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根瘤菌
『壹』 月季根瘤会传染其他植物吗
会传染给其他植物的,所以盆和土最好消毒下,方法在下面,如果是会长瘤,不一定是原植株上的,有可能是土里的!
月季根瘤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对于月季来说,根瘤病无疑于癌症,因此它也被称为根癌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病瘤增大后,表皮枯死,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内部组织坚硬,木质化,大小不等。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根瘤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都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
发病原因:
1、花苗买来时就带有病原体,没有对花苗进行消毒而导致病情爆发。
2、没有将带病植株进行隔离或者销毁,而导致其他为带病植株被传染。
3、月季根瘤病病菌在肿瘤组织表面和土壤中习居越冬,可达几个月到一年以上。通过虫伤、嫁接伤口、修剪伤口、插条切口或其他伤口侵入。
4、一般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根癌病的病原体,没有对土壤进行消毒。
防治方法:
1、认真执行检疫措施,选用无病苗木栽植严格淘汰病苗,栽植前用硫酸铜100倍液浸根5分钟,或用链霉素100~200ppm浸根20~30分钟。
2、加强管理,多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注意防涝,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使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3、注意防寒受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田间作业时要尽量减少伤口,并注意对各种伤口的消毒及保护,减少细菌侵染。
4、及早利治病瘤。在病瘤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即行刮除,有利于伤口愈合,如病瘤过大,或密集成片,包转茎部,则较难治愈。刮后伤口用波美5度石流合剂或硫酸铜100倍液,80%“402”抗菌剂乳油50倍液,链霉素400Ppm等消毒,外涂波尔多浆保护。
5、生物防治。在栽植前用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的细菌悬浮液(细菌浓度为每毫升10000000个细菌)浸泡根系或插条,可有效地预防根癌病发生。
6、选用抗病力较强的树苗。抗病力强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根癌病的侵害。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贰』 楼房 盆栽无花果根上长瘤子
是长根瘤菌,用多菌灵灌根
『叁』 盆栽君子兰能用根瘤菌没吗
根瘤菌只对豆科植物的根系有固氮作用,对君子兰的根系没有效果;榨油后的饼类有机肥与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才是君子兰需要的。
『肆』 微生物菌肥虽好,但是你施用对了吗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伍』 盆栽出现瘤根是什么原因
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主根和侧根,对于苗木则多发生在接穗和砧木愈合的地方。 发病初期出现近圆形的小瘤状物,以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龟裂、颜色由浅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瘤内部木质化。
『陆』 江西读者荣盛林问题:榕树盆景根瘤病如何防治
答 根瘤病为小叶榕常见病之一,感染初期为灰白色柔软小瘤体,而后变灰褐专色,随之增大,表属面粗糙变硬,多生于伤口处,全年可发生,但7~8月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①有病史圃地应提前预防,减少人为机械损伤,修剪、繁殖用的工具、容器、土壤均应严格消毒灭菌。②发现瘤体后,要及时切除并涂抹农用链霉素或医用链霉素1000~1500倍液或医用土霉素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伤口。
『柒』 土壤里含有根瘤菌 种植无花果行吗
土壤里含有根瘤菌 ,种植无花果行,菌对无花果不存在危害。
定植
可盆栽或在荒坡、田园、庭院栽培。利用荒坡、田园、庭院等栽培的,其定植密度一般适当加大密度可采用1×2米,定植单坑深50-70厘米。直径为40-60厘米,以含磷钾的混合肥(如人畜、禽粪、绿肥、饼肥、化学复合肥)等作基肥,定植适期在华北应在清明前后,东北宜在谷雨前后,南方可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定植,但应避开开花结果期。
管理养护
整形修剪
