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花绿植
⑴ 开紫色花的所有植物名称
紫罗兰,薰衣草,喇叭花(牵牛花),丁香,玫瑰,蝴蝶花,勿忘我,郁金香 ,瓜叶菊,风信子。
⑵ 冬天开紫色花的是什么植物
白头翁(拉丁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Regel),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专状茎,叶片呈卵属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
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
⑶ 有哪些植物的花是紫色的
1、薰衣草:薰衣草是最具代表的紫色花卉,花语是等待爱情和浪漫,因其迷人的紫色和沁人心脾的清丽香味闻名于世,是一种很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花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分布于全球各地。
⑷ 开紫色花的植物,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香薷 [xiāng rú]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1]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专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属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
⑸ 什么植物开紫色的花
紫罗兰、紫藤、紫丁香、紫露草等等很多植物都开紫色的花的。
紫罗兰
⑹ 开紫色花的是什么植物
紫玉簪(学名:抄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又名紫萼,百合科玉簪属植物。根状茎粗,叶卵圆形,极少叶片基部下延呈楔形,具7-11对侧脉;花葶高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花单生,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漏斗状扩大,紫红色;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蒴果圆柱状,有三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产中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生于林下、草坡或路旁,海拔500-2400米。各地常见栽培,供观赏。内用治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虫蛇咬伤和痈肿疗疮。
中文学名:紫玉簪
拉丁学名:Hosta albo-marginata (Hook.) Ohw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玉簪属
⑺ 大叶子,紫色的花,这是什么植物
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又名叶子花、毛宝巾、九重葛,花叶勒杜鹃,是紫茉莉内科中的一种藤状小灌木,为常容绿攀援状灌木
枝具刺、拱形下垂。单叶互生,卵形全缘或卵状披针形,被厚绒毛,顶端急尖或渐尖。花顶生,花很细,小,
黄绿色,其貌并不惊人,不为人注意,常三朵簇生于三枚较大的苞片内,花梗与叶片中脉合生,苞片卵圆形,为主要观赏部位。苞片时状,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从叶子又可分花叶和普通2类;苞片则有单瓣
重瓣之分,苞片叶状三角形或椭状卵形;瘦果。总此宝巾约有40余个不同的品种。苞片形似艳丽的花瓣,故名叶子花、三角花。冬春之际,姹紫嫣红的苞片展现,给人以奔放、热烈的感受,因此又得名贺春红。
⑻ 每天早上开紫色花的植物是什么
白雪姬来(拉丁学名: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属鸭跖草自科,鸭跖草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丛生,茎直立或稍匍匐,高15~20厘米,短粗的肉质茎硬而直,被有浓密的白色长毛。宜温暖、湿润的环境和充足而柔和的阳光,耐半阴和干旱,不耐寒,忌烈日曝晒和盆土积水。原产中南美洲的危地马拉、伯利兹、墨西哥等国。
中文学名
白雪姬
拉丁学名
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
界
植物界
⑼ 请问这种开紫色花的植物叫什么
千屈菜,别名:水枝柳、水柳、对叶莲,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千屈菜为药食兼版用野生植物。其全草入权药;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在中国民间已有悠久历史。一般于4~5月间到野外采摘,从易折断处将千屈菜的嫩茎叶摘下,将鲜菜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凉拌、炒食、做汤均可。有的则切碎,拌面粉内蒸食;有的用鲜菜下面条食;还有的作火锅配料等。民间还将千屈菜制成干菜,以备冬春之需。即先将鲜菜用沸水焯一下,再晒干贮存。食时水发,炒菜、做汤均可,亦别有风味。此菜有清热凉血之功,为炎夏佳蔬。
⑽ 开紫色花的植物叫什么
应该是紫玉簪。
紫玉簪(学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又名紫萼,百合科玉簪属植物。根状茎粗,叶卵圆版形,极权少叶片基部下延呈楔形,具7-11对侧脉;花葶高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花单生,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漏斗状扩大,紫红色;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蒴果圆柱状,有三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产中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生于林下、草坡或路旁,海拔500-2400米。各地常见栽培,供观赏。内用治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虫蛇咬伤和痈肿疗疮。