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做盆景包扎带

做盆景包扎带

发布时间: 2021-11-18 20:59:31

㈠ 如何绑扎盆景

(一)植物学知识

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深灰褐色而略带红色,裂成鳞状厚块片,冬芽深红褐色。叶2针一束,略粗硬,鲜绿色,长5~13厘米,叶鞘宿存。球果卵形,几无梗,可宿存树上数年。干形常弯曲,侧枝平展,冠偃如盖。生长于安徽黄山高峰之上者,由于环境的影响,姿态万千,如玉屏楼前的"迎客松"、"送客松";北海的"麒麟松"、"黑虎松";天海的"卧龙松"等,自然形态极美,均为黄山松造型的范例。

黄山松为我国亚热带东部山中适生针叶树,广泛分布于安徽黄山、大别山海拔600~1800米;浙江天目山、雁荡山海拔800~1500米;福建武夷山、戴云山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海拔800~2400米以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黄山松极喜光,适生于凉润、空气湿度较大的高山气候,垂直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孤峰山脊上生长,则枝干低矮、弯曲,姿态奇特古雅,叶细而短,最适于制作盆景。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黄山松多用种子育苗繁殖,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0~85%。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球果呈黄褐色时,从树冠茂密的健壮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球果,进行脱籽处理。日晒约10天后种鳞开裂,去翅除杂,装袋冬藏。"春分"前后播种,苗圃地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为好。喷洒五氯硝基苯75%或高锰酸钾液进行土壤消毒。播前先将种子用水淋湿后用钙镁磷肥拌种。1公斤种子约拌0.5公斤钙镁磷肥。播后用细土覆盖约2厘米,再用草遮盖,一个月后开始陆续发芽出土。6月份可施一次稀薄腐熟人尿,施后用清水淋洗苗叶,再用0.5%波尔多液喷洒防病。7~8月为幼苗生长旺盛期,9月下旬停止生长,当年苗木可达20~25厘米左右。盆栽可选用2~3年生粗壮棵矮的树苗,再进行加工造型。

山野采掘:黄山松天然更新容易,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地的岩石隙缝,岗脊及坡地上都可飞子下种。在山野选取生长粗壮矮小的黄山松野生苗,以枝干蟠虬,针叶短而密者为好,便于以后上盆造型。

采掘后要及时下地培育,栽前将全部针叶剪短一半,以减少蒸发。宜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较瘠薄处栽培。控制水分和养分,炎夏季节要用芦帘适用遮荫,做到晚揭早盖,并每天喷水1~2次,保持表土湿润。地栽培育2年后,即成良好的盆景素材。

(三)上盆过程

选盆:黄山松姿态潇洒优雅,苍古狂逸,自然多变,故一般宜选用形状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通常以浅盆为主。盆的形状依树形而定,如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等宜选长方形或椭圆形盆;曲干式可选海棠形或马槽盆;悬崖式可用深千筒盆或中深四方形或圆形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矾石、大理石等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选用釉陶盆。

用土:黄山松适宜酸性沙质壤土,pH值在4.5~5.5之间,中性土或微酸性土也生长良好。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叶土,掺拌30~40%的沙土为培养土。

栽种:黄山松的栽种以3~4月最为适宜,秋后栽种亦可。移栽时需带宿土泥球,以利于尽快服盆成活。栽前应先检查有无伤根、烂根和过长主根,如有必须剪除,在伤口上涂以蜡或油漆,以免松脂溢出。松类忌湿,故盆底须填上碎瓦片或木炭,上覆一层粗砂,深千筒盆可填至1B3高度,以利透气排水。浅盆则用塑料纱网垫在盆孔上。栽种时,要用干燥土,将根部的土充分填塞,摇动盆钵,用竹签揿实,铺上青苔,浇一次透水,放置半阴处,约10天后,再逐渐移至阳光充足处,但不能一下移到强光下曝晒。

