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白棠盆栽

白棠盆栽

发布时间: 2022-05-23 18:16:49

A. 白棠什么候播种,什么时间发花

白棠,如指白海棠,采取播种时间是秋天或春天。4月开花。

白海棠的繁殖方式

海棠花常用播种、分株和嫁接繁殖。以嫁接为主,也可压条与分株,播种法仅用于育种。嫁接砧木多用海棠果楸子或山荆子。耐粗放栽培,适应性较广。栽培中只须适当灌溉、施肥,并注意整形修剪,即可株健花繁。播种可秋播或沙藏后春播。实生苗生长缓慢,要5至6年后才能开花,且常产生变异,故仅作为砧木培育和杂交育种之用。园艺品种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荆子或海棠实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分株多行于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

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至9月间嫁接。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分株繁殖。春季压条和根插。春季播种前种子须经30至100天低温层积催芽处理。苗木栽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际培以塘泥或肥土。春季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枝条,保持树形疏散,通风透光。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制作桩景实行盆栽。栽植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苗木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

白海棠栽培技术

1.栽植一般进行地栽,也可以盆栽制作盆景,春季栽植,因忌水渍,应栽植在地势稍高不易积水、向阳的地方。土壤为中性偏碱,pH值不低于7。上质要求疏松,但不能过于肥沃,过于肥沃易引起徒长,开花减少。栽植穴应根据根系大小而确定,不宜太深太大,以能舒展开根系为好。栽植深度以距地面10厘水为宜。最好带土团栽植。栽后浇足水。

1.栽植一般进行地栽,也可以盆栽制作盆景,春季栽植,因忌水渍,应栽植在地势稍高不易积水、向阳的地方。土壤为中性偏碱,pH值不低于7。上质要求疏松,但不能过于肥沃,过于肥沃易引起徒长,开花减少。栽植穴应根据根系大小而确定,不宜太深太大,以能舒展开根系为好。栽植深度以距地面10厘水为宜。最好带土团栽植。栽后浇足水。

2.光照与温度海棠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在庇荫的环境下则生长不良。如果盆栽,生长期要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冬季在至15℃低温条件下也不会受到冻害,可在室外露地越冬。但在寒冷异常的冬季,则需采取防寒措施。

3.浇水与施肥浇水结合施肥进行。每年秋季落叶后要施1次大肥,补充花果消耗的养分,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好。同时结合冬灌浇水。春芽荫动前施1次有机肥,并浇1次透水。秋冬施肥方式因树龄而异,幼龄树环状挑淘施肥,环距树根部100厘米以内;大龄树放射状挖淘施肥;老龄树结合中排除草,在树冠下撒施有机肥,施后将肥料翻入地下30厘米,花谢后追施2次磷钾肥,以保证一定的坐果率。同时注意浇水。

4.整形修剪海棠花芽多由顶芽分化而成,而且以中、短果枝为主要花枝,因此要保留中、短果枝。对长枝应进行短剪,同时还应剪除过密枝、干枯枝、病虫枝,然后根据所需树形进行修剪。若想使树冠圆满,则疏密养稀,剪去过密枝条,而对枝条稀疏的部位则垂剪,以便使其多发侧枝,朴实空缺。

B. 性状优良的地被树种有哪些

1.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

又称偃柏、匍地柏。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匍小灌木,株高达75厘米,树幅2米,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状,3叶交叉轮生。叶长6~8毫米,叶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原产日本,我国各地园林有栽培。喜光,耐干旱瘠薄。喜石灰质土壤,不耐涝。宜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地被用。亦常盆栽,制作盆景。

