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盆景市场
1. 竹文化旅游业怎样“火”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最善用竹的国家。竹子与中国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新华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 个。用竹子制成的生活实用品、工艺美术品数不胜数;颂扬竹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人们崇拜竹子,赞美竹子。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梅、菊并称“花中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备受国人赞赏,奉为做人的准则。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历史上有“竹祖龙孙道崇拜”,民间有“爆竹声声祈平安”的习俗。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称赞竹子是“东方美的象征”,誉中国为“竹文化的国家”。竹文化及其特色所具有的广泛吸引力,正是竹文化旅游市场的潜力所在。发掘利用竹文化,发展竹文化旅游,对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和发展旅游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掘利用竹文化旅游资源方略 1.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我国现有400 多竹种和约360 万公顷竹林,赏竹胜地有浙江安吉竹乡、江西吉安竹城、九华闵园竹海、四川长宁竹海等。江西新奉特大毛竹、广西花坪方竹林、湖南沅陵湘妃竹、四川重庆慈竹、安徽池州罗汉竹、四川江安人面竹,这些奇特的竹种引人入胜。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竹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我国已完成了竹资源普查,不少地区除通过国家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对竹种质资源保护外,还专门建设竹子引种园、竹子公园来保护和利用竹子种质资源和竹子物种多样性。 2.竹人文景观建设 (1)竹与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竹子在园林中运用相当广泛,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如竹类植物成景的各种方法、园林植物分类的各种方法、竹子园林建筑方法等等。用竹子造园的最早记载见于《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唐宋时期,文化艺术达到空前繁荣,诗、书、画发展,特别是竹诗、画盛行。竹子用以象征文人的气节,文人墨客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歌咏竹子,写出了竹子婵娟挺秀、飘逸萧洒的风姿;虚心高洁、傲雪凌霜的神韵。这时期中国园林在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朝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就有“斤竹林”、“竹里馆”等竹景。宋徽宗赵佶亲自规划的“寿山艮岳”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园的典型。从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及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中可了解到竹子造园在唐宋两代已相当广泛,达到“园园有竹”的鼎盛时期。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形成了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 竹子与山石、水体、建筑等结合及其组成的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计成的《园冶》、文震亭的《长物志》等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技艺相当精湛,成为典范。盆景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分支,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盆景在宋代的诸多名人画卷上都可以看到,到明清时期,“岁寒三友”类盆景广为流传,《考盘余录》、《群芳谱》等都对竹子盆景制作和欣赏进行了介绍。竹子盆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精品。如周瘦鹃先生的《竹林七贤》、《竹趣图》等,还有扬州的《滞湘流水》、《翠野图》、《竹林逸隐》、《东坡遗风》等一大批竹子盆景珍宝。中国园林中的竹园、竹景、竹盆景在今天的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竹园林有成都望江公园、九江翠竹园、上海浦东的竹园新村、都江堰青山竹院、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等,还有重庆竹子公园、吉安竹子公园、宁波竹子引种园正在建设。 (2)竹与建筑景观。竹子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有重量轻,加工方便的特性。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利用竹子建造房屋,北宋《营造法式》“竹作”篇详细论述竹子在建筑上的作用、范围、施工技术规范,我国滇南傣、景颇等少数民族的竹楼,是当地民居的特色。由于竹子竿形有别于其它建材,具有特殊韵味,竹子用于园林建筑极为普遍,上海安东公园的翠竹楼,重庆缙云山楠木寨、凤凰度假村等竹栏竹靠、吊顶天花、护壁挂落、桌椅板凳,无不为竹。上海植物园盆景园,杭州刘庄、花港公园等均有造型精妙的竹制长廊。随着近年来竹材防腐防蛀难题的解决,漂白、着色等技术的革新,新型竹质复合板的研制,竹子建筑越来越丰富多彩,更有许多仿竹制品、琉璃瓦,为园林建筑的艺术化、多样化展示了广阔的前景。1984 年由云南建筑部门设计建造的全竹大型竹楼在瑞士苏黎世“世界自然奇观”展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 (3)竹文化展览馆。