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苗盆栽
⑴ 凤仙花有没有毒
。。。。。。。没有。。因为。。。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金凤英,小桃红,透骨草等。凤仙科,凤仙花属。同属有600余种,我国原有180余种,花色繁多,变化多样,生机盎然,芳香诱人,花期长久,广植于民间,深受喜爱。花坛花径、篱旁庭院利用居多,花市的盆栽品种十分畅销。其种子自古入药,《本草纲目》记载主治孕妇难产。花朵是原始的开然染料,可用于化妆、打口红,染指甲故名指甲草。 近年,我国园林花卉研究机构,从外国引入了西洋精品,不同优种引自苏丹、印度、荷兰、马来西亚等国。以多色彩大花型的珍品为主,如:蔷薇型、茶花型、玫瑰型、醉蝶型等,株型有高、中、矮三类,花枝分游龙、龙爪、拥抱等状。本场繁育的品种精品的精华品种,如:五福临门花开五色,六六大顺花开六色,10几个品种各有千秋,美丽绝纶。 【习性】喜充足的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畏寒不耐阴;在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也耐瘠薄,喜通风良好,怕水涝。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畦田散播育苗,早春,寒冷地区利用温室、大棚或小拱棚均可。种子在18℃以上便可发芽。全年除深秋至冬季外均可播种繁育,无霜地区四季适宜。可大田种播或盆播。先育苗后移栽节省种籽,便于墩苗,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嫩枝扦插,熏沾生根剂也可大面积繁殖。
⑵ 凤仙花一天要浇几次水浇多少毫升
凤仙花一天浇两次水,一次约十毫升即可。
凤仙花喜水不耐涝,因干旱而枯黄。即使及时浇水,恢复后下叶也会变黄甚至脱落。
适宜的浇水方法是:地表土壤干燥时可充分浇水,夏季上午8:00前浇水(阴雨天除外)。气温太高,陶工下午经常萎蔫缺水,所以需要先喷水,再喷水。在其他季节,最好早上浇水,晚上不要再浇水,否则容易徒劳生长,不利于控制株高。
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为单或数簇生叶腋,萼片3片,侧面2片较小,背面1片较大,向外延伸形成距离。共有5片花瓣,2对,似3片花瓣,或双瓣,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有时有条纹和斑点。花期:六月至十月。晴朗的地形和肥沃的松软土壤也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用种子繁殖。凤仙花与种子一起繁殖。3-9号播种,4月播种最为适宜,因此6月上旬和中旬,开花可维持两个月以上。播种前,应给苗床浇水以保持湿润。凤凰的种子比较小。播种后,不能立即给苗床浇水,以免种子被冲走。
然后覆盖一层约3-4毫米的薄薄土壤,注意阴凉,大约10天后可以出苗。苗木长2-3片叶子时,应先移栽,然后逐步栽植或盆栽。热天每2天浇水一次,通常4-6天一次。
⑶ 石榴树全年管理技术,注,是果园不是盆景
一、建园 1、深翻整地。10月30日前将园地清理完毕,刨除老树根,进行初步平整,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随后大水漫灌一次。待水干后机械深翻,深度25厘米左右。 2、开沟起垄,挖定植坑。按条田走向东西向开沟,沟深距地平面以下20厘米,上口宽1.2米,为阔口平底沟。开沟完成后,在沟底阳面挖定植坑,坑深60厘米,直径80厘米。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在坑底施入腐熟农家肥20厘米厚,再回填20厘米厚表土踩实,灌水。水下渗适墒时栽植苗木。 3、苗木选择。选择根系完整、无大创伤、茎干木质化程度较高、针状枝较密(节间短)、茎上茸毛较多的苗木栽植。苗木基部直径不小于0.8厘米,高度不低于80厘米。 4、苗木栽植。将准备好的定植坑稍作清理,再回填适墒表土5厘米厚,放入苗木。仍用适墒表土回填,边埋边墩苗。注意苗木栽时须向阳面倾斜70°,以利埋土。栽完后踩实填土,在苗木倾斜基部堆一高约10厘米的“土枕”,压弯苗木基部于土枕上,再用适墒土压埋苗木达40厘米厚,以利苗木防寒越冬。 若时间充裕,也可在栽完苗后立即浇水,待水干后,依上述方法埋土越冬。土壤湿度以70%为宜。 二、当年春夏季管理 1、开墩放苗。开墩放苗时间不宜过早,以4月下旬为宜。开墩前沟内严禁放水,开墩时注意不要搅伤苗木。把土墩刨开与沟底地表平,清理定植沟后立即浇水。 2、定干。石榴在新疆属灌木,因要埋土越冬,定干高度不宜过高。一般距基部10厘米处定干,剪口处用塑料薄膜包扎。 3、整形修剪。采用丛生开心形树形。苗木定干后,从基部萌生新枝。选留3-5个生长旺盛、长势均衡的新枝留作主枝,其余抹除。待当年新枝长到60厘米高时拉枝开角,向四周开角70°,同时疏除向内生长的新梢。主枝的间距以360°均分。 4、肥、水管理。苗木开墩后浇透水一次,水干后刨盘松土,清除沟内杂草。有条件的可开墩后树盘覆膜,以提高地温,有利于提早发芽。全年松土刨盘3-4次。 待新梢长至20厘米左右时,株施尿素50-100克,全年施肥3-4次。之后两次增施磷、钾肥。8月下旬-9月下旬控水控肥。经过一年的生长,新栽苗木可培养主枝3-6个,高度80厘米,粗度0.8厘米。 5、当年间种作物选择。石榴密植园严禁种高秆作物,选种矮架番茄、土豆、绿豆、红薯等作物。秋季作物也只能以黄豆、绿豆、矮架番茄为主,不应种冬白菜、冬萝卜等后期需大肥大水的作物。 三、当年秋冬季的管理 1、施肥、浇水。8、9月控制肥水,以利枝条充分木质化。