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盆景展
A. 什么盆景是最有欣赏价值的
天然微型盆景以下是去年南昌市的天香园,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大道上,国庆期间,江西省第四届盆景艺术展举行的盆景展,来自全省三百多幅优秀的盆景作品在展览上一一亮相,由西省盆景协会的行家带来的欣赏点评。最显实力的盆景 “初露端倪”江西省花协盆景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徐德翔介绍说:“像赤楠要到岭南派的风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盆树是可以代表江西的特有树种在岭南派的最高境界。”最显功底的盆景 “枫情”“这个时候为什么摘掉了叶子让它重新长出新叶,在新叶还没长成展示给大家看,就可以看出这个作者的功底出来。一般是全国性的展、专业性的展都不看叶,而且是看骨架。”最有创意的盆景 “和谐曲”“这个盆具有独到的创新,他根据不同的形状、而且根据自己的意图造出古朴的盆的形象,整体都比较好。”最有潜力的盆景 “屹立山岗”“你不要看它小小的,只是里面的修剪还没到位,实际上材料、构思、构图,他都到了位都很好。这个是野山茶,茶树,这个树种只是萍乡武宫山特有的。”这些盆景经过花卉艺人的加工和点缀后,形态各异,花木繁多,有些再现了人文景观,而有些又是那么自然、随意舒展,让游客深深的体会到了大自然的艺术美,使人遐思缕缕,仿佛身临其境。因为无法上图片你可以去网页看一看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753596&user_id=21355690&p=5 http://bbs.poco.cn/topic-htx-fid-14-tid-3642314-ump-28-m-1-p-0.shtml
B. 求助:绿色盆景百科
盆景
网络名片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目录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十忌
十宜
设计效果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
树桩制作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
文学作品:盆景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 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
十忌 十宜设计效果
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树桩制作
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文学作品:盆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 盆景
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编辑本段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 (建于706年) 盆景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编辑本段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形、观叶、观果和观花 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盆景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 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 盆景
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编辑本段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 盆景
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 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编辑本段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 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 盆景
na 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 sp.)贴梗海棠、罗汉松、 银杏、 盆景 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 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编辑本段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不同造型的盆景(20张)
编辑本段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盆景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编辑本段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盆景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 ,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 ,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编辑本段十忌十宜
十忌
1.朴健直杆树用枝忌刻板; 2.柔美曲杆树用枝忌油滑; 3.清疏树式忌散漫; 盆景
4.浓密树式忌杂乱; 5.俏巧树式忌纤媚; 6.古拙树式忌狂怪; 7.文人瘦忌单薄; 8.壮矮肥忌臃肿; 9.枝型转折忌露角; 10.起枝和枝脉的收尾忌尖而锐。
十宜
1.枝多而茂盛的树布枝当安详; 2.枝少而清秀的树布枝当沉着; 3.硬枝劲树宜丰满(刚中柔); 盆景
4.曲枝柔杆宜挺劲(柔里刚); 5.树上单枝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 6.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枝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 7.转折多变的枝宜灵活; 8.变化不多的横枝或脊枝宜浑厚; 9.爱用瘦枝型的要用得秀劲; 10.爱用壮枝的要用得质朴。
编辑本段设计效果
