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布景人

盆景布景人

发布时间: 2022-07-09 09:03:29

盆景制作入门教程

第一、选材

在野外或者说花鸟市场上寻找适合的树桩,树桩的寻找要遵循以下原则,不要腐根、不要幼根。因为这三种树桩都不利于盆景的健康生长,所以不采用以上三种树桩。寻找到适合的树桩以后,要进行根部处理,将那些坏死的根部或者根部太长的根全部去除,然后在修剪的地方喷洒防腐剂,以防病毒的侵扰。

第二、嫁接

盆景的嫁接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对根部的嫁接,另一种是盆景枝叶的嫁接。在根部嫁接的时候注意所选取的嫁接原材料,一定是没有被病毒入侵过或者是被病虫侵害过的跟,正常选取幼根。旺盛的根部可以让盆景的稳定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制作露根盆景必须要保证它根部持续稳定。再者就是枝叶的嫁接,对于枝叶的嫁接和平时的嫁接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嫁接完毕后,记得要喷洒一点营养液,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刚刚嫁接完成的根部和枝叶可以快速愈合伤口,及早的进行发育。

第三、上盆

这个过程基本有下列几个步骤组成,首先是花盆和土壤的选择。其次填土,土壤记得要选择较为肥沃和湿润的。然后就是每一种盆景选择的花盆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悬崖式盆景的花盆一定要选取那种又浅又大的。最后在进行填土的时候,沙子和土壤的比例正常情况下是1:1。

第四、根部的调整以及枝叶的剪切

对于非露根盆景在上盆之前必须要对根部进行调整。调整的意思就是梳理盆景的根部,枝叶的修剪一定要将那些发黄枯萎的叶子和枝条全部处理。修剪完成之后,要对根部喷洒高锰酸钾以防滋生病菌。

第五、日常养护

基础步骤完成之后,就剩下一些日常的狐狸,例如浇水、施肥以及环境温度。不同种类的盆景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自然会有变化。

⑵ 盆景要怎样观赏

盆景鉴赏的观:首先是以树木花草、石、水、泥土等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的,因此,欣赏盆景艺术也首先要有充分的感受。

“观”,作为盆景欣赏的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欣赏主体对盆景作品中感性存在的整体直观(直觉)把握。很显然,在这一阶段,盆中之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以其实在的形式特性(如各盆景材料的形状、色彩、线条、质地,甚至花草的芳香、“瀑布”的乐音等等),向观赏者传递着某种审美信息。

(1)看自然神韵:植物是否枝壮叶茂,花好果硕,山石是否顺乎纹理加工,保持天然美态,盆景作品能否给人一种勃勃生机之感。

盆景通过其形、色、香、姿、韵等自然天趣,给人以郁郁葱葱,勃勃生机,展示出生命力之美。鉴赏盆景,首先要观察、认识、欣赏这些纯朴的自然美。盆景的自然形态,好比人的躯干肉体,缺它不可。树木盆景有观形、观干、观根、观枝叶、观花果等不同部位。水石盆景有观形、观石质、观石纹、观水等差异。通过对盆景自然形态的审美品赏,使人感受那树桩盆景的玲珑潇洒之姿,豪宕雄劲之感;水石盆景的苍劲雄伟之力,纵横奔放之势,从而让人体味形质之美,色泽之美,动声之美,变化之美,自然清新之美,达到那美不胜收的韵律和野趣。

(2)看整体美感:是否具有艺术美感,能否给人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能否达到“一见钟情”,流连忘返,经久耐看,回味无穷。盆景的这种艺术美感要求要有画境美,即画理中的“似与不似”,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天趣。它要求以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纷纭复杂的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提高。采其大要,去其繁荣,让它在咫尺天地之中,构成完整独立的艺术形象,使艺术加工处理后的盆景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虽由人做,宛然天成,其美如画。盆景的艺术美还要求有诗境美。我国的盆景以其独有的诗情画意着称。诗情画意和中国气派,构成了中国盆景的民族风格。

(3)看加工技艺:视其结构布局是否合理,造型表现生动与否,加工是否精美、得体。树桩盆景有素材的选择,根、干、枝的处理,树冠外轮廓线的描画,花盆的选择与种植位置的安排,盆面处理等等,它们之间要求处理得和谐统一。

(4)看写意效果:盆景是否按意布景,寓意深刻,画境优美,达到“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能否发人深思,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盆景的意境美是盆景的自然美、野趣美、造型美、艺术美、内涵美,诗情画意美的高度融合和集中体现,是盆景艺术的致极。

盆景主要是一种视觉艺术,盆中的树木、山石、小摆件等均是具体实在的审美要素,因此,欣赏盆景时主要需要人们的视知觉参与。但是,盆景又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其花木的香味就还需要嗅觉的参与。有些现代盆景还将石料、音乐结合起来,制成“音乐盆景”,欣赏时自然涉及到听觉。

可是,盆景欣赏的第一阶段名日“观”,其实它不能等同于绘画等视觉艺术的纯视觉感官,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完形。这是由盆景的特殊结构决定的,盆景的多层结构需要诸知觉功能(视、听、嗅、触等)的综合运用及心理通感。对于盆景欣赏的“观”,一般欣赏者都能达到,但不少欣赏者也可能就停止于这一步。对盆景艺术的审美欣赏,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从而进入盆景欣赏的第二个阶段“品”。

⑶ 简述岭南盆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及风格

岭南盆景的特点:其一是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整形或构图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其二是着重景与盆的造型和选择,力求盆与景和谐协调。其三是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迹。

代表人物及风格:一是以佛山市叶恩甫为代表的造型艺术。擅长附石树桩盆景,爱用英石和透水石与星树、黄杨、菖蒲合位于一盆,令植物根群攀附于石隙岩旁,从而使盆景显得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古色古香。

