红楼”。西式门楼,以水磨石贴面并塑以精美的长青藤与葡萄花雕饰。门外有半圆形柱廊,由六根圆柱支撑,圆柱顶端亦有精美的雕饰。

抗战期间,安徽大学停办,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创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辉煌。姚永朴、刘文典、王兴拱、杨亮功、何鲁、程演生、李顺卿、朱光潜等曾先后任校长。著名学者陈望道、周建人、郁达夫、刘大杰、范寿康、梅光迪、汪静工、赵景深、冯沅君、陆侃如、朱湘、周予国、许杰、苏雪林、乌以凤等都曾在此执教。解放后,安徽大学迁往合肥。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址成立安庆师范学院。

(现为安庆师范大学)

敬敷书院

安庆敬敷书院位于安庆师范学院大门内右侧,是安徽仅存的古代学校,安庆市文物保护对象。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1652年在安庆城内建成,初名为培原书院,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是恭敬地布施教化。

1897年迁到现址(安庆师范学院内)。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由此,兴办250年的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 也就是后来名震一时的“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

谯楼

谯楼坐落在安庆市司下坡北端与龙门口街交界处。坐北朝南。为旧安庆府署门外的鼓楼,由安庆知府赵好德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初知府王廷宾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移治安庆,又经修葺扩充。咸丰三年(1853年)遭兵燹,清同治六年(1867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重修谯楼时,题书楼额为“白日青天”,寓意为官当“明镜高悬,清白廉洁”。故该楼又俗称为“白日青天”。

该楼系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下层基座为长方形砖石夯土城门式结构,四周均由青砖砌成护体墙。正中为拱券门洞,内壁用青砖垒砌。基座左侧后墙辟有砖券门洞,砌有花岗石踏跺22级,直通基座平台,结构奇特。因得地势之利,踞高面江,具有“楼不倚江江倚楼”之气概。

2006年安庆市第一中学出资修复,修复后的谯楼巍峨壮观,宛如一道雄关,是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性建筑。

钱牌楼石牌坊

座落于安庆市钱牌楼街。东西面向,当街而立,为四柱三门牌楼式汉白玉石坊。中门仅存石术,南北两门保存基本完好。额枋上的雕刻运用了高浅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图案布局虚实相间,繁简对比,反映了明代精湛的石雕工艺水平。

牌坊旧名为“大司徒坊”,系桐城人钱如京所建。钱如京为明正德年间副御史,嘉靖时擢任刑部尚书。

黄梅戏艺术中心

黄梅戏艺术中心位于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内,东临莲湖,南与莲湖公园西大门接壤,西接城市干道湖心中路,是集黄梅戏艺术创作、排练、演出、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艺术中心。

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博物馆坐落在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内,与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连为一体,是全国唯一的黄梅戏专题博物馆。

黄梅戏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陈展面积1800平方米,由陈列区、宣教区、互动区、戏剧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办公区和设备区组成。博物馆分为“戏曲之乡,源远流长”、“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四个篇章。馆内珍藏着大批珍贵的实物、图片资料。

馆内既有用16毫米老式放映机放映原版《天仙配》等黄梅戏老电影的“怀旧放映区”,也有雾幕成像、幻影成像、大型触摸屏等现代展示设备,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属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焚烟亭

位于安庆沿江西路的焚烟亭,纪念了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安庆焚烟的历史,现亭内碑刻上的《焚烟亭记》记述了当年焚烟的经过。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占地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分为两路,东路四进,西路三进。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始建于明代,初为明万历年间刑部给事中刘尚志的私宅,1861年,曾国藩攻下安庆后,曾在此设外江粮台,后经几番辗转,同治三年(1864),翰林院主修赵畇辞官返乡主讲安庆敬敷书院,购此宅并作修葺。因赵氏家族中,自赵文楷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故称“世太史第”。清光绪三十三年,赵畇玄孙赵朴初诞生于此。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古建筑群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式建筑的细腻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同时还是赵氏家族文物资料的研究中心、保管中心和展示中心。

