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盆栽泥塑
㈠ 室内陈设的概念和作用
室内陈设是指对室内空间中的各种物品的陈列与摆设。陈设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
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气氛即内部空间环境给人的总体印象。
2. 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
3.加强并赋予空间涵义。
4、强化室内环境风格。
5、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
6、反映民族特色,陶冶个人情操。
㈡ 哪里有适合俩人 吃饭聊天的地方
西餐厅
㈢ 写关于做泥塑,栽盆栽的作文
盆栽的仙人掌
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挠的性格十分让人吃惊,有水、无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长满硬刺的掌状茎,它么没不断向上生长,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里又长出一片“绿色的小手长”,使人产生不少遐思。
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在炎热久旱的夏天里,其它盆栽都已经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别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内,可是仙人掌坏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
它从来不讲究,它一扎下根,就好像在说:“这地方真好,就在这里生长吧!”仙人长浑身是硬刺,什么野兽见到它都马上止步。害虫想啮食它,身子总被扎得千疮百孔。一快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大家都以为它枯死了,不,如果你这样任为就错了,它用身体的养份生出根,又培养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的顽强生命力谁可比得上呢?这看起来很平凡的植物,谁料得到,它会长出美丽的小花,就像武士头盔上的彩缨。
仙人掌是热带植物,它形状像手掌,故名仙人掌。它不畏酷暑,就是气温高达摄氏40度,它几天不喝水也能坚强地活下去。就这样它日日、月月、年年经受着烈日的考验,快活地生长着。人也要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景神,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
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药,人们有病,它可以帮忙,比如患了腮腺炎,只要用石头把它捣成酱,再用来敷在腮边,很快就可以痊愈。
仙人掌没有使人一见就生羡慕之心的花朵,也没有多姿多彩的身躯。它浑身长满了针,使人一见觉得一股凉意涌来。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多么令人钦佩!
㈣ 澳门最古老的大型中式民居,怎么成为的世界遗产
㈤ 家中宜放的观叶植物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居室的绿化美化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室内观叶植物也因其较强的观赏性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室内装修、家具、设备等所显示的人工美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各自的特点表现更充分、更鲜明,从而产生动人的美感。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
一叶兰:一叶兰属百合科,原产我国海南岛、台湾等地。它的地下部具有粗状根茎,叶柄直接从地下茎上长出,一柄一叶,带有挺直修长叶柄的片片绿叶拔地而起,故名一叶兰。因其果实极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一叶兰终年常绿,叶形优美,生长健壮,是理想的室内绿化植物。
