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苦瓜图片大全
1. 盆栽苦瓜的种植方法
苦瓜又名“凉瓜”,属喜温蔬菜,生长适温为20―25℃。近几年通过品种选育,春、夏、秋三季都可种植,逐渐成为主栽瓜品种。种植苦瓜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良种。选择耐肥、耐热、耐贮运、瓜型大、瓜肉厚、产量高、品质好的良种,如早丰3号、翠绿一号、穗优、绿宝石、大顶苦瓜、江门苦瓜、滑身苦瓜、夏丰2号、青玉苦瓜、新绿二号长身油瓜等。
二、催芽育苗。苦瓜的种皮坚硬,播前先浸种催芽,以利出苗。一般春植宜在1月底至4月播种,夏植在5―6月种植,秋植在7―8月种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用细砂轮磨擦洗去胶质后,用干净的薄纱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捞起种子,再用纱布或湿纸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温催芽,温度应保持在28―30℃,湿润催芽,3―4天左右可出芽,芽长1厘米即可播种。采用营养杯育苗,用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氯化钾、菜园泥等配制混匀营养土,沤制20―25天后,将已催芽的种子点播于营养杯,覆盖约3厘米薄土层,放入苗床,然后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龙薄膜覆盖防寒育苗,待瓜苗长出5―6片叶时,即可移植大田。
三、选地整地。苦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为好。应选两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保肥水力强的地种植。整地起畦,一般畦宽1.5―2米包沟,畦高30―40厘米。
四、施足基肥。苦瓜生长期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钾肥15―25公斤、尿素10―12公斤,混匀撒在沟内。
五、合理密植。苦瓜大田种植可单行双株植,株距60―70厘米;单行单株植,株距28―30厘米;双行单株植,株距4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移植后浇薄定根水。
六、水肥管理。苦瓜喜湿,但不耐涝,苗期及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畦面应保持湿润,暴雨后要及时排除渍水,防止烂根。苦瓜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要及时追肥。苗期要勤施薄施水肥1―2次,保瓜苗早生快长。在雌花初现和初收瓜前3―7天各一次,以后每收一次瓜后追肥一次,在畦两侧挖浅沟,每亩施用复合肥40―5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磷肥30公斤加钾肥15公斤,然后覆土;或亩施腐熟人粪肥500―70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混匀淋施,以延长采收期。
七、整枝拉蔓。在苦瓜生长抽出丝时,要插人字篱棚架引蔓上架,避免蔓叶互相缠绕,架顶部交叉扎紧。苦瓜分枝力强,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折蔓。主蔓的果实采收后,便转入侧枝结瓜,因此,引蔓上架后,应将主蔓茎部40―50厘米以下的侧枝摘除,并将生长过密的老叶以及上部细弱侧蔓摘除,使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提高座果率。
八、适时收获。苦瓜宜及时收获嫩瓜,以保证品质和增加后期结果。当果实长到一定长度,果肩瘤状突起膨大,瘤沟变浅,瓜顶咀大圆,果实有光泽,果色青翠时,应及时采收上市。
九、防治病虫害。苦瓜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中后期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猝倒病、立枯病可用200ppm农用链霉素、2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治。炭疽病、白粉病,可分别用50%托布津或代森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或瑞毒霉600-700倍液喷治;应将病叶、病瓜摘除,然后喷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20%粉锈宁1500―2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用70%敌克松800―1000倍液喷治或淋根;植后20―30天,用50%托布津600倍液每株淋根半升,或可用10%双效灵200-300倍液淋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苦瓜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黄守瓜、黑守瓜、瓜实蝇等,可喷敌敌畏或敌百虫500-800倍液,杀虫双2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或2.5%氯氰菊脂、氰戊菊脂3000-4000倍液喷治。
