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畸形审美
『壹』 盆景小知识:如何欣赏盆景,盆景之美到底美在哪
它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要提高艺术修内养,就需容要积累审美经验,通过实践训练。盆景的欣赏实际上是盆景的审美。盆景是以天然树木和山石为基础的,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因此,自然美是盆地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树木的自然美包括树根、树干、枝叶、花果、整体的姿姿美,以及季节性变化的色彩美。树木、盆景的根、茎、枝、花、果的形状和颜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景观的整体美。
『贰』 简述对鉴赏盆景的理解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这是《盆景》中的诗句。读着这些诗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
盆景,它们与其它景色不同,它们“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受尽了压制和委屈/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错,诗人写得很准确,盆景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的。同时,诗人又是在写那个动乱的年代,那时,有多少人“受尽了压制和委屈”,在“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下面,诗人对盆景的描绘,可以说是对那个动乱年代进行揭露的一个缩影:“像一个个佝偻的老人/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块根/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那个畸形的年代,把许多人都变成畸形,变成残废,这不仅是人们的灵魂,也包括人们的肉体,这是多么怵目惊心的图画!
诗人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当然,这是艺术的再现。不是通过对那个畸形年代的直接描绘,而是通过对盆景的描绘来实现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去理解诗人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艺术规律,从而使我们得到借鉴和启发。
诗人说:“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意象的创造,就是“在万象中,‘抛弃着、拣取着、拼凑着’,选择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能糅合的,塑造形体。”(《诗论》)
《盆景》这首诗,意象的创造,就正是诗人选择到了与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糅合的东西,从而塑造了形体,很好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叁』 盆景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任何表现形式,从来不存在万古不变的审美标准,因为连审美观本身也是在随时代、随地域而不断更新变化。工整对仗在明、清时代被视为形式美的典范。这种在闭关锁国的自然经济状态下所形成的祟尚静态美的社会心理,今天已成为历史。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力、是动。现代人所撞憬的形象美是明快的节奏,亢奋向上的激情,自强不息的动力与朝气,出生入死的拼搏精神。我们生活在其中,手头的作品就不能不是这种时代情结的反映。这说明审美观随时代在变。
另一方面,在我国,盆景造型通常不喜欢等腰三角形或放射形之类,而在日本盆景界则认为这些格式也未尝不可。按他们的理解,那些等腰三角的塔形盆栽,根爪如虎掌绽筋露骨、拔地而起,主干居中,冲天屹立,似有一种天塌可挡的大丈夫气概,有何不美呢?他们还认为状如扫帚倒立的放射形盆栽具有一种和平、安宁和淳朴的气氛。据说日本关西一带的“乡村树”正如这样的质朴、自然,不事雕饰。即景生情,睹物而思乡怀旧,从这一角度又给人以一种乡土文学那样的美的享受。诸如此类型,在我国就可能受到非议。
欧美对富有山林旷野气息的丛林式造型深感兴趣,而对于曲径通湖、小桥流水之类孤芳自赏的东方园林情调比较陌生、这些又是审美观随地域而不同。因此我们对于表现形式不必过于挑剔固执。正如郑板桥说的“丑陋之中”也可能“有至好”,何谓美丑,不必结论过早。
总之,我们若能持定以表现自我、表现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为核心,则法一形万,凡有利于表现这一核心的一切形式都是好的,否则,即使再巧的形式也仍不能承认其为好,不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主义决不是我们的需要。
『肆』 怀孕了家里能不能养红豆杉盆景 听说会影响细胞分裂容易造成胎儿畸形是么
红豆杉里面含有一种成分叫紫杉醇,可以抑制有丝分裂,从而起到控制癌细胞扩散的功效。 但是紫杉醇的含量在红豆杉中是很低的,不经过提取的话无法起到效果的,活体的红豆杉就更不可能通过空气释放之类的方式使紫杉醇进入人体抑制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了。
『伍』 盆景的鉴赏有哪几个阶段