独秀园

独秀园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是一座集纪念、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纪念地,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内有1947年陈独秀灵柩从四川江津迁回安庆后与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

陈独秀纪念馆

2009年10月30日,陈独秀纪念馆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2.53亩,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融现代艺术与徽派艺术为一体。纪念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运用文字、图片、雕塑、实物、绘画等内容,配合灯光、场景复原、高仿文物、LED等表现形式,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现了陈独秀从安庆出生到江津去世的人生历程,重点突出了他在新文化运动和建党时期的丰功伟绩。展览展线300米,共计使用图片300幅,实物100多件,文字近10000字,灯光约100组,复原了7处场景。

大龙山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宜秀区),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

巨石山

安庆巨石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长江北岸的菜子湖畔(原小龙山风景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因地球亿万年来各种内、外营力作用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景观而得名。北距文都桐城48公里、省会合肥158公里,南距安庆市区仅24公里。合肥机场、安庆机场及长江码头、京九铁路、合安高速、沪蓉高速及206国道和318国道等交通要道均在咫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拓展训练基地,是集原生态休闲观光、科学文化体验、户外拓展、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名胜区。

灵山石树

位于安庆宜秀区杨桥镇。

“灵山”,相传曾有黄龙居住在此,因而山有灵气,游人到此,便会家出才子,大富大贵;“石树”,是因为它酷似一株由巨石叠垒而成的参天大树,从山麓直冲山顶,故称“灵山石树”。

石树山上沿途景点的分布比较集中,有“海龟观日”、“天狗望月”、“莲花吐蕊”、“童女献寿”等等。游览石树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洞中直上山顶;另一条则是沿石阶而上。通幽洞全长有1500米,洞内堆砌错综复杂,由近百个洞室相连,且是洞中有洞。有的洞宽敞如厅堂,能容几十人,有的狭窄如斗室,仅能供一人侧身而过。有的洞内泉水长年不断,每当盛夏,凉爽异常,温度在26°C左右,是避暑的好地方。

鲍冲湖

鲍冲湖位于安庆宜秀区杨桥镇,素有“天然氧吧”、“安庆小桂林”的美誉。景区山水相连,湖中岛屿密布、湖水清冽、滩平岸曲、虾肥鱼美;与湖相连的花山苍翠葱郁、峰峦峭拨、怪石林立、谷幽洞奇。尤为引人入胜的是湖中的卧牛岛、草地山、猫耳山等岛屿点缀其间,犹如神来之笔。游人可荡舟湖中,饱览湖光山色,又可体验高空滑索的惊险刺激。

---------------------------------------------------------------------------------------------------------

安庆的小吃:

玩要玩好,吃要吃好。去到一个地方旅游,不能只玩不吃!

安庆的小吃虽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小吃当属“老字号”的江毛水饺和韦家巷汤圆。

要是还不够,推荐去人民路、人民剧院旁的一条巷子里,这里便是安庆的小吃街。当然除小吃街外,还有北正街也是美食多多。

如果是吃小龙虾的旺季,推荐安庆宣家花园街的小龙虾。每到夜幕降临,这里的小龙虾生意相当好。邀几个朋友,喝啤酒、吃小龙虾,真是一大享受。

---------------------------------------------------------------------------------------------------------

购在安庆:

人民路:人民路是安庆市最主要的商业中心,是外地游客来到安庆购物的首选地。金华联百货广场、新百百货等大型购物场所都在这里。

除人民路,周边还有吴越街、吕八街、女人街、清节堂、倒扒狮老街、时代广场步行街。

其中的倒扒狮老街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是安庆保存至今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

(当然,这里没有大城市里那样的购物中心,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昂贵的商品。但是这里购物还是很方便的,有兴趣可以去一些购物老街逛逛,也是另一种风情。By-HYT·一瞬间的黑白)

来到安庆,记得要听黄梅戏:

