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盆栽苹果
㈠ 供应适合南方种植的水果苗木有哪些
在南方适合种植什么苗木?既耐寒又耐旱树种有哪些?园林e家为您解答
园林e家讯:南方属于热带地区,北方属于寒冷地区,北方的苗木适合在南方种植吗?那些树种既耐寒又耐旱?
一:在南方适合种植什么苗木
南方属于热带,冬天也不算太冷,所以很多树种都适合在南方种植,现在给您简单的介绍几种苗木品种吧!例如桫椤、苏铁、南洋杉、水杉、雪松、龙柏、蜀桧、罗汉松、榧树、紫杉、香樟、桂花、榕树、无花果、橡皮树、银桦、广玉兰、二乔玉兰、深山含笑、含笑、白兰、红茴香等等
二:既耐寒又耐旱树种有哪些
银杏、雪松、华山松、五针松、黑松、水杉、侧柏、北美香柏、龙柏、匍地柏、桧柏、旱柳、垂柳、核桃、板栗、柞栎、榆树、青檀、桑树、构树、紫叶小檗、紫玉兰、玉兰、鹅掌楸、杜仲、等
㈡ 苹果树的生活环境
气候条件
温度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风与冰雹
(1)温度条件
苹果的各种生理活动、生化反应及生长发育等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否则,其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抑、受阻、受害甚至死亡。
温度对苹果生命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三基点温度
苹果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就其生理过程而言,都有相应的最低、最适和最高三个基点温度。一般认为,苹果的最低温度为5.0℃左右,最适温度为13―25℃,最高温度为40℃左右,并因品种、器官、年龄、生育期、生理过程和温度变化,以及其他生态因子状况的不同而有变动。不同品种生长期的最适平均温度也不相同。
2)积温
苹果不同品种、不同器官和生育期,都要求一定的积温。积温的多少,对苹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积温常被作为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物候期预报、产量品质研究、生态分析和区划等的重要依据。
3)积温与开花期
计算花前积温,可以预测苹果开花期。温带地区一般用树木生长的最低温5℃的有效积温来预测花期。据研究表明苹果从气温达到5℃以后到始花期,高于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60~180℃,品种之间变动不大。但到达开花期的长短受气温的影响,在日平均气温7―8℃时,大多数品种大约需经历50天,10℃时大约需经历40天,1213时只需经历30天。大多数苹果品种从开始生长到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为185±10℃,有���年间相差达101℃。据有关报道,在辽宁兴城国光苹果从开始生长到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1954年约为155.2℃,1955年高达253.113,相差79.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用花前稳定达到5℃以上的有效积温作花期预报,准确性较差;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和年份所需的积温量有所不同;不同地形和小气候等也有影响。
4)花期温度
苹果要实现开花,首先需要达到一定的积温量。苹果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敏感。温度是开花、授粉、受精和坐果顺利完成的重要限制性生态因子。一般苹果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11.4~11.8℃,最适温度为17~18℃。从传粉媒介蜜蜂活动所需的温度看,一般10℃以下蜜蜂停止外出活动;在15―29℃之间,随温度升高而逐渐活跃,有利于传粉、授粉。
开花期温度,是苹果花粉发芽、花粉管伸长完成受精过程中的重要条件。据观察,不同品种要求不同的适温,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一般在10~25℃之间,最适温度为15~20℃;高于30℃时,花粉发芽明显受到抑制。
5)春季温度
春季低温:中国苹果产区多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度不稳定,常有低温出现,尤以晚霜危害较为普遍。苹果在春季正处于现蕾、开花、坐果时期,耐低温力弱,对温度反应敏感。
春季高温:春季温度与苹果果形和外观质量密切相关。经研究,苹果开花后15~16天温度较低、气候冷凉时,果实纵轴比横轴生长快,呈长形,果形指数大。相反,则果形指数小。这与这一时期正值果实细胞的花后分裂期及内源激素相关。
6)夏、秋季温度