盆景设计效果图,就是对树胚将来成型的面貌做个预测图。 笔者看国外的盆栽爱好者常对自己的桩材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手工绘制或电脑合成,根据树型的特点和树的动势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做出几幅甚至十几幅的效果图来,最后根据最佳效果图做出定向培植与加工。作为玩盆景艺术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图的绘制,笔者自己就经常对自己手头的树桩进行绘制,几年下来,有所收获,与大家分享。
分析树材
对于将来要加工制作的树胚要眼观四方,选择最佳的一面,是该树材优点最大发挥,缺点最小暴露的一面。大多山采的树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要求在初胚植入土 盆景
壤之前,做一定的裁剪,杂木好些,像松柏一旦截坏就非常遗憾了,尤其对于一些不可多得的素材来说,所以此时将大脑中的构想绘制简单的草图,在有朋友交流的情况下,面对图纸,针对桩材,讨论结果,将生胚裁剪做到最理想化的东西。
应图养护
生胚在一年培植成活后,芽点出枝点到位的情况下,有目的有定向的培养需要的枝托,在对应图纸的同时,养护者心中应该明白设计效果图上的出枝前后以及空间关系,图片是二维空间的,盆景艺术是三维空间的,尽可能在绘图时做出明暗处理,拉开树木的空间关系,主次,穿插,前后等要素,可以在相对应位置画上箭头,标上说明文字,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拿起图来一目了然。
少走弯路
第一种是有不少盆景爱好者由于当时对桩材难以选择判断,脑中无明确的走向,常导致几年后反工重来,第二种是初学者,见任何材料都采挖或花钱购买,几年后,金钱花出不说,落个废桩一堆,时间白白的消耗,虽然说学习花时间金钱买经验,但个人认为可以减少其中的环节。笔者提高自己的认识有几种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绘制效果图,在大量的绘制情况下,知道桩材自身的优劣,盆景美与不美在什么地方,平庸与大雅的差别。
结合草图
设计最终展出效果图。由于展出需要盆与几架的配合,对盆景爱好者提高和使用适当的盆与几架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余地,高耸,空旷,雄奇,儒雅,平淡等种种树自身气质在配盆用几架不妥当的情况下,会大大削弱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另外,除盆与几架之外,还应有一些配件,例如挂轴山石等,在物品的组合上,体现出盆景的自然美与意境美的。以下是笔者设计的几张效果图,作抛砖引玉用。
编辑本段树桩制作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树木,而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制作意图的树形。首先要懂得鉴别哪些是优良的树形,哪些是不良的树形。因为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对树桩的头、根、干、枝要全面鉴别,而重点则是头、根、干的选择。如果树形不好,即使花费很大的功夫,也难培养成为艺术精品。因此,在制作岭南盆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鉴别树形、酝酿构图、挑选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将树桩特有的妙处表达出来,使制作的盆景,气韵生动,古雅如画,不流于俗。
鉴别树形优劣
(1)优良的树形①对树干的要求。树木的各种形态都出于天然形状,树干应从基部一直往上节节收小,形似竹笋状。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树的比例,树的基部 盆景
、树根与树干的造型等要配合得当。如树干挺拔雄伟,是木棉形状,树头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树干是悬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长的偏根。除单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种树形的干,要选择圆浑而又回旋曲弯,近头部多坑槽的古朴老树。 ②对树根的要求。桩景的树木的基部应三边或四边长根,裸露土面生长,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径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长,树根的走向为向心辐射,成风车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这样的树根配合树头、树干,便是上品的树坯。 ③对树头的要求。最好是相连头,各自根,即每株树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树与树之间又是同一母体相联结的,这种树头叫丛林式树头,是十分难得的树形。 (2)不良的树形 ①树干隆起、蛇行、死曲。对树桩造型,不管选择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悬崖干等树形,都以树干为主。树干有三忌:一忌树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肿瘤一样,使 盆景
树形变得臃肿不自然,破坏了整株树干的造型。二忌蛇形树干。树干的姿态,贵在按照树干的不同形态匀称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树干,则是连续左右弯曲,而且弯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却幼小。三忌死曲。树干的弯曲,要顺势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无长枝,俗称死曲,这种树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采用。 ②树头偏长、过大或无树头。树头是指树干的基部。树木产生偏头现象,是因为树头在生长过程中,受岩石等挤压,造成发育不全,偏斜在一边,摇摇欲坠,很不稳重,这种树头,不能选用。一般的树头是比树干稍大一些,但头部如果过大,树干幼小,比例失调,形成俗话说的“香鸡笃芋头”的形态,很不雅观,也不能用。绝大多数树木的头部都长得快,较肥大。但有的却长成树干上部粗大,头部瘦小,形成头重脚轻,竖立不稳,即使树干姿态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树根偏长、回根。树根偏长是指树根集中长在一边,如果长在右边,则右边基部肥大,而左边基部发育不平衡,这种形态的树头,只适宜悬崖形的树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树形不应选用。树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长,是有规律、有秩序伸长的,故树根有的长成“人”字形,有的长成“众”字形,有的四边露蔃。但有的树根,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造成根系回转、乱翘、臃肿,完全不符合树木自然形态,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树枝偏长。树枝聚长在树干的一边,长枝一边的树干必然肥大、膨胀,而空白一面的树干多变成狭窄、偏身,缺乏美感,这种树枝不能采用。
