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西河盆景园

西河盆景园

发布时间: 2022-05-26 08:31:38

『壹』 赣州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1、通天岩风景区

通天岩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北郊6.8千米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2、宝葫芦农庄

宝葫芦农庄是地处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赤珠、湖边镇石人前之间,占地面积1300余亩,紧靠105国道,距市区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农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最成功的主题公园。

3、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区的东南面,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祖师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

4、屏山

屏山坐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屏山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

5、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龙南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关西圩旁,始建于1798年(清嘉庆三年),于1827年(道光七年)完工,历时近30年,系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后人为与其居老围区别,故称之为“新围”。

据专家考证,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通天岩风景区

网络-宝葫芦农庄

网络-客家文化城

网络-屏山

网络-关西新围

『贰』 盆景园怎么样

扬州的盆景,自成一派。构思巧妙,美轮美奂。不过很多经典的盆景,已转至博物馆展览。

『叁』 盆景园的主体环境

盆景的室内陈设,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要掌握“雅”和“势”两字要结合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小型的或微型的盆景,适用于要求宁静清雅的地方。而在窗台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可摆设悬崖式盆景。而在门口陈设的盆景要求增加气势,一般要求较为大型的,还要有底座作衬托,如入口处摆一盆迎客型以示迎宾则很有风度。大堂之中陈设一盆苍劲雄伟的大树型或古榕型,则显得庄严肃穆、气象万千,品种可选细叶榕,水横枝、九里香等,两旁则宜放斜树型,墙角可放悬崖型。在走廊中宜放些山石盆景以增秀色.

