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五华果
『壹』 盆栽荔枝必须注意哪些关键技术
仲夏时节,我国闽南、岭南一带,郁郁葱葱、亭亭如盖的树上,挂满了象红玉、似玛瑙的荔枝,那种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真叫人赏心悦目。近年来,广东、福建将荔枝盆栽,树形美观,叶片碧绿发亮,小花芳香扑鼻,果实串串成珠,绿里透红,既可观叶,又可赏果,既饱眼福,又享口福。盆栽荔枝必须注意以下关键技术。1.品种选择,作盆栽的荔枝应选叶片稍短、栽培较易、品质优良、抗病力强的品种,例如桂味、准枝、黑叶、三月红等。还有些名奇品种,正在试栽,例如广东的白花、白壳、白核、浆如血的水晶球;广西黄花、黄壳、紫浆、青核的黄袍子;开并蒂花,结并头果的“并头观”;开长如指的龙牙,果形如珠似球的七月熟及核小如锥、肉厚软滑、多汁浓甜的五华蛀核荔等。大果形如广东蟾蜍红,四川楠木叶,重达53克和60克。
2.高压育苗,选壮年树阳面结过果的二三年健壮枝条,粗在1.5厘米以上,在距分枝点6~7厘米处用刀在上下各环割一圈,深达木质部,宽3~4厘米,把皮层剥去,用刀刮净切口木质部上的形成层,剥后经2~3天,包扎泥团,外包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泥团用木屑、干鸡粪和肥泥按2∶1∶7的比例混合揉匀,包扎袋宽为5~6厘米,6~8厘米长,包扎要紧,注意泥团保温,亦有用水苔加入牛粪和过磷酸钙,伤口涂20~4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经50~60天可长出新根,便可截离母体,离树后,圈枝苗先解除薄膜,再将泥团浸入水中,让其充分吸水,取出后蘸上泥浆便可上盆。
3.全理施肥上盆要用直径25厘米以上的深盆,盆土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pH为5~5.5为宜,可用肥沃园土或紫砂土拌适量干鸡粪及饼肥,上盆后放在通风的荫棚下,浇足水,以后保持盆土湿润,7~10天后可放在阳台或庭院正常管理。荔枝幼树根少,吸收力弱,枝梢发生次数多,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上盆后二三年可开花结果,冬季应施基肥,以饼肥或厩肥为主,每盆300~800克,花前肥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以磷钾为主,配合施以氮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施,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还可喷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加0.1%硼酸,采果前施肥,这期施肥量占全年的40%,是荔枝形成结果母枝的时期,氮、磷、钾的比例为0.8∶0.4∶0.7。
4.温光管理,荔枝生长适温为24~29℃,低于15℃萌芽展叶停止,-2℃是发生冻害的临界温度。每年冬季要有一个相对的低温时期,才能开花,花芽分化要求的低温为1.5~2.7℃。开花适温为16~24℃,低于10℃,高于35.5~36.5℃开花不好。荔枝是喜光果树,长日照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开花时光照过程对授粉不利,幼果期光照不足会引起落果。一般品种3月底至4月上旬开花,10~12月花芽分化,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果实采收。因此,盆栽荔枝在生长季节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向阳处,10月上中旬,气温低于10℃要入室,在长江流域,要在室内开花,4月中下旬才能出室。
5.矮化促分枝,盆栽荔枝质量的好坏与矮化促分枝有关,截顶矮化应与圈枝同时进行,即在距圈枝处20厘米左右短截,可使圈枝苗离树前抽生分枝,亦可在上盆后再整形修剪。第一年主干上留二三个主枝,其余抹除,第二年秋冬主侧枝短截到15~20厘米,每个侧枝留2~3个分枝,其余除去,使树高控制在50~60厘米左右,整成后树形呈馒头形。6.促花授粉,冬季要创造一个低温干燥的条件,促进花芽的形成,所以要控水控肥。如出现冬梢应全部抹除或保留基部2节,1月份侧芽萌发,形成花穗,3~4月开花,花期25~30天,由于雌花与雄花不同时开放,故要人工授粉,即在雄花盛花期的上午9~12时,用摄子收集花粉与0.05%蜜糖混合成悬混液,用毛笔涂在柱头上,可提高坐果率,6~7月果实成熟,可赏果15天左右。
『贰』 梅州五华特产有哪些
五华长乐烧酒、七畲径茶、大田柿花、五华酿豆腐、金柚等。