广东万年青:广东万年青又名亮丝草,其茎干挺拔,节问分明似竹,叶片终年亮绿。它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天南星科,室内盆栽一般高60~90厘米。广东万年青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好在半荫处生长,冬季保持5℃以上即可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家庭养植很方便。
马蹄莲:马蹄莲因其花苞形似马蹄而得名,它还有慈姑花、水芋、观音莲等名。它的叶片卵形或箭形。翠绿油亮,鲜嫩可爱。佛焰花苞形大呈乳白色喇叭状,中央裹着黄色肉质圆柱状花序,亭亭玉立于叶丛中,是一种叶、花两绝的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文竹:文竹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风韵潇洒,四季常青,是家庭常用的观叶植物。文竹为蔓性或半蔓性多年生草本,属百合科。夏秋季开花,花小,白色。果实于冬季或翌春成熟。它原产非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荫。文竹最佳的观赏年龄是1~3年生植株,此期间的文竹枝繁叶茂,姿态完好,极具观赏性。
天门冬:天门冬又名天冬草,亮绿色小叶有序地着生于散生悬垂的茎上,秋冬结红果,它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非常具有观赏性。天门冬喜阳光,也耐荫,在湿润气候下生长良好,冬季要保证不低于5℃,否则会生长不良。盆栽的天门冬适宜装饰家庭室内或厅堂,也可剪取茎叶用作插花的衬叶。
天南星:天南星又有南星、虎掌南星、虎掌草等名,它株形独特,地上无茎,仅一根长而粗壮的叶柄,撑开一片由十数小叶聚成的辐射状叶片,很是奇妙。它的果实也很奇特,佛焰苞绿中带紫,花穗肉质细长。果实成熟时浆果累累,鲜红艳丽。果序下垂,酷似玉米帮,故有山苞米、山棒子的俗名。天南星的繁育、栽培很容易,适于家庭种植。
月桃:月桃为常绿多年生草本,属姜科,它的叶片大型,具金黄色条斑,斜上方生长。叶色美丽,姿态挺拔豪爽,春夏开花,有香气。它原产于印度及我国南方各省,喜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要求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家庭养殖时只要保持上述几点,就可以把它养的很好。
玉簪:玉簪也叫玉簪花,因其洁白如玉的花朵酷似我国古代妇女发髻上的簪子而得名,它还有白鹤花、玉春棒的别名。玉簪是一种观花观叶两宜的植物,它宽大的叶片上叶脉清晰整齐,长长的叶片斜上挑出,颇具风姿。入夏,丛丛嫩叶中抽出婷婷白色的花序,更是风韵动人。它性耐寒,喜阴湿,畏强光和干旱,要求肥沃深厚的土壤。
伞草:伞草又名水竹,属莎草科。它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片簇生于茎顶成辐射状,很象一把遮雨的雨伞。伞草原产西印度群岛,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半荫。它的生长力很强,在温暖季节里,从基部不断萌发新芽,富有旺盛的萌发力。家庭中,可将伞草于容器中进行水盆培养。
吊兰:吊兰叶资优美,颇似我国传统名花兰花的叶片,清秀之中附着钢劲,并能从叶腋处抽生长短不一的下垂匍匐枝,枝上着生大小不一具有气生根的新株,甚为奇特。吊兰也是家庭中常用的装饰植物,最适温度为20℃。冬季不能低于5℃。它是喜肥的植物,在生长旺季,要勤施肥,对叶片要经常喷水,但盆土不可过湿。
竹节秋海棠:竹节秋海棠因其茎干似竹而得名。它的叶片面绿背红,叶缘波浪形,绿面上有银白色点纹,夏秋挂串串粉红色花朵,是观干、观叶、观花的佳品。它原产巴西,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荫性好,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且较耐寒,冬季室内5℃左右,仍鲜绿如常。它的习性强健,很适合家庭栽培。
合果芋:合果芋最让人感到奇妙的是叶形的变化。其叶初生时为矛状或前端尖锐的心形,如马蹄莲叶片。随着生长,叶片逐渐深裂,最终成掌状或鸟足形。于是在一株合果芋上,你会看到新叶清秀动人,老叶凝重沉着,异形叶片交叉重叠,互为映衬,别具特色。合果芋原产美洲,性喜高温多湿,适半荫,以肥沃疏松的土壤为最佳。家庭中用小型盆栽为宜。
冷水花:冷水花原产东南亚,性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在间接光下生长良好,它的叶片绿而有光泽,脉间呈银白色,似白雪飘落,枝叶序态颇具韵味。耐寒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在其开花时喷水或雨淋,花粉就会有力的向外喷出,所以又被叫做手枪植物。
㈥ 观叶植物有哪些
㈦ 泥塑真人公仔 水晶泥塑盆景 两样有什么区别呢
这两个质地不一样,一个是属于陶瓷,另一个属于有机玻璃!