夏、秋季正值苹果新梢停长、花芽分化、果实发育成熟时期,因此,夏、秋季温度对花芽分化、产量形成和品质好坏等,都有很大影响。调查认为,夏、秋季(6―9月)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苹果上述生育过程都不利;以月平均气温变幅在16.5~22.85℃之间为最适宜。如在全国鉴评中,元帅系和金冠果实品质多次名列前茅的中国苹果优质生态区四川茂县、小金和甘肃天水等地,夏季月平均气温变幅16.2―22.7℃,陕西铜川夏季气温最高,其夏季月平均气温23.5℃,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为16.8―22.3C。若夏季温度过高,其生态反应为:果形指数变小,着色不良,果肉易发绵,成熟一致性差,维生素含量降低,果实香气、风味和耐贮性差。
夏季温度与花芽分化:经研究指出,苹果花芽分化开始期和旺盛期适宜气温为20―27℃。祝、元帅和国光花芽的形态分化期,是在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一定天数后开始的。
7)冬季需冷量
一般认为,诱导苹果进入真休眠,主要是低温的作用,对短日照和干燥等条件反应不甚敏感。对于结束芽的真休眠,不少研究认为冬季的冷凉气候也是必要的。冷温时数:即经历7.2℃以下低温的小时数。对冷温的起算点是7.2℃。现各国学者多以7.2℃为积算时数标准。苹果需CH数值,因品种而异,差异大。随着现代栽培区域向低纬度扩展,苹果需CH数值总的趋向于渐降。从早期的需要1400―3684℃
到近期的需要500-1700℃。
(2)水分条件
水是苹果与环境相互适应统一的媒介,是苹果树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是通过不同的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等3个方面的变化,对苹果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和产量品质形成等,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它还通过引起光、热、土壤和生物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而起间接作用。
水分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水与苹果萌芽,新梢生长及开花坐果
苹果经休眠后,要求一定水分才能萌芽。水分不足,常使萌芽延迟,或萌芽不整齐,影响新梢生长。新梢生长期水分不足,生态反应为枝���弱,停长早,叶片小,易落叶,树体整体营养生长弱;水分过多,树体枝叶生长过旺,组织不充实,贮藏养分水平低;水分进一步过剩,则会引起涝害,如烂根、树势衰弱,早落叶,树冠枯顶,以致死树。
苹果开花坐果期水分太少,会缩短花期,影响授粉受精,坐果率明显降低。若花期降水太多,大雨和长期阴雨,都会减少柱头分泌物或因受冲刷而影响花粉的黏着和发芽,从而影响授粉受精,造成落花落果。
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常在萌芽开花和新梢生长期水分不足,应充分灌溉。中国南方苹果产区,又常雨量偏多,或阴雨天多,因此要注意园地、品种和砧木的选择,土肥水和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因地制宜配套技术的调控。
2)降水与苹果花芽分化和产量
降水对苹果花芽分化、生长发育、当年产量,以及翌年结果皆有重要影响。据研究表明,初果幼树花芽分化期降水少,有利于花芽形成,使翌年增产;成年结果树则相反,花芽分化期缺水,会使翌年减产。一般上一年生长季月降水量分布较均衡的,对苹果生长发育有利,也有利于翌年结果。
3)苹果果实发育与需水量
随着幼果生长,含水量不断增加,含水百分率则呈下降趋势。人们在食用时感觉到成熟果比未熟果果汁多,是由于果肉内的碳水化合物有的由不溶性转化为可溶性物质。果实生长发育需要大量供水,特别是果实迅速膨大期,若降水少又不能及时灌水时,会影响果实膨大,甚至落果。
(3)光照条件
苹果原产日照强烈的内陆地区,为喜光果树。国内外苹果主产区年日照时数多在2000小时左右,果实生长发育期、着色期及成熟期三个关键时期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在150~200小时之间。
光照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光合作用
早年对苹果的日净光合速率进行过周年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中,光强是影响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因素,光照弱的天气的净光合产物,只有晴天的25%左右。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是光的两个最重要的生理生态指标。苹果的光补偿点因品种、叶龄、叶位、叶面积指数、二氧化碳、土壤有效水分,以及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
2)产量及品质光合产物是坐果、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坐果率越高,果个越大,着色及品质越好。
品质与光强:对旭和元帅苹果的试验表明,在北纬49‘44’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影响苹果品质有3个明显的光照区:FS在60%以上的冠幕区,果实着色最佳,为优质光照区;40%一60%FS为适度光照区,可生产正常色彩的果实;40%FS以下为光照不足区,果实着色不良。