『肆』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区三脉 两堤八景
按照规划,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分为“五区三脉”,即生态核心区、湿地科普区、花圃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湿地游览区,以及大将山山体生态轴(林脉)、原住民民俗体验轴(地脉)和花溪河高原湿地轴(水脉)。
今后,十里河滩将建成“两堤(春堤拂晓、秋堤沐晚)八景(芦花飘雪、烟雨柳湾、荷塘映月、故人田园、黔地往事、古村遗韵、稻花怡庭、湿地花田)”等生态旅游景观。
三类景观 尽显山水
贵阳市和花溪区还将按照原生态的理念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山景
(1)大将山:大将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于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连绵的山脉有如大将军威震此地,给老百姓带来吉祥平安之意。大将山脉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体呈南北走势,沿花溪河东岸蜿蜒分布,最高处海拔超过1300米。山体大连续,局部小山包相对独立,与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势。山体连绵苍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优美的天然绿色屏障。大将山脉与花溪河互生互衬,构成了花溪优美独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于花溪公园北侧,原名狮子山,长200米,宽100米,相对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园内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麟山定位贵阳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记》,将原名“狮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苍翠,古树参天,巨石嶙峋,峭壁入云。沿石级而上,山腰有“飞云阁”,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观景。从“飞云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顶,在此鸟瞰四周,花溪景色尽收眼底。山顶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为贵州书法家王萼华墨迹。山麓有“生聚教训”摩崖,为刘剑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耸翠”已成为花溪公园富有特色的景观。游人游览花溪公园,也以一登麟山纵览花溪全景为快。
(3)龟山:位于公园西南侧,紧邻麟山。是一个长200米,最宽处40米,高仅95米的小山。锋山上苍松翠柏,浓荫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晖楼”:古朴典雅,现存遗址。山麓紧连坝上桥头,建有“防空亭”,又称“观瀑亭”,于亭内可观坝上桥瀑流。
(4)蛇山:在凤山以南相隔仅数米。长有320米,最宽80米。形成四个小峰顶,原生植被良好。
(5)凤山:在麟山、龟山的河对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势。是一座方圆约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顶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库大坝左右两侧,非常秀丽的两座山峰,奇石绿树。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两名美丽的少女迎接各方来客。 该区以花溪公园为中心,呈带状延花溪河弯曲展布。
十里河滩景区景色诱人,区内河水曲回,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河中沙洲绿岛千姿百态,跌水深潭相间展布。其中花溪公园更是集自然山、水、洞于一体。
(1)团寨河滩景观:该景观由三级跌水以及石桥残部组成。上层水面开阔平缓,两岸柳木夹岸。旁边一小山包林木葱郁。
(2)上水河滩景观:该景观由蛇状河曲、河牛2个小岛及1个大岛、水辗、小桥、上水村寨、孤丘组成。河曲竹木夹岩,绿岛相间,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衬景、对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滩景观:该景观范围自董家堰高车至麦达新桥。景观组成以100~120米宽的河面为主体,内含绿孤岛2个,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级的4处跌水。
(4)麦翁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麦翁桥,下至拦水坝,长约600米。景观组成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绿岛3个,大岛1个,河畔旁侧有依山面水的麦翁村,垂柳夹岸,水映青山绿柳,景观秀丽。
(5)济番州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花溪公路大桥下,下至朝阳村,长约650米,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牛角、沙洲岛和小岛1个,历史悠久的花溪中学坐落于河畔旁侧。河中有跌水景观。
(6)花溪公园芙蓉洲:位于花溪公园东北部,也称放鹤洲。由沙洲、礁岛、石径、石桥组成。在平坦宽阔的水面上,一簇簇长满芦苇和木芙蓉的礁岛参差分布。夏日,岛上一片葱绿,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一只只游船在岛间悠闲游动。秋日,岛上芦苇芦花与绿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鸽桥如曲折玉带将水中洲岛连成通道,横卧在怡静碧绿的溪水中。游人在桥上,若置身于水中,与蓝天、白云、绿树、碧水融为一体,鸟儿在空中翱翔飞舞,“鹤桥秋色”成为一幅秀丽图景。
(7)螃蟹井—穆家坝河滩景观:该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其间具有宾馆,螃蟹井、村寨、孤丘组景。该景观的原始风貌独具一格,河水碧绿迂回,两岸秀山并列,山涧螃蟹井水流涓涓,农田稻花滚滚,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复绕水,隔岸闻花香”风光。在吉林宾馆一带。更是绿树成荫,草坪葱葱,姐妹峰则是古藤绕崖,螃蟹井布依农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坝溢洪道景观: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长期冲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层层面和裂缝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观特征。平时无注能源消耗时时颇有气势的一幅枯山水,浑厚的巨石叠于水道中。开闸放洪时,则洪流翻腾咆哮汹涌澎湃下泻,如万马奔腾,形成一道飞瀑,异常壮丽。是十里河滩的最后一景。 1、园景
(1)花溪公园
该园雏形始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设风景区。现有面积50.10公顷,其中山域面积占81.5%,年平均客游量80万人次。花溪公园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公园范围,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陈毅元帅游过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步农田”的诗句。秀美的小山峦,耸立与花溪河的两岸,山内多有溶洞贯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贯山过崖,越桥撞壁,形成了许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滩。沿溪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巧夺天工的楼台亭榭、步蹬飞桥、宾馆别墅,给这山环水绕、堰塘层迭、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过百米,远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层岩、小径曲环、溶洞横穿,“飞云阁”巧建山间,游人登至山顶,可俯视花溪全景。另一座名为龟山的山峦与麟山相依,居于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桥飞架,河水奔腾,瀑布下落处河水碧绿,流速渐缓,形成带状小湖,游客可泛舟漫游,一览两岸瑰丽风光。“坝上桥”上方,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幢红瓦白墙的小别墅,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此指挥过抗战事宜。桥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陈毅元帅曾在此题诗云:“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竹莲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
位于董家堰桥南。原为盆景园。内有面积较大的荷塘,被木桥与亭房分割成三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葱郁茂盛,荷花丛中不时有水鸟现没,置身塘中竹亭,鸟鸣虫唱,荷香阵阵。
(3)牛角岛
紧邻花溪大桥,建于2005年。占地1.98公顷。是花溪区整治水土流失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现已成为花溪公园的外延,是现代风格的市民生态开放活动广场。
(4)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绿地
在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沿花溪大道一侧河岸目前已修建园路与临水平台,目前有一临时管理用房,别无其他服务设施。无明显入口接驳点,游人不便进入,且内部未形成环路。
(5)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建于2000年12月,位于花溪公园以西至洛平水库东,占地面积477亩。园区重点打造了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无公害果树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内含荷花池110亩,果园区30亩,大鱼塘17亩,兰花棚2亩,温室塑料大棚栽种鲜花7个3亩,名特优物种多功能展示厅10亩,北片桃园区80亩。先后授予“贵州省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溪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6)黄金大道
位于平桥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

『伍』 信阳市最大的盆景园在那

湖东大道西段贤山村贤山北路。信阳盆景园

『陆』 宁波奉化溪口滕头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宁波奉化溪口滕头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一、盆景园