作为黄梅戏乡的安庆,您来到这里,听黄梅戏就是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而听戏的好去处便是位于安庆市人民路上的黄梅戏会馆。会馆内部装修以徽派建筑为基调,飞檐雕栏,古色古香,质朴素雅,庄重中沁出一股浓郁的戏曲韵味。是外地游客来到安庆听戏的好去处,现已成为“黄梅戏乡”安庆的一道独特风景。

安庆的特产:

玩也玩了,吃也吃了,购也购了,戏也听了,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带点当地的特产。

麦陇香的墨子酥,胡玉美的蚕豆酱是您值得带回的安庆特产。

---------------------------------------------------------------------------------------------------------

安庆管辖县市主要旅游景区、景点:

桐城文庙(桐城市)

桐城最繁华的城市中心,有一座“飞檐流丹”的古建筑格外醒目——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安徽桐城文庙。桐城文庙,既是桐城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古文学派的重要象征。它的建筑外貌旧迹幽幽,古典的质感中透出一种沧桑风情,且不失“流韵遗风”的秀丽之美。

桐城文庙,始建于公元1314年,正值元延佑初年,后在元末兵火中销毁。明洪武初年,桐城文庙从城东郊外,移建于今天的庙址。后来,文庙因为多次遭遇兵火涂炭,以及风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在明清两代曾经修葺了19次之多。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六尺巷(桐城市)

桐城市市区是座古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大概是因为中国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在这里发源的缘故,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城内有许多小街巷,如“一人巷”、“钱尚书巷”、“双井巷”、“讲学园巷”、“小河边巷”等等,但最为闻名遐迩的街巷是“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100多米长、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

天柱山(潜山县)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被誉为“江淮第一山”。这里自然风光雄奇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堪称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小孤山(宿松县)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南与江西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西南与庐山隔江相望 ,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被益为长江绝岛与彭泽县的龙宫洞、湖口的石钟山、鄱阳湖的大孤山(鞋山)相距只几十里。小孤山,原是长江中一座石屿,开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

花亭湖(太湖县)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与皖西南其他景区地域相连、资源相补、人文相缘。境内山清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景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包括花亭湖、西风洞、佛图寺、龙山宫、狮子山五大景区和汤弯温泉疗养度假区。花亭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浮山(枞阳县)

山水清秀的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的枞阳县,南临白荡湖,西邻菜子湖,南望九华,北靠长江,山水浑然一体,犹如一叶轻舟漂于水面,有“海上蓬莱”之美誉。浮山火山喷发形成大小洞穴500个之多,奇峰、怪石、巉岩、幽洞构成了浮山四大奇观。山色苍秀,岩嶂壁立,关口险隘,河湖环绕,景色绝佳。

妙道山(岳西县)

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岳西县西南部,总面积3000公顷,共分为聚云峰、祖师峰、紫柳园、南溪源、龙门峡谷五大景区,园内群山叠翠、林海茫茫,峡谷幽深,溪流潺潺。

天仙河(岳西县)

被誉为“安徽第一漂”和“大别山中小漓江”的天仙河位于安徽岳西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有石人湾、小三峡、菱角洲、袁家渡、小洞天等五大景区,社庙滩、钓鱼台、娘娘庙、怒狮岩、龙头石、鹭鸶石、莴苣潭等28处景点。

天空放晴,整个景区水清见底,砂如晴雪,石如鹅卵,移步一景;如遇阴雨,则是“烟波迷万壑,雾海隐千峰”,处处都是神话般的境界。当您乘上古老的竹筏,漂行于奇峰碧野之间,冲激流、过险滩、听黄梅小调 、粗犷山歌、食山野小菜、竹筒蒸饭、看鱼虾戏脚、如画美景,体会淳朴的民风民俗,欣赏秀丽的山水风光,仿佛置身于无尽的诗情画意之中,其乐无穷。

司空山(岳西县)

司空山,又名司空原,在安徽岳西城西四十公里的店前冶溪两镇交界区,海拔1227米。世传东周末期,官居大司空的淳于氏归隐山中,遂名山为“司空山”。司空山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发祥地。山势奇特,移步景换。从东面看,一峰突起,似利剑穿空;从西面看,冬雪覆顶,似日本富士山;从南边看,大小司空山,似仙女双乳;从北边看,雄奇险峻,似东方醒狮。司空山深藏奇松怪石、幽洞瀑布、雄关险寨、云海佛光。