9月下旬后视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一次,直至冬灌。冬灌选在11月下旬进行,灌后水分迅速下渗而表土不上冻时最为合适。在落叶前株施农家肥10公斤左右,在树冠外开环状沟或条沟施肥埋土。施完肥后按上述时间浇冬水。 2、埋土越冬。每个主枝按上年秋天埋土方法,根据各自拉枝方向按下埋土,树冠基部埋土要稍厚。 四、翌年春夏季管理 1、开墩。开墩后用支架撑起主枝呈70°,部分主枝上的副梢开始开花坐果。 2、加强夏季修剪。将基部萌生多余枝条及主枝30厘米以下萌生新梢全部疏去,并疏除过密枝、内膛枝。因石榴干性不强,易生侧梢,一般不需摘心。 五、翌年秋冬季及第三年的管理 1、到秋冬季,冠幅可达1-1.5米左右,重复上年田管工作。但基肥施入农家肥量要逐步加大至20公斤/株。埋土方法同上年。 2、第三年,重复上年田管工作:开墩、清沟、顶枝、清除霉烂受损枝条、除萌、防虫(夏蚜)、疏密枝。
⑷ 地里的生菜长得很旺,但是叶茎却很薄,这是什么原因
大棚里种生菜水肥管理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大棚里。浇水不正确时,棚内湿度大,生菜也容易发生病害。而当施肥不当时,生菜产量低、商品性差。
增大株行距,降低栽植密度。生菜叶片比较大,在定植时要把握好栽植密度,株距3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左右,增大株行距,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生菜生长健壮,叶片肥厚。生菜喜凉怕高温,喜阴怕强光照射,喜湿润但也很怕渍涝。喜薄肥勤洒怕浓肥猛施。为此有经验的农民移栽到大田后,都搭上遮阴棚,让生菜只照射晨光和黄昏夕阳。
⑸ 苏丹凤仙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金凤英,小桃红,透骨草等。凤仙科,凤仙花属。同属有600余种,我国原有180余种,花色繁多,变化多样,生机盎然,芳香诱人,花期长久,广植于民间,深受喜爱。花坛花径、篱旁庭院利用居多,花市的盆栽品种十分畅销。其种子自古入药,《本草纲目》记载主治孕妇难产。花朵是原始的开然染料,可用于化妆、打口红,染指甲故名指甲草。
近年,我国园林花卉研究机构,从外国引入了西洋精品,不同优种引自苏丹、印度、荷兰、马来西亚等国。以多色彩大花型的珍品为主,如:蔷薇型、茶花型、玫瑰型、醉蝶型等,株型有高、中、矮三类,花枝分游龙、龙爪、拥抱等状。本场繁育的品种精品的精华品种,如:五福临门花开五色,六六大顺花开六色,10几个品种各有千秋,美丽绝纶。
【习性】喜充足的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畏寒不耐阴;在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也耐瘠薄,喜通风良好,怕水涝。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畦田散播育苗,早春,寒冷地区利用温室、大棚或小拱棚均可。种子在18℃以上便可发芽。全年除深秋至冬季外均可播种繁育,无霜地区四季适宜。可大田种播或盆播。先育苗后移栽节省种籽,便于墩苗,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嫩枝扦插,熏沾生根剂也可大面积繁殖。
茎容易腐烂,不能受旱。冬季要入温室,苗株上盆,经1次移植后于6月初定植园地,防止温度过高和烈日暴晒,防止寒冻,否则根。幼苗生长快。也可采用摘心的方法,使植株不断扩大,特别注意不可忽干忽湿,每15 - 20天追肥1次.9月以后形成更多的花蕾,使它们在国庆节开花。适宜生长温度16-26℃。特别是开花期。夏季切
忌在烈日下给萎蔫的植株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可在7月初播种。如果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防涝,花期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也耐阴,特别是夏季要多浇水,应及时间苗,但不能积水和土壤长期过湿。
2.光照与温度 喜光,同时摘除早开的花朵及花蕾。
3.浇水与施肥 定植后应及时灌水,或直接播于庭院花坛。夏季要进行遮荫,否则易落花,可于国庆节开花。定植后施肥要勤。可播种在苗床内1.栽植 一般于春季3-4月播种,每天要接受至少4小时的散射日光。如果延期播种。
4.花期控制 如果要使花期推迟。生长期要注意浇水
⑹ 凤仙花是怎么养殖的
凤仙花(指甲花),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80厘米。茎肉质、多汁,节部膨大,叶狭或阔披针形,边缘有锐齿,互生。花腋生,花梗短,单生或数朵簇生,色有紫、朱红、白、粉红或具杂色。花期6-8月。萼片3枚,两侧各一小片,后面一片较大,呈花瓣状,基部延生成弯曲的距,花瓣5枚,侧生的4片两两结合成宽展2裂的翼瓣,从而形成飞凤状。蒴果纺锤形,种子球形,成熟后弹射散出。凤仙花品种极多,花型有单瓣、重瓣、蔷薇型、茶花型、石竹型。株型有分枝向上直伸,有较开展、有游龙状。株高有20-30厘米的矮茎、40-60厘米的中茎以及80厘米以上的高茎等类型。
凤仙花生长强健,喜炎热而畏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潮湿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能自播繁殖。用种子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出苗后经一次移植,苗高8厘米即可定植,株距30厘米。定植后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采种繁殖应坚持优选,否则容易退化。采种时可用纸袋先套在果梗上,然后剪下,使种子弹落在纸袋内。