盆景园建于1980年,占地7300平方米,隶属滕头园林公司。园内现有10000多盆盆景,30多个品种,精品盆景占800多盆,集观赏与销售为一体。盆景利用奇异形状的树根,经人工再种植、嫁接和剪裁而成各种情趣和意境的风景。很多盆景的树桩都有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了。为了满足盆景爱好者的需求,盆景园特地制作了一些小盆景:银杏、五针松、红枫等,携带方便,大家可以在这里选购。

二、 田园阁

此廊桥是广西侗族建筑物的代表——风雨桥。这个桥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是木头铆起来的。风雨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整座廊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是3排12个木柱形,用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80根粗大、笔直的木柱进行悬、托、架等建筑支梁体系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可供游客休息,桥的顶部采用桦铆连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分叉四个翘角,再用10层飞檐层层覆盖。

三、 棋王林

整片树林都是国家级的棋王们栽种的,在树林中间还有块刻着“力挽狂澜”的石碑,上面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滕头村的真实故事。在“滕头杯”中国象棋赛上,一名吉林选手和一名广东选手在比赛。当时手执红棋的吉林选手气势很盛,杀得对方溃不成军。在这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广东选手十分冷静,下了一着好棋,转败为胜,力挽狂澜,最终赢得了胜利。现在棋局就摆在大家面前,对象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前看看究竟下哪个棋才能反败为胜。

四、 十二生肖桥

桥的两侧护栏上有12个生肖雕塑,形神生动,美化了桥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十二生肖桥在所有桥梁中是老大哥的位置,滕头村这儿的婴儿满月当日过十桥,第一座要过的就是这十二生肖桥。

五、 宁波滕头案例馆

全球唯一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乡村。

滕头,总是不断创造新的奇迹,2008年以“城市化与生态”实践——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路径,在28个国家80个城市和地区的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乡村进驻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宁波滕头案例馆已经搬迁至滕头,该馆是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设计,展馆有着浓郁的乡村风情,三面墙体由60多万块旧瓦和古砖构筑而成,是从宁波乡村散落的旧砖瓦收集而来。

六、 滕头外婆溪

外婆溪景观区位于景区北缘,滨河带总长近3公里,两岸种植了花海景观带,展现了滨水生态景观,还开展了摇橹船体验活动,游客可乘坐摇橹船慢悠慢悠地穿行在烟雾弥漫的外婆溪上,在外婆溪中,鸬鹚在不停地抓鱼,游客在用夹网。河里的鸭子、鹅悠闲悠闲地游着,间或也有几只飞鸟擦水飞过……好一派“看得见远山、摸得着碧水、记得住乡愁滋味”的梦幻乡村景象啊!

水上滕头隆重推出:“桨声灯影、烟雨汀江、石窗听戏、古渡放灯、水上婚礼、鸬鹚捕鱼、扳网抠鱼、徒手抓鱼、野鸭群飞、白鸽迎宾、坐马车,骑单车、外婆小吃”等“寻梦外婆溪”系列主题活动。

七、 明清奉帮石窗馆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石窗就是古典建筑的眼睛,在滕头石窗馆,组合108只眼睛,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可想而知的。石窗起源于先秦,明清以来,对于宅院建筑的高要求高标准和浙东地区盛产特有的青石、红石、梅雨石的优势,造就一批造诣较高的石坊,培养了大批手工艺人,特别是在奉化周边一带的石刻艺人,以技艺精湛闻名,成为后业志称的“奉帮石匠”,他们创造的大量精美作品,今天可以从滕头明清奉帮石窗艺术馆中找到。石窗的图案注重意境表达,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双龙戏珠、凤穿牡丹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为常见的蝙蝠、梅花鹿、寿星和喜鹊的图案,则寓意了人们对传统福、禄、寿、禧的追求。滕头的石窗有草书福字窗、变体双喜窗、福在眼前梅花窗、独笔虎、福禄寿、万字窗等。

『柒』 赣州有何知名建筑

古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再沿贡江至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共3600米,是全国惟一保存的宋代砖城,是中国宋代文化古迹中的一件孤品。赣州古城墙是五代后梁时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因江水岁岁环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开始使用砖石修筑城墙,后经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形成了一道环赣州城长6.5公里的砖城墙,墙垛、敌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5座大城门,前3座城门还建有二重或三重瓮城。1949年后,因拓展市区,将南段城墙拆除,现存部分是古城墙的东、北、西临江部分。尤为珍贵的是,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砖。据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06种,年代最早的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最晚的是民国4年(1915)。?

