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藤盆栽
① 有谁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
金铃子
金铃子俗称:赖葡萄
金黄色的外壳,上面鼓凸着若干大小不等的颗包,有些像苦瓜。掰开,里壳是金橙色,里面躺着无数鲜红的籽粒,绒绒地聚在一起。整个水果颜色非常艳丽,不由令人馋诞欲滴。
② 苦瓜藤可以盆栽吗
苦瓜藤可以盆栽,苦瓜种植季节:2-5月(南方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播种)
一、 育苗
1、由于苦瓜种子壳厚,表皮还有蜡质,吸水较慢,因此要注意催芽方法。具体做法是:用50~60℃温水浸种10~15分钟,边浸边搅拌,待水温降至室温后再继续浸10~12小时;然后再置于25~30℃下催芽,经过约48小时后,即可发芽。若温度低,则发芽较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尚未发芽之前的种子,必须每天用清水擦洗1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
2、一般用点播法,每穴播2粒种子,覆土约1~2厘米,浇透水,可覆膜保温,3 0~3 3℃时约2~3周发芽。
3、幼苗生长较慢,约经过2~3周,有3~4片真叶时可定植,定植时土中应施适量的腐熟有机肥。
二 、 日常管理
1、需肥量大,且生育期长,一般每1~2周施1次腐熟有机肥,结果期应增大磷钾肥的比例。
2、开始牵蔓时应设立支架,也可用绳牵引至牢固的支架上,注意不要让藤蔓相互缠绕。
3、苦瓜分枝能力较好,一般保留主蔓和植株3 5厘米以上的侧枝2~5条即可,其他剪除。如有枯叶、黄叶应及时清除,以利于通风。
4、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果率,一般在上午8~l0点进行,将成熟的雄花上的花粉抹到雌花柱头上即可。
5、喜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环境,生长适温20~30℃。10℃以下生长不良,遇霜容易死亡,开花结果期能忍受30℃以上的高温。
三、采收
当瓜皮上的瘤状物突出膨大,颜色还未发白发亮时就可采收。若留种则可等瓜皮变为橘红色时再摘下。
③ 圆苦瓜和长苦瓜,味道有什么区别呢介绍一下
生物学分类:真核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Momordica)、苦瓜(M. charantia)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p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乾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临床应用: 1. 用於烦热口渴,中暑等。 烦热口渴: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乾,每次 6-9 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用於痈肿,痢疾。 痈肿:取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痢疾:取鲜苦瓜捣汁,开水冲服;或鲜苦瓜一个,捣烂绞汁,开水送服或用苦瓜藤晒乾研成般末,每次 3 克,每隔 6 小时服一次,开水送服。 3. 用于肝热目赤或疼痛。 煎汤或捣汁饮; 或苦瓜乾 15 克,菊花 10 克,水煎服。 4. 用于暑天感冒发热、身痛口苦。 苦瓜乾 15 克,连须葱白 10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 5. 用于胃疼。 苦瓜烧成炭研末,每次 1 克,开水送服,一天 2-3 次。 用量、用法: 6-15 克。煎汤、绞汁服或炒食。 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孕妇不宜。
④ 这呈什么植饧
麦冬。
⑤ 苦瓜又名什么
苦瓜又名凉瓜,是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缘草本。茎、枝、叶柄及花梗披有柔毛,腋生卷须。叶子的直径达3至12厘米,有5至7道掌状深裂,裂片呈椭圆形,外沿有锯齿。春夏之交开花,雌雄同株,黄色。果实长椭圆形,表面具有多数不整齐瘤状突起。种子藏于肉质果实之中,成熟时有红色的囊裹着。苦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原产地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原产于热带地区。在南亚、东南亚、中国、和加勒比海群岛均有广泛的种植。
⑥ 这是什么植物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F%E0%B9%CF图片验证!是一种苦瓜。
1、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熟时橘黄色,略有苦味,可做蔬菜。
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癞瓜。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苦瓜的特征和特性
苦瓜,别名凉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日本、东南亚栽培历史悠久,17世纪传入欧洲,仅供观赏,不作食用。我国早有栽培,除供观赏外,还供菜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等省栽培较普遍。苦瓜果实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糖类3.2克、纤维素1.1克、胡萝卜素0.08毫克、线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84毫克,是瓜类蔬菜中含维生素C最高的一种,在蔬菜中仅次于辣椒。嫩果中糖甙含量高,味苦,随着果实成熟,糖甙被分解,苦味变淡,多食用嫩果。肉质脆嫩,苦味适中,清香可口,炒食、煮食、焖食、凉拌、泡菜、饮料均可。在医药上有增进食欲、明目、助消化、清凉解毒、利尿和治疗犊尿病等疗效。苦瓜耐热,病虫害少,易栽培。近年来各大中城市作为增加夏秋淡季蔬菜花色品种来栽培。广东地区苦瓜还出口港澳。苦瓜还作为庭园垂直绿化的观赏植物,夏季开黄色小花,真是万绿丛中点点黄。果实成熟后桔黄色,又添一景。果肉开裂后种子外面有红色厚肉,似蛋黄,非常艳丽。苦瓜不仅是夏季佳蔬,又是一味良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逐渐扩大栽培的区域。
一、特征和特性 根系发达,侧根较多,根群分布范围在1.3米以上,茎为蔓性,五棱,浓绿色,有茸毛,分枝力强,易发生侧蔓,侧蔓又发生孙蔓,形成枝叶繁茂的地上部。子叶出土,初生真生对生,盾形、绿色。真叶互生,掌状深裂,绿色,叶背淡绿色, 5条放射叶脉,叶长18厘米,宽18—24厘米,叶柄长9—10厘米,柄上有沟。花为单性,雌雄异花同株。先发生雄花,后生雌花,单生。果实为浆果,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果形有纺缍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等。皮色有绿色,绿白色和浓绿色,成熟时为桔黄色,果肉开裂,露出种子,种子盾形、扁、淡黄色,每果含有种子20—30粒,千粒重为150—180克。