2. 苦瓜苗长什么样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
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
(2)盆栽苦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苦瓜属于短日作物,喜光不耐荫。春播苦瓜,常遇到低温阴雨,光照不足,使幼苗徒长,叶色发黄,茎蔓细弱,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多积累有机养分,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苦瓜喜湿而怕雨涝,在生长期间要求有70-80%的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天气,或暴雨成灾排水不良时,植株生长不良,极易发生沤根死苗和感病烂瓜。
3. 盆栽苦瓜怎么养瓜长得多
养殖要点:
(1)上盆:小苗长出1片真叶后移于口径20〜30厘米的大盆 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在 土壤有机质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量大。基 质可用腐叶土、园土、砻糠灰或珍珠岩等材料配制,并拌入适量 的有机肥作基肥。
(2)温度: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C。不耐寒, 15°C以下的低温对植株生长和结果均不利。在15〜25°C的范围 内,温度越高,对植株的发育越有利。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 20°C以上,以25°C左右为最佳。忌高温,在气温达30°C以上时, 生长与结果均不良。
(3)光照:喜充足的阳光,不耐阴,栽养应选择阳光充足之 地。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养分,从 而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光照不良时植株徒长,并严重 影响开花与授粉,从而产生落蕾和落花等现象。
(4)浇水:喜湿润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间特别是结果期应充 足供给水分,以保持盆土湿润而不干旱。忌湿涝,浇水应掌握“干湿相间”的原则。雨后应及时检查,倒去盆中的积水,否则 会导致植株烂根。
(5)环境湿度:喜湿润的环境,生长季要求有70%〜80%的空气相对湿度,应经常向植株及四周喷水。但环境湿度过大时, 易滋生病害。
(6)施肥:喜肥。出苗后需追施2〜3次以氮为主的薄肥,促 使幼苗生长茁壮。开花前起每半月追施1次氮磷钾结合的肥料, 促使开花结果繁盛。由于枝叶生长快、开花结果量大,故后期的 肥力要足,否则植株会发生早衰、叶色变浅、开花结果量减少、 果实变小。所以必须重视结果盛期的肥水管理。
(7)修剪:通常先见雄花,后现雌花,而侧枝的雌花出现较 早。因此在小苗长出5〜6片叶时应进行摘心,以促发侧枝,可使 植株的雌花早开而早结果。植株的生长势强、侧蔓较多,生长期 应及时摘去过密的枝蔓及衰老的叶片,以利植株的通风透光。幼 苗长至20厘米左右时,需搭建支架或拉绳子,让其攀援。
(8)病虫害防治:有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霜霉 病、枯萎病和蚜虫、地老虎、瓜绢螟、瓜实蝇等病虫危害。
4. 盆栽苦瓜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生长环境:苦瓜15度以上生长缓慢,10度以上生长不良,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内和排水良好的的沙容质壤土中。
苦瓜的繁殖:苦瓜的繁殖以播种为主。家庭栽植可以到蔬菜公司去购买种子,也可以在菜市场购买成熟苦瓜,食用时将种子留下晾干,保存至第二年春季播种。苦瓜种子坚硬,播种前先用40度温水浸泡10~12个小时,然后在庭院穴播或在花盆中直接播种,每穴或每盆播2~3粒种子。
苦瓜的种植:盆栽宜用口径30厘米以上的盆,宜用肥沃的园土加少量石灰和适量腐熟的厩肥混合配制成培养土。可直接播种或移苗上盆,每盆有1株苗即可。
浇水:地栽生长季节只要土壤不干少量浇水即可,一般3~4天浇一次水。盆栽要求保持盆土湿润,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
施肥:苗期每5~7天施1次稀薄液肥,生长期每10天左右浇1次肥水,此浓度大雨苗期。地栽如条件最好施腐熟的人粪尿肥或复合肥,盆栽可施腐熟的豆饼肥水。开花结果期应追施2~3次浓度较高的肥液,尤其是盆栽时更不能少肥,这样可延长收获期。
5. 苦瓜的幼苗是什么样子的!!!