大田柿花,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传大田柿花明代已为贡品;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用功效。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田柿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环境
大田柿花产自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五华县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南端,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富,夏秋温热多雨,冬季较短,开春较早,有利于植物生长。
1979~2000年,县境年均气温21.2℃,年均降水1519.7毫米;年均雷暴天数77天,无霜期330天。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寒露风、倒春寒等,适宜种植柿树。
『叁』 梅州五华茶亭岗柚子特点
五华茶亭岗柚子特点:河东镇增塘村茶亭岗是五华县有名的柚果种植基地,品种既有金柚、也有蜜柚、红心蜜柚、沙田柚、红囊柚,已有30多年的种柚历史。“好柚子才会不愁卖,只有不断提升柚子品质,柚子市场价格才能上涨,果农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增塘村种植大户权哥谈起种柚经验时,不断强调柚子品质的重要性。
增塘村积极响应市、县的号召,鼓励引导村民发挥当地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做好耕山致富文章,许多村民在山上“安营扎寨”,形成了一户一山头、一户一庄园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成立了茶亭岗绿之源柚类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金柚病虫害农业、物理、生物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大量施用有机肥等技术,建立了金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提高了金柚品质,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该基地的金柚、蜜柚基本上都以每斤5元左右的价格被提前订购,多年畅销打响了“茶亭岗”柚果品牌效应。“现在金柚到了成熟前的关键期,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过来指导,让我们更加安心,柚果品质也更稳定。”权哥说,虽然现在距离金柚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他已经收到了不少订单,而且每斤价格达到了6元,根本不愁卖。
这是柚农注重品质管理带来良好回报的生动案例。面对接下来6年要增种8.85万亩梅州柚的任务,五华县在抓好柚果产业“扩容”的同时,更注重下足“绣花”功夫,多措并举抓好柚果品质提升工作。据介绍,针对五华县尚无标准柚果种苗繁育基地的现状,该县相关部门接下来将在该县农科所规划建设无病毒苗繁育基地100亩,为县内果农提供优质无病毒果苗。除此之外,该县还在抓好柚果品牌建设、科技培训、政策落实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不断以质量取胜,持续做大做强五华柚果产业。
『肆』 有谁知道这果子名字
你看是不是
油柑
油柑,别名:山油甘(潮汕)、望果(南澳)、山油甘、土油甘(潮阳)、山油甘根(潮安)、油甘根(潮阳)、油甘树(五华)、油甘子、余甘子、橄榄、望果、油甘子(广州)、油甘仔(惠阳)、革命果、油甘树、油甘子、余甘子(湛江)。 有些地方也叫牛柑子或余柑子,大戟科,落叶小乔木,单叶,条状长圆形,互生在很细的小枝上,二列状,宽线形,长椭圆形。果实肉质,球形,成熟时成赤黄色或淡黄色,可以生吃,油柑叶常用来填充枕头,透气散热。
『伍』 广东梅州五华适合种植释迦果吗
朋友你好,在广州梅州五华这边也是可以种植这种果木的。
『陆』 梅州冬天可以种哪些水果比较少人种的那种。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是冬天上市的还是说冬天才结果的还是什么!梅州是亚热带地区,基本上亚热带水果都能种,冬天上市的常见的就有柑桔,橙,柚子(现在上市的柚子基本上水分甜度是不够的元旦就差不多了)。
夏季水果就多了,杨桃,梨,李子,龙眼,荔枝,桃,香蕉,枇杷,芒果(梅州比较少人种),杨梅,草莓,火龙果,柿子……
个人建议投资种植规模不大的话要跟上大局,第一技术可以借鉴减少技术上的风险,第二依靠地区品牌影响而不需要过多刻意去推广品牌销路。
目前梅州地区种植比较有名气的有平远脐橙,高山茶油,兴宁龙眼,五华荔枝,柑橘,梅县沙田柚(沙田柚每个县都有,但没有梅县那么集中),大埔蜜柚,恕小弟孤陋寡闻还有其他的不知道了,欢迎补充!