通天岩石窟

【通天岩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12公里处水西乡境内。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该景区分东西岩两大部分。大量的古代摩崖造像和题刻均集中在东岩的忘归、观心、龙虎、通天、翠微等5处岩穴与峭壁之上,唐朝末年便开创为石窟寺,共有唐宋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造像共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位于通天岩的4尊唐代圆雕观音;二是从忘归岩起,沿龙虎岩、翠微岩一线300余米布局的十八罗汉造像,造像略大于真人,采用高浮雕的手法,完成时间在北宋早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三是以通天岩华严三圣造像为中心而展开的五百罗汉浮雕造像,完成于北宋中期。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题刻,以北宋熙宁年间莆阳陈进之的题刻年代最早,后历南宋、元、明、清、民国900多年未曾间断。其中以宋代胡榘,明代王阳明、唐邦佐的题刻为上品。通天岩景区还有一滴泉、玉水池、阳孝本墓、普同塔、仙人井等古迹,以及山门半山亭、玉岩亭、惜春亭、群玉阁等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其中群玉阁位于景区最高峰,登临可远眺赣江,俗称望江亭。?

文庙

【文庙】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内厚德路东段。文庙在唐代为紫极宫,宋代改为大中祥符宫,后屡经兴废。明永乐四年(1406),祥符宫扩建完工,道士刘渊然特捐大铜钟一口,现仍存。清乾隆元年(1736),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现存建筑为乾隆年间所建。因县学又为祭孔场所,故又称文庙。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现有大成门、厢房、大成殿、崇圣祠、节孝祠、尊经阁及广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整个文庙建筑受岭南建筑风格影响较大,山墙起伏变化多采用曲线。文庙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覆以黄绿相间的剪边琉璃瓦,并饰以青花瓷的屋脊和吻兽,加上彩瓷宝顶,显得富丽堂皇。木构件中采用异形雕花拱,廊柱采用红石柱,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大成殿高13米,占地700多平方米,是赣南古建筑中空间体量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也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建筑。?

赣州古瓷窑遗址

【赣州古瓷窑遗址】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东郊七里镇,故又称七里镇窑。窑址沿贡江北岸一线分布,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在1平方公里多的地底下,均为古代的窑址,同时还保存有高出地面的大型窑址堆积16处。赣州窑始烧于唐末五代,盛烧于两宋,终烧于元代,是江西省境内宋代的四大窑场之一。赣州窑的产品主要为民间日用品,器形有枕、瓶、杯、壶、罐、碗、盏、盘、碟、钵、盂、炉、砚等。产品的胎质以陶胎为多,瓷胎较少。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褐釉、黑釉、窑变釉等多种,近年来还发现有少量的白釉开片瓷产品。赣州窑的青白釉瓷器可与同时代景德镇窑的同类产品相媲美,仿漆器赭黑色釉则是赣州窑独具风格的产品。产品中有一种划胎柳斗纹点釉鼓钉罐,是赣州窑独特的产品,在宋元时期远销日本、朝鲜一带。赣州窑产品的装饰工艺以刻划为主,还采用印、雕、捏塑等工艺,常见的装饰图案为花鸟走兽。装烧工艺在唐末五代采用垫柱支钉迭烧,宋代以后则采用垫饼匣钵装烧,窑型以龙窑为主。1986年,曾清理出2座并列的宋代龙窑,各长30多米,为古代窑址中所罕见。?

舍利塔

【舍利塔】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东南,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故又名慈云塔。塔身六面九级,高42米,用青砖砌成。是一座穿腹绕平座而上的楼阁式塔,砖叠涩出檐,饰斗拱。此塔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塔身有"天圣元年"、"舍利塔砖僧"、"天圣二年女弟子陶一娘舍钱二十吊"等带有纪年铭文的塔砖。此塔原有木檐回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遭雷击焚毁,现仅存砖塔身,是一座保存较好的珍贵宋塔。?

八境台

【八境台】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故取名八境台。此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8首。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八境台建成后曾屡遭火灾。1984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新台于1987年落成,共3层,高28米,斗拱飞檐,画梁朱柱,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登上此台,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宇之秀尽收眼底,其风光之秀,为赣州城之最。1955年以八境台为主体辟建八境公园,占地7.6公顷,其中水面5.5公顷。?