构图
构图是盆栽艺术处理开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关键,要因材料的实形构图。 因为树桩各有不同的本质和形态,它们绝大部分是自然成长的,加工时也要顺其自然,力求简单,不能牵强改造。如果制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树为仿照蓝本。而岭南地区常见的木棉树,其形状高大刚健、雄伟、挺拔,显示一种轩昂俊逸的气概。如果在制作时,不根据树形的特点,硬要将适合制作木棉型盆景的树坯改造成大树形、飘斜形、蟠曲形盆景,这不但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也制作不出精品来。所以,对于制作树桩盆景,首先要区别树种、判别树形、反复观察、再三琢磨研究,并在画纸上画出蓝图,或在脑海中描绘出大体轮廓,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构思,然后按构思进行裁剪。这样既保持了树的风格,又将特有的妙处表现出来。
选干
树干的大小、斜直、弯曲都各有其妙处,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发育健全,凡身有棱节、嶙峋、皱纹和苍老奇特的都可入选。干的高低粗细,应符合盆景的整体比例, 盆景
力求自然和谐。若树干平滑,在长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凿树皮,人为地使树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树干应由基部起至顶端渐次细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节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选干时,不要忽视枝条在干的位置,如干中带枝爪,并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后斜角对生的枝条,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为好,以缩短栽培枝爪时间。以后各枝层叠五至七层,裁剪则由长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为好。如果干中所有的枝条过于粗大,与干的比例失调,那就同其他繁杂枝一齐剪去,让干重新发芽后,再行定位。这是选干中不可忽视的。
整根
根是支撑树体、吸取土壤养料的器官。修剪树根时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须根,但对粗根必须裁短,因为树桩成活后,很多须根都是从锯截口处新长出来,如果根过长,就会影响成形的盆树上盆。所以,粗根锯截长短,必须根据树桩的形状来决定。如树桩拟装圆盆的,则四边的粗根相应截短;如拟装长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长。根要露出泥面生长,显示出盘根突出,苍劲老辣。
整枝
整枝,这里介绍的是素材树木造型的方法,与盆树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条是构成盆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现盆树主要的姿态。特别是从盆面算起位于树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长出的枝条,起到左右整株树的形态的作用,对这种枝条必须小心剪裁,不要破坏素材的自然美。总之,培养成形的盆树,枝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枝条间的远近距离必须匀称。如果素材的枝条不符合这种要求,宁可把原有的枝条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样树干,使它重新发芽,长枝后才按需要剪裁。)*@+gdwh*#)
C. 2022年西安唐风盆景展时间
经查阅,暂无资料显示。
北侧和南侧修建时间以官方公告时间为准,截止3月暂无最新消息。
D. 仁寿有什么好玩的
仁寿有以下几个旅游景点比较好玩:
奎星阁,位于仁寿县城中心地位,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重元年(1736年),后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
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 "建筑,这是奎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奎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
奎星阁原是封建社会树立文风,借以标志文明的建筑,现今已成为仁寿县城的一大历史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仁寿新老城池尽民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与"休闲长廊"遥相呼应,两相对出,形成县城景点一绝。
双石牌坊,位于仁寿县城东南部50余公里的禾加区中华乡牌坊村,距牌坊村小学东方200米,南北向,两坊上下对列,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间距44.5米,依所处地势由低到高分别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
一号坊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夫死从子"和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坊高11.17米,宽7.16米,四柱三开间格局,明间空(宽)2.52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牌楼式仿木结构,筑宝瓶式坊顶。全坊用109块石料构成,有90龛戏文和民间故事造像。装8个雕花云板,8支镂雕雀替,石柱前后分立8尊镇门兽,或狮或象,十分威严。两面对联各二副,序文各一则,大梁上方正中是显赫部位,南雕九龙绕"圣旨",北则七龙盘"旌表",尤为别致。
二号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3年),是朝廷旌表徐母余老太君(一号坊杨氏之婶娘)所建之节孝坊。坊高12.53米,建造风格与一号坊略同,不同点在于:坊顶筑宝塔,全坊用102块石料构成,戏文和民间故事及花卉雕刻共166龛(幅),多系镂空雕刻,两檐柱侧石狮扑卧抱鼓,8只镇门兽均有驯士,或骑或牵,两面横额均书"节孝坊"三字并配以镂雕几何纹图案。整坊与一号坊相比,显得古朴典雅,雄壮大方。