『柒』 长相酷似油桃的水果叫什么有图
桃驳李。桃驳李闻着有桃子的清香,味道也相近,除去生长的这个母体李树,大抵和李子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桃驳李产于广东省五华县棉洋镇,该品种以李为玷木,选优质桃树枝嫁接,果形似桃,果皮浅绿,肉质酥脆,味甜微酸,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1957年,广东省农业厅编《果树品种初步调查资料》将桃驳李列为岭南佳果。
民间传说
关于桃驳李,当地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孙悟空赴蟠桃会时,偷吃了一个李子,把李核扔到凡间,人间才有了桃形李,也叫“猴面果”。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野生的油桃,油桃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
中国的油桃生产起步较晚,早期的品种多引自欧美,味道较酸,由于不太符合东方人的消费习惯,在生产上的影响有限,也给人们留下了“油桃是酸的”的印象。但油桃的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捌』 五华县美食
五华县美食有楼江甜粄、五华三黄鸡、五华鱼生脍、大田柿花、白切猪手、转水红曲、五华禾梨等。
1、楼江甜粄:五华安流镇楼江村的甜粄比其他地方更韧、甜、厚,十里八村无人不赞;金黄色的外观,煎得外酥内韧、口感饱实,香软馥郁,翻动你的味蕾。
2、五华三黄鸡:优良地方鸡种,是大自然放养鸡,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跟平时饲料喂养的鸡完全不同,成品色黄油亮、鲜嫩离骨,一刀切下去肉中紧锁的肉汁。
3、五华鱼生脍:皖鱼是作为五华鱼生的重要食材鱼生去骨切薄片,肉实甘爽,吃起来鲜甜、弹牙让你能持续回味。
4、大田柿花:产于五华县大田镇的果合柿,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厚质软,色泽橙红、香甜、松软、润滑每一口都是超值享受。
5、白切猪手:为五华当地特色美食、色泽白嫩,鲜嫩白净、猪手吸附了酱料香气,味道清爽可口,嚼劲十足。
6、转水红曲:红曲是酿酒的必备原料,五华县的转水镇青西、新民二村,有生产红曲的传统习惯,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红曲的绵密在舌头上留香,滑润口感,非常香浓,咬起来特别糯,口感一流。
7、五华禾梨:禾梨是五华县特有的梨属品种,营养价值很高,口口爽脆,美味多汁的禾梨。
『玖』 桃梅的种植方法
桃梅就是一种果梅
果梅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梅嫁接苗培育、建园及定植、栽培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采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果梅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T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99号(2002年5月24日)
3 嫁接苗的培育
3.1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缓、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5.5~6.5,离开生产性梅园1 km以上的沙质壤土耕地作为苗圃地。
3.2 砧木苗培育
3.2.1 砧木苗种类选择
宜采用梅的实生苗作砧木,不宜采用桃或李作砧木。
3.2.2 种子的选择及处理
选择青竹梅、黄梅、红面珠墩、火梅等来源清楚、不混杂的种子,充分成熟后采收。将果实堆沤5 d~7 d,堆沤高度不宜超过30 cm,果肉腐烂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在通风处凉干。凉干的种子在室内阴凉干燥处用干净河沙层积处理,保持河沙始终润湿,层积的高度宜在40 cm以内,经常检查水分,防止过分干燥或发热。种子播种前层积处理的时间不少于90 d~100 d。
种子在层积处理前,宜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20 min。
3.2.3 苗圃地准备
深翻土壤,施足基肥,精细整地;起畦,畦面宽100 cm~120 cm,畦高20 cm~25 cm,畦沟宽40 cm~45 cm,畦面平整。
3.2.4 播种时间及方法
经层积处理的种子于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上,用木板轻压,使种子入土,盖3 cm厚的细河沙,再覆盖稻草和塑料薄膜。发芽后揭去薄膜和分多次抽疏稻草。
3.2.5 分床及分床后管理
苗高达到6cm~8cm时分床,按株距12cm~15cm,行距23cm~25cm移植,并淋足定根水,保持畦面湿润,直至成活。