光照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而影响到花青苷的合成。进行人工遮光处理的结果表明,随遮光程度的加重,果实着色变差,大果减少,果心比重加大,品质降低。
3)光质的效应
光合作用、光合产物与可见光:在可见光对苹果的生态作用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大部分光谱段(大体在380―710纳米之间)被吸收。只有绿光很少被吸收,以蓝、紫光和红光吸收最强。
苹果在自然条件下,受到不同可见光谱成分的照射,形成光合产物的成分也不相同。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形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因此,生产上可选择不同地势和光照条件的栽培地,或利用不同颜色的薄膜来改进果品质量。
营养生长与可见光:可见光中的蓝、紫、青光,对细胞分化有重要支配作用,可抑制伸长生长,控制营养生长,使树体矮小。因此,在蓝、紫光较多的高山地区栽培苹果,常表现树体矮化,侧枝增多,���枝率增高,枝粗芽壮,成花结果好。
直射光和漫射光的效应:苹果树接受的太阳辐射,有直射光和漫射光等两种不同光强和光质的光。在果树栽培中,漫射光除主要来自天空外,还有来自地面和其他物体的反射。漫射光比直射光的光强低,光谱成分中短波光较少,长波的红、黄光较多(可达50%一60%),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率高。因此,漫射光也可达光饱和点。对不同天气下太阳总辐射和漫辐射的变化研究表明,晴天时,漫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的10%,呈较稳定的规律变化。阴天时,漫辐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但太阳总辐射量降低。其中,浓云天时,两种辐射量几乎相等;少云和卷云天,漫辐射几乎为晴天的两倍,这对提高苹果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意义。幼龄果园覆盖率低,可充分利用地面反射的大量漫射光,促进冠幕下层裙枝良好生长结果;成年果园要注意清除树下大量高大杂草对光的影响,还可用银灰色、铝铂等反光薄膜,改进冠幕下部果实的着色和品质。铝铂薄膜的光线反射率可达100%。
苹果果实着色,对直射光和散射光的生态反应因品种而异。一类是必须有直射光,才能充分着色的品种型,如元帅、红星、红冠等元帅系普通型品种;另一类是在比普通型品种直射光较弱、漫射光较多的条件下,也能着好色的品种型,如元帅系短枝浓红型品种。
(4)风与冰雹
苹果园适于建立在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以下的地带。在花期风速经常超过6米/秒时,会导致坐果率降低;还易造成偏冠、落果损叶,甚至折枝等不良后果。
我国有些苹果适宜地区,存在着冰雹带的规律性分布,建园前必须了解清楚,不要在冰雹带内建园。
地形条件
(1)高原及平地
坡度不超过5°,地势较平坦的平地如平原、高原、海涂、低洼地等,一般土壤比较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变化幅度不大,建园后苹果树生长发育良好,树体大,根系深,而且管理方便,便于机械化操作,运输条件好,水土不易流失。然而,平地建园也有其不利之处。例如,通风、光照以及排水不如山地,果实的品质和耐贮力比山地差;海涂地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结构差、肥力低、果树寿命短,必须将土壤改良后,才能使果树生长良好。
(2)丘陵及坡地
苹果比较适于在山地、坡地栽培。即使在南方,高海拔地区也能生产出优质苹果。西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苹果树生长势缓和,成花容易,高产质优,是我国红色苹果质量最优的栽培区。山麓地带和低位山带,坡度5°~15°,高度为200~500米的山地,交通方便,是苹果树发展的良好基地。但不能在山麓谷底建园,以免花期遭受霜害;中位山带,坡度15°~25°,高度为500~1000米的山地,耕作困难,效果差,土壤改良的费用增大,南北坡日照差异逐渐增大,北坡较南坡冷,东坡和西坡的直射光逐渐减少;高位山带,坡度25°以上,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建园要选择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要求的特殊地段建园。否则,此带土壤含石多,土层薄,交通运输困难,一般适宜植林种草。因此,果园应建立在缓坡地,土层较厚地带,要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在谷地和凹地的下部易积聚冷空气,霜害严重,不宜定植苹果树。阳坡春季温度升高快,果实成熟早,品质好,但水分不如阴坡,易遭霜害和日灼。阴坡温度较低,冬季易受寒害,建园时应加以考虑。