仁寿牛角寨大佛位于县城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山上,龙泉山脉中段东侧边缘,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连接,重峦叠嶂;东面平畴,俯视千里。近观鹰头水库,远眺简阳市三岔湖。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高15.85米,宽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
乐山大佛是海通带领工匠始凿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正好是仁寿大佛建成6年之后。也许是他将仁寿大佛建成取得了镌刻经验,又到各地考察,选到了乐山的理想地址和石质,再将图样放大,设计出乐山大佛。两尊造像均为弥勒佛,外貌清晰,面型丰满,嘴微闭,目微启,眉似弯月,慈眉善目,平视东方,神态安详,发成螺髻,线条流畅。再从现存大佛比较,四川地区10米以上的佛像就有18尊之多,且都形态各异,唯有仁寿大佛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态与乐山大佛如孪生兄弟极为相似,只是仁寿大佛小些而已。因此,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之一,属全国最大且惟一一尊胸佛,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
大佛周围还有摩崖造像2480尊,已编号建档101龛,1519尊。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曲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曲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仁寿黑龙滩,位于仁寿县城10公里左右的龙泉山南麓,被誉为“川西第一海”,蓄水3.6亿立方米。在236平方公里的水面上,85座群岛星罗棋布,似水上盆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回环掩映,如梦如幻,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黑龙滩景观较集中的区域有10余处。如湖区腹部最大的岛群——三大湾蓬莱岛,它由小连山、阿弥陀佛山、花果山、风披山等组成,山山相连,峰巅露出湖面。岛上绿树成荫,可以赏花、观景、垂钓。阴溪沟龙洞,在湖区东南部,神话传说这里曾有黑龙栖息。龙洞长约1500米,直贯湖底。距龙洞1公里左右的陈姑山,三面环水,高出水面188米,是临湖的制高点。登上峰巅,水上风光尽收眼底。
太乙坝在湖区北部,这里有许多文物古迹。如那摹崖石刻的龙,长10米,鳞甲鲜明,跃然崖上。龙崖附近,有两块光滑的石壁。奇怪的是,作书绘画,不用刀、墨,也无任何痕迹,但将水泼在上面,书画即可呈现于你的眼前,且点划清楚,成为百年不解之谜。龙崖附近,还有明代所造大佛,高15米,宽12米,巍然坐落在岸边。湖西部的双燕子景区,水面宽阔,白浪滔滔。这儿栖息着野鸭、白鹭、灰鹤、天鹅等上百种鸟禽。湖区中部的青龙嘴是省林业试验场,这里有数百种国内外珍稀林木和奇花异卉。
E. 我国古代盆景有哪几个重大历史飞跃
从我国盆景历史流派试探中州盆景风格 正阳县彭桥乡乡长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国盆景发展的历史和各流派成长的过程,探讨并提出以诗、画为辅助手段,充分表现情和意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历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应具有古雅风格。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力争表现秀、壮、险、叠、广的山势磅礴、平原广阔、神韵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原地理风貌特点;在制作树桩盆景时,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柽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黄荆、女贞、雀梅等,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她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爱盆景的人愈来愈多。于是,这一古老珍玩,又焕发出青春。同时,盆景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各地盆景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自1979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五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随之,全国很多地区也相继举办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览。盛况空前,通过展览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们认识到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盆景热。我国盆景作为东方艺术珍品,近年来曾多次到国外展览,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赞赏,并多次获奖、为国争誉。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依历史习俗来分。世人称为“苏、杭、沪、宁、徽、榕、穗、扬”八大家。综观我国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扬派:发源地扬州。常用树种有松、柏、桧、榆、黄扬。历史上扬派的盆松以“狮式盆景”最为著名。造型特点为“云片”。叶叶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蓝天中朵朵“云片”。艺术风格上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即苏南派,常用树种有雀梅、枫、梅、石榴、黄荆、六月雪等。造型特点为圆片,典型造型特点为三托六台一顶,传统技法为粗扎细剪,以剪为主,以扎为辅。艺术风格上老干虬枝,清秀古雅。
川派:发源于四川成都。常用树种有瓶兰花、贴梗海棠、六月雪、罗汉松、银杏、梅、垂丝海棠、紫薇、扑地柏、金弹子等。典型造型为“三台五出”。这是一种对云雾多、日照少、树木徒长自然风貌的艺术再现,造型特点为悬根露爪、虬曲多姿、苍古雄奇。
