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盆栽
『壹』 特殊的花有哪些
1、冠花贝母
也叫皇冠贝母,是一种多年生的球茎植物,花期5-6月,花色很艳丽,黄色和橙红色最常见。冠花贝母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和中东地区,是当地公共园林里常见的绿化植物。
2、曼陀罗花
也叫洋金花,有毒的一年生草本,除了白色花,还有一些罕见品种开紫色、粉色花,有种妖娆的美。
3、针垫花
也叫风轮花,针包花。这个花名取得可真形象,一圈圈花柱特别像针包上的大头针,它是一种原产南非的植物,花色艳丽如火,大小如拳头般,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园艺花了。
4、龙珠果
龙珠果说来应该是铁线莲的亲戚,花朵跟铁线莲很像,不过它是番莲科植物,是一种热带植物,花期在夏天7~8月,果期次年春天4~5月。
5、口红山茶花
这是美国园艺培育出来的一种茶花品种,花型很奇特,颜色红得妖冶,是唐孩子的变种。
6、瓜叶菊
这款蓝色菊花是瓜叶菊的一个品种,花型奇特,颜色浓艳,周围一圈还未开的花蕾像一圈圈小脚
7、粉菠萝
原产巴西,叶子长得像虎皮兰,花朵一看就是凤梨科的。其实凤梨家族只有极少数品种能食用,大部分都是观赏植物,粉菠萝近几年就很受欢迎。
8、紫矿花
名字听起来好土豪,其实是一种豆科植物,也叫紫铆,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先开花后长叶,花期在春天,盛开时满树红花,像一团团耀眼的火焰,所以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森林之焰”。
9、美序红楼花
爵床科植物,名字很特别,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被我国引进栽种,叶子宽宽大大,花儿颜色很美,是发光的玫红色。
10、秋石斛
秋石斛是秋天开花的石斛兰的统称,附生植物,长在树上或木板上都很好,它还被人称为“父亲之花”,因为秋石斛是靠着枝干开花,它会将自己95%的水分和营养输送给新芽,就像是父亲对孩子一般无私的爱。
11、昂天莲
昂天莲是梧桐科的灌木植物,春夏季节开花,花朵低垂,花型似莲花,咦,明明低着头怎么叫“昂天莲”呢?当它结果后你就会明白,它的果实确确实实是昂扬向上的,可不就是“昂天”嘛!一举一垂,在视野上造成了强烈反差,有趣极了!
12、叶上花
有一种花很奇特,专门开在叶子上,花朵小巧如米粒,乍一看感觉真神奇!其实叶上花是一种俗称,人家学名叫假叶树,是一种百合科植物。
假叶树之所以叫假叶树,是因为它的叶子根本不是叶子,而是“叶状枝”,也就是说其实花还是开在枝条上的,但是花实在太小,枝条又宽大如叶,所以造成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就是结果后,红彤彤的果实也是生在“叶子”上的!
花友们,这些奇花异草,你见过几种?
『贰』 种植贝母需要注意什么
贝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海拨1500米以内的荒山、荒坡地、川水地(涝洼地不宜种植)、平原都可种植。
贝母的种植时间:六月份左右。
贝母的种植技术:
贝母性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环境,怕炎热,忌积水。可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播种宜在春季进行,发芽适温为23℃—25℃,播前种子需经湿沙层积处理,播后10-15天即可发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开花。分株多在秋季进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后将鳞茎挖出,沙贮于23℃~25℃的环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种植。扦插则是以生长健状的鳞茎上的中层鳞片为扦穗,只需将其插入沙床后保持湿润,当年即能长出小鳞茎,但需经过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开花种鳞茎。
种植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秋季9-10月为种植适期,地栽株间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气候寒冷的地区,需覆盖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1次,促进茎,叶生长。平时保持土壤湿润,晚春开花品种花期适当遮阴品质更好。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别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和1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后,进人休眠期,可留土过夏,但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地下鳞茎腐烂,也可挖起贮存于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烂病发生,除对鳞茎消毒外,还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叁』 贝母是几月份种
一、贝母的种植时间:
六月份左右。
二、贝母的种植技术:
贝母性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环境,怕炎热,忌积水。可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播种宜在春季进行,发芽适温为23℃—25℃,播前种子需经湿沙层积处理,播后10-15天即可发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开花。分株多在秋季进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后将鳞茎挖出,沙贮于23℃~25℃的环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种植。扦插则是以生长健状的鳞茎上的中层鳞片为扦穗,只需将其插入沙床后保持湿润,当年即能长出小鳞茎,但需经过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开花种鳞茎。
