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凤尾草
① 这是什么植物
从图片上可以看清楚,这个植物是剑叶凤尾蕨,下面来介绍下凤尾蕨的养殖方法。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
盆土:
凤尾蕨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但是以肥沃并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为佳,土壤最好是含钙质较多土壤。盆栽可以选用保水性强的塑料花盆,并使用泥炭土和园土混合的基质,在盆底可以垫上碎砖块做排水层。!光照和湿度管理:
凤尾蕨是喜欢半阴环境的,要避免阳光直射,以散射光为佳。而凤尾蕨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不耐干燥,需要经常喷水来保持湿度。光照过强会使凤尾蕨的叶片萎缩发蔫,而湿度不够会导致凤尾蕨叶片枯黄。因此要做好光照和湿度的管理。
温度要求:
凤尾蕨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要求生长温度在16℃到28℃之间,越冬温度不能低于5℃,需要保温养护,放在温暖的室内。而夏季则是要通过遮阴和加强通风,以及喷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水肥管理:
凤尾蕨喜欢湿润,但是比较怕积水,所以浇水以盆土湿润为宜。在生长期间,浇水要多,2到3天可以浇水一次,可以经常喷水保持湿度。冬季要少浇水,使盆土微湿即可。
施肥:
需要薄施勤肥,生长旺盛期里,半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在换盆的时候,可以施充足的基肥。
繁殖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凤尾蕨没有花也没有种子,繁殖主要是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无性的孢子繁殖。
凤尾蕨的养殖注意事项:
在凤尾蕨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危害,以及根腐病来危害植株的健康。需要使用药剂来防治,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冬季黄叶在温度过低的时候,凤尾蕨会出现很多的黄叶子,这时候要注意,不要急着将凤尾蕨的黄叶剪掉,黄叶也是可以将自身储藏的养分输送到新的叶子当中的。
② 这是什么草
凤尾蕨,又名凤尾草,井栏边草。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叶可配插花。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它是陆生矮小多年生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条状披针形鳞片。 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叶柄禾秆色,光滑;能育叶卵圆 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叶通常分叉,有时基部一对还有1-2片分离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锐尖锯齿。孢子囊群沿羽叶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囊群盖狭条形。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形似凤尾,故而得名;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 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
原在欧洲,南非,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在井栏边、石缝、墙根等阴湿处常见其踪影。
喜温暖阴湿环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于-10度时叶梢会冻枯黄,稍耐旱,怕积水,很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中。 原产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于除云南外的长江以南,向北到河南南部。不论山地丘陵、平原、海岛或城市、乡村均有生长。多生于山谷石缝,井边或灌木林缘阴湿处。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和稍潮湿环境,也耐半阴,极耐干旱。生长适温昼温为21-26度,夜温为10-15度,耐寒,越冬温度不低于5度,冬季在室内养护,叶片仍柔嫩翠绿,冬季时要少浇水,多见阳光。在夏季畏直射阳光,应适当遮光,否则直射时间过长会造成叶片卷曲。
③ 什么盆栽四季常青耐寒
盆栽四季常青较耐寒的茶花,苏铁等。
一、茶花。
1.茶花又名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古名海石榴,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
2.茶花惧风喜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 ℃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7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
二、苏铁。
1.苏铁。俗称:铁树,别名:辟火蕉、凤尾蕉、凤尾松、凤尾草, 苏铁科、苏铁属,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又名凤尾蕉、避火蕉、凤尾松,多种植在南方,现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苏铁最为出名的是其开花,被称之为“铁树开花”。
2.最适生长温度18-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冬季应入室,温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时间-10℃的低温
④ 草药:农村一种阙草药,似凤尾阙,叶背有似齿形的孢子,有黑白两种。问:这是什么草药什么阙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凤尾蕨属。又名鸡爪草,井栏草、小叶凤尾草。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形似凤尾,故而得名;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
中文学名
凤尾蕨
界
植物界
科
凤尾蕨科
属
凤尾蕨属
又名
鸡爪草
形态特征
(1)它是陆生矮小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鳞片。
(2)凤尾蕨的叶子一般簇生于根茎那一部分,凤尾蕨的叶子形状像羽毛重叠生长在一起的;它的叶柄比较长,并且有棱,叶子呈灰绿色或褐色而有光泽,叶片卵圆形,叶片比较小,像直线一样散开,底部逐渐缩小与茎相连。
(3)凤尾蕨孢子囊群通常沿着叶背边沿连续生殖,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
凤尾蕨的繁殖方式:凤尾蕨既没有花,又没有种子,凤尾蕨原来是以无性孢子生殖的,凤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发育成熟后,就爆裂离开母体,飞播到地上,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又发育成了一株新凤尾蕨。
凤尾蕨的作用是:凤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⑤ 这是什么草啊在屋后长着呢,冬天不枯萎。