苦瓜的幼苗人样子如下:
苦瓜又名凉瓜,是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缘草本,可以食用,有很高的价值,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
播种繁殖:
1、催芽
田间管理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大白苦瓜和绿苦瓜等品种。用55℃热水烫种、搅动,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若把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8小时即可。随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4~5天开始出芽。
2、播种
露地栽培,可先在温室育苗。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土、草炭、蛭石和人粪干按1:1:1:0.5混合,每立方米加磷酸二铵1000克过筛掺匀配成营养土。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育苗畦)内,浇透水。第二天再用水把营养土喷一遍,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后播种。种子上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小土堆。然后再遍撒一层细土。北京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苗龄30~35天。5月上旬终霜后定植露地。
3、苗期
播种后密封温室。畦内插小拱棚,覆膜,使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夜间15℃以上。出苗50%后,及时撤掉小拱棚膜,并加盖0.5厘米的过筛细土,以弥合裂缝,保持土内湿度。中午放风降温,夜间再将棚膜盖上。幼苗出齐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左右。见干浇水,控温不控水,保持幼苗健壮生长。以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定植前几天把棚膜全部掀开炼苗。
4、定植
苦瓜为喜温耐肥作物,需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先做成平畦浇水,待土稍干松后,再做成畦面宽80~9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定植前5~7天铺上地膜。每畦两行,株距60厘米,打线定植。挖坑不要太深,以定植后能稍挡点不为宜。因苦瓜长势非常强,定植后要及时插人字架。每亩定植1300~1600株,用种量250~300克。
6. 苦瓜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苦瓜按果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短圆形苦瓜:短圆锥形,长度15-20厘米,肩宽8-11厘米,呈锥形。长圆形苦瓜:长圆锥形,长度在20-30厘米左右。条形苦瓜:长条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上,最长可达100厘米。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 瓜的果实。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 不超过2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 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 均有栽培。
(6)盆栽苦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苦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苦瓜 ,苦寒无毒 ,降邪热 ,解劳乏 ,清心明目 ,益气壮阳。”说明苦瓜有健脾开胃,清热去暑,明目止痢,凉 血解毒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发现苦瓜中含有某种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将这种蛋白质注入动物体内能驱使动物免疫细胞去消灭癌细胞。中国科学工作者还从苦瓜中分离出胰岛素23,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品。
7. 1尺l寸的花盆能种几棵苦瓜:
1尺1寸的花盆,能种1棵苦瓜。盆栽苦瓜,一般直径在30厘米(深度不得小内于30厘米)以内容的每个容器里,可以种1棵苦瓜。
苦瓜盆栽育苗期,可以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等育苗,先在底部穿几个孔,将种子点播。待幼苗长至两片真叶完全展开,第3片真叶开始发出时就可以定植。苦瓜根系再生能力弱,移栽时要多带土。因此,可直接将一次性杯子,连土带苗一起倒出上盆即可。
由于苦瓜种子有龟甲似的硬壳,播种前种子要充分浸种并催芽,先用50℃~60℃温水浸15~20分钟,使种皮软化并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然后在30~35℃条件下催芽,待在大部分种子胚根,刚露出种皮即可播种。
苦瓜,种子发芽适于30~35℃,温度在20℃以下时,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在25℃左右,约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如在15℃左右则需要20~30天。在10~15℃时苦瓜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则生长不良,当温度在5℃以下时,植株显著受害。
8. 这是什么植物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F%E0%B9%CF图片验证!是一种苦瓜。
1、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熟时橘黄色,略有苦味,可做蔬菜。
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癞瓜。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苦瓜的特征和特性
苦瓜,别名凉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日本、东南亚栽培历史悠久,17世纪传入欧洲,仅供观赏,不作食用。我国早有栽培,除供观赏外,还供菜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等省栽培较普遍。苦瓜果实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糖类3.2克、纤维素1.1克、胡萝卜素0.08毫克、线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84毫克,是瓜类蔬菜中含维生素C最高的一种,在蔬菜中仅次于辣椒。嫩果中糖甙含量高,味苦,随着果实成熟,糖甙被分解,苦味变淡,多食用嫩果。肉质脆嫩,苦味适中,清香可口,炒食、煮食、焖食、凉拌、泡菜、饮料均可。在医药上有增进食欲、明目、助消化、清凉解毒、利尿和治疗犊尿病等疗效。苦瓜耐热,病虫害少,易栽培。近年来各大中城市作为增加夏秋淡季蔬菜花色品种来栽培。广东地区苦瓜还出口港澳。苦瓜还作为庭园垂直绿化的观赏植物,夏季开黄色小花,真是万绿丛中点点黄。果实成熟后桔黄色,又添一景。果肉开裂后种子外面有红色厚肉,似蛋黄,非常艳丽。苦瓜不仅是夏季佳蔬,又是一味良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逐渐扩大栽培的区域。