种植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秋季9-10月为种植适期,地栽株间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气候寒冷的地区,需覆盖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1次,促进茎,叶生长。平时保持土壤湿润,晚春开花品种花期适当遮阴品质更好。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别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和1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后,进人休眠期,可留土过夏,但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地下鳞茎腐烂,也可挖起贮存于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烂病发生,除对鳞茎消毒外,还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肆』 川贝能盆栽吗
摘要 你好,川贝是可以盆栽的,它的生命力很顽强。
『伍』 贝母兰是怎样繁殖的
分株繁殖。春季新芽生出之前进行。栽培宜选用多孔盆,盆宜小不宜大,一般以能使栽培后的植株3年左右才能长满盆为合适。盆底的排水孔应稍大些,如果太小,可以适当扩大。盆栽时,首先在盆的底部填充一层较大的碎砖块、盆片,然后用蕨根、苔藓等将植株的根部包上,放在盆中,使较老的假鳞茎一侧靠近盆沿,有新芽的一侧放在盆的中部,留出以后3年新株生长的空间。然后再将根系周围填满泥炭藓、树叶、泥炭土或草炭土加木炭屑等栽培材料,并压紧,以使植株能较好地固定在盆中。栽植深度不可太深或过浅,通常是将根部和假鳞茎的基部埋入栽培材料,新芽生长的部位应刚好在栽培材料的表面或稍向下一点。如果栽植过深,新芽极易腐烂或生长不良。栽好的盆株应放在半阴处,温度在20~25℃左右。在前2周可不浇水,只向叶面和盆栽材料表面少量喷水,使植株不干为原则,待新芽和新根长出2~3厘米时再浇水。浇水过早容易引起植株腐烂。除盆栽外,亦可用木框栽植。植株幼小时,为促进其生长常增加遮荫量,减少阳光照射,以有利于营养生长,一般应遮去阳光的60%~70%,植株长大后可适当增加光照。
『陆』 浙贝母有哪些特征
(陈登)
浙贝母〔FHtiltaria thunbergii Miq.(.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别名象贝、浙贝、大贝、珠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产浙江宁波鄞县,该地栽培已有300年历史。以往全国浙贝产地仅限鄞县一地,近一、二十年来,在长江下游地区,经试种已形成几个生产基地。主要有江苏南通、杭州市郊、浙江余姚、舟山等地。浙贝以地下鳞茎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如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贝母新碱,贝母芬碱,贝母定碱,贝母替定碱等。味苦性寒,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痰热咳嗽,胸闷痰粘,慢性气管炎等。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80cm,全株光滑无毛。须根系,每株有根10—40条,根长15—40cm。茎单一,地上不分枝,每株一般有二主茎并生,每主茎旁由地下分出的分枝茎1—3条,也直立,地上不分枝;茎绿色,有时稍带紫色;圆柱形。地下鳞茎扁球形,由2—3片白色肥厚的鳞叶合成,直径2—6cm。叶无柄,叶片窄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互生,有时对生或轮生,上部叶先端成卷曲;叶纸质,全缘。有花一至数朵,顶生或总状花序;花钟状,下垂、淡黄色或黄绿色,带有淡紫色斑点;顶生花具苞片2,苞片叶状,先端卷曲;花被片6,二轮排列,内外轮相似,花被片长卵形或卵圆形,长2.5cm左右,宽1.5cm左右;雄蕊6;子房上位3室,柱头3裂。蒴果短圆柱形,长1.6—2.6cm、宽2—3cm,具6棱,棱翅宽6—8mm。种子多数,扁平瓜子形,边缘有翅(图14—131)。
表14—124 施草木灰的增产效果
(3)苗肥
在2月上、中旬苗基本上出齐时施。苗肥要施得早,因这时母鳞茎养分已有一半左右消耗了,植株迅速长高,需要养分供应。苗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一般用人粪尿每亩750—1500kg或肥田粉(硫酸铵或氯化铵)10—15kg。苗肥可以一次施足,也可以分二次施,即在第一次施后,相隔15—20天再施。同样数量的苗肥分二次薄施,比集中一次施效果好。试验还表明,苗肥中再增施草木灰,能提高鳞茎产量,但草木灰不要与人粪尿一起施下,前后要相隔2—3天,以防肥效损失。
(4)花肥
在摘花以后施,浙江多在3月下旬。这次肥料可以进一步促进茎叶生长、延迟枯萎期,并为鳞茎迅速膨大提供充分条件,花肥也要用速效肥料,种类和数量与苗肥相似。施用时要看土壤肥力和浙贝生长情况,种植密度大,生长茂盛的种子地,氮肥过多会引起灰霉病,造成植株迅速枯死而减产,可以少施或不施。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要抓得早,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进行。到植株高大,茎叶茂盛后,必要时可拔草。
2.灌溉排水
浙贝生长需湿润的环境,田块既不能积水,又不能过于干旱。从浙贝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来看,从出苗到植株增高终止(2月初—4月初)需要水分最多,这时如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鳞茎的膨大。在此期间江南雨量是充沛的,不需要灌溉。伹遇干旱年份,应适当灌溉。进行灌溉时,当土壤被水湿透后,就要立即放水,一般只能浸水几小时,如浸水一天以上,就会导致茎叶枯黄,浸水时间再长会使植株死亡,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浙贝地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暴雨后及南方春雨期间,要及时检查,开通排水沟,以防鳞茎腐烂。
3.摘花打顶
浙贝开花时要将花摘去,一是减少开花结籽对养分的消耗,使养分集中于鳞茎,二是促进二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摘花要及时,浙江一般在3月中、下旬,在植株有1—2朵花开放时进行。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进入伤口,引起腐烂。打下的花梗经试验也会有相当多的生物碱,而且生物碱的含量比鳞茎还高,晒干后可以作药用,作硫浸膏原料等。
(六)过夏
