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黔西县盆栽

黔西县盆栽

发布时间: 2021-03-01 00:29:27

A. 全国杜鹃花分布,面积,景点,名气介绍或…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广泛。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中国以杜鹃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著称,中国是杜鹃花资源的宝库。现在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更多。
杜鹃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主产东亚和东
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不产,有850种,其中我国有530余种,占全世界59%,特别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缅甸、印度北部,种类也较多,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和高加索仅有少数种类。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棠口乡龙源村口,树高3米多,树冠直径5米,七枝丛生,棱干上布满苔藓,树龄在400年以上。一年中仅7月份无花,其余时间均可见花,花色大红,经专家考证,为锦绣杜鹃的变种,十分珍贵。在熙岭乡九峰寺、天平山宝林寺、刘公岩景区的山上也发现类似的杜鹃花。
武汉市黄陂区云雾山的万亩杜鹃花开了,漫山遍野杜鹃花开得姹紫嫣红。武汉市特意推出了武汉赏花地图,方便游客。第四届武汉木兰杜鹃节在黄陂云雾山景区举行。开幕式上,黄陂区旅游局分别与省客签订“武汉至木兰八景旅游直通车”合作协议、与广州签订“万名老广游黄陂”、与黄石市旅游局签订“黄石人游黄陂”协议。云雾山杜鹃花以映山红为主,还有紫花杜鹃、锦秀杜鹃、云锦杜鹃、红棕杜鹃等9个品种。景区董事长介绍,由于海拔高低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座山上,杜鹃盛开期也分先后,因此观花期从3月底到5月初。
节会期间,景区还将举行赏杜鹃踏青、平面模特大赛、旅游经济战略研讨会、和谐世界许愿、姻缘会、泥塑文化展、摄影大赛、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云雾山景区还与东湖景区和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资源整合,为湖南、江西、广东、上海等地旅游团队开辟特色路线。
2013年3月15日起,在汉口堤角新荣村客运站可乘坐旅游专线车(票价待定),直达云雾山景区入口,自驾车游客可经汉口竹叶山入岱黄高速,经黄陂前川、李集、泡桐至云雾山区。[6]
贵州西部黔西县与大方县交界处有一“百里杜鹃”的地方,那是延绵五十公里的一条自然野生杜鹃林,从而那里被称为“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索玛的故里”(索玛是彝族语言里对杜鹃花的称呼)。此杜鹃林的杜鹃花的花种占全世界5个亚属中的4 个,品种亦十分繁多。而大方县内花区被誉为“杜鹃王国”“花海之心”,黔西县更是被誉为“杜鹃花之都”。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也加大旅游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以彝族文化和杜鹃花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资源,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的时候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旅客。
湖北麻城分布有100万亩古杜鹃,其中包括龟峰山风景区的10万亩原生态古杜鹃群落。经专家考证,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古杜鹃原始群落。 其中,龟峰山“杜鹃花王”树龄300多年,次生枝干达56枝,每枝干茎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间,树冠冠茎达6米,覆盖面积达35平方米,龟峰山古杜鹃群落2009年0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
杜鹃产于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云南勐海、普洱、耿马、景洪、河口、思茅;生于海拔30-16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坡、山谷沟边的林中或灌丛中。国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非洲东部热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澳门。

B. 杜鹃花什么时候开花

杜鹃花期:4-5月。在开花期若是照看得好,杜鹃花就会持续开花一个月左右,缤纷艳丽;若是照看不周,杜鹃花就只能开花一两周,然后就逐渐的枯萎转色,所以杜鹃花开花期一定要悉心照料,才保证花繁叶茂。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2)黔西县盆栽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

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该种与皋月杜鹃(R.indicum(Linn.)Sweet)相似,但不同在于后者的雄蕊为5;叶较小而狭窄,边缘具细圆齿,易于区别。

杜鹃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C. 杜鹃花有哪些观赏特性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羊踯躅等,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其名称的由来与杜鹃鸟有关相传古代的蜀地,由于连年洪水不断,民不聊生,有个叫杜宇的青年猎人,带领民众治水并获得成功,被拥戴为国君他当国君期间教民众务农,很得民心但后来他被阴谋家陷害致死,死后冤魂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杜鹃鸟徘徊翻飞,叫声凄厉,好像不停地催人“快快—割麦”由于春天杜鹃鸟啼鸣时正值遍山的杜鹃花盛开之时,鸟鸣与花开恰好在时令上巧合,而杜鹃鸟的嘴角天生有一红斑,像鸣叫不止滴出的鲜血,红斑与红花又在颜色上巧合,故而花鸟同名,流传至今

