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松盆景
1. 罗汉松盆景能做舍利吗
可以的
自然界的老木,经过电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这种山野中自然形成,树蕊或枝先端树皮剥落的,称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质部白骨化称「舍利」。
因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大家重视,山采逐渐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干的素材逐渐减少,而盆栽的发展,也由自然盆栽进入到创作盆栽的阶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将针叶树松柏类木质部坚硬不易腐化的树种,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处理方式,把皮剥掉创作成人工「神」,把干部分剥皮,使吸水线迂回扭转,以便维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阔叶树木质部构造较为松软,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较无法长期保存,将来崩坏后会形成无法弥补的缺点。
由于「神」、「舍利」与叶和水线、树皮的颜色,形成鲜艳漂亮的对比,点缀其间,能造成更多的空间,增加深度感、古气感;也能改变干或枝线条变化,带有几分高深莫测、离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废物为奇品的功效。用这种鬼斧神工的残缺之美,表现强烈的求生意志,与观赏者心灵产生共鸣,能大幅提高观赏价值,因此在创作盆栽的过程中,成为常被爱好者使用的技术。而且,利用神或舍利来强调古木的表现,具有很大的效果。
决定树的正面
盆栽的创作过程中,正面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剪定、缠线整姿、搬盆换土或神、舍利的创作上,都需先确认树的正面,再开始作业,否则不论往后的作业多完善,也无法完美调和连贯。
确认正面的三原则:(1)根盘、干左右宽面优先的原则,(2)干弯曲变化最明显内侧的原则,(3)树顶前倾的原则,综合以上三项原则,修正找出理想的正面。正面一定要能看到吸水线,蜿蜒缠绕伴着白色舍利扭转变化。如果正面全部只见舍创,会有缺乏求生跃动的感觉。
2. (求教)真柏怎么养呢
1、真柏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要将其放在明亮光线处,才能精神饱满回,长势旺盛。若是将答它放在半阴处,不久就会出现刺叶,长势减弱,而且容易遭受病虫害。
2、真柏较耐旱,耐贫瘠,但是在生长季节还是要经常施肥,才能生长健康,生气盎然。施肥时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
3、耐旱是真柏的天然习性,它主要要求要有洁净的空气。浇水不必过于频繁,可以经常向叶面喷水,冲掉鳞片之间的尘土,保持叶面干净,而且也可以增加空气的温度,对它的生长有利。
(2)白骨松盆景扩展阅读:
真柏自然生长于我国东北张广才岭。其树干呈横向弯曲生长。呈白骨化的舍利干上丛生着纤细鲜艳的绿叶、布满亮褐色的吸水线的真柏盆栽,可以让人感受到在经过大自然的洗礼后变得越来越坚韧的古木的风采。比起直干型盆栽,真柏更适合被培育成模样木、文人树、斜干、悬崖等树形。
真柏宜用紫瓷陶盆,大型盆景亦可用凿石盆。盆的形状以中深的长方形、椭圆形、正方形、圆形、六角形等为宜;悬崖式可用深千筒盆。
3. 盆景舍利是怎么形成的
树的舍利来自于自然。有些树种生性顽强,千百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侵袭、冰雪交加、雷电摧残一部分枝干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树仍不死,顽强生长,这是一种生命的赞礼,不屈的抗争,无声的《命运交响曲》。正因如此,每每我们见到黄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时无不为这种与天抗争、坚毅不拔、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倾倒!