丘陵虽也属山地类型,但其地势的起伏和幅度都比山地小,气候垂直分布及阴阳坡向的光照差异不如山地明显。在丘陵建园栽种果树比平地有利,一般丘陵地排水良好,空气流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能使果树寿命长,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色泽鲜艳,耐贮藏,所以,丘陵地是良好的苹果园地。
由于不同的坡地方位和沟(谷)向,会引起太阳照射条件和辐射收支的巨大差异,造成不同的热、水状况,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特点和生态因子变化,从而对苹果产生各种生态作用。
据对中国山地果树的研究,其综合效应规律一般表现为:南(阳)坡、背风坡或高山深、峡谷地的东西沟(谷)与北(阴)坡、迎风坡或南北沟谷向相比,太阳辐射强,日照好,气温和土温高,温度日较差大,降水少,湿度小,蒸发强,干燥,植被较稀疏,表现干(半)、暖,多呈旱生景观;苹果生态反应良好,一般规律表现为树体健壮,营养生长健旺,花芽分化及成花结果良好,果面光洁、色泽艳丽,糖、酸、维生素C等含量高,香甜味浓,品质优良,病虫害较少,冻害较轻,但日灼常加重。如小金、茂县、金川、丹巴、巴塘、乡城等县品质优良苹果园,都是在坡向向阳或沟(谷)向近东西,开阔度较好的河谷、洪(冲)积扇、坡积裙、阶地和山麓等地形上。相反,北(阴)坡、迎风坡或南北沟(谷)向,苹果所处生境与生态反应都较差。
(3)海拔高度
据调查指出,从大范围实地生态反应上看,中国苹果主栽品种元帅系、金冠的优质区,在西北高原主产区,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带;西南高地多在海拔1500~2900米,,特别是2000―2600米范围内,尤以川滇横断山脉区果实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这是因为这些地带具有相对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山峡(深)谷的干暖河谷或河断陷盆地地貌的独特组合,造就了日照良好、紫外线多的独特生境。例如,优质区的四川小金、茂县、盐源和云南的丽江等地,海拔高多在2000~2600米,日照百分率多在50%以上,元帅系果实果面及两洼皆满红,色泽艳丽,金冠金黄光亮,阳面着色红晕,多者占果面1/3~1/2。金冠、红星和红冠等的果实质量,多次在全国鉴评中名列第一。而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如海拔400~600米左右,日照百分率在30%以下的四川盆地区,则多难于着色。元帅果面着色度不易达到30%,着色指数多近为0。金冠多为黄绿一绿黄色,更极少红晕。
社会经济条件
苹果园的建立以及早期的幼树管理需要较大的投人,建立园地之前应有充足的准备。园地的地址及规模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经济实力综合考虑。具体地讲,主要是经济力量及技术力量的储备是否可以保证苹果园的建立和发展。苹果园从建园、树苗定植到苹果树开花结果这段时间,属于纯投入无收入时期,经济力量不充足就不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苹果园的建立及顺利发展,技术力量的储备也极为重要。
土壤条件
类型深度水位温度水分空气养分pH含盐量
(1)土壤类型
苹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多种土壤上都有栽培分布。但从苹果的自身需要和优质高产的要求看,以土体深厚、构型良好、“三相”比适当、养分丰富、微酸至微碱性为适宜。世界和中国苹果栽培分布,以棕壤、褐土、棕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潮土等为主。
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国苹果产区土壤种类各地区差异较大,华北和东北南部苹果主产区,以棕壤、黄垆土、棕黄壤、褐土、黄潮土和潮黄垆土等为主;西北黄土高原主产区,以褐土、黄绵土、黑垆土、淡灰钙土和灌淤土等为主;新疆主产区,以灰钙土、棕钙土、棕漠土和绿洲土等为主;中原主产区,以黄潮土、潮土、潮黄垆土和新积土等为主;四川盆地区,以紫色土、紫棕泥、黄壤和潮土等为主;川、滇横断山脉主产区,以褐土、褐红壤、棕壤、红壤和新积土等为主;西南高原,以黄壤、红壤、褐红壤、潮土和新积土等为主;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有黄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等;西藏高原产区,有棕壤、黄棕壤、褐土、山地灌丛草原土、潮土和草甸土等。总的来看,中国苹果优质区的土壤种类,主要为褐土、黄垆土、黄绵土、灰钙土和棕壤土等。其中,褐土类区域,苹果优质性表现突出。
(2)土壤深度
土壤深度直接影响苹果根系分布的空间范围、根类组成和生态稳定性,影响土壤水分、养分的贮量和利用率,从而影响生长、结果、产量和品质。经调查,国光苹果在土层深3.3米与深0.72米的相比,千周、树高和新梢长,分别增长226%、220%和555%,产量增加5倍;元帅苹果分别增长147%、113%和211%,产量增加1.5倍。生长在70厘米以下有沙砾层土壤的金冠,8年平均株产190.6千克,而生在40厘米以下即为沙砾层土壤上的,平均株产仅9.4千克。对这种土壤进行深翻改土,结合施肥后,下层根量增多。