砧木苗期要防止积水,薄施肥水,除草松土,遇旱灌水,防止立枯病等病虫害,剪除苗干30 cm以下的分枝,使基部平滑利于嫁接。
3.3 嫁接
3.3.1 接穗采集
应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的良种母本树上采集接穗。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芽眼饱满,上部青绿,下部已木质化,没有病虫害和机械伤的营养枝,取其中间一段为接穗。随采随接或用稍拧干的湿布包裹备用。
从外地采集接穗,以50条~100条为1扎,标记品种名称、采集日期和采集地点后,用湿草纸包后再用塑料薄膜包扎接穗基部,上部不封口。做到快采、快包、快运、快接。
3.3.2 砧木规格
冬季嫁接的砧木茎粗在0.6cm以上,秋季嫁接的在0.5cm以上。
3.3.3 嫁接时期
冬季嫁接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秋季嫁接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以冬季嫁接为宜。
3.3.4 嫁接方法
在离地面15 cm处将砧木上主干的其余部分剪去,削平断面。冬季嫁接,用单芽切接法;秋季嫁接,用接穗留2个芽的半通头芽切接法。砧木和接穗的切面均要平滑,形成层应互相对准密贴,用超薄薄膜条绑扎密实。
3.3.5 预留接穗
嫁接结束时预留一定数量的接穗,沙藏保存,用于补接。
3.3.6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20 d左右检查并及时补接,及时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芽,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苗高达50 cm~60 cm以上时,在离地面40 cm~50 cm处剪顶,促生分枝,选留3条分布均匀的侧枝作主枝,其余剪去。嫁接1年后可出圃。
3.4 苗木出圃
3.4.1 出圃时间
宜在11月落叶后至次年2月吐芽前出圃定植,也可在5月上旬春梢老熟后出圃定植。
3.4.2 起苗
提前2 d将苗地灌透水。逐行顺次深掘挖起,轻敲去泥土,避免伤根。
3.4.3 嫁接苗分级
嫁接苗应主干正直,须根多,根系完好,没有明显的机械伤。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果梅嫁接苗分级标准
级别 主干径粗
(cm) 主干高度
(cm) 全苗高度
(cm) 主枝数
(条) 主枝长度
(cm)
1级
2级 ≥1.2
0.9~1.2 40~50
40~50 80~100
80~100 3
3 ≥30
≥30
3.4.4 检验方法
主干径粗,用卡尺(精度为 0.1mm)测量嫁接口上方2 cm处直径;主干高度,用钢卷尺自地面
量至第一主枝处;全苗高度,用钢卷尺自地面量至枝梢顶端。
3.4.5 质量检验与检疫
出圃前应经县(市)以上农业(果树)主管部门田间检验,以及县以上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出具苗木质量合格证书及植物检疫证书。
3.4.6 抽样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总抽样数不少于该批出圃总苗数的3%。
同级别苗木允许相邻级别误差率5%,但不得存在隔级误差。
抽样检验超过规定误差时,按合格率折算该级总苗数。
3.4.7 包装
将实生苗和弱苗剔除,按出圃规格分级。每20株扎成一小扎,根系均匀蘸上黄泥浆。每5扎捆成一把,每把用塑料袋包装,苗顶部露于包外。每把系上标签,标明品种、砧木、级别、数量、出圃日期和出圃者。
3.4.8 运输
车船装运时,梅苗分层平放,最多只能连续叠至5层~8层,防止压伤和发热。运输过程中要防晒、防雨、防风,保持车厢内的透气、散热。到达目的地后即卸于阴凉处,并尽快种植。做到快装、快运、快卸、快种。
4 果梅园建立
4.1 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坡度25o以下、地势开阔、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山地,地下水位1 m以下的平地、平坝地。园地应无冷空气积聚,晚冬早春无大风害,花期、幼果期无霜冻或长时间阴雨、浓雾,远离大气污染源。
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有机质较丰富、pH值5.5~6.5的沙壤土、壤土。
生态适宜区的选择参考附录A。
4.2 园地环境
灌溉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质量按 GB/T 18407.2执行。
4.3 园地规划
梅园可分为若干个区,做好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等水土保持基础建设,配套粪池、绿肥基地以及仓库、肥料等生产设施。坡度在10o以上的山坡地沿等高线修成等高梯田,5o以下缓坡地可采用等高种植。
4.4 种植