“舍利”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圆寂以后火化而产生,为佛教至高圣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盆景技法广泛运用于松柏盆景的制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过舍利的制作,升华它的作品品味。其实,中国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绘画作品用枯干和枯枝点缀树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都有不少此类画本。以至于《日本盆景通史》记载,“旧本人初学做盆景无不先仿照此书” 。在盆景制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国盆景大师周瘦鹃皆擅长用枯木技艺制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们认为,舍利干(或称枯木技艺)制作技艺本源于中国,是树木盆景创造中的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所表现的是树干枯死部分的木质风化现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较好的盆景制作的艺术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着它的无限的自然之美,这是盆景中难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过适当的舍利制作,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它的沧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树的品质,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还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创作的审美标准,通过舍利的制作,去掉了不足之处,变成了可以观赏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反对那种未对素材进行细致地观察,反复地推敲、科学地论证就贸然下手;也反对动辄掏心剔骨、剥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对那种为舍利而舍利,见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树一面、满目疮痍的片面的制作方法。我们提倡对任何一个素材都要采取因材施作、合理运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尽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议盆景的初学者,在对自己的制作水平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万不要盲目动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谓”凄美“风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制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学习制作理论、多读一读专业盆景杂志、积累好专业素养,三年后再说,否则一下手就会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这棵刺柏素材买来时就仅剩一枝,制作时采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处理,并非制作时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此树素材主干虽然枯死、看似无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树干收势较好,根头粗壮,根盘虬曲有力,小树生长茂盛,出枝丰富。制作时,先对主干进行细致的取舍雕刻,增强其收势,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感。然后处理小树,将其的多余、过长的枝条进行修剪后细心编扎,最后稍作牵拉靠近主干,换盆时将树略微提升,使其根盘尽露,这样制作即告完成。制作以后,树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盘遒劲有力,干势过渡自然流畅,小树依势而生,贴切和谐,我想数年之后,会成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这是一个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范例。这棵刺柏左侧虽然生长旺盛、右侧则是一段截短的枯干,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过作者对舍利的精心雕刻处理,使一个平庸的素材变成一盆极有艺术效果和发展前景的作品。这个作品创作的可取之处在于科学地把握去留,恰当地处理舍利。作者在制作左干时并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处理了一下水线并梳理盘扎好枝条即可。着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过精心雕琢,将一段枯木桩创作成一个玲珑剔透,极富沧桑感的舍利。通过这样的制作,作者将生死、荣枯、主次、高下、大小、取舍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初学舍利制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注:彩色图片为编者配图,与原文无关)
4. 松树是如何种植的
俗话说,“松树可爱树难栽”?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现在又到了栽种松树的季节了,有一些盆友都想弄一点松玩,特别是有的新手,不知道怎么搞?借此机会,谈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一、选择恰当的挖松时间,早春最适宜(即每年的3月初-----5月10日左右,为松树的生长萌芽期):初冬也可行(即每年的10月20日-----12月份,为松树的半休眠期)。二、尽量带好土球,提高成活的慨率。这一点很重要,一般的说,稍微粗一点的松,如果带不住土球,成活的比例非常低下。如果带好了土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三、对刚挖起来的松,需要减轻负荷,要酌情剪去不少于四分之一的枝桠,以保持树势上下平衡,有利于恢复生长,提高成活率。四、选择 好种松的介质,要确 保透气、滤 水。如:风化石 (颗粒型) 、粗河沙(砂)、废煤渣(经过一段时间淋过雨水)。 五、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把新松栽种在地上,不要挖坑,要高培起来:没有条件的,可以把松种在木箱或者比较大一点的泥瓦盆:不要直接上盆景盆求好看。六、管理上要尽量做到“上湿(枝叶)下干(根部)”,特别是遇到天气干燥时,要坚持经常 喷水。七、对一些比较粗、大的松,要在夏天适时进行遮阳,遮阳网应选择50%型号的就可以了。八、加强养护管理,对当年种的、并且过了夏天的新松,不要移栽。一般来说,当年刚活的松,树势往往比较弱,如果随意移栽,风险性比较大。就是想移栽,最好要2年以后再移。对已经确定活了的松,可以在秋天适当的浇1---2次、已经沤熟的稀释饼肥液体水肥,以增强树的长势。九、对已经种了2年以上的松树,要抑强护弱,并且根据长势注意逐步缩枝、逼芽,为今后上盆造型做准备。十、对松树的移栽上盆,最好在3月初“植树节”期间进行,,对比较健康的树,也可以在秋天进行上盆。一般来说,“动上不动下,动下不动上”。意思是说,如果剪了树或者造了型,就不移栽上盆:如果刚上盆,就不要剪树或者造型。
5. 喜欢真柏盆景,想自己动手,该如何制作从哪里开始呢有详细的教程吗
近些年,说起盆景,是避不开松柏盆景的,特别是真柏盆景,它的老干虬枝、叶细密实、树势雅致是闻名的,更有近些年流行的舍利干造型,也是以真柏为主的素材制作出来的。完美的真柏盆景,白骨红皮、苍劲古朴,一些制作的百年真柏舍利盆景,堪称盆景中的极品。
真柏盆景的取材、栽培、制作,就和大家分享到这了。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记得一波一键三连,谢谢!