2.偃松

松科,松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多横卧状,1年生小枝褐色,密被柔毛。针叶5枚一束,较细,硬直而微弯,长3~8厘米。产东北长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小兴安岭1000米以上,大兴安岭600~1000米等土层浅薄的寒冷地带。耐寒、耐瘠薄、喜阴湿,常与矮桧(西伯利亚刺柏,Juniperus sibirica)等混生,形成茂密的矮林。栽培品种:①短兰偃松(cv.Dwarf Blue),矮灌木,冠幅大于树高,叶粉蓝色。德国品种。②粉叶偃松(cv.Glauca),宽阔灌木,生长缓慢,小枝强健。叶灰蓝色。荷兰品种。

3.八角金盘

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常绿灌木。叶7~9掌状深裂,基部心形,叶面有光泽。花白色,夏秋开放。原产日本,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喜阴湿通风环境,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上生长茂盛,不耐旱,稍畏寒,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绿叶扶疏,叶缘有时为金黄色,状若金盘。树冠伞形,婀娜可爱,可在林下栽植,亦适宜植于庭前、门旁,窗边、栏下、墙隅及建筑物背阴面;若与山石结合,点缀在溪流之旁、桥池之畔,颇觉幽美。

4.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常绿灌木。小枝圆,被柔毛。叶对生,薄革质,窄长圆形。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异株,雄花成总状圆锥花序;雌花序长3~5厘米,密被硬毛,果深红色。产于台湾、广东、云南、湖北。喜湿润、半阴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不甚耐寒。枝繁叶茂,凌冬不凋,果鲜艳悦目,是观果、观叶之佳木。宜配置门庭树下、庭院墙隅、池畔湖边和溪流林下通风、阴湿之处。若植为山崖地被,或作丛林的下木覆盖,亦很得体。

5.金丝桃

金丝桃科,金丝桃属。半常绿灌木,株高60~80厘米。分枝极稠密,小枝对生,红褐色。单叶无柄,对生,椭圆状披针形,叶钝尖,全缘,正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花鲜黄色,雄蕊花丝多而细长、金黄色,花冠状似桃花、5瓣,故名金丝桃。花期6~9月。我国原产,主要分布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广东等地。喜光又耐阴,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不太耐寒,北方须选小气候条件较好的环境种植。金丝桃植株低矮开展,发枝能力极强,覆盖效果好,花叶秀丽,姿态潇洒,是理想的地被树种。入冬后对地上部分进行更新修剪,第二年生长更加茂盛。适于草地、林缘、疏林下丛植,亦可作花篱应用。同属种:①多叶金丝桃(H.polyphyllum),原产小亚细亚,现欧美、日本均有栽培。栽培容易,管理粗放,其老枝接触土壤可节节生根,藉枝条的延伸和种子的自播迅速扩大覆盖面积。②金丝梅(H.patulum),外形很像金丝桃。小枝有棱,花丝短于花瓣,叶更接近于宽椭卵形,枝更开张,是与金丝桃主要区别。上海地区种植的多叶金丝桃是1976年从葡萄牙引进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枝稍木质化,紫红至紫褐色,匍匐生长,株高50厘米。叶椭圆形,交互对生,叶片密布粉绿色透明油腺点,叶缘和叶背有黑色腺点。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花黄色,花瓣端有黑色腺点,花期7~8月。枝叶较金丝桃茂密,基本常绿,入冬少数老叶枯萎,多数叶片转变为紫红至粉紫红色,十分艳丽,是一种理想的地被植物。亦可用作花坛、花境的镶边材料,点缀假山更显雅致。

6.金缕梅

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落叶小乔木,常呈灌木状。嫩枝及顶芽被灰黄色星状茸毛,叶宽倒卵形。花序腋生,无花梗,花期4~5月,花瓣黄白色。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喜光,耐半阴,好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早春先叶开花,金瓣如缕,翩翩起舞,望之如蜡梅,为著名观花树种。宜植于庭院、水滨、池畔、亭际及大树之旁。若与紫荆配植,颇具特色。金缕梅也是切花、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7.海仙花