4.4.1.1 4.4.1 种植密度
平地、缓坡地以及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园地,株行距宜4 m×5 m;山坡地及土壤较瘦瘠的园地,株行距宜3 m×5 m。也可采用前期种植3 m×5 m,后期封行后株间间伐1株,株行距成5 m×6 m的计划密植的方法。
4.4.2 种植沟或种植穴
在梯田面中心线的内侧开挖种植穴或种植沟。种植沟或种植穴的规格:面宽1 m,底宽0.8 m,深0.6 m~0.8 m。种植沟的两端应与排水沟连通。
种植沟、种植穴应预备绿肥20 kg~30 kg/m3、鸡粪或猪牛粪10 kg~15 kg、过磷酸钙1 kg、石灰粉1 kg作为基肥。种植沟(穴)底先回填表土,后将绿肥、石灰与松土混合回填,再将禽畜肥、磷肥与松土混合回填,最后用松土在植穴位置上造成高出地面25 cm的土墩。植穴回填工作应在种植前1个月完成。
4.4.3 种植时间
宜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定植,也可在春梢老熟后春植。
4.4.4 品种选择
不同地区可选择的红梅类主栽品种有:普宁大青梅、软枝大粒梅、白粉梅、普宁矮白梅、潮安白梅、李梅、桃梅等;青梅类品种有大核青、横核、天水大肉梅等(品种特性见附录B)。
4.4.5 苗木选择及种植方法
应使用1级、2级的嫁接苗。将苗木分级别种植,有条件的可将幼苗假植成大苗后再种植。将苗木前后左右对齐放置于植穴中间,舒展其侧根,将细土分层填于根部间隙,逐层轻压实,根颈部位稍高于土面,淋足定根水,树盘覆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
4.4.6 授粉品种配置
果梅园应配置授粉品种,可用主栽品种2个~3个互相搭配种植,相互授粉;也可选择一个主栽品种,另在白粉梅、青竹梅、黄梅、福建白粉梅、白头鹰大肉梅、沙梅、双水大肉梅、青水大肉梅等品种中选择1个~2个花期相同的品种作授粉树,授粉树的比例占总种植株数的20%~30%,可隔3行~4行种1行授粉树或隔3株~4株种1株授粉树。
5 栽培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土壤改良
丘陵地或山地梅园种植后第二年秋季起在原种植沟或种植穴四周向外扩穴,挖宽0.3 m,深0.4 m,长0.5 m~1 m的条状沟,每株埋施绿肥20 kg~30 kg、腐熟畜禽粪5 kg~10 kg、石灰0.5 kg、过磷酸钙0.5 kg,分2层~3层填埋。扩穴改土于每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进行。
5.1.2 间作
定植2年内,树盘外可间种短期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豆、赤小豆等豆科作物或叶菜类蔬菜,收获后的茎干、叶作为压绿改土材料,用作改良土壤。
5.1.3 土壤与杂草管理
梅园树盘内可清耕或覆盖,树盘外推荐用生草法:清除深根性、恶性杂草,引入藿香蓟(白花臭草)、格拉姆柱花草等用于地面生草覆盖,定期割草覆盖树盘及地面。
采果后进行一次树盘除草、松土5 cm~6 cm,生草过密的喷一次除草剂,杂草枯死后留其覆盖地面。冲刷严重的梅园夏秋季应培土覆盖裸露根群。每年11月至12月中旬前,进行一次全园人工除草或化学药剂除草,在树冠滴水线下按深翻改土要求,将铲起并日晒至萎焉的青草等有机质肥埋入地下,并全园地表浅松土6 cm~7 cm。
5.1.4 排水和灌水
幼年梅园应保湿、防晒、护根。结果树花蕾期、开花期、幼果膨大期遇旱应及时灌水或淋水。长时间阴雨、土壤过湿应及时排水。
5.2 施肥
5.2.1 肥料使用原则
按照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执行。
5.2.2 幼年树施肥
每次新梢于新芽萌动及叶片转绿期各施肥1次,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钙、镁肥;11月份施1次长效有机肥。幼年树每株年施尿素0.2 kg~0.6 kg,复合肥0.5 kg~1 kg,花生麸0.5 kg~1.0 kg。
5.2.3 结果树施肥
结果树施肥分为花前肥、壮果健春梢肥、果后肥、壮梢保叶促花芽分化肥。
5.2.3.1花前肥
以长效有机肥为主,以株产50 kg为例,11月份上旬每株施花生麸1 kg~1.5 kg加硼砂50 g;花蕾期至开花期,适量补施1次~2次速效液肥,可每株施复合肥(N:P2 O5:K2O=15:15:15,下同)0.2 kg~0.4kg,兑水淋施。
5.2.3.2 壮果肥
以磷钾肥为主,配合适量速效氮肥。每株施复合肥0.3 kg~0.5 kg加氯化钾0.1 kg兑水淋施,于幼果发育期至采收前1个月分2次施下。缺硼果园每株加施硼砂50 g,2月中下旬头场春雨后每株撒施石灰粉1 kg。
5.2.3.3 采果肥
采果前后每株埋施花生麸1 kg,或鸡粪10 kg。结果多树弱者于采果前施。采果后及时补施一次速效肥,株施复合肥0.5 kg加尿素0.5 kg加氯化钾0.1 kg兑水淋施。果后肥在采果后一周内施完。
5.2.3.4 保叶促花芽分化肥
6~9月每月需施一次液肥,每次每株施复合肥0.1 kg~0.2 kg。
5.3 整形、修剪