(四)整姿技术

加工:黄山松的整姿造型以攀扎为主,修剪为辅。攀扎以棕丝或金属丝均可。而以金属丝最为方便,容易掌握,但须注意定型后及时拆除,以免发生"陷丝"现象,造成枝条损伤。黄山松一般结合上盆进行整枝加工,按照今后树形的需要,除去徒生枝、交叉枝、并行枝及多余的枝条,依造型需要先攀扎主干,再适当吊扎枝干,只须简单加工,不必过于细琐繁杂,待以后再逐年整形加工。

山野挖取的黄山松树桩,经地栽养胚1~2年后即可上盆加工。也可露地培养,每年进行一次造型加工,第二年挖起切断主根,重新下地,再调整造型姿态,促使多发侧根,待数年后上盆即可成型观赏。

黄山松的整枝修剪宜在冬末春初进行,此时为休眠期。攀扎造型在生长期进行为好,此时树液流动,枝条柔软,便于拿弯绑扎。

树形:黄山松盆景形态自然多变,苍健俊逸,具有典型松树之特征。可制成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其造型要求可参照黑松的造型,不一定要剪扎成片,只需通过摘心方法,即每年春季将新萌嫩芽摘去1B2,便可控制枝叶生长。

㈡ 关于盆景造型中的收顶,剪枝,扎枝

最近一两个月看过多幅扎枝的图片,感觉还是有很多人不会扎枝剪枝专,其实这技术网属上是有说明的,肯定有些人没看到,还有一些人没理会,有必要再简单说说,为下面要说的收顶做铺垫。

㈢ 什么情况下可收各部位多头带包扎术

绷带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的目的。如固定敷料、出血伤口的加压包扎、肢体支持与悬吊以及和夹板、石膏一同应用固定骨折等等。运用绷带包扎机体的各个部位,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并符合节约的原则。包扎绷带是临床外科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

一、绷带包扎注意事项

(一) 绷带包扎前的准备:

包扎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对皮肤皱襞处,如腋下,乳下,腹股沟等处应用棉垫、折叠纱布遮盖,骨隆突处用棉垫保护。

(二) 绷带包扎的体位:

在满足治疗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应尽量舒适。对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体位。

(三)绷带选用:

根据包扎部位选用不同宽度的绷带。手指需用3厘米宽,手、臂、头、足用5厘米宽,上臂、腿用7厘米宽,躯体用10厘米宽的绷带。

(四)包扎操作:

一般应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开始处作环形两周固定绷带头,以后包扎应使绷带平贴肢体或躯干,并紧握绷带勿使落地,包扎时每周用力要均匀适度,并遮过前周绷带的1/3~1/2,太松易滑脱,太紧易致血运障碍。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包扎完毕,要环形包绕两周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端撕开结扎,但注意打结处不应在伤处及发炎部、骨突起处、四肢内侧面、病人坐卧受压部位及易受摩擦部位。

(五)绷带拆除:

拆除绷带应先自固定端,顺包扎相反方向松解,两手相互传递绕下,在紧急和绷带已被

伤口分泌物浸润干涸时,可用绷带剪剪开。为了节约起见,如果绷带还干净,可重新卷起再用。

二、绷带基本包扎方法

(一)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二)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三)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图4~8)。

(五)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四、弹性绷带

弹性绷带一种由弹性纤维织成的特殊软绷带,规格有7.5cm×225cm,10cm×225cm两种。主要用于创伤后肢体肿胀、肢体静脉回流障碍以及四肢淋巴水肿。

㈣ 树桩盆景伤口怎么处理,用什么方法最好

将伤口修整处理好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一下即可;也可用胶布或者胶带粘贴;也可用胶水涂刷封口;也可用水泥沙浆涂抹封口……无论用什么方法,原则是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雨水侵蚀腐烂,以利伤口愈合。

㈤ 普通胶带可以包扎果树嫁接口吗

可以的,普通塑料,剪切成一条一条的塑料薄膜,也是可以的。在八十年代,用的就是普通的塑料剪成条条,缠绕接口处。只要保证皮层对齐,接口全封闭,防止水份散发干掉,就可以了。为此,还有在塑料条带包缠紧绕后,再涂抹些蜡的。

