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孤峰式

盆景孤峰式

发布时间: 2022-06-02 22:39:28

⑴ 论插花艺术与盆景艺术是否有相通之处

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

⑵ 水石盆景的介绍

bonsai be composed of trees;rocks and waters 于盛水的盆中植树、置石并艺术加工和精心养护的艺术品。水石盆景根据造型的不同,可分为驼峰式、连峰式、孤峰式、对峙式、横云式和卧岗式等。

⑶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是怎样布局的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又称孤峰式。一般盆内只放一块体态高大的山石版形成孤峰权,孤峰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山峰形象,并且要有高耸、突兀之貌,不宜矮小平庸,一般峰高是盆长的80%左右,也可峰高大于盆长。山石不要置于盆中央,宜偏左或偏右。但也不能紧贴盆边。

偏重式:偏重式由两组山石组成,分别位于盆左、右两侧,一组较高大为主体,另一组较矮小为客体。切忌两组山石高低、大小相似。两组山石在结构上是断开的,但又形断意连,相互呼应,构成统一整体。

开合式:开合式由三组山石组成,盆前方左右两侧各置一组,有主有次,两组山石中间的后方再置一组更加低矮的远山。三组山石在平面位置上应形成不等边三角形/

重叠式:山石可分为两组或三组,每组山石均形成连绵不断的低矮山脉,从盆的一侧向另一侧蜿蜒伸展,山脉与山脉穿插、重叠,表现一派远山景象。要避免山脉在平面上排成直线,每组山脉宽窄、长短也要有变化。

散置式:散置式是由三组以上山峰组成,并且山峰多呈分立状。散置式特别强调峰群的有机统一,山峰布置应有疏有密,有主有次,使宾主分明,否则将是一盘散沙。

⑷ 彭春生1987年对盆景的系统分类法

彭春生系统分类法

本分类系统提出“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若干亚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其分类标准是

①类:依据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为三大类,即桩景类、山水类、树石类。

②亚类:桩景类按观赏特性分为松柏亚类、杂木亚类、观花亚类、观叶亚类。山水类按石质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树石类也可以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

③型:依据造型规定是自然还是有规律而把桩景类划分为自然型和规则型,依据用盆构造不同而将山水类划分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和壁挂型。

④亚型:根据树桩根、干、枝的造型变化又分为根变亚型、干变亚型、枝变亚型等等。

⑤式:再根据桩景树木形态、数目和山水盆景布局而把各个型、亚型分成若干式。

式是中国盆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其中:

自然型干变亚型有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悬崖式、枯干式、劈干式、枯干式、附石式、单干式、双干式、三干式、丛林式、象形式。

自然型根变亚型有提根式、连根式、提篮式。

自然型枝变亚型有垂枝式、枯梢式、风吹式。

规则式干变亚型有六台三托一顶、游龙式、扭旋式、一弯半、鞠躬式、疙瘩式、方拐式、掉拐式、对拐式、三弯九倒拐式、大弯垂枝式、滚龙抱柱式、直身加冕式、老妇梳妆式。

规则型枝变型有屏风式、平枝式、云片式、圆片式。

水盆型峰形亚型有立山式、斜山式、横山式、悬崖式、峭壁式、怪石式、象形式、峡谷式、瀑布式。

水盆型峰数亚型有孤峰式、偏重式(对山式)、开合式、散置式、群峰式、石林式。

旱盆型也可以有以上各式。水旱型目前只有溪涧式、江湖式、岛屿式、综合式。

此外,还有壁挂式。树石类以下分类可以参照水旱型等。

⑥号:所有各式又都有大小之分,再依据大小规格而把各式分为5种规格。

⑸ 插花与盆景技艺中山石修饰的内容有哪些

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相石
相石(选石)遵循的原则是适景适石即包括因石立景和因景选石两个方面。
1)因石立景,即根据选好的石料,以其种类、形状、色泽等因素来决定适宜制作的意境,对其因材布景,充分发挥山石的天然形态,有利于展示盆景造型的艺术特色。如刚劲挺拔的斧劈石,用来制作层峦叠翠的群峰景观,则群峰雄伟耸秀,水岸峭壁千仞,山上林木扶疏,山下屋朝阳,水际轻舟悠荡,胜似蓬莱仙景;青翠的英石宜表现江南平远山水,群峰丛翠,林木葱笼,碧水荡漾,清澈秀润,一抹夕阳中,轻舟竞游,也是一幅美丽的南国风光;刚劲峻拔的松化石,可用来表现巍峨雄伟的北国风光;晶莹剔透的昆石,用来表现江南水乡春色。有眼观赤壁,如临嵩华,似自然景物,具怡神悦目之趣。但表现的意境、内容常受石料的限制。
2)因景选石,即要根据创作意图选择石料,对所选石料种类、形状和色泽等都是预先指定。如表现雄峻挺拔的山峰,应选高耸挺拔的木化石、砂片石等硬质石料;表现江南平原山水,层峦叠嶂,应选低平缓坡的砂积石、海母石、孔雀石等松质石料;表现雪景,则应选晶莹自净的昆石,宣石或雪花石。因景选石,在创作中可以掌握主动权,并可表现和发挥意境主题。但常因不能选到理想的材料,而必须进行艺术加工,要雕凿而又不露痕迹。

