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石盆景
❶ 盆景艺术的历史及现状
盆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汲取了中国人文文化的营养,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摆案头赏心,可置屋角悦目。室外、街头,广场、公园,人们喜闻乐见,给人以温馨的心情,优雅的心境。盆景制作凝结着人类追求自然,追求艺术的创作观念,独具特色。
盆景是由栽培观赏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余年)遗址中发现绘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证据。在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中(距今1700余年)有盆栽花卉的画面,画面是一个圆盆,盆中栽着6支红花,盆下配有方板几架,形成植物盆钵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造型,与现代的盆景极为相似,有人认为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于盆景起源的确切时间,有待今后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证实。
对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认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证据就是在陕西省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东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画。所绘这一盆景和现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见当时盆景已成为观赏珍品,作宫苑御用。同时受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兴起的影响,应用写意山水画理的“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使用山石与植物相互组“景”,则简单的“盆栽”而发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宫博物馆内保存一幅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的《职贡》图,图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在进贡的行列中,有一个手托浅盆,盆中立着造型优美的山石,这和现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进贡的行列中,还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这些画面足以证实在唐代盆景已经形成了。
今天,盆景艺术又重绽光彩,恢复了昔日的辉煌,且风格各异,流派纷呈。
中国古代的盆景与各地的气候、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了扬派、苏派、岭南派、川派、海派这五大门派。每一个门派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和相应的艺术与自然和谐的气息。扬派即扬州、泰州一带盆景风格,以层次分明、平稳严整见长;苏派即苏州、常熟为代表,以老干蟠枝、清秀古雅见长;岭南派即广州、佛山为代表,以刚劲挺拔、飘逸豪放见长;川派即四川盆景,以传统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艺见长;海派即上海风格,以明快、流畅、新奇为特色,历史虽短,却能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五大流派只是择其要而述之,不免挂一而漏万,故后来又续有增补,如加上徽派,称之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广西、福建、浙江、北京,称之为十大流派。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国的盆景艺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❷ 吸水石盆景放家中什么位置好。
卧室里放上水石可以,但不能自己乱放,最好请风水师择日选好方位,具体摆放也很专多讲究属。摆放风水器物如同吃药、食补;不可乱吃乱补,适合的量也要讲究是饭前吃、饭后吃,或者吃饭时一起吃。风水器物摆放恰当,可以提高健康指数和提升运气。上水石虽然含大量的水,但应该以山论,应该放东(震宫)、东南(巽宫)、西(兑宫)、西南(坤宫)、北(坎宫)。
❸ 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怎么制作假山喷泉 广东假山制作
以假山喷泉制作为例:
(1)建造水池:
喷水池一般要大于射流的高度,即成45°角,以防水溅。就是这样,风大时还是会有水珠飘散。因此水池周围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别是室外空旷的地方要注意。如果水质洁净,也可理解为一种趣味参与性。
池底和池壁的颜色,过去常用浅色,白、浅蓝等,以显水清。现在有用深色,甚至全黑的设计。选用深色,喷泉宜用泡沫型喷头,对比之下,更为分明。同样道理,不喷射也要有某项对比色如雕塑、花钵等,以免过于沉闷。 复杂的喷水池,池内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种状况,喷射时并不为人注意,停喷时就会反映出来,如果水池维修断水,冬季放空,顿杀风景。因此有的喷水池在池中散铺卵石,但此对清洁打扫不利。必要时可于水面下铺放一层卡普隆、玻璃板,只留出灯光和喷嘴地位,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实在无法解决,就做旱喷泉。