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株高达3米。树皮灰色,幼枝具4棱,小枝粗。叶宽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骤尖,具细钝锯齿。花期5~6月,花淡红或带黄白色,后变深红带紫色。产于华东地区。喜光,耐阴,耐寒,怕水涝,在深厚湿润、富含腐殖质壤土上生长良好,对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强。花红似火,适于湖畔、绿树丛中地被群植。或用于庭园角隅作花篱栽植,效果亦佳。

8.糯米条

忍冬科,六道木属。落叶灌木,株高达2米。小枝细,被柔毛。单叶对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5厘米。花单生或双生,花冠漏斗形,被柔毛,5裂,白色至粉红色,芳香,花期6~9月。产于长江以南各地。喜光,略耐阴,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芽性强。枝条拱垂,落叶很晚。显花期长,密集枝端,且具芳香;花后瘦果萼片红色,亦可观赏。适于池畔,路边,草地,墙隅丛植;亦可植作花篱,在常绿林中点缀,分外悦目。可盆栽,是良好的切花用材。

9.小紫珠

又称白棠子树。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或常绿直立灌木,株高1~2米。小枝带紫红色,略具星状毛。叶狭倒卵形。聚伞花序,苞片条形,花萼杯状,花冠紫红色;花期8月。果实球形,蓝紫色,果熟10~11月。产我国中部及东部,包括华东、华中和华南。越南、日本亦有分布。喜光,喜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尚强,北京可露地栽培。入秋紫果累累,色美而有光泽,状如玛瑙,为庭园中美丽的观果灌木。多用于基础地被栽植,植于草坪边缘、假山旁、常绿树前效果亦好。果枝可作切枝。同属种:日本紫珠(C.japonica),灌木,高约2米。小枝无毛。叶变异大,卵形、倒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聚伞花序,花冠淡紫红色或白色。果球形,紫色。产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

10.马缨丹

又称五色梅。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落叶直立或半藤本灌木,株高1~2米。茎四棱形,有糙毛,常具下弯的皮刺。单叶对生,具皱褶,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头状花序腋生,花初开时黄色或粉红,渐变成橘红色,最后变深红色;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花冠4~5裂。在海南、广州全年开花,北京7~8月开花。变种:红花马樱丹(var.sanguinea),花初开时橘黄色,后变鲜红色,极美丽。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海南、广州、台湾、香港等现已归化成野生状态。华东、华北常盆栽观赏,华南可集中栽培作为开花地被。

11.枸杞

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枝细长、柔弱,常弯曲下垂,有棘刺,叶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花常1~4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花冠淡紫色,花冠筒部稍宽。果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红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原产亚洲东部及欧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喜光,不耐阴。喜凉爽气候,耐寒,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不耐水湿,喜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枝叶繁茂,叶色艳绿,果色迷人。可在盐碱地推广栽植,反应良好。

12.石岩杜鹃

又称日本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半常绿矮生灌木,有时呈平卧状,株丛高度和蓬径约40~80厘米。枝开展,分枝密,小枝密生褐色毛。单叶互生,春叶椭圆形,秋叶披针形或倒卵圆形,质地厚,有光泽,边缘及两面有毛。花2至数朵,簇生于当年新梢的顶端,花径4~5厘米,花色橘红至深红,花期5~6月。盛花季节,花叶锦绣,是理想的矮生型灌木地被树种。花开时节,红艳如毯,满园增辉。原产日本,我国各地多有栽培,其中青岛栽培历史最久。喜半阴环境,最适于林缘成片栽植。排水良好的岩石园及假山石缝间亦均适于种植。

13.锦绣杜鹃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株高1~2米。分枝稀疏。叶长椭圆形,长3~6厘米。花期5月。花1~3朵顶生枝端,芳香,径4.5~7厘米,蔷薇紫色、紫红色、鲜玫瑰红色等,有深紫色斑点;花萼大,萼片长1~1.5厘米,有褐色毛。原产我国,各地多见栽培,栽培品种繁多。喜酸性土,忌碱性和黏质土壤。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惧烈日暴晒,喜半阴。不甚耐寒,如温度低于-8℃,就要落叶。