山石盆景立意、布局
1 立意 顾名思意,就是确立作品的意境。
2布局 将加工好的山石排列组合,在整体上就是布局,布局是制作山石盆景关键性步骤,它直接关系到意境的表达和体现,即关系到该山石盆景制作的成败。布局包括正确处理山石盆景的大小比例、远近虚实、山石与水面的关系、种植与点缀等。山石盆景整体布局时,先定主体,立主峰,定主景。主峰的定位,凡是体积较大,体形较高的主体山,应在盆中占有显著位置,即正中稍偏;而形体较小的客体山,作为主体山的陪衬,应配置在相对的一角,或中间稍后,以作呼应即“主宾分明”。宾主位置确定以后,才能解决“远近之形”。
借鉴画理所谓“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山石盆景,除了山石,便是水。
3 用盆,常用大理石、汉白玉的浅口长方形盆,也有自制的各种材料的浅盆。

⑹ 盆景怎么分类

彭春生系统分类法

本分类系统提出“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若干亚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其分类标准是

①类:依据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为三大类,即桩景类、山水类、树石类。

②亚类:桩景类按观赏特性分为松柏亚类、杂木亚类、观花亚类、观叶亚类。山水类按石质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树石类也可以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

③型:依据造型规定是自然还是有规律而把桩景类划分为自然型和规则型,依据用盆构造不同而将山水类划分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和壁挂型。

④亚型:根据树桩根、干、枝的造型变化又分为根变亚型、干变亚型、枝变亚型等等。

⑤式:再根据桩景树木形态、数目和山水盆景布局而把各个型、亚型分成若干式。

式是中国盆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其中:

自然型干变亚型有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悬崖式、枯干式、劈干式、枯干式、附石式、单干式、双干式、三干式、丛林式、象形式。

自然型根变亚型有提根式、连根式、提篮式。

自然型枝变亚型有垂枝式、枯梢式、风吹式。

规则式干变亚型有六台三托一顶、游龙式、扭旋式、一弯半、鞠躬式、疙瘩式、方拐式、掉拐式、对拐式、三弯九倒拐式、大弯垂枝式、滚龙抱柱式、直身加冕式、老妇梳妆式。

规则型枝变型有屏风式、平枝式、云片式、圆片式。

水盆型峰形亚型有立山式、斜山式、横山式、悬崖式、峭壁式、怪石式、象形式、峡谷式、瀑布式。

水盆型峰数亚型有孤峰式、偏重式(对山式)、开合式、散置式、群峰式、石林式。

旱盆型也可以有以上各式。水旱型目前只有溪涧式、江湖式、岛屿式、综合式。

此外,还有壁挂式。树石类以下分类可以参照水旱型等。

⑥号:所有各式又都有大小之分,再依据大小规格而把各式分为5种规格。

⑺ 盆景有分类吗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⑻ 孤峰式盆景的做法

①先把主峰(近景)组置盆钵左侧。
②把远山置盆钵后沿前方。
③把中景组峰峦置盆钵专 右侧,然属后近看远瞧,布局不理想时,把几组山石作适当移动。
必要时在盆内适当位置摆放 1或2块山石,使景物显得更加自然。
④最后绿 化和点缀。

