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树叶盆栽
Ⅰ 叶子很小的一种室内盆栽植物叫什么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细长。茎的分枝极多,近平滑。叶状枝,刚毛状,略具三棱;鳞片状叶基部稍具刺状距或距不明显。
Ⅱ 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小树叶》
小班科学:小树叶
教材简析:
秋天丰富而多彩,她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随着秋意的临近,气温的下降和树叶的飘落给我们带来了秋的消息,而这些消息非常易于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追逐着翩翩飞舞的落叶,高兴的心情易于言表。丰富多彩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想象、探索、发现和表达的广阔空间,秋叶飘落的动感与幼儿跃动的心灵产生了天然的契合。摇曳飘落、多姿多彩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我们同幼儿一起进入落叶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 在幼儿简单了解了树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与小,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幼儿身体及智能的发展。
目标预设:
1、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
2、尝试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与小。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树叶的大小,能够正确区分树叶的大小。
难点:尝试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与小。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活动中主要采用游戏和动作表演来感受树叶的大和小。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表现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使幼儿亲身体验大与小,这样加深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设计思路: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树叶”这一活动。通过“捡树叶”让幼儿知道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会落下,在幼儿简单了解了树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小树叶找妈妈感受到大和小的概念,并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幼儿身体及智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捡落叶
1.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对,秋天到了,天气渐冷了,风爷爷吹落了许多树叶宝宝。
2.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捡落叶,你们高兴吗?”
“那就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教师带着幼儿在布置好的场景中捡落叶。
3. 请幼儿说一说你捡到的是什么树的叶子,觉得它们像什么?(如像小鱼、像手等等)
二、树叶宝宝找妈妈
1、“小朋友听是谁在哭啊,好像哭声是从小朋友的小椅子下传来的,我们来找一找”(教师事先在小朋友椅子下放好大树叶和小树叶)“是谁在哭啊?”(是树叶宝宝在哭)你们手里现在有几个树叶宝宝?看看这两个树叶宝宝一样大吗?(不是,一个大,一个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儿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师问道:“咦,你们为什么要哭呀?”播放录音机,“我们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了”大树叶和小树叶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所以伤心地哭了,我们来帮他们找妈妈吧!
3、“树叶宝宝你在哪里呀”播放树妈妈找树叶宝宝的声音。是谁在找树叶宝宝?原来是树妈妈在找他们的宝宝。让幼儿比较两位树妈妈有什么不同,(一位树妈妈大,一位树妈妈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儿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4、大树叶宝宝和小树叶宝宝看见有两个树妈妈又哭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的妈妈。师:“小朋友,你觉得哪个是大树叶宝宝的妈妈,哪个是小树叶宝宝的妈妈呀?”
5、请你帮帮树妈妈和树宝宝,把树叶宝宝送回去。幼儿操作,把大树叶贴到大树妈妈的身上,小树叶贴到小树妈妈的身上。教师巡回指导。
三、模仿大树叶,小树叶
1、师:宝宝,我们认识了大树叶和小树叶,老师要来变个魔术,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老师变的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
2、老师做两个动作:一个是两臂张开,两脚分开,另一个是屈膝下蹲,埋头两手抱膝。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哪个是大树叶,哪个是小树叶?为什么?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3、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除了这两个动作,你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大树叶和小树叶?幼儿听魔术棒的指挥变成大树叶或者小树叶。
四、随音乐表演树叶飘落
1、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树叶飘落的样子。