杜鹃花优美艳丽,盛开时灿烂无比,古代许多诗人都把杜鹃花写入诗文中唐代诗人白居易酷爱花卉,是写杜鹃花诗最多的一位,如“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他把杜鹃花比作美人西施,给予了杜鹃花以非常高的评价,“花中西施”的美誉也由此而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室环境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杜鹃花成为北方家庭莳养广为流行的花木之一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盛开时,能给人带来盎然的春意,也成为年宵花市上最畅销的盆栽花卉,常用于客厅居室办公室等场所的美化装饰,备受人们的青睐

杜鹃花株型优美枝繁叶茂,开花时繁花似锦鲜艳美丽,其花色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红色外,还有粉色白色复色蓝色和黄色等多种颜色,非常惹人喜爱;总花期很长,因品种不同约30~50天;开花时间也有早有晚,早花品种在自然气候条件下3~4月份就陆续开放,俗称“春鹃”;晚花品种进入夏季后才开花,常称“夏鹃”杜鹃花的花朵大小不一,有单瓣和重瓣,有时10余朵集合组成总状伞形花序,每朵小花都有小花梗,很少有香味但据报道,现在已有一种人工育成的富有杏味的白花杜鹃根据杜鹃科研的发展方向,今后会出现更多带香味的杜鹃花品种

杜鹃花在江南的园林绿化中,也是一种花叶形态兼美的观赏树种,常被配置在植物园公园及大的园林风景区以及工厂居民区街道的绿化中,也可在花坛庭院墙边窗下台阶假山附近种植杜鹃花,都能收到很好的绿化效果,现为多达13个城市的市花

我国有许多观赏杜鹃花的胜地湖北神农架是闻名全国的杜鹃花之乡据调查,总面积达3250平方千米的神农架林区,生长杜鹃花树的林带就占1/3,鲜花盛开时节,景色非常壮观而被称为“百里杜鹃天下奇”的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黔西县和大方县境内,环状分布,面积达100多平方千米百里杜鹃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花形多变,殷红鹅黄银白等色彩十分丰富,另外,还有罕见的百合杜鹃青莲杜鹃紫玉盘杜鹃等百里杜鹃已有千百年历史每当杜鹃花盛开之际,当地的少数民族都盛行隆重的“杜鹃花会”此外,还有赣中井冈山“十里映山红”峨眉杜鹃及云南云龙山贵州大娄山四川峨边黑竹沟浙江天目山广西圣堂山山东五莲山等都是杜鹃花的王国,因景观突出,被辟为游览胜地

D. 六枝盆景山城的由来

贵州六枝:全力打造“盆景山城”新名片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关寨镇军马场中药材种植基地

“河在城中,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这是形容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美丽画面。翻阅六枝特区的历史,这个集夜郎文化、牂牁文化、民间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山城由于多方面原因,曾一度被边缘化。如今,通过着力推进南部新区开发建设,这座“盆景山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六枝特区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东大门,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处北盘江、三岔河分水岭上黔西高原向黔中丘陵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六枝特区境内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融民族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素有“盆景山城•画廊六枝”之称。

一座座美丽乡村山环水绕、古朴别致;布依文化广场、布依民俗博物馆、布依农家乐人来人往;牂牁江两岸崇山峻岭、鸟啭蝉鸣,一座座白色的村寨在青山的衬托下,宛如一幅迷人画卷……

据了解,六枝特区近年来立足“青山绿水、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三大优势,围绕打造“现代精品城市”的战略定位,挖掘特色,高起点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此外,六枝特区还创新性地提出“农村变景区、村寨变景区、农民变导游”另一个“三变”,促进旅游与农业高度融合,小旅游与大旅游相互补充,形成一张蓝图、一体规划的格局。通过整合农、林、水、文化旅游和城市建设等资源,打造六枝特区“一乡一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新格局。

如今,随着“凉都”品牌的升温和“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升级打造,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六枝探秘“长角”、泛舟牂牁、行走古镇、做客“布依”……这个一直并不为人所熟悉的“深闺之地”正乘着旅游产业整体转型的东风,实现精彩转身。

