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化石盆景
❶ 文人树盆景如何配石
所配山石体量不宜过大, 形态切忌怪异,或过于秀美,和主体树木分庭抗礼,甚至喧宾夺主。一般选取体态浑厚朴拙的龟纹石、钟乳石、松化石、英石、砂积石、海母石等比较理想。所用山石一块、 二块、 三块、五块或更多,通常以奇数为好。盆中山石或卧或立,半埋半露,如同林中散点的假山石一样,也如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但这种散点式的布置决不是像散放的羊群一样毫无规律,而是有主次、大小、高低、前后、疏密、 聚散的变化, 但石种必须统一,纹理要一致,体态、色泽也较接近。如同种英石,其体态、纹理差异很大,要选基本一致的纹理和体态才能和谐。此外,各石间的面向也要注意,正如明龚安节《画诀》中所述:“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须联络,面宜一向,亦宜大小顾盼”。
在具体配置时,一种形式是将一组主石配于树木近根处,高低几块,错落有致,树木似从石间长出,野趣天然。再在离树稍远处配几块小石以求呼应。另一种在树木旁侧有大片空地,显得空旷,在空旷处配置几块山石,虚中有实,可打破空旷感。要使配置的山石和树态协调,如形态差异太大,则构图上就难以统一。中国国画中常有松石、梅石、兰石、竹石图等形式,用树石间动静、虚实的对比,衬托出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梅的高洁。如以石配竹,由于色彩和质感上的对比,竹显得更加青翠、娇嫩。卧石配立竹,石低平蜿蜒,紧贴地面,更显出竹拔地而起的神韵。
盆内树桩往往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的树干局部过直或过曲,显得僵硬,在干前配上一块山石,可将缺陷弥补。有的树干倾倒,若用石支撑则一举二得。有的树向一侧斜伸,重心不稳,若在树倾斜方向反侧的近根处放置山石,能使构图均衡。大悬崖盆景,整个树身倒挂下垂,则下重上轻,若在盆面上放置两块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笋石,同样可使画面均衡,给人以树林长在峭壁之上的感觉。不过这石形宜修长,若放置浑厚敦实的山石,则与悬崖式的树形和高干筒的盆形格格不入。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❷ 吸水石盆景摆放讲究
主要看植物需要
若植物喜阳,则应放置于阳光下
若植物喜阴,则置于室内
❸ 乔木树种可以做盆景吗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专有一个直立主属干,且高达通常在6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提起乔木都是高高大大的植物,基本不会将其和盆栽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一种乔木却能做成盆栽,而且还有很高的观赏性呢。竹柏,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枝叶青翠而有光泽,树冠浓郁,树形美观.
❹ 松树盆景要怎样养才不会使它过早的死去啊
松树在露地种植时不抄怕冷,但盆栽的话到冬天冰冻前盆里要浇足水,否则根要冻伤直至死亡,春秋季节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夏季炎热时,要早晚各浇一次。生长旺盛期每7-10天浇一次腐熟的肥料,记得稀释,1比20左右,这样就可以了。
❺ 树木盆景整体美在于哪里
树木盆景整体美就在于,把它的根、叶、果等各部分形态与色彩美有机版的结合起来权。
(1)季节变化美。由于盆景植物多是真实的自然植物,所以它们的形态和色彩也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春季叶鲜芽嫩,夏季叶茂枝繁,秋季果实硕硕,冬季枝干苍劲。而且树木会随着树龄的增长而渐渐显出一种历尽沧桑的姿态。
(2)山石自然美。山石的质地、形状和色泽等都会影响山石的自然之美。
可以表现山水各色景色的山石有硬质、松质之分,其中硬质有英德石、树化石,而砂积石、海母石、浮石属于松质。山石的天然形状包括外形及皴纹,按照外形来分,有峰状的斧劈石;有层叠状的千层石;有浑圆状的卵石;有嶙峋状的英德石。按照皴纹而分,有斧劈皴的斧劈石;有乱柴皴的芦管石;有折带皴的千层石;还有皴纹交错的英德石。石笋石多为青灰色,树化石多为黄褐色,斧劈石多为深灰色,宣石多为纯白色。所以它们的表现力各有千秋,一般春山会用石笋石来表现,而冬山会用宣石用来表现。
❻ 想养几盆树木盆景,有什么好推荐吗最好是容易打理的,颜值在线的,有吗
❼ 怎样欣赏树木盆景
盆好的盆景大家都知道好看,但是,如何去欣赏?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品,如何欣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阅历。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然艺术修养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要提高艺术修养,需要不断积累审美的经验,还要通过实践的训练。欣赏盆景实际上就是对盆景的审美。盆景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美