凤仙花可作花坛、花镜材料或盆栽;亦可用作空隙地绿化。
凤仙花的花期控制是通过播种期来调节,3月下旬播种6月-8月开花,4月下旬播种7月-9月开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就可到国庆节开花。
与凤仙花同属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还有3种,它们是何氏凤仙、苏丹凤仙和巴富凤仙。
株高15-50公分,叶互生,披针形,叶面着生各种鲜艳色彩。花腋出,有距,花色娇美可爱,花叶争妍,璀璨缤纷,观赏价值高。花期极长,几乎全年均能见花,但以春、秋、冬季较盛开,性耐荫,适合日照不足之花坛栽培或盆栽。
由于具不稔性结实不易,繁殖用扦插法,春或秋季扦插适期。剪取肥硕健壮的枝条,每段约6-8公分,扦插于排水良好的砂床或细蛇木屑,保持适当的湿度,约经20余天可发根,待根群生长旺盛再移植盆栽或花坛。
栽培土质以肥活富含有机质之砂质壤土为佳,排水力求良好,排水不良,肥厚多水的茎枝易腐烂。适应日照约50-70%,忌强烈日光直射,但科至春季可直晒柔和的阳光,若过于阴暗则易徒长,生育不良。幼苗栽植成活后,若分枝少,可加以摘心,促使多分枝,并矮化植株。施肥每月1次,三要素或有机肥料如豆饼水、油粕等均佳。性喜温暖,生育适温15-25度,本省春、夏季梅雨季节或高温多湿,是成长的致命伤,长期淋雨极易导致茎枝腐烂。夏季高温切忌强烈阳光直射,将枝条剪短,力求荫凉通风越夏,入秋气温转凉,进入生育盛期再追肥。2年以上老株最好更新繁殖栽培。
⑺ 凤仙花有没有毒
。。。。。。。没有。。因为。。。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金凤英,小桃红,透骨草等。凤仙科,凤仙花属。同属有600余种,我国原有180余种,花色繁多,变化多样,生机盎然,芳香诱人,花期长久,广植于民间,深受喜爱。花坛花径、篱旁庭院利用居多,花市的盆栽品种十分畅销。其种子自古入药,《本草纲目》记载主治孕妇难产。花朵是原始的开然染料,可用于化妆、打口红,染指甲故名指甲草。
近年,我国园林花卉研究机构,从外国引入了西洋精品,不同优种引自苏丹、印度、荷兰、马来西亚等国。以多色彩大花型的珍品为主,如:蔷薇型、茶花型、玫瑰型、醉蝶型等,株型有高、中、矮三类,花枝分游龙、龙爪、拥抱等状。本场繁育的品种精品的精华品种,如:五福临门花开五色,六六大顺花开六色,10几个品种各有千秋,美丽绝纶。
【习性】喜充足的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畏寒不耐阴;在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也耐瘠薄,喜通风良好,怕水涝。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畦田散播育苗,早春,寒冷地区利用温室、大棚或小拱棚均可。种子在18℃以上便可发芽。全年除深秋至冬季外均可播种繁育,无霜地区四季适宜。可大田种播或盆播。先育苗后移栽节省种籽,便于墩苗,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嫩枝扦插,熏沾生根剂也可大面积繁殖。
⑻ 水生植物 可以用来驱蚊的
1、千屈菜(Lythrun salicaria )
科属: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别名:因其叶呈柳树叶状,又称水柳、水枝柳和水枝锦。
旺期6~8月进行,剪取嫩枝长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叶子插入无底洞装有鲜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极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进行,将母株整丛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才切取数芽为一丛另行种植。用途:千屈菜多用于水边丛植和水池遍植,也观赏
科属:鸢尾科鸢尾属。别名:玉蝉花。
期6~9月。水葱主要变种有南水葱(Scirpus valis var. laeviglumis Tang et Wang)与原种的不同之处是鳞片上无锈色突起的小点。花叶水葱(Scirpus valis cv.zebrinus)(见照片)与原种的区别是圆柱形茎秆上有黄色环状条斑,比原种更具观赏价值。产地和生长习性:水葱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各省。朝鲜、日本、澳洲、美洲也有分布。花叶水葱主要产地是北美,现国内各地引种栽培较多。水葱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需阳光。自然生长在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稻田的水沟中。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根状茎在水下可自然越冬。栽培管理与花菖蒲等相似,可露地种植,也可盆栽。水葱生长较为粗放,没有什么病虫害。冬季上冻前剪除上部枯茎。生长期和休眠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每3~5年分栽一次。繁殖方法:水葱可用播种、分株方法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在初春将植株挖起用快刀切成若干块,每块带3~5个茎块芽。栽种初期宜浅水,以利提高水温促进萌发。用途:水葱在水景园中主要做后景材料,茎秆挺拔翠绿,使水景园朴实自然,富有野趣。茎秆可作插花线条材料,也用作造纸或编织草席、草包材料。4、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ersicolor) 科属:禾本科(Gramineae)芦竹属。