5.3.1 幼年树整形
定植成活后,在主干上选留3条主枝,主枝留45 cm短截促吐分枝,再选留2条~3条相互错开的斜生枝作副主枝。待至冬季留40 cm~50 cm短截促发侧枝。以后继续在副主枝及延长枝上培养侧枝和结果枝组。树冠中央中上部抽生的直立枝条和主枝、副主枝上抽生的角度不适当的侧枝及影响树形的枝条,要及时抹芽或剪除。经2年或3年养成自然开心形树冠。
5.3.2 初结果树修剪
初结果树修剪重点是保留短、中果枝,疏除徒长枝。冬季对超过30 cm长的枝条短截去1/4~1/3,以促吐中、短果枝,同时疏删部分过密、重叠、阴蔽枝,剪除枯枝、病虫害枝。
5.3.3 成年结果树修剪
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剪在采完果15 d内完成,及时剪除树冠上部扰乱树形的直立枝、徒长枝或徒长枝群,对荫蔽的树冠进行“开天窗”,并适当剪去部分重叠枝,使太阳光能分散照入树冠内;封行的梅园回缩行间、株间的交叉枝,剪除内膛衰退枝、下垂枝、枯枝、病虫害枝。冬季修剪在11月至12月中旬现蕾前进行,剪除徒长性长枝、枯枝、病虫害枝,疏删过份密集枝群;对超过30 cm以上的长果枝短截去1/4~1/3;根据树势状况适当、均匀疏删一定量的短、中果枝。
5.3.4 老树、衰退树修剪
老树、衰退树进行更新修剪。在发春梢前,对部分大侧枝分年度轮换进行重度回缩修剪,促吐壮旺营养枝和结果枝;衰退树进行主枝更新,如果主枝下部或中部已抽生有徒长枝的,则可在粗壮徒长枝着生处之外将主枝短截,或在主枝副主枝中、下部短截,刺激潜伏芽萌发,长出徒长枝或健壮枝条,重新培养树冠。
5.4 调节落叶,促进花芽分化
5.4.1 过早落叶及防止
红梅类品种9月底前严重落叶、青梅类品种8月底前严重落叶的属不正常落叶。防止不正常落叶,可在春梢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003%的核苷酸;台风暴雨过后,及时排水、扶正培土,并喷布叶面肥1次~2次。
5.4.2 过迟落叶及防止
10月底后尚未落叶的属过迟落叶。可用40%乙烯利15 ml兑水50 kg喷树冠,使叶片逐渐脱落;或在树冠滴水线内外20 cm~30 cm范围内,深锄15 cm~20cm,锄断部分吸收根,促及时落叶。
5.5 保花保果
5.5.1 花期放蜂
每 hm2配置蜜蜂2群,促进授粉。
5.5.2 人工保花保果
以营养型药剂为主,可以选用下列方法:花蕾期喷1次~2次0.0075%核苷酸;幼果期喷2次~3次叶面肥;花果量少的壮旺树,可人工疏除部分徒长春梢,防止梢果争夺养分,以提高坐果率。
5.5.3 防旱、防雾、防雨、防霜冻
花蕾膨大期及开花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空气过于干燥时于早晨喷清水润湿柱头;盛花期遇浓雾在日出前及时喷清水除雾,遇阴雨摇花振落水珠和残花;花期、幼果期遇霜冻,预先覆盖防寒和夜间薰烟防寒。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应抓住病害初发期或害虫低龄期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频度和使用量。
6.2 农业防治措施
注重防旱、保湿、护根,增施钾肥,防止偏施氮肥;合理整形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增强树势,
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地面管理实施生草法,保护害虫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3 农药的使用原则
农药的选用应符合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禁止使用的农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99号(2002年5月24日)执行,并禁止使用乐果。
6.4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参见附录C。
7 采收
7.1 采果工具
采果工具可选用竹篮或布袋、箩筐或泡沫箱、竹钩、竹梯、人字梯等。竹篮和箩筐应垫以软布或软纸,防止碰伤果皮。
7.2 分期采果
同一果园或同一株树,果实成熟度差异较大,宜先熟先采,分次采摘,提高果实等级、产量和质量。
7.3 减少机械伤
采果时轻采轻放,置于竹篮或布袋中,然后集中于箩筐或泡沫箱中,避免机械伤。
7.4 采收成熟度
按照加工制品的不同要求确定果实采收成熟度:
酥梅:七成熟;
梅酒:九成熟;
梅酱:九成至充分成熟;
半干梅和咸水梅:八成至九成成熟;
话梅:八成至九成熟。
采收后及时运送加工厂,或做好贮藏保鲜工作。
7.5 果实质量安全要求
按照 GB/T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的要求执行。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 广东省果梅生态区划
表A.1广东省果梅生态适宜区的划分
生态区 区 划