苦瓜整个生育过程需80—100天左右,在抽蔓期以前生长缓慢,绝大部分茎蔓在开花结果期形成。各节自下而上发生侧蔓,形成多级茎蔓。随着茎蔓生长,叶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在单株叶面积中,其开花结果期就占95%,由此可见,同化器官是在开花结果中后期形成。一般植株在第4—6节发生第一雄花;第8—14节发生第一雌花,通常间隔3—6节发生一个雌花,但在主蔓50节之前一般具有6—7个雌花者居多。从调整植株营养来看,除去侧蔓,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主蔓的雌花座果率。
苦瓜性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30-35℃,若在20℃以下,发芽就缓慢,种皮厚,经40一50℃温水浸种4—6小时后,30℃左右下催芽,两天开始发芽,两天半大部分发芽,13℃以下发芽困难。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以25℃为最佳。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生长发育。多数认为35℃以上和15℃以下的温度不利于苦瓜的生育。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喜光不耐荫,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座果率提高。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保水保肥好的、肥沃的壤土为宜。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6]。又含类脂(lipid),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桐酸(elacostearic acid)[7]。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临床应用:
1. 用於烦热口渴,中暑等。
烦热口渴: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乾,每次 6-9 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用於痈肿,痢疾。
痈肿:取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痢疾:取鲜苦瓜捣汁,开水冲服;或鲜苦瓜一个,捣烂绞汁,开水送服或用苦瓜藤晒乾研成般末,每次 3 克,每隔 6 小时服一次,开水送服。
3. 用于肝热目赤或疼痛。
煎汤或捣汁饮;
或苦瓜乾 15 克,菊花 10 克,水煎服。
4. 用于暑天感冒发热、身痛口苦。
苦瓜乾 15 克,连须葱白 10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
5. 用于胃疼。
苦瓜烧成炭研末,每次 1 克,开水送服,一天 2-3 次。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孕妇不宜。
参考资料:
《滇南本草》: "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生生编》: "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本草求真》: "除热解烦。"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毒副作用:
现代研究: 苦瓜含苦瓜、5-羟基色胺和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Y-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醣、微量脂肪、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等。
苦瓜浆汁或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苦瓜仁 (籽) 味苦甘,却可「益气壮阳」。此处壮阳,殆指肾火积热,房事一触即泄,得苦瓜仁散其邪热,性事反得平衡而复正常,故能壮阳。若体弱虚寒的阳痿,服之益增其痿矣。
据动物实验,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死亡,那么孕妇不宜吃苦瓜了。
【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
【性味归经】瓜、根、叶: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中暑发热,牙痛,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痱子,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瓜、根、平:2~3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文化欣赏】
清·叶申芗。《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民间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民间谚语:“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
苦瓜的功效
1.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2.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3.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仰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捏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⑦ 求一篇关于苦瓜的说明文
苦瓜又称做凉瓜,苦瓜喜暖,称耐热不耐寒,喜光而不耐阴,喜湿而不耐渍,苦瓜营养丰富,肉质爽脆,苦瓜带甘,促进饮食,消炎退热,清心.明目.防癌抗癌,防止恶性肿瘤生长,能降血糖是,糖尿人的理想食品,苦瓜里含有一种葫芦素的物质,所以很苦。
苦瓜的种植时间是春天,每年的春天爷爷总是在自己的大院里种了很多苦瓜,首先是开始播种,把种子撒在地里,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上去,十几天左右,苦瓜长出了一个个小芽,又过五天左右叶子长到了四五天这时可以移植了,爷爷一棵棵苦瓜苗移到了院子的四周搭起了苦瓜架子,过了几天苦瓜的叶茎都顺着架子往上爬,过了十几二十几天,小小的苦瓜长出来了,因为苦瓜的抵抗力很强,所以果子很美丽,很健康,又过了一阵子院子里的苦瓜的叶子郁郁苍苍,你看那叶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都漾起波文好看得很。一个个苦瓜悬挂在架子上看了真想流口水。