别名:斑叶芦竹、彩叶芦竹。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部粗而多结。秆高1~3米,茎部粗壮近木质化。叶宽1~3.5厘米。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小穗通常含4~7个小花。花序形似毛帚。叶互生,排成两列,弯垂,具白色条纹。地上茎挺直,有间节,似竹。产地和生长习性:原产地中海一带,国内已广泛种植。通常生于河旁、池沼、湖边,常大片生长形成芦苇荡。喜温喜光,耐湿较耐寒。在北方需保护越冬。栽培护。繁殖方法四周切成有4~5个芽一丛,然后移植。扦插可在春天将花叶芦竹茎秆剪成20~30厘米一节,每个插穗都要有间节,扦入湿润的泥土中,30天左右间节处会萌发白色嫩根,然后定植。用途:主要用于水景园背景材料,也可点缀于桥、亭、榭四周,可盆栽用于庭院观赏。花序用作切花5、香蒲(
科属:香蒲科香蒲属。
别名:有蒲草、蒲菜。因
烛状,故又称水烛。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植株高1.4~2米,有的高达3米以上。根状茎白色,长而横生,节部处生许多须根,老根黄褐色。茎圆柱形,直立,质硬而中实。叶扁平带状,长达1米多,宽2~3厘米,光滑无毛。基部呈长鞘抱茎。花单性,肉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似蜡烛。雄花序生于上部,长10~30厘米,雌花序生于下部,与雄序等长或略长,两者中间无间隔,紧密相联。呈灰褐色。花小,无花被,有毛。雄花有雄蕊3枚,花粉黄色,每4粒聚成块,雌花无小苞片,子房线形,有柄,花柱单一。果序圆柱状,褐色,坚果细小,具多数白毛。内含细小种子,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同属植物约18种,常见的有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普香蒲(T.przewalskii Skv.)和达香蒲(T.davidiana Hand. Mazz)以上两种雌雄花序不相接而离生,普香蒲植株大,达香蒲植tifolia L.)长苞香蒲(T.angustata Bory et Chaub.)。产地和生长习性: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池塘、河滩片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有机质的塘泥最好,较耐寒。栽培管理:栽植香蒲的地方应阳光充足,通风透光。管理较粗放,可参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一般用分株繁殖。分株可在初春把老株挖起,用快刀切成干丛,每丛带若干个小芽作为繁殖材料。盆栽或露地种植。一般3---5年要重新种植,防止根系老化,发棵不旺。用途:香蒲叶绿穗奇可盆栽布置庭院。蒲棒常用于切花材料。全株是造纸的好原料。叶称蒲草可用于编织,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称蒲绒,常可作枕絮。嫩芽称蒲菜,其味鲜美,可食用,为有名的水生蔬菜。6、泽泻(Alisma orientale)
株小。小香蒲(T.minima Funk)狭叶香蒲 (T.angus
科属:泽泻科泽泻属。别名:水泻、水泽。
形态特征:多年生沼生或厘米。茎秆直立,地下块茎球形,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基生,卵状椭园形,全缘。花茎由叶丛中抽出。花小,白色,伞状排列。总花梗5~7个轮生,伞形花序再聚生呈大型的轮生状圆锥花序。花果期6~10月。同属植物常见裁培的有草泽泻(A.gramineum),花白色,3~4朵轮生成伞形花序,再聚生成圆锥花丛。产于我国北方。产地和生长习性:原产我国培。日本、朝鲜、印度、北美也产。泽泻喜光喜温,
耐寒耐湿。常自然分布在池塘、稻田、水沟、河边浅水区。栽培管理:栽培管理可露地成片种有蚜虫危害,用杀虫剂防除。繁殖方法 一般用播种繁殖。泽也可分株繁殖。用途 泽泻株形美观可入药。7、菰 Zi
科属: 禾本科菰属 别名: 茭白形态特征多年生挺水于真菌寄生而变肥厚。须根粗壮有不定根。叶片扁平,带状披针形,长30-100cm,宽3cm左右,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秃净,有时上面粗糙,下面光滑,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凸起。圆锥花序大,长30-60cm,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雄性小穗位于花序下面的分枝上;第一颖缺,第二颖膜质,线形,先端渐尖,具芒状短尖,脉5条,外稃与颖等长,3脉,内稃缺,雄蕊6枚。着生雄性小穗的分枝顶端,有时却着生雄性小穗。雄性小穗位于花序上部的的分枝端延长成芒,内稃具2脉,为外稃所紧抱。在这种柱形。花果期秋冬。产地与习性分布 我国南北各省区,俄罗斯、日本也有。生于池塘及沼泽地中。 繁殖与栽培 有性繁殖即自行繁衍。