鉴赏盆景是一种来以盆景为基源础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国盆景虽然是以植物、山石等材料为创作素材,但它作为一种艺术品,展示在观赏者面前的并不只是简单的自然物质景观,而是蕴含着深邃幽远的文化艺术内涵,寄寓着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深的人生哲理。欣赏者要领略中国盆景艺术作品的这种艺术境界,需要通过相应的欣赏过程,这里将其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
『陆』 怎样鉴别盆景的好坏
首先,购买花卉时不要图现成,最好选购苗木自己栽培。如果实在没有经验,那也要多看看盆土。市场上的苗木有两种,一种是土球的, 一种是露根不带土球的。带土球的多为常绿花卉,一般来说,带土球的苗木质量稳定,根系损伤轻,有利于成活,应尽量选购这类苗木。最好在芽刚萌动时购买,这时的成活率高。但市场上有些苗木的土球是花农伪造的,可以提起苗木轻轻抖动,如果土球轻易全部脱落,就是伪造的土球,这类花卉坚决不要购买。在购买露根花卉时需要注意,尽量在芽刚萌动时为佳,并要选择枝叶繁茂新鲜的和根系完整无断裂的苗木。 其次,如果你还是喜欢购买盆栽花卉,在选购时就更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被郁郁葱葱,花果累累的假象所迷惑。也许这是刚从花卉基地运来,花贩随便拿个花盆用一点土种上的,再喷点亮光剂,看起来长势喜人,实际上买回家养不了几天就会OVER。有些不法商贩甚至会把没有根须的植物“插”在土里让消费者购买,一定要严防上当。
挑选这类盆栽花卉时应注意下列两点:
(1)识别盆栽真伪。具体方法是:对于木本花卉,可抓住花木茎部,如能连盆带泥提起者,一般是真盆栽,否则就是假盆栽;对于草本花卉,可稍用力提拉,如花卉稳固则是真盆栽,可将其拉离花盆者,则是假盆栽。
(2)看造型。花卉的高矮、树冠的大小要和花盆大小成正比例,枝、叶、花、果整体造型要协调美观。小小的花盆里长得却是高大的花木,这种不协调的花木一定是假盆栽。 图片中富贵菊是花商刚种上的,三种花栽在同一个盆中,看起来不错,但不论从长期的营养攻击角度,还是对根系的损害程度来看,都可以断定,这盆花的寿命长久不了。 为预防上当,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购买推车零售的花卉,尽量养成在固定摊位、固定摊主手里买花的习惯,即使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沟通,减少损失。
『柒』 如何赏析盆景,要从哪几方面来赏析盆景呢
看到标题,我相信大家会觉得盆景赏析就是一种观赏盆景的活动。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盆景赏析?盆景赏析是人们带着喜爱的心情,审美的眼光领略盆景趣味的过程。那么看盆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具备基本的盆景意识(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的人。
2、盆景中的姿,色,意蕴,以及风格,水平的观赏分析。
只有具备这两点,才可以进行赏析的活动。除此之外,这个欣赏盆景的人必须能做到与盆景互动,也就是说他不仅从心里爱盆景,而且还会造盆景(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炼)。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图片上所示的盆景为悬崖式盆景中的“大悬崖”造型 (是什么,属于哪个流派造型)。枝干苍劲虬曲,枝盘布局合理,特别是左侧倾斜下垂的主枝,曲折优美,犹如倒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古松,(材料布局)虽历经风云,却生机盎然,其苍翠的叶片被加工成层次分明的云朵状,一层层往下方延伸(整体构图)。与枝干的刚健,形成刚与柔的鲜明对比(技巧精湛,刚柔并济)。整个盆景造型古朴端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装饰独特)。
『捌』 盆景桩才没有苍老感,如何让桩才显老具体有哪些办法
『玖』 遗物在盆景里是什么意思
《盆景》是艾青创作于新时期的一首诗作。
建国后,艾青这位“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的诗人为新生活而欢呼,为世界和平和友谊而歌唱。
从1950年到1957年,他出版了《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和《海呷上》等诗集。
从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开始,诗人的歌喉沉寂了21年之久。
1978年得到平反,同年4月在《文汇报》发表《红旗》一诗,复出诗坛。
在新时期,他共写了200多首诗,出版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集》等诗集和论文集《艾青谈诗》。
作为“归来诗人”,艾青的“归来的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宏阔的视野,思考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并由此扩展、深化开去,试图对人类历史作出哲理性的概括,如《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这是艾青在新时期影响最大,得到评价最高的诗作。
二是咏物和哲理小诗,如《鱼化石》、《山核桃》、《酒》、《蛇》、《盆景》、《仙人掌》等,这类诗抒写一时的情绪感受,或记录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第三类是域外题材的诗作,如《欧罗巴圆舞曲》、《墙》、《重访维也纳》、《巴黎》、《纽约》、《芝加哥》等,多为记游式的随感和思考。
艾青复出以后的诗作,一方面承续了他50年代诗歌的单纯、朴素、明朗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他30年代诗歌运用较多的现代派手法中的有活力的成分。