最适宜区 潮安、饶平、澄海、汕头市郊区、潮阳中北部、揭东、揭西、普宁、惠来中北部、丰顺中南部、陆河、陆丰中北部、海丰中北部、惠东中北部、紫金西南部、惠阳北部、博罗、增城中南部
适宜区 惠阳中南部、东莞、番禺、顺德、中山、新会、斗门、珠海、大埔、蕉岭、平远、梅县、兴宁、五华、丰顺、龙川南部、龙门南部、东源中北部、紫金中北部、南雄、韶关(盆地)、增城北部、从化、花都、广州白云区、高明、南海、高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云安、罗定、新兴、鹤山、开平、恩平北部、台山北部、阳春、信宜、佛岗、清新、高要、四会、三水
次适宜区 和平、连平、乐昌、仁化、新丰、龙川北部、龙门北部、曲江、乳源、翁源、连州、连山、连南、阳山、英德
不适宜区 阳西、高州中南部、化州、茂名、电白、吴川、廉江、湛江、海康、徐闻
表A.2 广东省果梅生态区划指标
生态区
休眠期
10月、11月 10月~11月
的月均气温 的总降雨量
(℃) ( mm) 开花期
12月20日至 年极低气温
1月30日的旬 多年平均值
平均气温(℃) (℃) 果实发育期
2月~4月的
总日照时数
( h)
最适宜区
17~20.5 70~100 11~14 1~3 300以上
适宜区
17~22.5 100~130 9~11或14~15 -3~0.9或3~5 200~290
不适宜区
22.5以上 130以上 15以上 -3以下或5以上 200以下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广东主要果梅栽培品种特性
表 B.1广东主要果梅栽培品种特性
品种 特 性
软枝大粒梅 属红梅类,果实圆形,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28 g,总酸量3.9%,可食率92.6%,4月中旬开始采收。适应于肥水条件较好,管理较精细的地方,用普宁矮白梅、白粉梅搭配种植,相互传粉,坐果良好。
大青梅 属红梅类,果实短椭圆形,果皮光滑,平均单果重32 g,总酸量3.8%,可食率92%。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生长快,早结果。可与软枝大粒梅、普宁矮白梅相互授粉。果实加工后不易裂皮,少皱缩,梅胚皮色特别好。
白粉梅 属红梅类, 果实圆形,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18.0 g,总酸量3.9%,可食率91.7%,4月中旬开始采收。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坐果率高,早结丰产稳产,是软枝大粒梅、大青梅的优良授粉品种。
普宁矮白梅 属红梅类, 树形矮化开张,枝条斜平生,果实酸度特别高。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2.4 g,总酸量6.5%,可食率89.4%,4月中旬末至下旬采收。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坐果率高;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稳产。
李梅 属红梅类, 树姿开张。采收期 4月中下旬。平均单果重19.2 g。可食率92.4%,总酸量4.6%。适宜土层深厚、空气流通、湿润但排水良好的平缓坡地种植。以桃梅作授粉树,坐果率高。
桃梅 属红梅类, 树姿开张,枝条较疏,中、长果枝坐果良好。采收期4 月下旬至5月初。平均平均单果重23 g,可食率92.6%,总酸量4.6%。授粉树可选李梅或白梅。有时容易发生流胶病
白梅 属红梅类, 树姿开张,成熟期 4月下旬至 5月初。果皮底色淡绿白,果肩微红。平均单果重21 g,核小,可食率93%,总酸量3.9%。适应性、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与桃梅或李梅混植授粉,丰产稳产。
横核 属青梅类,原产广州萝岗镇,树姿半开张,采收期4月中下旬。果短椭圆形,果肩一侧耸起,果皮青绿色。依果实大小可分为大横核、中横核和横核仔三个品系,平均单果重分别为32 g、22 g、12 g。大横核果大,可食率达91%,总酸量4.6%;中横核坐果率高,丰产性较好。可与大核青混植相互授粉,坐果良好。
大核青 属青梅类, 树势壮旺,生长快速,短果枝发生率高。采收期 4月中下旬。果近圆形,果皮青绿色。平均单果重25 g,核稍大,可食率87%,总酸量4.3%,果肉脆,微带苦味。本品种以横核作授粉树,表现坐果率高,丰产性强。
天水大肉梅 属青梅类, 采收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大,核稍大,平均单果重27.6 g,可食率87.4%,总酸量4.4%,果肉略带苦味。短果枝多而健壮,挂果均匀;根系发达,细根及须根较多,耐肥。以横核、大核青作授粉树,产量较高而稳产。