㈥ 盆景如何处理伤口

盆景在进行造型的时候,需要截杆,去留枝条,势必会留下很多的伤口,处理伤口的方版式。基本权有两种:
第一种;杂木类伤口涂抹愈合剂让植物修复伤口,愈合形成树眼,疤瘤。具体的操作:

1,伤口修剪到平滑,有球口剪的可将木质部修剪,凹陷伤口。
2,涂抹愈合剂,减少伤口感染,树液流失。
3,贴上铝箔,伤口愈合,不接触光的情况下会加快愈合。

第二种,松柏类的“舍利”处理方式,目的形成自然状态下,雷劈火烧的一种断面,视觉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截杆时,留取主枝的一段连接主杆,剥掉部分树皮,保留的树皮,稍微用美工刀修整,不带毛边毛口。

2,工具撕裂树皮,到树心的部位,形成自然断裂的效果。

3,用刀具精修树干断裂处,出现自然的木质肌理。也可以用或将伤口处烧一下,然后进行下打磨。

4,涂上石硫合剂,后期形成伤口白骨露出的效果。

㈦ 想购买盆景专用扎丝

比较简单的办法到网上买,网上很多园艺店,园艺用品非常丰富。另外可以到所在城市的花鸟市场,也有卖的,但比网上的贵,品种也少。

㈧ 请大家帮帮我做盆景作业,我跪谢大家了!!!

1.《盆景偶录》中列出的盆景植物四大家是: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喜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2.松质石料有:砂积石、海母石、浮水石、芦管石、孔雀石、萤石、雪花石等。
3.硬质石料有:木化石、斧劈石、鱼鳞石、菊花石、钟乳石、英石、龟纹石等。
4.树坯造型的基本方法有枝干造型、叶片造型、摘芽与摘叶、根部造型等。
5.树枝造型的技法多种多样,有上伸式、蟹爪式、悬垂式、直枝式、垂枝式、云片式、横展式、蟠曲式、剪片式、滚枝式、鸟窠式、鸡爪式、斜跌式等。
6.山水盆景根据山峰数量的多寡可以分为独峰式、双峰式、偏峰式、散峰式等。
二、
2.采掘野生树坯的程序如何安排?
答:①挖掘前的准备:首先对树桩产地的调查,如地点、交通、树种、数量记清,并组织人员、准备好工具、包装材料、生活用品、运输工具、盆、泥等物。②挖掘时间:一般于秋末冬初,树木开始进入休眠时进行为宜,也可于春季解冻后进行。一些常绿树种,可于生长期中进行。③挖掘方法:落叶类植物需要先找清根系的分布,先断主根,再断侧根,边挖边摇,裸根挖出。常绿植物必须带有土球,大树需要经过3年左右逐次进行,每次只挖断根系数量的1/3左右。尽量保留细根、须根,上浆后包扎。④驯化栽培:生坯在初修剪定型后,栽植驯化1-3年后养坯。⑤养坯:即按照盆景的特殊要求,栽植的树桩采用下列驯化措施进行抚育。措施有:护干、地面覆盖、遮阳、浇水喷雾、控芽摘叶、施肥等。
3.试述悬崖型造型要领?
答:(1)悬崖式盆景的造型必须确保山体的牢固性,由于悬崖式盆景的造型特点是山石重心较高,并且倾斜,就要从力学的角度考虑山石的仰俯角度多大合适。主要根据山体重心的高度、山石的重量、倾斜度以及山石根部粘料的粘合力综合考虑,确定山石本身的倾斜仰俯程度,一般可掌握的规律是山体重心的倾斜度和山石本身的重量所造成的那种趋于跌倒的力,必须小于山石根底粘料的粘结力,这时山体才有牢固性。若处理不当,山体牢固性很差,在今后的盆景搬运工作中极易发生倒塌,有时还会砸坏盆器。
(2)要适时撤去支撑物,在利用粘料固定山体时,一定要等粘料的粘结力充分发挥出来以后,再将为防止跌倒而临时加设的支撑物,以及其他保险措施撤去。
(3)布景时要有自然景物的真实性,悬崖式盆景一面处理得比较虚,另一面必须处理的实,只有这样山石的脚根才能站立得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异想天开的造出特别奇巧、险峻的景观,很可能会缺乏地貌学的根据,失去了自然景物的真实件,这样造型手法也违背了盆景是大自然美的缩影,是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自然美景片断的要求。
4.试述木棉型造型要领?
答:树干要挺拔。所谓挺拔就是直中有曲,曲中见直地逐渐缩小树尾,并且流畅有势。树头既要大又要有多条“板根”,才显得树干雄壮有势。树顶要平,顶平以显雄伟。木棉型有单干也有双干,双干木棉型要一大一小,一高一低才有情趣。对门枝是木棉树的自然特点。对门枝要有两对以上,但又不宜全部采用对门枝(其中一层采用单枝,画理叫“破格”),以免呆板。垂枝也是木棉树的特征,但只有垂枝则会过于单调乏味,在垂枝中加以“风车枝”就能生动活泼。为了加强垂枝的跌宕的空间效果,宜采用“高托”(第一层的枝位要高一点),以有利于搭配垂枝的位置,在枝法上要注意争让得法,顾盼有情,长短有度,伸延流畅,才能成为一棵完美的木棉型树。