但在进行人工杂交育种时,就必须进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方法为:首先将有的土壤即器皿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催芽的种子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及盆内加水培养,随幼苗的生长情况而逐渐加深水位。无性繁殖,一般在3-4月进行(北方5月进行),长江流域谷雨前后,当气温上升时,母株短缩茎和匍匐茎开始萌动,生长出新的幼苗。但由于芽的着生部位的差异,分蘖芽与顶芽之间的萌发相差达1-2个月。萌芽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25℃。为了使萌芽整齐,冬季必须灌水越冬,水位一般在3-10 cm的浅水为宜。露地栽培,当幼苗生长到40cm左右,具有3-5片叶时,将老菰中选择的老菰墩,距地面3-5cm深,连泥将老菰墩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趋势,分为小墩,每个小墩必须带着老茎及匍匐茎,并保留健壮、健全的分蘖苗4-6株,随挖、随分、随栽。如从外地引种,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湿度,保持鲜键,栽前割除叶尖,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栽植后遇风动摇,影响成活率。栽植的方法:栽植的距离应根据分墩苗的大小、幼苗数量,以及所观赏范围的大小而定;株行距50cm左右,在园林水景布置中,可采取几何图案进行布置。盆栽,一般栽植4株,盆应选择(内径)40-60cm为宜。栽植的水位因不同的生长期,对水位的深度要求也不同,一般掌握萌芽期及分蘖期宜浅水,保持4-6cm,便于升温,促进分蘖和发根。在生长时期需逐渐加深水位。并及时清楚杂草,在生长期需施追肥2-3次。病虫害防治,从小暑到处暑期间,气温高,湿度大,株丛生长易发病。防治方法为少施氮肥,多施草木灰,及时清除基部黄腐叶,也可用1200-1500倍液的多菌灵或甲基拖布津喷雾1-2次,均可达到防治作用。虫害主要有大螟、二化螟、蚜虫和叶蝉等。防治方法用50%杀螟松乳油20g加水40-50kg泼浇,或用25%杀虫脒水剂加水500-700倍泼浇,还可以用灭扫利、敌百虫8
上,颖片退化,外稃纸质,具5条脉,先
00倍液喷杀。用途 主要用于园林水体的浅水区绿化布置,各地广为栽培。秆背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 p.Henn.)寄生后肥实可食用。颖果称“菰米”,入药有止渴、解烦热、润肠胃等功效。根状茎、肥嫩的茎可作药,治心脏病,或作利尿剂,成熟的茭笋肉形成黑色的病菌孢子,可用以画眉或调油脂染发。整个植物还是固堤防浪的好材料。8、藨草Scirpus triqueter L. 别名:野荸荠、光棍草
科属:莎草科藨草属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挺物,具长的匍匐根状茎粗壮,高20-100cm,三棱形,基部具2-3个叶鞘,鞘膜质,最上一个鞘顶具叶片。叶片扁平,长1.3-5.5cm,宽1.5-2mm。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三棱形,长1.5-7cm,恻枝聚伞形花序假恻生,有1-8个辐射枝,辐射枝三棱形,棱上粗糙,长达5cm,每辐射枝顶有1-8个簇生的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长6-12mm,3-7mm,密生多数花,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宽卵形,长3-4mm,膜质,黄棕色;下位刚毛3-5条,与小坚果略等长,有倒刺;雄蕊3;花柱短,柱头2。小坚果倒卵形,平凸状,长2-3mm,成熟时褐色,具光泽。花果期6-9月。产地与习性我国除海南岛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日本泽地。繁殖与栽培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3-4月份在室内播种,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后将催好芽的保持室温20-25℃,20天左右即可发芽生根。无性繁殖在清明节前后,把越冬苗从田或盆中挖出,把土抖掉,用枝剪或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丛,每丛8-12个茎芽,进行栽种。露地栽培,选择水景区适合的位置,在地面上挖穴栽植,株行距30cm左右,如肥沃地(池),当年即可旺盛生长连成片。盆栽,选用无泄漏地水盆,每盆栽8株左右,保持25℃左右温度及浅水(1-3cm)15天左右即可发芽。在生长发育季节时,应及时清除田中、盆中杂草,初期水浅,中期深水,后期浅水,以促使地下茎越冬芽地形成,提高来年的繁殖系数。生长期内需施1-2次追肥,冬季要清除枯叶。病虫害防治,病害为叶斑病,用多菌灵1000倍叶喷雾于叶面均可。虫害用敌百虫、敌杀死等1000-1500倍液喷杀均可起到杀虫的效果。用途 藨草挺拔直立,色泽光雅洁净,主要用于水面绿化或岸边、池旁点缀,较为美观,也可盆栽庭院摆放或沉入小水景中作观赏用。全草入药,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等症;秆可代替细麻绳包扎东西。
鲜、中亚、欧洲也有分布。生于水沟、池塘、山溪边或沼
9、芋 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 别名:芋头实