14.百里香

唇形科,百里香属。落叶小灌木。茎沿地表匍匐生长,小枝直立或斜生,株高不足15厘米,枝带红紫色,密生细长。叶有短柄,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被白色粗毛,全缘,叶面有腺点,枝叶有芳香。花集生枝端,伞房花序或头状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粉红色,花期6~9月。我国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河北等地均有分布。野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耐寒,耐贫瘠土壤,要求排水良好的缓坡或平坦之地。百里香小花密集,芳香,植株矮小,匍地而生,覆盖面大。茎蔓细长,交叉生长,容易形成厚实的、有弹性的地被层,是芳香型观花地被植物,适于向阳处片植。

15.白刺

蒺藜科,白刺属。落叶小灌木,枝常匍匍地面生长,株高仅0.5~1米。树皮淡黄色,多分枝,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叶密生在嫩枝上,4~5枚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灰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形、绿色,花瓣黄白色,长圆形、微内曲。果圆锥状球形,熟时紫红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北部各地。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宜于沙荒地及盐渍性的沙淤土生长。根系发达,在飞沙地常匍匍生长。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粗放,可放任自然生长。花、果共赏,果实酸甜可食,种子能榨油代粮。沿海可开发作为抗盐碱优良覆盖地被,防风固沙效果好。

16.山葡萄

又称蛇葡萄。葡萄科,白蔹属。落叶藤木。枝粗壮,卷须有分叉,山野林下匍匐生长。叶纸质,宽卵形,深绿色,顶端3浅裂,边缘有锯齿,叶柄有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黄绿色。浆果近球形,鲜蓝色。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我国从东北至广东都有野生。喜潮湿凉爽气候。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抗性强,管理粗放,可任其自然生长。山葡萄枝叶繁茂,覆盖率高,叶形漂亮,晚秋经霜后叶片鲜红,是良好的耐阴观叶藤本地被,能控制林下杂草滋生。栽培种:①律叶蛇葡萄(A.humulifolia),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质坚韧,宽卵形。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果扁球形,淡黄至淡蓝色。②三裂叶蛇葡萄(A.delavayana),小枝常红色,叶片全裂,少数单叶浅裂,边缘均有带凸尖的圆齿。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淡绿色,果扁球形,蓝紫色。③掌裂草葡萄(A.aconitifolia var.glabra),枝细长,3~5全裂掌状叶,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聚伞花序小,果扁球形,橙黄色。几种均适宜作地被栽培。

17.菲白竹

禾本科,赤竹属。地下茎复轴丛生型,低矮竹类,秆高10~30厘米,每秆2至数分枝或下部为1分枝,小枝有叶数枚。叶鞘淡绿色,鞘口有数条白色遂毛。叶片狭披针形,绿色夹有不规则的明显白色纵条纹,叶缘有纤毛,有很明显的细横脉,叶柄极短。笋期4~5月。原产日本,我国近年引入栽培。夏季怕炎热及烈日暴晒,耐阴,喜温暖及湿润气候,浅根性,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秆茎低矮,适宜林下作地被栽培,或嵌植于山石旁作景观树应用,也可用于盆景中作陪衬栽培。

18.菲黄竹

禾本科,赤竹属。秆高20~40厘米,径0.1~0.2厘米。每秆数分枝,每小枝着叶6~8枚,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15~26毫米。初夏时,黄色的叶片上出现大量绿色条纹,显得特别美丽;至仲夏,叶片上的绿色条纹与黄色底色界限模糊。从春天到早夏可作盆景观赏。在日本广泛用于室外地栽或室内盆栽,南京、杭州有引种。

