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南京天香盆景

南京天香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7-06 03:00:48

❶ 红天香桂花的特性

红花天香台阁是最勤花的桂花品种,比较不耐寒,适合南方种植。对空气适量要求较高。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也较大,适合偏酸性土壤。
红花天香台阁桂花的特点

1、花期长,全年盛花期可高达二百多天。
2、花径硕大,是目前桂花所有品种里面花径最大的。
3、花色多变,春天黄色,秋冬橙黄色。
4、花香浓郁,虽属于四季桂品种,但是花香却和金桂花香差不多。
5、应用范围广,即可用作园林绿化,也非常适合用作盆景栽植。

盆栽牡丹怎样才能开出较多的花朵

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两点建议:
1)尽量采用较大、较深的花盆;
2)施足底肥。

❸ 南京古林公园好玩吗

你好!你如果没有去过可以去玩玩,下面是古林公园的介绍供你参考:
古林公园处地势高下,地形多变,具有创建公园的自然环境。四方八景阁在公园中心最高处。新建的阁楼,面积575平方米,主体三层,重檐,总高16米,第三层配外回廊,供游客伫立观景。游人在顶层平台眺望,园内各景区景色和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形势尽收眼底。底层配大平台基座,面积454平方米,花岗石踏步140平方米。与公园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兴建的303米的电视发射塔,形成一幅绝好的对景。
梅展
每到梅花节,南京古林公园就会举办“梅展”。 该公园通过引种栽培,有小绿萼、桃红朱砂、残雪、大羽、佐桥红等60个优良 品种,近3000株梅花对外展出,该公园还在大门假山中设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览,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艺术盆桶百余盆,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到梅花艺术的深刻内涵。
古林寺
古林公园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据史载,古林寺最早称观音庵,为梁代高僧宝志创建。南宋淳熙(1174~儿89年)中改称古林庵。其时,屋仅数楹,方圆百尺。明万历十二年(1584),由高僧古心法师改庵为寺,拓基增建,遂成一巨刹。万历四十一年(1613)古心因助雪浪洪恩大师修报恩寺琉璃塔顶有功,由官府奏报皇帝,御赐“古林律寺”额和十宝:紫衣、龙藏、观音像、轩辕镜、金香炉、紫金钵、玉蒲团、乌金板、量天尺、混天球及万寿戒坛匾。
修复
清咸丰三年(1853)战火中殿宇均毁。后经寺僧如鹊营巢,历40年修复,稍具丛林规模。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初八,寺后山凹起火,寺庙尽焚。时住持辅仁和尚,募集巨资,率众僧重加修建和增拓,计建有山门、牌楼、弥勒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万寿戒坛、钟板堂、上客堂、爰道堂、库房及诸僧执事寮共计百余间。建成的殿宇,壮丽崇宏,金碧辉煌。
对外开放
几经兴废,至建国初期,古林寺颓废不堪,成为农民菜地。1959年为省级机关园艺场,残墙断壁的古林寺就不复存在了。1964年拨交市园林主管部门辟为古林苗圃。古林沟壑高下,地形多变,具有创建公园的自然环境。1981年1月正式批准建园,1984年4月23日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时对外开放。
杜鹃坡
由正门入,眼前即是杜鹃坡。坡上有数十年生的参天大树板栗和麻栎。其西北又有天然植被为之屏障,构成荫湿温暖的小气候环境,宜于杜鹃花的生长发育。阳春三月,各种杜鹃花开斑斓,红花似火,黄花如金,白花玉洁,在碧绿嫩叶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游人领略春天的来临。
远香榭