科属:天南星科芋属形态特征 多年2-5片成簇,叶片卵形
耳形,2裂,叶柄绿色或淡绿色,长20-90cm,基部呈鞘状。花序柄通常单生,片部披针形,长约20cm,基部内卷,向上渐尖,淡黄色;肉穗花序椭圆形,下部为雌花,其上有一段不孕部分,上部为雄花,顶端具短的附属体。花期7-9月。产地与习性 原产亚洲南部。我国南方均有栽培,多栽培于水田或低洼潮湿处。 繁殖与栽培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有性繁殖种子不宜收,因开花结工杂交育种,就必须进行有性繁殖。现大都采用无性繁殖。母芋上的小芋最少5-达20个以上。露地栽培在清明前后气温上升,越冬的种芋顶芽开始萌动,这时随即浇水,使土湿润,家覆以薄膜,加盖草帘,用以保温防寒。种芋插入苗床后,每隔2-3天,选晴天中午浇1次小水。如遇阴冷天气,停止浇水,防治土温降低,不利出苗。插后10天,即可出苗。随后浇1-2次清肥水,促进幼苗的生长。在经30-40天,当苗生长高50cm,具4-5片叶时,即可起苗栽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立夏至小满栽种。栽种的株行距40-60cm,深度3cm(使苗稳定于土中),栽后抹平泥土,以利成活。在生长季节应及时除草,结合除草时间进行追施肥,一般施追肥2-3次。如需要大量收种,在生长后期(6-9月)需培土,保持湿润均可达倒提高产量的目的。需要留种,应在10月的晴天挖取,并晒干,储藏于干燥的地方或用沙藏,保持储藏湿度在5%以上,10%以下为宜。用途 叶色美观。主要用于园林水景的浅水处或潮湿地。块茎可食用,茎叶可作饲料。全草入药,茎有调中补虚、壮筋骨、益气力;叶可除烦止泻、治胎动不安、蛇虫咬等;花可治子宫脱垂、小儿脱肛、痔疮核脱出及吐血等。10、黄花蔺(L.flava(Linn)Buch) 黄花蔺是花蔺科黄花蔺属唯一的种,是从国外新引进的
是盛夏水景绿化的优良材料。该科约有是“黄色的”意思,指它的花黄色。黄花蔺的繁殖较特殊,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可同时进行,为其中种群的繁衍打了“双重保险”。形态特征:黄花蔺在原产地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具有质须根,老根黄褐色,新根白色,最长的根15-20厘米。叶基部丛生,叶缘,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钝圆,叶面光滑,弧形脉10-12条;叶柄三棱形,长15-20厘米,内具海绵组织,基部鞘状。花序顶生,伞形花序,花丝基部稍扁,上部三棱形,花梗长期2-5厘米,苞片3枚,绿色,宽椭圆形;花两性,花径3-4厘米,花瓣6枚,浅黄色,长约1.5-2.5厘米,内含种子400-500粒;种子褐色,马蹄形,表面有刺形凸起。花期7月下旬至9月份,果实习9-10月份成熟。地理分布:黄花蔺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及美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也有。生长习性:生长于沼泽、湿地中,水稻田中也很常见。黄花蔺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最佳,长周期180-200天。花期时,花莛基生直立生长,顶端形成6-7支小花梗于顶部开花,花后花莛弯伏,果实浸于水中生长发育成熟;地栽植株,花莛紧贴地面,果实发育后期,花莛端部长出幼苗,仍与母株相连,以便从母株上吸取养分、水分,供幼苗长叶、生根。花莛弯伏入水也有利于种子随水传播,而这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伴的繁殖的方法,使果实无论在水中还是在湿润的泥土中成熟,都能根据其生长环境选择相适应的繁殖方法,忧如打了“双
保险”,有利于其种群的繁衍。黄花蔺在气温低于是15℃的时候,停止生长,0-2℃就会发生冻害,北方露地栽培,冬季需保护越冬。繁殖方法: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即用种子播种繁殖。 无性繁殖是用花茎分生新株进行繁母株的营养供幼苗生长,当幼苗长出数苗作繁殖材料。栽培与管理:9-10月份采收种子,用纱布包裹整个果序,以防果实开裂种子散入水中,条集果实后,用清水漂净北京4月份室内陆气温达到15℃以上开始播种。将过筛的细土装入盆中弄平,均匀撒入种子,覆盖一层细土,浸入水中,加水至2厘米深,上盖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湿度,10天左右即可发芽。当幼苗长出成果3-4片幼叶时进行第一次分栽,以园土和沙土2:1混匀作基质,按3厘米*3厘米株行距分栽。幼苗长出7-8片叶时进行第二次分栽,以园土和沙土4:1混匀,加入适量麻酱渣,以8厘米*8厘米株行距栽植。当苗封行时,将其带土坨定植,盆径25-35厘米,以园土加农家肥作基质。日常管理,应经常除去盆内杂草、水苔,保持水质清洁,盛花期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钾肥,每盆施加4-5克肥料,用带韧性的纸包住,顺盆边插入,或叶面喷施,浓度以0.5%为宜。黄花蔺生长期常有蚜虫为害,可喷1`/1000乐果防治。发生白粉病时,可用800倍托布津液或1000倍多菌灵液喷治。9-10月份采收种子,保持水质清洁。用途: 黄花蔺在园林绿化中,是布置水景的中后景布置,也可盆栽孤植供观赏,还可食用或作家畜饲料11、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 别名: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