根在紧实的土壤中,生长受阻,变粗,先端不正常地出现分枝。幼根尖可有15~20帕的压力。接受阻力的反应可能在根冠内。根对阻力的反应除压力反应外,乙烯增多也可参与调节作用,外用乙烯可使根变粗、变短。
(3)地下水位
进行10年的对地下水位与产量的关系调查研究表明,地下水位深度在50―120厘米范围内,产量随地下水位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因此,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必须有排水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4)土壤温度
一般认为,苹果根系生长的适温为7~20℃。苹果根在5.4℃开始生长,20℃生长最快,43.0℃高温会受伤害死亡。根据报道,不同砧木新根发生的最适温度不同,M1、M2、M3、M9为13C,Mt6为2512,M7为30℃。发生新根的适温:Mi、M2、M4为12.812,M7、M16和实生砧为25℃。
(5)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既是苹果所需水的最主要来源,又是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必需条件。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相辅相成,水气变化又直接影响土壤热量、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状况,影响果园气温和相对湿度等的变化。
土壤水分主要受降水、灌水、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地面覆盖物和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含量很不稳定。通常把土壤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停止移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这也是植物最容易利用的水分。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使植物呈持久的萎蔫状态时,称为萎蔫系数(凋萎系数)。一般苹果园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适宜。
苹果需水的临界值:即在缺水条件下;对其新陈代谢和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的时期。一般认为,苹果的需水临界期是在新梢迅速生长、叶幕大量形成和幼果发育时。也有人认为,落花后为需水临界期。
(6)土壤空气
土壤氧浓度:土壤中的氧是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当土壤中氧被根和微生物呼吸耗竭,而土壤中二氧化硫积累高到一定浓度时,根系就会受损伤,直至死亡。据测定,当温度在20―30℃时,0―30厘米土层的耗氧量,可高达0.5~0.7升/(平米?小时)。设土壤中平均空气容量为33.3%,其中氧占到20%,若在不通气条件下,土壤中氧将在12~40小时被耗竭。
苹果根系需土壤氧浓度在10%以上时,才能正常生长;
3%~5%时生长差,0.1%~3.0%时根系死亡。当氧浓度为10%、二氧化碳浓度为5%时,根系生长受阻,地上部生长变差。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土壤缺氧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要大。土壤氧浓度为5%左右时,地上部生长旺,根系生长相当于高浓度氧下的80%一90%;5%以下几乎不发新根。
通过试验测知,苹果在12%以上的氧浓度时生长正常,1,5%一2%时生长显著变坏;1.5%以下时,细根几乎全部死亡。根系对不同氧浓度的反应是,12%似上时生长正常、细根多,树干皮孔不明显;2.5%一11%时根瘦弱,只部分发生新根,直根和植株皮孔异常发达;1.5%一2.5%时根木栓化加快,皮孔发育显著��1.5%以下时细根死亡,粗根颜色暗淡,生活力弱。
综上表明,一般苹果根系正常生长的土壤氧浓度,需在10%以上,以接近大气氧浓度(20.96%)为最佳。15%以上才能大量发生新根,5%以下生长受抑制或停长。
土壤二氧化碳浓度:土壤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有机物分解、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产生,一般浓度为0.1%一4.0%。在石灰性粉沙壤土果园中测定,
15厘米深土层为1%~4%,73厘米深土层为3%一7%,244厘米深土层为4%一6%。在沙壤土和粉沙壤土苹果园测定,土层深30厘米时,二氧化碳浓度在
5%以下,152厘米深土层达7%一8%。
(7)土壤养分