二是以孔泰初为代表的造型艺术。以山水风景画为象意,按照植物的自然生态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格调雄浑刚毅,构图严谨,疏密有致、还以“大树缩影”首创蓄枝撤干的手法,使经过千裁百剪的树桩呈现大树的本来风貌,更显得气势雄浑,苍劲有力。

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素仁和尚为代表的造型艺术。艺术风格像中国画中的写意派,只用淡墨描出几笔,并无茂叶繁枝,仅以几枝树丫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耸型”盆景,创造出清高脱俗、悠然飘逸、如诗如画的意境。

品种介绍:

岭南盆景则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岭南盆景的创作,多就地取材,选用亚热带和热带常绿细叶树种,一般以广州人称之为“树仔头”的树桩为主,其品种多达30余种,如九里香(月橘)、榕树、福建茶、水松等。

岭南盆景的构图形式有单干大树型,或双干式、悬崖式、水影式、一头多干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树桩盆景外,还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积石等。

⑷ 中国著名盆景大师有几个

第一批盆景大师名单(10人)
万觐堂 孔泰初
王寿山 朱子安
朱宝祥 李忠玉
陆学明 陈思甫
周瘦鹃 殷子敏
第二批盆景大师名单(2人)
贺淦荪 潘仲连
第三批盆景大师名单(15人)
王选民 吕 坚
伍宜孙 苏 伦
陆志伟 汪彝鼎
林凤书 胡乐国
赵庆泉 胡荣庆
贺淦荪 徐晓白
盛定武 梁悦美
潘仲连

⑸ 野外有什树可做盆景人

石榴是优良的盆景植物,选材的话,以桩为主,特别是桩苍老粗壮者好,先根据造型锯至一定的高度,然后下地培养,2~3年后再上盆培养,培养按照其习性进行即可。

⑹ 如何制作出漂亮的文人盆景可以提供详细的教程和方法吗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文人盆景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就分享到这,想动手的制作的盆友,可以找些文人盆景的作品,先揣摩揣摩,必能制作出意境深远和富含美感的作品出来。快一键三连吧!

⑺ 浅谈盆景与插花艺术的 文章

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

⑻ 如何制作树桩盆景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



(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⑼ 盆景养什么好

好养活有好看的盆景
1、榕树盆景
有别于其他盆景,榕树除了枝干造型,也很注重气根的造型,蜿蜒下垂,与树干树枝交错纵横,别有一股遒劲盎然的气势,根繁叶茂,浓荫似盖,展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观赏价值也很高。
它与一般有些娇弱的室内植物也不一样,生性完全,对土壤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就是一般的土壤以从来栽培就可以,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择砂质土壤混合煤炭渣来种植,耐旱耐湿,本身外形就比较别致,故在修剪时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或技巧。
不过要注意的是,榕树虽然外界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最好是养护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毕竟它是热带树种,平常频繁而少量浇水,如果是在北方,还要注意经常往叶面上喷水,不用太多,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空气的湿度,以便它更好的生长。
2、黄荆盆景
黄荆树,常常也被称为黄金树,本身就又有很好的寓意,因此很适合养护一盆在家里,这种树大多造型奇特,甚至具备天然的舍利干,它根部造型自然形成,特别坚硬而不腐烂,苍劲古雅,悬根露爪,很容易让人体会到古木的苍劲气势,开紫色小花,给人以奇特雅致质感。
这种树遍及我国南北方荒山野地,因此取材很容易,它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萌发力,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还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种植,夏季不需要遮阴,冬季也比较抗寒,对于浇水,不干不浇即可,不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就能够成活。
如果想要黄荆更好的存活,最好还是在春三月栽植,在挖掘的时候多带一点土,尽量不要伤害到它的细根,南方的冬天放在室外也可存放, 但对于北方,冬天最好弄到室内哦。
3、雀梅盆景
雀梅除了常被用作绿篱,或是配置山石布景,也常被制作成盆景用以欣赏,甚至有着盆景“七贤”的美称,它根干自然奇特,有的形成枯洞朽穴,观之苍劲古雅,部分雀梅品种叶小芽红,魅力更是迷人,给人带来极美的艺术享受。
此种盆景对于土质亦没有很高的要求,可以适应多种土壤环境,耐旱也耐湿,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它枝芽还有根的萌发力也很强,只越修剪长出越旺盛,而根泥养到哪里,就会在那里生发出,很耐修剪
对于较老的桩头,每隔个2到3年,在2~3月间,最好翻盆换土,并减掉部分旧根,还有枝条,避免发生偏枯或者枝条老化的状况

⑽ 盆景的前景如何

前景看好,个人认为从形式上向两头发展,即大型盆景和微形盆景.从用材来看偏向果蔬盆景和花卉盆景.

热点内容
深圳大鹏玫瑰小镇 发布:2025-08-08 22:01:31 浏览:899
缅桂花花语 发布:2025-08-08 21:56:09 浏览:57
孕妇喝玫瑰花 发布:2025-08-08 21:34:38 浏览:400
梅花路商铺 发布:2025-08-08 21:31:34 浏览:170
一朵白云从蓝天飘过 发布:2025-08-08 21:19:45 浏览:437
李一朵名字好吗 发布:2025-08-08 21:12:39 浏览:743
红蒙刺盆栽 发布:2025-08-08 21:06:32 浏览:56
荷花简叶 发布:2025-08-08 20:52:10 浏览:94
牡丹江至广州 发布:2025-08-08 20:23:53 浏览:526
夏庄花卉市场 发布:2025-08-08 19:50:39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