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梅盆栽
Ⅰ 列举十种香花树木并说出它的观赏特点以及园林用途
1、加拿大紫荆
加拿大紫荆成年植株高7至15米。初春先叶开花,花冠扁平,圆形,红紫色,丛生或呈总状花序,花簇繁茂夺目。夏季结果,果实红褐色。它既可植于庭院、公园,也可植于路边。
叶片心形,新生叶呈现浅红紫色,以后渐渐转为深绿色,具有光泽。秋季落叶前,叶色有金黄、橘红、紫红色,对比鲜明,异常美丽。
2、茶条槭
茶条槭又名华北茶条,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叶片3羽裂,中裂片突出,两侧直伸或不明显,裂缘不整齐的缺刻状重锯齿,羽状脉,基部三出。果两面突起,果翅长为果体的2倍,直立成锐角,内缘多重叠。长作庭荫树和行道树,在堤岸,湖边,草地及建筑附近配植皆都雅致。
3、红叶碧桃
红叶碧桃是碧桃的一个变异品种,性喜温暖向阳环境,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红叶碧桃不但花朵美丽,而且叶呈红色,可与西府海棠,丁香,白鹃梅配植。
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用于湖滨、溪流、道路两侧和公园等等,在小型绿化工程如:庭院绿化点缀、私家花园等,也用于盆栽观赏,还常用于切花和制作盆景。
4、金叶小檗
金叶小檗是彩叶观叶小灌木,它是小檗科小檗属落叶树种。叶片全年金黄色,花黄色下垂,红色浆果长椭圆形,春夏之交叶片颜色更为鲜艳,因其枝繁叶密,叶色金黄。
观赏期长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可多得的重要黄色元素品种,不仅可用做绿化造景的图案配色,还可以制作绿篱或盆栽。
5、蓝叶忍冬
忍冬科忍冬属植物。株高2-3m,树形向上,紧密。单叶对生,叶卵形或卵圆形,全缘,新叶嫩绿,老叶墨绿色泛蓝色。花脂红色,花期4-6月。浆果亮红色。果期9-10月。
蓝叶忍冬花美叶秀,常植于庭院、小区做观赏。其叶、花、果均具观赏价值,常植于庭园、公园等地,亦可做绿篱栽植。
6、密冠卫矛
密冠卫矛是从国外引进的新优彩叶植物,其叶色为亮紫红色,色彩鲜艳、亮丽,比其他紫叶植物更具有观赏价值。密冠卫矛,卫矛科,落叶小灌木。叶秋季变红,颜色鲜艳。长势较慢,株型整齐。抗性强,适合做色篱。
7、红花继木
又名红继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花瓣4枚,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果期8月。按叶色可分为嫩叶红、透骨红、双面红3类栽培种。生性喜光,较耐旱,适应性强。喜温暖,耐寒冷。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适宜生长。常孤植、丛植、群植。
8、黄栌
黄栌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为本树种。每值深秋,层林尽染,游人云集。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能为园林增添秋色。
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黄栌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
9、红叶杨
又称变色杨。红叶杨不仅属高大乔木,而且叶片大而厚,叶面颜色三季四变,一般正常年份,在3月20日前后展叶,叶片呈玫瑰红色,可持续到6月下旬,7-9月份变为紫绿色,10月份为暗绿色,11月份变为杏黄或金黄色,树杆7月底以前为紫红色。
叶柄、叶脉和新梢始终为红色,色泽亮丽诱人,为世界所罕见,观赏价值颇高,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可在城市绿化中广泛种植。
10、火炬树
火炬树为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直立圆锥花序顶生,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而且秋后树叶变红,十分壮观。
火炬树雌花序、果序均亮红似火炬,夏秋之际缀立于梢头,入秋后叶色转红,是极富观赏价值的观赏树种。
Ⅱ 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名字叫什么
看图片应该是鹰爪花
鹰爪花(学各:Artabotrys hexapetalus (L.f.) Bhandari)是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攀援灌木,高可达版4米,叶纸质,长圆形权或阔披针形,叶面无毛,花1-2朵,淡绿色或淡黄色,芳香;萼片绿色,卵形,花瓣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柔毛,雄蕊长圆形,心皮长圆形,果卵圆状,5-8月开花,5-12月结果。