E. 贵阳市特色农业的种类

近年来,贵州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如中药材、夏秋反季节蔬菜、辣椒、马铃薯、苦丁茶、柑桔、梨、花卉、香猪、乌骨鸡、野桂花蜜、特色渔业等,正在市场崭露头角,前景喜人,成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亮点。
贵州是我国最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地区之一,部分产品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中药材生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2003年6月农业厅调查统计,全省已种植的天麻、杜仲、银杏、半夏、石斛、太子参等79种,总留存面积在107万亩以上,为贵州的中药材生产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省现有制药工业企业195家,生产中成药、民族药共256个。200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63.08亿元,占全省GDP的1.57%。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是贵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也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竞争国际中医药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全国性农业结构调整使蔬菜发展加快,大众化蔬菜产品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过剩,蔬菜需求向反季节、名特优、无公害产品发展。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条件十分优越,具最接近国内主要消费区域和出海口岸的优势,发展前景很好。2004年全省夏秋反季节蔬菜商品基地种植面积67.4万亩,生产商品菜170万吨,全部销往国内华南区和周边区,部分优势品种还远销欧盟与日本,实现产值11.9亿元。
贵州是辣椒之乡,优质品种多。2004年贵州兼用型辣椒(鲜食、干制、加工型品种)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133万吨,产值17.9亿元。干辣椒是贵州辣椒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辣椒制品的主要原料,全省现有近70家辣椒加工企业,辣椒制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加工业产值已达9亿多元。特别是贵州辣椒加工龙头企业“老干妈”公司,2004年年销售收入已达6.2亿元,实现税收7521万元,利润13469万元,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是全国种植马铃薯最早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在全国名
列前茅。1999年—2001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总产量在1999年居全国第一,2000—2001年均排全国第二;单产水平也由1990年的640公斤/亩提高到860公斤/亩,在全国位居第16位。2004年全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达到827万多亩,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18%,成为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同时,我省已建一批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形成年产近3000万粒微型薯的生产能力,实际生产已超800万粒,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快繁能力已具有相当规模,为全省脱毒马铃薯推广、马铃薯单产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已成为我省的主要优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2004年末,全省实有茶园面积66.77万亩,茶叶总产量18584吨。目前全省茶叶初制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精制加工能力接近1万吨。有一定规模交易量的茶叶批发市场有贵州茶叶批发市场、贵阳太升茶叶批发市场、湄潭县的西南茶城、都匀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全省有“都匀毛尖”等省级以上名优茶品牌50余个。另外,贵州苦丁茶的发展势头也比较好,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150-200吨,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优质水果中,柑桔和梨的优势比较突出。
2003年全省共有柑桔类果树52.39万亩,产量13.53万吨,分别占水果总面积的35.52%,水果总产量的24.30%,面积和产量均居各类水果之首;其中,椪柑10万亩,脐橙4万亩,优质柚5万亩,尾张温州蜜柑等品质较差的品种大约28万亩。已有4个品牌获得了省优质农产品认证,2个品牌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3年梨树栽培面积46.5万亩,占全省水果面积的30.06%,产量9.79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22.36%。省内各县(市、区)均有梨树的商品栽培,栽培品种中多为砂梨系统的日本品种或具有日本梨亲缘的品种和本地砂梨品种,“金秋梨”约25万余亩,“湘南”、“平坝二十号”、“长十郎”等13万亩,“黄花梨”3万亩。已初步形成了黔中、黔东、黔西北优质梨产区,创建了“苗疆”、“金谷”、“乌江”、“山妹子”、“雷公山”等5个省优质农产品品牌,梨果品收入已成为40万农户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梨产业已成为部份县市的支柱产业。
我省花卉产业悄然兴起,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
省花卉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据统计,至2004年,全省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盆景、食用药用花卉、绿化观赏苗木、草坪等在内的花卉面积9余万亩。其中, 鲜切花面积1863亩,销售量4411.6万枝; 盆花面积5766亩,销售量572.7万盆; 盆栽观叶植物面积1692亩,销售量158.3万盆;以金银花、百合等为主的食用药用花卉面积63081亩;观赏苗木面积14881亩, 草坪72.44千平方米。全省花卉设施栽培74.936千平方米,花卉企业314家,其中大型企业68家,花卉产业从业人员11163人,花农3233户, 花卉市场79个。2004年全省自产花卉销售额2.05亿元。从全省的花卉布局和销售来看,贵阳市的花卉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花卉生产面积占全省的50%,以贵阳市为中心的花卉市场正在形成。鲜切花中的非洲菊、马蹄莲等品种因质量好、产量高,己基本占领省内主要市场。
贵州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微型地方猪种,2002年以中心产区从江县为主体的香猪存栏总数已达12万头,其中基础母猪达2.5万头,其产区在由从江西部月亮山一带逐步向外延伸。在产品销售上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已建立了贵州、湖南、广州、深圳等国内销售网络,同时与美国ABA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展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贵州乌骨鸡品质优异,药用保健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品种主要由贵州优良地方鸡种中的乌鸡类群经本品种选育而来,有黑羽矮脚乌鸡,竹乡乌鸡、小香乌鸡和乌蒙乌鸡。经研究测定,肉质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和常量、微量元素,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这些乌鸡除均具有“土、香、乌”的优点外还各具特色。以小香乌鸡为例:具有“小、土、香、乌”的特点,体型小,肉质细嫩,肉味鲜香,汤含特殊的甜乳香味,具有极好的食用价值。这些特点,完全符合当今消费市场对美食和保健价值的追求,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近3年来“侗家小香乌鸡”以32-36元/千克售价已打出特有品牌。2000年,贵州年出栏乌鸡近200万只,年产乌鸡肉0.28余万吨。约占鸡肉产量的4%。比1990年的年产70余万只增长了约180%。平均每年增长18%。促进了贵州养鸡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蓝子。
贵州省野桂花主产于黔东南州的锦屏、天柱、剑河、黎平、从江、榕江等县。