岭南派:常用树种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横枝、满天星等。由于岭南地处华南,树体高大,这就决定了其造型特点为大树型,传统技术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其艺术风格飘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树种为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胡颓子等,造型特点不拘一格,自然式为主。微型盆景传统技法是金属丝缚扎,逐年细剪。在艺术风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畅,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发展到今天,都是充分发挥了当地特色的结果。各流派盆景艺术虽风格各异,但都强调意(境)、形(态)、精(神)三要素。在创作方法上都强调艺术夸张和强烈对比,构成虚实、动静、肥瘦、疏密、显隐等多种艺术变化,应物象形,形神兼备。虽一拳之谷,而能蕴千岩之秀,这就为我们创立中州盆景风格提供了构思基础。
从盆景艺术的纵向发展和各流派的横向发展看,都很着重表现诗情画意。正象一位盆景专家所说的那样:“盆景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摆设,它也可以成为给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艺术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远,格调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诗情立意,取画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诗与画的结晶,既饱含诗情,又极富画意。而针对“诗情画意”而言,“诗”、“画”只是辅助手段,是为充分表现“情”和“意”服务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风格的还是“情”和“意”。因此,创立中州盆景风格,应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色上。
(一)历史特色:中州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与之相伴随,中州盆景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从历史特色上讲,中州盆景应具有古老文雅的艺术风格,在制作盆景时应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全省面积的56%为平原、河谷、盆地,26%为山地,其余18%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制作山水盆景时,应突出河南山川平原并举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隽秀的山峦,又要有无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联想到中州独特的地理风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湿热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据这一自然特色,可制作一种独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现出中州大地上常见的那种旱地、水面、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观,自然气息浓厚,表现内容丰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观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壮、险、叠、广。
秀:南部的鸡公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上有报晓峰,灵山寺等名胜,山下武胜关为古代中原南出湖广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疗养用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壮:中部的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中岳,其山势峻拔,雄伟壮观,山麓处多名胜古迹,有我国最早道教庙宇之一——中岳庙,宋代八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外闻名的佛教古刹、中华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少林寺。
险: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单面山形态,多悬崖峭壁,十分险要。
叠:南部大别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绵延数百里,山峦重叠,气势磅礴。
广:中州大地位于华北平原,广阔无垠,一泻千里。此处,山区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阳盆地、林县盆地和沁阳盆地等。构成一幅宽广美丽的画面。
(三)资源特色:河南属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集亚热带植物和暖温带植物于中州之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样,以资源特色而论就构成了中州盆景丰富多彩的风格。例如:中州沙区平原的柽柳(三春柳)柔软多娇,俏丽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叶山楂)冠形优美,叶小枝密,分层排布,花果并茂;在山顶或绝壁上常有老干虬枝,沉静古雅的松、柏、榆、槐;由于风蚀或雨水冲刷,形成了悬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树桩;更有一些飘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苍劲挺拔的高大乔木;至于自然流畅、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屡见不鲜。
“取山川来掌上,携天地入壶中”。将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则数尺、小则寸余的盆盎内,概括、凝炼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创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品,以此作为中州盆景的风格,岂不美哉!