竹文化展览馆可以从竹子种质资源、竹业技术、竹子建筑、竹食品、竹工艺美术、竹诗画、竹子乐器等方面分别设计展览项目。可以说,竹文化发展史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面镜子。因而竹文化展览馆的建设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吸引力。《中国竹类植物图志》已由林业出版社出版。《竹业丛书》也正在陆续问世。我国地大物博,竹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为竹文化展览馆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各地则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创出特色。这样,既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文化建设。 3、竹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 竹工艺美术品有竹雕、竹编、竹枝竹节造型等。 (1)竹雕。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竹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在竹器上雕刻图纹和文字的竹雕工艺也因运而生。竹雕工艺主要有竹根雕、竹筒雕、竹片雕等形式。在历史上,明代中后期是我国竹雕艺术兴盛期,在江南形成了金陵竹雕(刻)和嘉定竹雕(刻)两大流派。著名的代表作有潘西风《竹菊石笔筒》,朱缨《竹林七贤》、《根雕佛手》和《刘阮入天台》,尚勋《八骏笔筒》,吴鲁珍《王君涌》竹筒笔。上海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是我国著名的竹雕产地,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雕刻十分精细的竹雕工艺品。上海市“滕王阁序”竹微雕精品就是其中的一件艺术佳作。 (2)竹编。中国竹编艺术源远流长,近年来由于竹篾漂白脱脂获得成功,用漂白蔑丝编织的动物产品,美观逼真,素静雅致,目前已发展到八大类、上千个品种。其中《白尾海鸟》、《白孔雀》、《仙鹤》、《熊猫》、《展翅山鹰》亨有盛誉,被称为“东方珍宝”。 (3)竹枝、竹节、竹根造型。巧手的艺人用竹枝、竹节、竹根,通过自己的巧思和精作,别出心裁地创制出生动的艺术品,著名的有蜀南《群鹿》、黄山《红衣少女》、峨眉山《普贤骑象》、《琴娃》、《猴子》。浙江的千姿百态的竹制动物以及各地旅游点的《漓江小竹筏》等,让人感到惊喜、振奋和亲切。此外,还有许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很高观赏价值的竹工艺美术品,如杭州天目山翠竹产区制成的工艺竹衣,古朴典雅,颇受世人喜爱。 4、竹旅游食品的开发 上古初民“巫术思想”认为竹是一种神物,食竹便具有“竹的灵性”。这种巫术观同样在文明社会中也存在。竹材不含任何毒素,李时珍《本草纲目》、孙思邈《千金方》、忽思慧《饮膳正要》对竹子的药用、食用价值多有记载。在医药方面,竹叶、竹茹、竹沥为化痰去热、止烦的重要中药,嫩竹叶可有效治疗心情烦躁。中国饮食素有“南庖丰笋菜”之说,以竹材、竹笋和其它竹产品为原料可以生产多种多样的天然食品。我国目前着重开发的竹食品有竹笋和竹笋制品、竹子食用菌(竹菌)、竹木糖醇和竹汁饮料。一大批名特优竹食品陆续涌现。1992 年浙江林学院和浙江临安於潜酒厂联合研制的竹汁神酒也已间世。优质竹食品的开发对方便居家旅游,丰富人民生活,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拓竹文化旅游市场 1.竹文化旅游市场定位 我国竹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分布广泛。这为我国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条件,有利于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但各地竞相开发和发展竹文化旅游,如果不注重科学研究和统一规划,盲目发展,则势必事与愿违,不仅不利于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反而会造成竹文化资源的极大破坏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这种情况在前几年的“溶洞热”及近几年的“人造景观”中已有表现,决不可重蹈覆辙。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研究,可以为旅游部门(企业)提供可行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竹文化旅游市场定位研究是有效开发竹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竹文化旅游业的前提。 竹文化旅游市场定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目标市场的选择。要求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市场结构、进入市场的相关企业的情况以及自身资源、技术、资金、服务等情况,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避开激烈竞争,选定目标市场,进而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确定自己的开拓市场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企业的产品规格、产品特色以及产品开发方向。将旅游者的需要列为产品(旅游项目)设计的中心内容。这样的产品和旅游项目由于适销对路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一定会受到广大旅游者的欢迎。 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教圣地九华山来说,佛教是其特色。“观光朝圣”是其主要旅游市场,发展九华山竹文化旅游可以考虑着重在竹文化与佛文化的关系上下功夫,进行竹景开发、竹工艺品生产销售、竹诗画文学作品展览、竹文化旅游活动设计等,围绕地藏王菩萨作文章。这样选择的目标市场,便于发挥九华山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便于竹文化旅游产品的适时推出和进入市场,也便于九华山旅游业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使九华山竹文化与佛文化相得而益彰。 2.