㈧ 盆景的人工盆景
清代宫廷中以珠宝、玉石、翡翠、珊瑚、金银和玛瑙等贵重材料制作的点景,配以金银、珐琅、玉石、雕漆和镶嵌等工艺制作的盆,二者合为一体,称为盆景。
清宫盆景多由内务府造办处的镶嵌作制作,遇有皇太后、皇帝庆寿、皇帝大婚等事,大臣和各地官员也要进献盆景作为礼品。这些盆景多用寓意、谐音来象征吉祥、福寿和太平等。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清,造办处造,通高30.5厘米。
玛瑙雕佛手为盆,佛手一大一小二枚合抱,盆壁上又巧雕一蝴蝶飞落。盆下配镂雕木座。盆上用绿丝线包缠铜丝并弯作枝条状做成梅树,梅花之银鎏金花萼、花蕊焊接于铜枝顶端,又以铜丝裹以红丝线为花心雌蕊,以白玉和白色料做梅花之五瓣,镶粘于花萼与花蕊之间。含苞未开之蕾则在银萼上镶嵌白玉或芙蓉石,花叶以青玉雕成。梅花之间又点缀几朵牙雕菊花,因日久花瓣略有脱落,叶以染色象牙制成,并以金彩勾画叶脉。
此景花枝扶疏,亭亭如盖,细而不弱,柔而蕴刚,色彩配搭明快清丽,一树白色梅花与玛瑙盆相得益彰,雅洁而不失妩媚之风韵。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清,造办处造,通高27.6厘米,盆高6厘米,长26.6厘米,宽17.3厘米。
以竹根雕刻拼接成矮足 ,盆壁四面阴刻几何形夔龙纹饰并染色,又以深色线条勾勒纹饰边缘。盆内为水仙湖石小景,黄杨木雕水仙球根,绿色染牙制叶片,花朵、花心、花蕾均为象牙雕刻,花托以黄杨木制。湖石为紫檀木雕刻。
此盆景中间立二座湖石,两株水仙欹侧而生,线条柔和多变。象牙、黄杨木质地细腻柔和,而紫檀木雕湖石则粗砺峻峭,花叶鲜丽明艳,湖石色泽沉着厚重,二者之材质、色泽和造型相互衬托,刚柔相济。此景工艺精湛,物象写实而清新简洁,风格高雅,在以华丽繁缛为能事的宫廷盆景工艺中可谓别树一帜。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清,造办处造,通高39.5厘米,最宽处54厘米。
以天然木根雕作槎舟状,槎下以彩绘泥塑波浪为托,波浪上留孔插入象牙雕刻的莲花、莲叶、莲蓬。槎头置铜镀金四出葵瓣式錾胎珐琅盆,内植小型碧玺果桃树。槎中部端坐一位以染牙雕刻的老者,长髯及胸,一手抚膝,一手执画卷,神色安详。老者身前置掐丝珐琅圆盘,内盛葡萄,身后置錾胎珐琅六方瓶,瓶内插象牙菊花等。槎尾缠绕铜镀金藤萝,上卷如龙尾,覆于老者上方,垂挂白玉小葫芦及烧蓝叶,细巧可爱。
仙槎源于神话传说。晋张华《博物志》中记某人乘槎泛海漂去,竟遇牛郎织女。后世又将故事人物附会为张骞,谓其乘槎寻黄河之源。目前所知最早以仙槎为工艺品题材者是元代著名的冶银工匠朱碧山,他所制银槎流传至今。明清时期,仙槎被纳入吉祥图案体系,与八仙过海等题材类似,皆被赋予祝寿之意,甚得皇室宝爱,是清代宫廷工艺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此景结构匀称,置景错落有致,富于装饰趣味。雕饰材质多样,色彩丰富,技巧繁难,堪称同类制品中的经典之作。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清中期,苏州造,通高7.3厘米,座长90厘米,宽37厘米。
紫檀木垂云纹八足随形座,座边缘设铜镀金镂“万”字纹栏杆。座中设天然木山,古意盎然。山中以白玉、碧玉、玛瑙、翡翠、碧玺、松石等制作灵芝、仙桃、瑶草嘉蕙等,于孔隙石笋之间倒挂丛生,五色缤纷。山腰置一座蓝顶圆亭,7位仙翁或立于山腰,或相伴行于山间,或对坐亭间畅谈。玉鹤口衔仙草飞悬在山顶,玉鹿则伏卧于山腰亭旁,仰望上方的灵草。
此件寓意仙人祝寿的景观造型大方,人物刻划细腻,神态各异。花草与鸟兽等色泽清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颇富情趣,是中、大型景观中的精心之作。
㈨ 薰衣草有什么寓意
薰衣草花语:等待爱情 薰衣草节 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薰衣草产地之一。每年5月至10月薰衣草花开时节,普罗旺斯就成了薰衣草的王国,满山遍野迎风摇曳的薰衣草,映衬着普罗旺斯的乡村风景和灿烂阳光,交织出紫色的梦境。 通常在这段时间,当地人都会举办“薰衣草节”,镇上的男女老少穿着上个世纪的淑女乡绅的布衫绸服,骑坐着一百年前的脚踏车或马车,牵着他们的牛羊鸡鸭,带上他们用薰衣草作的肥皂香水,塞满薰衣草花子儿的药枕头和当地产的蜂蜜牛扎糖水果香瓜,陶器泥塑到村外的树林里摆摊子,售卖各种薰衣草产品,以庆祝节目。 薰衣草的传说 在盛产薰衣草的欧洲大陆,普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牧羊女邂逅了一位英俊少年,两人坠入爱河,天天约会。