苹果从土壤环境中吸取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锰、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苹果树体大,根系深,既要求土壤表层也要求土壤深层的养分丰富、构型良好。在分析评价土壤养分时,除了注意大量和微量元素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分解提供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对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和促进根系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有机质与苹果产量呈直线相关,丰产苹果园有机质含量多在1%以上。
(8)土壤pH
一般认为,苹果喜微酸性到中性,pH5.5―6.7为宜。在碱性土壤中,钾的有效性较好,铁、锰、磷、硼的有效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锰、铁、铝有效性好,磷、硼变得无效,锌、铜有效性降低。
(9)土壤含盐量
苹果的耐盐性,比葡萄、枣、杏和梨等主栽果树弱。正常生长的总盐量为0.13%~0.16%,受害极限在0.28%以上。土壤中分别含有硫酸钠0.117%、氯化钠0.02)%、碳酸钠0.008%时,生长不良。
障碍条件
(1)园地选择时应避开可能发生污染危害的范围
如空气中含有过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氟化氢、四氟化硅、氯气、氯化氢、铅烟、粉尘烟等有害气体;或土壤、水系中含有酸类化合物、氰化物、砷、汞、镉等有害物质,选择园地应避开其危害范围。
(2)忌地现象
前作为葡萄、核桃、梨、桃、苹果等果树时,随后连作苹果树,则后作苹果树的生长与结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有报道指出,苹果发生忌地现象或再植障碍的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减少,真菌比例相对增加。在真菌多、细菌少时,矮化砧苹果树受紫纹羽危害严重。
㈢ 盆栽苹果是怎么种的对于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我们看到盆景水果,通常在花卉市场看到的苹果盆景一般都已经结出果实,有的大树上有高压的树枝,所以摘下苹果种在花盆里。在选择我们自己的盆栽苹果时,先选择苗子。从一棵小苗子开始。因为小苗子价格比较便宜。盆景的空间有限,不能种大苗子,所以即使我们能长得大一点,也不会修剪像小盆景一样的盆景,让它们长成大树。
营养土制剂、培养土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腐殖质丰富,肥料保存,蓄水能力强,透气性强,酸度适中。选择6份肥沃的熟土,2份河沙,1份腐烂的羊粪,1份腐烂的树叶,1份马脚发酵肥料,根据比例均匀混合筛。培养土使用前要用热敷、烤、药等消毒,测定和调整土壤酸碱度。苹果最合适的pH值为5.7~6.7。
㈣ 嫁接盆栽苹果树南方种植可以结果吗
南方种植在阳台是可以结果的,一四年初春我从江苏购了一棵4年嫁接盆栽巨森2号苹果树,栽了半个月开了花,有授粉结了果,大约一个月果子长了直径约2公分左右,之后因第一次栽苹果树施肥不当,造成肥害,结果苗树不保,感觉疑憾。
㈤ 南方能种苹果吗
可以,但难度很高 苹果树栽培技术 苹果也是一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高产果树。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 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生长结果习性 苹果根系无自然休眠期,成年树一年内有2~3次生长高峰,依光合产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温、水分等外界环境而转移。根系第一次生长在萌芽前开始,至开花和新梢旺盛生长时转入低潮;新梢近停长时,根系生长出现第二次高峰,数量多但生长时间短;第三次生长高峰在秋稍停长和果实采收前后,由于淮北地区秋季较长,故根系这次生长的持续时间较长,生长量也大,是树体积累贮藏营养的良好时机。此外,上、下层根系受土温的影响而有交替生长的现象。 苹果的枝条分生长枝和结果枝两类。生长枝依其长度又有长枝、中枝、短枝和叶丛枝几种。不同类型的枝条,其停止生长的早晚和积贮养分的能力不同。叶丛枝和短枝~般在萌芽展叶后3~4周即停止生长,养分积累早,且很少外运。中、长枝停止生长较晚,有时不能形成项芽。它们的同化养分制造较多,外运量也大,是树体(包括根系)贮藏营养的主要来源。所以,同一株树上要有不同数量和比例的长、中、短枝相配合、苹果新梢常表现有明显的二次生长的特性,长枝可分为春梢和秋梢两部分。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新梢生长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区苹果枝条生长方面的两个特点。幼树容易表现旺长。 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顶端优势性均存有差异,从而影响到整个树冠的干性、层性和树形方面的差异,也影响到始果期的早晚。 