浙贝的植株在5月上旬后枯萎,到9月下旬前后再发根生长。这个时期称休眠期,也称浙贝过夏。在这期间,很容易造成鳞茎损失。在正常年份,轻则损失10%,重则损失20—30%不等,平均每年约损失一成左右。这段时间以梅雨季节损失较重。据1965年在同一块地不同时期取样观察:5月18日为害率为0.5%,6月30日为28.6%,7月17日为37%,8月7日为38.6%,9月7日为39.4%,由此,过夏鳞茎为害损失主要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一时期。
过夏损失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讲,一是种用鳞茎本身质量问题。栽种鳞茎质量好的,过夏损失少;培种鳞茎质量差的,有斑痕以及有腐烂的,损失就多(表14—125)。因此,种用鳞茎必须认真挑选,要求成熟、健壮、无病虫疤和伤口的鳞茎。在起土和搬运中,一定要细抓轻放,防止表皮碰伤而
『柒』 种植贝母需要注意什么
种植伊贝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最好。用种子繁殖时,种子需拌湿沙层积处理并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薄层细土,稍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追肥,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栽培鳞茎在6月上旬至中旬进行,先将鳞茎大、中、小分选,直径大于0.8厘米的为大鳞茎,0.4-0.8厘米为中鳞茎,小于0.4厘米的为小鳞茎。选好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栽种方法均匀撒播,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鳞茎300公斤,中鳞茎200公斤,小鳞茎100公斤。
平贝母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6月上旬贝母成熟后,天气进入高温期,为防止入夏阳光直射地面,地温增高,在新芽分化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播种后或老贝母成熟后及时种植遮阴作物。选择遮阴作物的原则是,遮阴作用强,根系少,对贝母生长发育影响小,不是贝母病害的寄生。
(7)贝母盆栽扩展阅读:
贝母的品类鉴别:
1、川贝:松贝类圆锥形或心脏形,高3-10mm,直径3-10mm,表面类白色。顶端较尖,少数钝圆,基部平,中间微凹入,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部闭合。
2、青贝:类扁球形或圆锥形、卵圆形,高4-14mm。直径4-16mm,表面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合抱,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2-3枚小鳞叶。气无,味微苦。
3、炉贝 :长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长卵圆形,高7-25mm,直径5-25m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的有黄棕或棕色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或略尖,基部稍尖或圆钝。气微,味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贝母
『捌』 种贝母时土壤用什么消毒
种植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秋季9-10月为种植适期,地栽株间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气候寒冷的地区,需覆盖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1次,促进茎,叶生长。平时保持土壤湿润,晚春开花品种花期适当遮阴品质更好。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别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和1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后,进人休眠期,可留土过夏,但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地下鳞茎腐烂,也可挖起贮存于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烂病发生,除对鳞茎消毒外,还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玖』 贝母什么时候种植
栽培贝母鳞茎在6月上旬至中旬进行
将鳞茎大、中、小分选,直径大于0.8厘米的为大鳞茎,0.4-0.8厘米为中鳞茎,小于0.4厘米的为小鳞茎。选好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栽种方法均匀撒播,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鳞茎300公斤,中鳞茎200公斤,小鳞茎100公斤。
播后覆土3厘米,搂平床面,中部略高,以防积水,实际生产中基本上都栽种鳞茎,很少有播种种子的。
(9)贝母盆栽扩展阅读
贝母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4一般要-5年时间。以浙贝为例,通常秋季种子下土后,次年春天发出一片针状的叶,叶枯萎后地下留有一个直径3-4毫米的鳞茎;第二年从小鳞茎发出1-2片披针形的叶子,鳞茎继续膨大,直径达7-8毫米。
第三年一般能长出几片更大的基生叶,少数还有主茎,地下的鳞茎多为一个,少数为两个,直径可达1.5-1.8厘米;第四年一般都有主茎并具花蕾或能开花,但不结果,地下鳞茎萎烂,重新生成两个新鳞茎;第五年则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地下生成的两个新鳞茎都比较大,可供药用。
完全长成的鳞茎,通常在次年能发出两个主茎,地上部分枯萎后旧鳞茎也逐渐萎烂,留下两个新鳞茎。这个生长周期的长短,不同的种类以及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是有差异的。
『拾』 禾叶贝母兰盆栽好还是板植好呢
禾叶贝母兰/list?keyword=%20%E7%A6%BE%E5%8F%B6%E8%B4%9D%E6%AF%8D%E5%85%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