竹文化旅游宣传促销 宣传促销是企业选择一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通过感染力强、吸引力大的宣传媒体,引导、启发、刺激目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和劳务的促销活动。宣传促销是开拓竹文化旅游市场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如何设计费用低廉、可信度高、效果好的宣传促销方式是旅游企业值得研究的课题。宣传促销需要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必须有训练有素的专人负责和可靠的组织保证。 竹文化旅游宣传促销,不应小打小敲。应从大处着手,弘扬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竹文化。对于某一个地区来说,也应将其竹文化放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来宣传其特色。这样的宣传促销可以使旅游者(包括潜在的旅游者)在中国文明的背景下来认识目的地的文化特色,更好地产生旅游动机,获得更好的效果。搞好宣传促销工作,除了组织保证和不失时机外,还需要旅游活动内容生动、新颖、有趣,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旅游企业的形象才能优化,信誉才能提高。 3、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消费的终极对象,也是旅游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旅游产品属于服务产品。它具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时间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如何解释和衡量旅游产品的质量是旅游业经营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旅游产品既然是服务产品,礼仪、态度、速度和效率则是旅游者感受到的重要方面。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就必须提高技术,改善设施,培训人员和加强管理。要全面提高旅游产品质量还必须在旅游内容、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等设计上做文章。这是使旅游者到目的地旅游(购买旅游产品)的关键。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以全国一盘棋、整体开发的思想为指导,首先做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普查、发掘与整理工作,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制定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明确开发利用程序、发展重点。这样,各地就可以按照统一规划,实施有效开发,确保竹文化旅游业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既需要有较高的服务质量,更需要有引人入胜的旅游内容、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各地按照统一规划在完成竹文化旅游市场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即可进行适销对路的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笔者初步研究提出以下几种竹文化旅游产品供参考:1、竹景(园林)观赏游览线;2、竹民俗风情游览线;3、竹诗画、工艺美术游览线;4、竹产业技术游览线;5、竹美食游览线;6、竹文化节。
2. 为什么有的人创业那么厉害,做个小贩卖盆栽都能赚到很多收益 ,比如付文杰。真的是学历高的
有学识,有家底,有创意,抓住机遇了,赚钱是比较快的
3. 开一个花卉盆景店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来你要有强大的资金源后盾。虽然盆景的利润高,但是收益期太长了。你还要大的关系网,盆景是少数人玩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是不愿意花太多的钱买盆景的。我建议你可以开花店,卖卖小盆栽,也搞搞盆景还是可以的。这样会拉住你的生意,就算刚开始没人买高价格的,但时间长了,名气大了,自然收益就打了。我是盆景爱好者。
4. 园林绿化中一、二年花卉品种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状: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5. 花卉盆栽的市场大吗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买盆栽美化家庭或作为礼品送人的,将成为一种时尚。所以花卉盆栽的市场很大。
6. 盆景的无土栽培
盆景,尤其是树桩盆景,是有生命的雕塑艺术品。只有通过连年的养护管理才能达到叶色浓绿、花果满枝、姿优韵美、生机盎然,才能实现和维持它们理想的观赏装饰效果。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搞不好,再好的桩景也会因养护管理失误而造成枯萎死亡,其艺术生命也即终结。所以,养护管理是桩景创作和维持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繁杂的工作。
盆景无土栽培即不用土壤而采用某些无机材料作基质浇灌营养液的栽培新技术。盆景无土栽培具有如下优点。
(1)生长快、周期短、质量高,盆景植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土栽培对盆景植物龙柏、雪松、紫杉、蜀桧、紫荆、雀梅、小叶榕、杜鹃、六月雪、火棘、小叶黄杨等有明显得促进生长作用,而且能增强盆景植物的抗寒耐暑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盆景的观赏效果。
(2)无毒、无臭、无菌,清洁卫生。无土栽培盆景不用土壤和有机肥.不污染周围环境,使其更适宜宾馆、饭店、办公室和居室的室内装饰,有利于盆景的普及,使盆景能进入千家万户。盆景无土栽培能彻底根绝有害病菌和虫卵,使植物处于无菌或少菌条件下进行栽培。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均无菌、无病虫隐患。