Ⅲ 关于徽派盆景的知识
徽派盆景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以歙县的卖花渔村为代表,包括绩溪、黟县、休宁等地民间制作的盆景,以古朴、奇特、遒劲、凝重、浑厚为其特色,开创一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以游龙梅桩驰名海内盆苑,并于清乾隆年间在绩溪仁里等地形成了每12年一举、规模宏大的徽派盆景展览。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观赏了陈列在上海人民公园内的徽梅盆景。尼克松总统夫妇对充满装饰类美感、具有浓郁徽派特色的游龙梅桩的英姿雄态赞不绝口。 徽派盆景的产生和发展,与卖花渔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洪氏先人为徽派盆景的创始人。在洪氏的辗转徙居过程中,由洪氏祖先将盆景这种特殊的艺术带到徽州,并在绩溪、歙县等地进行再创作,发扬光大。 徽派盆景寓意于形。如游龙式为民族的象征,三台式则寓有蓬莱仙境或天、地、人之内涵,迎客式则为恭候嘉宾。游龙式梅桩、扭旋式罗汉松、三台式圆柏等,高大、雄伟、粗犷、古朴,充满着神秘的装饰美感,与古典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意蕴深长;黄山松、罗汉松等造型,以黄山古松为典范,充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徽州人文精神。由卖花渔村培育的梅桩盆景,在全国举办的历届“二梅”展览中,几乎囊括了近1/2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足见其实力之雄厚。 徽派盆景植物种类较多。它以徽梅、徽柏、黄山松、罗汉松为主,其它如翠柏、紫薇、南天竹、榔榆等也比较常见。通过徽州花农和盆景艺人数百年的精心培育,现已选育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梅花品种,如徽州骨里红、徽州檀香、徽州台阁玉蝶、徽州宫粉、洪岭二红等,甚至连园艺界公认已绝迹数百年的黄香梅,也奇迹般地再现于古徽梅苑。这些品种的形成是经过花农长期选优、人工嫁接、压条存异等方式培育而成;颜色从紫红、朱红、粉红到粉白、素白、淡绿、浅黄等,无一不具备;花型有单瓣、复瓣、重瓣、台阁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徽派盆景造型手法独特。花农对幼小的梅条就用棕榈叶片进行定胚造型,每两年重新调整一次,较大的枝干改用棕绳蟠扎;待主干大致定型后再加工侧枝,对小枝则只作修剪不作蟠扎,形成了“粗扎粗剪、剪扎结合”的造型艺术手法;徽派盆景多地栽造型,成形后再选盆配座,在卖花渔村数十公顷的山坡上,培育有各种大小梅桩和树桩造型达数十万株之多,可谓海内栽花卖花“第一村”;在繁殖上,采用压条与养桩并举的方法,在国内也颇为罕见。
Ⅳ 十一月适种什么花
播种繁殖。可在温室内播种的花卉植物有:金莲花、大岩桐、球根海棠、仙客来、专非洲菊、君子兰、文竹、玉簪属等。
Ⅳ 梅花的特点、
梅花原产我国的西南、东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以 在年平专均气温15℃一属23℃的环境中生长最好,但也能耐较低温度,休眠期可耐零下10℃—20℃的低温,而类型及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甚大,如杏梅系的抗寒性大于真梅系的抗寒性,而其中的单杏型最强,象“单瓣杏梅”,可耐零下25℃一30℃的低温,梅花对温度特别敏感,每年花期早晚变动较大,当温度达到10℃时,即能提前开花。 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 质土,Ph值在6—8,地势稍高或有坡度之处,均能良好生长,悔最畏涝,如遇大量积水时,常易根腐致死。 梅花有一定的抗旱性能,而喜温润空气,冬季干燥时常易落蕾,北方气候干燥和大风所造成的“生理干旱”,长是造成越冬困难和枝条干枯的主要原因,因此,且忌栽植在风口。 梅花属阳性树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树势旺盛,生长健壮,且开花繁密,否则树势衰弱,花芽不易分化、病虫害增多。梅花花后萌发新枝,在4-5月生长最快,在5-6月间停止生长,花芽分化在停止生长后15-20天,时间约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 自己看看吧!