池壁池底宜易于清洁。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最好有一点向外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边,一是可以防风吹灰尘杂物和雨水倒灌,二是减少喷射的波涌。
土建池体设计
一般常见的景观水池深度均为0.6~0.8m,这样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并且池底为一整体的平面,也便于池内管路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维护。
只有在为体现亲水特点的浅蝶形池体设计时,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0.6~0.8m的水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同样,在儿童戏水池设计中,一般采用的深度为0.3~0.6m左右,一旦幼儿落入景观池中的将是十分危险的。我们认为较为适宜的水深以0.2~0.4m为宜。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当水质浊度略高的,给人的感觉仍然清澈见底。池壁顶面应可供游人坐下休息,池壁顶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于地面为宜。若水面水位较低,便会有如临深潭的感觉。从亲水的角度出发,较为合适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顶面为0.2m较为合理。潜水泵坑或水泵吸水口则只需局部加深以满足吸水条件,泵坑表面可设置篦子,即可遮蔽设备又可作为格栅以阻止大颗粒杂质吸入。从美观的角度出发,池表面应尽量减少外露的管道设备,尤其是垂直设置的溢流管口,它会在水面上升时产生很大的排水吸气声。
(2)建造假山:
假山喷泉根据假山的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真石假山喷泉和塑石假山喷泉,一般情况下,真石假山喷泉主要用于制作室内、庭院、花园等地的小型假山喷泉。而塑石假山喷泉主要用于制作广场、景区、公园等地的大型假山喷泉。以下是两种假山的简单制作步骤:
1、真石假山制作:
(1)选择石材:建造假山不必过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讲究瘦、漏、透,这样选石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应改变原有的看法,树立新的选石观念,按奇、怪、丑的标准选山石。
(2)山石布局: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3)石料加工:石材天然未经加工的占多数,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
(4)假山粘接:现代掇山,广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
2、塑石假山制作:
(1)制作骨架:制作塑石假山骨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砖或建筑废渣造型,根据模型,砌筑出假山形状即可,称为砖骨架。
(2)铺设钢网:砖基架可设或者不设钢丝网,一般形体大者都必须设钢丝网。钢丝网要选易于挂泥的材料。
(3)打底抹面:这是假山造型成型的最后和最终要得环节骨架完成后,对于骨架,常采用M7.5混合沙浆打底
(4)假山上色:石色材料,石色水泥浆进行面层抹平,抹光装饰成型。
三、安装喷泉:
1、选择喷泉喷头: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各种喷头的特性。一般水膜喷头的抗风性较差,不宜在室外有风的场合使用;而射吸式喷头如雪松或涌泉对水位变化较为敏感,使用时不但要注意水位变化,还要在池体设计上有相应的抑制波浪的措施。如设置较长的溢流堰或水下挡浪墙。但是,也有利于波浪共振这一水力现象建成脉动喷泉的,由规律的波浪涌动使水流喷射有规律地跳跃、高低变化。
目前也有许多高技术喷泉设备,也可以用于水艺景观中。光亮泉和跳泉的射流非常光滑稳定,外观如同玻璃棒一样,可以准确落在受水孔中;跳泉可以计算机控制下,生成可变化长度的水射流;跳球喷泉可以喷出大小可控的光滑水球。它们都极具趣味性,令人过目难忘。大型音乐假山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型音乐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动机械及控制部件,也是种类繁多,可供广泛选择。
2、安装水泵:
(1)泵的出口连接采用硬管连接形式;
(2)小型潜水电泵随机电缆长度一般不够,有的喷泉工程上泵的连接电缆长度需200 m以上:
(3)为实现喷泉造型的多样性、变幻性,小型潜水电泵并联安装的方式常见;
(4)小型潜水电泵安装完成后,除检修外,一般常年潜在水下。
从运行特点看:
(1)在程控运行方式下,泵的运行过程为:启动一运行一停机一启动。在喷泉系统运行期间,泵每分钟启动数次,处于频繁启动状态;
(2)在音控运行方式下,泵的任一时刻的转速由当时的音乐频率决定,电机变载荷运行。普通泵在程控和音控运行方式下,电机的平均电流通常高于额定电流。
3、水位控制
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泉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若放在室外,应对水位平衡井进行伪装,如外形做成大树根或假石山等,北方地区还应充分考虑防冻问题。溢流管路应设置在水位平衡井中,由于平衡井一般加顶盖,也可屏蔽溢流和补水噪音。
