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盆景文化
㈠ 海派盆景有哪些造型形式
海派盆景复在苏派的基础上,博采众制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明快、流畅、新奇的独特风格。其造型方法,吸取了苏派传统的扎片法,注重层次分明,但不采用棕丝攀扎,而用金属丝缠攀,优点是可以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修剪则吸取了岭南派蓄枝截干长处,力求苍劲自然。海派盆景的盆景形式,不受任何程序所限,以自然界的古树为范本,师法自然,千姿百态,多姿多彩,有直干式,曲干式,悬崖式,双干式,多干式,丛林式以及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等多种形式,活泼多样;有高丈余的大型落地盆景,也有一掌可置数盆的微型盆景。
㈡ 海派盆景有哪些特点
海派盆景的主要特色来是源雄健自然,苍古入画。成型的盆景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浑厚苍劲,神采飞扬。通常采用金属丝缠扎的方法加工、整形。选择强度适当的金属丝缠绕于枝干,利用金属丝的可塑性,人为弯扭枝干,达到所需的位置和弯曲度。在整形过程中因势利导,模仿自然,避免矫揉造作,同时结合修剪,处理好枝叶的疏密聚散,以达到形态优美、意境感人的艺术效果。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虽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样,讲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聚散自由,以欣欣向荣为首要目标。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径,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而后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
㈢ 海派盆景有哪些艺术风格
海派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由上海城市繁荣发达的经济,文化,交通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师法自然,苍古入画。海派盆景源于自然,但又不是自然景物的位移和翻版,而是按自然之理和形象取义的构思,通过精心设计和加工制作,把秀山、丽水、丘壑、林木、奇花,异草等盆景素枋,由自然状态升华为艺术形态。海派的各类盆景作品,就是这种顺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品。其中的桩景,以常绿松柏类为主,树材达140多种。桩景用金属丝与其它工具相配合进行加工造型,基本技法是“精扎细剪”,树干和主枝的弯曲,多呈圆滑的“曲线”,有曲有伸,曲伸自如;侧枝多呈刚劲的“折线”,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整个桩景的树势,看上去没有人工造作的痕迹,显得古朴苍劲,挺拔隽秀。
第二,布局合理,富于变化。自然景观是千变万化的,但又是有规律的。要在咫尺盆钵内展现大自然的风采,增强美感效果,合理布局是至关重要的。海派盆景的布局,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避免了“绘宗十二忌”中指出的“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石止一面;树少四枝”等等弊端、对山的高低树的参差,岸时曲折;坡的陡缓,水面的狭阔,以及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等自然风采神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山水盆景,布局构图尤为考究,它吸收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便盆景素材、摆件在盆内的空间位置错落有致,卧峰蜿蜒曲折,竖峰万仞竞高;远观气势磅礴,近赏纹理清晰,真乃是“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盆中”。
第三,命名切题,立意深刻、盆景的重意命名,和描绘大自然象诗文、绘画一样,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洗炼贴切,恰当表现深刻的主题滗景交名、可以加深我们对盆景的主题构思并提象力。
㈣ 海派盆景是怎样起源的
海派盆景虽然是在建国后发展和形成的,但它也有历史传统。早在明代,上海就专有叫朱三松的人属择花树剪扎,虽高不盈尺,而奇秀苍古,具虬龙百尺之势。上海有一些盆景专家和盆景爱好者早在三十年代就悉心研究山水盆景艺术。近年来,海派盆景在运思构图上有新的突破,着重于意境的描绘。如表现远山,石上不植树木,仅种半枝莲等小草,和铺以绿苔,讲究青田石刻的亭榭、舟桥等小件点缀,盆中山石坡缓岸曲,水面辽阔,显得天宇高远,烟波浩渺,呈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
㈤ 什么是海派盆景
雄健自然、苍古入画是海派盆景的艺术特色。海派盆景广泛吸取各流派的优点,也受日版本盆景的影响。权其成形的盆景枝干屈伸自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流畅。盆景在制作过程中多选择强度适当的金属丝缠绕于枝干,利用金属丝的可塑性,在因势利导的同时,人为弯扭枝干,达到所需的位置和弯曲度。
㈥ 海派盆景的主干造型是怎样做的
主干造型:较细的主干缠绕铅丝同枝条,较粗的树干,弯曲前先用麻皮包扎回,并用一答条麻筋,以增加主干的韧性,防止主干断裂。若树干更粗,弯曲的难度更大,可在主干要弯曲的这一段内,用凿子纵向开一个深槽,深度达木质部的1/3以上。然后再用上法包扎麻皮。应注意所凿之槽,应在弯曲方向的旁侧,避免弯曲时伤日会开裂。树干弯曲后,用铅丝结扎,方法类似棕丝扎的式样。粗的主干也可用铁螺栓固定。海派盆景处理主干时,还用雕凿主干方法,凿去部分或大部分于皮及木质部,使其裸露枯朽,表现苍老、古朴类型的树木。造型时要注意不露人工斧凿痕迹。此法适用不宜弯曲的主干,也可与可弯曲的主干配合使用。
㈦ 扬派盆景技艺的流派风格
扬派盆景技艺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内家有花园容,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㈧ 海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海派盆景树种丰富,有百余种,而以罗汉松、五针松、黑松、真柏等松柏类为主。内桩景形式、规容格多样,枝叶分布不拘格律,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形态自然,浑厚苍劲,在方寸之间再现了泰山、黄山苍松与翠柏的神采。微型盆景形简意赅,玲珑精美,虽为掌上之物,亦具旷野林木之态。上海规则式的桩景多用五针松作成大型桩景,树干直立,枝叶四周分布,层次分明,称做“立体式”。
㈨ 盆景艺术的盆景艺术五大派
中国盆景流派众多,有传统的五大派别: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若这五内大派再加上湖容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派。各个门派的盆栽都有独到的艺术特点 。 以造型形式比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而闻名于世。其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于式、斜干式、曲千式、临水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还有多于式、双干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海派盆景所用树木有140余种之多,如松类有黑松、马尾松、锦松、五针松等;柏类有桧柏、真柏等;阔叶树有榔榆、雀梅、金雀松、三角枫、樾(木迷)木、六月雪、胡颓子、枸杞、黄杨、黾甲冬青等。
㈩ 急!简述苏派,海派,川派,徽派,岭南派盆景的地域特征和艺术特点
苏派:采用棕丝法,规则式与自然结合,
属于长江水系。苏州盆景采用粗扎细剪的方法,并使其结顶自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在,树桩取材“古雅拙朴,老而弥健”;制作技法“粗扎细剪,结顶自然”;作品“潇酒隽秀,凝若诗画”三个方面。苏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自然两大类。
海派:采用金属丝扎法,不规则式,
属于长江水系。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饱满。
川派:采用棕丝法,规则式,圆片类
,属于长江水系。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徽派:采用棕丝法,
规则式
,属于长江水系。树桩大而奇,形态蟠曲古朴,造型
精巧奇美,倔傲刚劲。以游龙式梅桩盆景为代表,桩头大如龙头,干如龙身,枝如
龙爪,龙身。
岭南派:仅采用修剪方法,自然式,属于
长江水系。“蓄枝截干”法,经多年自然修剪后,枝干的比例匀称,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翘如鹿角,下垂如鸡爪”,古拙入画,有跃枝、飘枝、摊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层的枝爪,要求逐渐减细,分部均匀,层次清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