司空山著名的景点有:二祖禅堂、太白书堂、司空佛光、北岭松风、南崖瀑布、传衣石、讲经台、应子石等。

明堂山(岳西县)

明堂山位于皖西南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岳西县境内,距县城42公里,与湖北英山县相邻,距英山县城60公里;与潜山天柱山遥相呼应,距潜山县城90公里。

感谢您的欣赏、代表安庆人民真诚的欢迎外地朋友的到来!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欢迎您!

Ⅱ 安庆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安庆,皖西南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建筑材料、机械电子为四大支柱工业.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自公元1217年建城至今,安庆已有782年历史.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建国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
1.基本市情
1.1 区位交通
安庆市位于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靠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位于宁汉长江黄金水道之要津,是连接武汉和南京两大经济圈的中心纽带城市.历来是长江中下游及其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 因为军事战略如此重要和张英、张廷玉父子的极力举荐,所以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曾一度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这四个沿江城市并列为中国“长江五虎”城市. 安庆是安徽省“皖江开发”的重点工业城市之一,长江十大港口城市,是国家一级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货轮和万吨油轮;公路方面,安庆是中国东西向的景观大道318国道(出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南北向大道206国道的交汇处,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汇合,同时建有安庆长江大桥.铁路方面,合九铁路贯穿境内5县(市),与大京九铁路相连.随着宁安城际建设的加速,合安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安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距离,将会被极大地拉近.增强了安庆与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之间的军事防御和经济联系.届时,通过陆路、铁路交通,安庆到南京仅需2个小时,到上海仅需4个小时.民航方面,安庆天柱山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航线.
1.2 人文历史
安庆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应该建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了血腥镇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又“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支枪,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并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十四年(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在安庆成为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省会省市后,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作为省会配套设施诞生在这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1.3 生态环境
安庆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皖江公园、菱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8.26%,绿地率达35.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03平方米.但是,由于过去实行“牺牲环境要经济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安庆整体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比如说安庆的花亭大沟周边环境就很不好!
1.4 自然灾害
安庆防洪同马大堤
安庆是全省旱涝灾害的次频繁地区(仅次于阜阳和正阳关).以某一旬出现旱为旱旬、出现涝为涝旬,平均每年有8~10旬的时间非旱即涝,占全年时间的22~27%,有5旬时间是大涝或大旱.一年内旱涝相连的年份占70~95%左右.一年内既出现大涝又出现大旱的机遇较多,约3~4年一遇.旱涝季节分布,干旱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又次之,春季最少.水涝主要集中于夏季,大致从4月下旬到6月下旬都是涝多于旱,尤以6月下旬大涝旬多出大旱旬1倍以上.7月中旬后梅雨结束,旱明显多于涝.
1.5 现任主要领导
现任中国共产党安庆市委员会书记、安庆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安庆军分区党组书记:朱读稳 现任安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肖超英
1.6 城市竞争力
目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统计,安庆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安徽省居第6位.列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之后.
1.7 城市发展
早在中华民国时期,著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大纲》就提出了大力建设安徽安庆市,并跨江发展建设双联市,形成规模与武汉、南京大略的城市,形成强大辐射,带动皖南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李鹏、朱镕基、回良玉、吴仪等先后视察安庆,他们对安庆的经济发展十分关心.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频发、市民经济创新能力不强、省会迁移而沦为地级市、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重新明确了安庆的定位,是全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集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安庆的发展,不仅纳入皖江城市带中的重要一轴,也纳入到面向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不过,现在安庆经济在全省较为偏后,与规划目标相差稍远,故实现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未来的安庆(大约10年以后),将逐步建成一个辐射皖鄂赣三省的产业布局齐全的跨江大城市.
1.8安庆方言
由于安庆地区地理位置处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带.因此,安庆地区方言存在地域的多样性.安庆区内方言既含有“楚语”、“赣语”、“江淮方言”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掺杂各种方言而汇成地区独有的地方色彩.
编辑本段2.人文地理
2.1 名称由来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潜山县有天柱山,是大别山脉的最高山,也叫万尖山,古时候是皖国,皖伯大夫的封地,天柱山也叫皖山(皖公山).汉武帝南巡封禅天柱山,称之为南岳,旧称衡山.山下的河流叫皖河(皖水、潜水),注入长江(皖江).山下之城,叫皖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2.2 建置沿革