郁孤台

【郁孤台】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的贺兰山上,是古城区的制高点。取其地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名郁孤台。郁孤台在唐代宗时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南宋淳熙初年(1174),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一词,郁孤台从此名扬海内。郁孤台在1982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仍为3层,高17米。登上郁孤台,可俯瞰赣州城全景。?

浮桥

【浮桥】为了沟通城乡交通,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知州刘瑾在章江上架设了第一座浮桥--西津桥;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知州洪迈在贡江上架设了东津桥(即现今的建春门浮桥);淳熙年间(1174~1189),知州周必正在镇南门外的章江上架设了南河浮桥(即南桥)。赣州3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其架桥方法一直沿用到现代,对沟通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1985年和1990年西河人行桥、南河大桥建成后,先后拆除了西津浮桥和南河浮桥,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100只木舟,每3只为1节,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日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此古老的交通设施,已沿用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福寿沟

【福寿沟】系古代赣州城的城市排水系统。宋代刘彝在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修建。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二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废水分别排入章江、贡江。整个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性工程。福寿沟在清朝初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直至今天,赣州城的下水道系统仍然利用了福寿沟的地下暗渠和城墙下的水窗作为排水通道。?

玉虹塔

【玉虹塔】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赣江西岸。是一座风水景观塔,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都御史谢杰所建。塔下旧有玉虹桥,塔因此而得名,又因塔身刷有白灰,故俗称白塔。此塔六面九级,青砖塔身,底部设有红石须弥座,高30米,塔砖上多处可见"万历宝塔"的铭文。此塔结构为壁内折上式,外墙采光窗与内外壁之中的梯道巧妙地相互对应,便于采光,为明代砖塔的佳作。?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内西津路田螺岭巷口。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是一栋岭南风格的建筑,屋面的主体部分采用石湾所产的琉璃瓦盖面,山墙以曲线形的弓式山墙为主,构件多采用抛光的雕花青石,十分雅致,别具一格。广东会馆还是革命纪念地。1926年11月,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清代,赣州城内还有山西、陕西、安徽、福建、吉安、南临等会馆。?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岗。蒋经国主政赣南时,于1943年6月在此创办"中华儿童新村"。儿童新村依山临江,建筑物错落排列有1公里长,村中儿童最多时达1000多名,多为抗战时期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2月日寇进犯,赣州沦陷,儿童新村停办。现保留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教室、宿舍和蒋经国旧居。?

峰山

【峰山】位于赣州城南,主峰距市区10多公里。峰山古名崆峒山,由宝盖峰、狮子岩、牛轭岽、玉屏峰、席帽峰、金标峰、丫髻岽等山峰组成,宝盖峰最高,海拔1016米。峰山森林资源丰富,现已开辟为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有公路直通山顶,主要景点有狮子岩、宝盖峰、石角龙潭瀑布、天子地仙人造字石、宝盖峰石城、玉屏峰崆峒精舍遗址、单桥滴水寨等。狮子岩建有峰山别墅及配套的景观建筑。?

赣州公园

【赣州公园】位于城区中心,总面积3公顷。明清时期为道署衙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于衙东建甓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累土为山,取名丰台。旧有甓园12景、丰台10景。1933年辟为赣州公园。现今公园东南部有动物园、山茶杜鹃园,东北部有广场草坪、盆景园,西南部有镜湖、长廊。整个公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凉亭、画廊、碧池、修竹装点宜人。镜湖筑有典雅的三小亭、两水榭,曲廊回槛相通,假山叠石依托,水光山色,独成天地
另外还有宝葫芦农庄

热点内容
满天星插花教程 发布:2025-09-12 03:01:20 浏览:356
梅花手表男款 发布:2025-09-12 03:00:45 浏览:214
玫瑰斑癣 发布:2025-09-12 03:00:37 浏览:230
竹菊百合粉小孩能吃吗 发布:2025-09-12 02:53:39 浏览:847
潍坊花卉招聘 发布:2025-09-12 02:49:14 浏览:823
盆栽蛋糕的做法视频 发布:2025-09-12 02:43:16 浏览:51
情人节送情人什么礼物呢 发布:2025-09-12 02:41:23 浏览:359
兰花放盐为死 发布:2025-09-12 02:36:18 浏览:178
百合女人服装 发布:2025-09-12 02:34:11 浏览:972
戏翻兰花碗 发布:2025-09-12 02:25:24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