盆景是以自然树木、山石为主要材料,其中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征,因此自然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树木的自然美包括根、树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姿态美,以及随着季节变化的色彩美。
根 树木的根有的微露土面,给人以坚实之感;还有提根露出土面的,有龙蟠虎踞之势;有几株根连在一起,成为连根式的;还有扎根在石隙中的,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境。故在盆景中,有以根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提根式”、“连根式”及“附石式”等艺术形式。
干 树木的主干虽经过艺术加工,仍具有自然树势和神韵。如直干刚劲挺拔,曲干苍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则有老有嫩,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如黑松的干皮满布鳞片,而竹类植物则光滑多节,各富情趣。树干的色彩也有多种,有黑色、灰褐色、黄褐色、翠绿色、紫黑等。此外,有些半枯朽的树干,与欣欣向荣的枝叶形成对比,能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叶 叶形随着树种不同而不同。有针状、鳞状、卵状、扇形、掌状、瓜子形,还有叶形奇特的。叶的质地有硬有软,有厚有薄,有革质的,也有纸质的。叶的色彩更是丰富多样,有深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红色、镶边、花叶等。
花果 花的形态及色彩是最富于变化的。在花木类盆景中常见的有杜鹃、金雀花、石榴花、梅花等等,可谓千姿百态。观果盆景的形态也很多,如火棘果、桐妃果为、胡颓子、佛手果。果实的色彩也很丰富,有金黄色、红色、紫红色、黄绿色等等。
二、整体美
树木盆景的根、干、枝叶、花果各个部分的形态与色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树景整体美。
(一)季节变化美 。盆景植物的形态、色彩都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如春季新芽吐翠,夏季枝繁叶茂,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枝干苍劲。随着树龄的增长,树木还会渐渐显出一种苍古的姿态。观赏树木的成长过程及四季变化,富有极大的欣赏趣味。
(二)山石自然美 。山石的自然美主要指山石的质地、形状和色泽。
质地:山石有硬质、松质之分,如英德石、树化石质地坚硬,砂积石、海母石、浮石质地疏松,其表现的山水景色各有不同。
形状:山石的天然形状包括外形及皴纹。就外形来说:有峰状的,如斧劈石;有层叠状的,如千层石;有浑圆状的,如卵石;有嶙峋状的,如英德石。就皴纹而言,有斧劈皴,如斧劈石;有乱柴皴,如芦管石;有折带皴,如千层石;还有皴纹交错的,如英德石。
色泽:石笋石多为青灰色,树化石多为黄褐色,斧劈石多为深灰色,宣石多为纯白色。在盆景的表现上,各有所长。如石笋石用以表现春山,宣石用以表现冬山,都较为适宜。
三、画境美
中国盆景的造型,虽然取材于自然山水、树木,但不是把具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机械的模仿,而是将大自然的山水、树木景色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并进行艺术的加工,使之成为有主次、有烘托、有聚散、有疏密、有对比、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布局,力求达到凝聚大自然景色的艺术境界。这种大自然的景色经过艺术的加工之后而产生的美,就是画境美。
画境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评价盆景造型艺术的好坏,就是以画境美作为衡量标准之一。盆景的画境美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式样表现出来。中国盆景有多种多样的造型式样和风格流派。掌握这些美学知识,有助于欣赏盆景的画境美。
表现画境美,必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主次分清,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巧拙互用,平中见奇,露中有藏等等。还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来实现,如树木的培植修剪、蟠扎造型,山石的雕凿、布局、拼接等等。因此,为了进一步认识盆景的画境美,最好对有关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法有所了解。
