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临水盆景
放置场所:梅花宜放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场所。梅花虽较耐寒,能傲霜凌雪开花,但仍性喜温暖,适生于南方气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培养,冬季宜置于室内越冬。
浇水: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注意不干不浇,防止盆中积水。从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发至形成期间,须进行"扣水"处理,即让盆土干到老叶微卷,新梢萎缩时再浇水,如此反复数次,将新枝生长点破坏,使新梢停止伸长,以增加花芽的发生,而后再逐渐恢复正常浇水。
施肥:应注意施肥季节,一般在翻盆时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饼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饼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朴苍劲,又长势健壮,开花繁多,修剪极为重要。因为梅的花芽是在当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开花后应随即将老的花枝截短,仅留2~3个芽,并注意使芽向外侧生长,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艳,梅花的修剪可分为下列几种:
1.疏枝:即将各种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动,留强去弱"的疏枝原则。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础上,将花后一年生枝条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据造型需要及生长势来定,长势好的可少截一些,长势差的则可多截一些。根据造型的需要,有时可适当留下少数长枝。短截时还要依据枝条的方向、角度,选择芽口的方向,以达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后当年生叶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根据芽的部位、疏密及树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对于老干上的芽则随发随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长到一定长度时,将顶芽摘去,以控制枝条的生长,一般长度宜在15~30厘米。对于萌发力较差的梅花,可提前进行摘心,促其重新发芽。梅花的树龄过大时,往往树势变弱。为使衰退的梅树"返老还童",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干上的侧枝,或者将侧枝逐年进行短截,直至从基部去除,以达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须注意伤口的保护,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入。
③将梅盆下地培养,最好选择通风透光、土壤肥沃疏松之地,并同时对枝条进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3月开花后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时去掉旧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过长的老根,换以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或冻松的塘泥土,掺拌砻糠灰及沙土。
病虫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缩叶病、烟煤病等。虫害主要有梅毛虫、蚜虫、天牛、军配虫、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虫害可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洒防治。梅干如发现天牛幼虫蛀入树干,可用敌敌畏1份加轻柴油0.5份,以棉团蘸塞虫孔,再以湿泥封口。用药物防治虫害时,应避免使用乐果,否则会造成落叶,甚至导致死亡
2. 如何才能使梅花盆景更美
3. 梅花盆景有哪些栽培优点
梅花盆景的栽培优点: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回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答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欣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4. 梅花盆景的养护与管理是什么
梅花盆景的养护与管理:
1、土壤。虽说梅花对土质的严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选用土壤疏松质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经常灌水在盆景中,多余的水根很难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烂掉。市场上有专门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购买。
2、温度。梅花是冬天开花,这是它成长最旺盛的季节,虽说它不惧严寒,但是并不代表梅花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话,会减慢光合作用,将会发育不好,开花量也会变少。喜欢湿润,如果把梅花安放在屋内的话,要保持通风。
3、湿度。如果梅花还在生长,要适当地浇浇水,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可以给周围喷洒水雾,保证需要的湿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浇水两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对较少,只要一两次。冬天只要在盆中干燥的情况下再浇。
(4)梅花临水盆景扩展阅读:
梅花的寓意:
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会在寒冬的时候开花,开花的数量很大,而且开花的时候也看不到叶子,代表着高洁孤傲。在进入到春季之后,就会长新的叶子,因此也有着报喜和希望的寓意。
梅花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在我国多数地方都能进行养殖,其生命力顽强,所以它也寓意着坚韧不拔。
5. 梅花在园林中有哪些应用