Ⅵ 梅花的资料,,
明代王冕所画《墨梅图》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 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形态特征株高约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如图) 茎梅花是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常具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枝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果核果近球形,有沟,直径约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绿色,4-6月果熟时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亦有品种为红色和绿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来做梅干、梅酱、话梅、酸梅汤、梅酒等,亦可入药。梅花酒在日本和韩国广受欢迎。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果酒。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话梅是将梅子与糖、盐、甘草在一起腌制后晒干而成的。话梅还可以用来做成话梅糖等食品。 花梅花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直径1~3厘米,萼筒钟状,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雄蕊多数、离生,於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长。梅花的总品种达300多种。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品种。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中国西南地区12月至次年1月,华中地区2至3月,华北地区3至4月开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终花15~20日。梅花属于长寿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经常可以养到十年以上。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梅花虽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但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为佳。幼苗可用园土或腐叶土培植。梅花对水分敏感,虽喜湿润但怕涝。若盆土长期过湿会导致落叶黄叶。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长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温度。梅花以嫁接繁殖为主,播种、压条、扦插也可。砧木以实生梅苗或杏、桃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蚜虫对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乐果杀虫,其会对梅花产生药害而导致落叶。此外,还有一种梅花盆景,名为梅桩。种类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栽培历史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1975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筋,梅已用作食品。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而在梅子一边洒上红晕。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到了南北朝(公元420一589年),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南宋杨万里《和梅诗序》)。《金陵志》载:宋武帝(即刘裕,公元420一422年在位)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时文人咏梅、写梅的甚多,如宋代的鲍照有《梅花落》诗,梁代的萧纲(简文帝)有《梅花赋》,何逊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等诗,阴铿有《咏雪里梅》等诗,陈代的苏子卿、北周的庚信,也都有咏梅之作。隋(581一618年)、唐(618一907年)至五代(902一963年),是艺梅渐盛时期。据说,在隋唐之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主章安大师(56·1-632年)曾于寺前手植梅树。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贷语。而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也多有咏梅名诗。根据诗文记载来看,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属江梅型·官粉型。在四川,唐时始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当时称"红梅"。《全唐诗话》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今日崇庆县(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种既多且好,显然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宋,元400年(960一1368年),是我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除梅花诗词及梅文外,梅画·梅书也纷纷问世。同时,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商宋范成大著《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书中除介绍江梅型、官粉型、朱砂型外,还介绍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即"重叶梅")"绿萼型"、"单杏型"。属杏梅系杏梅类)、黄香型(即百叶湘梅,属黄香梅类)和旱梅型(花期特早,国内已不多见),等等。此外,周叙《洛阳花木记》(1082年),记载了朱砂型(红梅)等品种。而张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花喜神谱》(1239年)等,则为有关梅花欣赏与诗。画的专著。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画、诗,皆远近闻名。赵孟兆、杨维桢、谢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诗咏梅。现昆明温泉对岸的曹溪寺内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态龙钟,虹曲万状,仍年年开花、结实。明、清时;艺梅规模与水平续有进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刘世儒的《梅诸》,汪怠孝的《梅史》,皆记梅花,资料甚丰。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清陈昊子的〈花镇》(1688年),记有梅花品种21个,而其中的‘台阁’梅、‘照水’梅,均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闻名。龚自珍(1792一1841年)的《病梅馆记〉云:"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重修成都县志》(1873年)记载‘旱梅’、白梅、官春梅、‘照水’梅、‘朱砂’梅、‘绿萼梅等甚详。当时,咏梅的书、文、画,争相出世,"扬州八怪"中咏梅、画梅的名家,如金农、李方膺,为世人知晓。