杜鹃坡向南沿块石砌成的石级绕至后山,满园苍松翠柏,绿竹黄杨,远香榭立在其间。远香榭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仿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结构,虽无雕龙画凤,却也玲珑美观,典雅朴素,四围走廊,室内常有花、画、盆景展览,亦可在榭内品茗休憩。水榭东、西、北三面地带开阔,栽有浓郁芬芳的腊梅、玉兰、芙蓉、绣球、桂花等花灌木,因而常年花期不断,四季飘香。配以清澈的水池,游人常驻足留恋不愿离去。
牡丹园
由远香榭南去,即为牡丹园。牡丹园位于公园西南隅。该园依山凿石而建,两米多高的牡丹仙子塑像立于园中。牡丹素以花大形美,被誉为“国色天香”,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园内共收集、栽培250多个品种,3000多株,多引自牡丹之乡河南洛阳、山东荷泽两地。园中还配以芍药。“谷雨看牡丹”,牡丹、芍药相继盛开时,满园姹紫嫣红,富丽堂皇。游人置身园中,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园中建有牡丹亭,仿古典园林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约150平方米。沿亭侧曲廊可至天香阁。牡丹亭建筑因地制宜,因山而建,建筑别致。人在亭中品茗赏花,情趣怡然。
茶花
在牡丹园北,坞因山而造,低洼处人工筑水塘三处并使之相通,又堆砌土丘三个组成半岛。岛上广植多品种茶花,并配置多种花灌木。漫游于山茶间,令人兴趣盎然。距茶花坞不远,是一片翠竹,竹林旁有两株12米高的槐树,古拙健壮,根部相距尺许,而上部树身缠绕相连,自然形成“连理枝”。有的青年男女,双双对对在两槐结合处摄影留念。
梅花岭
位于公园东边山岭脊部,濒临虎踞北路。岭上栽有百余株苍劲挺拔的高大雪松,数百株各类春梅。沿岭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腊梅。腊月隆冬,组成一幅自然松、竹、梅岁寒三友画卷,堪称一绝佳景。岭巅建有晴云亭,面积30平方米,仿古典园林钢筋砼结构,两边建有石座,供游客休息。
月季园
从虎踞北路南大门入,沿园路向南是月季园。园中栽有数百株月季。春到人间,月季盛开,满园五彩缤纷,蔚为壮观。
盆景园
在月季园西北隅,是“金陵盆景”的生产基地之一,占地200平方米,并配有600平方米玻璃温室。园内常年培育和展出的盆景,品种花色齐全。大小规格配套的各式树桩和水石盆景及观叶植物,供游客观赏和购买,又提供外贸出口。沿盆景园拾级而上,左侧有一开阔坡地,广植茶树、梅花。据传,大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452~536)曾在此隐居过。园内正在兴建球宿根花卉园,并将1978年日本友人赠送邓颖超的150株樱花定植园内。
四方八景阁
在公园中心最高处。新建的四方八景阁,面积575平方米,主体三层,重檐,总高16米,第三层配外回廊,供游客伫立观景。底层配大平台基座,面积454平方米,花岗石踏步140平方米。游人在顶层平台眺望,园内各景区景色和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形势尽收眼底。与公园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面兴建的303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形成一幅绝好的对景。
南北朝时,古林一带广植海棠与梅花,风景秀丽。每当早春,梅花盛开,娇蕾多姿,花香四溢。有安徽仕人鲍元,来此赏花,因鲍母小名梅,故见梅而拜,并捐资建“拜梅庵”一座,以缅怀慈母情谊。从此,古林梅花名噪一时,赏梅者络绎不绝。惜此庵早毁。1981年制定之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古林公园系建成以四季名花造景为主的花卉专类园。经过7年辛勤拓建,于1987年底,初步建成以名花异卉为主,娱乐、科普相结合的花卉公园。供游览的有牡丹芍药园、月季园、杜鹃坡、梅花岭、山茶坞和远香榭等景区。这些景区内,配以古朴典雅的亭、廊、轩、榭等仿古典园林建筑,栽植牡丹、芍药、杜鹃、山茶、月季、梅花、樱花,主次相衬,各具特色。景区内有牡丹亭、天香阁、远香榭、晴云亭及四方八景阁等。这些建筑,设计新颖,造型独特,为景点增添了艺术魅力。