他善于捕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现代生活,表现抽象的观念、哲理;常常把象征性的形象同哲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抒发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全诗共4节。
第一节写盆景养尊处优,貌似珍贵,却被禁锢了生命的处境。
“好像都是古代的遗物/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主干是青铜,枝桠是铁丝/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这里哪有一点生命的感觉?第二节指出盆景被拘禁在花盆里,“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以至于“一部分发育,一部分萎缩”,显露出各种各样的“怪相畸形”,“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它们都是以“不平衡”和“残缺不全”为标准的病态审美观念的牺牲品。
这一节的描写就是要指出“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第三节是一个转折,指出了花木应该具有的自然的生命状态,可以看作是对植物“自由伸展发育正常”的呼吁。
最后一节是这样的:“如今却一切都颠倒/少的变老、老的变小/为了满足人的好奇/标榜养花人的技巧/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或许这也是一种艺术/却写尽了对自由的讥嘲”。
“怪相畸形”被作为艺术来展览,这是一种美丑不分的颠倒,诗人在这一节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横加斧刀”的盆景的制造者,表明了本诗的主旨。
当然,我们不应认为诗人对盆景艺术有什么偏见,他不过是借此来鞭笞极“左”思潮下践踏自由、压制个性、扭曲人性的社会现象。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征的层次,把对现实的思考熔铸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艾青年轻时曾受过绘画的专业训练,善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形态。
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工笔画的笔法写出了盆景的外观,并交代了环境,其中的线条、色彩是负载着否定式的思想情感的。
第三节又这样写盆景的畸形:“像一个个佝偻的老人/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块根/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拾』 盆景塑造形象的艺术反应了哪些问题
盆景塑造形象的艺术,不仅可以具体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流行趋势,还可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如何去欣赏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盆景也的一门学问,它也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思想、阅历和修养才能理解盆景的内涵所在。
盆景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对于盆景的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而如果想提高艺术修养,就需要不断积累审美的经验,还要通过实践的训练。欣赏盆景的艺术价值其实就是对盆景的审美。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抓住盆景的美呢。
自然美是盆景的传神所在,因为盆景的材料是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树木和山石为主,更重要的是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因此自然美对于盆景美来说相当的重要。在一个树的盆景里,树的根、树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姿态美以及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形成的颜色美,都是自然美的体现。
根
对于根的美也分很多种,而且有专门以根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提根式”、“连根式”及“附石式”等盆景。提根出土的盆景有龙蟠虎踞之势,连根而居的盆景有一种生命的张力,扎根石隙中的附石式盆景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它们都可以表达出人的一种心理和意愿。
干
过艺术加工的干,虽然有些刻意的心思在里面,但不失它的自然和神韵。如直干刚劲挺拔,曲干苍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则有老有嫩,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如黑松的干皮和竹类植物的光滑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些半枯朽的树干和欣欣向荣的枝叶形成鲜明的对比。树干的色彩也并不单调如一,有黑色、褐色、绿色、紫黑等。
叶
树叶一般都会因树种的不同而不同,有针状、扇形、掌状、瓜子形等各类奇特的树叶。叶的质地有硬有软,有厚有薄,有革质的,也有纸质的。叶的色彩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具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