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曲阜假山盆景

曲阜假山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2-03 13:28:08

⑴ 为什么称曲阜孔府是“天下第一家”

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在曲阜市内孔庙东邻,是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

孔府占地200多亩,有楼轩厅堂463间,院落九进,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所在地,有报本堂、桃庙等;西路为旧时衍圣公读书、学诗学礼、燕居吟咏和会客之所,有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为招待一般来宾的客室;中路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外辖和勾、百户、孔庭族长及曲阜县衙四个衙门。往后住宅,最后是孔府花园。

孔府是我国古代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贵族庄园,也是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规模仅次于皇宫的孔府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世代居住在孔庙的旁边,悉心看管孔子的遗物。

1055年,北宋仁宗赵祯封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并下令在曲阜建造了衍圣公府。1377年,在孔子的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时,朝廷在阙里孔庙及孔子故居以东新建了衍圣公府。

弘治年间遭火灾,并在1513年移到曲阜孔庙的东侧,以便于保卫。于是,孔庙和孔府便一起成为了曲阜的中心建筑。

后来,衍圣公府成为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场所,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的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不仅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古代的历代王朝中都享有尊贵的荣誉,被称为是仅次于皇宫的府邸,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经过多年的修建,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皇室对孔家的重视,严嵩和乾隆等都曾和孔家结成姻亲,这些都促使孔府的规模不断扩大,孔府内的古迹名胜也不断增多。

在明朝时期,孔府的占地面积为16公顷,后世逐渐缩小,到清代时为4.5公顷。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整个府邸为九进庭院,三路布局。

孔府的东路,即东学,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同时,孔府的府内还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物。

孔府坐北朝南,大门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

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朝权臣严嵩手书。

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代编写《四库全书》的大学士纪昀所书写的。

这副对联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省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

原来,对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而文章的“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学贯古今、知识渊博的纪昀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倒不是。

据解释,富字上面少一点,叫做富贵无顶。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这叫做文章通天。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由此可见,这副字美文佳的奇特对联,恰恰显示了书写者的匠心独到之处,从而概括出孔府千百年来不同凡响的公府第和圣人家的气派。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二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

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平时人们只允许只走腋门,正门不开,用以表示庄严。

入圣人之门,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即是重光门。

重光门为木质构架,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于遮堂门。屏门顶上覆有灰瓦。门楣因悬挂有明世宗亲颁的“恩赐重光”匾额,所以被后世称为重光门。

重光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4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

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宦人家是没有资格建造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如此殊荣,在《论语·八佾》中也有“邦君树塞门”的相关记载。

在过去,重光门一般都是不开的,只有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的时候,才会在鸣礼炮13响之后正式开门,故又称仪门。

过了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为孔府的大堂。

大堂在孔府中的地位非常高,它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堂为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

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了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等。

大堂正中悬挂着一块“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的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

大堂内的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镰枪、更鼓、云牌、龙:旗、凤旗、虎旗、伞、扇等。

另外,大堂内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和“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每当衍圣出行时,都会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

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

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其他大臣弹劾之后,听说皇帝要治他的罪,就慌忙跑来孔府请求他的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但是孔府主人拒绝了,相传这个阁老凳就是当年严阁老坐候的凳子。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

二堂的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通石碑,其中还有后来清朝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和“松鹤图”等,是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禧太后祝寿时被赏赐的。

二堂两头还有两厅,一个为启事厅,一个为伴官厅。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院里有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

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也称内宅院。内宅门有道禁门,使内宅门与外界相隔绝。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还特赐了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将会严惩不贷。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一般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

内宅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叫做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在孔府内宅门的内壁上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所以这个墙壁又叫贪壁。

传说贪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贪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

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一出门就可以看到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告诫子孙不要贪赃枉法,也算作是孔家的一条重要家训吧。

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贪赃枉法。

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厅七间,名叫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

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棵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4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垫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就会马上开锣唱戏。

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题笔写的“寿”字。

室内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

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达190多道。

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作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

西里间,为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的家谱。

穿过前上房,过一道低矮的小门,便是前堂楼院。院内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

前堂楼是七间两层楼阁,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

里套间为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

孔子第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后堂楼是两层前出廊的七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两层前出廊的配楼各三间,是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堂中陈列着孔德成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

东里间为当时的接待室,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里套间是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的卧室。东墙上的镜框内镶有孔德成夫妇及儿女的合照,后堂皇楼西边的两间是孔德成夫人奶妈的卧室。

院内的楼是当年府内做针线活的地方,西楼是招待内客亲属的住宅。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而已。相传,此石还有一段来历。

原来,孔府花园由第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扩建而成,其间经过三次大修。建园之时,有人送来古鲁城内炼铁的铁渣石,类似陨石。

园主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象征孔府从此时来运转,兴旺发达,而且与孔庆镕的名字意义相合,于是把它们布置在园中,并命名为铁山园,自己也自号“铁山园主人”。

明代弘治年间进行扩建时,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李东阳当时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但是他为什么要亲自设计呢?