白菖蒲
科属:天南星科菖蒲属形态特征:茎横走,粗状,稍扁,直定根(须根)。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50~120cm,或更长,中部宽1~3cm,叶基部成鞘状,对这繁殖。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可随收随
浸泡半天,然后捞子,撒播在装有培养土子1份,加上少量的蛭石,充分混匀后使用。播后保持湿度与温度,20天左右发芽,1个月后出齐苗,即可移栽。 无性繁殖即分株繁殖。在春秋两季将根茎挖出,抖掉泥土,用快刀或锋利的铁锨分割,不要碰伤芽,每块具2~3个芽为宜。栽培与管理: 1、栽培 露地栽植时,选择池边湿
深6~10厘米。盆栽时先要在盆底施基肥,再装入培养土,中间挖穴栽植,栽后覆土,保持湿润或浅水。沉水盆栽,栽植同盆栽,不同之外是将盆沉入池水中,水面高出盆面10~15厘米。 2、管理 栽培地要通风透光,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盛夏天气炎热干燥,部分叶子瘦黄,可向地沤肥。黄花鸢尾的茎粗壮,生长迅速,每1~2年应分栽1次。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进入雨季,高温高湿,叶片变为暗绿,自地表处软化腐烂,直蔓延到地下部分,最后叶片干枯呈紫褐色。对发病植株应迅速拔除,并在周围喷洒1:200倍的波尔多液防治。主要的虫害有射干钻心虫(环斑蚀夜蛾),危害径基、花梗,常将其咬断,可用5%磷胺乳油2000倍液喷杀。用途: 黄花鸢尾春季叶片青翠,似剑若带,盛夏季节黄花接连不断,花开花落,别具雅趣,在园林中材料。根茎可药用。13、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L.) 科属:雨久花科梭鱼草属
形态特征:系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根茎为须状不定根,长15-30cm,茎粗壮,黄褐色,,有芽眼,地茎叶丛生,株高80-150cm。叶柄绿色,圆筒形,横切断面具膜质物。叶片光滑,呈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叶基生广心形,端部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5-20cm,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直径约10mm左右,花被裂片6枚,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果实初期绿色1-2mm。花果期5-10月。产地与习性:原产北美。如今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常栽于浅水池或塘边,适宜生长发育的温生长,冬季必须进行越冬(灌水或移至室内)处理。繁殖与栽培: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春季室内播种,培养土可用青泥土,装盆2/3,用水浸透,再将种撒播在上面,后覆盖薄的一层沙或土,然后再加水缝隙,以免温度过高烧死种苗。一般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为宜。无性繁殖在春季进行,将地下茎挖出,抖掉老根茎,用快刀切成块状,每块諐-4个芽作繁殖材料。露地栽培,在春季进行,选择晴天为宜。栽植的方法:池栽、塘栽都要根据面积的大小,栽植成三角形或不规则图形。幼苗生长期为浅水或湿润。生长旺盛期,盆内常保持满水。池、塘最低度水位不能少于30cm。并结合除草追施2-3次肥,追肥20天左右一次。施肥的方法为:用易腐烂的纸物作袋装肥,施入池、塘或盆内的泥土中(深约10cm左右)。8-10月种子不断成熟,应及时采摘,以免种子落入水中漂走,这时要清除枯黄茎叶,以保持株型美观。生长期内要
,成熟后褐色;果皮坚硬,种子椭圆形,
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为蚜虫,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可起到防治效果。用途:梭鱼草刚刚引进我国,对其用途还没有了解清楚,目前主要用于盆栽或池边点缀供观赏。14、旱伞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 L.ssp) 科属:
80多属,4000多种,该属植物有550多种,我国有30多种,多为湿生和水生种类。旱伞草又名水竹,因其苞叶轮生支端,很像风车的样子,有人叫它风车草。它产于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早已广为栽培。盛夏季节,在池塘中,茂密的生长着一丛一丛的旱伞草,像是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小阳伞,姿态优雅,秀美娴静,还被称为伞草,伞莎草。其拉丁种名alternifolius是由alternate(“交互的”)和folius(“叶的”)两个拉丁词汇复合而成,意为“叶交互的”,指其叶着生的样子。常见的变种有:矮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cvcv.striatus,striatus意为“有线条的形态特征:旱伞草是多年湿生、挺水植物,高40~160厘米。