19.爬地竹

禾本科,赤竹属。秆高30~50厘米,径0.2~0.3厘米,节间长约10厘米。箨鞘绿色,短于节间,秆绿色无毛,节下具窄白粉环。箨鞘基部具白色长纤毛,边缘具淡棕色纤毛。箨耳无,箨舌几不见。秆下部箨叶小,至上部才为叶片状,卵状披针形,绿色,偶具黄或白色纵条纹。笋期4~5月。宜于庭园铺地栽植。分布浙江、江苏。

20.翠竹

禾本科,赤竹属。是一种生长特别矮小的竹种,秆高20~40厘米。原产日本,浙江、江苏、上海引入栽培。根浅生,不耐干旱。植丛低矮,适于作大型盆景的盆面地被栽植,可增添大型盆景植物的观赏效果。变种:无毛翠竹(var.disticha),又称日本绿竹。秆高20~30厘米,径0.1~0.2厘米,每节1分枝,直伸,枝较长。秆箨短于节间,无毛。每小枝具叶4~10枚,披针形,叶长3~5厘米,宽0.3~0.5厘米,两列状排列,翠绿色。极适于作地被与盆栽观赏。原产日本,江苏、浙江及上海有栽培。

C. 湖北省常见观果树种

湖北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适合的果树如下:
1、柑桔树四季常青,枝叶茂密,树姿整齐,春季满树盛开香花,秋冬黄果累累,黄绿色彩相间极为美丽。
2、桃树较重要的变种有:油桃、蟠桃、寿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树栽培,寿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观赏,寿星桃还可作桃的矮化砧。树高4-5米。
3、梨树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分布。果实可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4、葡萄树优良品种较多,适合东北栽培的鲜食品种有巨峰、滕念、京秀、美人指、红宝石、蜜汁、陕西的户太8号、新疆吐鲁番的提子等。
5、柿子树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东至台湾省,各省、区多有栽培。朝鲜、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法国、苏联、美国等有栽培。
6、猕猴桃树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岭之间。

D. 叶子细长对生,开紫色小球的是什么植物


楼主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根据描述植物:紫珠


【紫珠】图片一,拉丁文名:Callicarpa bodinieri Levl. var. bodinieri,

英文名:Bodinier's Beauty-berry,又名珍珠枫、漆大伯(四川),大叶鸦鹊饭(江西),白木姜(贵州),爆竹紫(安徽)、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老鸦糊、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分布区域】产河南(南部)、江苏(南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花语】紫珠的花语是“聪明”,拉丁学名的含义是“美丽的果实”,日本有紫珠一部古典名著叫《源氏物语》,把美丽幽雅的女性比喻为紫珠。紫珠的民间赠花礼仪:将长长的紫珠花枝插入白色的花瓶,花瓶的上部系上淡紫色的细缎带,连花瓶一起赠上。

【主要价值】果美丽,植于庭院观赏,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根或全株入药。


以上资料参考自网络和互动网络,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E. 常见的观果植物有哪些