⑼ 盆景制作

盆景和诗、画、园林艺术一样,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又相互借鉴。诗、画常取材于园林、盆景,而园林、盆景的创作又强调富有诗情画意。因此,盆景的立意和布局造型无不受到诗、画的影响和启迪,许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就是吸取了绘画的表现技法创作而成的。
但盆景又不同于诗、画、园林,它受到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诗是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描写事物,歌颂祖国的锦绣山河,它不受空间的限制,画可以利用画幅的边角勾勒出半个峰峦,以表示山岭绵延,而盆景却没有边角可以依助,只能做成完整的山峰,故又受到空间的限制,园林虽然也受到实际空间的限制,但其可利用的空间却比盆景大得多。盆景艺术是以盆为纸,以植物山石绘成立体的画,利用盆景艺术的表现手法,把大干世界浓缩于小盆之中。
盆景艺术流派众多,风格纷繁,造型布局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虽然形式和风格不同,却都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原则,再结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加以正确发挥,在进行盆景艺术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法一而形万”。
盆景造型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故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创作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创作取得成功。
第一节意在笔先
立意即构思,写文章在动笔之前,先确定写什么、怎么写?盆景创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题思想,就是想表现什么、如何去表现?盆景作品成功与否,与其立意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立意庸俗,当然创作不出造型新颖、具有诗情画意的盆景来。清代乾隆时期诗人兼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左则左,意庸则庸,意俗则俗。”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把盆景的立意和意境相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概括地说,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盆景的意境则是指盆景艺术作品的情景交融,并与欣赏者的情感、知识相互沟通时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不是盆景的具体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学作品的思想性那样明显,它是内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赏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联想,才能体味其中之美妙。如当人们看到给一株树干粗短、枝叶茂盛的五针松盆景命名为《有志不在年高》时,就会使人想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多少英姿勃发的青少年,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从而激发人们献身祖国、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这种情景交融的联想和想象就是意境。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启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比如当你游览黄山时,看到千姿百态、驰名中外的松树,如迎客松、倒挂松等,其顽强的生命力使人倍受感动,于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观再现出来,这就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并根据这一欲望进行立意,然后选材进行创作。另一种情况是“见树生情”,或叫“见物生意”。比如当你挖到一棵好的树桩,或亲友赠送一株树木素材时,盆景创作的经验使你不会草率下剪,而是左观右望,上下打量,反复推敲,当眼前的树木和头脑中储存的图
象即树木的造型结合在一起时,构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产生了。前者可谓“因意选材”,后者则是“因材立意”。规则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选材”,而自然式造型则大多是“因材立意”。
山水盆景的立意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当你在国内游览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后,深为祖国锦绣山河的壮丽景色所感染,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想把看到的自然风光再现出来,或因看到某种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受到启发想进行创作,进而选择适当的材料制成盆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以盆景《中流砥柱》的情况为例,说明盆景创作立意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改革开放,像和煦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使百花争艳,万木葱茏。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四化的步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看了他们的事迹很受感动,于是我想创作一件盆景来赞颂这些改革能手。那么究竟创作什么样的盆景才能表现这些英雄人物坚韧不拔、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发挥支柱作用呢?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以《中流砥柱》命题进行创作。
接下来,面临如何选材的问题,就是选用什么样的石料才能表现这些改革能手们的坚强、刚直,在改革的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的精神风貌呢?最后选中了斧劈石。但是我又考虑如果制作一件孤峰独秀式的山水盆景,峰峦虽然高大,却不合乎命题的要求,因为改革能手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所以采用众多峰峦的平远式较为理想。然而,不太高的峰峦能够表现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吗?我想到中国有几句名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多少翩翩少年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当今的改革能手中青年占多数,这些不太高的峰峦不是恰好能表现上述思想内容吗?最后我选定了多峰峦的平远式造型。
在选石构思中,我突然想起桂林市解放桥附近的漓江中,有一小山屹立江上,在小山下游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洲渚,于是我以这些自然景物为蓝本进行创作。
中流砥柱是指江河中的小山。为表现其抗击惊涛骇浪、坚如磐石的气势,我将盆景上的峰峦略向江河上游倾斜,使其造型更为生动有力。

山水盆景立意的另一种情况是,先有了石料,创作者根据石料的多少、形态、特点等,反复琢磨后再立意,然后动手进行创作。例如,有一块型号较大、体态嶙峋的瘦形松质石料,对其反复观察后感到,如将它锯开反而不美,可扬长避短,设计一件孤峰独秀式山水盆景,寓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情画意。制作时,根据石料的形态特点,因材制宜,因势利导,先把石料外形轮廓加工成孤峰独秀式石料素材;再在峰峦正面雕琢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山路要下宽上窄、时隐时现,通往山巅;在山路下部配置人物,好似在奋力向上攀登的样子。

热点内容
梦见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10 18:27:34 浏览:591
云南茶花鸡苗 发布:2025-09-10 18:16:47 浏览:375
浪花一朵朵浪坛独家 发布:2025-09-10 18:10:29 浏览:322
湖敌兰花 发布:2025-09-10 18:08:57 浏览:832
七夕这首歌 发布:2025-09-10 18:07:33 浏览:835
采茶花歌曲 发布:2025-09-10 17:50:24 浏览:493
藻铃玉花语 发布:2025-09-10 17:31:23 浏览:652
几月兰花香 发布:2025-09-10 17:20:48 浏览:624
樱花和战队 发布:2025-09-10 17:20:37 浏览:354
樱花任务3 发布:2025-09-10 17:14:23 浏览: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