径秆粗壮,直立生长,径近圆柱形,丛生,上部较为粗糙,下部包于近等长,长为花序的两倍以上,宽2~11毫米,叶状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在径秆的顶端,向四面辐射开展,扩散呈伞状。聚伞花序,有多数辐射枝,每个辐射枝端常有4~10个第二次分枝;小橞多个,密生于第二次分枝的顶端,小橞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压扁,长3~8毫米,具6朵至多朵小花;花两性,无下位刚毛,鳞片二列排列,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长约2毫米,具锈色斑点,花药顶端有刚毛状附属物,花柱3枚。果实为小坚果,椭圆形近三棱形,长约1毫米。果实9~10月份成熟,花果期为夏秋季节。矮旱伞草植株低矮,高20~25厘米,总苞伞状。银旱伞草草径和叶有白色线条,呈现白绿相间。地理分布:旱伞草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生长习性:旱伞草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沼泽的及长期积水地也能生长。繁殖方式:以根茎
繁殖。栽培管理: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园林用途:以16、灯心草(Mella Junci) 别名:野席草、龙须草、灯草、水冰心。生于湿地或沼
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池中生长。
产地:主产江苏、四川、云南,浙江、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密生或疏散;总苞片似茎的延伸,直立,长5-20cm;花长2-2.5mm,花被片6,条状披针形,边缘膜,基部圆形或成心脏形,全缘;两面被毛,叶脉上较密。托叶鞘筒状,顶端绿色,扩大成向外反卷的绿色环状小片,具缘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具长缘毛,每苞片内生多数相继开放的粉红色花,因此名为红蓼,其形状似狗尾巴,又名狗尾巴花。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产地与习性:红蓼原为野生,因其生产迅速、密红艳,适于观赏,故培养成为栽培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水又耐干旱,适应性很强;没有病虫害,粗放管可入药,有活血、止痛、利尿等功效。植在庭院、单位的墙根、水沟旁点缀人们不涉足的角落。 繁殖与栽培:怎么种植呢?秋天,当红蓼的种子成熟时,采集其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第二年3月将种子撒在需要种植的地方,覆盖2-3厘米的细遍。出苗后要间苗株距20厘米左右。干旱季节,每星期浇水1-2次使苗生长得茁壮。由于红蓼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用根
的淀粉作芡粉的,烹出的菜肴味美滑润可口。其花果形似鸡头,又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植株具刺,又称刺莲藕、假莲藕。叶片巨大,呈圆盘盘状平铺于水面之上,极为壮观,是水景园的奇珍花卉。拉丁种名ferox意为“多刺的”,指其植株表面具刺。形态特征:芡实是一种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大,具刺。有白色须根,根状茎不明显。叶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两种,初生叶较小,沉水,箭形或下部开裂的椭圆形,无刺。以后生出的浮水叶圆形,盾状着生,不开裂,直径可叶柄。叶片皱缩,背面紫红色,叶脉显著凸起,两面叶脉分枝出水面,萼片4枚,密被刺,花瓣多数,紫色,短于萼;雄蕊多数,外部雄蕊逐渐变为花瓣状;子房卵球形,无花柱,柱头红色,10枚,放射状。浆果球形,直径10厘米左右,密被刺。种子多数。花期7~8月份,果期8~10月份。 地理分紫花两种,比北芡叶大。紫花芡为早熟品种,白花芡为晚熟品种,南芡主要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生长习性 芡实性喜在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对厚略带粘性。生长期为180天~200天。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清子,放到有水种子
2米以上,有中空多刺的长
防治,主要病害是霜霉病,
可以孤植观赏,也可与王莲、睡莲搭配摆放,更突出水面整
名贵的汤菜取泥中地下茎,选取粗壮、色泽洁白的茎段
蕊的柱头呈放射形盘状。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胚多数,生于隔膜上。浆果卵形,长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规则开裂。种子矩圆形,黄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贵州萍蓬草叶近圆形或卵分布,常生长在池塘边缘。属浅水性植物,根入土。冬季入土根在水下可越冬。盆栽要入室内越冬。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和扦插繁殖。荇菜有自繁能力,扦
水葫芦。风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