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她自然、清新,且极富诗情画意,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梅以韵胜,以格高,自古深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造园的特色树种之一。再加上其横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斗雪的特性,更使其成为园林应用中的佼佼者。
(1)梅花专类园 梅花专类园,一般称为“梅园”,其景蔚为壮观。每当花开时节,满园梅景灿烂如霞,犹如一个香雪海。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赏梅胜地,如宋代陆游有梅花诗云:“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明代冯梦祯《西山看梅记》载:“武林梅花最盛者,法华山上下十里如雪……”现在,我国赏梅名园更多,据统计有近30个,如武汉梅园、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昆明黑龙潭公园、青岛梅园、成都杜甫草堂梅园等,其中有的以花梅取胜,有的以果梅为主。
(2)梅花群植 除梅花专类园外,梅花在庭园中也可群植。三五成丛或更多群植,以形成小梅林、梅岭、梅径等景观。
(3)梅花孤植 梅花树形古朴苍劲,较适宜在园林中孤植欣赏。草坪上、雪松前及景墙边等环境,梅花孤植皆可得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梅花品种繁多,有些品种的树形更为突出,如‘虎丘晚粉’、‘昆明小跳枝’、‘白须朱砂’等,这些品种孤植,更具有观赏价值。
(4)“岁寒三友”传统配置 松、竹、梅,人称“岁寒三友”。将松、竹、梅配置一起构成“岁寒图”,是中国园林的传统造景手法。梅,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竹,虚怀若谷,凌冬不凋;松,苍劲古朴,四季常青。将它们合植一起,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宋代楼阳有诗云:“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5)梅花绕屋及伴亭 我国自古就有“梅花绕屋”的习惯。《园冶》有云:“梅绕屋,余种竹。”明代王稚登有诗云:“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我国造园,大都以建筑物为主体,但好楼须有好花映。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掩映于亭台楼阁间,既可丰富艺术构图,又可协调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
(6)梅花倚石 景石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梅花倚石,其景自出。梅因石而更老,石因梅而更奇。宋代徐致中有咏梅诗云:“石畔长来枝易老,竹间瘦得萼全清。”
(7)梅花临水 梅花冰清玉洁,是配植水景的重要植物之一。水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无水不成景。寒池清清,溪流淙淙,梅花弄影,堪然入画。“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梅花临水在我国园林中应用较早,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例,如“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梁·吴均)。梅花品系中的垂枝梅,其枝条自然下垂,潇洒飘逸,尤易临水。
(8)梅花花篱 在日本园林中,有梅花用作花篱的实例,如日本丸子梅园将白色单瓣梅花密植成片,花开时,远望犹如一条洁白的飘带。在我国,以梅作花篱在园林应用中则少见。
(9)梅花盆景 梅花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梅花、山石等为“绘”,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我国梅花盆景较盛行,清代的《盆景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梅花为十八学士之首。我国梅花盆景造型有许多艺术流派,如疙瘩梅、劈梅、顺风梅、屏风梅、游龙梅、滚枝梅、自然式等。
(10)插梅清供 梅花插花的应用在我国出现较早,至少应在魏、晋之际,如《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所以其插花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插梅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三种。
6. 梅花盆景该怎么养
盆栽梅花应放在通风向阳处养护,过密或环境荫蔽,使植株高而细弱,冬季多晒太阳则花芽饱满粗壮,花色艳丽,姿态美观。若控制树形,促使幼树提早开花,需适时修剪整形。
梅花的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枝条上形成的,一般当幼苗长至25-30厘米时,剪去顶端,萌芽后留顶端3-5个枝条作主枝,当枝条长到约2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利花芽饱满。
次年,花后留基部2-3个芽重剪,剪时应注意剪口芽的方向,选准外向芽,内向芽。发芽后剪除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盆梅因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应按“疏、欹、曲”而又不矫揉做作的原则进行修剪。
盆栽梅花应每隔1-2年在早春花后修剪完毕进行换盆、换土。如使盆栽梅花春节开花,在冬季落叶后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后移入温室向阳处,室温保持8-12℃,每天向枝端洒水,并保持盆土湿润,使花蕾现色后,增温到1 5-20℃,则春节即可开花。
(6)梅花临水盆景扩展阅读:
梅花盆景的注意事项
1、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长,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选用疏松肥沃的营养土。营养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堆积杂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匀做培养基,在花后每年换土一次,待换盆后先放在阴凉处一星期,然后转入正常养护。
2、梅花对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长期过湿,容易引起烂根。因此,要控制浇水,当新枝条长到20厘米时,要注意控制浇水,控制新梢过分伸长,促进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浇一次水,秋季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要少浇水,使土壤偏干。