一、特征和特性 根系发达,侧根较多,根群分布范围在1.3米以上,茎为蔓性,五棱,浓绿色,有茸毛,分枝力强,易发生侧蔓,侧蔓又发生孙蔓,形成枝叶繁茂的地上部。子叶出土,初生真生对生,盾形、绿色。真叶互生,掌状深裂,绿色,叶背淡绿色, 5条放射叶脉,叶长18厘米,宽18—24厘米,叶柄长9—10厘米,柄上有沟。花为单性,雌雄异花同株。先发生雄花,后生雌花,单生。果实为浆果,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果形有纺缍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等。皮色有绿色,绿白色和浓绿色,成熟时为桔黄色,果肉开裂,露出种子,种子盾形、扁、淡黄色,每果含有种子20—30粒,千粒重为150—180克。
苦瓜整个生育过程需80—100天左右,在抽蔓期以前生长缓慢,绝大部分茎蔓在开花结果期形成。各节自下而上发生侧蔓,形成多级茎蔓。随着茎蔓生长,叶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在单株叶面积中,其开花结果期就占95%,由此可见,同化器官是在开花结果中后期形成。一般植株在第4—6节发生第一雄花;第8—14节发生第一雌花,通常间隔3—6节发生一个雌花,但在主蔓50节之前一般具有6—7个雌花者居多。从调整植株营养来看,除去侧蔓,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主蔓的雌花座果率。
苦瓜性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30-35℃,若在20℃以下,发芽就缓慢,种皮厚,经40一50℃温水浸种4—6小时后,30℃左右下催芽,两天开始发芽,两天半大部分发芽,13℃以下发芽困难。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以25℃为最佳。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生长发育。多数认为35℃以上和15℃以下的温度不利于苦瓜的生育。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喜光不耐荫,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座果率提高。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保水保肥好的、肥沃的壤土为宜。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6]。又含类脂(lipid),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桐酸(elacostearic acid)[7]。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临床应用:
1. 用於烦热口渴,中暑等。
烦热口渴: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乾,每次 6-9 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用於痈肿,痢疾。
痈肿:取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痢疾:取鲜苦瓜捣汁,开水冲服;或鲜苦瓜一个,捣烂绞汁,开水送服或用苦瓜藤晒乾研成般末,每次 3 克,每隔 6 小时服一次,开水送服。
3. 用于肝热目赤或疼痛。
煎汤或捣汁饮;
或苦瓜乾 15 克,菊花 10 克,水煎服。
4. 用于暑天感冒发热、身痛口苦。
苦瓜乾 15 克,连须葱白 10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
5. 用于胃疼。
苦瓜烧成炭研末,每次 1 克,开水送服,一天 2-3 次。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孕妇不宜。
参考资料:
《滇南本草》: "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生生编》: "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本草求真》: "除热解烦。"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毒副作用:
现代研究: 苦瓜含苦瓜、5-羟基色胺和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Y-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醣、微量脂肪、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等。
苦瓜浆汁或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苦瓜仁 (籽) 味苦甘,却可「益气壮阳」。此处壮阳,殆指肾火积热,房事一触即泄,得苦瓜仁散其邪热,性事反得平衡而复正常,故能壮阳。若体弱虚寒的阳痿,服之益增其痿矣。
据动物实验,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死亡,那么孕妇不宜吃苦瓜了。
【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
【性味归经】瓜、根、叶: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中暑发热,牙痛,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痱子,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瓜、根、平:2~3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文化欣赏】
清·叶申芗。《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民间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民间谚语:“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
苦瓜的功效
1.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2.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3.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仰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捏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9. 圆苦瓜和长苦瓜,味道有什么区别呢介绍一下
生物学分类:真核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Momordica)、苦瓜(M. charantia)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p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乾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临床应用: 1. 用於烦热口渴,中暑等。 烦热口渴: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乾,每次 6-9 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用於痈肿,痢疾。 痈肿:取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痢疾:取鲜苦瓜捣汁,开水冲服;或鲜苦瓜一个,捣烂绞汁,开水送服或用苦瓜藤晒乾研成般末,每次 3 克,每隔 6 小时服一次,开水送服。 3. 用于肝热目赤或疼痛。 煎汤或捣汁饮; 或苦瓜乾 15 克,菊花 10 克,水煎服。 4. 用于暑天感冒发热、身痛口苦。 苦瓜乾 15 克,连须葱白 10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 5. 用于胃疼。 苦瓜烧成炭研末,每次 1 克,开水送服,一天 2-3 次。 用量、用法: 6-15 克。煎汤、绞汁服或炒食。 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孕妇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