❹ 天香台阁的主要价值

“天香台阁”既可广泛用于南方各地的园林绿化,又可用作大苗盆栽,制作成典雅古朴、清秀自然的盆景供室内摆放观赏。
桂花的配植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自然式配植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优雅的自然情调,其中有孤植、丛植、群植等方法。规则式配植多以某一轴线为主,成对称和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有对植、列植等方法。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在确定桂花专类主题公园的搭配植物时,应考虑两者的协调关系,包括对土壤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的要求。另外,搭配植物的枝、叶、果,要求能够补充、丰富和提高桂花的景观效果。同时要照顾到四季植物协调搭配,营造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四季异景的园林。植物配植的对比要注意:形体高与低,横与竖;色彩艳丽与明暗;虚与实,密与疏;动与静,飘香与花影等等。这种植物与其附近环境中的物体协调统一,就能造成园林空间的分隔,使人如入画中,获得开朗、幽深、静谧、娇艳、兴奋、清爽等感觉。 经过保鲜的桂花含有食盐、白矾以及桂花单宁等成分,风味苦咸,酸涩,不能直接食用,须按各种桂花加工制品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深加工才能制成资源优势的桂花商品。市场常见的桂花制成品有干糖桂花、糖酱桂花、咸味桂花、清水桂花、桂花浸膏、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晶和桂花核桃糖等。
由于桂花的使用价值极高,花朵营养极为丰富,桂花香气持久稳定,甜浓芳郁,具有开胃通气和增进食欲的良好作用,所以不仅在甜食点心中常被用作调香剂,而且有些菜肴也常用它做调味品和香料。这些食品包括喜闻乐餐的炸桂花年糕、桂花赤豆糕、苏式桂花糖年糕、桂花小年糕、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饼、桂花粥、桂花栗子羹、桂花脆皮鳜鱼、桂花鸭肉茄子饼、桂花杏仁豆腐和桂花山药等美不胜数。 桂花除了在食品中广泛的应用之外,并可入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桂根取皮贴牙痛可断根”、“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的记载。由于桂花适生范围广,人们喜欢种植,容易就地取材,因此成为民间治病的良好药材。

❺ 盆栽四季桂花树掉叶是什么原因

1、浇水过多。

盆栽抄四季桂树叶脱落,可能是水分过多的问题,四季桂花是耐旱植物,浇水不要过勤。

过多的水分会让盆土产生积水,积水会让四季桂的根部呼吸不畅,从而会造成生长不良、根系腐烂、叶面发黄脱落。

2、温度不适。

桂花是木本植物,在夏季不适宜在室内放置时间太长。

一般放2-3天左右就应放到室外一周左右,让它晒晒太阳、喝露水,不然四季桂花掉叶或叶变黄,最后死亡。

3、发生叶枯病。

叶枯病全年的任意时间段均可以发生在四季桂的身上,该病会使四季桂的叶片很大面积的枯黄脱落。

(5)南京天香盆景扩展阅读:

桂花树又名木樨,为木樨科常绿乔木。桂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也有。在中国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黄河以南和广东的西南地区大量露地种植。

桂花树的培植注意事项:

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土壤要微酸,PH5.5~6.5。

忌碱土,怕积水和煤烟。北方需盆栽,低温温室越冬,0℃左右的温度对盆栽的桂花不会有害。

❻ 盆栽天香台阁叶枯怎么办

刚种没多久的天香台阁桂花的叶子枯黄并掉落是怎么回事?经过我这么多版年来的调查统计,出现权这种现象大部分是因为以下2个原因。

第一,桂花烂根造成的。有些客户种植天香台阁桂花的土地没有做好排水设施,比如排水沟等,天香台阁桂花土地长时间积水可能将桂花苗的根部浸泡腐烂,桂花烂根的最直接的表现都是掉叶子。所以桂花苗田一定要留好排水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天香台阁桂花缺水造成的。通常桂花缺水的话会出现桂花的叶子先干枯然后再脱落,但是有很多人发现脱落的叶子并没有干枯;在冬季或者气温较低的时候,如果天香台阁桂花缺水的话就会直接掉叶子而叶子也并看不出干枯的现象,气温低的时候天香台阁桂花叶子水分蒸发比较慢。

