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知识
㈠ 怎样识别树桩盆景
首先感谢亲们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山溪人为盆友制作了五张傻瓜图片,教你怎样识别和蓄养树桩盆景中的一、二、三级造型枝。许多朋友养个桩头却不知道怎样留枝和造形,要嘛任其疯长,要嘛整个s弯,杂乱无章,没有过度没有主题思想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要嘛直接蓄个坨坨(他说是馒头式)难看不说,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年功)。要知道盆景最大的成本就是年功,一生中没有几个十年。为了通俗易懂特此制作五张傻瓜图片奉献给爱好盆景的新手朋友们,真心希望能够帮助你的盆界桩材早日出彩,少走弯路。
主要目的是让桩头过度自然,主次分明,缩龙成寸,将大自然中的优美树型搬到家中,搬到桌上,经过人为的艺术加工制作,甚至比自然界中的还要美丽精彩些。一级枝的粗度是树杆的4分之1,剪裁长度以二至三个芽眼处为宜,一级枝一般不留分枝,只留二级枝。二级枝的粗度是一级枝的4分之一,剪裁长度以三至四个芽眼处为。三级枝依次类推。根据造型需求要灵活掌握。比如,一根二级枝的第三个芽眼在枝条的上侧或内侧,而造型需要下一枝是向下或向外伸延发展,这就要寻求下一个或上一个芽眼的方向位置是否在处或在下,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位置下锯,所以不要生搬硬套。i
希望关注点赞@宕渠盆景更多盆景小知识山溪人陆续奉上。
㈡ 果树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
乡野大妈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果树盆栽的农业小知识!果树盆景制作首先要选则好的果树品种,果树盆景以观果为主,要选择挂果率高,容易授粉,果形美观,易于矮化的品种。为了提高盆景制作效率和质量,果树盆景制作过程中还常用到嫁接,嫁接砧木常选择根系发达,抗性良好,矮化性能强的树种。接穗则选择高产,果形漂亮的树种。 果树一般为较高大的乔木,因此制作果树盆景时修剪矮化非常关键。选取结果良好的成熟接穗嫁接盆树,不但易于早产,还可有效控制树势。嫁接成功和可直接结果,不会返回到旺盛的营养生长阶段。果树盆栽矮化要配合生长抑制剂进行,常用生长抑制剂有比久,多效唑,矮壮素,PBO等。生长抑制剂施用在果树的幼嫩组织效果明显。生长抑制剂喷施宜在晴朗天气进行,喷施要均匀,以免影响树势。 土壤为果树生长提供养分和生产空间,果树盆景制作过程中常用较小花盆以制约果树生长。果树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存在着动态平衡,对于生长旺盛品种,可使用较小,较浅花盆,以制约根系生长,地上部分也会相应的减缓生长。 修剪是盆栽矮化和造型的重要手段,不同果树修剪时期也不一样,总得来说剪掉过密枝,内堂枝,病弱枝等影响树形的枝条,生长期还可进行摘心,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果。果实长成后,要疏去遮挡果实的叶片,利于果实着色均匀。冬季修剪要注意伤口防冻和抽风失水。蟠扎拉枝是果树盆栽重要的造型手段,蟠扎可用棕法蟠扎,根据树形合理运用,拉枝主要张开果树角度,易于采光,新枝易于成型,有条件的话可从新枝开始蟠扎和拉枝造型除了这些还可适当提根,以显古朴。 果树盆栽花期果期都要精心管理,才能结果多,PBO对果树开花结果有促进作用,有益于多开花,提高做果率,可在花前一至两个星期喷施。此外还有环剥,折稍,扭稍等促花手段,环剥即在萌芽前用利刃在枝上横刻一周,深达木质部,切断韧皮部的疏导组织。需要注意的是,易于流胶的果树不宜用环剥促花,新长的嫩枝可进行扭梢,折梢。花前控水控肥也是促花的重要手段,开花前一个月施一次磷钾肥,然后进行控水控肥管理,可促发中短枝,利于花芽形成。为了提高座果率,开花后要进行人工授粉。当枝头挂满小果时,要注意适当疏果,才能使果实丰硕,果形漂亮。避免过多养分消耗,来年结果少或不结果出现大小年现象。 以上就是乡野大妈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农业小知识!