安庆府城古地图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庆元元年(1195年)“ 以南宋宁宗皇帝潜邸,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庆古名“盛唐”,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黄干考虑南宋边疆安全,为了阻止金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复筑宜城为新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从此,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治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同时又是安徽省省会(皖省省治).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单独建市,是皖西南(不包括桐城市)的中心城市.
2.3 1949年后城建大事记
1949年设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1951年安庆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辖.1952年安庆市由省直辖.1960年安庆市委托安庆专署领导.1961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49年设安庆专区,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驻晋熙镇)、岳西(驻衙前镇)、潜山(驻梅城镇)、桐城、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 1952年安庆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原池州专区所属铜陵、贵池(驻池州镇)、青阳(驻蓉城镇)、至德(驻秋浦)、东流等5县划入安庆专区.辖13县. 1958年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原由省直辖的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辖1市、12县. 1959年东流、至德2县合并为东至县(驻尧度镇).辖1市、11县. 1961年安庆、铜陵2市改由省直辖. 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将铜陵、贵池、青阳、东至4县划归池州专区.辖1市、8县. 1970年安庆专区改称安庆地区,地区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桐城、枞阳、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驻梅城镇)等8县. 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安庆地区辖8县.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所属的桐城县、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划归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59号)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由安庆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05]38号)批准调整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将五横乡、大龙山镇和桐城市的罗岭镇划归宜秀区管辖.
编辑本段3.行政区划
3.1 市辖区
市辖区名 面积(k㎡)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下辖街道办事处 下辖乡镇
迎江区 207 24.42 246003 宜城路、新河路、华中路、人民路、孝肃路、建设路 老峰、龙狮、长风、新洲
大观区 204 29.56 246004 德宽路、玉琳路、龙山路、菱湖、集贤路、石化路、花亭路 海口、十里铺、山口、皖河农场
宜秀区 410 19.06 246003 大桥、菱北 杨桥、大龙山、罗岭、白泽湖、五横
3.2 县
县名 面积(k㎡)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下辖镇 下辖乡 政府驻地
怀宁 645 40 246121 高河、月山、平山、三桥、小市、黄墩、黄龙、公岭、马庙、金拱、茶岭、洪镇、江镇(中国包子之乡)、石牌 雷埠、清河、秀山、凉亭、石镜 高河
枞阳 1808 96.21 246700 枞阳、藕山、老洲、周潭、陈瑶湖、横埠、项铺、汤沟、钱桥、麒麟、义津、官埠桥、浮山 铁铜、凤仪、长沙、钱铺、白梅、白湖、金社、会宫、雨坛 枞阳镇
潜山 1686 57.21 246300 梅城、王河、源潭、余井、黄泥、槎水、官庄、水吼、黄柏、黄铺、天柱山 油坝、痘姆、塔畈、五庙、龙潭 梅城
太湖 2031 55.83 246400 晋熙、徐桥、新仓、小池、寺前、天华、牛镇、弥陀、北中、百里 大石、城西、江塘、汤泉、刘畈 晋熙
宿松 2394 80.28 246500 孚玉、复兴、汇口、许岭、下仓、二郎、破凉、凉亭、长铺 高岭、程岭、九姑、千岭、洲头、佐坝、北浴、陈汉、隘口、柳坪、趾凤、河塌、五里 孚玉
望江 1357 60.47 246200 华阳、杨湾、漳湖、赛口、高士、鸦滩、长岭、太慈 雷池、凉泉 华阳
岳西 2398 39.86 246600 天堂、店前、来榜、菖蒲、头陀、白帽、温泉、响肠、河图、五河、主簿、冶溪、黄尾 毛尖山、莲云、青天、包家、古坊、田头、中关、石关、姚河、和平、巍岭 天堂
县级市
县级市名 面积(k㎡)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下辖街道办事处 下辖镇 政府驻地
桐城(并入合肥经济圈) 1572 74.48 231400 文昌、龙眠、龙腾 双港、新渡、金神、孔城、范岗、青草、吕亭、大关、唐湾、鲟鱼、嬉子湖、黄甲 文昌
编辑本段4.交通运输
沪渝高速(G50)、济广高速(G35)、合安高速(G4212)、京台高速(G3)等高速公路干线、105、206、31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已建成通车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建设中的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跨江与建设中的宁安城际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安庆天柱山机场先期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航线,目前又在扩建之中.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安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3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
编辑本段5.经济发展
5.1 概述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988亿元,财政收入达121亿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元.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茂、环新、海螺、全力、鸿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安庆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00多种.
5.2 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88.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5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3.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8.57亿元.
5.3 工业和建筑业