一天少年突然提出要带着她远走高飞。牧羊女回到家把这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心生疑问,于是交给她一束紫色的薰衣草,她把薰衣草抛在少年身上,薰衣草立刻化为一股紫色的烟雾,而少年也现出了魔鬼的原形逃走了。由此薰衣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具有魔力的一种神圣药草。 薰衣草形态特征 薰衣草(LavanlaSpecies)是一种著名的香草植物,株高30—40公分,叶互生,椭圆形披尖叶,穗状花序,花蓝紫色,英文名称Lavender。 薰衣草的栽培 喜阳光,耐热,耐旱、耐寒、耐瘠薄,抗盐碱。花期夏、秋。 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4月。发芽适温为18℃—22℃。薰衣草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育苗应当用肥沃疏松的土壤。种子有较强的休眠期,播种之前应浸泡12小时,再用20—50ppm赤霉素浸种2小时后播种,约10天即出苗,如果不处理则要一个月才能发芽。 薰衣草的应用 薰衣草是优良草本花卉,可用作花坛、花径、地被植物,亦可盆栽观赏。 薰衣草全株带浓郁芳香,可制干花或提炼精油。也可直接放在室内熏香,或是以精油为香料制成香水、茶包、肥皂等。在药理上,薰衣草具有安定神经、治疗失眠、促进食欲的功效。
㈩ 纳西族有哪些民族特色
一、木楞房
传统的木楞房直接以圆木为材料,建造时先平齐木料,在两端砍出接口,然后将圆木首尾相嵌,大小头均齐,构成四面围墙。然后架起檩条,直接铺上长形木瓦,用石头紧压木板。圆木间抹上牛粪或泥,以避风寒。
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木楞房绝大多数由四个房屋组成大小不等的四合院,一幢是正房,左面是经堂,右为畜圈,正房对面一坊为两层楼。
正房为全家就餐、主妇休息及储存粮食杂物的地方;对面的楼房上分为许多小间,是“阿夏”情人偶居的地方;院内房间布局较为复杂,有主室、上室、下室、后室、仓库等。
二、服饰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
羊皮带用棉布制成,每根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寸,使用时必须是成对的。围腰带非常精致,只有在节日才系。它是一对长约三尺、宽约两寸的棉布带子,上面绣有盆栽菊花、二龙戏珠等图案。永宁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丝线,并将丝线后垂至腰部。
三、主要节日
祭天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作为是否纳西人的标志之一,如俗语所说“纳西是祭天的人”。祭天最初是纳西人远古自然崇拜的形式,后来便与民族的母系远祖和父系祖先崇拜联系起来。当代,在一些比较边远的乡村保留了这一盛大节庆,近年来,恢复祭天传统节日的村寨有所增加。
新年 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棒棒会” 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的一个别开生面的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这天,四乡农民一大早就来到丽江古城,古城从四方街到关门口一带,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街道上摆满了竹、木、铁农具和各种果树苗木、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现在,这个节日依然存在,但节庆的场所已改在古城附近举行。
四、绘画与雕塑
绘画与雕塑是纳西东巴宗教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东巴绘画可分为木牌画、竹笔画、纸牌画和卷轴画。木牌画分尖头形和平头形两种。
尖头木牌画一般绘神灵和被认为是善的大自然精灵“署”,着色;平头形木牌画各种鬼怪,不着色。纳西木牌画与我国西北地区出土的汉代人面形木牌有传承关系,木牌上画鬼神再插于地上祭祀之俗,原是古羌人的古俗。
竹笔画主要是指用书写东巴经的尖头竹笔所绘的图画,包括经书封面装帧、经书扉页画、题图、插图等,有白描也有彩色。纸牌画指画在多层厚纸粘合而成的硬牌上的绘画,分为占卜纸牌画、自然神“署”之画以及东巴的五幅冠等。卷轴画是画在布质卷轴画上的各种神像画,东巴举行仪式时挂在临时设置的经堂上。
