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子刺盆景
A. 蒙子树属于珍贵树种吗
不属于。
珍贵树种是属于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树种以及目前虽有一内定数量,但也逐渐容减少的优良树种的统称。
珍贵树种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包括坡垒、紫荆木、银杉、格木等9种及水杉、珙桐、秃杉等5种原生种,要严禁采伐,加强保护管理,如因特殊需要,报林业部批。
第二类包括楠木、红椿、野荔枝、红杉等12种。
(1)蒙子刺盆景扩展阅读:
蒙子树的价值:
1、家具用途
柞榛木家具鉴赏,古代的柞榛木家具属细木家具,制成后不上色、不髹漆,打磨上蜡后,可达到光素的效果。其清雅的风格与黄花梨家具非常相像。
柞榛木家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一玲表会变得光亮呈红褐色,包浆明显,效果很好。现今存世的柞榛木家具,以苏作为多。特别在南通地区、苏南太湖流域、苏北大运河地区均有见。家具制式多为美人榻、炕桌、太师椅等。
2、具有药用价值。
叶入药,能散瘀消肿,治跌打扭伤等。
B. 这个是蒙子树吗
无图无真相
不能判断这个是蒙子树
蒙子树枝、干上常具有长刺
小枝銹色
C. 大家有人知道一种叫蒙子树吗,树枝带敇,青色的树不高像雨伞那的,如知道的告知一下叫什么树名有图片也行
中文学名 柞木,又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网络验证时注意,由于蒙古栎的别名柞树与本种名称相近,很多粗心大意的人将两者混淆,对于搜索结果需要谨慎鉴别。另外,你说该树像雨伞,其实属于误解,正常生长的柞木树形并不像雨伞,你说的属于人工修剪造型的结果。
柞木最新分类——杨柳科 Salicaceae>>柞木属 Xylosma>>柞木 Xylosma congesta,过去的分类属“大风子科”。
D. 这是什么刺
刺柞木。柞木(拉丁学名:Xylosma racemosum(Sieb. et Zucc.)Miq. ),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也称蒙古栎;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药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种子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E. 这是什么树树身上有刺
蒙子树
蒙子树中低海拔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常生长河谷石壁上,枝、干上常具有长刺,小枝銹色。
中文学名
蒙子树
拉丁学名
Mongolian oak
别称
柞针、蒙子树、凿刺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F. 这是什么树
这是柞木(拉丁学名:Xylosma racemosum(Sieb. et Zucc.)Miq. ),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也称蒙古栎;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药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种子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柞木喜光、耐寒、能抗-50度;耐干旱、耐贫瘠、喜中性至酸性土壤。耐火烧、根系发达、不耐盐碱;比重大,空气干密度0.63-0.72gcm立方。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抗腐耐水湿等特点。请看图。
提醒网友,详细介绍请参考网络。如你认为此回答答案正确,你也满意,请按下采纳,谢谢!
G. 这是什么树,长刺
柞木(拉丁学名:Xylosma racemosum(Sieb. et Zucc.)Miq. ),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也称蒙古栎;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药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种子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柞木喜光、耐寒、能抗-50度,喜凉爽气候;耐干旱、耐瘠薄、喜中性至酸性土壤。耐火烧、根系发达、不耐盐碱;材质坚硬、比重大(气干密度0.63-0.72g/cm3)、纹理美观、具有抗腐耐水湿等特点。
柞木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次生林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在俄罗斯、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中文学名
柞木
拉丁学名
Xylosma racemosum (Sieb. et Zucc.) Miq.
别称
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柞木 (原变种),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棕灰色,不规则从下面向上反卷呈小片,裂片向上反卷;幼时有枝刺,结果株无刺;枝条近无毛或有疏短毛。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菱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在近基部中脉有污毛;叶柄短,长约2毫米,有短毛。
花小,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花梗极短,长约3毫米;花萼4-6片,卵形,长2.5-3.5毫米,外面有短毛;花瓣缺;雄花有多数雄蕊,花丝细长,长约4.5毫米,花药椭圆形,底着药;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包围着雄蕊;雌花的萼片与雄花同;子房椭圆形,无毛,长约4.5毫米,1室,有2侧膜胎座,花柱短,柱头2裂;花盘圆形,边缘稍波状。
浆果黑色,球形,顶端有宿存花柱,直径4-5毫米;种子2-3粒,卵形,长2-3毫米,鲜时绿色,干后褐色,有黑色条纹。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H. 蒙子树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海拔高度
应该是海拔几十米至几百米
蒙子树是一种中低海拔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常生长河谷石壁上,枝、干上常具有长刺,小枝銹色。性喜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也耐旱。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台湾省。
I. 锉树是什么树木
锉树,错树(不知甚解的人读错的音),凿树(湖南郴州),刺凿(广东)
中文学名 柞木
拉丁学名 Xylosma racemosum (Sieb. et Zucc.) Miq.
别 称 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柞木(拉丁学名:Xylosma racemosum(Sieb. et Zucc.)Miq. ),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也称蒙古栎;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药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种子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J. 蒙子树长什么样子
原形态:
中低海拔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常生长河谷石壁上,枝、干上常具有长刺,小枝銹色。
单叶、互生,卵状至椭圆状,长约5cm左右,幼株时常宽卵形、约2cm长,硬纸质,锯齿缘,叶背光滑,叶基不明显三出脉,柄短,托叶显著。幼株的叶常呈条片状。雌雄异株,腋生短总状花序。花小,黄白色,无花瓣,雄蕊多数。
形状:
木或小乔木,高2—15米;有刺。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或微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1—2厘米,有细柔毛;花淡黄色或绿黄色,形小,有短柄;萼片近圆形;雄花的雄蕊多数,花丝较萼片长数倍;雌花的花柱极短,柱头稍肥厚。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3—5毫米;有种子2—3。花期5月,果熟期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