辽阔之中原,丰富之资源,使中州盆景极为丰富多采,加之勤劳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使得盆景这一“高等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相信经过继续加工提炼,盆景的制作将日臻完美,并逐渐形成中州盆景的独特风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
F. 为什么盆景起源于中国而非西方国家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G. 盆景生产特点
岭南盆景的创作
岭南盆景的创作,多就地取材,选用亚热带和热带常绿细叶树种,一般以广州人称之为"树仔头"的树桩为主,其品种多达30余种,如九里香(月橘)、榕树、福建茶、水松、龙柏、榆树、满天星、黄杨、罗汉松、簕杜鹃、雀梅、山桔、相思树等。岭南盆景的构图形式有单干大树型,或双干式、悬崖式、水影式、一头多干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树桩盆景外,还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积石等。其中英石是广东英德的特产,具有皱、瘦、透的特点,故多被石山盆景制作选用。近年来广州盆景艺术家们又发展了雄奇秀茂的大树造型、挺拔扶疏的高耸型、含珠滴翠的叠翠型以及野趣天然的自然型。
岭南盆景的制作、陈设和欣赏,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即除景外,盆具和几架的选用也很重要。岭南盆景多用石湾彩陶盆,有圆盘、方盆、多角盆、椭圆盆、长方企、高身盆等,讲究吸水透气、色泽调和、大小适中、古朴优雅。几架有落地式和案架式,多用红木等较名贵的木材制作,使之协调和谐,相映成趣。
岭南盆景的艺术特点
第一、雄伟苍劲,纯朴自然,是岭南盆景的鲜明特色。一盆成功的盆景,从头?到枝干都分布均匀,神韵有致,刚劲有力。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加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即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而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和枝托间的流畅自然,这是岭南盆景的独特风格。
第二,截干蓄枝是创制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所谓截干蓄枝,就是将所栽盆树的主干截断后,待其长出横桠,到它长到比主干稍细时,便将横桠留下一寸多长(所留横桠不少于两个芽位),多余部分剪去;待留下的横桠再长出新的横枝,并长到比横桠稍细时,又留下一寸多长,把余下枝条剪去,如此反复进行。这种截干蓄枝的修剪艺手法,妙似绘画的明朗笔触,其构图布局有如在绘枝托,一枝接一枝,枝枝有交代,最终把枝托修剪成"鹿角式"或"鸡爪式"。这种修剪功夫,心急不得,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为每修剪出一寸枝条,就得花上一两年时间,要修剪出一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精品盆景,需要十多二十年工夫,或更长的时间。真所谓"一寸枝条生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
第三,用分段培育进行艺术整形,是岭南盆景的主要培育方法。树桩盆景的主要素材是树木,要培育出一盆矮化和艺术化的变态古树,既不能完全让树木自然生长,也不可能在培育过程中,使树桩的根、干、枝、梢一次达到预想的艺术造型,而必须经过分段培育实现这一艺术造型效果。所谓分段培育,就是把树桩营养生长过程分为促进阶段和抑制阶段,即分阶段进行艺术整形。在分段培育过程中,要根据盆栽树胚的形状及设计要求,划分时段,合理控制施肥浇水,枝梢剪留,运用截干蓄枝的手法来完成骨干枝的培育。一盆树桩盆景,要经过多阶段培育,才能把根、干、枝、梢逐步培育得合乎艺术要求。
岭南盆景风格
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岭南盆景风格之一
岭南盆景的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最先是以几百年古老的荔枝树)为师,以达到形似。所以在观赏岭南盆景时,会觉得无论是古拙嶙峋的大树型或是飘逸潇洒的画意树都会给人一种天然古朴的印象。当你流连在一盆岭南盆景前,你会首先感觉到它是一棵生长在自然界的古树,是一双神奇的手把它缩小在盆钵之中。然而再仔细观赏,又会发现,它的一枝一托,从树头到树干和分枝都分布得那么巧妙自然,均匀合理,毫无矫揉造作。透过这完美的整体造型,让人们得到一种天然美的陶醉与享受。它的美是含蓄的自然的美,艺人的一切加工、一切雕饰的痕迹都深藏不露地融于树形的整体之中。