(3)为盆景出口创汇创造了有利条件。盆景是中国花卉生产和出口的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都不允许带土入境,限制了中国盆景的出口。无土栽培盆景则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为顺利通过海关检疫检查提供了技术保证。另外,无土盆景的重量大大减轻,便于搬运,为盆景批量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4)可以充分发挥盆景的浅奇风格。盆景植物生长不靠土壤而用营养液,因此,基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盆钵可以更浅,从而更加突出景物的观赏效果。由于基质的微孔性,盆钵可以用更精美的材料制作,使盆景变得更加美观优雅。
(5)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无土栽培盆景简化了栽培中的翻盆换土、除草等工序,而且搬运轻便,大大节省了劳力。
(6)为盆景工厂化规模生产和电脑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7. 教教我!!!!!!!!!!!!!!
名称
【中文名】榕树
【英文名】Ficus microcarpa
【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
形态特征
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扁倒卵球形,直径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时黄色或淡红色; 瘿花和雌花同生于一花托中。
生境分布
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习马来西亚也有。
用途
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渔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中药特性
【性味归经】
叶:微苦、涩,凉。
气根: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
叶:清热,解表,化湿。用于流行性感冒,疟疾,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
气根:发汗,清热,透疹。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叶3~5钱,气根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榕树——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 L.f.),桑科,常绿乔木。榕树根据用途可分为绿化树、榕树桩盆景、榕树瓜(地瓜榕、人参榕)盆景。由于榕树根系发达,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块造型独特,令漳州人对榕树情有独钟。以植物生理学对榕树进行科学的栽培,使榕树根块较快成长,并控制其枝桠的成长高度,栽培出不同规格、不同风格、形态各异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术加工相融并琢的培育方式。为榕树盆景的观赏价值提升,并成为漳州继水仙花之后又一独特花卉 。从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规格盆景。形态自然、根盘显露、树冠秀茂、独特风韵的人参榕,观姿赏形,令人妙趣横生,心情愉悦。适宜摆设居家、办公室及公共场所。近年来风靡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本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占据盆景市场较大份额,是一种高档的时尚花卉。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尤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我国榕树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云南分布67种,西双版纳有44种,占中国已知榕树总数的44.9%,占全世界的5.5%。
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绞杀、老茎结果等多种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生长在西双版纳的44种榕树具有大板根的有17种,能形成各种气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种。绞杀现象是榕属植物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而独树成林则是某些榕树由绞杀阶段向独立大树过度转变时长众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热大雨林特殊景观。
榕树是野生食物的重要来源;在西双版纳地区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树主要有木瓜榕、苹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脉榕、黄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帮助人体消化的纤维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认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可使人健康长寿,也可为少女保持体态轻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在榕树中有9种植物被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药用的部位包括根、树皮、叶和树浆等。
榕属植物中,有17种为具有板根的大乔木,有26种具有气生根或支柱根,有8个种具有老茎生花果现象,有24种在幼苗阶段是附生植物,其中有21种随着榕树的生长,通过绞杀植物阶段发展成为乔木或大桥木,以致形成独树成林,这些特殊的生态现象构成了园林景观。许多榕树有开展的树冠、浓蔽的树阴,一直是传统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树、垂叶榕、榕树等。榕属的一些种类已成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培育出叶色、形态各异的园艺品种,垂叶榕、榕树已有十多个园艺品种。