6. 松树有阔叶的吗都有什么品种
世界上松树的种类将近八十余种,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无一不令游人赞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比较常见的十五大松树品种。
1、油松
油松,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花期5月,球果次年10月上、中旬成熟。
油松的主干挺直,分枝弯曲多姿,树冠层次有别,树色变化多,街景丰富,可做为广场游园 公园的点睛之笔,增添诗情画意。
2、高山松
为和油松一样,都是中国的特有植物,每年5月开花,第二年10月结果,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它一般生长在河谷、山坡、林中、山谷等地方,可以快速的适应生长环境,也可以用来盆栽,使环境变的更加优美。
3、红松
红松生长的比油松还要高,每年在6月开花,在9~10月结果,在日常生活在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用红松,比如榨油、制作枕木、家具都是优良用材,而且红松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可以用来观赏。
4、樟子松
樟子松最高可达30米,每年5~6开花,第二年9~10月结果,树干挺直,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沙丘地区。
5、雪松
雪松也可以叫做香柏,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是中国生长在喜玛拉雅雪松的松树,每年在10~11月开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花友们的喜爱,现在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很多花友都想盆栽雪松。
6、
五针松也被叫做五钗松,在中国很多地方栽种,它的生长速度缓慢,所以它的身高也较矮,不过它的形态特别,虽然叶子短不过枝条却很密集,所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将它制作成盆栽,不仅装饰环境还能净化空气。
7、
金钱松,松科金钱松属,别称金松、水树、叶片条。金钱松为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为珍贵的观赏树木之一,与南洋杉、雪松、金松和巨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
金钱松体形高大,树干端直,入秋叶变为金黄色极为美丽。可孤植、丛植、列植或用做风景林。
8、白皮松
白皮松也可以叫做白骨松、三针松、等名字,每年在4~5月开花,10~11结果,因为它的树皮是白色或褐白相间的,所以显得十分的特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白皮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是中国特有树种之一。白皮松树形多姿,苍翠挺拔,别具特色,世界瞩目。它可以孤植,对植,也可丛植成林或作行道树,适于庭院中堂前,亭侧栽植,使苍松奇峰相映成趣,颇为壮观。
9、华山松
华山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主产中国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寒及湿热,稍耐干燥瘠薄。
华山松高大挺拔,针叶苍翠,冠形优美, 生长迅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华山松在园林中可用作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及林带树、亦可用于丛植、群植,并系高山风景区之优良风景林树种。
10、罗汉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汉松象征着长寿、守财,寓意吉祥。在广东地区民间素有“家有罗汉松, 世世不受穷”的说法。
罗汉松,罗汉松属,常绿乔木。适于庭园内孤植,对植;亦可作绿篱和盆景;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
11、雪松
雪松,又称香柏,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通道,亦极为壮观。
12、红松
红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红松造型优美,适宜做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马路绿化,景园绿化。
13、黑松
黑松,别名白芽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黑松一年四季长青,经抑制生长,蟠曲造型,姿态雄壮,高亢壮丽。
黑松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针叶浓绿,四季常青,树姿古雅,可终年欣赏。黑松盆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庭院、阳台均可培养。
14、马尾松
马尾松是亚热带植物,在我国巴山以及秦岭南部都有种植。对生长环境温度要求严格,生长温度最好在13~22℃,气温太低的话会导致树叶枯萎,在冬季的时候要保持温度要在零下15℃以上。一般常用来建造树林。