2、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表演树叶飘落的样子。
Ⅲ 长叶子盆栽植物图片及名称大全
绿萝:属于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成熟枝上叶柄粗壮,长30-40厘米,基部稍扩大,上部关节长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宽槽,叶鞘长,叶片薄革质,翠绿色,通常(特别是叶面)有多数不规则的纯黄色斑块,全缘,不等侧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深心形,稍粗,两面略隆起。一般新家用来净化空气。
Ⅳ 树叶对盆景的鉴赏有哪些作用
树叶对盆景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一棵盆树往往会因树叶性之良否产生不同的观感,尤其是杂木类的落叶树,当春天来临之际,枝上便开始冒出新芽,然后开叶,到了秋天树叶逐渐变黄,最后落掉,从树叶的四季变化,能让人清楚体会到四季的转移,从中并感受到自然风彩的绮丽。
Ⅳ 给小班怎样观察薄荷
活动目标
探索不同的叶子外形及味道。
认识叶子的构造。
活动准备
各种香草盆栽、叶子的构造图、影印纸、蜡笔。
活动过程
1老师事先准备各种香草盆栽,如:薄荷、迷迭香……等,并请幼儿捡拾落叶来园。
2带幼儿到校园附近找找野草,看是否结了小花,叶子的样子,是针状的、圆形的,还是其他形状,再观察其排队的方式;摸一摸,说说看感觉
如何(滑滑的、毛毛的、粗粗的……),可摘一片回园。
3回到教室,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描述叶子的样子及味道。
4老师取出香草盆栽,让幼儿轮流上前闻一闻、摸一摸,带领幼儿发现香草特殊的味道,请幼儿想一想,这些香草与哪些食物的味道很相似。
5老师用一支吸管汲取一点水,滴在薄荷叶上,请幼儿看看水珠是被叶子吸附了,还是滑落了;观察幼儿的反应,再滴一次水,让幼儿确定一次。
6拿一张卫生纸,滴一次水,看看吸水情形;询问幼儿,为何叶子无法吸水而卫生纸会吸水,再让幼儿摸摸叶子,描述其触感,请幼儿想想若叶
子会吸水,会发生什麼状况(会因水太多而烂掉),让幼儿了解薄荷叶面毛毛的原因,一方面还可防止虫咬。
7接著请幼儿观察手上叶子的叶脉样子,有的是像网子、有的是平行的;老师展示叶子的构造图〔参见课程计画光碟〕,向幼儿介绍叶子的构造
及功用。
8发给幼儿影印纸以及蜡笔,引导幼儿将叶片背面放置於影印纸下方,然后找出叶子的位置,以蜡笔轻轻的涂画,叶子的纹路就会出现。
9最后摘几片香草叶子洗乾净,拿来泡茶,让幼儿品茗一番。
评量
能描述叶子的味道及外形。
能进行叶子的拓印。
活动结束
利用捡来的叶子进行叶子创意画。
Ⅵ 各种长叶子的盆栽植物图片及名称。
绿萝:属于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成熟枝上叶柄粗壮,长30-40厘米,基部稍扩大,上部关节长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宽槽,叶鞘长,叶片薄革质,翠绿色,通常(特别是叶面)有多数不规则的纯黄色斑块,全缘,不等侧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深心形,稍粗,两面略隆起。一般新家用来净化空气。
Ⅶ 一种绿色小叶子的盆栽。是什么花叫什么名字
铁线蕨(来学名: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inn.)是多年生源常绿草本植物,又名铁丝草、少女的发丝、铁线草、水猪毛土。其淡绿色薄质叶片搭配着乌黑光亮的叶柄,显得格外优雅漂逸。高0.1-0.5公米。因其茎细长且颜色似铁丝,故名铁线蕨。铁线蕨也是钙质土的指示物。由于其畏干燥及强烈光照,须放置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养护。铁线蕨也有很多变种,如荷叶铁线蕨、肾叶铁线蕨等。属世界种,各地区均有野生。
http://pic..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z=0&word=%CC%FA%CF%DF%DE%A7&s=0
Ⅷ 幼儿园小班用树叶区域游戏活动有哪些
1、游戏:《小兔采萝卜》
(1)教师介绍新游戏:“小朋友跳得真像小白兔,我们来玩个小兔采萝卜的游戏吧!”讲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教师示范小兔采萝卜的玩法:用树叶摆成几条平衡的短直线,模仿小兔跳,双脚并立向前一步一步跳过树叶到终点采摘萝卜;再跳回原起点放在篮子里面进行接力。
(3)请幼儿扮演小兔进行游戏,练习双脚并立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并鼓励幼儿为同伴加油。
(4)反复进行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把双脚并立向前跳的动作做准确。
2、游戏:《大风和树叶》
(1)教师以春姑娘的角色请幼儿模仿地上的小树叶蹲下玩游戏。当教师说“起风了”边张开臂绕着幼儿走,幼儿站起来慢慢地张开双臂作微风吹树叶的动作。
(2)听到“大风来了”响起呼呼的刮风声时,用力地挥动双臂、转动身体,模仿,做小树叶向场地四散跑;听到“风小了”时,放下双臂,慢慢走。听到“风停了”立即蹲下。反复进行游戏一次,要求幼儿按信号行动,提醒幼儿注意在四散跑时不要碰到同伴。
3、游戏:《画一画、贴一贴》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手机各种类型的树叶,最好是各种图形的树叶都有。
(2)将收集的树叶,有规则的摆出房子的形状,让孩子们用树叶做成的房子,玩跳房子的游戏。
注意事项:
(1)注意做游戏时的学生安全问题,学生外出活动时,注意防寒保暖。
(2)使用颜料时,注意不要将颜料胡乱涂抹,用完之后要妥善处理好,安全放置。注意节约使用。
Ⅸ 盆栽小叶子的树类哪些
平枝栒子(学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为半常绿匍匐灌木,高0.5米以下。小枝排成两列,幼时被糙伏版毛。叶片近圆形权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稀疏伏贴柔毛;叶柄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花1-2朵顶生或腋生,近无梗,花瓣粉红色,倒卵形,先端圆钝;雄蕊约12;子房顶端有柔毛,离生。果近球形,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坡、山脊灌丛中或岩缝中。分布于中国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各地常有栽培。枝密叶小,红果艳丽,适用于园林地被及制作盆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