啊!许多人都喜爱,苦瓜是夏季和秋季的主要的蔬菜。
⑧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藤蔓的。根下有薯!你们可不要认为是葛根哦
这是旋花科植物七爪龙(学名):多年生大型缠绕草本,具粗壮而稍肉质回的根。茎圆柱答形,有细棱,无毛。叶长7-18厘米,宽7-22厘米,掌状5-7裂,裂至中部以下但未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或不规则波状。聚伞花序腋生,各部分无毛,花序梗通常比叶长,具少花至多花;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5-6厘米,花冠管圆筒状,基部变狭,冠檐开展。蒴果卵球形。种子4,黑褐色。
块根磨碎用以消肿及泻下;块根还可提取淀粉,可食用。植株栽培供观赏。生于海拔280-1020米的海滩边矮林、山地疏林或溪边灌丛。分布于热带地区。产中国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南部,越南也有分布。
中文学名:七爪龙
别称:细种五爪龙、牛乳薯、栅手、野牵牛、野商陆、山水瓜、苦瓜藤
⑨ 这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经济价值
锦荔枝又叫癞葡萄
《救荒本草》卷四云:“(锦荔枝)叶似野葡萄叶而花叉多,叶间生细丝蔓。开五瓣黄碗子花,结子如鸡子大,尖稍,纹绉状似荔枝而大,生青熟黄,内有红瓤,味甜。”
《野草博录》卷二【锦荔枝】一条云:“一名癞葡萄。藤蔓延草木生,长七八尺。茎有毛涩。叶似野葡萄叶,花叉甚多。开五瓣黄碗子花。结实鸡子大,稍尖,皮似荔枝大,生青熟黄,内红瓤味甜。”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云:“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气味 (瓜)苦、寒、无毒。
(子)苦、甘、无毒。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临床应用:
1. 用於烦热口渴,中暑等。
烦热口渴: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鲜苦瓜 1 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乾,每次 6-9 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用於痈肿,痢疾。
痈肿:取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痢疾:取鲜苦瓜捣汁,开水冲服;或鲜苦瓜一个,捣烂绞汁,开水送服或用苦瓜藤晒乾研成般末,每次 3 克,每隔 6 小时服一次,开水送服。
3. 用于肝热目赤或疼痛。
煎汤或捣汁饮;
或苦瓜乾 15 克,菊花 10 克,水煎服。
4. 用于暑天感冒发热、身痛口苦。
苦瓜乾 15 克,连须葱白 10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
5. 用于胃疼。
苦瓜烧成炭研末,每次 1 克,开水送服,一天 2-3 次。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孕妇不宜。
参考资料:
《滇南本草》: "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生生编》: "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本草求真》: "除热解烦。"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毒副作用:
现代研究: 苦瓜含苦瓜、5-羟基色胺和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Y-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醣、微量脂肪、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等。
苦瓜浆汁或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苦瓜仁 (籽) 味苦甘,却可「益气壮阳」。此处壮阳,殆指肾火积热,房事一触即泄,得苦瓜仁散其邪热,性事反得平衡而复正常,故能壮阳。若体弱虚寒的阳痿,服之益增其痿矣。
据动物实验,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死亡,那么孕妇不宜吃苦瓜了。
【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
【性味归经】瓜、根、叶: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中暑发热,牙痛,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痱子,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瓜、根、平:2~3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文化欣赏】
清·叶申芗。《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民间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民间谚语:“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
【保健食谱】
1.苦瓜拌芹菜 苦瓜、芹菜各150克,芝麻酱、蒜泥各适量。先将苦瓜去皮、瓤,切成细丝,用开水烫一下,再用凉开水过一遍,沥掉水分,然后将芹菜、苦瓜同拌,加入作料调匀即可。本菜肴具有凉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患者食用。
2.苦瓜茶 苦瓜1个,绿茶适量。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去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通风处阴于;将阴干的苦瓜,取下洗净,连同茶切碎,混匀,每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沏饮用。此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等病症。
3.苦瓜汁 鲜苦瓜500克。先将苦瓜洗净切片,入锅中加水250毫升,煮10分钟左右,瓜熟即可,食瓜饮汁。本汁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目赤疼痛者饮之。