❼ 新移栽的原生天香台阁盆栽,在北方室内可以放暖气的屋里吗

可以放在屋里

1.土壤:天香台阁喜欢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可以采用泥炭、园土、沙土、河沙混合在一起培育,ph值要在5.5-6.5。培养好的土壤在上盆之前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土壤的消毒,最好选用瓦片是最好的,它的渗水透气性非常不错的。盆土的基质是有效的,一般在1-2年时间换盆一次,换盆在早春时候进行,这样更加的有利于植物的成长。
2.浇水:天香台阁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所以要掌握好浇水情况。在夏季的时候多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50%左右是最适合的。而在阴雨和萌芽的时候呀少浇水,反正盆土积水情况,以免造成烂根。夏季进行遮阴处理,温度不能高于35摄氏度,而且在花盆的周围喷水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3.施肥:天香台阁生长的时候喜肥,可以在发芽的时候每一个星期精细一次施肥。在7月份的时候使用翠姆复合肥,9月份的时候施用磷肥,这样让桂花更好茂盛的生长,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4.修枝:天香台阁可以在春秋两个季节的时候进行修枝,第一次在秋季开花以后,然后修剪掉植株比较长的而且过于茂密的枝梢留下粗壮的短枝。第二次修剪在早春没有萌芽之前,修剪掉枯枝、弱枝、病枝,让它能够更好的萌芽。一般达到矮壮、主干粗、枝叶匀称的要求就可以了。
5.防治病虫危害:天香台阁出现的病虫危害比较多,有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可以选用对应的药物来消除,或者手工去除。
二、注意事项
1.浇水的时候不要出现积水的现象,否则会烂根。
2.选择抗性比较强的天香台阁品种。
3.如果是在室内养殖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生长。

❽ 桂花树的资料

桂花树,又名汉桂,汉中市市树。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现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中国的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之后便迅速扩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树风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枝干较细,飘香怡人。桂花树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 桂花树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淡。 桂花原产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西(南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为亚热带树种。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芳香四溢,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我国桂花集中布和栽培的地区,主要是岭南以北至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大致相当于北纬24°~33°。该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湖北咸宁、湖南桃源、江苏苏州、广西桂林、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几大全国有名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更加适宜。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广大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0℃,温最适生长气是15~29℃。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一般第二年4—12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种,一般要5—15年才开花。无性繁殖用枝条扦插、嫁接、压条可以当年开花。 宋代记载:“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指出其开花的基本规律: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桂花盛开,半个月后花凋榭了,月亮也亏缺了。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 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 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吸收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绿化。 桂花 桂花树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生长和人工培育的干扰,现在已经演化出很多的桂花树品种,经过我国植物学家的广泛调查与研究,大致将桂花树分为四个品种,即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其中丹桂,金桂和银桂都是秋季开花又可以统称为八月桂。 丹桂 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浓郁,叶片厚,色深。一般秋季开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黄、橙红和朱红色为主。丹桂分为满条红,堰红桂,状元红,朱砂桂,败育丹桂和硬叶丹桂。 金桂 金桂花朵为金黄色,且气味较丹桂要淡一些,叶片较厚。金桂秋季开花,花色主要以黄色为主(柠檬黄与金黄色)。其中金桂又分为球桂,金球桂,狭叶金桂,柳叶苏桂和金秋早桂等众多品种。 银桂 银桂花朵颜色较白,稍带微黄,叶片比其他桂树较薄,花香与金桂差不多多不是很浓郁。银桂开花与秋季,花色以白色为主,呈纯白,乳白和黄白色,极个别特殊的会呈淡黄色。银桂分为玉玲珑,柳叶银桂,长叶早银桂,籽银桂,白洁,早银桂,晚银桂和九龙桂等等。 四季桂 四季桂,也有很多人将四季桂称为月月桂。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且叶片比较薄。与其他品种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四季都会开花,但是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花香味。四季桂分为月月桂,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和天香台桂。 桂花晒干后,可以冲茶。 桂花其本在9~10月份开花,呈淡黄色,浓香。 广西省桂林市因桂花树成林而得名。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 桂花树盆景照片集锦(2张)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 桂花的名称很多,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圭”,因其材质致密,纹理如犀而称“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丛生岩岭间而称“岩桂”,因开花时芬芳扑鼻,香飘数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尤以苏州市(桂花公园、市花)栽培最为集中。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区,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难,一般采用盆栽,冬季移入温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长。 古人对桂花开花的天气条件,有大量记载。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无声湿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黄”,宋代陆游:“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诗中“冷露”、“露密”说明开花天气要早晚冷凉;“烘与蒸”说明天气还会一度出现较高的温度。这种早晚冷凉、白天燠热的天气既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树开花随之加速,苏州人称之为“木犀蒸”。中秋前后天气突然热起来,竟像夏季一样,桂花一经蒸郁,就烂烂漫漫地盛开了。桂花开花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有一定的温差。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主席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闻》中记载:“衡神词其径,绵亘四十余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其数竟达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见当时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用作绿化树种。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在众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种长寿植物,据全国15个省市调查资料表明:现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约占0.5%,这些古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我们挖掘桂花文化,开展科技研究,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有人对桂花开花习性作过专题研究,桂花开花以一年生新梢为主,其花量多少与桂花的发枝力、腋芽数、百朵花重等有密切关系。 人们喜欢桂花,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县将桂花作为市花、省花、县花。历史上五大桂花老产区:湖北咸宁、苏州吴县、广西桂林、杭州满觉陇、四川新都。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四季桂花(又叫日本桂花),四季开花,四季飘香。夏秋两季芳香浓郁,春冬两季微有香气。四季栽培,即可美化环境,又可入药。其根炖肉服,治虚火牙痛、喉痛。无论是阳台、庭院均可栽培。其栽培技术是: 阳台栽培 阳台栽培选用幼株最为适宜。高30~50厘米的幼株先将放花盆处铺放一层4厘米厚的碎石子,又将花盆底部钻几个小孔(以便利水),再将花盆放在碎石上面。然后将花盆里装入细泥土,即栽培桂花苗株,栽苗后用细泥土覆盖苗株树根4~5厘米厚,又将泥土拍紧。最后(用清水)淋定根水将花盆泥土浸透。待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时,撬开根部处的泥土,按每株施发酵后的油饼100克。3个月后,可按每株用碳铵100克对粪水500克淋一次,以后做到少施、勤施为宜。 庭院栽培 ①50~100厘米高的小苗株,打窝栽培。窝深40厘米、窝宽50厘米。打窝后将窝内泥土欠细。然后栽培,栽苗后覆盖细泥7~10厘米厚。然后将泥土拍紧,最后(用清水)淋定根水将窝内泥土浸透。②大株为 100厘米以上的,打窝栽培。窝深60厘米、窝宽80厘米。打窝后仍将窝内泥土欠细,然后栽培树苗,栽苗后覆盖泥土10~15厘米,再将泥土拍紧后,仍然(用清水)淋定根水将窝内泥土浸透。待大、小苗株成活露出新芽时按每株施人畜粪尿1千克淋一次。3个月后,又按每株用碳铵150克对粪水1~2千克淋施一次。以后做到勤施、少施为宜。 整形 ①阳台栽培的桂花树,应修剪整理为球形,其形秀丽可观。②庭院栽培的桂花树应剪整理为伞形其形增添乐趣美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❾ 盆栽桂花天香台阁怎样配土 比例