榕树的很多种类具有板根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绞杀现象,景观奇特雄伟,反映了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而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该园占地约15亩,已收集榕属植物近103种,园内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树包塔、独树成林、绞杀现象等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已使该园日趋成为一个接近于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态公园,给人们以奇而美的享受。
榕树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气候潮湿,雨水充足。
榕树 ( Ficus microcarpa 又名:细叶椿、小叶榕)
形态特征: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扁倒卵球形,直径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时黄色或淡红色; 瘿花和雌花同生于一花托中。
生长分布: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西马来西亚也有。
用途: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树冠最大的树--榕树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树能"独木成林"。 榕树是属于桑科的常绿大乔木,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的树冠 之大,令人惊叹不已。 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 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 林的奇观 。巨大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1万平方米之多,曾容纳一支几千人 的军队在树下躲蔽骄阳。 在我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 积约15亩,可让数百人在树下乘凉。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和浙江的南部 都有榕树生长,田间、路旁大小榕树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农民和 过路人休息 、乘凉和躲避风雨的好场所 。福州市的榕树特多,所以称为 "榕城"。 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种子萌 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它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 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 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 的奥秘。
小资料
福州市市树——榕树
福州植榕历史悠久,据宋乐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宋福州太守张伯玉为防旱涝又编户植榕,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榕树便成为福州古城风貌特征之一。榕树叶茂如盖,四季常青,枝干壮实,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征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根据广大群众的举荐,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届34次会议通过以榕树为省树的决议。
北宋福州太守张伯玉植榕
张伯玉(1003~约1068年),字公达,建安(今建瓯县)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登进士第。以后又登书判拔萃科。庆历元年(1041年),出任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接着以秘书丞为太谷令。他爱民勤政,广兴水利。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节,荐于朝廷任职。皇佑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当时陈执中为相,伯玉说:“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陈执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仁宗皇帝惋惜伯玉,离京前,赐银钱五万。至和年间(1054~1056年),伯玉任严州副知州。嘉佑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伯玉兴学育才,作出很大成绩。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编户浚沟七尺,植榕绿化。数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伯玉植榕声名盛极一时。伯玉多学而博识,文章为曾巩叹服。他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官终检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莱诗》2卷,已佚。
绿色主义——榕树
南方的树,以榕为记,有一本书上说是榕不过吉,吉安以北,就不见了,这是地理上的限制。我所在处,榕树是市树,配以水塘风荷,应该是很美的。看了广东云南那些榕树,有个发现:这里的榕树,多是女的——没有胡子。到有一天,见到一棵男的榕树,长着关云长式的胡子,美髯公呵,赶紧把学过林的找来问,答曰:是品种不同。原来不是性别。
从此也就注意榕树的特色了。当出现一棵太不同的榕树,就预想其为另一品种,和人一样,太有个性,总是另类。也就认得了几种:小叶榕,高山榕,人参榕。人参榕是做盆景的上选,根肥如人参,如萝卜,总觉得是转基因一类,我不喜欢。
榕树是一种大树,有一种铺天席地的气象。傍着树,可以支架棚房,那是乡间小茶馆,树下几张竹椅,几张小几,茶碗和茶壶,江声和蝉声,是久违了的童年。榕树看去就是一座绿色的大山,褐色的树干,想起的是山道弯弯,若树上有洞,有凹,长出点菇蕈,红黄花色,就是赴墟回家的一把把小伞。
榕树是越剪越能长,一枝未剪的,就直直地长,另一枝,被剪了,在下一个枝桠中长出一枝,东西横斜,一片浓绿。这同我的脾气差不多,经常看见那些重点培养的东西不成器,就觉得爽!