三、论述题
盆景中配件的点缀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但要布局合理、制作精细,还要有比例适宜、位置恰当、造型优美的配件来点缀,以起到画龙点睛、烘托主题、突出意境的作用。 盆景配件与山石、树木同样地为盆景的主题服务,是盆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一件盆景作品质量的好坏、层次的高低并不在于它是否有配件,而关键是要能否做到“适配则配,配则配之有理,不配则有不配的根据”,“增不得一笔,亦少不得一笔”。如赵庆泉的盆景佳作《八骏图》’如果把八匹骏马拿去,那就不可能再称为《八骏图》了,而且也给人“少了点什么”的感觉。 作为盆景的配件,应注意其比例的协调,好的盆景作品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美妙意境。如果配件过大,与主景的比例失调,就难以达到其陪衬的作用,甚至会恰得其反,喧宾夺主。 同时,配件在色彩上应以淡雅为宜,这样就更能衬托主题,表现自然之美。切忌使用红色及其它花花绿绿的饰物,否则就显得庸俗。 总之,配件的点缀,“取之,则使作品尽善尽美,相得益彰;舍之,则合情合理”。

㈨ 包扎有哪些方法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迫在骨头上,即可止血。手和前臂出血,可用双手拇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脚和小腿出血,可压迫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的,最好是无菌的纱布、绷带或手绢、毛巾等物品填塞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加压包扎,即可止血。松紧要适度,止住出血即可。

(一)绷带包扎的方法

1.环形包扎:这种方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常用于手腕部、足踝、颈、额部和身体其他粗细相等的部位。

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再缠绕数周,每周盖住前一周。

2.螺旋包扎:包扎时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再作单纯的斜旋上升缠绕,每周压盖前周的1/2。

常用于臂、指和躯干等粗细不等的部位。

3.螺旋反折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再按照螺旋的方法但每周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或骨隆起处。

此法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和前臂等。

4.“8”字形包扎:此法是在关节弯曲的上、下两方,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来回缠绕。

多用于肘、膝、腕、踝、肩、髋等关节处。

5.回反包扎:这种方法是做一系列的反折,第一周常在中央,以后各周分向左右,直到伤口全部包盖后,再作环形包扎固定。

常用于头部和断肢包扎。

(二)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约2指宽,放于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盖头上,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后头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绕回前额相遇时打结,顶角拉紧掖入后头部的交叉处内,或翻到上面用别针别上。

2.头部风帽式包扎:先在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把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于脑后下方,包住头部,两底角往面部拉紧,并分别向外反折成三、四横指宽后左右交叉,包绕下颌,然后再拉到脑后的结上打结固定。

3.面具式包扎: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结头下垂,提起左右两角,形成面具样。再将三角巾顶角结兜起下颌,罩于头面,底边拉向脑后,左右底角提起并拉紧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好后,根据情况可在眼及口、鼻处剪小洞。