2010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5.9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8.6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75.4亿元;集体企业6.2亿元;股份制企业231.0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3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22.9亿元;轻工业增加值145.7亿元.全市新产品产值72.7亿元. 全年石油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9%.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63.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2%;原煤生产下降10.4%,发电量下降3.4%. 安庆最繁华的商业街——人民路
5.4 固定资产投资
201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9.4亿元. 全年第一产业投资31.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408.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369.6亿元.在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402.6亿元;制造业投资360.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43.5亿元;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投资85.7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2.2亿元,商品房销售销售额85.1亿元. “861”行动计划成效显着.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171项,总投资规模2161.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4.3亿元.
5.5 国内贸易
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亿元.分城乡看,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6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90.5亿元;餐饮业零售额43.4亿元;住宿业零售额4.8亿元.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27.5%,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7.1%,汽车类增长82.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5%.
5.6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10全年进出口总额68093万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9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2255万美元.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6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755万美元,当年外派劳务人员104人.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4.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93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7.6亿元.
5.7 财政、金融
2010年全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6亿元.全年财政支出161.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1156.0亿元.
5.8 经济开发园区
国家级安庆经济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开发园区:安徽安庆大观经济开发区、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安徽太湖经济开发区、安徽宿松工业园、安徽宿松临江产业园、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安徽安庆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安徽桐城经济开发区、安徽怀宁经济开发区、安徽潜山经济开发区等.(石牌经济开发区申报之中.)
编辑本段6.文化艺术
6.1 京剧发源地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为庆祝乾隆帝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 京剧鼻祖:程长庚
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自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叫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 三庆班进京,原本只为进宫祝寿演出而来.由于徽戏曲调优美,剧本通俗易懂,整个舞台演出新颖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样,三庆班演完祝寿戏欲罢不能,就留在北京继续进行民间演出.三庆班的班主高朗亭是安徽安庆人,入京时才三十岁,演旦角,擅长二黄腔,技艺精湛.《目下看花记》称他:“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氍毹,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因此三庆班在北京越演越火.徽班在进京演出的过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表演技艺,使自己更加丰富,不久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剧种.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他们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徽班进京开始了我国国剧――京剧的孕育期.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抵达北京后,他接替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时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梨园领袖.继高朗亭之后,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均任过此职. 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6.2 地方戏剧——黄梅戏圣地
黄梅戏《天仙配》剧照
据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廖理南先生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安庆市宿松县和湖北黄梅县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历史上不少时候两县曾属同一行政区域.就是共产党创建初期,两县还属同一个党支部.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中国戏曲志》、《黄梅县志》、《宿松县志》等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严风英是黄梅戏著名演员,真正唱活黄梅戏,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江淮官话.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