常见的观果植物:
1金桔:金桔属芸香科(Rutaceae) 柑橘亚科金柑属金弹种的一个优良品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阔披针形或广椭圆形,茎和枝梢带刺,果倒卵状椭圆形,果皮光滑,金黄色,油胞小而密生,可食。金桔皮嫩脆,咬破皮时喷射而出的油脂清香刺激,不禁使人想起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咏桔词“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2佛手瓜:拉丁学名:Sechium e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窝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儿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世纪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是多年生的植物,以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台湾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每千克鲜瓜中含蛋白质5克、脂肪1克、纤维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还含有维生素C220毫克,核黄素0.1毫克,含钙500毫克、磷320毫克、铁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3朱砂根(学名:Ardisia crenata Sims)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灌木,高可达2米,茎粗壮,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皱波状或波状齿,两面无毛,叶柄长约1厘米。伞形花序或聚伞花序,着生花枝顶端;花梗无毛;花萼仅基部连合,萼片长圆状卵形,顶端圆形或钝,两面无毛,花瓣白色,盛开时反卷,外面无毛,花药三角状披针形,子房卵珠形,果球形,鲜红色,5-6月开花,10-12月结果(有时2-4月)。
4乳茄(学名:Solanum mammosum L.),又名“黄金果”“五指茄”等,是茄科,茄属直立草本。高约1米,茎被短柔毛及扁刺,小枝被具节的长柔毛,腺毛及扁刺,刺蜡黄色,光亮;叶卵形,常5裂,裂片浅波状,先端尖或钝,基部微凹,两面密被亮白色极长的长柔毛及短柔毛;蝎尾状花序腋外生,常着生于腋芽的外面基部,被有与枝、叶相似的毛被,通常3-4花;浆果倒梨状,外面土黄色,内面白色,种子黑褐色,花果期夏秋间。
5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6蓝莓,又名笃斯、黑豆树(大兴安岭)、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讷日苏(蒙古族语)、吉厄特、吾格特(鄂伦春语)等,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低灌木。原生于北美洲与东亚,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等国家和地区,生长于海拔900 ~ 2300 m的地区。
7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
8观赏苹果,栽培历史悠久,在园林绿化、庭院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枝、叶、花、果皆具有观赏价值。观赏苹果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占很重要位置。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园艺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加大了。西方人利用从我国及东亚收集的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培育出大量的观赏苹果新品种。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园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整理传统观赏苹果品种,引进及培育新品种是十分必要的。引种是育种的手段之一,也是收集、保存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途径之一。
9柠檬(学名:Citrus limon (L.) Burm. f.),为双子叶植物纲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又称柠果、洋柠檬、益母果等。 [1] 小乔木,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嫩叶及花芽暗紫红色,叶片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单花腋生或少花簇生。果椭圆形或卵形,果皮厚,通常粗糙,柠檬黄色,果汁酸至甚酸,种子小,卵形,端尖;种皮平滑,子叶乳白色,通常单或兼有多胚。花期4-5月,果期9-11月。
10观赏辣椒,观赏辣椒根系发达,茎直立,茎部木质化,分枝能力强,分枝习性为双叉状分枝和三叉分枝。小果类型的植株高大,分枝多,大果类型的则相反。单叶互生,全缘,卵圆形,叶片大小、色泽与青果的大小色泽有相关性。花小,有白色、绿白色、浅紫色和紫色。按果实的颜色分,有红、黄、紫、橙、黑、白、绿色等类型;按果实的形状分,有线形、羊角形、樱桃形、风铃形、蛇形、枣形、指天形、灯笼形火箭等类型。
11白棠子树(学名:Callicarpa dichotoa (Lour.) K. Koch)是马鞭草科 ,紫珠属多分枝的小灌木,高可达3米;小枝纤细,叶片倒卵形或披针形,表面稍粗糙,背面无毛,密生细小黄色腺点;聚伞花序在叶腋的上方着生,细弱,花序梗略有星状毛,苞片线形;花萼杯状,花冠紫色,花药卵形,细小,果实球形,紫色,5-6月开花,7-11月结果。
12山茱萸,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拉丁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叶对生,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叶柄细圆柱形,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总苞片卵形,带紫色;总花梗粗壮,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阔三角形,无毛;花瓣舌状披针形,黄色,向外反卷;雄蕊与花瓣互生,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花盘无毛;花梗纤细。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3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且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
14珊瑚樱(拉丁学名:Solanum pseudocapsicum L.)是茄科茄属植物。直立分枝小灌木,高达2米,全株光滑无毛。叶互生,狭长圆形至披针形,长1-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或钝。花多单生,很少成蝎尾状花序,无总花梗或近于无总花梗,腋外生或近对叶生。浆果橙红色,直径1-1.5厘米。种子盘状,扁平,直径约2-3毫米。花期初夏,果期秋末。
15枸骨(学名:Ilex cornuta)又名猫儿刺、老虎刺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形奇特,碧绿光亮,四季常青,入秋后红果满枝,经冬不凋,艳丽可爱,是优良的观叶、观果树种,在欧美国家常用于圣诞节的装饰,故也称“圣诞树”。