15、五针松
五针松,松科松属,因五叶丛生而得名。五针松品种很多,其中以针叶最短、枝条紧密的大板松最为名贵。
五针松植株较矮,生长缓慢,叶短枝密,姿态高雅端正,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既适合庭园点缀布置,又是盆栽或做盆景的重要树种。
以上中国常见的十五种松树。
7. 如何自做舍利干
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大多数人是知道的,有佛缘的人还亲自看见过。
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种精神、一种修行程度的象征。也是对逝去高僧的纪念和对佛法的弘扬。
昨天,在中央七套看“致富经”节目,又一个名词闯入眼睛:舍利干。
舍利干?查遍资料得知:自然界的老木,经过电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这种山野中自然形成,树蕊或枝先端树皮剥落的,称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质部白骨化称「舍利」。因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大家重视,山采逐渐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干的素材逐渐减少,而盆栽的发展,也由自然盆栽进入到创作盆栽的阶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将针叶树松柏类木质部坚硬不易腐化的树种,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处理方式,把皮剥掉创作成人工「神」,把干部分剥皮,使吸水线迂回扭转,以便维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阔叶树木质部构造较为松软,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较无法长期保存,将来崩坏后会形成无法弥补的缺点。
由于「神」、「舍利」与叶和水线、树皮的颜色,形成鲜艳漂亮的对比,点缀其间,能造成更多的空间,增加深度感、古气感;也能改变干或枝线条变化,带有几分高深莫测、离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废物为奇品的功效。用这种鬼斧神工的残缺之美,表现强烈的求生意志,与观赏者心灵产生共鸣,能大幅提高观赏价值,因此在创作盆栽的过程中,成为常被爱好者使用的技术。而且,利用神或舍利来强调古木的表现,具有很大的效果。
又有资料说“那种白森森的美不适合我们国家的,系日本人特别钟意的凄美感,我们国家讲求的系欣欣向荣,而不是那种变态美……” 其实,舍利干起源于中国,只是后来传到日本,并被日本连同盆景一起向世界推广。 舍利干残缺的美的使人们很自然的联想到断臂维纳斯。尽管维纳斯是残缺的,断了一只手臂,仍凝聚了人体形象美的魅力,它即表现出了对健康、匀称、和谐充满活力的形象美的向往和歌颂,又表现出对人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热爱。
在某报我读到过这样一段描写,一个盲人歌手上台了,搀扶的人把他领到差不多的位置就匆忙下场,他辨不明确切角度,局促地,在舞台上站成一个斜面。掌声热烈地响成一堂。如果说,头一次掌声多半契合了人的微妙心理,那么这一次,是源自内心的明净纯粹的善意。他稍稍转正一点过来。一曲《向往神鹰》被他演绎得辽远粗犷、荡气回肠。看不到他的表情,墨黑宽大的眼镜遮去了半个脸庞,却能真切感知他投入的深情,从他饱满的声腔,从他微扬的额,从他激情处的顿臂屈膝。掌声排山倒海般阵阵翻涌,他循着声音地引导一点点调整角度,终于,准确无误地正面观众。一群女孩儿在舞台上摆出曼妙的造型,腰肢折出可人的柔软。如仙飘逸的宫廷华衣,衣下的身架纤纤弱弱撑不满,不难看出其青嫩的年岁。古筝,从弱到急,从急转弱,忽至一个激越的沸点,跌下来,悠悠接一串藕断丝连的叮咚,于意韵馥郁中百转千回。宫女,踩一迭细碎的莲步,动若行云流水,罗衣浅漾,水袖翻旋,在亮相转身间递一个欲露还藏的娇笑。美,有时也是一种震慑。全场为之屏息,沉溺到演员舞出的这场盛世风景中去。把目光朝观众席斜前方切过去,他们的老师面向舞台站立,随每个节奏变化和拍点切换,打简略的手势。是的,这是一群聋哑少女,也就是说,她们与音乐协调而准确的融合,是在一片沉寂无声的世界里。不忍去想,要付出艰于常人多少倍的努力。目盲了,我有伶俐的表达,让我为你歌,有聪敏的听觉,分享你炽热的叫好与掌鸣;声逝了,耳聋了,我有灵动的肢体,让我为你舞,有闪亮的瞳仁,望见你温情的脸庞与微笑;纵使周身都残缺,又有什么关系,我尚有一颗完整而鲜活的心,用来感受你的爱与关怀。毕竟,生命存在缺憾的同时,它的美丽会以另一种姿势盛开不败。
残缺本身也是一种美啊。
清人龚自珍在《端正好》一词中所说的:“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倒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正因为残缺,才使人产生想象;正因为心理上有了落差和失衡,才使人主动去追求。
8. 怎样种植松树
1、种子选择
尽量选择形态健康、长势良好的松树,在8-10月份开展采种工作,采种完成后,对种子进行有效处理,经过晾晒之后放置在干燥的位置保存,防止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 。
2、土地处理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在3-4月份对苗圃进行平整处理;结合苗圃的实际情况,确定苗圃的种植形式,并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但还要保证苗圃中的肥力满足松树的生长需求 。