白头鹰大肉梅 属青梅类,树姿开张。采收期 4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 果近圆形,果实尖顶歪向一边。平均单果重 33.6 g,可食率90.6%,总酸量4.5%。抗逆性好,着果率高,产量稳定。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果梅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表C.1 果梅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名称 防治方法
黑星病 冬季清园剪除病枝、枯枝,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春芽萌动喷2波美度~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菌。新梢期、幼果期、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2次杀菌剂,选喷5%霉能灵800倍~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3000倍液。
炭疽病 结合修剪清园,剪除病枝、枯枝及僵果,并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菌。秋末芽刚膨大时喷喷2波美度~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次,或。幼果期至采收前15 d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共喷2次~3次。
流胶病 增施有机质肥,改良土壤;冬季浅锄除草时撒施石灰粉、草木灰等,中和土壤酸性;花前肥和采果后肥结合施硼砂,花蕾期及幼果期各喷硼砂1次;及时刮除枝干病部的流胶,涂石灰乳、托布津药液,防止伤口感染。
蚜虫 冬季修剪清园后喷10%吡松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5000倍液;新梢期用20%好年冬乳油2000倍液喷杀。不使用乐果,以免造成梅树药害。
介壳虫 冬季落叶后清园时喷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并用10%石灰乳涂刷主干、主枝,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5月上中旬采完果后及7月中旬一、二龄若虫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喷杀。
天牛类 产卵盛期前树干及主枝涂白防产卵;5月~7月成虫发生期早晨及中午人工捕捉成虫;6月~7月在产卵部位寻找虫孔,用刀尖将皮下的卵或小幼虫挖出,或将醮80%敌敌畏乳油10倍液的棉球塞进被害枝干最下两个排粪孔道里,用湿粘泥封闭孔口毒杀。
金龟子类 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早晨或傍晚摇树震落成虫集中捕杀;成虫羽化期前,树盘土面喷布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毒杀成虫及幼虫;成虫发生期于傍晚对结果树的树冠喷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未结果的幼树或苗圃可喷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2000倍液。
梅毛虫 冬季结合清园,枝干喷药杀灭越冬幼虫。春梢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喷杀,6月到9月发生数量多时,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杀。
『拾』 红色的花有哪些及花名图片
1-花名:凤凰花
花期:5-6月
介绍:凤凰木,豆科凤凰木属的植物。原生非洲马达加斯加。野外属濒危物种。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被广泛栽种为观赏树。在香港为常见的外来品种落叶乔木,台湾则于1897年引入,台南市更将其订为市花,以与“凰凤城”之别名相称。
2-花名:蓝花楹
花期:4,5月
介绍:蓝花楹是落叶乔木。树冠高大,高12~15米,最高可达20米。二回羽状复叶对生,叶大,羽片通常在15对以上,每一羽片有小叶10~24对,羽状,着生紧密。小叶长椭圆形,长约1cm,全缘,先端锐尖,略被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钟形,花冠二唇形5裂,长约5cm,蓝紫色,二强雄蕊。
3-花名:薰衣草
花期:6-8月
介绍:薰衣草,属唇形科薰衣草属,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另有电视剧、电影、诗歌等以此为名。薰衣草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生态观赏价值。其植株低矮,全株四季都呈灰紫色,生长力强,耐修剪,叶形花色优美,高贵典雅。可用于建薰衣草专类芳香植物园,做到绿化、美化、彩化、香化一体。既能观赏,又能净化空气、治疗疾病,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