Ⅲ 安徽铜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儿的景区有这些:

铜陵凤凰山

Ⅳ 铜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铜陵八景区

鹞山盆景 :鹞山像个环形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新春一到就山花烂漫,翠柏青青,十分美丽.因而人们称之为"鹞山盆景".
南湖落雁 :铜陵县城关以南,有一片湖,称为南湖.每年一到秋天,成群的大雁自北飞想南方,途经南湖时,便暂停下来栖息进食.故称"南湖落雁".
凤凰晓月:铜陵市东南郊的凤凰山,有一块 凤凰落脚石.传说在古代,当月亮刚刚升起时,成群的凤凰就站在这块石头上翩翩起舞,留下的这块石头便叫做落凤石.这虽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但古人却给它起了个雅致的名字,叫"凤凰晓月".
新庙晨钟 :在铜陵市去狮子山区的路旁,有个村庄叫"新庙村".传说这里曾经有过一坐佛寺庙宇,每当拂晓的时候,寺庙里的和尚就撞起铜钟.那清脆洪亮的钟声能传遍整个铜陵,给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因此,人们给他起名"新庙晨钟".
横港归帆 :每当夕阳西下时,一艘艘挂着白帆的船从远处归来.站在铜陵江段横港码头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帆船归航的壮丽景象.从此这里便成了一个胜景,名曰:"横港归帆".
金牛观树 :在铜陵市郊凤凰山上,有两棵相拥相绕的连理树,名叫"相思树".这是两棵树隔着一条河相拥着,就象恋人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传说是牛郎织女的化身.而在不远的金牛洞,有一头金牛,传说是带牛郎上天的神牛,它天天望着"相思树",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白头偕老.日久天长,这个景致便有了美丽动人的名字:"金牛观树".
白鹤望江: 在通往铜陵长江大桥的路旁,原有一片松树林,里面长年栖息着许多的鹤,它们很幸福安宁的生活着.后来人们乱砍伐树木,迫使白鹤离开家园欲飞向长江对岸的另一片松树林.但它们飞不过那么宽的长江,只好在快到长江的的发停下,天天望着长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过长江去.人们为了告诫那些乱砍树木的人,要保护树木与绿色生态环境,便给这一景观起个"白鹤望江"的名字.
西江夕照 铜陵市区地处长江向北拐的地方,铜陵人称之为西江.每当太阳快下山时,余辉便落到江面上,给人一种"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感觉.于是,人们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西江夕照"。

Ⅳ 安徽省安庆市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安庆(Anqing,Anking),又称宜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庆是安徽省省辖市、安徽省新兴工业城市,总人口约604万,其中市区约73万人,面积1.54万平方千米,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桐城市一县级市,宿松、枞阳、太湖、怀宁、岳西、望江、潜山七县,共三区一市七县。人口主要为汉族。南宋置安庆府。元改为路。明初改宁江府,后又复改安庆府。清及民国为安徽省治所,1912年置怀宁县。1949年析怀宁县城区及近郊设安庆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棉花、油料、麻类、茶叶、柑橘、蚕桑等农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和水产品。矿产有大理石、石灰石、铜、磷矿石等。水能资源丰富。安庆是桐城派文学与黄梅戏的发祥地,是以石油、化工、轻纺、食品为主体经济的中等工业城市。市花为月季,市树为香樟。旅游点以“五山二湖”(潜山天柱山,枞阳浮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市郊大龙山、花亭湖、石塘湖)为主。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安庆保卫战、1907年徐锡麟刺杀清安徽巡抚恩铭、1908年11月马炮营起义、1912年孙中山主持焚毁英商偷运的鸦片等,均发生在这里。
地理位置、人口区划