F. 贵州省的洞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

织金溶洞群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西部,这片2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有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溶洞,宛若一粒粒珍珠镶嵌在浅黄色的黔西北高原上,享有“千洞之县”之美称。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赐与织金美丽多姿的迷人景色。具有洞中多奇景,景中每奇洞的特点。被称为八大景之一的“东寺晚钟”的东山便形成了上中下三层溶洞。 1980年——1984年,织金县委、县政府指派由县建委、城建局、文化局、轻工局、通讯组等单位组成的溶洞探察小组,重点对县城中部、东部、南部、西部及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探察,共探察了大小400多个溶洞,其中有开发价值的有38个。这些溶洞中,首先开发出的打鸡洞(今织金洞)已名扬天下,被称为“溶洞之王”。待开发的30余个溶洞,其气势虽不及打鸡洞之磅礴,然而各具千秋,有些洞内的景色,是打鸡洞里找不到的。

织金溶洞分布密集,有的诸洞贯通。三塘镇北郊,1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就有10余个溶洞,而且串通一气,被称为“溶洞城”。

溶洞之奇,奇在其名称。有以官衔命名的宣慰洞、察院洞、官家洞;有以神、人名命名的奢香洞、禅人洞、仙人洞、神仙洞、石佛洞;有以物、兽命名的樱桃洞、莲花洞、龙洞、虎狮洞、牛王洞、狮子洞、猫猫洞、蛇爬洞、阳雀洞;有以姓氏为名的万科洞、柯家洞、邬家洞、扈家洞、卢家洞等,此外还有以形容词汇命名的逍遥洞、庆全洞、新安洞、大岩洞、四方洞、大穿洞、大黑洞、大牛洞等等,不胜枚举。

织金溶洞的石质,除系石灰石、石棉石外,部分为大理石。大理石构成的溶洞是织金溶洞的特点。城东北部是漫延数十公里的大理石岩层,这一带的溶洞多为大理石构成,其中以樱桃洞为典型。

樱桃洞,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洞内两壁光滑,顶部多为拱状,这是大理石结构的特点。全洞长2700米,中部向左有一支洞直通织(金)清(镇)公路:支洞长600米,全洞总面积8.4万平方米,共5个大厅、25个大小景点。那被命名为“天王托塔”、“玉帐锦屏”、“乌蒙梯田”、“五谷丰登”、“雄狮远眺”、“乾坤交溶”、“百鸟朝王”、“珊瑚迎宾”、“银河飞瀑”、“滴水成冰”、“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景点,形象逼真。较宽敞的中部大厅,地面如同9条长龙盘绕,前人称此厅为“九龙坝”。厅顶部为椭圆形,其中央如同古代建筑中的藻井,四周自然形成各式花纹,十分壮观。