㈢ 怎样才能养好盆景呢
一、忌施肥。盛夏高温,叶面失水较快,此时施肥可使桩体细胞浓度小于外界环内境浓度,导致植物细容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动,桩体因肥害失水而死。
二、忌干旱。想起来浇水,想不起来就不浇水,有时一连几天不管,一旦发现叶片萎蔫,才迅速补水,叶面便恢复正常,这是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反应,但长期如此,过强的蒸腾作用终究会使桩体大“病”难愈,脱水而死。
三、忌水渍。当环境温度超过28度时,应对盆景进行蔽荫保护,否则,桩体从土壤中获取的水量远远低于因蒸腾作用而失去水量,轻则叶缘灼伤、焦枯,重则桩体被日灼重创而死。
四、忌骤荫。通常情况下,为避免高温伤害,在环境温度超过桩体忍受最高温度时,应将盆景移向光照较弱的相对低温区(约低2度)以利桩体生长,但如骤然将其移入室内或没有光照的低温区,过不了几天,叶片就会自然脱落,桩体也会迅速萎缩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桩体喷水或向盆中浇水,这种“宠爱”方式会使盆景温度突然低于环境温度而伤及桩体。
㈣ 盆景制作入门教程
第一、选材
在野外或者说花鸟市场上寻找适合的树桩,树桩的寻找要遵循以下原则,不要腐根、不要幼根。因为这三种树桩都不利于盆景的健康生长,所以不采用以上三种树桩。寻找到适合的树桩以后,要进行根部处理,将那些坏死的根部或者根部太长的根全部去除,然后在修剪的地方喷洒防腐剂,以防病毒的侵扰。
第二、嫁接
盆景的嫁接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对根部的嫁接,另一种是盆景枝叶的嫁接。在根部嫁接的时候注意所选取的嫁接原材料,一定是没有被病毒入侵过或者是被病虫侵害过的跟,正常选取幼根。旺盛的根部可以让盆景的稳定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制作露根盆景必须要保证它根部持续稳定。再者就是枝叶的嫁接,对于枝叶的嫁接和平时的嫁接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嫁接完毕后,记得要喷洒一点营养液,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刚刚嫁接完成的根部和枝叶可以快速愈合伤口,及早的进行发育。
第三、上盆
这个过程基本有下列几个步骤组成,首先是花盆和土壤的选择。其次填土,土壤记得要选择较为肥沃和湿润的。然后就是每一种盆景选择的花盆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悬崖式盆景的花盆一定要选取那种又浅又大的。最后在进行填土的时候,沙子和土壤的比例正常情况下是1:1。
第四、根部的调整以及枝叶的剪切
对于非露根盆景在上盆之前必须要对根部进行调整。调整的意思就是梳理盆景的根部,枝叶的修剪一定要将那些发黄枯萎的叶子和枝条全部处理。修剪完成之后,要对根部喷洒高锰酸钾以防滋生病菌。
第五、日常养护
基础步骤完成之后,就剩下一些日常的狐狸,例如浇水、施肥以及环境温度。不同种类的盆景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自然会有变化。
㈤ 盆景小知识:关于川派盆景的风格特点,你了解多少
独特的巴山蜀水,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孕育出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记载:“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广汉的三星堆,也足以证明巴蜀文化的悠久历史。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
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
正因为规律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自然类随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极少数的悬岩式,现在保存完好的“老龄”树桩盆景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清朝末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宫举办花会(已延续至今),各地的花农和盆艺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类树桩盆景送到花会上展销,此时的树桩盆景已完全采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
迄今为止,四川的树桩皤扎,无论是何种形式,基本上都没有越出这一时期所形成并广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规则。清末民初,成都和各县的着名皤扎艺人约60余人,其中最着名的有窦禹朋、陈洪顺、张彬如、陈玉山、戴开弟、戴崇光。龚音如、李洪泰、纪成久等。到了本世纪40年代,自然类树桩盆景重新抬头,但在蟠扎技法上与规律类大致相同,除悬 崖式外,一些自然类桩头的造型几乎是一种偶然的“机缘”。陈思甫的父亲陈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条残缺、不适合制作规律类盆景的树坯,顺势加工为自然类。其后李忠玉及邱开春、王明文等发展了自然类,逐渐成为今天川派树桩盆景的两大主要类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虽然远在两宋已见端倪,尤其是安岳县圆觉洞和大足县大佛湾摩岩造像中,飞天与传女手托的山万盆景,已与今天的浅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树桩倾斜,直到 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园艺家、画家。盆景“玩家”亲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间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故其桩景特别强调根部的处理,盆中树木多悬根露爪,注意盘根错节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与石相配,别有情趣。 总的说来,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 、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㈥ 盆景知识
盆景流派
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
盆景的分类
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组合盆景、微型组合盆景
盆景概述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
盆景与盆栽
盆景是从盆栽(盆植)进一不提高发展起来的。盆景与盆栽有根本的区别;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央之中,以供四时观赏,其审美的对象,仅枝叶、花朵、果实等艳色形状而已。而盆景除达到盆栽的观赏目的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自然美,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是主观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致与情感的交融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神韵的凝聚,形神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