安庆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二十六年(1938),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安庆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市民公园、大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 8.2 6%,绿地率达3 5.6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O3平方米。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天柱山、花亭湖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大龙山、小孤山、浮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潜山县境的古南岳天柱山,一柱擎天,万岳归宗,以雄奇灵秀著称;岳西县境的司空山,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处,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宿松县境的小孤山,耸立大江之中,世称“海门天柱”;“白崖寨”则有“南国小长城”之名;枞阳县境的浮山,幻若水上蓬莱,是典型的火山地质公园;市区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之誉。安庆交通便捷,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住宿优雅方便,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自古闻名。鲥鱼、鲚刀鱼、大闸蟹、墨子酥、油酥饼、桐城丰糕、怀宁贡糕、江毛水饺、鸡汤炒米等特色食品让人回味无穷,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岳西翠兰茶叶等传统工艺品或土特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沪蓉、东香、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1 0 5、2 0 6、3 1 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已建成通车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建设中的安庆铁路大桥,跨江与建设中的南京——安庆城际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先期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航线,目前又在扩建之中。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安庆充满生机,蓄势待发,是一座潜力巨大、大有希望的城市。安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3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490亿元,财政收入达45亿元。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茂、环新、海螺、全力、鸿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安庆已与世界上1OO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 0 O多种。
新的一年,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安庆的征途上,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心围绕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的目标,以追赶跨越、奋力崛起为主题,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强力推进“3231”工程,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安庆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和建设事业。

Ⅵ 铜陵有哪里比较好玩的地方,或者比较有特色

铜陵八景区
鹞山盆景 :鹞山像个环形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新春一到就山花烂漫,翠柏青青,十分美丽.因而人们称之为"鹞山盆景".
南湖落雁 :铜陵县城关以南,有一片湖,称为南湖.每年一到秋天,成群的大雁自北飞想南方,途经南湖时,便暂停下来栖息进食.故称"南湖落雁".
凤凰晓月:铜陵市东南郊的凤凰山,有一块 凤凰落脚石.传说在古代,当月亮刚刚升起时,成群的凤凰就站在这块石头上翩翩起舞,留下的这块石头便叫做落凤石.这虽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但古人却给它起了个雅致的名字,叫"凤凰晓月".
新庙晨钟 :在铜陵市去狮子山区的路旁,有个村庄叫"新庙村".传说这里曾经有过一坐佛寺庙宇,每当拂晓的时候,寺庙里的和尚就撞起铜钟.那清脆洪亮的钟声能传遍整个铜陵,给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因此,人们给他起名"新庙晨钟".
横港归帆 :每当夕阳西下时,一艘艘挂着白帆的船从远处归来.站在铜陵江段横港码头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帆船归航的壮丽景象.从此这里便成了一个胜景,名曰:"横港归帆".
金牛观树 :在铜陵市郊凤凰山上,有两棵相拥相绕的连理树,名叫"相思树".这是两棵树隔着一条河相拥着,就象恋人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传说是牛郎织女的化身.而在不远的金牛洞,有一头金牛,传说是带牛郎上天的神牛,它天天望着"相思树",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白头偕老.日久天长,这个景致便有了美丽动人的名字:"金牛观树".
白鹤望江: 在通往铜陵长江大桥的路旁,原有一片松树林,里面长年栖息着许多的鹤,它们很幸福安宁的生活着.后来人们乱砍伐树木,迫使白鹤离开家园欲飞向长江对岸的另一片松树林.但它们飞不过那么宽的长江,只好在快到长江的的发停下,天天望着长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过长江去.人们为了告诫那些乱砍树木的人,要保护树木与绿色生态环境,便给这一景观起个"白鹤望江"的名字.
西江夕照 铜陵市区地处长江向北拐的地方,铜陵人称之为西江.每当太阳快下山时,余辉便落到江面上,给人一种"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感觉.于是,人们便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西江夕照"。

热点内容
商业店花卉 发布:2025-08-08 12:11:01 浏览:252
萱草属花卉 发布:2025-08-08 12:09:33 浏览:675
镇雄百合 发布:2025-08-08 12:02:21 浏览:246
拔发一朵 发布:2025-08-08 12:02:19 浏览:352
海棠花风景图 发布:2025-08-08 12:02:11 浏览:54
荷花绿烟 发布:2025-08-08 11:56:39 浏览:548
烫澄面插花 发布:2025-08-08 11:41:54 浏览:188
茶花生病养护 发布:2025-08-08 11:31:08 浏览:295
梅花十三娘 发布:2025-08-08 11:30:09 浏览:59
米兰花用什么土好 发布:2025-08-08 11:23:45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