原来,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第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做了一品公夫人。因此,为了女儿,李东阳才如此大卖力气,修建花园。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庙后,李东阳曾四次作诗写赋,勒碑刻铭,记此盛举。

铁山园建造完成之后,到了明嘉靖年间,严嵩取代了李东阳的地位,做了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成为当朝的首相。

此时,严嵩也看中了孔府,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第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成为一品夫人。

和孔府接亲之后,权臣严嵩又帮助衍圣公扩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并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使得孔府花园更为可观。

孔府花园从李东阳、严嵩到后来的乾隆皇帝,曾前后3次大修,其间还有中修和小修,因此花园越修越大,占地已达10余亩,也因为有了这些权贵的支持,所以孔府后花园不仅宏大,而且显得美观、华贵、大方。

园林处在原孔府轴线的最北部,也用轴线布局,正是北方特点,其布局仿北京紫禁城御花园的格局。按照古代礼制,普通花园是不允许有这种布局的,而孔府后花园的这布局,再一次彰显了孔府地位的不凡。

花园中路也是轴线,非常明确,在轴线南端有植柏台,四周花砖砌矮墙,有三面台阶通上下,台中植柏树。靠近古木有盆景铁石置于托台上,托台四面浮雕有双龙、双麒麟、双凤等,石边立一石匾,上题写有“孔府天下第一家”的字样。

台下为“五柏抱槐”,此柏名为五君子柏,一棵柏树在根部就分成5条枝干,最奇的是在5条枝干中间抱有一棵槐树。这棵槐树穿柏身而生,实为奇观。

据说,这棵槐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孔庆镕曾赋诗赞道: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

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

曲径荫遮暑,高槐翠减浓。

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轴线的最北端是一幢后来新建的新花厅,北依孔府后墙,抱厦亭与后正厅相接,亭开敞无墙,厅青砖厚砌,这种组合既左右对称和四平八稳,又通透开敞,活泼可爱,在抱厦亭前面的两柱上有题联:

寻梅觅竹骚人来;

赏兰观菊贤者至,

花厅前面绕抱厦亭设观景台,台四周为青砖砌矮墙,与轴线之南的柏台一致,形成南北呼应。花厅是孔府主人平时赏花、赏月和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有时也在此设宴,厅东西有花树和竹丛。

厅西为一六角重檐亭,亭宝顶较小,宝珠立于细柱上,立面构图高挑,显得轻盈,具有南方园林建筑的特点,但是做法却是北方样式,屋面厚重,起翘很少。

枋间板只作菱形图案,没有彩画,全涂朱红,柱间设单板坐凳,亭内设石桌,不设石几,显得过于朴素。亭西为花房。

中轴的新花厅的东面为旧花厅,面阔三间,上覆龙瓦,梁枋皆彩画花卉,显得古雅而华丽。

依路南行为荷花池,池很小,只几平方米,但是池中荷花盛开,十分清雅。

过荷花池,来到鱼池,池中养鱼,架曲桥。桥面很狭窄,两面用木栏杆。但栏杆却很有特色,横栏竖杆,杆顶为莲花头雕刻,构图简洁。水池中立有多处湖石作为孤赏石。

桥北为扇亭,亭东南西三面用青砖砌栏杆,可当做槛,亭梁枋皆有彩画,内容多为梅、兰、菊、竹、麋鹿、山水等。

桥南为大湖石假山,桥三面用栏杆围护,不让人攀登,唯北面与桥接,花园西部为牡丹园和芍药圃。

在孔府花园的西南隅,有一幅出自清末不知名画家之手的壁画,画面上有一条大路,一排高树,朝观者而来,景色奇妙无比。

原来,画家巧用边与角的效应,使观看的人无论站在哪个方向,只要能看到画上的路,就会感到这条路是正对着自己的,令人称奇。因此有人为画提名为:“人人有路”。

纵观孔府后花园全园,北方园林特征主要表现于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的梁架及彩画,水面等山水组合则有江南园林风格,植物特征北方色彩更浓,松、柏、槐等较多。虽然整体布置显得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感,但作为一座后花园,其气魄是令人惊叹的。

此外,孔府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古迹,这些古迹名胜许多都具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从这一处处古迹名胜中,能够看到孔府作为“天下第一家”时的尊贵。

曲阜孔府大门

⑵ 曲阜的三孔在什么地方

曲阜的三孔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静轩中路与大成路交叉口。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2)曲阜假山盆景扩展阅读

曲阜三孔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1、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免票(凭身份证无需换票,凭老年证需换票)。

2、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消防员、退役军人免费(凭本人有效证件原件,无需换票)。

3、残疾人凭本人身份证、二代残疾证或残疾军人证免票(需换票);对盲人、双下肢残疾人及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免陪护人员一人(需换票)。

4、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4米以下(含1.4米)儿童免票;身高超1.4米,未满18周岁(含18周岁)的学生,凭身份证或学生证购买半价优惠票;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学生证购买半价优惠票(不包括夜大、电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留学生等)。香港、澳门、台湾等入境青少年凭有效《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购半价票。