盆栽桂花天香台抄阁
土壤:天香台阁喜袭欢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可以采用泥炭、园土、沙土、河沙混合在一起培育,ph值要在5.5-6.5。培养好的土壤在上盆之前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土壤的消毒,最好选用瓦片是最好的,它的渗水透气性非常不错的。盆土的基质是有效的,一般在1-2年时间换盆一次,换盆在早春时候进行,这样更加的有利于植物的成长。
2.浇水:天香台阁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所以要掌握好浇水情况。在夏季的时候多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50%左右是最适合的。而在阴雨和萌芽的时候呀少浇水,反正盆土积水情况,以免造成烂根。夏季进行遮阴处理,温度不能高于35摄氏度,而且在花盆的周围喷水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❿ 天香阁和红花天香哪个好

红花天香较好。
红花天香台阁是我国桂花中的一个珍稀新品种,属于比较知名的四季桂品种,花开周期长,花朵形成有楼台的模样。
红花天香台阁是最勤花的桂花品种,比较不耐寒,适合南方种植。
红花天香应用范围广,即可用作园林绿化,也非常适合用作盆景栽植。
红花天香花色多变,春天黄色,秋冬橙黄色。
红花天香花径硕大,是目前桂花所有品种里面花径最大的。

热点内容
王中磊情人节微博的评论 发布:2025-08-10 21:07:24 浏览:828
情人节贺卡立体版 发布:2025-08-10 20:44:27 浏览:211
国际花艺试题 发布:2025-08-10 20:44:21 浏览:135
A区樱花社 发布:2025-08-10 20:29:10 浏览:656
盆栽莲花品种 发布:2025-08-10 20:21:31 浏览:60
讲解樱花 发布:2025-08-10 20:10:31 浏览:764
如果妈妈是一朵花我是 发布:2025-08-10 20:02:23 浏览:404
秋海棠影评 发布:2025-08-10 19:52:41 浏览:259
泡茶花荚 发布:2025-08-10 19:51:54 浏览:704
牡丹江宁安市邮编 发布:2025-08-10 19:34:38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