F. 农村里名叫“紫珠”的植物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农村的山区里,生长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树木,它们身上都隐藏着很多价值,有的有食用价值,有的还具观赏和药用价值,不过这些价值也要看人们懂不懂用,借这个话题,今天笔者给伙伴们介绍一种植物,它的花语是“聪明”,是一株价值很珍贵的灌木,它叫紫珠,在我们家乡很受欢迎,不知道伙伴们的家乡有没有。

紫珠的药用价值:农业兴起据资料所记载,紫珠的根和茎叶入药,可治疗月经不调,虚劳,带下病,风寒感冒等病症,像这种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具备的野生植物,在目前真的很珍贵,笔者希望通过此文章,能让更多人认识它,珍惜它,保护它,谢谢。

G. 这个植物是什么果实可以吃么

紫珠名白棠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枝光滑略带紫红色少量星状毛单叶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细锯齿聚伞花序腋具总梗花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放实球形9月至10月熟呈紫色光泽经冬落
美丽植于庭院观赏盆栽观赏其穗剪瓶插或作切花材料根或全株入药
药用价值:
根或全株入药能通经血;治月经调、虚劳、白带、产血气痛、冒风寒;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四川草药》第二卷)[1] 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血
建议食用

H. 这是什么植物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果美丽,植于庭院观赏,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根或全株入药。
药用价值:
根或全株入药,能通经和血;治月经不调、虚劳、白带、产后血气痛、感冒风寒;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四川中草药》第二卷)。[1] 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不建议食用

I. 紫珠(马鞭草科 紫珠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Callicarpa dichotoma(Lour.)K.Koch.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小紫珠,紫果缀满枝头,晶晶泛彩,经冬不落,是值得在园林中应用的观果树种。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小枝带紫红色,具星状毛。叶对生,阔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背面有黄色腺点及细茸毛。聚伞花序具总梗,腋生。花紫红色,有腺点,果实球形如珠,成熟时红紫色,有光泽。花期8月,果期 10~12月。同属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还有日本紫珠(见彩图128)、华紫珠等。

[分布]

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

[习性]

喜肥沃、湿润的土壤,较耐寒,耐阴湿。

[繁殖与栽培养护]

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出苗率高,种子容易采集,一般行春播,当年即能结果。扦插在春、夏都可进行,生根容易,成活率高,移栽容易成活,栽培中需注意施肥。

主要病害有:紫珠叶斑病、煤污病等。防治方法:清除病落叶,防治好蚜虫、介壳虫等,发病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药剂。

[观赏与应用]

紫珠秋季果实累累,色红紫明亮如珠,可维持2个多月,很有观赏价值,适用于秋季的色彩搭配,作庭园的基础栽植和草坪边缘绿化材料,也可种在假山旁或与常绿树种栽在一起,效果很好。成熟果枝瓶插时间很长,亦可经处理使植株矮化作观果盆栽。

热点内容
白耐冬茶花 发布:2025-09-12 11:43:53 浏览:242
日本香兰花 发布:2025-09-12 11:42:58 浏览:545
宁波樱花品种 发布:2025-09-12 11:25:05 浏览:955
韩国玫瑰水光面膜 发布:2025-09-12 11:25:01 浏览:49
廊坊绿植店 发布:2025-09-12 11:24:53 浏览:403
绿植家居盆景哪里买 发布:2025-09-12 11:23:29 浏览:96
西兰花怎样种 发布:2025-09-12 11:22:52 浏览:1000
天边山茶花 发布:2025-09-12 11:22:41 浏览:696
欧洲花卉之国 发布:2025-09-12 11:16:11 浏览:798
长城花卉 发布:2025-09-12 11:14:48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