结果枝依其长度和花芽着生的位置,可分成长果枝(>15厘米)、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短果枝(<5厘米)及腋花芽枝四类。花芽为混合芽,开放后能抽生结果新梢,并在其顶端开花结果。因结果新梢极短,且着果后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结果枝实际上为结果母枝。多数苹果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些品种在幼树期和初果期长、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树能早期结果的~种表现。随树龄增长,各类结果枝的比例会产生变化,逐步过渡到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结果新相结果后,一般其上发生l~2个果台副梢(即果台枝),或长或短,与品种特性相联系。果台技连续形成花芽的能力因品种和营养而异,国光可连续5年,金冠3年左右,红星多数隔年形成花芽结果。 苹果通常是异花授粉结实的树种,生产上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达到正常结实率的要求。但有的品种,如国光、安娜、麦艳,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授粉结实率。花期一般6~8天。高温、干燥时花期缩短,空气冷凉潮湿时花期延长。有的品种花期较长,花分批开放,首批花质量好,着果率高,花量多时可及早疏去晚期花;如花量不足,或首批花遭受霜冻时,可充分利用晚期花。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一次落花、两次落果的过程。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脱落,子房未膨大。第一次落果在花后1~2周发生,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后2~4周发生,又称“六月落果”,主要由于各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所引起,与树势强弱的关系较大。此外,有的品种在果实成熟前还有一次采前落果。六月落果是果树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正常的、一定数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气候不良或栽培技术不当造成严重落果,则会影响产量。据计算,在花量较多的情况下,只需5%~15%花量结果,即可保证丰产。不同苹果品种每花序的自然着果数常有差异,金冠、国光常较多,可达4~5个,元帅、红星常仅1个,红玉也仅1~2个。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认为,4~10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夏季温度过高,平均气温>26度时,花芽分化不良,果实发育快,不耐贮藏。红色品种成熟前适宜的着色温度为10度~20度,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则上色困难。对照谁北地区气候条件,尤其是中熟红色品种在温度方面离最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长江流域,则这种差距加大。 世界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要求空气比较干燥,日照充足,则果面光洁,色泽浓艳,花芽饱满。如雨量过多,日照不足,则易造成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严重,果实质量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时有春旱、伏旱或秋旱发生,7~8月份多数年份雨量又过于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强。 苹果为喜光性树种。光照充足,有利于正常生长和结果,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有所差异。淮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基本上能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 整形和修剪 1.整形 整形修剪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包括干的高矮、树体大小、骨干枝的数量和分枝角度等,以增加树冠中结实的有效容积和防止平面结果;二是培养各类结果枝组,充分利用空间,做到多而不乱,密而不挤;三是平衡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两者的关系,维持健壮的树体,为提早结果和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苹果整形中采用的树形,乔化树一般多推广疏散分层形(也称主干疏层形),半矮化树和短枝型树多推广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 疏散分层形树形的结构特点是:于高50厘米~60厘米。