3、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发枝叶时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机液肥。当新梢长到5厘米时,要施一次薄肥,以促进枝条生长。在夏末秋初时要施一次腐熟饼肥水,并加重磷、钾肥,促进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后,喷施1至2次磷酸二氢钾,这样分层次的科学施肥,对梅花生长有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梅
7. 梅花小盆景怎么制作
梅花写意盆景是以梅花为主、山石为辅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与梅花盆景的完美结合,其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内涵蕴厚,继承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盆景技艺于一体,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为再现大自然中梅之神韵的珍贵艺术品。
我们一般将梅花写意盆景分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砚式等。其中,完全没有水景的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内并不“贮水”,而是以细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虽不见水,却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在山体上预留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里种植小型梅花;砚式就是以砚状石板代替盆钵,以白色石板为多,其上植梅点石,石板没有边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写意盆景制作的方法:
(1)立意 制作写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较多,例如将松、竹、梅合植,取其“岁寒三友”之意;将梅、兰、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故梅花写意盆景的意境还可取自于诗情与画意,使诗情画意融于盆景之中。梅花写意盆景的主题很多,如“疏枝横斜浮暗香”、“寒云侵晓月”、“断桥烟雨梅花瘦”、“百卉前头第一芳”、“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一树梅花一放翁”、“梅妻鹤子”、“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等等。
(2)制作 立意之后,就可动手制作。制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进行。
①选梅桩。制作梅花写意盆景的梅桩应以梅花的自然景观为依据,形态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树形态为宜,通常多为直干、斜干和临水式,悬崖、树干弯曲程度大的曲干式等均不适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适宜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梅花写意盆景表现的是较大范围的梅花自然景观,有山、有水、有绿地等。如果使用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或过度变形的梅桩,则与写意盆景表现的环境极不协调而影响整体效果。
②选盆。制作梅花写意盆景多选用浅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制的木制浅盆。盆浅,能显示曲折婉转的水岸线,盆帮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无排水孔。盆的颜色以素静、典雅为上。盆形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宜。这样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张白纸,梅花写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这张白纸上作的画。
③选石。制作梅花写意盆景的石材有龟纹石、英德石、卵石、石笋石、斧劈石、千层石、雪化石、钟乳石等,不同的石种在质地、形态、纹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采用何种石种应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而定。同一盆盆景应用一种石料。而在同一种石料中,又要注意颜色的一致、形状的协调、纹理的相通。用于不同环境的石头,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边的石头要平而薄,给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觉。岸上散置的石头以及与树木配合造景的石头,要求有较为美观的形状。用于近处的石头,纹理可以清晰一些;用于远景的石头,纹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没有山石,也可用形态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状根等材料代替,因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状根的外观都有些类似石头。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兰花、小五针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类及苔藓等。依据艺术表现的需要,梅花写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筑、人物、动物、舟楫等摆件,来表现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放牧、垂钓、冬归樵等,使观赏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恰当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时,要注意在内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无合适的配件,宁可不用,切不可随意凑合。摆件的质地有陶质、瓷质、石质、金属质等数种,在梅花写意盆景中以陶质为好,其质地与梅花、盆钵及山石较协调。