卷轴画中的杰作是“神路图”,该画长15-20米,上绘鬼神人三界,有近400个人神鬼兽形象。该画用于丧礼和超度亡灵仪式。 东巴雕塑有面塑、泥塑、木雕。东巴绘画和雕塑有粗犷率直、自然浑朴的风格。
五、宗教信仰
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各种宗教相容共存,各行其道,都有各自的信众,但在乡村,信众最多的是东巴教。
东巴教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民族精神、文化习俗有重大影响,是纳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干,是在纳西族处于氏族和部落联盟时期的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吸收了藏族的本教、藏传佛教等的一些内容,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态
。它有自己的仪式系统,庞大的鬼神体系,与各种仪式相配套的经典。泛灵信仰,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卜,以及“大自然和人是兄弟”这一基本理念,是东巴教的主要特征。
六、歌舞
纳西族的民间歌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热美磋》、《喂默达》、《阿丽哩》等。其中《热美磋》俗称“热热磋”或“窝热热”,属于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类歌舞都边歌边舞,随着轻松的舞步,一人领唱众人和。
《喂默达》的舞蹈形式有两种:一是半圆圈式。男女舞伴围成半圆,由一歌手领唱带头,其余依次以后者右手搭于前者左肩,跟随其后,左手自然下垂,按逆时针方向,踩着歌唱的节奏缓步行进。每至乐曲的最后一拍,众人躬腰、点头、踏步一次。
第二种是双半圆式。男女分开,各成半圈,男队手式同前,女队手牵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进,男女各有一领唱领舞者,两队相互对歌不断变换图形,或成圆圈,或走‘龙吐水”,或作“绕麻花”等。
(10)大盆栽泥塑扩展阅读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中上游的少数民族,除四川省的木里、盐源、盐边三县及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香格里拉、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
今天的纳西族,是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我国西北青海、甘肃河湟一带的氐羌族群,沿着横断山脉向南迁徙,与沿途居民经过长期的融合而成。
秦汉时期,他们先从岷江上游到雅砻江流域,再到金沙江中上游地区,其中的高勒趣第17代孙、叶支系的叶古年在唐朝初年进入丽江盆地。纳西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区。
纳西族有表意的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和音节文字格巴文,1957年政府还为纳西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纳西语拼音文字方案,现已试行推广。纳西东巴文字,一般认为创造于唐代,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唯一的象形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一样,发展也不平衡。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维西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香格里拉县的一些地区则仍保留着领土经济的残余;宁蒗县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解放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纳西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