凤尾蕨,是欧洲凤尾蕨的变种,其别名很多,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叶可配插花。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中文学名
凤尾蕨
拉丁学名
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别 称
井栏草、小叶凤尾草
二名法
Pteris cretica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亚 门
真蕨亚门
纲
薄囊蕨纲
目
水龙骨目
科
凤尾蕨科
属
凤尾蕨属
⑥ 这是什么草药
剑叶凤尾蕨(学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陆生植物。植株高可达50厘米。根状茎细长,被黑褐色鳞片。叶密生,二型;柄长与叶轴同为禾秆色,稍光泽,光滑;叶片长圆状卵形,羽片对生,稍斜向上,不育叶的下部羽片三角形,尖头,羽状,小羽片对生,密接,长圆状倒卵形至阔披针形,先端钝圆,能育叶的羽片疏离,顶生羽片基部不下延,主脉禾秆色,下面隆起;侧脉密接,叶干后草质,无毛。
分布于中国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四川、云南南部。也分布于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斐济群岛及澳大利亚。生林下或溪边潮湿的酸性土壤上,海拔150-1000米。
剑叶凤尾蕨叶型整齐,常绿,养护简单。盆栽于客厅、书房观赏,也可用作庭院、小区、行道,或种于假山或水池边作为点缀景观。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⑦ 蟹爪兰的花盆里长出一棵植物,茎很细很细顶端有7个细长叶子,叶片边缘有锯齿形状,这是杂草吗
蟹爪兰的花盆里长出一颗植物,茎很细很细顶端有7个细长叶子
学名凤尾蕨,别称井边栏草。
凤尾蕨(拉丁学名:PteriscreticaL.var.nervosa(Thunb.)ChingetS.H.Wu,别名:小叶凤尾草),真蕨目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该类植物产于中国,欧洲和非洲。凤尾蕨植株高50~70cm,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其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叶干后纸质无毛,呈绿色或灰绿色,叶轴禾秆色,表面平滑。凤尾蕨较耐寒,性喜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忌涝,要求土壤透水良好。
【药理作用】:
煎剂在25%浓度时对弗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均无抑菌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和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作用全草或根醇浸出液,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3%-33%和33%-40%。
⑧ 我家的凤尾草怎么了
凤尾草 又叫凤尾蕨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凤尾蕨是蕨类中容易栽培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并不拘泥。栽培时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质,可用园土、泥炭和碎砖各1份配制。上盆前,盆底最好垫上碎砖作排水层;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喷水使其周围环境有较高的湿度,这一点对其健壮生长,增加其青翠外观很有关系。新换盆的,半年内可以不必施肥,以后每月施二次有机液肥。养植环境以不见阳光的背阴湿润处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干燥枯瘪,叶尖易出现枯黄。凤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较容易。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用孢子繁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⑨ 散尾葵s别名是不是叫凤尾草
摘要 凤尾草(学名:Pteris multifida Poir)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别名很多,如金鸡尾、鸡脚草、井栏边草等,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以全草入药,性凉,味微苦,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吐血、便血、尿血等病症。
⑩ 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
贯众为陆生蕨,根状茎粗壮直立,叶丛生,革质,单数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呈镰刀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它粗犷中不失雅致,颇具粗中有细的风韵,常被养花者作盆栽欣赏,同属盆栽的还有全缘贯众、刺齿贯众等。性状:贯众为陆生蕨,根状茎粗壮直立,叶丛生,革质,单数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呈镰刀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它粗犷中不失雅致,颇具粗中有细的风韵,常被养花者作盆栽欣赏,同属盆栽的还有全缘贯众、刺齿贯众等。
中文学名:贯众中文别名:绵马鳞毛蕨、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英文名:FortunesBossFernRhizome二名法:RhizomaCyrtomiiFortunei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纲: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目:水龙骨目(Polypodiales)科: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族:鳞毛蕨族 Trib. Dryopterideae [秦仁昌系统的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属:鳞毛蕨属(Dryopteris)种:贯众分布: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朝鲜、日本
分享
概述
贯众
贯众出自《吴普本草》:贯众,叶青黄,两两相对,茎黑毛聚生,冬夏不死,四月华白,七月实黑,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叶。《别录》:贯众,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陶弘景:贯众,近道亦有。叶如大蕨,其根形毛芒全以老鸱头,故呼为草鸱头。《蜀本草》:《图经》云,贯众,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今所在山谷阴处有之。《本草图经》:贯众,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育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犬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纲目》: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筯,其涎滑;其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