5、曲阜籍以外孔子后裔及配偶参观景区免票(凭本人身份证、结婚证或户口本,需换票)。

⑶ 孔子故里号称“三孔”的文化遗址是哪三个

孔府孔庙孔林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孔庙,有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世袭了七十多代的贵族府第----孔府,有一片比曲阜县城大一倍的园林墓地----孔林。孔庙、孔府、孔林简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孔庙
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里共碑碣3000余块,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石刻。

孔府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玉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子孙持续七十七代更久的人家。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林
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

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气派较大、墓饰规格也高的,要数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妻子的墓——于氏坊。这位于氏夫人原来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因当时满汉不通婚,皇帝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子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

孔林里还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书面名盛一时。他的墓穴位于内圈外侧的东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为康熙皇帝导游孔庙和孔林,由于他学识渊博,讲解生动而深得皇帝的赏识。
参考资料:

⑷ 三孔景区怎么样

挺好的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孔庙,有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世袭了七十多代的贵族府第----孔府,有一片比曲阜县城大一倍的园林墓地----孔林。孔庙、孔府、孔林简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孔庙 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里共碑碣3000余块,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石刻。 孔府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玉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子孙持续七十七代更久的人家。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林 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 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气派较大、墓饰规格也高的,要数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妻子的墓——于氏坊。这位于氏夫人原来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因当时满汉不通婚,皇帝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子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 孔林里还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书面名盛一时。他的墓穴位于内圈外侧的东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为康熙皇帝导游孔庙和孔林,由于他学识渊博,讲解生动而深得皇帝的赏识。

⑸ 三孔的资料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孔庙,有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世袭了七十多代的贵族府第----孔府,有一片比曲阜县城大一倍的园林墓地----孔林。孔庙、孔府、孔林简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孔庙
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里共碑碣3000余块,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石刻。

孔府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玉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子孙持续七十七代更久的人家。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林
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

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气派较大、墓饰规格也高的,要数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妻子的墓——于氏坊。这位于氏夫人原来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因当时满汉不通婚,皇帝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子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

孔林里还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书面名盛一时。他的墓穴位于内圈外侧的东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为康熙皇帝导游孔庙和孔林,由于他学识渊博,讲解生动而深得皇帝的赏识。

⑹ 曲阜孔府共有有多少房间

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 府

圣府大门——为间五檩悬山式建筑,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严嵩所书

孔府大堂——为当年宣读
圣旨、接见官员、审理
重大案件之处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府收藏大批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 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孔府还收藏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有。孔府并存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档案,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已整理出9000多卷。孔府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

⑺ 求各地的春节风俗

德国: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相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朝鲜: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当天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新加坡: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过年时,城市里有社团组成的舞龙、舞狮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

英国: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意大利:在意大利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人们涌向街头,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午夜时,家家户户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伊朗: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⑻ 近期去西昌玩,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吃,最好尝尝醉虾,烤鱼,很有特色,跟其他地方完全不同,还有彝族特色菜,烤小猪肉特别好吃,其他彝族特色菜要看你吃不吃的惯.琼海边上有个小花山,也叫花果山,还不错.如果不去,邛海边有个在水一方,味道还不错.
住,西昌最好的酒店是凯利莱,三星级的,但是有点贵.塑像那里有一个9点连锁酒店,还不错.
游,什么月亮湾,观海湾(天下第一缸),青龙寺,泸山,邛海,民族风情园等等都不错.泸山上有十殿,就是10个不同的寺庙,集道教,儒教,佛教于一身,位于泸山的西昌地震碑林与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并称中国四大碑林,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昌周遍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基地,泸沽湖,安宁河,螺髻山,黄联土林,灵山寺.
马上就是火把节了(27号),那儿大火把多好耍的,高枧哪儿有个荷花节,就在这几天,高枧和川兴之间有个温泉花园,也还可以.最近还有个冰雪艺术节,在塑像赶4路可以去,在民族风情圆那截.
3L那个绷得凶,螺髻山没的野人,那儿仙人洞还多漂亮的,索玛花也就是杜鹃花,多漂亮的.
LS那些都说得太空了,真正西昌有好漂亮还是要自己来看才感受得到

热点内容
盆栽摘叶吧 发布:2025-08-26 11:07:49 浏览:641
不上七夕 发布:2025-08-26 11:05:43 浏览:953
蟾和荷花 发布:2025-08-26 11:02:10 浏览:853
盆栽一直吃 发布:2025-08-26 10:45:02 浏览:538
大鱼海棠配音演员表 发布:2025-08-26 10:38:21 浏览:777
情人节闺蜜之间的留言 发布:2025-08-26 10:30:33 浏览:828
朗诵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 发布:2025-08-26 10:30:27 浏览:351
情动七夕恋 发布:2025-08-26 10:24:50 浏览:522
湖北丁香花 发布:2025-08-26 10:24:02 浏览:974
盆景小余 发布:2025-08-26 10:24:02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