整形完成后,全树有主枝5~6个,分两层排列(有时还有第三层)。第一层3个主枝邻接或邻近,相距在20厘米~40厘米以内,开张角60~70度。第二层2个主枝,伸展方位与第一层主枝相互插空错开,开张角比第一层主枝小,45~50度。第一、二层主枝间的距离(层间距)80厘米~100厘米。基部三主枝上各有副主枝(也称侧枝)2个,相互错开排列,第二层主枝上各有副主枝1个。全树高4米~5米。这种树形有明显的中心干,后期落头开心。如有第三层主枝,通常为临时性生枝,在落头时除去。主枝分层着生,上小下大,层间有较大的距离。它符合苹果的生长特性,成形较早,结构牢固,主枝能均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通风透光良好。 基部为第一层主枝,上部为第二层主枝,顶部树形完成后落头开心处。数字分别表示干高、层内距、层间距及主枝上第一副主枝距干的距离。 整形要点是:基部三主枝可在两年内分期选留培养形成,并保持势力均衡;上层主枝不宜选留南向枝,以免影响光的透入。全树要保持明显的从属关系,即中心干的生长势要强于主枝,主技要强于副主枝,上下层主枝要保持上小于大。中心干过强时可采用三叉枝转主换头,用第二枝代替原头延长生长,形成小弯曲,控制上强,同时增强第一层主枝生长势。当第一层主枝只能选留培养出2个时,也可在主枝基部远留适宜的“把门测”代替第三主枝,形成“以侧代主”的形式,使树冠圆满。反之,如第一层生枝已形成4个而略显拥挤时,如某主枝缺乏副主枝(侧枝),也可采用“以主代测”的剪法,将其中的五个主枝按隶属于某一主枝的侧枝的要求进行剪截控制。基耶三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要求在距主干分枝点60厘米~80厘米主枝背斜侧的方向远留培养,尽量不留“把门侧”,以免树冠内膛和下部枝条拥挤。对分枝角过小的主枝,应及早采用撑、拉等方法使之开张。树体开始大量结果后(10~13年),树势稳定,此时可对原中心于落头开心,增加上部光照。主枝向外倾斜延伸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为直线延伸,也可为波状延伸,但不宜左右弯曲延伸。冬剪时的剪留长度,主枝一般为45厘米~60厘米,副主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骨干枝枝头间直保持1米左右的间距。 小冠疏层形的树体结构基本上与疏散分层形相同,但树高、冠径和骨干枝级次均受到严格控制,树体更为紧凑。一般干高30厘米~40厘米,树高2.5米~3米,冠径3.5米~4米,树冠呈扁圆形。全树5~6个主枝,第一层3个,向上不再分层次,每40厘米~50厘米留1个主枝。第一层主枝开张角60~70度,其上各配置2个副主枝,第一枝距干约20厘米,往上相距20厘米在反方向再选配第二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入盛果期后中心干落头开心,控制树高和冠幅。 自由纺锤形也是一种具有中心干的树形。于高40厘米~50厘米,树高2.5米~3米,冠径2.5米~3米。中心于直立,其上均匀配置10~15个侧生枝,向四周伸展,无明显层次。最下部的3~5个侧生枝较长较强,相互保持8厘米~10厘米的间距,起骨干枝的作用。愈近中心干上部的侧生枝则愈短愈弱,只起结果基枝的
㈥ 好养活的水果盆栽有哪些
好养活的水果盆栽:盆栽樱桃小番茄、人参果。
3、圣女果
圣女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柿子,小番茄。它的种植非常简单,只要室内温度在15°以上,随时都可以栽种。可以播种种子,也可以栽种小苗。
㈦ 刚刚栽种的盆栽矮化苹果树冬季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应该放在有光照,温暖的地方,因为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进行光线反应,再就是要适量浇水,因为冬天水分散失的少
㈧ 苹果种子怎么种植 苹果种子盆栽种植方法
苹果种子怎么来种植?没错,当我源们吃苹果时,里面的籽可以用来种盆栽,因为苹果籽很容易发芽,只要我们适当进行管理,就能长到别致的盆栽,现小编将苹果种子盆栽种植方法分享如下:
1、从啃干净的苹果芯当中破开取出里面的苹果果核,洗净抠出的种子备用。准备好一个铁或者塑料的小盒子,纸巾和里面装满清水的喷雾瓶。
2、在盒子底下铺一张纸巾,把洗净的苹果种子放到纸巾上,再在上面覆上一张纸巾备用。用喷雾把纸巾喷湿,注意水不可喷太多,以防止种子腐烂。
3、把盖子合上,贴上标签后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待苹果发芽吧。按照现在南方日均20几度的温度,大概2-3天左右种子就会发芽。这段细细长长的是苹果的根而不是芽,看起来很像我们蔬菜中的豆芽。
4、发芽的种子可以移植到花盆里进行土培,过不了几天就长得枝繁叶茂了。把花盆挪到窗边让苹果幼苗获得充足的阳光,TA们就会努力地长大。
苹果种子种盆栽的方法很简单,而且还增添了动手的乐趣,特别是当苹果川子长出小苗时,每天看一看都能感受到这种成就感,让心情变得好起来。不过后期要注意施用沃叶肥料,给苹果补充营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