4、水质控制
景观水质首先要求清澈无色无异味。水景观如果没有良好的水质作保证,就谈不上美感。为此,在夏季日照正常的地区,一般7~15天需换水清理一次。其原因一是尘土飘落导致浊度升高,更重要的是因为藻类滋生使浊度与色度影响观感,以至达到感官难以接受的程度。
当水中总磷浓度超过0.015mg/l,氮浓度超过0.3mg/l,藻类便会大量繁殖,从而成为水质恶化的首要原因。抑制藻类有效的方法一般是向水中投加硫酸铜,但效果并不显著。就问题的根本解决,仍是如何去除N和P。笔者认为,以优质杂排水为水源,在经过比较完善的中水处理之后,应再增加处理流程,以降低水中N、P浓度,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❹ 如何利用景观石提升别墅庭院业主的个人品味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中景观座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景观座美观实用,材料也容易获取,几乎无处不在。景观座是中式庭院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的人物,中庭、草地小径、游泳池周围、栏杆、别墅基础、亭子、门厅和其他建筑物都需要景观座来装饰景观。如何利用景观座提高别墅庭院所有者的个人喜好?庭院景观座在装饰环境的同时具有收藏价值,景观座的价值可以从形状、颜色、质量、花纹四个方面开始。需要“形状”、景观石形状完整、多胎、风姿万千,需要看自然,石中正品神奇。在锡中以形状获胜的有山东泰山锡、湖北焕彩洪、宜昌三峡波涛、三峡西陵锡、安徽灵壁锡“颜色”以色盐为商品,东西又白又贵,通常颜色的石材比较少。市面上彩色的景观石是湖北的焕彩红、宜昌的三峡派、河北的霞红。
太湖石具有通灵的特点,其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因此是公园、草地、校园、庭院等景观中常用的景观石之一。太湖石是古代皇室园林中常用的布景石料,对建造园林、美化生态、装饰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许有人不知道放在庭院里也能大大提高主人的品位。黄腊石也被称为龙王玉,方腊石形态各异,形状奇特,形状圆润,像人一样佛祖,山水高粱,千奇百怪,质地美丽,往往能创造出非常美丽的境界,其中黄腊石中的正腊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古人常说“庭院里没有石头”,可见山石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但在庭院设计中,山石的布置也很合适,佛经也少,多了就不适合庭院了。具体的可以问设计师。这是为了避免自毁。
❺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盆景园
在西安世园会园区的小终南山上,精心建造了面积为16660平方米的大型盆景园,向人们展示源自中国的精妙盆景艺术,以及盆景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
关中园
步入关中园,别具陕西民俗特色的各类石器,如磨盘、饮马槽、拴马桩、石羊、石俑、石鼓、石碾等被巧妙利用起来。园中摆放盆景的“架”由磨盘堆叠而成,道路由大大小小的磨盘铺就,行走其间,仿佛在数着岁月的年轮;造型各异的拴马桩,真实记录了关中农民的文化、生活、宗教、民族关系和审美情趣;更有意思的是那一个个饮马槽,被用来当做花盆,粗笨的马槽和优美的花草形成鲜明对比,妙趣横生。西安的市花也是石榴花,市树为国槐,为彰显地域特色,园中盆景造型素材多取用这两种树木。
五大流派园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其中以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这五大流派为代表。
在盆景园中的特色盆景墙上,将展示各个流派的精品盆景,让人们一饱眼福,享受中国经典盆景艺术;同时还有一组仿古式建筑,作为整个盆景园中休息、室内赏景、科普等之用;园中看似随意,其实却匠心独具散置的景石上,凿刻有古人诗句,一边赏盆景,一边品诗句,乐趣无穷。
木园
园中以日本枯山水庭院为主,主要布置矮树、黑石、黑松、石灯笼、小屋等日本特色庭院小品;其间苔藓点点,散置不规则的石板供人踏脚,再现此类庭院追求“幽远意境、顺其自然、简朴幽静”。
穿过如水墨画一般的日式庭院,便来到欧美展区。与特别强调“意境”的东方园林、园艺不一样的是,欧美展区重点展示规则式修剪的各种植物造型和欧美特色小品。
天趣园
盆景的创意、取材、造景,均来于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可以说整个大地就是一个大自然盆景园。
天趣园中,通过种植大量槐树等树种,塑造一个自然森林般的微地形;众多大型树木、山水盆景摆放于园中各处,每一棵树都各具姿形,每一块石都奇趣可玩。行走园中,可尽情感受“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与纯净,实现与大自然的最真实、最亲密的接触。
❻ 假山盆景石材种类有哪些
一、硬石类
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坚硬,浸润不枯。米芾在《论石》中指出太湖石有“瘦、透、漏、皱”四大特色。瘦,嶙峋兀立,体态苗条;透,四面通达,纹理纵横;漏,涡洞相套,玲珑贯通;皱,则皱褶丰富,筋脉显著。以千姿百态的太湖堆砌假山,点缀庭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灵壁石: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黄、褐、红、白兼有),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称,又有“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的美誉。河南开封市相国寺内有灵壁石一座,座下镌刻“艮岳遗石”四字,据考证为北宋遗石,弥足珍贵。