织金的溶洞,早年曾被人们利用来居住、生产。故一部分洞口有用方整石建筑的围墙及拱券石门。城东的大洞口,从发现的石器证明,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过。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大部分人为避战乱,多移住溶洞里,但有的洞仍免不了战祸。如城东马场乡的宣慰洞,传说在咸丰年间就有数百人同死于洞内。

万科洞,位于织金西部,距城34公里,洞前有一椭圆形小盆地,盆地中央有一座拔地而起的独秀山峰,外景十分美观。洞口为拱券形,高25米、宽10米。清代,用石块砌成墙,墙上修成数处墙垛口,墙底厚3米。洞内有8个大厅、40余个景点。其中的“一线天”、“留光石”、“盆景奇葩”、“群龙聚会”等自然景观,是织金溶洞的特色。“盆景”厅里,陈列着各种形状的“石盆”,盆中盛满花、竹、柱等各式各样的景物,有的盆里盛满了水,比人工培植的还要美丽。

万科洞的景色,仅次于打鸡洞,排列第二。 溶洞城,位于织金西部,距县城32公里。它集东部的狮子洞;西部的花子洞;南部的新安洞;北部的猫猫洞;东南部的大坑洞、大牛洞、小牛洞;西南部的营盘洞、后洞;西北部的黄兴洞、大黑洞、彝人洞为一体,构成了典型的溶洞群。

溶洞城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00米,洞内有18个支洞,16个大厅,其中的两个“十”字形大厅,形成东西南北方位。洞内结构为三层,人们称为“楼层”。上层为营盘洞,新安洞,狮子洞,大、小牛洞,洞内干燥平坦,景致美观,其中的“观音坐莲”,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中层为营盘洞之“中楼”及大、小牛洞通往“十字厅”的大道;底层为猫猫洞,花子洞,大坑洞等,底层夏季常被河水淹没,冬季为淤泥地。

溶洞城古代就被开发,明清时,人们已将营盘洞,新安洞,大、小牛洞,彝人洞的洞口,用石块修筑成坚固的“城墙”,今古迹尚存。

大岩洞,位于织金西部,距县城40公里。洞口高25米、宽50米,拱券形。洞内按东南西北四方分布为4个支洞。东西洞平坦干燥,称为旱洞,南北洞内有流水潺潺,称为水洞。南北洞各有一“天生桥”,桥石侧别有洞天,称“天外天”。东洞大厅内的景色很美,其中的“荷叶盆景”更为壮观。盆景边缘形成折叠式天然“荷叶”,如同各式花纹,真是巧夺天工。

逍遥洞,又名老鸦洞。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削壁成洞,全长2800米。为大理石结构。洞内平坦,石钟乳分布在左右洞壁,其中的石笋、石柱、石花,形形色色,以“石龙卷柱”等景,较为迷人。

凉风洞,位于城东北3公里,洞口呈拱券形,高10米、宽20米。洞内有6个大厅,第一厅左洞为阴河,壁悬道险,深难以测。第二厅里,一片“石柱森林”,中央并排5株,最高的约16米。第6厅之后,分别有左右两个出洞。
大冲洞,位于织金东北部的马场,距县城60公里,洞内风景优美,奇特壮观,那盆景奇观中的石柱,宛若生长在各种形状的石盆里,盆内盛水,清澈晶莹。人工有意雕凿的盆景自然不能相比。

此外,在探察的溶洞中,还有庆全洞、莲花洞、仙人洞、仙佛洞、神龙洞、宣慰洞等均各具特色,并具有开发价值。

热点内容
要茶花结花苞 发布:2025-05-17 16:28:42 浏览:338
大兴荷花 发布:2025-05-17 16:27:13 浏览:152
马关樱花谷 发布:2025-05-17 15:48:48 浏览:40
丁香上长油虫 发布:2025-05-17 15:48:40 浏览:112
3月1日是什么情人节 发布:2025-05-17 15:45:05 浏览:452
大砧木茶花 发布:2025-05-17 15:43:30 浏览:969
重庆买玫瑰 发布:2025-05-17 15:39:11 浏览:751
卡丝樱花套装功效 发布:2025-05-17 15:34:02 浏览:459
乌来山下一朵花广场舞mp3 发布:2025-05-17 15:33:11 浏览:963
婚庆樱花门 发布:2025-05-17 15:32:31 浏览: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