四、意境美
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品,既要具有画境美,更要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也就是要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美的感情,美的意愿,美的理想,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领受景外之情,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
意境美对人们的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它使盆景作品耐人寻味,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由于盆景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感情融化于构景中,当观赏者进入这种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的意境时,就能与盆景作者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意境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画境基础上的,二者互相渗透,很难分开。意境有时还借助盆景的题咏来表现,因此欣赏盆景还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在盆景的创作中,最难于表现的就是意境美,而在盆景的欣赏中,最需要审美水平的也是意境美。以一盆松树盆景为例,当我们看到它的新叶、老干时,只是欣赏到它的自然美。而当我们看到它挺拔的主干,苍劲的枝叶时,我们又欣赏到了它的画境美。即由松树苍劲挺拔的姿态,联想到它的“不畏风暴,坚贞不屈”的品格,从而受到精神上的鼓舞,那才欣赏到了它的意境美。特别是水旱盆景内容丰富,景物多样,更能体现它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在盆景的对盆景作品产生联想,是因人而异,带有一些主观成分,是由欣赏者思想水平、艺术修养、生活阅历等因素来决定的。在盆景的意境的深浅并不完全取决于景物的多少或场面的大小。有时候,在景物很简单、场面很小的盆景中,也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如一盆水旱盆景,几丛石窟蒲长在砂积石上,置于水盆中,再点缀几只小鸭子配件,就可以使欣赏者联想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从而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完)
❽ 树叶化石值钱吗
不是化石,这种称为钙华,在喀斯特地貌,也就是有溶洞或产钟乳的地方,由回于水中含钙量高答,沉积到落叶上,就容易形成。快的话甚至几十年就形成了。在化石爱好者眼中不值钱。但在奇石爱好者或山水盆景爱好者眼中比较珍稀,有钙华存在的身价要贵一些,从几百到上千都可能。
❾ 盆景石料的选择
制作山石盆景的石料有多种,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便于加工和造型,特别象砂积石和浮石等,硬质的大多不便加工,如英德石、砂片石等。
砂积石是山石盆景中最常用的一种,石质疏松较均匀,便于加工和造型,吸水能力很强,便于栽种的植物生长,尤其便于青苔生长而富有生机,缺点是易破损,怕冻。
芦管石也是常用的一种石料,性质与砂积石大致相同,里面有许多天然小孔。选用时一般尽量取其自然。
浮石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疑而成的,质地特别疏,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加工特别容易,缺点是易风化。
海母石是一种贝介类的冲积化石,一般质地疏松,便于加工,能吸水,生长青苔。但新料有盐性。
钟貌石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头,石质稍紧,但锯截尚可,选用时一般尽量取其自然形态,多作山峰,
英德石产于广东英德一带,颜色以灰黑为多,也有白、浅绿及微青带白筋的。质报特别坚硬,但一般有较好的天然形状。缺点不能吸水,栽种植物较困难。
斧劈石均为黑色,质地坚硬,纹理刚直,石料一般修长,似峰状,石纹如同山水画中的斧劈皴,故名。缺点吸水性差。
石笋石又各白果峰,青绿色带有白色斑块,年久可脱落形成小洞穴,石质坚硬多呈笋状。适合作山峰。
砂片石灰黑色,多呈条状,石上有很多直纹,质地较硬,但吸水性能尚好,能生长青苔,能雕凿加工。
宣石一般白色而稍带光泽,石质坚硬,多呈结晶状,适宜作雪景。
树化石即树木的化石,颜色各不相同,质地坚硬。皴纹如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