Ⅶ 梅花的外貌描写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7)黄香梅盆栽扩展阅读:
作为中国的的传统名花之首,梅花,凌寒独开,冰肌玉骨、芬芳毅然,浑身散发着一股坚贞不屈、傲霜斗雪的刚毅气质。一身正气凛然,清幽脱俗之美,自古以来即是人们的挚爱。被誉为花中之魁、“岁寒三友”之一。
不管是梅姿、梅色还是梅香、梅魂,都体现了梅花的独有风韵和精神风貌,无不诠释了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体魄。
梅花古干虬枝、仙姿凛然,自古以来即是诗人画家青睐的对象。在国画中与“兰、竹、菊”成为“国画四君子”,因品种不同,梅花姿态或向上、或横斜、或下垂、或龙游。不管何种姿态,梅枝总是遒劲有力、疏密有致,仿佛在传达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梅花凭借其坚毅的品质和独有的魅力折服了人们,以一种梅花精神鼓舞着人们,在国人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80年代,国人就梅花和牡丹展开了一场国花之争,最后难分胜负,国花之位悬缺。目前比较认可的是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
Ⅷ 什么是香花树木
花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一种有生命、富有情趣的精美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园艺专家把花之美概括为“色、香、姿、韵”四个字,其中花卉的香味给人的如梦似醉的美感难以言传。我国的香料植物栽培,大约有1700年的历史,现在生产的天然香料品种已有100多种。我国香料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据统计共有59科、195属、405种(变种)。其中我国十大著名香花树种如下,它们或浓香、或清香、或幽香、或甜香……。
(一)瑞香 据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说,瑞香是河神的美貌女儿达莱尼的化身。太阳神非常爱慕达莱尼的娇姿艳色,想尽办法追求她,但都遭到拒绝。有一次,达莱尼被追得无法脱身,祈求众神帮助,众神就把她变成婆娑的瑞香花。宋.王十朋《瑞香花》:
“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
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
瑞香又叫睡香、风流树,为瑞香科常绿灌木,株高1.5~2米。头状花序顶生,花有白、粉红、紫等色彩,尤以芳香著称。主要变种有毛瑞香、蔷薇瑞香、金边瑞香等,而以金边瑞香最为珍贵。
(二)含笑 含笑花开放时,花瓣不完全张开,半开半含,像掩口而笑,故名含笑。似娇羞少女有余情,具有“百步清香透玉肌”的香气。果鲜红欲滴。有诗曰: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诗客枉流涎。”
含笑又叫含笑花、香蕉花,为木兰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5米,胸径60~80厘米。分布于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
(三)栀子 栀子叶翠绿,四季常青,花洁白硕大,素净高雅,晶莹如玉,芳香浓郁,凋谢后的花朵变为黄褐色。明.沈周《栀子花诗》: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栀子又叫栀子花,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株高1~2米。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栀子花浸膏为黄色或淡黄色膏状物,具有栀子鲜花香气。
(四)树兰 树兰树姿秀丽,枝叶茂密,叶色葱绿光亮,花香似兰。王兴麒《南乡一剪梅》:“南国访池台,名苑泸江百卉开,碧水芳洲云气暖,不是蓬莱,胜似蓬莱。谁把米兰栽。镇日馨香沁客怀。日下山头犹眷峦,人也徘徊,我也徘徊。”
树兰又叫米仔兰,为楝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产于我国南部、西藏东南部。
(五)茉莉 茉莉(Jasminum sambac)常作香料,花朵供窨茶或提取香精,也是生产茉莉花浸膏、皂用香精和高级化妆香料的原料,使用很广,在香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茉莉花期长,初夏开花到晚秋,花色洁白,风姿楚楚,芳香宜人。苏轼诗云:
“暗香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茉莉为木犀科常绿直立或蔓生灌木,株高1米多。茉莉原产印度、伊朗、阿拉伯地区,大约在1800多年前引入我国。现在华东、华南等地有栽培。
(六)桂花 桂花树冠卵圆形,枝叶浓绿,亭亭玉立。花朵似无数金粟繁星缀满于碧澈玉绿的冠盖上,令人悦目神往;满树的浓香,随风飘扬,使人心旷神怡,久闻不厌。古有:
“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漫步在桂花丛林中,有:
“一万七千株,真神幻佳境”。
桂花又叫木犀、九里香、金粟,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12米。原产我国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桂花含有芳香物质。浸膏供配制高级香精,用于各种化妆品、香皂及护肤霜等。
(七)白兰花 白兰花又叫白玉兰(Michelia alba),为木兰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胸径30厘米。白兰花原产东南亚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喜马拉雅山及马来半岛等地。我国华南及云南、浙江南部等地广为栽培。长江流域盆栽,在温室越冬。白兰花洁白清香,夏秋间开放,花期长,为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白兰花还可提取香精或薰茶,也可提制浸膏。鲜叶可提取香油,称“白兰叶油”。
(八)九里香 九里香又叫千里香,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乔木,树高可达8米。树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宜人。花可提取芳香油,全株可入药。原产云南、贵州、湖南及华南等地。
(九)代代 代代花叶及果皮均含芳香油,具有橙花香气兼有柑橘类果香。代代春夏之交开花,花期长达30天,花色洁白如琼,瓣质浑厚如玉,香浓扑鼻。花开后结橙黄色果实,压满树枝。代代又叫玳玳、代代花,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高可达5~10米。代代原产我国华东、华南等地,现各地均有栽培。
(十)腊梅 蜡梅花中含有挥发油,是植物香料中的上品香料。蜡梅花期正值冬季和早春缺花时节。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黄庭坚有:
“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
“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
腊梅又叫黄梅、黄香梅,为蜡梅科落叶灌木。蜡梅在我国的分布和栽培范围很广,横跨热带、亚热带及北温带三个气候带。
其他的香花植物如金粟兰科的珠兰、木兰科的夜合花、番荔枝科的依兰依兰、芸香科的橙、十字花科的紫罗兰、胡颓子科的沙枣、柳叶菜科的月见草、马钱科的大叶醉鱼草、夹竹桃科的鸡蛋花、茄科的洋素馨、菊科的野菊、露兜树科的露兜树、百合科的铃兰、百合、玉簪、风信子、石蒜科的水仙、姜科的姜花、兰科的春兰、椴树科的椴树、蔷薇科的玫瑰、蝶形花科的刺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