小学有一株大榕树,中学有不少榕树,就有对榕树的记忆。小学的榕树,树冠齐及教室,听不进课时就盯着它看,树上居然有麻雀啁啾,新奇鸟语,依然听不明白。中学只有几本书读,不读书时让我们读树,在榕树上刻过山人大名,这已检讨过了。榕树结果,一种小小的红色浆果,如微型红富士苹果,也可吃,酸甜的。从生态链上说,应该是鸟类的食物,有电视片《种子的计谋》,说植物的繁衍常靠种籽喂鸟兽,很有道理。小学时常在书包中装着许多榕树果,人鸟争食,这事我不干已久了。
松树柏树,顶天立地有大将军气派,而榕树却无此殊荣,也许,榕树是文人的树吧,往这个方面想,居然也有不少相同的。首先,文人不能太单一,必须有许多文字以外的东西支撑,覆盖面要大;其次,文贵曲,文似看山不喜平,或者说似看树不喜直,直的树是作为栋梁材的,文章没有这个用途,所以,第三,文章是让人舒服的,有绿荫下的清凉,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若在榕树下作报告,恐怕就不会大脑缺氧。有一种树作为文人的形象,照样好大一棵树,说什么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何必自轻自贱于斯?若有错,大概就错在想当栋梁上。
榕树最美在根,盘根错节,起伏不定,根与树没有根本的区别。最有意思的,是有气根的那种,常常让我往学业上想:说根深叶茂,自然没有问题。但有时候,有些东西,不是一次能学完的,练好武功打天下,闭关多少年,往往仍不敌高手。倒是边做边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就喜欢那榕树,哪里有营养,就伸一枝根下去,不仅汲取养份,弄不好,剑走偏锋,副业成了主业,让人弄不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也顶好?听说广东新会的小鸟天堂,那榕树就找不着最初的根了,人家不作栋梁,也自自在在营造了天堂。
8. 武汉有哪些花鸟奇石市场啊
武汉中华奇石馆
2005-6-5 作者:报刊文摘 来源:武汉花卉网
武汉盆景奇石根雕艺术馆自198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在市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并达到一定规模。我馆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盆景、奇石、根雕专业性展馆,在历届全国性大型展览中,荣获许多荣誉,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下设有办公室、奇石馆和盆景园。在编职工12人,流动岗位职工2人。
一、奇石馆地处汉阳翠微路归元寺旁,占地面积6700㎡,建筑面积2500㎡。是目前国内藏石品种最丰富,设置完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园林式藏石馆。屋内有观赏石、钟乳石、矿物晶体等八个展厅,展区面积1800㎡,展品3000余方,数百个品种。室外盆景展区面积2000㎡,有“高山流水”大型山水组景,“楚天一绝”“姑苏枫火”等大型自然景点九个,盆景60余件。
武汉中华奇石馆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赏石展览活动,如:一至五届中国赏石展览暨国际赏石展览、柳州国际奇石节、亚太地区盆景雅石展、香港国艺博览会,均取得优异成绩(附后),尤以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最为突出。作为国际展览的第二展区,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赏石专家数千人,高度评价了我馆,他们一致认为不论是从规模上、品种上,还是作品档次、展示效果、风格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许多城市建委领导来馆参观,如上海、杭州等地方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以游客至上,将展览主题切入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以矿物晶体和化石为媒介,向各国游客展示了东方奇石文化的魅力。
二、盆景园位于墨水湖畔,与武汉市动物园毗邻,占地26亩,建筑面积3500㎡,是以盆景、根雕展览为主的一个古典园林。 展示盆景作品1200余件,已建成大型景点有:特大树石组合盆景断崖千层总是春、石林竹海、卧云横空、东岳松翠、灵屏神韵、崇山峻岭都竟秀、巨龙戏珠等。室内展区湖光楼面积3500㎡,五个大型展厅,展示根雕作品200余件,是武汉市民赏玩盆景、观光休闲的一个高雅文化场所。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造景标准,进行盆景园的景点制作。