4.单眼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横指的带形,以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此端从伤侧耳下绕脑后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另一端绕行,然后另一端于健侧眉上向外反折后于耳上拉向脑后,两端相遇时打结。

5.双眼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横指宽的带形。以中点放于枕部下方,两端从耳下绕至面部,在两眼处交叉并遮住双眼,两端再经两耳上方拉向脑后打结。

6.单肩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燕尾夹角约90度(大片压小片,大片放背后,小片在胸前)放在肩上,燕尾夹角对准颈部,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部并打结,再拉紧两燕尾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

7.双肩包扎:

使两燕尾角等大,燕尾夹角约120度,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燕尾披在双肩上,两燕尾角过肩由前往后包肩到腋下与燕尾底边相遇打结。

8.胸(背)部包扎: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夹角约100度对准胸骨上凹,两燕尾角过肩于背后,再将燕尾底边角系带,围胸在背后相遇时打结。然后将一燕尾角系带并拉紧绕横带后上提,与另一燕尾角打结。

背部包扎时,把燕尾巾调换到背部即可。

9.侧胸包扎:将三角巾盖在伤侧,顶角绕过伤侧肩到背部,底边围胸到背后,两底边角相遇打结,再与顶角相遇打结。

背部包扎法与此法相同。

10.腹部包扎:把三角巾叠成燕尾式,夹角约60度朝下对准外侧裤线,大片在前压向后面的小片,并盖于腹部,底边围腰相遇时打结,两燕尾角包绕大腿根打结。

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时,不要马上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可将脱出的内脏先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覆盖,然后用饭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扎。把三角巾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底边齐腰,两底角围绕到腰后作结。顶角由两腿间拉向后面和另两端作结。

11.单侧臀部包扎:将燕尾巾的夹角约60度朝上,盖伤侧臀部的后片要大于并压着向前的小片,两角分别过腹腰部到对侧打结,两底边角包绕伤侧大腿根打结。

12.四肢包扎:①上肢包扎: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手上,另一底角过伤肩背后拉到对侧肩的后上方,顶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绕伤肢,然后再将前臂屈至胸前,两底角相遇打结。

②小腿、脚包扎:将足趾朝向底边,把足放在近一底角侧,提起顶角与另一底角包绕小腿打结,再将足下底角折到足背。绕脚腕打结固定。

③膝、肘部带式包扎:根据伤情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将带的中段斜放于伤部,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打结。

④手、足部包扎:手(足)指朝向三角巾的顶角,将手(足)掌平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或踝部,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足)背,两底角分别围绕到手(足)背侧交叉,再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周后,在手(足)背侧作结,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悬臂带:①大悬臂带:将三角巾一底角放于健侧胸部过肩于背后,底边和身体平行,顶角对着受伤的肘部,伤臂弯屈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另一底角包绕伤臂反折越过伤侧肩部,两底角在颈后作结,顶角向肘前反折,用别针固定,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主要用于前臂伤或前臂骨折及肘关节伤。肱骨骨折禁止使用此方法。

②小悬臂带: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三分之一(手腕)处,两底角分别经健侧和伤侧肩上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主要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上臂损伤、肩关节损伤。

㈩ 如何进行包扎

热点内容
七夕布景图 发布:2025-07-10 03:58:33 浏览:305
情人节大放送 发布:2025-07-10 03:49:05 浏览:585
崩三玫瑰技能 发布:2025-07-10 03:30:26 浏览:398
水瓶过七夕 发布:2025-07-10 03:27:48 浏览:310
兰花黑尾 发布:2025-07-10 03:23:32 浏览:71
单片盆景 发布:2025-07-10 03:23:29 浏览:272
骨语中兰花 发布:2025-07-10 02:58:21 浏览:741
第一朵杏花生字 发布:2025-07-10 02:47:12 浏览:216
情人节卖玫瑰花经验 发布:2025-07-10 02:22:13 浏览:26
越南盆景图 发布:2025-07-10 02:22:04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