无花果的整形修剪较简单,修剪整形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方式,但要全株保留3—5条主枝,不留侧枝,主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幼树期间重点抓好培养主枝,并注意抬高主枝角度,促进多发枝条,达到迅速扩大树冠的目的。进入初果期后,抓好多培养枝组,以便促进形成一定的产量。盛果期时注意培养骨干枝,更新大中型枝组剪缩弱枝组。对树势衰老或病虫害严重的,可利用基部或枝上发出的萌蘖枝或隐芽,重新培养主枝和枝组。
无花果从7月中旬开始,陆续到11月份成熟。无花果的采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见已成熟的果实顶端有一小孔微开,果皮出现固有品种(多分红、黄品种)的色泽时,采摘。过熟的果实采后不耐贮藏和运输。
田间管理
植株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在6月、7月各追施人粪尿或硫酸铵1次。栽种后要培养树冠形成无层形树形,或多主技自然开心树形,一般可在树干高50crn处定干,保留5~7个主枝,并可适当选用侧枝补空。树干定形后,每年要修剪,除去密枝、病虫枝及枯枝。疏势以轻剪为主。收秋果为主的,可在结果枝上短截留有2~3个芽,如果收夏果为主的则不宜短截。
无花果幼树生长期,如基肥不足则应施肥。方法是在离主根40厘米左右处,株施腐熟杂肥5公斤左右;盆栽的至少施入1公斤。成龄树株施腐熟农家肥15公斤左右,在落叶前后施入基肥,追肥宜在新梢旺长期及果实迅速膨大期为好。无花果是较耐肥的果树,但应偏重施磷钾肥,一般氮磷钾的比例为0.5:1:1。因其较耐旱不耐涝,新梢生长及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但长期受渍或积水重的环境,易造成落花、落果、落叶,甚至死亡,因此亦要注意做好排涝排水。盆栽的亦要注意排水,尤其是在大雨或暴雨之后的连阴雨季节,要注意遮雨或倒盆控水。
病虫防治
无花果较少发生病虫害。在果实生长期中,向周围散发特殊气味易招致桑田牛危害;果成熟时易受鸟害。除人工扑捉桑田牛,驱赶鸟类之外,可人工或药物灭虫卵。亦可用稻草人缚塑料彩条插入田间驱赶鸟类。
『捌』 榕树盆景的根瘤病要怎样防治
根瘤病为小叶榕常见病之一,感染初期为灰白色柔软小瘤体,而后变灰褐色,随之增大,表面回粗答糙变硬,多生于伤口处,全年可发生,但7~8月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①有病史圃地应提前预防,减少人为机械损伤,修剪、繁殖用的工具、容器、土壤均应严格消毒灭菌。②发现瘤体后,要及时切除并涂抹农用链霉素或医用链霉素1000~1500倍液或医用土霉素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伤口。
『玖』 你好,花盆土里发现黄色的小圆球,绿豆大小,,一捏会破,流出白色液体,是什么东西
花盆土里发现黄色的小圆球,绿豆大小,一捏会破,流出白色液体,是根瘤。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
土壤中有些微生物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生,这种共生现象有两种类型,即根瘤(root nod ule)和菌根。根瘤是由有益细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这种细菌称为根瘤菌。
根瘤菌在根皮层中繁殖,刺激皮层细胞分裂,导致根组织膨大突出形成根瘤。根瘤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植物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这就是固氮作用。
园艺植物中的豆科蔬菜、花卉及一些绿肥植物、草坪草等都有根瘤。能固氮的植物可以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一些木本植物如杨梅属、桤木属、胡颓子属、木麻黄属的一些树木也有根瘤。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分子态氮,它们约占空气成分的80%。估计在整个大气层中,约有4×1015t的分子态氮。然而,绝大多数的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结合态氮,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
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不是土壤本身固有的,而是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微生物的生物固氮。据估计,地球表面上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约为1亿t ,其中豆科植物体内根瘤菌的固氮量约为5.5×107t,占生物固氮总量的55%左右。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根瘤
『拾』 樱花树的根瘤怎么治
樱花树的根瘤防治方法:
⑴应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专壤土建园,避免栽种在重茬属的老果园中,特别是在老樱桃园及桃园内不要再种樱桃;
⑵引种时,选择根部无瘤的树苗,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⑶对可能有根瘤病的树苗,在栽前用根癌灵30倍液或抗根癌菌剂2-4倍液蘸根;
⑷对已发病的植株,及时挖除并烧毁,以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