⑤布局。制作时,先将梅桩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当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浅盘中叠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为水体,坡岸应曲折有致。然后在梅桩周围点缀一些小植物,并适当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时不应杂乱无章,更不能喧宾夺主,必须根据景致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这些工作后,最后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铺上苔藓,给人一种草地的感觉。铺种青苔一可增添景观,二可对土面起保护作用。苔藓有很多种类,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种为主,再配以其他种类,既有统一,又有变化。铺种方法:先以喷雾器将土面喷湿,然后将铲来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贴于土面,边贴边压实。制作完成后,最后用刷子和抹布将梅桩树干、石头及盆洗刷干净,并用喷雾器全面喷一次水。若要将其做成雪景,可用喷雾器将制作好的梅花写意盆景全部喷湿,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筛内,悬于盆景上方,用手指轻轻弹击小筛外壁,让石膏粉垂直落在山体以及盆内的梅桩、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这样制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矾石或珍珠岩简单铺洒而成。
(3)制作后的管理 制作好后的梅花写意盆景,一般摆置于光线条件好且通风的室内环境中,这样花期较长,可欣赏1个月有余。由于盆中土浅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藓,故在观赏期间要经常向土面喷水,以保持湿润,若失水,轻者苔藓枯死,梅花花蕾不开放,重者梅桩干死。另外在此期间不要给梅桩施肥,因为只要保持湿润,花蕾就能开放,若施肥,不仅对开花不利,而且有碍观赏。梅花是对温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温度若偏高,花就开得快、谢得快,观赏期就缩短了,所以室内温度以偏低为宜(10℃左右)。花谢后,要及时将梅桩换回泥土盆中进行正常的周年管理。
8. 怎样制作梅花盆景梅花盆景制作方法有哪些呢
梅花,是蔷薇科梅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名贵树木,栽培历史在3000年以上。它的花淡粉色或白色,芳香,在冬季或早春开放。梅花喜阳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耐瘠薄土壤。也可在轻碱土上生长。
依据梅桩的形状,可做成直干试或斜干式、曲干试和悬崖峭壁式等多种多样造型设计。手法多采用山棕片蟠扎、粗扎粗剪的方式。花谢,要对枝条开展一次强剪,保存枝条底部2——3个芽,将余枝剪去。所留枝条宜稀少,不适合密切。当新梢长到10公分以内时,对它进行短截。
9. 梅花盆景怎么养
1、土壤。虽说梅花对土质的严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选用土壤疏松质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经常灌水在盆景中,多余的水根很难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烂掉。市场上有专门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购买。
2、温度。梅花是冬天开花,这是它成长最旺盛的季节,虽说它不惧严寒,但是并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话,它会减慢光合作用,将会发育不好,开花量也会变少。它喜欢湿润,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内的话,要保持通风。
3、湿度。如果梅花还在生长,要适当的给它浇浇水,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可以给它的周围喷洒水雾,保证它需要的湿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浇水两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对较少,只要一两次。冬天只要在盆中干燥的情况下再浇。
4、施肥。梅花的生命力很旺盛,不需要经常呵护它,也不要时不时的为它加肥,如果冬天快要到来,在这之前给它加肥一次,如果它要开花了,也在这之前加肥一次。如果你打算新种一盆梅花,首先要准备基肥,这是保证它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
5、修理。修理梅花有很多好处,把残枝落叶去除首先梅花的观赏性更强了,其次养料也不会被浪费,不然残枝落叶会分去枝干需要的养分。所以我们要去除这些枯叶残枝,如果梅花长出来很多的分枝,我们也要裁掉一些,这样才能把营养用到该用的地方。
(9)梅花临水盆景扩展阅读
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长比较脆弱,水分管理要适当,切忌过湿,以免渍水烂根,导致桩头枯萎死亡,常给叶面和干枝洒水,对衰老桩景有养叶护根的作用。桩景栽培梅花需要进行重剪,使形成矮小树体,细枝可用棕丝蟠扎,粗枝需刀刻、斧劈、火烤弯曲造型。
即“吊死鬼”。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虫为丝质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乱的枝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到11月复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
10. 梅花盆景要怎样管理
梅花盆来景的养护管理:梅花盆景源宜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平时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不干不浇,防止盆中积水。
适宜温度:梅花在年平均气温15℃~23℃的环境中生长最好,但也能耐较低温度,休眠期可耐零下10℃~20℃的低温,而类型及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甚大,如杏梅系的抗寒性大于真梅系的抗寒性,而其中的单杏型最强,象“单瓣杏梅”,可耐零下25℃~30℃的低温,梅花对温度特别敏感,每年花期早晚变动较大,当温度达到10℃时,即能提前开花。北方地区在初冬移至室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0℃~6℃的室温,每2天左右向植株洒些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