4.苦瓜泥汁 生苦瓜三条,白糖60克。先将苦瓜洗净,捣烂如泥,加入白糖拌匀,2小时后将水汁挤出,一次性凉饮。此汁具有清热利湿,通窍之功效,适用于湿热上扰而引起的耳聋,耳胀痛,舌红苔黄,小便短赤等病症。
【注意事项】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苦瓜常见的病害
苦瓜白绢病
发病特征:
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核菌,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索及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借助灌溉水、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后菌核又借助流水传播或借助菌丝攀援接触邻近植株进行再次侵染致病。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地连作,土壤偏酸,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施用未腐熟的土杂肥,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附近用菌根消兑水150市斤,灌根。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苦瓜穿孔病:
发病特征: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黄褐色至黄白色或灰白色,横径1毫米至数毫米不等,斑面出现针头大的小黑点。后期病斑组织易脱落成叶片穿孔,穿孔斑周缘尚残留坏死组织。本病与尾孢叶斑病颇近似,不同点在于:本病病征为小黑点而不是霉状物,且多呈穿孔斑。
发病规律:
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孢器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侵染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 结合防炭疽病综合防治。
(3) 用50%安瑞克800倍液喷雾。
苦瓜减肥方法-苦瓜吃法
首先,苦瓜减肥是要生着吃才能达到瘦身的效果,而且一天要生吃两到三条才可以。因为苦瓜里含有大量的清脂素,这是很有根据的。想减肥的朋友不防来试试!苦瓜是很苦,但为了我们瘦身目的,一起试试看吧!物美价廉!根据如下:
苦瓜,因苦得名,也叫凉瓜。苦瓜也是夏季用来清暑去热的蔬菜。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李时珍说苦瓜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效。据研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隐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它还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和防癌的功效。
苦瓜熟食性温,生食性寒,因此脾虚胃寒者不应生吃。此外,孕妇应慎食。
肥胖在当今世界像一个瘟疫,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不断蔓延,“特效”减肥品也不断出现,但肥胖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但在我省汉中,有一部分人再吃也吃不胖,身材苗条纤美,皮肤光洁细嫩,这是为什么?他们有什么秘密?
中央电视台《生活与健康》栏目组曾报道过这一奇妙景观,揭开了其中奥秘:原来他们每天会生吃2-3根苦瓜,所以才那么苗条。当时采访时,导播卢笛小姐也试着咬了一口,很快就苦得一脸痛苦,看来虽然苦瓜减肥效果出奇地好,可是每天吃好几根真让人受不了。当然也有例外,有一位姓孙的大娘,在摄像机镜头前一口气吃了五根苦瓜,她说原来体重174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折磨得她十分痛苦,生吃了一年苦瓜,体重减到96斤,那些病全好了。
苦瓜,是苦的,那种苦涩的味道无法下咽,可是你知道吗?一根苦瓜里含有0.4%贵如黄金的减肥特效成分---高能清脂素。一天吃几根苦瓜,不管怎么吃、怎么睡都不会发胖。
⑩ 苦瓜可以清火吗
苦瓜是一剂良药。苦瓜以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供药用,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生生编》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清心明目,益气解热”。
苦瓜有降低血糖和防治癌症作用。苦瓜为苦寒之品,含苦瓜甙、苦瓜素等。据近代药理试验,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认为这是由于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物质的缘故,其效果比现用降血糖药“甲磺丁脲”还强,所以苦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苦瓜防治癌症的前景也很广阔。在国外,科学家把苦瓜中的脂蛋白类成分注入患有淋巴癌的老鼠体内,老鼠存活时间延长,这说明苦瓜脂蛋白类成分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因此,科学家预言,苦瓜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
苦瓜的营养丰富,抗坏血酸含量在瓜类中突出,为黄瓜的14倍,冬瓜的5倍,西红柿的7倍。据营养分析资料,每l00克苦瓜可食部分,含水分84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2克,无机盐0.6克,粗纤维1.1克,热量75.3千焦,维生素A0.08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钙18毫克,磷29毫克,铁0.6毫克。苦瓜的果实中含有苦瓜甙,还有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等。苦瓜的种子和叶中含有大量的苦瓜素。
苦瓜因其特殊的苦味而得名。各地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癞瓜、锦(金)荔枝、癞葡萄、癞哈蟆、红姑娘、凉瓜、君子菜等。这些名字中的“癞”大约是指苦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果形多数为纺缍形和长圆锥形或短圆锥形。嫩果为浓绿色或淡绿色。称苦瓜为“红姑娘”可能是指随着生理成熟度增加,表皮转为绿白发亮,逐渐变至黄红色。达到红熟果实,顶部极易开裂,露出血红色的瓜瓤,瓤内包裹着种子,一般每瓜有20-50粒种子。从苦瓜的主要作用在清热解毒这一点,称之为“凉瓜”似较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