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有的层中夹砾石。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质地极坚硬,体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层石造景,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散点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时,横叠后,气势宏伟,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凿痕迹。石体组合成型后,可点缀、悬垂常绿藤本植物及草类植物。
斧劈石:斧劈石属硬质石材,其皴纹与中国画中“斧劈皴”相似,但因石质较软,可开凿分层,又称“云母石片”。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同时色泽上虽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份变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但因其本身皴纹凹凸变化反差不大,因此假山施工时技术以度较高,而且吸水性能较差,青苔难于生长,多在山体周围栽植攀援类植物。
龟纹石:学名“华莹山多壁珊瑚石”,图案为多角状复体,呈六边形,酷似龟纹,其对角线长8-10毫米,内部结构单网状。该化石为典型暖水生物群体,早在二迭纪前,经海水冲积,地壳变化,形成珊瑚化石。产于长江流域一带,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但龟裂自然,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制作龟纹石盆景时,要依纹配山,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机切成平台,上面可点缀楼、台等,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称黄蜡石为“石后”。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黄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
二、软石类
软石类质地松疏,多孔隙,易雕凿、能吸水,可生长苔藓,有利草木扎根生长。养护多年生的软石盆景,每当春夏间一片葱绿,生趣盎然,民间称之为“活石”,缺点是较易风化剥蚀。
砂积石:色多淡黄,质松,易琢,吸水性强,易长青苔,于植物生长有利。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凝聚而成,质地不太均匀,有松有紧,含泥沙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缺点是易损坏,冬季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景色。产于安徽、浙江、广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
上水石:“芦管石”或“吸水石”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是由泥沙和碳酸钙胶合地表石质砂岩经地质作用而成,除泥沙和碳酸钙外,还含有部分植物残体。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混在其中,从而形成这种石料粗细不同,纵横交错的管状结构,表层基本上属软质石材,极易上苔,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注意砍凿用力不要太猛,否则易断裂。芦管石颜色主要为土黄色、黑土黄色、灰白色。由于粗细不同的管状纹理构造使其形态自然,多奇峰异洞。上水石表面的管状结构有粗管和细管之分,粗管称竹管石、细管俗称麦秆石
芦管石:白色或淡黄,石质与砂积石近,多以错综复杂的管状纹理构成,分粗芦管和细芦管两种,粗如茅竹,细如麦杆(麦杆石),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形状奇特,是表现奇峰异洞、山水风光的好景石。产地与砂积石同,有时相互夹杂一起。
鸡骨石: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
浮石:又名浮水石,灰黄、浅灰或黑色等,以灰黑色最好,系火山喷发熔岩泡沐冷凝而成。质地细密疏松,内多孔隙,能浮水面。吸水性能极好,易附植各种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种皴纹。缺点是易风化,很少有大料,多作小型山水盆景。
海母石又名海浮石,珊湖石,白色,系海洋中珊瑚贝壳等次生物遗体积聚而成,质地疏松,分粗质和细质两种,粗质较硬,不便加工,细质为好,有些还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易琢,但孔隙内多含盐分,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常作中、小型山水盆景。
❼ 制作盆景用什么石头最好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❽ 家里建了一个小别墅,庭院的大门石墩上想放两个盆栽,因为常年风吹日晒,有没有推荐可以载的品种
冬青。果树或者松树,,推荐核桃树,不过数长大了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