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湖北盆景资源丰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湖北武汉盆景文化事业是我们宗旨。园内以湖北特有的对节白腊、榆、文母、三角枫等为素材,以湖北楚文化“飞扬的动势、活泼的节奏、自然的神韵、写意的效果”为造型风格,其动势盆景在全国盆景界已颇具影响。其造型动势飞扬,节奏分明,立意新颖,虽由人作完若天成。令人心旷神怡。每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并受到盆景界专家及广大游客的好评。
盆景园积极参加国内外盆景交流展览活动,如: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全国二至五届盆景评比展览,全国花卉园林博览会,省市盆景评比展览,取得了优异成绩,确立了盆景园在全省盆景界的龙头地位。
武汉盆景奇石根雕艺术馆是在市建委领导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不仅是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还是武汉市盆景奇石研究交流中心,以弘扬中华盆景奇石文化为宗旨。近些年来,我馆把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乃至省级文明单位,作为馆内的重要工作,积极推动艺术馆精神文明建设,2002年我馆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积极配合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实现创全省一流的盆景园,创全国一流的奇石馆这一发展目标,在建委的领导和支持,在全体职工的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下,更好完成今后的工作任务。
汉阳翠微路61号
邮编:430050
值班电话:84843750
汉口:武胜路花鸟市场,在泰合广场对面;武汉港花鸟市场,在江汉路江边出口处,对面的江边;
武昌:中北路花鸟市场,在中北路,东湖路段;卓刀泉花鸟市场,在华师东门对面;元宝山花市,在武汉理工大学南门处!
这只是我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9. 昔日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八旬老翁会做,会失传吗
昔日清朝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两八旬老翁会做,很有可能会失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百花齐放,特别是一些民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工艺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扬州旅游期间,我们在当地一个叫486的非遗文化聚集园区就看到很多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民间艺术仅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通草花便是其中之一。
古代扬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城乡仕女均喜装饰,以戴花为美。宋人王观《芍药谱》云:“扬人无贵贱皆戴花。”民间节日和寺庙里也常以各种工艺花为装饰。因此,扬州制花业在民间植根尤深,发展迅猛,成为全国工艺花的制作中心和集散地之一。
即使是看似普通的通草花的叶子,制作起来也并不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手劲力度大小非常关键,也十分难以把握,需要非常耐心和细心,太小的力,花瓣不容易成形,力度太大,通草片就会辗碎。为了让花叶具有天然叶子脉络分明的特点,传统的扬州通草花叶子都是在砖头上雕出片片树叶,再用通草进行压制,按照道理说,每一种花都要配套不同的叶子专用砖头。为了这些叶子,他们可没少下功夫,在路上走着就把叶子和花都记在心上,回去再用刻刀一笔笔刻印在砖头上,如刻印章一样。最多的时候,家里积攒了上百个砖头叶子样子,无一重复。
如今,全国通草花技艺的传承人仅剩下戴春富和钱宏仁两位八旬老翁,他们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免费收徒,到老年大学授课,来找他学习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走了来,来了走,根本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前几年有一位90后的小姑娘跟着学了四年,去年还是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