岭南盆景的创作型式不受任何程式的限制,只是要求作品让观众观赏之后有回归自然的愉悦感受。其实就是要求作品既要形似,有自然大树的美姿,在整体布局中又渗透着诗情画意(包括用盆大小、颜色、形状及景树栽植在盆中的位置等,能构成一幅整体画)。岭南盆景同样是一种形象思维艺术,它的造型千姿百态,到目前受到公认的就有:悬崖、水影、企树、木棉、斜树、双干、自然大树型……等十多种型式。构成这些型式的主要依据是按照从山野挖来的天然桩头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树造型)去进行创作(改造)。
根据天然桩头的特征去塑造作品的型式。如桩头和树干雄浑嶙峋、盘根错节的,则将它塑造成大树型或老榕树型;头根流畅,树干侧斜的,将它塑成飘斜树型;树干挺拔冲霄的则塑成木棉树型等。所成作品的形态都符合自然,使每一种形态都有它的个性和特征,既有天然美,又有艺术美,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目的。
形神兼备 传情达意----岭南盆景风格之二
岭南盆景的作品不仅有"形似"的美,而且每一个造型都有特征,独具神态和意境。例如老榕型将它造成盘根错节,躯干苍老嶙峋,枝干回旋伸延扩散,枝繁叶茂,覆盖婆娑。这样的形态使人联想到岁月漫长,人生易老。红棉树型表现出枝垂干劲,雄伟挺拔,气贯云霄,给人以踌躇满志之情。斜树型则轻盈潇洒,清雅飘逸,充满动感,让你脱俗超凡,涤荡一切烦恼。双干树型,树与树相互顾盼,枝与枝的互相追逐互为传情,人世间的情与爱,流露无遗。悬崖树型跌宕险峻、悬根露爪,咬定悬崖不放松的形态,鼓舞人们与风雨搏斗、宁死不屈的气概。
风吹树的树干迎风屹立,而枝条形态却随风飘拂,看后恍若有飒飒风声。这些,观众都能通过盆景实体去感受作者创作的主题和企图表现的情感。这就是岭南盆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有些作品处理得好,无须点题也能与观众发生艺术共鸣。一经点题,则身价十倍。还有一些作品在展出的时候把叶片摘光,但见得枝条回旋曲节、苍劲,有如寒冬腊月中的老树在抵抗风霜,使观众能够尽情欣赏枝条的造型美。过了几天苞芽冒发,继而嫩绿满枝头,冬去春来,满园春色。再过几天又绿叶丛生枝繁叶茂,生气勃勃又一派南国风光。在一个月之内,能出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这些艺术效果不仅在外型上,而且在内涵的意韵上更接近于自然,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截干蓄枝 手法独特----岭南盆景风格之三
岭南盆景的风格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是因为它运用了独具一格的创作手法--截干蓄枝法。而其他流派则不同,如四川盆景以丰富多采的传统蟠扎技艺见长。他们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对主干和侧枝自幼就用棕丝按不同的格式作各种角度、各种方向的弯曲,造成立体的空间构图、难度很大,造型也很丰富。
扬州的盆景传统工艺也是以蟠扎为主,对树桩自幼就加工整形,根据树无寸直的画理,用棕丝将枝条作蛇形弯曲,密到一寸三弯,使枝叶扎成极薄的"云片",大有将满盆清水置于"云片"之上而无半点外倾之感。可见其叶片之平, 技巧之深, 令人叫绝。苏州盆景的传统工艺有剪有扎。形成粗扎细剪。树材多采自山野,这些形态古朴奇特的老树桩挖来后,截去旧枝,使其重发新芽,然后在适当的位置上选留新枝,用棕丝把新枝扎成向水平方向伸展的曲弯,使其长成半球形的叶片。
上海盆景的传统工艺是采用金属丝对主干或枝条进行强度屈曲,然后逐年细致修剪,形后解开金属丝即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外型自然,雄浑苍劲,矫捷奔放。
H. 2022平南高坪春节盆景展吗
有,南通盆景园位于濠河的西侧,
拓展资料;2022年春节活动出炉!有新春茶会、新春音乐会,地点在盆景园大雅琴社,喜欢的市民观赏。
I.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将在西安市南郊杜陵原上占地两千多亩的中国唐苑之内举回办。作为答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分会场之一,中国唐苑也将在9月30日掀开神秘面纱开园,“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则同时开展。
目前,中国唐苑内聚集了3万盆不同风格、不同品种的盆景,植入了3万余垂柳、古槐、黑松等百年树龄的古树,还摆放着大量被历史遗弃的古民俗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