3、种子催芽
催芽前要在40℃的温水下进行泡种,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
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4、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当松树的幼苗全部出齐以后,一定要重视遮阴的作用,尽量将透光度控制在60%。与此同时,间苗的时间要选择在6月中下旬与7月的中上旬,而且每米留苗的数量尽量控制在100株。
除此之外,在出苗以后,应每亩地施加5 kg 的硫铵。最后,在8月份要适当地施用磷钾肥,而且抚育的过程中也要对松苗立枯病进行有效地预防。
(8)白骨松盆景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松树对于肥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但是为了能够尽快的促进其生长,需要给其使用一些肥料,在每年的8月至10月进行两次施肥工作,肥料不要太多。
肥料过多对于松树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得松树出现暂停生长或是畸形生长,所以再给松树盆景施肥的时候,需要控制好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松树
9. 盆景造型款式有哪些
1、迎客松
卧干式在视觉上完美符合黄金分割线的曲线,因此虽然造型是崎岖的,但视觉上是平稳的,而当树叶展开的时候,卧干式会给人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美感。
10. 白皮松有什么特性
白皮松又名白骨松、虎皮松、蟠龙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有主干明显和自基部分生数个主干的两种类型。分枝型树干基部常分为数干,枝疏生而横展,呈伞形树冠,苍翠挺秀,别具特色。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20龄后开始不规则鳞片剥落,露出乳黄色内皮,大树树皮淡褐色,剥落处灰绿白色,以后长期为白色。叶3针一束,质硬无叶鞘,鲜绿色。4~5月开花,雄球花生于新枝基部,雌球花则生于先端。球果单生,卵圆形,翌年10月成熟,熟时淡黄褐色,种鳞张开,鳞盾多为菱形,种子倒卵形。
[分布]
我国特产温带树种,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西部、甘肃南部、四川和湖北的北部等省(自治区)500~1800米之间的山地,人工栽培遍于长江以北地区,以北京为最多。
[习性]
喜光,亦耐半阴,自然生长于凉爽、干燥的地区,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钙质土、黄土和半阴条件下生长良好,且适应轻微盐碱土和石灰质土,能忍受-30℃严寒,对温度适应能力可从-30℃至40℃,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不良。忌水湿的习性仍很明显。有偏阴趋向,在强阳光的干燥环境中栽植,生长缓慢,枝易屈曲分杈,常呈灌木状。抗二氧化硫及烟尘能力较强。
[繁殖与栽培养护]
在北方常以种子育苗,江南多行嫁接繁殖。10月采种,将球果摊开日晒,待果鳞张开,敲打脱粒,风干贮藏。早春播种,播前用湿沙层积60天或用温水浸种催芽,以促进萌发。白皮松怕涝,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苗床,高畦播种,播前每公顷用150~200千克硫酸亚铁碾碎撒施,进行土壤消毒,以防立枯病。播后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便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约15~20天发芽出土,苗齐后应立即拆除薄膜,同时在行间撒上一层锯末屑,可以保墒和防止浇水时溅泥糊住幼苗。床土不可过湿,以免发生猝倒病。当年苗高达5~7厘米,抗寒力较差,北方育苗应埋土抗寒。为防止高温日灼,出苗后应搭荫棚遮荫1个月。第二年春可进行裸根分床移苗,2年后再带土移植。园林中多用大苗,故还得再移植多次。苗高1米左右时,移栽需带泥球。嫁接繁殖多以2~3年生黑松作砧木,行于2~3月,成活后生长、适应性强,江南多采用。育苗期间可根据育苗用途,培育多干型或单干型,在第二次移植时可分类选择。若需单干型苗,可在移植时将基部侧枝剪去,需多干型苗,则可将主干顶梢剪掉,以促进分枝。移苗时一定要保护好土坨不散,散坨后栽植不易成活。
栽植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壤疏松和排水、通气良好的地方,低洼积水或土壤黏重之处,必须排水筑台和换土才能栽植。栽培观赏用的多用大苗,移植时的土坨径粗一般为苗径的10~12倍,新栽树要立支柱,以防止风吹倒。
常见病虫害有:松落针病、松材线虫病、松果梢斑螟等。防治见“日本五针松”、“黑松”。
[观赏与应用]
白皮松碧叶白干,宛若银龙,老时姿态更美,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古代仅供皇陵、寺院、宫苑栽植,江南庭园中偶有所见。白皮松宜配植在门庭入口两侧,建筑物周围,若孤植、丛植于山坡丘陵、崖岩洞口、泉溪曲涧之旁,前点巧石,后衬修竹,尤为雅观。亦可制作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